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精选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服装设计;传承;发展

当前,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雄厚,国际交流合作日渐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给国内服装设计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突出现代化设计理念,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强烈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同时还体现了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观,具有众多的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与独具特性的视觉审美视点,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概括了文化的特征。我国的剪纸、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起来的,具有典型的创造意义,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财富,其散发着强烈的乡土气息、丰富的艺术内涵及深刻的历史印记,成为了现代人的关注焦点,为设计者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作为了主要目标,全面反映了审美活动的自由性、创造性,其中,美与艺术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2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设计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在历史的沉淀下产生了大量的哲人思想,给后人良好的思想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我们深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且大部分的传统元素能够从当前的思维角度进行诠释,通过现代化的语言形式对传统文化的众多表现形式进行充分详细的解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优秀的素材。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直接决定了民众的审美观念与创作观念。服装设计者在利用传统文化的渊源及民族服饰的风格特点来反映现代服装现象与现代化的服装设计风格时,我们能够清晰看到,现代服装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产物,对传统文化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为了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重要支撑,一个作品如果缺乏文化沉淀,那么其就毫无灵魂所在,暗淡无色。所以传统文化具有的真善美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文化的艺术性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民族化中涵盖的不同时期共有的超时代特性是广大设计者永恒不变的追求,我们应传承前辈们的艺术创新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内涵,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创新,确保传统与现代的紧密联系,以此设计出个性化、风格独特的服装款式。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一味地以传统民族服饰为参照物,应充分考虑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服装设计的语言也必须有所改变。服装设计应围绕当前民众的审美需求与对衣服款式的要求进行,而这就需要设计者及时了解时尚界的焦点,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自己的设计,充分反映民众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看法,整体设计以生活方式为根本。

3在传承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具有多元化的形式和内容,将其运用到服装设计领域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发。实际设计过程中,应以现代化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为中心,从现代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在服装造型、色彩、面料的选用上融入一定的时尚热点,以突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设计,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改良、借鉴、传承与发展来促使其产生现代化的形式,最终设计出中国特色显著的服装作品。因此全方位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性,并与现代艺术密切的融合,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设计者永恒不变的追求,应加快实现步伐。

3.1对传统文化加以改良设计

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服装作品,并非只是盲目的分析研究民族服饰特点,而完全忽视了当前的流行趋势,每个民族文化之间都有一定的融合与碰撞,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设计大批反映中国特色,且具有世界性、时代性的服装。虽然东方与西方国家所遵循的服装设计理念各不相同,但两者还有一定的融合之处,通过汲取双方的成功设计经验,使本民族服装更加的具有活力与时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其实就是重新认识与创造传统素材,涉及了传统文化内涵的调整、表现形式的转换,设计者应将能够带来良好创作灵感的传统因素渗透到自己的设计中,掌握传统因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旗袍,其原先是满足女子的服装,最开始的造型款式并未将女性的完美身材展现出来,整体服装缺乏形象美。辛亥革命后,中国旗袍尝试着融入西方女装的服装设计理念与现代化人文精神、造型艺术特点等,无论是旗袍的造型款式,还是制作工艺均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中西女装优势互补,给人眼前一亮。经过改良后的旗袍能够凸显女性的完美身材,进一步缩短了旗袍的长度,将衩开得更高,更有一批旗袍大胆尝试无袖、低领的款式,使女性的形体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借鉴西方的服装造型款式其实就是融合了西方的传统服饰文化,同时也传承和发展了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3.2提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造

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现代服装设计、其他类型的设计带来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与高品质的素材。我国基于传统元素形成的产物特别多,比如著名的唐三彩、水墨,或者亭台园林等都能调动设计者的创作灵感。我们从“天意·梁子”的主题“濡”中可以看到,吸收了中国书法领域内纤毫、墨水与宣纸间的轻灵接触,将搭配合理的纤浓度的形式美与神韵美予以了充分展现。通过采用这一元素符号,在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表现了中式的生活美。中国元素是传统文化的中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传统服饰,设计者可以从中得到不同时代下生成的配色、材质、图案、工艺。光泽艳丽的中式面料、丰富的民族色彩、寓意富贵的牡丹等中国吉祥喜庆的传统图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受到了广大现代设计者们的青睐,均纷纷运用于自己的服装设计中。通过切割、变异等方式对传统图案元素进行一番重组,从而实现独具特色的效果。比如有的设计者借鉴了晚清时期的龙案苏绣,该元素和西方先进装扮有机融合,表达了现代生活对传统情调的恋恋不舍。实际设计时,龙纹不象征任何东西,没有九五之尊的寓意,只是以一种图案的形式出现。运用传统元素过程中,应从全局角度出发,通过一种格调将服装造型、服装色彩、服装图案、服装装饰物和穿衣人的形态等统一起来。根据当前人们的审美需求,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设计出大量的反映中国传统特色且与时代同步的服装作品。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服装设计者应始终将传统文化作为源泉,通过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运用与重组,渗透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充分反映本民族的风土人情、韵味,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又满足时代要求的服装。只有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通过服装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佳.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艺术中的运用.读天下[J],2016.

[2]韩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品鉴[J],2015.

[3]谢勇.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鸭绿江月刊[J],2015.

[4]薛阳.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艺术科技[J],2012.

[5]卢禹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艺术教育[J],2016.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1.中国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的联系

1.1中国传统文化和服装设计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会不断接受其他国家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持续稳定发展。中国服装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推动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这点兼容性也充分体现在了服装设计中。比如,一些时装设计中就带有各种各样的刺绣花纹,这样使得整个服装不仅显得非常时尚,而且也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1.2服装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的传承性

中国在不断发展,随着朝代的更替,时代的不断变革,中国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积累,由此可见,服装设计和传统文化都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因此,传承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服装设计两者最直接的关系。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服装设计在这种传承性影响下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比如,目前相对比较流行的民族服装中融入的刺绣艺术、剪纸镂空艺术等都是我国比较典型的传统文化元素。

2.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服装设计中的艺术价值

2.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价值

想要在服装设计中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服装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使服装设计能够突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魅力。因为文化、地域等各方面差异的影响,东西方艺术文化体系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两者的艺术审美基本相同。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和西方传统文化艺术非常相似。比如,雕花镂空艺术在当前就比较流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时尚感。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传统艺术文化之前一定要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社会实际生活状况,掌握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懂得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且要求服装设计师能够充分明确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内涵。实际上艺术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最终也应该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目前,我国服装设计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这主要是由于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需求,同时也懂得在服装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2.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人文价值传统文化是服装设计中极为重要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中寄托,服装设计师如果想要设计出具有人文意识以及人文精神的服装产品,一定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视觉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现代服装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考虑中国人的审美特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入龙、凤凰、鲤鱼以及喜鹊等中国人民比较喜爱的一些传统图案,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文情感需求。因此,目前很多现代服装设计创作灵感都源自传统文化元素。消费者们都非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出现失误,服装设计一定要体现出良好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意识。通常情况下,现代服装设计师都会利用一些热闹、喜庆、带有祝福含义的传统文化元素来表达设计师的创作意图,这样便于消费者们理解。

2.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生活观念主要是人类和平,追求崇高的道德品质。服装设计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并且掌握各民族和每个地区消费人群的特点,认真研究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区别,从而设计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服装风格以及服装样式,这样才可以快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主要寓意着尊重、高贵,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不仅仅有利于服装的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广大消费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际情况

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创新改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吸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等两方面。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了很大创新,特别是在色彩、图案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应用上有了很大创新。针对服装造型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强调轻松、自如、自然,为此大部分服装都是偏舒适、休闲的造型,而服装设计师在尊重自然特点的基础上对服饰进行了稍微的修改,同时将人体美的理念巧妙地融入进来了,这样整个服装造型不仅显得非常美观,而且也比较舒适。如果从图案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服饰中往往会采用一些简单的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或者文字,现代服装设计时不仅很好地保留了之前图案的使用特点,同时也添加了梅兰竹菊、福绿寿和波点图案等,大大增强了服装造型的跳动感以及时代感。针对色彩角度分析,服装设计过程中为了展现中国高贵地位,常常会应用黄色、青色、紫色、红色等几种颜色,而且每种颜色都有自身相应的意义。这就要求现代服装设计师必须全面、深入地探讨分析不同颜色的常用规律,在传统主流色彩过程中应该合理加入黑色、蓝色、白色以及绿色等颜色,从而给人们带来高贵、明亮的视觉体验。

中国设计师设计传统服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巧妙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消费需求、社会地位身份以及审美品位和产品质量、季节变化等各方面因素设计多种多样的服装。这些色彩的面料材质、风格以及色彩等各方面都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也应该结合不同的场合合理选择恰当的服装。目前,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尽可能满足消费者对于服装产品的实际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刺绣工艺生产水平以及印染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背后蕴藏的所有特征元素,并且精心挑选出一些和广大消费者需求密切相关的元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积极创新各种带有传统特征的服装设计元素,从而使设计出来的服装样式能够具备自身独特的特色和风格。中国传统服装中最优秀的文化元素中就有汉服和旗袍。比如,民国时期,当时女性最主要的服装就是旗袍,但是因为那个时候印染技术水平不高,制作工艺也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旗袍的色彩以及布料,旗袍的样式也基本上都是一些相对比较宽松的长款裙。现代很多服装设计师创新了旗袍的表现形式,不再是宽松的旗袍样式,还设计出了提高开叉、收紧腰身以及缩短裙长等多种旗袍款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穿着人的优雅美、含蓄美以及曲线美。

其次,现代印染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比较常用的印染方式就是通过传统山水画的泼墨方式设计出不同的图案,一般这类图案都显得非常优雅脱俗,这样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意义,也使旗袍样式更具时尚感,备受广大女性消费者的欢迎。另外,刺绣也是我国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传统、经典的文化元素,这也是最早的一种服装装饰手法。刺绣的针法非常细腻,绣出来的图案都非常精美,一般在服装的装饰、鞋面、荷包等地方会应用到刺激手法。现代服装设计中也常常会应用到这种刺激手法。目前,女性服装上面常常会有莲花、蜜蜂或者蝴蝶等动植物,会使服装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感受,提高服装的人文价值。

综上所述,服装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载体,也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现代服装设计师一定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服装产品。

参考文献:

[1]黄春岚.中国传统文化在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周姣.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剪纸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视域融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融合,首先需要在保留传统学术研究的同时,从政治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分裂状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局限。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来讲,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需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构建全新的文化体系,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促进两者之间有效融合的关键要素[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民族化的表现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应用,需要融合中华民族典型的精神文明风貌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行为风格,使马克思哲学内容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礼仪习惯,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翻译的过程中,通过中国独有的语言形式,对其主要内涵进行充分体现。我国始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融入中国的发展概念,并结合中国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色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以及语言风格表现,助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在中国的宣传与发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应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体现

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需要努力寻找马克思哲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结合儒家经典文学理念,并始终坚持变革与创新。这一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同一性,是推动二者之间视域融合的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内涵的思想体系。儒家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时展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从整体思想观念来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部分优秀的思想精神,能够与当前的时展特点相契合。例如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持续发展理念,这些儒学内容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性意义。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制定中国未来发展规划的同时,需要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教育资源,这是构建和谐统一社会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需要吸收的优秀思想内容[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要结合大量的理论数据,从政治社会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需要结合历史发展,从文化精神的角度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分析,两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和分析路径,因此想要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首先需要明确研究方法与分析路径之间的差异性,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两者对现代化社会建设的影响。

(一)从理论视域进行两者之间的融合分析

理论界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效融合的研究分析,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需要结合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际应用的文本信息,找寻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这种研究方式要以方法论为基础,结合多方面的经验理论进行研究探讨。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需要结合两者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实践情况,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整个研究过程要以生存论为基础。方法论需要从辩证的角度,正确看待两种文化内涵所具有的契合关系,这种研究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将同一研究主题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分析阶段,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点,从大量的文本实践中,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许多专家学者在进行两者之间契合点研究的过程中,缺少对中国社会现实发展问题的重视,将原本需要以实践为核心的指向性研究,逐渐转化为课堂教学般的理论学问,试图在大量的文本文献中,找出恒久不变的客观性意义,这种研究方式过于极端,很容易陷入两者之间相互论证的传统研究程序中,与现实社会发展条件脱离[3]。

(二)从实践视域进行两者之间的融合分析

学者应从实践的角度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效融合的分析研究,打破传统唯心主义观点的理论视域局限,坚定维护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唯物主义思想。结合当前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地寻求客观真理,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层次结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融入儒家传统哲学观念,让一切发展战略的制定,都蕴含着中国哲学智慧,详细论述社会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基本矛盾,并探寻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摒弃西方唯心主义诉求的同时,打破传统实践视域发展局限,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路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要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主义观念,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定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性、社会性的文化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早为西方发展理论,其在中国得到有效应用后,开始融入民族性、继承性的发展特点。因此,相关学者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契合点,避免形而上学错误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与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还需要借鉴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创新传统的思想教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时间的调整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例如对一部分传统文化过分地认可和否定。人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参考社会主义先行者们的思想内涵,为今后的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奠定有力基础[4]。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不仅需要对文化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制定明确的文化精神优劣鉴别标准,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需求,对一部分文化内容进行批判;同时要继承和弘扬与当前时展特点一致的优秀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变革与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可通过新媒体时代的大力宣传,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四)结合中国现实处理两者的发展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发展,都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结合当前的时展特点,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要求。人们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产生的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有效调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不能片面地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到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对立关系,不能一味地进行传统文化批判,也不能片面地进行传统文化继承,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原则,构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理论[5]。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融合,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方式以及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传统文化内涵,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角度,明确两者之间的融合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树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究[J].艺术科技,2021,34(02):120-121.

[2]陈政蒴.浅论儒家的生态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1(01):295-296.

[3]任平.论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继承原则[J].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01):23-31.

[4]宿秀珍.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J].青春岁月,2020(08):452.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设计;融合创新

一、中国家具设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家具设计实践,深刻体会到国内院校设计教育、家具产业设计实践、家具设计市场的大环境等深受西方简约风格家具设计的影响,以及国外知名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及甚至很多设计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本土生活方式重视不够,部分设计者盲目跟风设计,造成国内很多家具设计缺乏“根”与“魂”。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向世界全面宣传与推广,中式生活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加,中式风格的传统元素、中式风格家具在国内外市场中受欢迎的程度日渐增加,现代家具产业的发展必将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人类设计史是一个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思考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如何将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相结合,这样既能够对家具设计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美,还能够迎合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同时增强中国家具产品在全世界市场范围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据家具相关行业数据统计,我国的家具设计制造企业数量高居世界前列,家具设计从业人员也位于世界的前列,是全世界家具生产的中心,每年的家具生产数量、出口数量庞大。我国的家具设计生产企业基本以加工型生产为主,基本都是国外的设计在中国的加工生产,在整个家具产业链环节上处于低端状态,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国内除少数知名家具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能自主创新设计家具,很对家具企业对设计研发新的家具不够重视,或极力的追求现代设计风格的家具,没有形成中国家具自己的设计风格。有些设计师也表现了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但是很多的家具设计师无外乎是对某些传统家具的仿制,没有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没有重新定位设计,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进行融合创新。近年来,一方面,具有“中国设计情结”的一些企业和设计师,以及高校、设计院等学术机构,不约而同地开始重视家具设计应该更好的融入传统文化和创新发展的问题,然而大多数设计者现做的研究和实践,往往关注于利用传统明清家具元素进行改良,极少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分析、挖掘、提炼和整理。另一方面,我国的整体设计教育体系受西方包豪斯设计体系影响,以及统一机械化生产标准的要求和当今人们快节奏生活等原因,使得现代的家具设计产业缺乏我们国家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也缺乏一些手工艺生产等具有亲和力的表现方式,而我们传统的文化博大精深,有自己不同的生活背景与生活习惯,也有我们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家具设计产业中,可将现代家具设计的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在现代家具设计上充分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和传统文化的神韵特色,使得设计出的家具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又有新时代的时代气息,是当下中国家具设计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回归民族文化设计中的本源

设计的本源就是体现精神,体现内在的含义,体现文化价值。家具是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的表现媒介,现代的家具设计往往过多的追求形式外观的优美,而忽略了设计是反映人们思想意识的本源,我们应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家具体现出人们的精神内涵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回归民族文化的本质精神,为现代化家具产品提供内在的强有力的生命支持。在现代家具设计中,我们应该养成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重视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通过家具产品表达精神,传承精神,我们不仅能设计出最新现代风格的家具,还能表现家具象征的内在精神价值,这是现代家具设计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家具设计应注重发掘自然元素,采用自然元素,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家具设计当中,是对中国家具设计最根本的“本源”的回归,也是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的具体表现。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家具设计产业中的融合与创新

我们应通过对家具中功能、结构、造型、材料与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对人们的思想文化需求进行研究,了解目标消费者对家具的偏好,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对消费者、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设计出既符合现代人们喜好的简约风格造型的家具,又将中国传统文化风格融入其中,使得家具设计产品简约而有内涵,传承传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在具体设计实践中,首先可进行符合现代人们需求简约的家具外观设计,在该造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图案,传统的图案具有强烈的象征精神,例如在椅子、桌子、书柜、衣柜等基本日常生活家具上,在其中的一个方位,雕刻简约的中国传统图案,委婉表达该图案的文化精神内涵及象征意义,例如在现代家具布艺沙发设计中,可将中国传统元素如传统的图腾图案、传统的吉祥物图案、中国传统皮影戏人物图案、传统祥云、如意纹、回纹、巴纹图案、传统植物、传统动物图案、传统写意山水画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案通过刺绣的手法,在现代风格的布艺沙发上得以表现,有些传统图案图形较为繁琐,可将这些传统图案进行简化设计,再将设计出的简化图形刺绣在现代的布艺沙发中,使得两者在整体设计风格中更好的融合,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又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意义。对中国传统图案文化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提炼,整理总结传统家具中常用的装饰元素,研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风格为基础的家具设计上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和传统文化的神韵特色。其次,人们常用的生活家具应在符合人机工程学使用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可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出家具整体或局部的外观造型,例如,传统家居用的床,在床头部分,可用中国传统弧形桃花扇造型的床头来代替,弧形桃花扇形外观整体大气优美,使得整体家具床的设计既符合人们对家具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追求,又能将中国传统元素渗入其中,两者融合,形成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设计。第三,中国传统天然漆艺技术在现代家具设计的运用,天然漆也称大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来源于大自然漆树树皮,该种油漆物理性质稳定,耐磨度大附着力强,天然安全环保,可运用在家具设计中同时又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一方面,天然漆无化学物质元素,使用较为安全,也保护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来源大自然的天然造物和人使用的家具有机结合,形成人与大自然的相互和谐,相铺相成。第四,将我们国家的盛产传统的天然石材,可运用在现代设计风格的家具中,在明清家具中,常见凳子椅子立面,或者茶几饭桌的桌面,常见大理石花岗岩、云石、英石铺设椅子局部背面或者台面装饰,这些天然石材纹理自然流畅、表面晶莹剔透、宛如天然水墨画、同时整体度光滑,易于清洁维护,将这些天然的石材和国外简约造型自然原木风格餐桌结合起来,餐桌整体造型突出北欧设计风格的特点,简洁实用、整体设计线条流畅优美,桌体部分采用松木、桦木、橡木等天然木材,桌面采用我国盛产的天然石材,更好的将中国传统天然石材材料和符合现代大多数人们喜欢的北欧设计风格的外观设计两者进行融合,整体餐桌设计自然简朴,实用好看。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校园建设;积极意义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滋养孕育出了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学校是培养祖国栋梁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高校的文化建设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今时代,高校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责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为帮助国家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我国高校要转变工作作风,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传播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该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内涵,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提出当前我国高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探讨当今社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和策略。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中国人民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条件的发展下,创造出的文化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存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滋养。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

2.1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广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方便,另一方面,信息的质量也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而变得良莠不齐。在当今社会,低俗信息存在过多、“毒鸡汤”传播甚广、负面新闻被网络无限放大,大学生在网络中很难接收到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很多没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的大学生价值观念会扭曲。为了转变当代大学生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改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大势所趋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构建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俗话说,“无德无才是蠢材,无德有才是害材,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高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地。在此形势下,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养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

2.2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的办学实力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通过传统文化构建校园文化,能增添校园文化中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2.3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今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有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更适合未来社会。因此,高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健康,高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育人”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灿烂的、未曾中断过的。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并领会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礼节,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传统文化,我们学习孔子的仁者爱人;学习陶渊明的清廉正直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学习苏轼的高风亮节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传统文化,能让大学生树立“厚德载物”的道德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目标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品格。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事作风、仪表风度与他的传统文化修养是息息相关的,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对传统文化认知不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不尊师重道,不遵守公共秩序等不文明的现象;在思想上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学校里浑浑噩噩,不思进取,这些拥有不良文明习惯的大学生,更是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指导和思想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社会的人才,肩负着报效祖国的重任。因此,让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做到仁义礼智信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修养越高,做事就会越沉着冷静,处理问题就会更从容自若,犯错误的概率就会变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对我国不朽文明的深入了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而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当前我国高校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3.1高校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目前,有很多的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还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向影响,对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契合理念一知半解。由于高校领导的不重视,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逐渐成为“形式主义”。除此之外,有很多的高校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这些学校只重视学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3.2缺乏文化建设的资金

有很多的学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文化资金和物质保障,导致校园文化所必须的基础建设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此,政府要给予高校充足的财政支撑,让学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与成长。

3.3没有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要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持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正常秩序。然而,一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制度,导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过于随意、得过且过。

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实施路径

4.1高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高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要转变思想认知,发挥创新思维,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更加行之有效。高校可以利用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让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思想道德意识,通过情感体验活动,让大学生对道德的理解更深刻。比如,母亲节的时候,可以让大学生为家人打个电话,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感恩父母。重阳节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探望老人,让学生懂得尊敬长辈,懂得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的时候,学校可以让学生参加包粽子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4.2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

要想让传统文化更好的渗透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就需要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让高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建设校园文化设施,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才能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道德修养。例如,学校可以在背景墙上贴上或者写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言必信,行必果”等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制约作用和指导意义的名言警句。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为学生播放宣传爱与善良的《小王子》,突出父爱如山和坚持不懈精神的《摔跤吧,爸爸》等正能量的电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品质修养。

4.3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让学生认真学习传统文化,遵守课堂纪律,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集体荣誉感。

4.4利用语文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先进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有很多古代文人的智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语文课程,增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讲解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境界时,最好做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深刻,兴趣更浓厚,让学生学以致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文人的精神品质运用在学习与生活中。比如,赵云的有勇有谋,廉颇的知错能改。再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中要学会理解他人;庄子的“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能让学生懂得与时俱进,接受新鲜事物;晏子的“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能让学生懂得分析局势,学会变通;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学生懂得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道理和无限魅力,才能有更高的热情去学习并挖掘传统文化,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得到喜爱与关注,传承与弘扬。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做到与时俱进,改变教学方法。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作为课程的导入,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多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高价值的、能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和共鸣的问题,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到传统文化,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有学习价值的文化要深入讲解,对于落后的文化要理性批判。只有建立起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才能言传身教,才能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胜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4.5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

高校要想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中更好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多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组织传统文化演讲比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让学生在学校期间,也能直观的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为了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袭,为了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就要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发挥创新思维,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利用政府给予的资金构建文化设施,建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利用语文课程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孔海清,朱美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47-49.

[2]潘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实践[J].住区,2017(S1):157-160.

[3]于化礼,张卫亮.浅谈传统文化对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学园,2017(9):120.

[4]石晓霞.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A].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0.

[5]贾兵强.中华文化凝聚力的提升之道[J].人民论坛.2017(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