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践与思考浅议

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践与思考浅议

摘要:立原市原州区于2019年成立农业农村局,自此原州区农业执法队伍正式组建完毕。经过两年快速发展,原州区农业执法大队立足实际不断强化队伍管理与制度建设,为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权益维护提供了高效保障。基于此,本文将立足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从执法体系、执法制度、执法监督机制层面出发,探讨原州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践路径,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路径

原州区,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总面积2739.01平方公里,下辖3街道7镇4乡,常住人口43.31万人,于2020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式步入小康社会。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原州区于2019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49.4万亩,农业经济同比增长11.95亿元,粮食总产量20.22万吨,同比增长0.84万吨。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行政执法在为“三农”的保驾护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直接关系到维护农民切实利益,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确保农业生产、放心农资生产销售运行在规范、良性的轨道上,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发展的根本保证。2020年,经原州区编办批准成立原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一、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农业种植生产大国,农业产业始终居于第一产业,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愈发关注。致使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逐渐被提上日程,成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提高农业总产值,进而提升农业经济的时代要求[1]。

二、农业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要点分析

(一)设立执法核心思想

在执法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杜绝执法队伍内部出现执法不严、说人情、打招呼等不良问题,并坚决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凡是立案查处的案件必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对一些典型案例加大曝光力度。开展警示方面的教育活动,搭建完善的举报平台,畅通基层举报监督渠道,确保党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得到贯彻落实。持续释放强烈的信号,促使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显著的成果。

(二)强化专项治理工作

在推动全面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针对规范化建设方面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细化的分析,并按照国家具体工作要求,优化基层单位工作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可以具体结合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结合特殊资源以权谋私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结合为民服务意识不到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等,在专项治理的作用下提高农业执法工作的综合发展效能,优化全面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实际效用[2]。

三、农业执法制度规范化建设要点分析

(一)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对主体责任进行进一步强化,逐步构建相对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要将农业执法队伍内部监督与人民权重外部监督进行有效结合。在相关监察部门全方位监督支持下,提升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效能,从而对农业执法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与此同时,农业执法管理者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各项工作,针对重点工作进行亲自部署亲自过问。有针对性地督办重点案件,真正发挥第一责任人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农业执法工作效能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明确执法职能

规范农业执法人员工作行为,提升执法人员形象,从而提高公民心中执法者的权威性,进而使执法开展能得到公民助力,促使监督工作得以有效落实。建立健全监督执法制度,明确农业执法工作体系中具体执法人员职责,从而加强农业执法工作监管。加强内部监督,以高层监督者为核心实施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同级对同级的监督工作,促使监督权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避免内部监督工作表面化主义出现。发挥公民监督效用,要求公民对执法者行为和违法现象进行实时监督,对执法中发现的异议和质疑进行及时举报,从而防止农业执法工作出现偏差,帮助有关部门更好地优化完善制度。第五,坚持公开、公正、透明执法原则,将开展实施的农业执法工作进行汇总统计并向社会公布,从而将执行透明化,进而提升公民信服度。

(三)强化对红头文件的管控力度

法律相较于规章制度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尤其是在实际执法工作中,发挥着实践指导作用。因此,基于农业执法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为促使农业执法法律法规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同一步伐,则必须打破农业执法法律法规自身所蕴含的滞后性桎梏,从而在完善法律法规时带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基于此,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应加强对红头文件的管控力度。在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应基于实际执法工作现状对现有的农业执法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适配性进行严格审查,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暴露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证。

四、农业执法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要点分析

(一)优化农业执法监督工作

监督制约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农业执法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高效推进,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强化监督制约工作,对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确保农业执法工作效能,具体实施为:要积极开展日常监督执纪工作,在监督工作中全面发力,落实全面从严的思想,突出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索精准监督工作的有效组织推进,确保能及时有效地发现苗头和倾向性的问题,严格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严重违纪问题出现。要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执法行为规范化制度建设,按照农业执法人员的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细节对其执法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并构建完善的预防“不作为”工作机制,确保能对执法队伍内部各岗位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切实规范农业执法权力运行活动。要严格控制选人用人关卡,对选人用人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监督执纪工作的贯彻落实,确保选人正派,真正选拔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农业执法队伍的各项工作中,提升农业执法工作效能。与此同时,通过选拔高素质人才,还能有效组织开展监督执纪工作,对执法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规范,确保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效能,从而为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农业执法行为

对农业执法方面不在乎、喊口号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重点纠正农业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不作为、回避问题情况。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活动,把握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工作形态,有效规避反弹回溯方面问题的出现。积极配合巡查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工作格局,保障能提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的整治效果,全面提升农业执法工作效能。

五、农业执法人员素养规范化建设

(一)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全面推进农业执法人员素养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内容之一,具体实施为:要深化思想理论武装,以“三农”问题作为核心,坚持推进相关“三农”问题的理论学习,落实主题教育活动与培训讲座。引导广大农业执法人员不断在思想层面武装自己和发展自己,进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农业执法意识,并在日常农业执法行动积极实践,促进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优化开展。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将维护党中央领导权威作为最重要的政治原则,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明确自身政治立场,确保政治方向能与党中央实现高度统一,进一步引导广大农业执法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促使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二)树立正确服务观念

为进一步实现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执法工作中执法人员应保持对群众身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将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从具体人员、具体事件入手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农业问题,保障开展人民满意的农业执法工作,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从而优化农业执法工作效能,确保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呈现出全新发展态势,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具体实施为:第一,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督促农业执法人员端正态度,提高执法水平,培养其养成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专业素质,并对违反规章纪律的执法人员进行严重处罚,决不姑息,从而使相关执法人员树立正确思想。第二,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坚定不移的政治思想是确保农业执法队伍综合素质水平的基础,而业务培训则是提高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的关键,所以相关单位需要邀请专家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从而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第三,优化服务结构。具体实施为:首先,进行福利政策倾斜,确保农业执法队伍稳定性,避免人员流动较大,影响队伍核心凝聚力;其次,强化基层工作开展,深入了解执法人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而帮其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增加执法人员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陈莎,唐炳.基层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J].新农业,2020(23):81.

[2]刘旭凤,孙林平,李雁,等.农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4):153-154.

作者:白龙 单位:固原市原州区农业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