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及策略

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及策略

有机农业的现有发展模式

到2013年,博山区将建成2万hm2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成建制建成有机农业区。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88种农产品得到有机认证或转化认证。博山现象带动了整个淄博市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现如今全市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初步建立。淄博商厦远方有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208hm2远方牌香椿芽,89.33hm2远方牌山芸豆、茄子、扁豆、山豆角、青萝卜、西红柿、菜椒和南瓜等蔬菜;淄川区淄河镇3333hm2纯青牌春芽基地;沂源县大山食品有限公司211.33hm2沂蒙山牌花椒;萌山湖秸秆养藕有限公司66.67hm2萌山湖牌莲藕;临淄区亿百合食用菌有限公司72hm2亿百合牌黑木耳已经通过专家认证,有机农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已取得明显成效。

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国家鼓励并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确保认证程序和管理基本要求的一致性和认证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制定了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淄博市人口众多,消费市场相对广阔,加上较为便捷的交通运输使得农产品可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淄博市蔬菜配送中心、张店蔬菜配送中心、沂源蔬菜配送中心、淄川蔬菜配送中心、周村蔬菜配送中心等8个蔬菜配送中心已经形成,主要负责向全市70多个商场超市的蔬菜专卖店供应蔬菜,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一系列有利于有机农业发展的形势基本形成。

淄博市有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淄博市符合典型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干雨季分明。农作物不可避免易遭受旱涝灾害的侵袭。由于有些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在多雨的夏季,有些排水不畅的山区地区,极易受到洪涝及其次生灾害的威胁;在少雨的旱季,整个淄博市都会受到干旱所带来的影响。

2寿光等地蔬菜水果市场的辐射影响

在寿光蔬菜瓜果几乎统领整个市场的形势下,其他地区似乎显得少许暗淡,作为富有特色的有机农业同样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发展依旧缺乏活力。便捷的交通运输以及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寿光瓜果蔬菜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广泛,淄博市想要在此大环境下开拓自己的市场显得有些困难。

3有机农业的普及程度不够

淄博市有机农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周村区、沂源县、桓台县等是有机农业的重点发展地区。有机农业在那些较早就已开始培育的地方,经过几年的改进完善,现已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回报和可观收入,加上国家对现代农业的重视,政府的支出逐渐向有机农业方面倾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技术、资金的投入力度,农民尝到发展有机农业的甜头,劲头和热情势不可挡;加上有机农业需要较高的培育成本,使那些本就对有机农业缺乏客观认识的地区进一步受到冷落。

进一步发展有机农业和应对突出问题的对策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地部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兴建与整修,减轻每年由于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针对淄博市旱涝自然灾害造成的某些地区雨季洪水倾泻,沟河泛滥,堤垮溃决,旱季山泉干涸,河水断流,土地龟裂的情况,有必要加强对水库的修建,充分发挥水库拦洪蓄水的作用。淄博市夏季易降暴雨,水库可将大量的雨水储存起来供少雨季节农业的灌溉,既可起到滞留洪水又可降低干旱对农业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减少因为降水不均给农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采取措施扩大影响

注重有机农产品新品种的培育,讲求农产品的质量,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唯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所出路。在多变的形势下,当地部门还要积极配合努力开辟自己的市场,结合交通运输的发展,让更多的农产品可以真正走出去。目前,淄博市农产品依然是以每户为单位进行经营销售,由于经验不同,农产品价格会按质量优劣产生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寻求更加丰富的农业发展模式,争取做到规范化规模化经营生产。例如,以合作社的形式对其进行集中共同管理、经营、销售,普及先进的农业培育技术,使农业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恰当的解决思路。

3有机农业的普及势在必行

淄博市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不利于有机农业未来长远的发展前景,在有机农业普及程度较低的地方,当地农业部门应首先认识到有机农业的发展大局,紧随有机农业兴盛的潮流,可组织相关人员到有机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参观考察,了解有机农业的培育原理,发展条件以及回报情况,引导尚且对有机农业缺乏科学认识的农民尽快转变观念,争取尽快实现整个淄博市有机农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应积极加大对淄博市其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派遣相关专家到有机农业尚未兴起的农村对农民进行定期教育培训,共同学习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尽快转变当地人们的错误观念与片面看法,同时采取措施鼓励有机农业农户更大的积极性,实现有机农业区域的均衡发展。

作者:张霞王能单位:德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