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精选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困境 改进策略

我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时期,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课程,在当下网络文学的冲击下,传承学习困难重重。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只有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整合调整,才能有效培育文学素养,树立道德规范。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很丰富,涵盖了医学、经济、历史等在内的知识领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可以提升文学鉴赏水准和语言组织能力,滋养出谈吐得当、进退有礼的处事风格。现代文学借着网络的东风,出现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与现代文学不同的是,古代各时期的文学作品其语言风格和书写格式都较为固定,古代文学课程也有着更迭时间长、变化频次慢等特点。古代文学相较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方向更清晰,教学方式更易把握,往往丁是丁卯是卯,课程内容不会忽然出现较大变化。这些特点赋予古代文学课程独特的魅力,但同时使得该课程很难实现有效创新。文学学习应该是有趣且轻松的,而不是将旧八股带到新时代,将探索教学变成传统说教。只有着眼于学生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将古代文学教学与时下文化进行结合,解决古代文学面临的挑战,才能更好地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承。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1.学科教学不受重视,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中国古代文学拥有极高的学习门槛,古代文学作品并非常用文字的堆积,想要读懂内里的含义,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认知,倘若基础较差,作品就会变成晦涩难懂的天书,读之不知其意,听之不知其音。古代文学体系庞大,本该形成其独特完整的教学逻辑。但实际上大多院校将文学历史和名篇讲释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就导致文学史和作品选的课时难以合理分配,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知流于表面,教学质量也随之一降再降。同时因为学科师资落后,教学资源陈旧,缺少创新意识,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还在闷头走填鸭教学的传统路线。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古代文学教学只剩下被动接纳和背诵复述,而非主动探索和理解。古板的教学理念也加剧了学生的抵触,而学校又因学生的反感抵触而对该课程更加轻视忽略,步入“学生更反感,学校更轻视”的恶性循环中。

2.学生认可度较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年的心理正在一步步发生改变,他们的兴趣喜好、情感建设等也与前人大有不同。在快节奏生活的感染下,他们更喜欢轻松有趣、有直观愉悦感受的事或物,RAP、说唱等的风靡就是一大证明。而对待严肃正统、缺乏直观享受的历代经典名著,总是敬畏有余,热爱不足,将它们束之高阁。提起古代文学,很多学生心中立马浮现出一篇篇艰涩冗长、难以通读的文言文。这种排斥心理也导致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时味同嚼蜡。许多学生在一学期里甚至都没能独立完成三篇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终日以应付考试、应付教师为学习目标。同时课本中教授的篇目终究有限,不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哪怕天赋较好也多停留在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阶段。这样咬紧牙关、死记硬背的学习态度更无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鉴赏习惯。

3.篇目文字冗杂艰涩,学习赏析难以进行

古文中包含各类繁体字、通假字、不常用字,这也给古代文学教学形成了不小的障碍。当今古代文学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部分内容晦涩难懂,无法触及绚丽多彩的内里。传统教育模式对文章中的某些字眼进行死抠,将学生变成优秀的读者、背诵者、翻译者,但却不是成功的思考者、品味者,更不用说成为热爱者、发扬者。望而生厌,兴致全无是迟早的事。比如《卫风•氓》中“氓”是何意,首章中“谋”又是何意,很多学生都能很快作答,但如果问谋划何事,为何抱布,为何贸丝,学生就哑口无言了。现今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可作品与作者当时的生活背景、遭遇心境关联紧密,简单的文字翻译堆砌会造成片面理解,甚至错误理解。例如《曹刿论战》中学生看到“肉食者”就会自觉联想到统治贵族,而曹刿被自然归为“非肉食者”,属于平民行列,这种理解就失之偏颇。

4.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考核方式过于死板

将课堂还给学生一直是当今教学高喊的口号,但实际做到的寥寥无几。许多教师依旧习惯于追溯传统,将课堂变得过分理论化,无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古代文学内容十分晦涩,理论化的传统教学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气氛全无。只有多运用幽默生动的教学方法,让严肃刻板的文字变成生动的人物,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书中的那些或绚烂或迷失的时代。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参与实践,但古代文学在这方面存在短板。我国目前采取的多为分段式教学法,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古代文学变革的时间线清晰梳理展现,但也让学生无法找到古代文学中的内在联系。而且当前该课程通常依赖一场考试来评定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导致很多学生投机取巧,只在考前进行重点知识的背诵学习,很多教师更是听之任之,甚至考前拿出一节课向学生提示考试重点,这样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日常积累的热情。古代文学教学的初衷并不是追求好分数和背诵准确度,它追求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领悟其中的思想,最终化为己用。

三、摆脱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的解决策略

1.强化古代文化的宣导推广,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时下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但精神生活却有些贫乏,亟须提升公民的道德文化情操。眼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点在街头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传统服饰和各类各样的古代文学衍生物上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端午时节河南卫视的水下舞蹈更是艳惊四座,让世人惊叹于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若中国古代文学也能在这个时机响应号召,定然也会大放异彩。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常用的App微信、微博等不再只是搞笑段子、消遣视频的天下,现在许多宣传古代文学的内容也逐渐成为热门,古代文学教学也可借着这股春风,在教学中和各类App进行合作,让古代文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欲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网络推广,也有助于落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可通过创建文学社、戏剧社等学生组织,将中国古代文学融入学生课外生活,提升学生们的古代作品阅读量。学校也可设置古代文学日,并开展各类比赛,让学生自觉对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进行改编和演绎,以便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

2.加强教育资源投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无数的古代文学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心中的行为准则。譬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十分贴合近代中国人民与侵略者顽强斗争的精神。世人皆知学习古代文学的益处,但泛黄的书页,精简的用词,晦涩的文字,都阻碍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日常教学中,可以选用与学生思维更接近的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进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给课程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支持。同时开设以学校为单元的微信群或公众号,进行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有趣文学故事的分享,给学生一个书写学习心得、畅谈文学收获的平台,让学生真正爱上古代文学。线上授课在疫情期间获得了蓬勃发展,现如今各院校也可将多媒体教学的地位提高,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共享平台,设立适合学生的阅读板块和适合教师的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放松惬意的学习氛围,网上互动也可降低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在节省教学资源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师生互动。

3.深入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课堂结构

古代文学的课时相较其他科目已经非常多了,但教学压力依旧非常大,教师授课手忙脚乱,学生依旧云里雾里。针对古代文学学科知识点繁杂冗长、讲解鉴赏难度巨大等问题,教师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合理高效地安排课程,并且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可以抛出疑问来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中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根据古文的情景进行讨论和演绎,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授课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可以节约授课时间,构建多元的课堂结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文章的内容,挖掘作品中的家国情思,让文章不再只是一篇冰冷的文字,让其中的人物鲜活灵动、跃然纸上。教师可以“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方式,将古代文学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可以系统地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讨论演绎,在课堂上对作品进行自发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4.切实改进考核手段,进行过程性能力考核

现在的教学考核方式简直可以用简单粗暴来形容,学期末的一张试卷几乎就是全部,少数学校会在学期中开展一次期中测试,这种终结性考核方式一直深受诟病,却因其便捷性而沉疴难除。可以将学生日常表现、作业完成程度和课堂参与度等都纳入成绩考核中,并对活动中积极参与和表现优异者进行口头和实物奖励,不定期开展小规模的随堂测验,对一无所知和敷衍了事的学生予以批评、惩戒,甚至在期末时酌情扣分。同时试卷考核的着力点不应停留在表层而非实际能力上,考核内容除了考察必要的字词释义和中心思想外,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或新文释义,检验学生的作品归纳、分析、鉴赏、批评能力,最大限度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学习时心猿意马,考前临时突击,考后一无所知,当这种情况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这一科目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应强调过程性能力考核,即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间断进行考核,彻底扭转学生临时抱佛脚、短期记忆的状况。

四、结语

面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古板、内容冗杂烦琐、考核难度大等问题,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探索实践,将新鲜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使这一严肃内敛的科目更加贴合当下的教学模式。同时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达到提升文学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第小明.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及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13(3).

[2]汪萍.浅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成功(教育),2010(1).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发展

前言:

通常来讲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门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宽泛,不仅涵括史学知识,同时还涵括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知识也包含在内。课程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学知识综合体,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含有众多的文学形式。因而可以说该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

一、初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演变过程和相应的文体发展的有效理解。其二是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较多的文学形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状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价值。其三是通过对于古代文学的实际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具备崇高的文学情怀,并促进学生将这种文学素养以及文学情怀实际的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进而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探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之启发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从启发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启发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依据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以及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处于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启发与引导,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文学知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文学思维给与有效拓展。如果将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比喻的话,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开启文学的学门。例如教师在讲解“《诗经•王风》”中可以就“悠悠苍天而此何人哉”这句话向学生进行提问,而之所以专门针对该句话提问的原因在于:对于“何人”的了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题的关键所在[1]。而教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解读并对在解读之后阐述对“何人”的个人见解。通过这种启发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向并最终获得文学知识。

2.教学方法之情境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从情境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的场景氛围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文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实际心理机能获得良好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文学审美进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时就可以进行文学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进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诗歌内在情感,同时通过动人旋律在大脑中勾勒出诗歌联想画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感知则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庄子的名作“《逍遥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漫画课件来创设文学情境,学生通过这种漫画课件的形式犹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将文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化。总结来讲无论是利用音乐还是多媒体来进行文学情境的实际创设都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有效深层次获取。

3.教学方法之表演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从表演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表演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放置于实际的文学情节演绎中进行促进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挥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学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自身对于该文学作品的实际理解来进行文学表演,而具体的情节设置以及演绎道具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准备,而学生在该种文学演绎过程中也会直接加深对于文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文学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学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总结来讲通过表演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最大化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传承,而作为实现文化良好传承的中文专业则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性关注。而作为中文专业中较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教学实际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利用启发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讲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这五种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的促进中文专业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楠.对开放教育专科《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实践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80-82.

[2]王自红.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升本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111-113.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代文化传承与发展

前言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百家争鸣中由多种思想碰撞融合而成,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其以海纳百川之势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如我们常见的书法、武术、笔墨纸砚、文字、国画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思想形态的智慧载体。在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多媒体的传播力是众所周知的,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得力于新媒体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另辟蹊径,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新媒体对古代文学传承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具有多种传播方式,其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传播方式主要是报刊杂志作品、电视推广、广播收听、电影拍摄、图书制作、音像制品以及新媒体网络手段。其中,最主要也最受欢迎的传媒手段为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而网络媒体最具发展潜质。网络媒体的力量不可谓不大,这种媒体传播方式异常为大众所喜爱,受欢迎程度非常高,主要原因在于其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内容广泛的特点,而其他很多媒体由于一些原因,无法达到网络媒体传播的效果。网络媒体这一传播方式有很多优于其他传播方式的特点。第一点,网络媒体具有及时传播的特点,它传播速度之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秒及时传播,某地正在发生的新闻,其他地方可以在网络上实时观看。还有一点就是网络新媒体传播范围极广,其影响到的范围可以到网络连接的各地。一个地方只要有网络的存在,就会有媒体相依生长。更重要的是,新媒体可以将古今中外的文化都容纳其中,并且能够保证其原汁原味,图文并茂。读者阅读成本变低,我们可以通过一部手机、一台电视浏览网上的电子报纸、电视节目,享受音乐的熏陶。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网络媒体才能够如此受到大众的欢迎接纳。人们对网络媒体的喜爱甚至到了难以离开的程度。网络媒体在加速传播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互动,通过网络,很多不认识的人可以畅所欲言,随性地沟通交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但传播途径比较单一,致使很多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流失,无法被后人得知。得以传承记载的中国古代文学以实用的知识为主,很多文学作品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当下的社会不具有实用性。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可以避免文化流失的局面。首先,网络传媒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有助于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其次,古代传统文化在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同时也能够吸收新中国时代背景下的新文化,使其自身在传播的同时得到新力量的注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自身符合当下社会背景下的发展需要。

二、新媒体古代文学传承的问题

(一)市场吸引力不足

虽然网络媒体的发展时间短,但是其发展势头却很旺盛,其便捷、快速、多面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腾讯、微博、知乎等网络产品受到人们的异常喜爱,其发展速度可谓飞驰前进,一日千里。发达的网络工具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产业链。为了市场利益,也为了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网络新媒体势必会变得商品化,变得具有消费性。那么在传播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收获,网络媒体在挑选素材的过程中势必会选择具有吸引力、更能引入消费的信息进行传递。而由于中国传统化自身的实用属性,只能吸引小部分群体的关注,无法吸引大批的流量,效益自然就会很低。如此一来,传媒公司选择传播的中国古代文化必须是能够为其产生利润的,选择的内容或直接产生收益,或间接产生收益,比如将古典文学中家喻户晓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拍摄成电视剧进行传播。

(二)娱乐化现象严重

由于利益的驱使,中国古代文化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时被随意改编以迎合大众,文学被娱乐化,数字化,缺少足够的重视。中国古典文学以往的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精英前辈或者父子传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传媒方式则是将单向传播突破,变为双向传播。有一些公司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将中国古典文化制造出许多噱头来博取眼球,而忽略了古代文学的传承。中国古代文化被过度娱乐化,很多历史剧被任意篡改,不顾史实,一味迎合观众。

三、新媒体古代文学传承问题的对策

(一)使用网络化传播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人们成长、进步、发展。历史的发展使得流传下来的文学都是精华,是值得人借鉴传承的。人们通过阅读史书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的成败得失、荣辱兴衰都在文学中体现;通过学习诗词歌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不仅能使人变聪明,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低级趣味,使人更加文明;通过学习伦理可以明辨是非对错,懂得礼义廉耻,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我们在挖掘文化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将中国古代文学的纯洁保留下来,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获取利益。首先,新媒体可以利用电子技术,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锦上添花,创新出新的东西。比如,声音艺术在原来只能现场欣赏,却无法保存,但是现在我们有了录音摄像的设备,可以通过录制将其保存传播,这样既能获得收益,又传播了传统文化。其次,新媒体在传播古代文学的时候可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让普通群众也能够对古代文学有所了解。比如电视台播出的鉴宝节目、讲坛节目,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古代文化传播给大家,实现雅俗共赏。

(二)采用自媒体传播

近些年自媒体行业发展迅速。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的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①公众号的出现拓宽了中国古代文化信息的传播渠道。自媒体是一种平民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中国古代文化通过自媒体的加工,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也保留了古代文化的内在性质。

(三)现代化教育传播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青年学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传播要落实到实处。为了将古代文学更好地传承下去,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课件的形式将文学作品传播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古代文学的美好,比如在课堂上播放诗词,甚至是以诗词改编成的歌曲,让同学们闭目倾听,感受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计算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电脑制作与文学相关的网页链接,通过网络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代文学,在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学深入学习的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四、结语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传承是中国人们智慧的结晶。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要不忘初心,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将这些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形式进行传播和发展,绝不能使传统文化流失。与时俱进,传承好传统文化,是当代学人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爱国主义;中国古代文学

爱国主义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所持有的一种热爱与支持的情感和态度,是对自己所生活的祖国之国土、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志士仁人和爱国事迹。正是这种对神州大地、华夏儿女和灿烂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守护,才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而未曾断绝。爱国与爱国主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爱国总是是感性的、具体的、零散的,而“爱国主义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爱国的情感与行为的理性升华,是对个人与祖国两者关系的理性认识,是热爱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①既然爱国是公民的一种自发情感,那么它就有必要通过教育手段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而使个体的爱国情感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冲动到理性、从肤浅到深沉、从短暂到持久的嬗变。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是否具有理性、深沉而持久的爱国主义情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形式,更好地实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利用思政课、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升国旗、观影、参访博物馆或革命历史遗迹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爱国情感。上述措施虽然也取得了许多成效,但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还存在口号化、形式化或表浅化的弊病,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高校应当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通过专业课、任选课、通识课等开课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拓展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情感是深刻而又丰富的,饱含对中国国土、中国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对古典文学中爱国题材作品的学习,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培养出持久、深沉、理性、自觉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中国国土视域下的古代文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爱国首先是指热爱自己生长于斯的国土,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在看待自己生长于其中的国土空间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自身文化赋予该国土空间的审美趣味和情感联想。因此,中华民族对中国国土的热爱,也就不仅仅是对中国自然地理空间的热爱,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所塑造的人化精神空间的热爱。古人凭借世界唯一存续到今天的象形文字构筑了一个诗性的中国,在这个汉字符号所表征的自然空间里,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都变得兴味盎然,或者引人遐思。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学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审美视角与情感联想,所以学习古代文学也就意味着直接感悟古人所传递给我们的这种诗意的人化自然空间。旅居山林,我们能联想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游览长江黄河,我们能联想到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李白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见到草木、鸟兽、虫鱼,我们自然联想到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吴均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登临黄鹤楼,我们能联想到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登临岳阳楼,我们则能联想到范仲淹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此外,但凡有美好自然风光的城市,大抵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例如“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可见,中华大地上的山川河流、草木鸟兽、亭台楼阁、一城一池,都在古典文学那里化作一个个诗化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和情感体验的人化空间,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记忆中的“中国”。因此,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就是接续民族记忆的过程,就是重新赋予自己所生存的自然空间以精神性的过程。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学习古代文学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了。

二.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古代文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中国不仅是一个空间性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性或历史性概念,这主要体现在中国是一个绵延伸展的文化过程。与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概念不同,古代“中国”一词基本上是指与四方蛮夷戎狄相对的中原地区,而中原、中国之边界主要是靠文化而非实体的土地疆域来界定。《礼记·王制》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③因此,正如黄俊杰所总结的那样,“中国古代经典所见的‘中国’一词,在地理上认为中国是世界地理的中心,中国以外的东西南北四方则是边陲”,“在文化上,中国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以外的区域是未开化之所,所以称之为蛮、夷、戎、狄等歧视性语汇”。④钱穆先生也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另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⑤余英时先生认为:“无论是‘天下’或‘中国’,在古代都是具有涵盖性的文化概念,超越了单纯的政治与种族界限。”⑥地理疆域上的中国是动态发展的,它像一个漩涡一样,依靠中原文化的向心力不断对周边产生辐射影响,凡被卷入到这一文化旋涡之中并认同此一文化者,皆被化入中国,这就是中国的时间性、历史性,地理空间上的中国之所以令人神往主要是因为她还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周易·贲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先民最早反思了人禽之别,高扬伦理道德这一独属于人类的价值追求,通过“人文化成”创造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认同、热爱与自信。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不仅具有辞章之美,还承载着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之思想理念与价值追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的春和气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价值坚守,“外化而内不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的真人风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的抱朴含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的空灵禅境,都能令读者在优游涵泳过程中体认到中华先贤的崇高人格和深邃智慧。尤其是到了唐代,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下,涌现出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三人各以其风格迥异的诗歌形式传达出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率真自然、佛家的空灵寂静。此外,古代文学作品还透显出探求真理、心忧天下、发奋自强等价值取向,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例如,司马迁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曹孟德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勉;韩愈以文载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范仲淹心系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熏陶,从而产研究者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一旦学生建立了坚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会更深刻、更持久、更自觉,因为其所爱者不仅是地理之中国,更是文化之中国。

三.中华民族视域下的古代文学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松柏文化;题材;意象

松树和柏树都是植物中的普通品种,但是松柏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可以保持一抹绿色,枝干始终坚挺,并不会为寒冬所屈服,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众多文人寄情于松柏,通过其传递出某些思想。在长期的运用当中,松柏逐渐成为坚韧、不屈的代名词,文人也多用松柏“咏志”。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运用松柏题材的作品非常多,且质量很高,很多作品都被后世广为传诵。

一、古代文学中松柏题材与意象繁荣的原因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赞美松柏的作品数不胜数,松柏这一意象如此繁荣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松柏自身的原因,松柏作为树木品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同时因为其生命力较强,对于土壤和水分的要求较低,可以生存在众多气候条件较差的地方,从而使得松柏的种植面积更为广泛。而且松柏本身还具有其他树木所不具备的特性,那就是松柏能够一年四季保持常青,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那一抹绿色更是显示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松柏这一意象格外吸引文人的注意。其次是文学发展的原因。松柏题材与意象的繁荣与文学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山水文学、咏物文学等的发展,都为松柏题材与意象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喜欢寄情山水,高山、流水、明月等都成为当时文学作品当中常见的意象,这其中松柏意象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唐代时,山水诗发展迅速,各种关于松柏意象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使松柏这一意象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坚韧、孤傲的代名词,例如《寒松赋》等。由此可见,松柏题材与意象的不断繁荣与文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松柏文化意蕴及典型意象分析

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松柏意象寄予了文学创作者的众多价值观念,具有多重表意抒情的作用,文学创作者通过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方式,表现了松柏意象的多种意义。

(一)墓地松柏题材和意象分析

在墓地中种植松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因为松柏抗寒,并且对于土地的适应性强,因此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的习惯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的丧葬制度,寄托着后代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是我国先民的一种情感观念的体现。因为墓地松柏的特殊意蕴,使得松柏时常被古人用来追悼、祭祀逝去的亲人。墓地松柏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自汉代开始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出现,到了魏晋时期,墓地松柏意象的发展更为兴盛,成为了文人用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感慨生死等情感的重要意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墓地松柏所具有的作用:首先把松柏栽种到墓地可以起到标识作用,由于古时土葬制度的影响,人们在去世之后的坟冢多为土堆,在经过长时间雨水的洗礼后会逐渐成为平地,因而将松柏种植于墓地之中,能够起到标识的作用,后人可以通过松柏的位置来判断先人的埋葬位置。其次是松柏具有护佑亡灵的作用,在古人眼中,松柏可以驱邪,保护亡灵,所以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通过墓地松柏这一意象来表达松柏对亡灵的护佑。正因如此,墓地松柏对于在世的亲人来说十分重要。例如:《晋书•庾衮传》记载:“或有斩其墓柏,莫知其谁,乃召邻人集于墓而自责焉。”墓地松柏彰显古人对于逝去先人的情感寄托,并且松柏象征万古长青,寓意着死者可以子孙延绵。除此之外,松柏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是墓地之木的首选。而且,松柏还是一种长寿之木,符合人们渴望长生的理念,因此四季常青的松柏就成为人们用来寄托仙寿的载体。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墓地松柏还有一个寓意,则是希望先人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中得以长生。

(二)涧底松柏题材与意象分析

涧底松柏生长于山脚下、溪水边,这种地方相对来说土壤、水分较为充足,因而涧底松柏生长得更为苍翠葱郁,是松柏树中的佼佼者,但是因为地方比较偏僻,故而常常不被人关注到。晋代诗人左思发现其特殊之处后应用在作品内,并流传开来,随后,不同时期的众多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多会对其进行描述,使涧底松柏逐渐成为一种文学意象。在唐代,白居易的作品当中就有众多描写涧底松柏的,例如“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何等悲痛。然而白居易仍然觉得不尽意,又直以《涧底松》为题,写了首政治讽刺诗,在诗中白居易为出身寒微的学子鸣不平,同时也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批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晋代左思的《咏史》描绘出的涧底松是艰苦、挺拔的形象,这一形象后来也象征寒门弟子,被不同时期的文学家广泛沿用,通过对涧底松生长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寒门学子生活的不易,以及难以被世人所发现而产生的一些愤懑之情。由于涧底松生活在幽深的谷底并且依然坚韧挺拔,与文人的形象十分相似,因此古代文人在被贬或者郁郁不得志时就会在作品中加入涧底松,表达文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和流落异地的凄凉感情。同时,涧底松这一形象还具有一种向上的精神,虽然其生长在谷底,但是因为其有志,坚信终有一天会有出头之日,所以诗人也常以涧底松来鼓励处于低落期的人们。涧底松柏意象代表了文人对松柏的审美认识和道德评价,展示出涧底松柏的生存状态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学,并具有相应的人格寓言。

(三)老怪松柏题材及意象分析

在唐代之前,松柏主要是以常青和劲直为主要特点出现的。而到了唐代之后,老怪松柏开始受到了更多文人的关注,文人对于松柏的描述更加丰富多彩,不管是从容挺拔、枝繁叶茂,还是老、枯、怪等都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使世人可以根据描述在脑海中再现一棵真实的松柏。对老松柏这一形象的描述是从唐朝兴起的,唐朝文人多以老松柏或者是古松柏为题材来创作文学作品,例如皇甫松的《古松感兴》等。另外还有一些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以松柏为题目,但是其文章所描写的形象依然是古松柏,这些作品的出现已然能够表明,在唐代古松柏的形象普遍被文人所认可。老松柏这一形象具有独特的色彩,可以让人产生色彩美感,在形体方面,老松柏与挺拔的松柏不同,其形貌体态扭曲,无论是枝干还是树根等,都能够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因而在当时的很多画作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老松柏的形象。在姿态方面,老松柏也具有独特的美感,通过树干、树叶、树枝等各个方面来呈现一种形象,这一形象使老松柏产生一种姿态美。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老松柏的姿态也具有较大的区别,这一姿态美也打动了文人的心,从而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都能够看到老松柏的形象。神韵美是老松柏通过内在精神韵味表达出来的一种美感,极具自然属性,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从文化意蕴方面来看,老松柏刚开始是在神话作品当中出现的,这些神话作品当中的老松柏具有长寿的特性,因而老松柏也逐渐成为了长寿的代名词。“人中之有老彭,犹木中之有松柏”,在民间传言中,松柏是长寿的代表,有着“木中之仙”的称号,通常老松柏要很久才能形成,因此其独特的寿龄是人们所向往的、敬重的,有着高尚的人格、风格、品格之美。在古代众多诗词当中,都对老松柏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之美深有感悟,例如白居易的《题王处士郊居》中有:“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表现了寒冬里的松树纵然苍老,但是仍然保持着挺拔的风格和品格。

(四)连理松柏题材及意象分析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不老松柏意象、连理松柏意象,其具有特定的民俗意蕴和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连理松柏是一种奇特的现象,生长枝干相连但根部却各不相同。道家作为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因此很多文人便为连理松柏赋予了丰富的文学寓意,连理枝也常象征着夫妻和睦恩爱、不愿分离,被人们认为代表着祥瑞。在宋代那个文人墨客众多的时代,连理枝的形象更加丰富,寓意着人们对岁寒同心的美好意愿,也表达出古代人们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对连理松柏这一意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连理松柏具有吉祥的文化寓意,古代人们因为缺乏抵抗大自然的能力,因而对大自然长存敬畏之心,而连理松柏这一形象在众人看来,是一种吉祥的预兆。作为一种祥兆,当连理松柏被发现之后会引起人们的参观,并吸引众多夫妻前来许愿,甚至当作吉祥的象征而送给当时的帝王。其次,连理松柏象征着爱情,夫妻同心、坚贞不渝。白居易曾写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著名诗句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表达忠贞爱情的绝美佳句。连理松柏的树枝和树叶相互交错,在文人墨客的作品描绘当中,表达了对爱人的忠贞、对爱情的向往。

三、结语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松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意象,其具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松柏作为植物,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及建筑价值,不仅可以在极端的天气下生存,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形象和象征,是古代文人长期推崇的对象,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也用松柏来象征人的高洁品性。松柏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形象,其种类繁多、形象各异,有墓地松柏、涧底松柏以及老怪松柏等,尽管各不相同,但是都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古人情感的寄托,传达着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在不同的时代中,都有有气节、有道义的人才,其均为松柏的人格象征,在历朝历代当中,人们也常用松柏坚韧、挺拔的精神作为激励。不同的松柏意象,表达了不同的人格品质,使得其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热衷的一种文学形象。

参考文献:

[1]黄彦延.魏晋南北朝诗歌松柏意象的生成与衍变[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2]贾燕军.唐宋文学中松柏题材与意象的关联性[J].文化学刊,2018,(12):220-222.

[3]石润宏.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曹锋.关于古代文学松柏题材和意向的作品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6):80-81.

[5]王颖.基于“比德”视阈下的古代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考论[J].江淮论坛,2015,(03):172-177.

[6]王颖.墓地松柏意象的文化意蕴[J].阅江学刊,2011,3(04):127-131.

[7]于丹丹.中国古代诗歌中“松柏”文学意象的形成、演进及其内涵[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