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声乐教育的人本回归管窥

声乐教育的人本回归管窥

1.声乐教育“人本回归”的理念

1.1以教师为教学的主导

新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些转变也必将推动声乐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声乐教育是一种视觉和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只有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到声乐的艺术特点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的重要,坚持以教师为教学的主导是比较重要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声乐教学的目标设计与声乐教学活动中,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创新型为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以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

1.2以声乐为教学的中心主轴

声乐是以人声为主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声乐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丰富的创造性和极高的兴趣性,它与普通的文化知识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声乐的高度艺术性对于人的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声乐教学必须所要进行的部分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掌握两方面,但它们不是声乐教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根本的教学目标,声乐以人体为乐器,因此,声乐教学的“以人文本”应该包含着声乐功能的发挥。

1.3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目的观:人本主义教育方式强调的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人的个性发展和发挥,培养一个有个性的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个性,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潜在个性,因为人的个人经验和体验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人本主义正是从这些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为出发点的,人本主义教育的观点是教育和教学应该能使学生发展的更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发展成为类似的同类人;课程观: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把教学的重点从教材转移到了个人,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教材思想结构的分解课程,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特点,使原本完整的知识变得支离破碎,使人难于整体把握,人本主义教育的课程观提出了“统一观”这一概念,要做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材的整体结构相吻合,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相结合,这种统一的观念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的问题,关心的是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形式的问题,弥补了常规课程的不足和缺陷;师生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经验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要看教师能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这种气氛说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问题,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在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中,教师已经不是以往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而变成了学生的促进者,学生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经过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可以促进其不断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充满了活力、个性的特殊个体,他们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人本主义认识到了学生与教师的这种平等关系,提出了要转变角色,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全新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是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认为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使他们处于一种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强调个别教学,改变集体教学最大的观点,为了形成学生独特的个性,应该尽可能实行个别化的教学模式。

2.人本主义思想在声乐教学中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2.1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

人本主义最初是一种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学说,它强调的重点是以人为主体,人本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涌现的一种新思潮,主张的是人的自由权利不可侵犯,进行人本主义式教育也是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这种新的教育思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为目标的新教育观,人本主义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在当今的21世纪,人本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当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中外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延续。

2.2人本主义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思想在声乐教育中的运用是由音乐艺术的自身属性所决定的,音乐和人是相关联的,音乐离不开人的参与、也离不开人的情感,如果没有了人,音乐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它的生命也不复存在了。弘扬人本主义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关键所在,教师运用人本主义思想进行声乐的教学实践,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和对课程改革的切实履行,由于每个人的情感、知觉是不相同的,因此,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运用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引导,可以建立起教师的威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2.3声乐教学中人本主义的运用原则

人本主义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原则,按照这些原则加以运用才能发挥到它的最大优势。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教师做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具有善于主动创设有利于声乐教学场景的能力,再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的引导学生,经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可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这里充当的是辅助和促进的角色;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声乐艺术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需要创造的科学,不能一气呵成,需要循序渐进,通过逐步的培训可以达到声乐教学人本回归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坚持启发和引导的教学原则,声乐教学本身属于一门艺术类的教学课程,强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创造的潜能,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执行者,通过这种启发和引导来创造和谐、互动的学习气氛;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更加尊重和关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大的教学环境中还要将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3.声乐教育“人本回归”理念的构建

3.1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声乐教学人文的体现

常规的声乐教学过程都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感知音乐,或者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表达声乐的思想感情,这种传统的方式缺乏的是一定的科学性,单单凭感觉是达不到声乐教学的根本目标的,现代的科技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利用数字化的设备显示出声音这些基本元素,再通过多媒体软件和教师的音色进行比较,会以波形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发现自己与教师的音色差异,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觉、视觉和主观的判断能力,这种新奇的教学模式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现欲望,因此会更加热爱声乐的学习。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唱、学生录,或者学生唱、教师录的方式,再将学生与教师的声音效果进行比较,学生就可以从波形图中发现自己哪方面需要改进,教师再根据差异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表达方法、如何达到完美的表现效果,通过不断的发现与改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2以民族化的内容来进行人文弘扬

少数民族占有我国民族的绝大部分,各个民族在声乐的演唱形式上也独具特色,也存在很多不同的民间流派。一些有影响力的歌剧就是出自少数民族的歌剧形式,声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具有浓厚本土气息的声乐带入声乐课堂中,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发声方法,掌握这些民族歌曲的特点和蕴含的文化气息。除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声乐歌曲外,还有一些地方戏曲也是极具特色的,可以一并带入教学课堂中,通过对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和演唱技巧进行对比后,掌握声乐的发声技巧,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但是注意不要刻意偏重某一民族的文化,教师在教学时,要保留学生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形成声乐课堂的大融合。

3.3更新声乐教学的观念

声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课程,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正确认识自己在声乐教学和学习中的责任与任务,明确自己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所在,教学的本质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演唱形式、多少首歌曲的演唱,而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怎样将这些演唱技巧巧妙的应用在不同的歌曲上,让学生学到音乐的本质,进而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学会用音乐来培养自己的艺术素质,用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

3.4重新构建教师队伍

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学习充电,丰富自己的声乐知识,掌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声乐表现形式和演唱风格,在学习中不断的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声乐之路越来越宽广,通过教师的带动,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榜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和教师之间形成竞争的机制,教师们就会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多参与一些国际上前流的音乐会表演和赛事活动,把中国的传统音乐传播出去,将世界音乐带回中国来,实现音乐的双向互补,将中国自己的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李媛媛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