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声乐教学六点要素浅谈

声乐教学六点要素浅谈

一、准确的歌唱理念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能否掌握准确的歌唱理念,是教学水平的根本表现。目前,社会上的声乐教学机构存在的问题不少,各种指导教师很多,但真正掌握教学技能的却不多。每年“艺考”新生中有很多考前学习过声乐,从这些学生来看,发声方法大都存在问题,表现严重的如男声的提喉歌唱和压喉歌唱,女声的真假声不统一等,甚至还有的学生出现声种的误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求声乐教师在教授唱法的同时,首先要把歌唱的原理、歌唱的追求、歌唱的目的、歌曲的内涵、歌曲的音乐处理讲清楚。从练声到歌唱、从歌唱到表演、从唱法到风格、从吐字到韵味等,都需要给学生以明确的解释。不能声音有所进步,概念还是混浊的,如果那样,即便当前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术,但并不能一直保持。反之,如果概念清楚,即便出现了问题,学生自己也能调整过来。所以,声乐教学应该是实践与理论同步进行。

二、声音的判断

声乐教师从学生的歌唱中判断其发声的正确与否,这是最起码的教学步骤之一,但要做到准确判断决非易事。教师除了需要有清楚的歌唱理念外,还要有良好的听力。学习音乐的学生,一般都具备较好的嗓音条件。但由于社会上不少声乐教学机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他们的声音表现也难免存在不足。教师对学生声音进行判断时,对声音的优点较容易感觉到,如嗓音条件好、乐感好、风格把握准确等。而对学生存在的错误与不足,应慎重分析。所谓错误,在歌唱中比较公认的,如男声提喉歌唱、喉音过重、声音过于靠后;女声的虚假声唱法和严重的真假声分离而导致的高低音两种唱法。所谓不足,如学生的真声稍重、声音不够圆润,或歌唱位置不够高、声音显得浅薄,还有气息较浅等。错误是必须要彻底解决的,否则无法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而且不良唱法会损害学生的声带,可能导致学生以后无法歌唱。而不足的方面,大都是因为学生缺乏经验,但总的歌唱发声没有违背自然的歌唱原理,只是在声音的概念和运用上不够清楚。分清学生的发声什么是错误,什么是不足,什么是长处,教师才能相对准确客观地指导学生歌唱,不至于全盘否定。因此,准确判断学生的歌唱感觉,是一名声乐教师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三、制定训练计划

教师分析清楚学生的声音后,必须制定准确的训练计划。这一环节如同中医治病一样,“开方”要准,要“对症下药”。例如,对于嗓音条件较好,但真声稍重的学生,可以通过共鸣的训练,结合“哼鸣”练习与母音练习,寻找口、鼻、头腔的共鸣,从而摆脱过度依赖嗓子的不良习惯。又比如,对于气息浅的学生,除了要有针对性的气息训练外,还可启发学生在练声时的兴奋感,把枯燥的音阶练习展现为情感流动的歌唱,因为人在兴奋时,气息流动要通畅的多。对于喉音较重和声音靠后的学生,在要求高位置歌唱的同时,要突出声音的靠前意识,同时还要提醒他在中低声区克服追求音量的习惯,以自然的音量追求声音的飘浮感和歌唱的美感,把歌唱的注意力引向另一个表现空间,从中低声区开始,主动体会头声的高位置,使声音高、中、低音的走向形成一条线。当然,这都需要时间的磨练。在当今的男声中,提喉歌唱和压喉歌唱的人也屡见不鲜,他们最大问题是改变了人嗓音发声的正常生理状态,人为地发出一种声音,而这种声音会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不适。歌唱者喉头上移式的歌唱和压着喉头的歌唱,对嗓子的折磨都是极为痛苦和极为疲劳的。笔者曾有一位学生,入学时喉头上移非常严重,歌唱音域只能到#f2。针对这名学生,经多个技术手段调试,最终结合使用戏曲中的河南豫剧男腔唱法和“咽音”唱法,较好解决了该学生的问题。所以,制定准确的训练计划,是教学成果的根本保证。

四、准确的声音示范

声乐,从某个方面讲,也是一种模仿艺术。声乐教师的歌唱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训练程度。追求一种美好的声音,光用理论去解释,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具有较高的歌唱水平,是帮助学生加快进步的重要一环。现在有些艺术院校中的部分教师,他们在教学中不善于用声音示范,或者说做不出好的声音示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师在学生中的信任度会大幅下降。而2005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邀请的意大利美声学派声乐大师卡罗•贝尔冈齐,当时已是80多岁的高龄,但在教学中,贝尔冈齐始终以放声歌唱来做示范,高音达bb2,令人惊叹不已。笔者从事声乐教学后,教学的责任和压力更规范了自己的歌唱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歌唱的质量,给教学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几年来,学生的歌唱水平提高迅速。学生们说:“对于声乐的理论,我们不是马上就能理解的,但老师用声音的示范和理论解释相结合,我们明白的就很快。”从学生的感悟中更使笔者认识到,作一名声乐教师,决不能单一讲述理论,只有与声音示范结合施教,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因人施教的重要性

声乐教学中的因人施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人的嗓音条件和声音表现各有特点,从说话中可以清楚听到每个人的不同音色。音色的不同证明了声带条件的不同,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薄或厚。作为声乐教师,虽不能像嗓音专家用喉镜那样观察声带,但从学生的声音中,可以判断学生的声音条件如何,属于哪种类型,应该如何施教。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授课,而是千篇一律地采用同一个母音、同一个音阶练声。还有的教师为了自己的“尊严”,新生一来就告诉他(她),你原来都是错的,你要忘掉以前,你是零起点等。这些教师在口头上常说因人施教,实际上由于知识能力有限,无法辨别学生的正确与错误,只能用语言来掩盖教学方面的缺欠。因人施教,不只是一个成语,应该是声乐教学的座右铭。中国汉字数以千计,不一定每个字都适合所有人的发声训练。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母音和音阶作为声音训练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特点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学生演唱,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发声训练虽然道理是相通的,但在解决每个人存在的问题时,应该从相通的技术训练中去寻找各自不同的突破点,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明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通过实践曾有效解决了一些歌唱中存在的问题。如提喉歌唱的毛病,笔者采用“咽音”和地方戏曲的发声技术训练学生;真声过重,采用“哼鸣”训练方法;喉音过重或声音靠后,选择好最佳母音把歌唱位置提上去靠前唱。每个歌唱者存在的问题不同,解决的手段就应该有所区别。所以,教师授课中的因人施教,包涵了相当的技术含量和师德含量,教师应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声乐教学的过程,才不至于误人子弟。

六、丰富的音乐知识及表演能力

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包括当代声乐作品、传统民歌、改编民歌、戏曲与古曲、歌剧等,虽然它们都称之为中国声乐作品,但每种作品的风格、韵味及表现手法却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歌唱的技术,还要掌握各种类型歌曲的风格展示能力。如对一首声乐作品的分析,除了对旋律本身的感悟外,还要对歌词的理解具有相当的文学修养,因为舞台表演应该来自歌词的分析和旋律的理解,然后结合一定的形体展示,有了这些丰富的二度创作知识,才能给学生以立体式、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教师的艺术素质不是生来就具有的,应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去总结和积累。所以,教师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否则有可能在漫长的教学工作中,逐渐被淘汰。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巩丹丹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