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控制探思

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控制探思

[提要]加强内部控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有力推动企业变革、有序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和有益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聚焦投入产出把控、赋能企业制度建设、强化经营信息分析,进而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科技创新型企业应坚持内控制度化与智能化并举、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重、扁平化与垂直化并存,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转变、由“局部控制”向“整体控制”转化、由“外部控制”向“自主控制”转型。

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控制;价值分析;实施路径

一、前言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助力经济结构升级、助推经济驱动转换、助攻经济平稳换挡的重要支撑与科学尝试,是实现我国科学技术高效发展、人民群众充分就业、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保证。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必须看到科技创新型企业较高的经营风险,企业经营管理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故而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由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技属性与创新基因,其经营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特征,这给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带来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故而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而加强内部控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有力推动企业变革、有序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与有益探索。因此,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要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力争化“危”为“机”,实现自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价值剖析

厘清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价值是探究其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本文基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经营特征,梳理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价值与作用,研究显示: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把控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比、可以有力地推动企业自身的制度变革、可以有效地控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实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

(一)聚焦投入产出把控,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研创新。加强内部控制可以高效把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产出比,故而有力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研创新,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性价值。众所周知,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多,不仅包括财力的投入,还有优质的人力资源投入,这都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投资,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实现:第一,有效把控科技研发的资源投入,包括创新设备及物资的添置、人力资源的配置等,进而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科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对研发团队的高效激励与监督,促进科技研究成果的发现;第三,有力地避免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避免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资源和机遇的浪费。

(二)赋能企业制度建设,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变革。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建设,进而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变革,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关键性价值。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现代企业高效运转的关键。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营具有高风险属性,故而其制度建设要求更科学、更严谨、更务实。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实现:首先,确保企业制度建设更科学、更灵活,能基于实际情况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阶段,不断优化制度内容,真正实现科技创新型企业制度建设与自身发展阶段的高度契合;其次,使得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建设更加务实,以财务管理的视域来审慎制度建设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的赋能;最后,可以充分吸纳科技创新型企业内外部的制度建设经验,确保制度改革的高效(包括制度改革动能与制度改革效率两个维度),最终赋能企业发展。

(三)强化经营信息分析,有效防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快速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信息分析,继而有效防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补充价值。如前所述,有效地把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风险是其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高效的防控风险呢?除了对投入产出和资源配置的严格把控,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对科技创新的研发方向进行把关,要梳理清晰各个技术路线的优劣与发展前景,降低科技创新型企业因为技术研发路线选择失误而造成研发失败。而要实现对技术方向的精准把握,必须立足于经营信息的高效、科学、可靠分析。既包括技术路线的研发难度(科学性),也包括技术路线应用的实效性(可行性),更包括技术路线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性),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基于强有力的内控管理,对企业内外部海量信息的竞争把握。

三、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路径探究

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文章本部分立足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营特征,重点研究科技创新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路径,结论认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应该坚持内控制度化与智能化并举、内控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重、内控扁平化与垂直化并存,真正实现内部控制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转变、由“局部控制”向“整体控制”转化、由“外部控制”向“自主控制”转型,真正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内控制度化与智能化并举,内部控制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转变。内控制度化与智能化并举,内部控制由“静态控制”向“动态控制”转变,这是科技创新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路径。传统内部控制体系具有滞后性,往往是事后监督、事后处理、事后控制,属于一种低效、静态、被动式的内部控制。科技创新型企业不仅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宏微观环境,还需要应对瞬息万变的行业竞争,更需要把握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方向,导致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日常运营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要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必须要求内控体系更加智能和科学,确保内部控制及时、高效,实现实效性与时效性兼具。制度化内部控制是确保科技创新型企业内部制度管理规范、科学、客观、公正,智能化内部制度是借助科技工具来赋能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使得内控制度更加高效,如智能预算管理执行监测系统等。通过构建制度化与智能化兼顾的内控体系,可以真正使得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流于形式,从而真正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内控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重,内部控制由“局部控制”向“整体控制”转化。内控信息化与数字化并重,内部控制由“局部控制”向“整体控制”转化,这是科技创新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路径。首先,必须厘清内控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内涵与差别,信息化就是将线下的内部控制流程,由IT部门(信息部门)开发出软件或者平台,迁移到线上,提高业务内部控制,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信息化不改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但是提高效率。数字化则不同,数字化是聚焦内控流程的解构与重构,将内部控制的各个主体、各个环节有机组合,实现内控质量的提升。立足于内控信息化的发展,可以突破内部控制数据信息支撑不足的困境;借助内控数字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财务领域进行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及监督,还可以实现对业务部门、中台部门及后台职能服务部门的内部控制与监督,真正使得内部控制覆盖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全部组织机构与人员,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集约、高效、稳健,最终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内控扁平化与垂直化并存,内部控制由“外部控制”向“自主控制”转型。内控扁平化与垂直化并存,内部控制由“外部控制”向“自主控制”转型,这是科技创新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路径。人才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资源与关键要素,而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优质的人才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对于管理的认知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如何真正使得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内控文化更年轻、更前沿、更科学,这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内控管理要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以便使企业快速地将决策权延至企业研发、生产、营销的最前线,从而提高企业内控效率,逐步激发企业内部员工内部控制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内控制度的可靠性,适度融合垂直化管理程序,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实和执行到位,真正实现内控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赋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强化是科技创新型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宏微观环境、应对瞬息万变的行业竞争、把握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的必然举措。由于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风险、有力弥补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制度缺陷,因此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强化。由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经营特征迥异,且应变性要求高,故而笔者建议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将内部控制逐步向制度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扁平化、垂直化等6个方向发展,实现多措并举、多维协同,最终提升自身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能,真正实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高效赋能。

作者:樊雨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