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产业调研

中国产业调研

中国产业调研

中国产业调研范文第1篇

    2011年,在北美、日本等地电影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承续了从院线制改革以来的增长态势。从各项数据来看,电影业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已经开始转型升级。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整体格局

    2011年4月5日,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副总裁米勒·奥克斯在拉斯维加斯电影产业博览会上公开说,中国电影市场十年内超过美国。①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正在实践着米勒·奥克斯的预言:电影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国内电影票房跃居全球第三位,电影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网络版权等收益成为回收电影投资的重要渠道。

    一、影片产量小幅增长,微电影创作风生水起

    2011年,全国生产故事片558部,电影产量保持世界第三,次于印度和美国。电影产量较2010年有小幅增长(见图1)。加上纪录片、科教片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生产的电视电影等,各类影片产量达791部。

    

    图1. 2006年-2011年国产故事电影情况(单位:部)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高速发展,微电影继2010年之势,进入“爆发年”。越来越多的电影企业、视频网站、品牌制造商投身于微电影制作和传播,并逐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搜狐网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推出《7电影》,湖南卫视与腾讯视频联合投拍“2011快乐女声·青春态度系列”,腾讯视频与观池公司联合推出《男左女右》,乐视网和新浪网推出“圆梦计划”资助以《冰山》为首的微电影,奇艺网投拍了《在线爱》等,专业制作公司与各大视频网站制播微电影的新闻不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美国麦克沃德杂志(Macworld)与中国日报网还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手机微电影大赛,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草根群体踊跃参赛。作为电影产业链延伸的微电影,正在成为电影人才进入行业的一大渠道。

    二、电影票房跃居全球第三,国产影片票房持续占领过半市场

    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幅为29%(见图2),这已是我国城市票房连续九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但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在明显放缓。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仍属于票房增长较快地区,位于全球第三,排在美国(101.73亿美元)和日本(23.76亿美元)之后,超过印度约18亿美元票房。2011年,电影市场创下月票房15.39亿元、周票房4.78亿元和日票房1.12亿元的历史纪录,七八两个月票房接连超过15亿元,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图2. 2006年-2011年国内电影票房(单位:亿元)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连续九年超过进口影片。前三季度,国产电影市场份额落后于进口片票房。但最后一个季度,一些主旋律影片、商业大片积极作为,夺回失地(见表1)。尽管全年未能出现像《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那样的票房超六亿元国产大片,国产影片票房仍取得70.31亿元的成绩,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这说明,国产电影票房正在从过度集中于大片的局面向一些优秀的中等成本和小成本影片转移。其中,成本不到一千万元的爱情片《失恋33天》,挑战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勇夺3.5亿元票房,创造了市场奇迹,提振了小成本国产影片的信心。(见表2)

    

    

    三、影院建设积极推进,银幕日增长超八块

    影院建设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共增加3030块银幕,平均每天新增银幕8.3块,是2010年的两倍(见图3)。

    

    图3. 年度平均日新增银幕情况④

    目前,我国电影银幕总数超过9200块,影院约2800家(见表3),银幕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离美国的四万块银幕还有相当的距离。

    

    影院的普及与观影人次的增长形成联动,全年城市观影人次近3.68亿,创历史新高(见表4)。

    

    影院建设正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县级城市铺开,影院数字化程度高,有60%左右的新建影院落户在中小型城市,2010年这一数值为40%。电影院线积极遵照电影市场规律,到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布点。横店院线先后在重庆丰都、山东菏泽、江西景德镇、湖北通山等地投资建设了多家多厅数字影院。新建影院数字化程度较高。全国共有7700余块数字银幕,占银幕总数约84%。3D银幕约4700块,占总数的近一半,而2008年仅有82块。新增长的约3030块银幕基本为数字银幕。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已有3D影厅149个,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拥有一个3D影厅。

    四、农村放映全面实现数字化,更加注重市场运作

    2011年,农村电影彻底淘汰了胶片放映方式,实现了全面数字化。当前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约有280条,注册放映机五万余台,全面满足4.4万个乡镇的需求。全国农村放映影片812.3万场,观众17.53亿人次。农村电影“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更加获得重视。国家将每场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标准提高到200元,并以奖励形式,对东部六省三市下拨资金835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农村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公益影片单场次订购版权价格从1元—3元提到10元后,按照全年订购800万场次来计算,每年约有8000万元回流给制片方。在经济效益刺激下,相关机构逐步增强农村市场影片投放时效。

    五、网络播映权成为产业链发展亮点,单纯依靠票房回收投资的局面得到改变

    有报道称,电影网络版权让渡费三年涨了数十倍。随着网络视频用户的增多,国产影片的网络版权水涨船高。一部影片的网络版权费200万元已成为常态,质量较好的要500万元,而一些大片的网络版权费已过千万元。网络版权成为部分国产影片回收投资的重要渠道。投资1200万元的《观音山》就从视频网站获得120万元版权收入。

    由于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行业竞争秩序逐渐规范,视频网站不断加大正版电影网络点播业务。2011年,电影网联合新浪、搜狐、优酷、土豆等多家网络媒体成立“新媒体数字院线发行平台”,“乐视”、“腾讯”、“激动”、“迅雷”、“暴风影音”等联合组建了“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推行“付费点播”服务,用户只需花费3到5元即可欣赏新片。

    六、电影数字化发展进程加快,一些重点设备实现国产化

    数字电影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年。在拍摄、制作、放映实现较大范围内的数字化之后,电影发行全数字化试点取得突出进展。在中国电影科研所等单位主导下,2011年7月,卫星电影数字拷贝传输发行系统进入试运营阶段。该系统已完成广 东省57家影院的天线和设备安装调试。截止到9月30日,进行了20次正式传输,成功发行了54部影片,共85个版。该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后,电影院线体系形式及发展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稳步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的数字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

    2011年,一些重要设备的国产化取得长足进步。《阿凡达》在国内掀起观影热潮后,IMAX影厅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价格居高不下,一个IMAX厅约需3000万元的造价。而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巨幕系统(DMAX)造价仅为IMAX的十分之一。其核心技术图像优化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能有效解决超大金属银幕上双机放映的影像重影、清晰度和亮度低、存在干扰等关键技术瓶颈,目前已在北京双井UME影院投入使用。其他国产电影设备如氙灯等也实现了国产化,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加快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有重要意义。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

    一、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影企业强化服务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稿是近年来支持电影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总结和提升,是我国文化传媒领域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征求意见稿》在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和用地扶持等方面有突出亮点,将为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尊重观众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征求意见稿》第38条规定,“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可能引起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在观众购买电影票时予以提示”。作为对此条规定的响应,民营公司博纳星光院线于2012年1月31日在旗下影城试点进行观影分级推荐的消息,将针对少儿和老年观众,对含有暴力、血腥、色情内容的影片进行推荐观看等提示服务。

    二、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与海外顶尖力量进行深度合作

    经和广电总局批准,中影集团已经完成中国电影股份公司改造,中影股份拥有从影视剧策划、演艺经纪、拍摄制作、发行营销、放映到设备生产、后电影产品、影视培训等产业链全部优质资产,上市筹备工作已进入后期。

    有业界专家指出,中国电影产业已产生“吸进来”现象。“华谊兄弟”与美国传奇影业成立“传奇东方”、中影集团联合日本著名动漫公司MADHOUSE打造动画片《藏獒多吉》等迹象表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如火如荼的中国电影产业已形成开放环境,吸引着境外优秀电影资源前来合作。

    三、国产电影质量有所提升,中小成本影片频获青睐

    2011年主旋律电影、商业大片和中小成本影片质量均有较大进步。主旋律电影创作较为繁荣。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建党90周年,主旋律影片《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继续走全明星路线,展现恢宏历史变迁。《杨善洲》、《郭明义》、《秋之白华》等传记影片在忠实于原型的基础上,积极弘扬时代精神。以《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一批国产大制作影片,以人性内涵、民族大义提升思想高度,探索中国式大片的独特语境与文化。中小成本艺术影片《钢的琴》、《观音山》等在国际国内斩获重要奖项。中小成本商业影片在类型定位上实现突破,有些影片类型开始走向成熟。《失恋33天》、《将爱情进行到底》把触角伸进当下社会青年的情感和现实,与观众形成良好互动。

    四、下游影院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省区产业发展加速

    影院建设逐渐向中西部、向二三线城市推进。二三线影院建设呈现出“东部正在普及、中部加快建设、西部实现突破”的特点。2011年7月29日,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后,各地县城影院建设明显加速。河北全省已建成县城数字影院110个,成为县城影院建设的示范省。江苏省要求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县城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重庆市提出2012年底前,全市每个区县至少建设一家多厅数字影院的目标。山东省利用废旧集装箱,在高唐县建成国内首家集装箱数字影院,为在县域范围建设数字影院做了新的尝试。上海市文广局设立电影专项补助资金,资助乡镇影剧院建设。2011年7月,海拔42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正式开业一家现代数字影院,结束了阿里从来没有影院的历史,这是全球海拔“最高”影院。

    在新建影院的带动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票房增长较快。传统重点票仓地区如广东省票房达18.65亿元,北京市13.49亿元,较2010年均有超过10%的增幅。而中西部省区电影产业各项数据增长速度较快(见表5),不少省区增幅均在50%以上。其中,青海省票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188%。中西部省区的票房基础较差,但发展速度较快,表明这些地区的电影消费氛围正在形成。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不协调现象

    中国电影各项产业数据已位于世界前列,不少指标已大幅超过电影强国日本和电影大国印度,仅次于北美地区。但2011年,出现了观影人次、票房增幅与影院建设增幅不成正比,进入影院放映的国产影片数量不到全年产量的一半等不协调发展的现象,还需要业界积极应对。

    一、影视基地建设存在泡沫现象,亟需进行规范与引导

    我国现有以无锡太湖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和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为代表的百余家规模化影视基地。影视基地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门类齐全的电影技术服务产业链,在文化产业中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但是,影视基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过多过滥、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影视基地期望过高,仓促上马,缺乏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导致影视基地成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举影视基地之名、行房产开发之实”。部分影视基地缺乏自身特色,产业聚集功能不强,难以适应影视业国际竞争需要。部分影视基地建设创新乏力、难以进行深层次旅游开发、发挥旅游功能。影视基地发展是电影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结合影视产业客观发展规律,加强对影视基地建设的规范与引导。

    二、“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的国产大片模式面临拐点,国产电影原创水平亟需提高

    总体而言,国产电影精品数量仍显缺乏。重大革命历史题 材影片模式在2011年遭遇瓶颈。《建党伟业》票房仅为四亿余元,不到同期上映的《变形金刚3》的一半。业内口碑较好的《辛亥革命》票房也仅为约一亿元。这说明《建国大业》开启的超级明星展示重要历史题材的大片模式虽有一定群众基础,但也迎来“审美疲劳”,需要进行升级创新。商业大片作为赢取档期的“重磅炸弹”,既是市场风向标,又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表达,其创作模式不能僵化,必须与时俱进。获得市场认可的类型片总数不多,类型元素不明确、观赏性较差等问题还较多见。尽管进入主流城市院线的国产影片在不断增多,但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仍为数不多。

    三、观影人次增长较慢,电影产业发展面临拐点

    2011年,银幕建设与影院建设增幅较快,均超过40%。但如表6所示,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增幅与之不相称。我国民众人年均观影不到0.3次。而美国人年均观影4次,即使遭遇东日本大地震及次生灾难,2011年日本人均观影也超过1次。观影人次过低,一方面说明我国民众的影院消费习惯仍需培养,一方面也说明国产电影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制作、发行和市场有序竞争方面继续进行引导。

    

    四、电影精品专项资金亟需扩大规模,以加大对优秀影片创作生产的支持力度

    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原称“影视互济资金”,是从电视台广告收入中提取3%资助电影创作生产,但这个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现在财政部门每年固定拨付给电影部门1.5亿元作为电影精品资金。客观来看,这笔资金太少,难以发挥对于电影创作生产的宏观引导作用。而从资助对象来看,这笔有限的资金每年都要资助超过100部影片(见表7),就像“撒胡椒面”,难以做到突出重点。

    

    五、电影市场规模小,国产影片存在内耗现象

    比较而言,我国电影市场规模仍然较小,130亿元的票房收入还不及一家中等房企的销售规模。更为严重的是,电影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竞争环境亟待净化。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票房收入“偷、漏、瞒、虚”报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公平竞争,降低了行业信誉;盗版问题,尤其是近期以来国产影片的盗版问题相当突出,影片制作和市场流通的某些环节存有严重漏洞,电影业界须联合有关部门下大力气予以坚决打击。

    国产电影上线存在盲目竞争现象。国产电影在以暑期档为代表的一些重要档期尚未获得主导话语权。2011年暑期档,进入主流院线的国产电影高达52部,进口影片仅有10部。但即使在有纪念性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建党伟业》支撑下,最终也只获得该档期的1/3左右的票房。档期存在大片支撑乏力,小片扎堆激战的问题。影片竞争失序,大量中小成本影片集中挤占大片“空窗期”。7月11-17日一周,上映新片达9部,其中仅7月15日就有四五部之多。该周上映的影片共17部,但总票房为1.92亿元,反而是暑期档中最低的一周。在此影响下,大片《武侠》高台跳水,仅获得一亿余元票房。国产大片与中小成本影片未能积极协调,形成合力备战档期,实际上,在2011年七八两个月票房连续超过15亿元的盛况中,中国电影仅做了好莱坞大片的陪衬。

    六、十大影院市场影响力缩小,部分中小城市影院起步艰难

    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增幅与影院和银幕增幅之间不成正比,影院的增多并未能带来票房的增加,反而摊薄了单家影院平均收益。

    电影产业化初期,明星影院战略地位极高。如今,“对整条中国院线市场来说,大影院只有示范作用”。⑨十大影院收入在全国总票房中所占的比例呈缩小趋势,单家影院的作用正在缩小。因此,在“千院一片”的影院排片行为下,“千院一面”的影院建设同质化现象成为亟需改变的问题。随着地租成本和物价上涨,不少影院的投资回报年限已由前几年的三至五年拉长至八年。影院经营策略面临拐点,亟需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硬件设备招徕观众是大型影院通行的做法。2011年,票房收入前十名的电影院与2010年的构成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仅开业一年半的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后来居上,以7632万元取代同城最早拥有引进IMAX幕的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荣登全国影院榜首。”“由于新建IMAX商业影院翻倍增长,及新建影院的增多,上年北京UME华星等拥有IMAX银幕和天津万达等全国中心城市影院不再一家独大,致使前十影院合计票房与上年同比有所下降。”⑩但是,仅靠增加设备投入并不是影院经营的最佳出路。尤其北京UME华星票房收入从2010年的将近一亿元滑落至6871万元,令人关注。影院经营的转型,应该转到经营理念、经营特色上来。博纳院线推出的“观影分级推荐”,北京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打造高端影院的做法均是提升软件服务的经典案例(见表8)。

    

    目前,大多数新建影院位于地方中小城市,县城影院建设速度加快后,不少地区的影院投资过于密集,经营方式过于单一,或者是票价与当地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之间存在差距,尚不能形成有效票仓。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一些县级城市甚至出现一条街上三五家多厅影院“血拼”的现象。山东省邹平县共有三家数字影院,其中全球通影城开业运营一年来,本来预计当年实现票房300万元,但实际上连100万元也不到,有时候一场电影仅有两名观众。因竞争激烈,有家影院仅在周六日开放。贵州全省绝大多数县级影院票房收入为十万元左右,仅有盘县一地收入达到92万元。中小城市和县级城市影院的片源、票价是掣肘其发展的重要原因。网上售票和团购电影票在大城市白领中已是较为普及的观影方式。网售和团购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票价,一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院上座率。但团购价格与正常售价悬殊较大,势必阻碍影院正常经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在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通气会上指出,“电影票价体系亟待改革,票价偏高的现象依然持续,工薪阶层看电影的期待与要求难以很好的满足”。如何切实制定适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特色的票价机制,尤其是向学生票、团体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观众倾斜,是关系到电影票房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课题。

    七、产业各方缺乏有效沟通,规范的协调机制亟需建立

    按照国际惯例,制片方与院线是对半分成,而我国制片方最多只能拿到43%。《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制片方新画面公司要求提高最低票 价并同时提高分账比例。此举引发了院线方面的强烈不满,2011年11月22日,“万达”、“上海联和”等八大院线开会,共同签署了一份呼吁“新画面”不要单方面提价的请愿书,而“新画面”则要求院线于2011年11月23日看完《金陵十三钗》的影片再做商谈,谈判陷入僵局。影院方本欲拒看,但在电影局的协调下最终妥协。“八大院线”召开圆桌会议的消息通过微博传出,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引发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此外,《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两部大片争抢档期,导致双方票房均受影响。这些事件说明,当前业界比较缺乏沟通协调机制,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注释:

    ①王振国《中国电影票房涨势震撼好莱坞》,《广州日报》,2011年4月5日。

    ②数据来源:广电总局网站sarft.gov.cn。

    ③同②。票房数据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

    ④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

    ⑤⑥同②。

    ⑦数据来源于各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统计。

    ⑧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2011年数据截止到第三季度,部分数据暂缺。

    ⑨赵军《银幕越来越大,影院越来越小》,赵军博客blog.sina.com.cn/zhifan2569。

中国产业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47-02

引言

中国自提出“走出去”的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OFDI)得到了迅速发展:投资流量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7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4.4%;截至2009年末,中国已有1.2万多家境内投资者对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存量近2 500亿美元。中国OFDI的蓬勃发展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OFDI与产业结构调整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Kojima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认为,投资国应向国外依次转移本国的比较劣势产业,集中更多力量发展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一国应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对外投资方式,以使企业在从具有垄断优势到退出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获得最大效益,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Cantwell和Tolentino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的提高与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企业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1]。中国学者汪琦研究了OFDI对一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传导路径,认为OFDI可以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2]。范欢欢和王相宁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OFDI与第一、三产业结构变化无关,仅与第二产业结构变化有关[3]。肖黎明指出,OFDI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它不仅加快了中国传统产业向外转移,还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中国新兴产业的成长和壮大[4]。可见,关于OFDI与产业结构调整间关系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上,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用较新的数据,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1.模型的建立。构建如下模型对中国OFDI与产业结构调整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lnY=α+βlnOFDI+ε(1)

Y代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幅度。根据克拉克法则,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占该国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占比会不断上升,所以,用中国历年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幅度。OFDI是中国历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

2.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选取1985―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Y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前OFDI流量的数据来自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2009年OFDI数据来自商务部公布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

1.单位根检验。用ADF方法对lnY和lnOFDI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下页表1表明,lnY和lnOFDI的一阶差分序列dlnY和dlnOFDI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用EG两步法对lnY和lnOFDI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下页表2表明,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说明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只有平稳序列间才能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此,用一阶差分序列dlnY和dlnOFDI来检验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表3表明,当滞后期为1~5时,中国OFDI不是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当滞后期为6时,中国OFDI影响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结构升级一直都不是中国OFDI的Granger原因。

4.回归结果。用Eviews6.0软件对方程1做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回归方程:

lnY=-0.3666+0.0468lnOFDI(2)

(-16.0728) (7.4488)

R2=0.71F=55.48DW=1.66

5.回归结果分析。(1)中国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因为:第一,中国OFDI的规模还较小,短期内还不能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较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二,OFDI对投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影响该国资源供给、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传导路径实现的,这就必然存在着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消化吸收的过程,从而使中国OFDI没有在当期表现出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 [5]。(2)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间只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不是中国OFDI发展的原因,这与中国的现状也是比较符合的。因为就目前来看,中国OFDI还不具备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先决条件,相反中国是想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起国际生产体系,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3)通过方程(2)可以看出,中国OFDI每增加1%,产业结构升级的幅度提高0.0468%,说明中国OFDI的确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促进作用还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OFDI产业分布还不尽合理:中国大部分OFDI属于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高度集中于对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的投资;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还较低,对国内波及效应强的产业投资还很不足[6]。这些因素就使得中国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四、政策建议

1.注重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在加强对国内波及效应强的第二产业对外投资的同时,注重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因为这些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有利于技术的获取,还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方向一致。因此,中国未来应注重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加强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政府应在法律制度、产业政策、信息服务和企业融资等方面为中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更好的条件,以进一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尹小剑,唐天伟.国际FDI理论比较研究综述――兼论对中国FDI的启示[J].前沿,2010,(17).

[2]汪琦.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J].国际贸易问题,2004,(5).

[3]范欢欢,王相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

[4]肖黎明.中国境外投资与国家经济利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国产业调研范文第3篇

一、设立背景

武汉是我国开展产权交易比较早的地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资本市场上开展了一些探索。  

在武汉,设有省、市、区(县)三级产权交易所。湖北产权交易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产权交易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7年11月批准设立,挂靠省财政厅,由湖北证券公司牵头组建,实行会员制;属于事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鉴证权,经该所鉴证的《产权交易成交确认书》,是产权变更登记的合法。  1988年,武汉市设立了企业兼并市场,1993年改为产权交易市场,1994年成立武汉市产权交易所。武汉产权交易所是武汉市政府批准成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挂靠武汉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调控和监督产权交易行为及过程,具有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同时,武汉市各区、县也设有产权交易所。比如,黄陂产权交易所负责组织、调控和监督产权交易行为及过程,具有市场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是黄陂区企事业单位产权交易的合法场所。

这些产权交易所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交易平台,为国企改革、结构调整和扼制产权交易中的内部交易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长期缚住产权市场发展手脚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产权市场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产权流动性很差,交易效率低、成本高。比如,企业在产权交易所交易后,还要到具体的部门办理变更、评估等手续,往往涉及10多个部门,互相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不仅不能适应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更不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武汉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于1987年,是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全国8家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之一。目前,武汉有4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1000余家。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瓶颈是资金问题,而众多投资机构由于缺乏资本畅通进出的渠道和公开的信息资源平台,往往持币观望,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很难走到一起。一方面,很多创业企业缺乏资金,很好的项目不得不搁浅;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各种资金又进不来。这种情况使得创业企业和风险投资都很为难。创业企业抱怨风险投资公司怕风险,风险投资公司也有难言之隐:没有退出机制,投的钱何时才能回家?

作为一个科技大市,武汉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不缺好项目,但缺少技术成果的交易平台。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众多,但由于本地没有合适的交易平台,很多有前景的项目没有得到资金支持。这表明,武汉的产权交易和技术交易机构已经跟不上光谷建设的步伐,不能满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

如何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稀有资源,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设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势在必行。同时,加快光谷建设步伐,对创业投资和企业孵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设立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渠道的一种制度创新。交易所在成功的架构了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交易系统的基础上,又于2002年5月22日开通了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为孵化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进入和退出平台。

二、定位与运作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是集技术产权交易和国际企业孵化器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产权交易所,以产权交易为纽带,为科技成果所有者和企业提供技术与资本对接的通道,实现技术产权交易的公开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步伐;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为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提供投融资链接服务,为风险投资和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良性的资本运作机制为主要内容,集聚资本、整合资源,为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营造理想的投融资环境。

(一)定位: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

技术产权交易是新兴行业,不同于技术市场,也不同于产权市场,无现成的规范可以遵循。况且,武汉没有上海那样的强政府背景,也没有深圳那样发达的资本市场,没有特殊的政策,只有靠市场,靠“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立足于创新,追求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做市场的空缺。为了规避有关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的定位是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是“不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二板的二板、是创业企业进入主板和二板的‘踏板’”。从交易形式上看,这套交易系统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但实质又与证券交易所有很大的不同,其交易、结算以及产权变更等都与证券交易不同。

根据交易规则,孵化企业拿到系统内交易的股权必须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进行,而不能出让企业原有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也就是说,在该交易系统中,并不是挂牌企业的所有的股份都可以进行交易,只有通过在系统中进行增资扩股所形成的那部分股权才可以挂牌交易,而企业创始人所持有的股份也是不能在系统中挂牌交易的。

为了与证券交易“划清界限”,交易所还规定,不允许把系统内交易的股权进行证券化拆分。

(二)功能与服务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具有孵化器和交易所的双重功能。

1、交易所功能

交易所是知识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配置枢纽,是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进步的动力引擎,为入场项目提供挂牌上市、评估认证、专业推介、交易鉴证、产权重组、企业并购、融资策划、管理咨询、财务顾问、拍卖招标等综合服务。交易所的服务对象包括三类:一类是技术产权出让方,包括科技成果的持有人、需增资扩股的科技企业和其它成长性企业;第二类是技术产权受让方,包括产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上市公司、资产经营机构以及其它企业和个人;第三类是中介服务方,为技术产权交易提供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的机构。

2、孵化器服务功能

主要包括:协助企业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协助企业进行税务登记服务、协助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申报、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等综合服务(包括水、电、空调、电梯、保安、餐饮、停车、邮政、飞机、火车订票等)、资金筹措服务(包括风险投资服务;技术创新基金、孵化基金的立项申报;火炬计划的立项申报及协助筹措银行贷款等服务)、协助进行新产品及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包括出国接受相关机构培训)、协助办理出国交流、访问、进修等手续、人事档案接纳、党团关系接纳、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律师咨询服务。

(三)运作机制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立足于创新,在体制改革方面先行一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要政府一分钱,实行股份制运作。

交易所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按照政府主导、省市共建、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公司、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湖北省科技情报局、武汉宏宇实业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武汉光谷技术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运作管理,其股权比例分别是20%,30%,20%和30%。

交易所实行会员主导下的委托交易方式。目前,已吸纳了22家会员单位,正式挂牌的项目达230余个。

(四)加强与兄弟交易所交流与合作,融入世界产权交易市场

交易所重视同国内、国际交易所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已经与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湖北省工商联、湖北省浩瀚律师事务所、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湖北诚信拍卖有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湖北省设备招标办公室、湖北省设备成套招标有限公司、湖北民银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英华信息识别传播有限公司、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北中创天脉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武汉大学风险投资高级培训班基地、长江咨询评估中心、武汉顺海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加强内地与海外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产升级。交易所还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科技产业联交所、世界产权市场香港交易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在国内率先设计和实施了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通过在湖北省内各孵化器的推广和应用,已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孵化企业产权远程和本地的实时报价交易和清算,为孵化器内中小企业的产权(股权)转让提供标准化、电子化交易的专业性市场。该系统不仅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资金融通渠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促使各种孵化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实现孵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构建风险资本进出机制,拓展创新资金进出通道。

(一)基本目标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品种是由孵化器保荐的产权明晰的孵化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股权),其基本目标包括:为孵化器内的企业提供产权(股权)融资和交易的途径;完善孵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购并提供交易场所和资源平台;为风险资本创造一个项目资源丰富,价值认定相对准确并具有可参考性的投资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进入机会和退出渠道,促进风险资本健康发展,并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私募场所;构造创业板支撑体系,促进创业板市场的良性发展;增强孵化器的孵化能力,促进孵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和蓬勃发展。

交易所以孵化器为核心,以被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股权)为交易对象,以等份化的孵化企业产权(股权)为交易单位,构筑低门槛、低成本、高增值、高效率的交易平台,凡有50万元净资产、孵化器内半年存续期的企业都可以提出挂牌申请,最小的交易单位仅为1%的企业股权。

(二)业务流程

产权发售:经申请通过审核批准挂牌的孵化企业,将拟发售的产权(股权)通过项目推介会、路演和其他信息手段向投资者推介,投资者通过本系统对挂牌产权进行认购。

产权交易:挂牌产权(股权)由投资者认购后,投资者即可将产权(股权)在交易系统内进行交易。

(三)交易原则

交易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规范交易操作。“公开”就是要求挂牌企业、保荐人、交易所对有关资料和信息必须实行公开披露,做到真实和全面,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公平”和“公正”的核心是权利平等。任何人不得在交易系统中享有特权,必须遵循“时间优先、价格优先、数量优先”的原则进行交易;“公信”即交易合约标准化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产权交易市场的正常运作,有赖于市场参与各方特别是挂牌企业、保荐人和保障会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信力。

(四)风险防范

交易所通过对市场风险和交易主体的监管,结合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加强电子交易系统的风险防范。即:通过严格的涨跌停板制度、保证金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稽查制度等对市场风险进行监管;通过会员资格审批制度、交易主体资格、保荐人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对交易主体进行监管;通过充分公开交易信息、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引入先进的实时风险投资分析系统、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等其他相关配套措施控制风险。

四、特色与创新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开业时间不长,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更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在监督管理、非证券化股权交易、引入做市商和保荐人制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但它毕竟是技术与资金结合方面的新探索,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渠道的一种制度创新。

(一)追求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定位为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具有创新意义

非证券化产权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灵活的投融资机制,它能够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其他非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为企业资产重组提供交易平台,是资本市场最基础的一级发展规范的非证券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提供舞台,为大量的民间资本风险资本提供投资通道;可以拓展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层次升降的市场空间,从而提高上市证券的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定位在非证券化股权(产权)交易市场,是“不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所、不是二板的二板、是创业企业进入主板和二板的‘踏’”。这种定位使它在政策上规避了诸多障碍,对在系统中挂牌的企业也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在产权交易系统挂牌成本很低,门槛相对也低,投资者对企业回报的期望值也比主板市场低得多。这些宽松的环境都可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也可以使企业逐步走向规范,为今后走向主板、二板或是海外上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孵化器为依托,探索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结合,着力于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后的融资服务和孵化

孵化器是聚合孵化资源,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的支撑体系。它为创业者营造一种创业环境和氛围,让处于种子期的企业进入孵化器,进行孵化服务直到其长大毕业,从而帮助创业企业提高成活率和成功率。

与国内其他技术产权交易所不同的是,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集技术产权交易与企业孵化为一体,为技术所有者和资金所有者提供融资链接服务,着力于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后的融资,进行技术入股、产权转化、股权融资、企业并购和孵化,为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交易所充分考虑本地资源优势,成熟的技术、项目直接挂牌交易,不成熟的,先孵化后交易。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以在孵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通过细致的交易品种设计和交易合约标准化,降低了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拓展了资金进出通道,促使投资人、孵化器、中介机构、在孵企业等加快资源的全方位整合。由被孵化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民间投资者所共同搭建的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专业化交易平台,是企业孵化器功能的提升,为被孵企业吸纳民间资本提供便利途径,是各类投资者资本进退出的通畅渠道。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不仅是一套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交易系统,反映在机制层面上,更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在这个系统中,建立了信息和评估的方法和制度,能帮助投资人评估在孵企业的发展状况,保证信息及时公证地披露;这个系统中引入了保荐人制度,提高了诚信度,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以前的投资者没有这些制度的保证,投资活动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为投资人准备了规避风险的制度,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可以更好地把握投资对象。

(三)引入做市商和保荐人制度

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是以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服务的市场,为控制该市场的风险,引入了保荐人制度。

申请产权挂牌交易的孵化企业由其所在的孵化器作为保荐人,保荐人制度使孵化器服务功能得以延伸。保荐人通过比较完善的遴选机制,可以从储备项目中培育、遴选出优质企业,进行挂牌辅导。孵化器承担对孵化企业挂牌后的持续辅导职责,通过进行实时的全程化辅导,变风险投资的“远程管理”为“近程管理”,大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把挂牌企业的运作行为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促进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市场的规范、稳健、高效和有序运行,保证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做市商制度,增加了市场的交投活跃性、抑制过度投机。

保荐人在任期内对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重大责任,有助于加大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力度,促使其充分地披露信息,增加信息披露的强度和透明度,尽可能避免和消除因信息分布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所引发的挂牌企业的投机行为,有效地防止挂牌公司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占有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保荐人是防范和规避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市场运行风险的重要承担者。

针对我国国情,孵化企业产权电子交易系统还尝试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方式上进行创新,设计出采用报价商报价与集中竞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即由场内的做市商对其持有的某只股权进行买卖双向报价,并在其所报出的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效率、配置效率、风险处置方面具有其它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也更加符合高科技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要求。

中国产业调研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市场调研是一种企业了解市场和认识市场的科学方法,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工作。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出发,说明了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调研工作水平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市场调研工作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市场调研工作水平的建议。

一、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调研水平的必要性

按照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凡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或者职工人数3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属于小企业。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已达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60%,上缴税收占51%,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相当活跃的经济主体,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全国工商联推出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所公布的调研数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一个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其影响因素归结起来无非是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社会环境与政府环境,其中包括政府决策、政策,政府依法行政及政府诚信等;内则是指企业的市场调研、营销决策、企业人事、财务、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两方面的因素对企业都具有生死攸关的影响作用。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如此之短呢?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的市场调研工作水平不高,导致决策的科学性不强,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凭经验决策,不了解市场调研工作的价值

有不少经营者认为企业由自己一手创建,当初创建时也没有做过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凭自己的感觉一般不会错,自认为了解市场,自己的信息量、尤其是感性信息量足够,再委托别人调研纯属多余或浪费,有时不愿意看到与自己想象不同的数据,而影响自己的形象;也有不少经营者没有做过市场调研,没有体会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市场调研的价值,不了解市场调研的目的、方法,往往相信自己从各个渠道直接听到或看到的信息,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调研方法;还有不少经营者做过一些市场调研,但因调研成果质量不佳或利用效果不好而怀疑或否定调研工作的必要性。这种经验决策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可能是不准确的、不系统的,具体表现为模糊的情况或状况,更重要的是没有确切的数据资料,这样就不能进行量化分析,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决策的正确性就难以保证。

(二)调研工作急功近利,缺乏常规性和系统性

虽然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识到需要了解市场情况,但没有把调研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去做,只是在需要做出重大决策前,才想到要做市场调研。不少企业重视对近期市场情况的了解,如广告效益调研,忽视对长期市场资料的系统收集,如对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行为的变化、营销环境、产品品牌或企业形象等内容的系统研究。这方面我国企业同国外的许多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国外许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生产、投放市场、售后情况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市场调研。宝洁公司1988年在我国投资建立合资企业,而在1985年就开始对我国市场进行相关的调研,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做了长时期的跟踪调研,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确切的资料。实践证明,宝洁公司在我国的经营是成功的。日本许多企业收集各国经济情报,范围之广,材料之新,分析之深,使许多国家为之震惊。如在20世纪70年代,三菱株式会社每天从世界各地收到的电讯条可绕地球11圈,若一个人读完它需要6个月时间。

(三)对市场调研工作投入不足,工作质量整体不高

市场调研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没有扎实的知识和工作责任心是难以做好调研工作,完成调研任务的。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难以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导致对调研工作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业化的市场调研部门,缺乏具备市场调研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经营者认为市场调研就是简单地问问和看看,是谁都可以做的事情,因而不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第二,经费投入不足。许多企业没有固定的市场调研预算,需要的市场调研资金是临时安排的。而国外的许多企业每年有相对固定的市场调研预算或比例,而我国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这种经费计划。从方法上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采用实地调研法收集原始资料,而那些原始资料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只能反映事物的表象,无法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对资料的汇总也缺乏系统化和条理化,未能运用国外的先进成熟的方法,未掌握运用电脑信息技术开展市场调研的方法,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很难起到参考作用。

(四)现有的调研产品质量不高,导致对调研工作的认识偏差

从企业外部看,我国市场调研行业总体发展还不成熟,许多调研公司之间进行着无序竞争,调研工作不规范,调研产品质量不高,使人们难以相信这些企业的调研结论。如2005年1月,央视《对话》栏目在采访饮料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时,“娃哈哈”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发表了不相信市场调研机构的言论:“现在那些调研都是假的,你给他们那么多钱,最后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还不如我自己的感觉来得比较敏锐和准确一些。”从企业内部看,企业精通市场调研的人才不多,在进行调研时,所选的调研人员一般都是临时的或兼职的,调研人员没有工作责任心,缺乏积极性,时有欺骗、编造数据、投机取巧等行为发生,资料的误差较大,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三、提高中小企业市场调研工作水平的建议

(一)政府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创建平台

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提高市场调研工作水平和质量,光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做到的,政府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建立健全公共信息网络。公共信息网络是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发达国家公共信息网络十分发达,如日本企业的市场调研部门通过计算机系统,可在一至五分钟之内得到世界金融市场的行情,三至五分钟之内可调用国内外一万个重点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一至三分钟可得到日本与世界各地出口贸易商品的品种、规格资料等。目前我国政府对信息资源开放程度不够,虽然有些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或省份如广东、上海、江苏等这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好,但就全国总体来说还不完善,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内容不充分,更新速度慢。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的不能满足了企业市场调研的需要,必须尽快地加以改进。

2、加强市场调研行业的管理。中小企业的人数少,规模小,不可能自行组织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往往需要委托专业调研公司进行调研。但目前大多数市场调研公司的调研工作现状,难以令人满意。政府要制定有关法规,切实规范调研企业的经营行为,要把调研产品的质量和实物产品质量同样来进行管理,使调研市场规范有序。目前政府可以指定有关机构对市场调研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管,如调研方案的制定、调研方法的选择、调研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加强监管,提高调研产品的质量,使调研行业逐步成熟和规范,这对整个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有帮助的。

3、加大市场调研人才的培养规模。我国中小企业对调研专业人才是非常缺乏的,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2006年4月2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社会“调研分析师”成为我国又一新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调研研究与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事调研、研究、统计、预测、营销、咨询、分析、管理、统筹、策划、广告等多种工作。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市场走向专业化,具有调研、预测、分析能力的调研分析人才也将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国外目前还没有专门设置调研分析师证书,但是美国SAS专业认证和SPSS数据分析师认证都是拥有较高国际声誉,是目前信息分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认证之一。超级秘书网

(二)企业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市场调研工作

1、经营者需更新营销观念,树立长远战略眼光。中小企业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不断捕捉市场机会。随着营销观念、营销组合、营销管理、营销战略等一系列现代营销思想的出现,市场调研的内容应从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行为中逐步扩展到包括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品牌或企业形象研究、产品研究、营销环境研究等在内的整个营销活动的研究。如果只注重短期的广告效益、不注重系统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行为是不行的。只有观念更新,认识到市场调研的重要性,才能加大对这项工作的投入,才有搞好市场调研工作的基础。

2、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投入。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总体来说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它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巨大作用。市场调研方法和手段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如应用微机和移动式终端来收集分析资料,如用电脑辅助电话访谈、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调研等。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经营者自身必须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大精力和资金的投入,引进人才,通过有效地掌握信息资源和利用信息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

3、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调研队伍。中小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调研部,通过开展工作可了解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发现市场营销机会和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客观地认识目前市场状况和较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的变化,制定出正确的经营策略。21世纪以来,市场调研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发展,市场调研不断吸收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的调研方法。企业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调研队伍,通过挑选和培训,使得那些诚实、勤奋、能与被访者进行交流、具有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调研人员加入到调研队伍中来。

4、建立与专业调研公司协作关系。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人力财力的制约,难以独立开展调研工作。可以选择一家或多家专业调研公司,同它们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为本企业调研工作服务。在委托调研公司进行某项调研时,企业可以派本企业人员参与调研公司的调研过程,对其进行全程控制监督,了解他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调研成果的质量。

总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要想生存、发展和壮大,就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了解市场,根据市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搞好市场调研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毕鹏翔等.市场调研误区[J].中国中小企业,2008(1).

中国产业调研范文第5篇

摘 要:服务社会既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反映了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

>> 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改革策略 高职教育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初探 产业结构调整对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实践与思考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生产业展对策研究 探析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 知识经济背景下顺德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后危机背景下唐山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中高职衔接发展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中职教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8-28.

[2]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

[3]张毅.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分工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8.

[4]杜怡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