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构建探讨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构建探讨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

在成长阶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从而确立起企业的主流文化,职位晋升更注重能力,人力资源培训在企业的支出中趋于稳定,边际效用最大,企业文化主要在此阶段得到巩固。在企业的成熟阶段,协同效应逐步产生。形成了稳固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定,在企业中形成了围绕企业使命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成熟阶段的企业往往处于成功的巅峰,经营上取得的成就使得企业认定其现有的企业文化是最优的,甚至还自觉或不自觉地予以强化,在此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刚性逐步达到了它的临界点,人力资源的培训在企业支出中逐步稳定,工作环境相对和谐,职位晋升条件相对公平,企业文化产生的边际收益就会呈现出递减的态势。在企业的衰退阶段,企业文化所形成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公平的竞争环境受到挑战,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企业的总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不一致,企业文化逐步受到挑战,企业逐步走向衰退,此时企业文化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员工工作激情逐步消退,此时企业面临转折点,需要重塑企业,对企业进行重组,重铸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特性和功能

(1)企业文化的特性

1.企业文化由初代企业领导人主导并促成,具有惰性企业文化渗透着企业创业者和历届主要领导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以及由此形成的经营理念,并深入于每位员工的心里,为全体员工所认同。企业领导人主导着企业文化的特质及风格,制约并引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和企业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历的的问题和企业决策也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升华产生了促进作用。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不断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影响员工的工作方式和行为准则,并逐步通过制度和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企业文化形一旦形成,将长久的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经营方向、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由于企业文化的惰性和刚性,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便难以调整和改变,企业领导人只能在企业文化形成后引导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进行补充和修正。而难以重塑企业文化,也不能重塑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必须和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Y理论认为没有监督和惩罚措施时,关注自我利益的人会怠工和逃避应承担的责任。X理论更关注人的情感、激励、成就和个人及集体的社会行为。法家思想学说认为人不是道德的,是逐于利益的人,好利的本性使人无法做到自律,否定了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儒家学说主张德治,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强调人的自律意识,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以使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都得到适度的满足。从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看,中国人受伦理本位的文化的影响极深,抵制和反感过于刚性的管理,更多崇尚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与公司所处的国家的社会观念、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一致。在中国,应以柔性管理为本,辅以刚性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更为快捷的塑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更可以使企业文化保持稳定性和持久性。

3.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与包含性企业文化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只是相对保持稳定。它具有时代性,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不同时期社会价值观、社会风气、员工结构不同,作为企业各种亚文化综合体的企业文化也会随着时代观念、员工价值观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而逐渐调整。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是企业的主流文化,引领着企业的诸多亚文化,是企业亚文化的综合体,然而亚文化的价值观、价值理念与企业主流并非完全保持一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相斥的,由于各种客观和限制因素,企业难以消除亚文化,因此需要确保主流文化的引领性和主导性:企业需要寻找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共同点,更为合理的是协调调整企业内的各个文化,以主流文化为主,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统筹融合亚文化,确保企业文化的协调性和适用性。

(2).企业文化的功能

1.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表现为员工做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能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而来自精神的激励,则更持续、更强大。会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当员工工作状态处于低峰期和消极时期时,可以消除员工的疲惫和懈怠,促使员工继续工作,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指导,以及对于企业发展趋势的规划和预测,让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更好的进行决策,管理方案和手段都变得很明确,有更加明确的方向,避免走弯路和做出错误的决定。2企业文化建立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的共同目标,它是员工共同行为的重要诱导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有效地弥补人的有限理性的不足,将广大员工的行为引导到共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上来3。

2.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

企业文化协调个体之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耦合部门之间的关系,把分散的个体价值观统筹为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沟通会增强,企业的各项活动会更加协调。形成一个共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追求紧紧的联系一起,把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追求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使全体人员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提高部门间的衔接和耦合程度,减少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阻力和斥力,降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3.企业文化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企业文化对其它的经济资源还具有一种无形的优化组合的功效。在企业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最优状态下,企业文化可以对之自行加以调整,从而使企业的经济资源能保持在既定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配置4。企业交易成本是企业进行交易时所发生的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耦合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系,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外部交易时,外部交易主体企业进行有意识的企业文化管理,就可以面临较少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减少交易的风险,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

三.企业文化的建设

(1)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

1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

企业经营哲学通常应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经营哲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企业由于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经营者个人价值观、理念不同,经营哲学也不同。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有足够了解,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进行归纳提炼,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中和日常经营管理中,变成员工和企业处理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特征的经营哲学。

2确定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培育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培养企业精神和理念,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满足各层次员工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占据支配地位的是生理和情感归属的需要,企业应设法提高员工的薪酬,增加员工的福利,塑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占据支配地位的是高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任然存在,只是其迫切程度降低,管理层更注重的是自身的理念是否实现,企业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此时公司一方面以高薪酬吸引管理者,另一方面给管理者更大的发挥空间,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2)企业文化的建立

许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即使制定了企业文化,但往往浮于表面,使企业文化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只有贯彻落实了企业文化,才能是企业文化真正的落实下去,才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激励和凝集作用,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利润。

1.建立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是影响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影响员工、领导者的工作热情和信息度。第一,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企业基础设施,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向企业员工传达企业文化。第二,通过企业产品彰显企业文化,向企业的客户传达企业文化。第三,进行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企业科研能力建设,在科研过程中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加强企业员工的合作和沟通。

2.建立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行为包括企业管理者行为和企业员工行为建设。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企业文化相融合,逐步适应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入。其次,形成一个有目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逐步、逐块的构建企业的行为文化。最后,加强企业员工的行为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力,宣传企业文化,使员工的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和企业行为文化相适应。

3.建立企业制度文化

首先,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和组织制度建设,形成统一的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保证。其次,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通过制度约束员工行为,组织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层和基层交流活动的频繁度和信息沟通度,形成上下同欲、上下同愿的企业制度。最后,对企业生产秩序、人际关系、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贯彻实施企业的组织制度,从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普及实施企业的制度文化。

4.建立企业精神文化

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首先提高企业精神境界一致性程度,形成一致性企业价值观,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其次,要加强企业哲学的一致性程度,形成一致性的企业信条、企业宗旨和企业座右铭。最后,加强企业道德一致性,确立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理念的一致性

作者:王宝刚李忠泽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