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制造业与服务业平衡发展提升措施

制造业与服务业平衡发展提升措施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魏建[6],冯华[7]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根据本文研究目的,这里也从规模水平、结构水平、增速水平和效益水平四个方面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指标体系。(1)规模指标。选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来反映某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选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反映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全社会就业中的相对地位。规模指标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保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适当规模,是实现其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2)结构指标。选取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反映某一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标志着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和程度。保持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较高比例,对于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十分重要。(3)增速指标。选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反映一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的速度,选取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反映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就业规模的增长,选取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反映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资源投入规模的增长。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是表明其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持生产性服务业适当的增长速度对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效益指标。选取一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来反映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劳动投入的产出效果,选取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反映产业单位产值所提供的税金,用来考察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效益。选取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效果系数来反映其投资的宏观效率,单位投资额产生的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增量越大,表明其投资效率越高,投资效果系数=增加值增量/固定资产投资额。根据以上指标体系的界定和内容,本文确定的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数据选取。本文选取2006—2010年大陆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数据。制造业数据主要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国研网中国工业经济统计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生产性服务业数据主要取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库。根据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口径,本文主要选取了五个行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由这5个行业的数据累加所得。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协调程度(Ct)与综合发展程度(Pt)分析模型根据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可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各自发展程度进行测算。测算二者的发展程度,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数量级和量纲的影响。这里,zij为指标的标准化值,aij为指标的原始值,i表示地区,j表示指标编号。然后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权重wij。最后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子系统的发展程度。这里i=1,2,分别表示制造业系统和生产性服务业系统,t表示时间;xit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在t时期的发展程度;zijt为指标的标准化值;wij为权重。将某一地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各自的发展水平综合起来考虑,即可得到该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程度。综合发展程度的测算一般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公式为:Pt=αx1t+βx2t(3)其中,Pt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程度,x1t和x2t分别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t时期的实际发展程度值,α和β为待定系数,是权数;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作用相同时,可令α=β=0.5。根据我国现阶段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对总体产业升级的作用,。

我国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一)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测算这里以2010年作为考察年份,对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进行测算。先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量级和量纲的影响,利用SPSS17.0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如表2所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694和0.575,均大于0.5,满足进行分析的条件。

(二)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度(Ct)和综合发展程度(Pt)测算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x1t和x2t代入协调度公式和综合发展程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度和综合发展程度,。我国现阶段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呈现出较明显的由东到西梯次递减的趋势,东部省份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制造业发展程度排前十位的省份,东部占8个。东北三省中的辽宁排第13位,其他两省排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考虑到本文选取的指标更加注重制造业科技和创新能力,可以得出,东北地区虽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技术创新方面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有些省份制造业发展程度排名较靠前,但生产性服务业的排名相对靠后,这主要表现在中部一些省份,如吉林、安徽、湖北、江西等。近年来,这些省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由此导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不协调。在东部省份内部,有些省市虽然从总体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但二者之间的相对地位仍存在一定差距,如广协调度表示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协调关系,综合发展水平表示了系统总体的发展水平,综合这两部分,可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具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发达协调型地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并且二者处于相对较好的协调状态,形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发达不协调型的地区(以广东为代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但二者之间的协调度不高,主要表现是制造业发展的相对水平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发展水平。对广东省来说,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低于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对这些省份而言,在保持制造业高水平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不发达协调型地区是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但二者之间的协调性较好,主要以河南、广西、青海等中西部省份为主。这些地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二者之间的协调度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进一步加快这些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二者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是这些地区产业升级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至于不发达欠协调地区,是指不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而且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也较差,主要以海南、甘肃、宁夏等特殊边远省区为主。在这些省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也不高。在保持这些地区优势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振兴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基于2006—2010年我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动态分析为从动态角度考察我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这里具体测算2006—2010年我国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首先测算2006—2010年我国各省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然后进一步测算各省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结果如表10所示。由表10可以看出,2006—2010年五年内,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2006、2007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程度提升较快,而2008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使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进入2009年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各省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程度重新出现小幅的提高。分区域来看,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2006—2010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程度如表11所示。

我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总体上看,目前制约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第一,体制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我国制造业中国有企业比重偏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协调发展[8](P124)。国有企业对于生产性服务的需求通常在企业内部自我解决,从而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社会需求,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垄断性较强,典型的如金融、保险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行政垄断较严重,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服务供给能力扩张受到很大制约。分区域看,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为滞后,与制造业的互动协调发展水平更低。

第二,制造业低端化生产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区域制造业的产业规模虽然比较大,但在制造业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的比例,许多省市制造业增加值的较大比例来自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总体上看,这些企业对科技服务、信息咨询以及外包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环节要求较低,支出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另外,制造业产业组织存在弊端,“大而全”、“小而全”严重,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偏低,限制了企业外包服务的发展。

第三,外资企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的关联性较低。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普遍以本地廉价的资源(如劳动、土地、环境等)承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这种发展模式在迅速扩大当地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突出的是外资企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性差。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且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较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同时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企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对当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并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第四,城市化发展水平偏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能力有待提高。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会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域集中和集聚发展,进而促进对生产性服务具有较高需求的制造业的集聚,城市化水平越高,二者的互动和相互促进关系越明显。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城市工业布局不合理,服务业集聚水平低,产业资源相对分散,导致制造业链条上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撑,只能依靠企业内部实现,不仅抑制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也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产生影响。

第五,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靠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生产性服务业所在行业多数属于知识、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对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才素质要求同样较高。实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于高素质复合人才的支撑。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弊端,特别是对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不重视,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促进我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现阶段促进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应是:

首先,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方面,通过提升制造业水平强化制造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尤其是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信息、金融服务、物流公共信息、技术产权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将管理咨询、研发和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化。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推行制造业“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引导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一些非核心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融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在产业内部建立专业化的分工体系。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与“无缝链接”。体制性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要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重点深化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国有服务企业的体制改革,大力促进非公有制服务企业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进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构建有利于竞争的服务业市场环境。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重视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培养科技、金融、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实用型人才。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发展紧缺的专业,支持企业与大学合作,成立培训机构,开展定制人才培养。通过大专院校、中介组织和服务业企业渠道,对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输送从业人员参加国内外的高质量继续教育,特别是加快引进熟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全面提高各地区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其次,各地区应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我国各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所采取的对策应有所侧重。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些地区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招商引资的战略选择,重点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商引资。考虑到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因而在招商引资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放在高技术、高产出和高附加值的大型项目和商贸配套服务项目上,特别要注重对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的引进,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来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向产业链高端的攀升,并通过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溢出效益,带动这些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94—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对东部地区来说,应强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利用这些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及条件,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咨询、猎头、营销等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此,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该产业合理的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实现与制造业更高效率的互动融合。

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处于成长阶段,二者的协调发展伴随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在产业集聚区域,要重点发展生产性配套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价值链条全过程的渗透。在集聚过程中不断促进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快建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机制,使生产性服务业能够通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价值链关键环节实现与制造业的互动和融合。以产业集聚区作为平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实现产业的集聚效应。对中部城市而言,应进一步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的集聚发展,放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态势,进而实现制造业集群与生产服务业集群之间的“群间互动”。借助于集群互动优势,强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带动、辐射和服务功能。目前,应进一步合理规划和布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优化产业布局,完善运行机制。东北地区的生产性服业发展水平相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落后很多,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二者的协调发展要以制造业改造提升为突破口,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地区要以汽车制造、石化、电子机械等几大龙头产业为轴心,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加大对制造业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和后期的物流、销售等服务的投入,促进该地区汽车制造、机械、石化、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与信息、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西部地区,除个别省市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二者之间处于低水平协调发展水平。这些地区在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重点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集群核心企业,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端制造业的培育,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作者:杜传忠邵悦单位: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