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浅谈

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浅谈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优良场所。文章介绍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从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对象和资源两方面分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从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两个阶段入手,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资源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1]。和天然湿地不同,城市湿地位于城市之中或城市附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开发,集中体现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3个方面的效益。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科学[2]。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的场所,更是城市推广公众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分析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并且探究其实现方式,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景观营造和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在建设部下发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97号文件中,对城市湿地公园提出明确的定义,即城市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类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目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按照等级划分,可以分为部级和地方级两大类。2005~2015年,先后已有10个…批次共计52个城市湿地公园,经由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设立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此外,截至2015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有706个,其中部分国家湿地公园的用地亦属于城市湿地。这类公园在性质上虽不属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范畴,但是,其实际的功能和开发程度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相似。除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外,各省市自治区也在积极建设地方级的城市湿地公园。…

2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

2.1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对象分析

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首先要明确接受教育的对象及特点。因为环境教育属于全民教育、终生教育的一部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种族和信仰的社会人都应被纳入教育计划之中。附表以年龄作为分类依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对象的特点、参与能力以及主要的吸引点,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不同年龄段的人认知能力不同,自然观的构建程度也不同。对于婴幼儿,只要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便足够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游览城市湿地公园时获取一定的知识,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环境情感和自然观;对于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青年人和中老年人,游览湿地公园最主要的目的是放松身心和欣赏美景,在这个过程中吸收少量的湿地知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对象,所采取的环境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适合少年儿童的亲子活动、适合中小学生的小组探索活动、适合大学生的湿地保育实验、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漫步活动等。

2.2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资源分析

2.2.1自然资源

城市湿地本身就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人类的侵扰,城市湿地呈现出面积减小、生境破坏、物种多样性减少等危机。面对这些威胁,要达到保护未经破坏的湿地、恢复已经受到威胁的湿地的目的,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大多数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都在城市湿地之中,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教材。城市湿地公园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类。

(1)湿地水资源:

《湿地公约》(Wetland…Convention)…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造,长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湿地,没有湿地也就没有湿地公园。水资源是湿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资源存在的前提。城市湿地公园中的环境教育和其他类型的环境教育的区别就是具有“亲水、识水、融水”[3]的特征。

(2)湿地动植物资源: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大量动植物的栖息地。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动物主要包括昆虫、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植物主要包括各类沼生、湿生和水生植物。这些动植物组成了湿地的食物链,最终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在环境教育中,自然观察是最常见的活动之一,这些动植物向观察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湿地世界。

(3)湿地生境资源:

根据湿地类型的不同,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河口滨海型、湖泊型、沼泽型、河流型、人工湿地型5类[4],每一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地质地貌和小气候环境,形成不同的生境特征。不同的生境又孕育了不同的动植物种类,形成不同的群落组合。生境的多样性带来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多样性,提高了公园的游憩价值,同时也丰富了环境教育的内容。

2.2.2社会资源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1种,…享有城市所提供的各种社会资源,其开发建设的程度也超过了位置偏远的自然湿地以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市湿地公园可用于环境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类。

(1)湿地自然博物馆或环境教育中心:

这类场馆内部往往建有展览厅、多媒体放映厅、教室和图书室、纪念品商店、餐饮店、厕所等,可以为游客提供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办公区域,同时承担了环境教育工作中需要在室内完成的部分。

(2)较强的交通可达性:

城市湿地公园位置不会太过偏僻,往往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能满足大部分城市居民的需求。

(3)专业人士和志愿者资源:

环境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城市人口集中,人口的知识文化素养也较高,既有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和学生群体对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也不乏社会服务意识较强的年轻人和时间充裕的离退休中老年人,可以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志愿者资源。

(4)多样的信息传播渠道:

城市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信息的流通和传播渠道多样且高效,从传统的平面媒体、电视传媒到新兴的网络媒体,都可以为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推广提供帮助。

3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

关于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的探讨,可以从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切入。前者为环境教育提供场所和资源,后者则是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实际行动。

3.1规划设计阶段

3.1.1场地资源的调查研究

在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现状调查是第1步。对于确定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场地,在设计建造前,首先要对场地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现有的湿地资源的研究。调查研究的内容包括场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动植物资源、湿地保存现状及威胁、历史变迁、文脉等,上述资源均可以作为日后环境教育的素材。

3.1.2公园定位和主题

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时,不同类型的基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其定位和主题也不同,设计内容、开发强度和管理模式也相应有别。例如位于候鸟迁徙地的城市湿地公园,应当定位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保育场所,以减少游人对候鸟的干扰。同时,公园的环境教育可以以识鸟观鸟为特色,通过设置观鸟台和望远镜,实现游客的远距离观赏活动。又如原有城市湿地因水污染而遭受破坏的地带,在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时就应当考虑定位为湿地生态修复的场所,以湿地的净化能力为主题。公园的环境教育可以向游客展示湿地的净水能力和生态修复的过程。

3.1.3保护分区规划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区规划和一般城市公园不同,应采取保护分区的方式。保护分区规定了人类进行开发活动的类别及强度,实际上对该区域的功能做出了限定,具体可以分为核心保护区、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区、缓冲区、户外游憩区和公园服务区[5]。核心保护区环境脆弱,应保留原生状态,禁止人工开发,也禁止任何人类和车辆进入;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区是对虽然发生退化但是湿地景观基本保存的区域进行湿地恢复的区域,该区域可以进行小规模的环境教育活动,展示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但是必须严格控制人数;缓冲区是核心保护区周边的过渡地带,可以安置一定的游赏步道和设施,开展少量的湿地环境教育活动;户外游憩区和公园服务区是可以为人们提供广泛的认识、深入湿地的机会的区域,有良好的服务设施和景观设施,也是环境教育活动最集中的区域。

3.1.4公园景观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充分考虑环境科普设施的设置。包括环境教育中心或者湿地博物馆的设计,湿地植物园、湿地生境展示区的设计,环境教育游线的规划,游憩步道的设计,标识系统和相关设施的设计等等。通过这些硬件的建设,可以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良好的环境教育场所,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的优势。

3.2经营管理阶段

3.2.1湿地资源的保育工作

湿地资源是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前提,其保育工作是城市湿地公园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了保护湿地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城市湿地公园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明确不同分区的环境承载力,严格按照标准限制游客数量和开发建设强度。对于游人行为也应加以引导,防止破坏性的游览行为。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应当向游客传达湿地的重要性和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引导游客自发地参与其中。

3.2.2品牌活动的策划执行

环境教育需要游客的亲身参与,作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管理者,应当充分调动园区资源,策划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也应当有所侧重。低年龄段宜组织观察类的活动和强度不大的亲子项目,高年龄段可以适当加入具有专业性的实验类项目。随着季节时令的变迁,湿地的水文和动植物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活动的策划者应当充分把握这些变化,策划相应的品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

3.2.3跨领域跨平台合作

城市中不乏各类学校、公司单位、环保和自然类NGO等社会组织,和这类组织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推广。这些组织中不乏优秀的专业人士和自然爱好者,他们不仅可以作为教育对象,更可以成为城市湿地公园环境教育的志愿者,在节假日为游客提供导览、讲解等服务。…

3.2.4出版物与媒体推广

除了各种线下活动以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也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建立和维护公园官方网站,灵活运用微博、微信等工具,可以保证园区信息向外界传递的通畅性和时效性,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更可以提高公园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城市湿地公园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出版相关的纸质材料,例如宣传导览手册、动植物图鉴、湿地知识科普读物等,既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教材,又可以作为公园的资料库。

4结语

城市湿地是城市之肾,要更好地保护和发挥其价值,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方式。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定位和丰富的资源,决定其具有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环境教育功能,首先要明确教育的对象和教育资源,进而从前期规划设计和后期经营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实践。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相信最终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庆辉,赵捷,朱晋等.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J].湿地科学,2013,(1):129-135.

[2]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但新球,但维宇,余本锋.湿地公园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4]黎伟.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规划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0.

[5]勾波.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探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作者:沈妍慧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