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图书馆管理研究(3篇)

图书馆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图书馆管理流程探究

一、我国的图书馆管理现状

(一)馆藏增加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来临令各种信息、资讯、文献等爆炸式增加,在此影响下,图书馆的馆藏与日俱增。这种馆藏的增加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馆藏资料的数量增长日益加快,具不完全统计,目前图书馆每年增加的馆藏资料比十年前多出40%以上,这为图书馆的管理,尤其是资料储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另一方面是馆藏资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对分类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有些馆藏资料还要求以多种分类方法进行管理、记录,这使图书馆的资料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化了。

(二)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信息时代不仅带来了庞大的信息洪流,还带来了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无论是从适用性角度来看,还是从管理需求角度来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图书馆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大多已经开始应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图书馆管理,但应用基本集中在图书馆管理的个别区块,例如,运用条形码技术登记书目,通过电子检索系统执行分类管理等,目的是减轻管理工作负担,信息技术的读者服务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仍需进一步优化。

(三)服务理念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一直属于一种半官方式机构,服务理念也是封闭式的,这导致其管理与读者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对社会上一些新资讯的接收也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与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开放式的服务理念被逐渐引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封闭式服务理念长期以来根深蒂固,所以许多图书馆都产生了两种服务理念混杂的管理模式并长时间持续。这种情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管理混乱,在两种不同服务理念的影响下,部分管理条例相互冲突,而且两种理念的能效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图书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四)服务模式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新形势下,我国各个图书馆大多进行了服务模式改革,但往往只重表面,虽然看上去换了新样貌,但本质上仍是传统的服务模式,收效甚微。以上文所述的信息技术应用为例,部分图书馆虽然准备了供读者用的信息检索查询系统,但这些系统大多使用局域网,无法联上互联网,读者要到图书馆内部才能使用,大大降低了这种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表面上看,这种技术应用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转换成了自助服务模式,但事实上自助服务模式的广域化、自由化、灵活化特征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只实现了无人化而已。因此,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改革仍需进一步优化。

二、读者本位思想应用于图书馆管理流程的意义

(一)读者本位思想对管理流程高质化的意义

管理流程与读者需求存在脱节是目前图书馆管理质量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因此读者本位思想作为衔接管理流程和读者需求的有效手段,对促进管理流程高质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有二种:其一是对各种知识、讯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储藏,以起到知识库的作用;其二是以知识库为基础,为社会提供知识和讯息的应用、获取途径。但传统的图书馆大多只实现了第一种功能,第二种功能被长期闲置。读者本位思想为第二种功能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以读者为中心,调整管理流程,可以令图书馆的功能从完全的储藏型向储藏———服务型转变,提高了管理质量。

(二)读者本位思想对管理流程高效化的意义

如今,人们对知识获取的快捷程度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能尽快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要求知识和信息能尽快更新,跟上社会动向。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读者本位思想,可以将读者的这种需求体现在管理流程中,提高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具体来说,为了尽可能快地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图书馆的借书流程往往会被大幅简化,借阅频率和借阅数量也往往要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借阅习惯做出修正。此外,读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也迫使图书馆改良管理流程,以高校图书馆为例,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习惯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馆藏的更新,管理流程的拖沓现象较为严重,但应用读者本位思想后,部分图书馆转为以月为单位更新馆藏,管理效率被迫优化,满足了更快的工作节奏。

(三)读者本位思想对管理流程规范化的意义

读者本位思想重灵活、重服务,看似与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建设有一定的矛盾性,实则不然。读者本位思想应用必须以规范的管理流程为基础才能实现,这是因为读者群体的数量庞大,其需求也存在诸多差异,如果不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对这些需求进行分类、整理,订立多层次的管理体系,读者本位思想根本就无法在管理中体现出来。因此,读者本位思想提高了管理流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其有反向促进作用,同时还增强了管理流程规范化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四)读者本位思想对管理流程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各种技术的适性各不相同,应用层面也非常复杂,这为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管理人员很难从诸多的信息技术中选择出图书馆管理最需要、最适合的技术,即使选择了,也很难确定这些技术未来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方向。读者本位思想的明确指向性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管理人员根据该思想,可以选择最能实现读者需求的技术,这样能保证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改造更具有实用价值。另外,这类技术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应用价值,在其他领域得到的应用也较多,可以为图书馆的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信息化建设速度。

三、读者本位思想应用于图书馆管理流程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部分图书馆将读者本位思想实际应用于管理流程的优化,在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如下:

(一)管理流程优化中的管理条例问题

部分图书馆虽然以读者本位思想为基础进行了管理模式改革,但管理条例并没有相应更新,而管理条例的执行又往往具有强硬性,这导致了一些读者与图书馆的矛盾,甚至影响了图书馆信誉。例如,读者本位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允许读者在一定限制下自行申请较长的借阅时间,但由于管理条例没有更新,这些申请只能以特殊的借阅超时记录在案,而且还进行了公示,这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极大不满。

(二)管理流程优化中的管理理念问题

如前文所述,图书馆在管理理念上的更新速度较慢,导致了目前常见的管理理念混杂现象。一方面以开放式的服务管理理念来打造新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管理流程的整体构架上仍保留着封闭式管理时期的风格,直接导致了新的管理模式得不到落实,管理流程运作滞涩的情况非常严重。这种管理理念问题甚至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能效,对读者的服务质量不高。

(三)管理流程优化中的信息建设问题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与读者本位思想的管理改革基本是分离进行的,这降低了图书馆工作的整体性,也正是该问题导致了前文所述的信息技术功能发挥不完善现象。此外,图书馆管理人员往往只将信息技术视作日常工作的辅助工具,没有考虑到它的多元化价值,对其在读者本位管理这类新领域中起到的作用认识不足,这进一步加大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局限化问题。

(四)管理流程优化中的人员素质问题

读者本位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对相关管理人员有两方面的素质要求:第一是意识素质,管理人员,尤其是与读者有直接关系的管理人员要有服务精神和服务意识。第二是技能素质,管理人员要具有足够的与读者交流的能力和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否则无法保证新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目前看来,管理人员大多很难同时达成这两方面的素质要求。

四、读者本位思想应用于图书馆管理流程的措施

(一)以读者本位思想为基础完善管理条例

应用读者本位思想对管理体系加以优化的图书馆要及时更新管理条例,保持条例与管理体系的一致性。为此,在调整条例时应以读者本位思想为基础进行,在可能的情况下,转变传统条例公式化、官方化、生硬化的特征,增强条例的人性化、弹性化、灵活化特征,避免其为新的管理流程带来负面影响。

(二)以读者本位思想为依据更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转变改革工作要尽快完成,当前这二者混杂、不上不下的管理理念应加以摒弃。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宣传,将读者本位思想中的开放式服务理念灌输给全体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框架,将原本适用于封闭式服务理念的单线式框架改组成适用于开放式服务理念的多线式、多层次框架。

(三)以读者本位思想为辅助加快信息建设

充分利用起信息技术的平台性、交流性、互动性,通过建立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平台,让读者参与到信息建设和日常管理中来,提高管理流程的服务能效。如可以在网络上设立留言板,征询读者对新图书的需求度,将该系统与图书馆的购置管理系统联动,为馆藏购置提供参考依据,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对读者需求的反馈速度,也拓展了信息系统的功能。

(四)以读者本位思想为指导培训管理团队

在培训图书馆的管理团队时,不但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入服务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两大培训模块。为此,各个图书馆可以考虑与教育机构合作,建议他们为图书馆专业增添服务相关课程,加大信息技术课程的比例,以提高相关人才的就业适性。

五、结语

读者本位思想是一种服务型思想,应用该思想优化图书馆管理体系对社会需求、发展变化、技术革新都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图书馆动态化发展和革新建设的实现。因此,读者本位型图书馆管理体系对图书馆具有长远的影响,关系到图书馆长期的发展速度,需要长时间地贯彻下去。

作者:孟祥军 单位:菏泽学院图书馆

第二篇:图书馆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一、改革传统理念,融入现代思想

要想搞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建立创新机制,首先就要从思想层面入手,只有实现了思想上的提升,才能保障行为上的进步。因此图书馆有关管理人员应对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反思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现代先进性管理思想进行学习,及时的引入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之中。目前较受推崇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该理念不仅可以应用在管理方面,其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都可以进行应用,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将以人为本理念引入其中,主要就是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内部工作人员的重视,强化人力资源的应用,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图书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图书馆的再次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以人为本思想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始重视与工作人员的沟通,不再将工作人员作为单纯的工作工具,而从人的角度对其进行尊重与了解,并制定出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应注重管理过程中的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享有相同的待遇和公平的机会。

二、丰富管理手段,重视技巧应用

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管理思想,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管理方面的技巧,通过管理技巧的应用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让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畅。鉴于此,图书馆管理工作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也可以在管理技巧方面给予关注,适当的丰富管理手段,让刚性的管理工作向着柔性化发展,对工作人员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首先,要注重多种管理手段的配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既要靠硬性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同时管理者也应给予工作人员一定的人文关怀,时刻了解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与工作人员在情感上产生互动,改善传统管理中的冷漠关系,让工作人员感受到管理层对其的关心与尊重进而拉近了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其次,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缺少与工作人员直接的接触,因此很难有效的制定出符合员工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所以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适当的增加基层管理人员的权限,让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具有实际意义。

三、完善管理机制,引入创新思维

通过对其它行业管理方面的改革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行业虽然涉及的业务范围有所不同,管理工作的划分有所区别,但是所有行业管理机制的改革,都会有激励制度的应用。因此在对图书馆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将激励机制引入其中,完善管理机制的不足,对传统管理机制进行大跨度的创新。具体来说激励机制是一种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发掘工作人员工作潜力的有效方法。图书馆在进行激励机制制定的过程中,首先应加深对激励机制的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物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其实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激励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在工作人员情绪不稳时给予情感激励;组织工作人员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实现竞争激励等等。这些不同的激励方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都具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把握,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

四、更换管理模式,注重人员培训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图书馆在进行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应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换,将图书管理与信息网络联系在一起,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构建起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让工作人员通过专门软件的应用,就可以实现对整个图书馆书籍的了解与掌控。目前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在我国各大图书馆进行推广,从理论上讲其应该可以对图书馆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缺乏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对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进行应用。鉴于此,图书馆应针对现代图书管理系统的实际需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并招聘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保障现代化的图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图书馆管理方面严重缺乏创新,经常使得图书馆的运作出现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并且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所以,相关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对此产生重视,意识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积极的从图书馆的实际出发,从多个方面强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

作者:官琴 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第三篇: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基本情况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没有高度重视,并且,网络信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发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使得图书馆管理工作出现紊乱情况,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提升造成极大阻碍。然后,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整体素质问题。由于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比较趋向于老龄化,在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没有比较熟练的操作。并且,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对网络技术的运用没有给以高度重视,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网络化发展较缓慢。接着,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缺乏、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信息设备出现老化情况。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网络水平已经得到一定提升,但是,上述问题仍然存在,给高校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策略

(一)合理利用电子阅览室,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顺应时展,注重电子阅览室的合理利用,才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确保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有效构建。首先,需要先进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明确图书馆管理的目标,不断购进先进的设备,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不仅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的快速提升,以帮助读者寻找相关的阅读信息,还需要读者快速适应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运行模式,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图书馆管理,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运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提升信息分析、寻找和评估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

(二)电子资源、网站和图书管理等的网络化管理和完善

现代化建设中,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考核标准,才能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图书馆管理要重视网络环境下的电子资源、网站等的网络化管理管理和系统完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在不断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培训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让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认识,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制度,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此同时,注重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情况下,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不断改革和创新。

(三)构建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注重全体职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以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管理的网络化发展。根据不同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更快的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书籍和相关内容,给读者提供舒适、轻松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重图书馆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及时引进先进的图书馆设备,形成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将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培养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对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的专业培训。与此同时,不断更新图书馆网络信息,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质量,真正为读者解决阅读的相关问题。

三、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只有注重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提升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保证图书馆网络信息的质量,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阅读资料的有效性,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实用价值,从而真正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长远发展。

作者:王晓春 单位: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