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劳力高龄化状况及影响

乡村劳力高龄化状况及影响

本文作者:薛莉娟胡方萌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

研究中的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的主要行业为农业且参与了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的劳动力,即一年内从业时间最长的行业是农业的劳动力;一年内凡是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行业的,且每种行业的从业时间大体相同,则按收入最多的行业为从事的主要行业。

1农业劳动力结构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或转向非农领域,农业劳动力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短缺。通过对样本中207位劳动力从业状态的统计发现,农业劳动力为75人,仅占所有成年劳动力的36.2%,平均每户拥有农业劳动力75/70=1.07人。M村大约66%的劳动力游离在农业之外,有的在东南沿海、省会城市远距离务工,有的在县城甚至村庄内部从事其他非农业活动。M村在农忙时会出现短工市场,农户通过雇佣短工或是邻里间互助维持基本的农业生产活动。通过对样本中75位农业劳动力的性别、受教育水平、年龄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M村农业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性别分布。M村整体劳动力男女比例平衡,农业劳动力却男女比例失衡,女性(62.67%)比男性(37.33%)高出25个百分点。从男女自身择业状态来看,大约一半女性选择从事农业劳动,而男性中不到30%的人选择从事农业劳动。主要原因是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由于家庭劳务的牵绊,相比男性,更难转移出去。

2)受教育程度分布。研究将受教育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共5个等级。通过对样本中75位成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析,发现该村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不识字者占到了20%,大部分人集中在小学和初中。从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劳动力择业状态分析,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17位“不识字”中16人是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23位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成年劳动力中只有1人是农业劳动力。唯一的一位大专学历是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外出。M村农民普遍重视教育,村中培养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能回来从事农业的凤毛麟角。可见,当前农村、农业发展人才缺乏。

3)年龄分布(表1)。从整体的年龄结构来看,M村人口呈正态分布,青壮年(16岁~40岁)达60%以上,但是,此年龄段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5.34%。表1地反映了M村农业劳动力年龄分布,随着年龄的上升,占农业劳动力比例在上升。16~24岁的人数最少,仅有5人,其中2人患有疾病无法外出。人数最多的是50~59岁,占34.67%。从不同年龄段择业状态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农业劳动力人数占该年龄段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不断增加,相反,外出务工人数占该年龄段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逐渐下降,见图1。基于上述分析可知,M村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性别比例失衡,以女性为主;受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不高,高学历人才普遍永久性地离开了农业;年龄梯队不完整,年龄偏高,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

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状况分析

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经样本统计推测,M村已经处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状态。上文已经分析了M村农业劳动力年龄分布,随着年龄的上升,农业劳动力比重逐渐增大。为了更准确地判断M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笔者以50岁为界,分别统计了两个年龄段人数比例(表2)。如表2所示,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3.33%,其中6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14人,占18.67%,远高于国际劳动组织对行业老龄化状态的标准15%。此外,笔者基于对农业劳动力的界定本研究统计的农业劳动力包含了两种从业状态:一种是完全农业劳动力,即只从事农业劳动;另一种是非完全农业劳动力,即以务农为主,还从事其他产业劳动,比如农闲时在本村或是县城打短工。M村完全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程度更高,50岁以上占61.2%。

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特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较高。M村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人数占农业劳动力总人数的53.33%,这一比例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农业老龄化程度。

(2)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并存。样本显示:农业劳动力女性比男性高出25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结构女性化特征明显。其中超过一半的女性农业劳动力年龄在50岁以上,老龄妇女成为农业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

(3)老龄化加重了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低。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最多的是不识字,超过老龄劳动力总数的66%,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85%。老年人由于生长的社会环境差,教育水平不发达,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此外,5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处于兼业状态的人数较少。他们除了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外,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做家务劳动,没有空闲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从事其他产业。综上所述,M村的农业劳动力结构已经处于老龄化状态,且程度较高。与之相随还有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流失等现象。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潮下,M村只是中国中西部成千上万个普通村庄中的一个,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它们都要面对的发展困境。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和变迁,给农业及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对文化、技术、管理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如此,它同时也影响着农村广大老龄劳动力的生存、发展,并因此而最终反过来对农业、农村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直接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及劳动力自身所带来的影响是更多的表现在负面还是正面上,从改革与发展的层面看,对这一问题的准确认识具有深远意义。

1对农业的双面影响诸多研究显示,50岁以上老龄劳动力在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现象将对我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正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耕地“抛荒”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维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在数量上保障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农业劳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劳动力不足而带来的耕地撂荒现象的发生。在我国的中西部,存在着诸多像M村这样的村庄,既无矿产资源可供开采,也无优势的地理位置供房地产商开发,外界资本介入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可能性很小。年纪大的接替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抛荒”现象的发生。M村处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以村庄为中心,集中分布在方圆二三公里以内,机械化程度较高,这些都为老龄人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影响相对较深,那些50岁以上有过困难时期饥饿经历的老年农民,往往都很珍惜并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因此,虽然青壮劳动力已大规模转移,M村不存在耕地“抛荒”的现象。“抛荒”现象的减少,客观上保证了耕种面积,稳定了农产品的产量。

2)负面影响: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经营粗放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抛荒”现象的抑制和维持粮食产量的稳定,都只能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一定的时间内。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土地较为分散的丘陵地带或山区,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抛荒”现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能掩盖农业劳动力不足的事实,再加上与之相随的女性化、文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低等特点,都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最直接的表现是农业的单一化、粗放化经营。由于靠近黄河,水源充足,M村有着十分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村里的133.33hm2耕地,曾经全部用来种植水稻。与全村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同步的是村庄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2010年M村种植小麦106.67hm2,玉米86.67hm2,水稻只有20.00hm2,种植棉花不到6.67hm2,其他作物13.33hm2。老年人接管土地,体力有限,选择管理简单而又机械化较高的农作物,小麦和玉米轮作成为“老龄劳动力”的首选。相对于其他农作物而言,小麦和玉米机械化程度高,不管是播种还是收获都可以使用大型机械,且田间管理较为简单,对水肥的需求不高。而曾经在M村种植历史上占重要位置的水稻和棉花,则因为机械化程度低、田间管理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大逐渐被“老龄”劳动力所放弃。主要农作物所需劳动环节如表3所示。

(2)农业生产的单一化、粗放化经营降低了农业土地的利用率,从长远来看会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老年人由于体力有限,大多只维持基本的农业生产,对于套种、复种等辅助性生产无暇顾及。在南方一些光热充足可一年两熟的地方,由于年轻人的外出,老年人大多只耕种一季稻谷,无形中浪费了温度、热度等自然资源。这些都间接地减少了某些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导致其产量降低,最终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

(3)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不利于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的实施。农业老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在样本中40位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中被访者中,小学及不识字者占了绝大多数,只有3~4人是初中毕业,是周围人眼中的“文化人”。这些不足使老年人对新的耕作技术等知之甚少,土地的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甚至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年纪大的农民单纯地重复原有的耕作品种或是依据道听途说就盲目决策。他们参与公共事业的积极性不高,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基础设施的维护都无法进行,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的萎缩,影响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9年,县里曾经想在该村推广蔬菜大棚,但召集起参加培训的只有7~8人,这一项目只好作罢。综上所述,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思想素质较为保守等原因导致了农业的粗放化经营,阻碍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不利于农业长远的发展。劳动力的老龄化、女性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生产在农户家庭中地位下降。由家庭中较为弱势的老人或妇女承担农业经营活动,意味着农民对农业重视度的下降,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中所占比例逐渐降低。更重要的是,农业老龄化所暗含的农业危机———后继无人,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也没有经验从事农业生产。

2对老龄劳动力的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于5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者来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不用再向子女张口,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忧的是劳动负担加重,体力不支。

1)正面影响:提供生活来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支出主要包括:饮食消费、医疗费用、人情支出、日用品、交通等[1]。综合这些支出,M村老年人一年的最低生活标准是1500元左右。而M村大部分50岁以上老龄农民从每年子女那里拿到的赡养费在300~1000元,根本无法维持最低生活。农业经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生活来源,他们可以通过农业产出的实物解决口粮,将口粮之外多余的粮食卖掉换来的收入来维持日常费用。按照之前M村老支书算的农业经济账,小麦/玉米轮作的土地,除去种子、化肥、机耕费等投入外,一年纯收入12750元/hm2。对于经济负担较重的年轻人来说,这点收入太少。但对于维持基本生活保障的老年人来说,2000多元的现金收入已经足够。

2)负面影响:增加劳动负担,影响身心健康。虽然说从事农业劳动给老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老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使年轻人更有借口推脱赡养责任。尽管机械化降低了农业的劳动强度,但总体来说,在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体力劳动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根据笔者的调查,M村大部分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要独自承担约0.40hm2地的农业生产,50%以上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更大。沉重的劳动负担严重损害了老龄劳动力的身体健康,大多数常年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老年人都落下腰疼、腿疼病,还有的患有严重的胃病和颈椎病。高负荷的农业劳动强度也是导致农村老年人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作物的农事劳动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但5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由于体力有限,效率不高。他们通常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完成农事,往往是一个环节的农活没有结束另外一个环节又得跟上。农业劳动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且耗费了其不多的精力,使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影响。在访谈中发现,50岁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闲暇时间远远高于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

结语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但总体来说,不利于我国农业和农村老年人的长期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是维护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当前的社会环境,笔者建议,加强土地的“本地化”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增加农业收入,吸引更多青壮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那些以“种田能手”为主体的擅长农村经济活动的“优势农民”更应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逐步成为农业劳动力的主体。

1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增加农业收入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首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导致农业劳动力外流的主要原因则是跟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相比,农业部门比较收益低。由于青年劳动力的退出,导致老龄劳动力比例上升。我国农民收入低,原因之一是人多地少,土地规模小,一户农户家庭一年的农业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庭基本生存需要。土地集中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则可以实现规模收益,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农业收入的增加必然能够吸引既解决了农村年轻劳动力流转的后顾之忧,又避免了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规模经营需要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市场营销、机械操作水平等,这些都是许多年龄大的人所难以掌握的。

2适度规模流转,降低农业风险可以将青年人外出务工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2.00~2.67hm2的规模交给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农业种植及先进经营理念的农户家庭。将适度规模定位于2.00~2.67hm2,是因为这样规模的土地能保证一年收益在3万元以上,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平原地区,一户家庭拥有2~3位成年劳动力就能够承担起基本的农业劳动。每年3万元的收入就能使一户家庭在农村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也能支付起一般的生活支出、教育支出、子女结婚费用等,相当于农村的“中产阶级”。也就说,这一规模的土地能够维持农村家庭的生活支出,能把那些有技术、有体力、有头脑的年轻“种植能手“留在农业上。而土地流转集中规模超过2.67hm2,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风险。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除了承担市场风险外,还需承担较大的自然风险。规模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不管是农民个体还是普通农户,承受风险的能力都十分的脆弱。农村土地流转还是以稳为重。

3本地流转,维持农村社区内部的稳定强调“本地”流转,就是在村庄内部进行流转,把土地集中在本村20%的农户手里,由本村人经营。因为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生存的保障。几千年来,农民依靠土地生活,农业种植仍然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的经济保障。就是在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的今天,农民在城市的工作并不稳定,随时都有失业的可能,土地是他们的底线。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民进城后仍不放弃土地,不放弃农业生产。务农是求生存,非农转移则是求发展。“本地”流转则是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担心土地“流出去容易而要回来难”。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没有流转起来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流出农户担心不能及时收到租金,和土地不能按时收回或家庭有变故想提前收回时却不能收回;二是承包户担心土地随时会被要回,流转没有保证。为了消除双方的担心,保障流出和流入双方的利益,可以通过村委会或适度规章制度,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里,由村里进行统一承包经营,再进行分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老龄劳动力在非农就业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劣势和中国特有的城乡就业制度下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必然结果,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这一现象:一方面要看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和从业者自身发展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