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研究

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研究

一、沈阳音乐学院的创建及民族声乐教育

(一)调整各班、系便于教学研究

1957年,为了便于教学研究等原因,民族演唱专业调归声乐系,成为声乐系的一个新专业。这是标志着学院建立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开端。1958年夏天,建立了民族“歌剧班”,并组建了“三结合”(民间音乐老师、戏曲形体老师和西洋唱法老师)的教学实验组,同样用联合授课的方式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目的是培养音乐会演唱和新歌剧的表演人才,并以郭兰英、李波、黄虹为学习样板和奋斗目标。在这期间王其慧、丁雅贤、郑肃兰、王亚南等民族声乐老师先后参加了这个“三结合”教学实验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中王其慧老师重视系统的发声技法,并通过总结摸索教学经验和教训,以求民族声乐教学的完善和发展。在实验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材曲目等,教学成果也随之呈现出来。1961年“文化部教育工作方案将“民间演唱专业”确定为音乐院校的正式专业,并就此更名为“民族声乐专业”。这标志着自“土洋之争”后,“民族声乐专业”在全国的高等音乐院校中确立了一席之地。”沈阳音乐学院也随之将民族“歌剧班”改称“民族声乐专业”,同时在本科声乐系成立了民族声乐教学研究,此时学校建立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对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坚持走老鲁艺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办法,请戏曲、民间艺术家到课堂传授中国传统的民族戏曲、民间音乐、和舞台表现手法。教师和学生深入基层到民间学习民间音乐,到田间地头、工厂、矿山的工人,农民中去,展现在课堂上学到的民族演唱艺术、演唱各种民族歌曲。学校这一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锻炼,也为民族声乐教学积累了经验。

(三)对“土洋之争”的态度和教学方法

五十年代“土洋之争”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上争论的尤为突出,“全盘照搬”和“全盘否定”两种不同的观点反映强烈,使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曾一度模糊不清、无从下手,也使掌握不同唱法的学生相互排斥。面对民族声乐教育的新课题,学校首先把根扎在了本民族上,坚持以传统的民族音乐教育为基础,借鉴西洋唱法采取联合授课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例如:在“歌剧班”中给学生设定了表演课,请戏曲艺术家、民间艺人授课,让学生们掌握我国传统的戏曲、民间音乐的演唱及舞台表现手法等作为牢固的基础知识,然后由掌握西洋唱法的声乐老师配合讲授西洋声乐唱法中的呼吸、发声技巧,通过这种授课的方式其成果显著,一些接受联合授课的学生在民族声乐演唱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和发展,他们有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并在演唱中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自然。学校通过这一教学得出的结论是:“以继承民族声乐传统的特点作为建立民族声乐专业的起点”。由于学校坚持了民族特色的教学方法,用实实在在的教育成果,给当时的“土洋之争”做了解答,为后来学院在民族声乐教学上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形成科学的演唱教学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民族声乐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从创建到以后十七年间,民族声乐教育始终以学习、实践、研究、调整这样反复的摸索探究中走出了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其教育硕果累累。例如:学生能演唱多种戏曲,少数民族歌曲,不同地域的民歌及地方风格较强的创作歌曲,能演唱新歌剧《白毛女》《夫妻识字》等。学生代表丁雅贤因演唱独具特色,多次出席全国性的会议及各种音乐会,她演唱多首民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在当时有着强烈的影响力。

二、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建及民族声乐教育

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它于1927年创办,五十年代也是在全国高等院系调整中,由“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及其它两所院校中的音乐系并入,于1956年定为“上海音乐学院”,历任院长:贺绿汀,桑桐。在五六十年代与国内其他音乐院校相比,上海音乐学院是一所具有较大规模和比较现代化的高等音乐学府,它是以欧洲音乐院校的模式创建而成,它各专业设置齐全,并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成熟的教学经验和体系。当时许多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在校担任教授,他们中有许多人都有到国外学习西洋音乐艺术的经历,如当时的声乐教授周小燕、王品素、蔡绍序、温可铮。

(一)聘请民间歌唱家讲学

为了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聘请民间歌唱家丁喜才为民族声乐老师到“民族班”讲课,传授极具地域风格的民歌。本学院歌唱家鞠秀芳因演唱民歌《五哥放羊》而风靡一时,“鞠秀芳是随民间“打坐腔”艺术家丁喜才学唱这首民歌的,因丁喜才50年代初代表榆林地区参加全国民间艺术会演后被上海音乐学院聘请为教师,这首民歌也就被认为是“榆林小调”。”鞠秀芳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这首民歌至今仍是我国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曲目。

(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

这时期具有西洋声乐教学经验的王品素老师担当了“民族班”的声乐教学任务,当时民族声乐教学无人涉及“,土洋之争”还在继续的情况下,王品素开始了民族声乐教学的最初探索和研究。她在教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西洋声乐的唱法和借鉴有正确的认识和教学方法。首先在保护学生原有的风格特色基础上作艺术加工,辨别不同民族学生的演唱特点,因材施教,借鉴西洋的发声技巧作细腻的艺术处理,经过王品素老师的指导,学生们的音域扩展了,嗓音更加动听、灵活。她们的演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和发展。王品素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歌唱演员,例如: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青年歌唱家才旦卓玛就是在“民族班”中得到王品素教授、周小燕教授的精雕细琢出来的“艺术精品”,还有青年歌唱家:何纪光、姜嘉锵、吕文科、胡松华、曹燕珍等,他们都是五六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培养出来的颇具代表性的优秀民族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对民族声乐教学,在实践、探索中将中西声乐文化融合发挥,并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路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教学体系,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

三、中国音乐学院创建的唯一宗旨

“1964年9月由总理亲自批示建立的国内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和研究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在北京成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并入该院成立民族声乐系,系主任汤雪耕。”中国音乐学院成立后先后由安波,马可主持学院工作,学院的唯一宗旨是以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为主,目的是发展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我国培养民族音乐专业人才。学院的师资队伍由全国各地抽调的民族音乐专家组成,其师资力量雄厚,如1964年以后任教的有著名民族歌唱家王玉珍、张权、张肖虎等。学院是一所,以培养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新音乐的创作、表演等方面人才;培养具有民族特色音乐的教学专门人才,收集、挖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等为一身的民族音乐教育主体,并以建立和完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为责任的民族专业音乐学府。它自1964年建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家,例如: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唱家吴雁泽等。中国音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加速推动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为建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建国后十七年间,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事业是起步和探索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为民族声乐教育寻找最适合的方法,并为其发展道路储备经验的历史发展时期。它是在曲折中得以发展,直至形成了较为完整科学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它为现代民族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光一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