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国经济升腾的力量

中国经济升腾的力量

摘要:本文借由“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分析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机遇。这份榜单不仅体现着中国服务业企业的成长状态,更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

关键词: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服务业企业;服务贸易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已经支撑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仍旧只是围绕人们生活的、依赖面对面的、低端的、边缘的产业,殊不知它已经悄然崛起、不断丰富,成为一股升腾的中国力量。本文借由“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分析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机遇。

一、半壁江山的地位

除了餐饮、旅游、电商、物流这些人们熟知的生活服务业,那些与生产相关的研发设计、咨询、金融、仓储、批发分销、信息传输等服务,决定着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是服务业另一大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服务业态的全貌。近些年来,中国服务业快速增长,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39.5%,提升到了2019年的53.9%,占据了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2020年,肺炎疫情波及了几乎所有的行业,餐饮、娱乐、旅游、航空等传统服务业首当其冲,“阵亡”企业名单不断拉长。但是在线教育、餐饮外卖、远程办公和零售电商等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在疫情催化之下深度普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加剧,经济脱钩和逆全球化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连续不断,出口管制清单等措施、制造业回流等现象不断涌现,中国制造面临更大的挑战。而另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6.5%,创下新高,与宏观经济和各个产业增速全面下降形成对比的是,信息技术服务业较去年同比增长14.5%。在我国服务业壮大的过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了广泛且深度的参与。

二、从企业成长看趋势

中国企业联合会了一年一度的“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这份榜单不仅体现着中国服务业大企业的成长状态,更展现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第一,规模大幅增长且空间广阔。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收总额41.3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2.26%,这已经是连续5年超过了制造业500强营收总额。服务业大企业的发展由追赶到一定程度的领先,与宏观经济中的三大产业格局的更替分布具有一致性。千亿级俱乐部大幅扩容,达到87家企业,其中金融领域24家,批发贸易行业14家,电信、互联网服务行业8家、房地产行业8家,入围数量较多;但在旅游、餐饮及文化娱乐、教育及医疗卫生服务等行业均无千亿级规模的企业出现,这正是其继续增长的机遇。预计“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空间依然广阔。一方面,肺炎疫情给在线服务带来了意外的发展机遇,也催生出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的刚需现状。此外,在我国养老体系中机构养老仅占比3%,然而养老服务需求庞大,这些都是服务业增量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以找钢网、生意帮、三只松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平台型服务、供应链服务、互联网服务已经超出了消费端的服务范围,正大步走向生产端,盘活制造资源,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将会出现体量和质量的双重进步。第二,经济效益持续向好。202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净利润总额达到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71%。其中,银行业净利润增长较上年首次出现下滑,剔除银行业的利润贡献,非银行业利润增速为28.59%。“十三五”以来,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中非银行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始终快于银行业,但从行业利润水平来看,银行业平均收入利润率高达20.72%,远高于服务业500强的平均水平(7.25%)。第三,行业格局不断优化。超市百货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企业经历并购、整合和淘汰,在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中,从2006年的91家和74家,减少至今年的23家和34家。与此同时,互联网服务、金融和供应链等现代服务企业快速崛起,由59家攀升至130家。但研发、商务中介服务等企业在增量上并没有很大起色,教育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企业也刚刚完成了零入围的突破。这些行业关系着生产端的进步,也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未来服务业态发展的重点。第四,地区分布呈现五大梯队。今年的榜单中,入围企业数量排在前5位的地区是:广东省91家、北京市55家、上海市47家、浙江省47家、江苏省44家。广东省遥遥领先,江苏和浙江的服务业正在崛起,服务业大企业长期集中于北上广三地的现象正逐渐被打破,彰显出服务业大企业的持续进步。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地区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的企业数量,和这些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总量排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前者是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扶持和企业主体成长的成果,后者则更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自然演进而来。很多服务业增加值排名靠前的省份并没有出现相匹配数量的大企业,值得我们深思。第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各具特色。在今年的榜单中,民营企业入围257家,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公用事业服务(国企27家,民企8家)、交通运输(国企31家,民企3家)、电信(国企3家、民企8家)、金融(国企49家,民企24家)等基础性和公共性行业中具有显著优势。民营企业则在物流、互联网服务、批发贸易、零售、房地产等领域更具爆发力。总体而言,国有企业重在基础设施服务的打造,民营企业强在应用层面,这明显体现在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国企10家,民企21家)以及电信服务业和互联网行业(民企21家,国企1家)的入围榜单中。国有资本强在对人们生活的保障,民营企业强在对消费品质的提升。

三、从未来看今日对策

服务业是除农业、工业之外其他产业的总称,种类繁多,边界不清,复杂易变,具有明显的VUCA特征。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边界逐渐融合,服务业的VUCA特征越来越显著,活力更加强劲。1.拥抱面向未来的创新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普及和深化过程中,新生产要素(数据)、新组织模式、新资源配置方式、新商业模式的应用会更加深入。服务业企业要抓住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所赋予的机遇,谋求发展的主动性。首先,抓住“线上”服务契机,减少传统服务运行逻辑的禁锢。肺炎疫情让那些依靠交通运输、依赖物理连接和面对面服务发展的行业面临困境。但同时,那些在线的、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正在飞速发展。这是商业运行逻辑的改变,意义重大。其次,要为服务创新插上技术的翅膀。近年来,依靠国内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和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新业态快速涌现,一批独角兽企业成长起来,但以科技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仍是短板。然而,技术创新恰恰正是服务创新的底层支柱。第三,激活大数据的价值。服务业企业直面消费终端或聚集大量行业客户,在服务过程中积累了海量、多样的大数据资源。这是以客户为导向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础,也是服务业企业深度应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基础,更是服务业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从边缘、末端走向主导和中心的基础。2.加强内外兼顾的布局经济服务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应顺应形势不断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一方面,创新服务贸易正由地区试点向全国铺开;另一方面,电信、金融等行业的外资准入限制逐步取消。尤其2020年金融业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服务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开放格局。同时,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一是,服务贸易总量规模长期偏小。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例仅为14.6%。二是,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1.5万亿元,占货物贸易顺差的比例为51.49%。这意味着,货物贸易顺差中有一半都被服务贸易的逆差吃掉了。三是,对外服务能力需要加强。“2020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中,服务业企业数量仅有28家。广大服务业企业既有机会引进新的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专业服务经验,激发成长动力,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国内服务市场,可能面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压力;在国际市场,可能会受困于外资所能提供的全球体系化服务的掣肘,从而面临对外开拓的困境。服务业企业要尽快补足短板,在鲶鱼效应中“与狼共舞”,加快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参与者。3.做好产业组织的赋能肺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的破坏,各个国家都空前重视。不断壮大起来的服务业企业要以“生产/服务的组织者”的角色,以强大的支撑能力,畅通供应链,赋能产业链。一方面,构建有机开放的组织体系,做好底层架构,形成协同网络,为广大中小制造企业做好组织生产的角色。宁波的“生意帮”帮助那些规模较小、独立接单和议价能力不足的制造企业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并用共享理念盘活工厂的闲置资源。这将探索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另一种可能。另一方面,提升“三链”的整合能力,打造综合服务体系。服务业决定经济运转的效率,主要方式在于强化服务的渠道和流通功能,如交通运输和金融服务可以让商品的传输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交通运输行业的整合联盟和多式联运、供应链行业的“四流合一”(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流通渠道扁平化,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作者:高蕊 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