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

[论文关键词]家长教师角色串味

[论文摘要]“教师”和“家长”是对下一代实施教育的两大主角。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两者如能各司其职且相互合作,这是最理想的。但在现实教育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发生了“角色串味”。本文从该现象产生的前因后果及对应方略进行了具体阐释。

眼下,常听到有人这样感叹:教师越来越难当,家长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厌学。探究个中原因时,很多人都会从教育体制、考试制度等宏观方面去找原因,而忽视一些微观的、直接引发该后果的微观原因。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过程中,家长、教师角色串味是其中之一。

一、“串味教育”的主要表现

“串味”是指不同的食品、饮料之间,或食品、饮料与其他物品之间因气味互相沾染而变味。“角色串味教育”则是指教师和家长角色串味后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不当教育。目前,由于学校对家长的引导或家长的主动都有使家长在家庭中承担着学校教师角色的倾向,在家庭中,父母的角色正在不断渐变,他们正像班主任、科任教师和辅导员一样,向孩子重复着教师的话、监督着孩子的学习;而学校教育的包办代替也日趋严重。众所周知,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需要好教师;在家里,需要好父母。如果孩子在学校面对的老师像个唠叨的家长,回家后面对的父母又像班主任,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角色串味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两方面。

(一)在学习上

勿庸置疑,家长对子女学习的了解、督促、检查是合情合理的,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注程度已远不在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充当了“教师”这一角色。子女在家的学习,“学”无巨细,每每必到不说,还要给子女布置更多的、额外的名符其实的“家庭作业”。有人在教育氛围特别浓的江苏地区做过调查,发现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经常做的事情是:督促孩子自己看书、做作业的是63.9%;反复讲学习的重要性的是!&#$%;给孩子买课外练习、布置额外学习任务的家长更不是少数……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累,孩子更累。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几乎每天都要陪孩子学习,这并不是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而是多项学习任务非得要家长来协助完成。如,听写、默写、背诵、作业题或试卷的检查、网络资料的查找等。尤其是期末,老师常会把所要复习的重点、难点所在的页码和题码打印给家长,要家长协助孩子在家复习,如此一来,家长们能不给孩子逐一“扫雷”吗?是不是家长们都愿意当“家教”来“客串”一把做教师的味儿呢?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一天累下来,晚上还要对孩子的学习煞费苦心,可想而知,乐此不疲者肯定是少数,而多数人的心力憔悴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此处所谈,还只是家长对学校教师这一角色的“串味”,如果再“串”远点而至“特长教师”那儿,那“家长”的功能只怕要消失殆尽,成了不折不扣的不拿工资的家庭教师。难怪有人说:“哪个优秀的孩子不是做家长的苦出来的?”在学习问题上,教师角色串味的现象也值得一说。作为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虽然是份内之事,但这个“关注”还是应该有个度。“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不仅在概念上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从情感角度而言是不可等同的。很多教师就是在这个超越了范围的“爱”的“指使”下,做出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不尊重学生,体罚学生甚至殴打学生、逼迫学生,对学生学习期望值过高而苛刻、严厉、急躁对待学生。对教师而言,感情不可缺少,但理性是主要的,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这个“感情”,教育就会缺少理性。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信这里的“亲”是指师生关系和谐,而不是非要每一个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情感程度上都如同父子(女)或母女(子)。

(二)在生活上

包办代替是中国教育的通病,父母包揽一切的现象并非少见,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不是笔者所言的重点。在对学生生活教育与管理方面,出现越俎代庖现象的多为教师。笔者以为,幼儿园、小学的教师尚能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到了以成绩为核心的中学就开始认为“除学习以外的事情对学生来说都在其次了”;到了大学,学生则退化得厉害。笔者对目前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有所耳闻:这里的班主任很辛苦,他们晚间要督促学生早睡,早上要到寝室喊学生起床、上课,上课时还要到班上监听,有时还要到网吧去围堵通宵不归的学生。这是教师应该做的事吗?不是。做教师的,就应该是教师而不应该是吃喝拉撒全管的保姆式的父母。这种教育,是蹲着甚至是跪着在教学生,这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这种教育只可能加速学生的依赖与懒惰,使学生懒上加懒,最终影响其终身发展。

二、成因

(一)受以升学为本位的错误观念影响

虽然,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积极倡导并努力实施旨在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素质教育,但目前我国教育的整体状况仍是以考试、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成绩好、能升学似乎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不是一切为了成绩,而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在旧的教育观的支配下,家长和教师自然都不会放弃对孩子学习施压,“学习”代替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一旦一个教师或家长认为“读书”是孩子唯一可做的事或仅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与败,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就会变味。教师变得像家长一样患得患失、忧心忡忡;而家长则变得像教师那样,认为孩子的学习至高无上,把家庭变成课堂,开始压制孩子的个性与自由。

(二)社会竞争压力所致

人人都知道,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多寡与一个人谋生或成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所谓“知识经济”,正像有人“戏解”的“有知识就有经济”一样。社会上成功人士多是知识的拥有者,在竞争中稳操胜券的也是那些有知识资本的人。所以,作为家长与教师,都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能倾其所有为孩子的学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高度期望心态所驱

没有哪个父母不指望自己的子女成才,这原本也无可指责。但我们不妨看看自己身边的芸芸众生,又有多少是现在做父母的所希望的人才?平凡之辈多,不凡之辈少。过高的期望就是苛求孩子,而苛求就等于毁灭。过高要求孩子,过多为孩子设计未来大多是枉费心机。拔苗助长的唯一结果就是让苗早夭。如果学习的主体——孩子没有积极投入,父母再大的希望也永远只能是希望。对教师而言,道理也一样。学习的确是衡量学生的重要尺度,但不是唯一尺度。对于学业好的学生,做教师的没有理由不欣赏且欣慰,而对学业出了问题的学生,做教师的切不可以此而否定其一切,一眼把学生看死。因为学习阶段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人生的结果,学习不好不一定就不会经商、不会务农、不会做工……人的个体差异是千差万别的,而且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具有多层次性的,只要我们的学生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

三、对策

(一)正名

孔子言:名正而言顺。要改变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角色串味现象,首先就得为角色正名。很多人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这个“教师”是广义上的,是指家长是最早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的主要之人,而且在孩子上学后,仍然继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不是指狭义的学校里的教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现在有人提出,教师还得是学生的朋友、师长、心理医生……但笔者以为,这只是一个理想的愿望。做教师的,不可能是万能的,即使你差不多万能了,但教师还是你的最真切的身份,你如果越位行事,那就可能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教师无论如何爱学生,都代替不了母爱和父爱;无论学校如何重视以学生为本,都代替不了家庭给孩子的亲情;无论学校如何强调全面发展,都代替不了家庭让孩子获得的特定的学习经验。而做家长的一旦做起了教师的“行当”,最直接的受害者便是自己的孩子。因为,学校教师是一种职业,有很强的科学性。同时,教师还是按照学校目标对孩子实施有系统、有计划的社会教育的专门人员,他们有自己的角色规范和职业规范,并非有良好的愿望和出发点就能成功的。教育专家朱小蔓说:“素质教育应该是含情脉脉的教育。”这个情,必须有亲情、父母之情。家庭教育如果成为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或附庸,孩子从家庭到学校,可能感受到的都会是一种“无情”的教育。好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能成就一个人,但一种变味的教育一旦实施于孩子身上,它可能毁掉一个人。这种有苦劳没功劳的做法,不应该是家长和教师所追求的。

(二)松绑

对于任何问题,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与家长角色串味的问题,表面上只是个越位现象,但实际上,这是我们做教师和做家长的在观念上受到了无形的束缚。从某个角度来看,家长的累和教师的累很大程度上是作茧自缚,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观念上给自己松绑。

首先,将以“成才”为主的教育目的改为“成人”与“成才”并举。过去的应试教育仅停留在对学生的分数与升学率上。但素质教育已让我们的教育从面向少数学生转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仅重视学生的分数到了重视学生的品质与素养,让知识与能力并举。过去我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不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也应有“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感觉。过去来学校读书似乎就是为了考上大学。做学生,不考上大学,好像这书是白读了一般。果真如此,那中国的教育不是失败之至?教育不是万能的,人人成才是不可能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功能正逐渐趋向于全面与辩证,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正日趋协调一致。学校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人才,更要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人。所以,教育目的的“成才”与“成人”不能顾此失彼。

其次,“人才”观念要改变。什么是人才?字典上说,“人才”是指品德才能兼优的人,有特长的人。但太多的人把“人才”定位局限到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高学历、高职位就是衡量是否是人才的尺码。其实,人才是有层次之分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栋梁之材是材,但花草小树也有其用。所以,我们不能只见参天大树的高大挺拔而不见鹅卵石的默默无闻。优秀的父母,除了需要有对孩子非占有性的关爱外,还需要有适合社会发展的家庭教育理念。如果您的孩子不是社会的寄生虫而是社会的建设者,那么,他就是才。如果家长和教师都具备了新的“人才”观,那我们干嘛还要去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呢?生涯发展理论家舒伯特(super)认为,一个人在自己的个体生涯中需要扮演好许多角色,其中之一就是“持家者”角色,这一角色完成得好,会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完满。不过,要扮演好父母这个角色,仅靠天赋和爱心是不行的。而是需要学习的,特别是在社会如此进步的今天。

(三)放手

有人说,现在的教师,要培养好自己的学生,你就得学会偷懒,并说偷懒是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教育观念与基本素质。观点虽有点情绪化,但道理还是有的。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感受到,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目前的教育都是一种防范式的教育。害怕学生出问题,害怕孩子成绩不好,害怕孩子犯错误,总之,是想着一切方法来防范孩子。其实,出问题有什么可怕呢?不出问题就不是孩子,任何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与不断修正错误中成长的。电脑都会出错,何况人呢?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大胆放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例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四)受教育者自身努力

“串味教育”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很显然,“学生自己”这个学习的主体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多么被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是一种围绕着孩子的成长而展开的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教师固然起着主导作用,但我们还必须看到,子女并非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言行的。所以,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应该首先做到尊重学习主体的主体性,然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努力避免使他们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受“教育”、受训斥、受支配状态。而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要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是种“自需”,是一种从“自需”到“自愿”再到“自为”的个体行为,只有这样,教师和家长的串味才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