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管理知识

图书管理知识范文精选

图书管理知识

图书管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管理

知识管理的概念有多种,知识管理简单点就是在人文和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中,从怎样获取信息和知识,再创造和分享,通过整合并记录,达到信息和知识更新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知识的创新。在图书馆管理中,知识管理有更广义的理解,除了有以上所述知识管理定义外,还增加有对于知识相关的一切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管理的中心思想是把知识和信息当作资源开发,这也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1知识管理的要素及内容

知识管理包含三个要素:以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和途径。知识管理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通过知识的特殊作用而产生,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作为核心的人只有掌握和利用知识才能提高竞争力,以创新为目的。尽管在研究领域对知识管理的本质有多种不同看法,但知识管理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和资源管理而开创的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方式。知识管理是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在此知识系统内,成为组织智慧循环的是人与知识之间形成的不间断累积,这就是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也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数字化图书馆以开发知识为起点

数字化图书馆开发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开发显性知识主要针对的是有关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部分的开发,即数字化图书馆。开发隐性知识主要是针对图书馆内部管理人员智力资本的开发,所谓的智力资本就是管理人员的工作思想、工作经验、处理工作问题等各种知识,通过挖掘、组织、创造、交流、共享才使这些隐性知识得以实现,这就是数字化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始。

1.2数字化图书馆以服务知识为过程

现代图书馆服务知识的过程即是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把知识这种资源通过挖掘、整合、存储,再通过传递知识达到创新服务,用户需求的知识达到满足,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这就是图书馆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就带有知识创新的出现。

1.3数字化图书馆以创新知识为重要内容和目的

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内容及目的是知识创新,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是对图书馆自身管理的创新和图书馆知识管理为知识科技的创新两个方面。图书馆中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是属于图书馆的自身管理创新。技术员运用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发明创造是属于图书馆知识管理为知识科技的创新。在图书馆中技术员可查找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再利用数字化图书馆中知识管理所产生的创新使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成为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创新知识的最终目的。

2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仍存在缺陷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数字图书馆开始兴起,人们发现了数字资源的便捷,不再只依赖于纸质资源。然而,图书管理体系中,各种服务互相割裂,数字资源、纸质资源、信息化服务等缺乏相互融合,使一体化进程受到影响。由于数字图书馆还不够成熟,目前图书馆的管理依然依赖于纸质文献和书籍,对数字化资源不能有效管理,难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难以面面俱到的管理知识,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1目前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现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够健全有三。第一,在纸质文献和书籍系统中,如果图书管理员没有及时整理,读者就不能在查找所需资料的过程中满足。第二,在资料库系统中资料数量太多,搜索范围较大,给读者搜索所需目标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三,闲置的电子阅览室设备没有被充分的发挥。传统的集成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图书馆信息管理的需求。因此,目前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只能依靠信息技术使图书馆管理发生质的飞跃,其信息管理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就必须进行开发与升级。

2.2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能力需更新

现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能力不足有三。第一,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不高,能表面接触图书馆配备信息管理系统,原来的管理思维模式影响管理员可进行公共信息的共享操作,不能完善各个系统资源的整合。第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需再加强,在公共型信息的管理中,图书管理员由于专业知识欠缺,工作中的传播力度不强,图书馆中电子阅览室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变成资源过剩,读者的需求也就无法满足。第三,信息服务方式需要管理人员再完善,“人找信息”还是“信息找人”?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中,应当采用一对一的资源服务,图书管理员要及时记录并统计读者需求的资源,读者再次阅览时,管理人员就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内容,达到“信息找人”服务方式。

3将知识管理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中去这是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当前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在知识管理的理念中,纸质文献型的低层次服务已不适应图书工作的要求,深入知识的层面即知识服务转变是提供电子文献,进行创新与服务。增加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能实现这创新与服务,所以图书馆中的创新管理必须引进新的网络信息技术。

3.1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创新管理的途径

当前图书馆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也随之迅速发展,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播和开发利用,都必须以信息知识资源为转变。信息资源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和组合,再进行加工和创新,单一的管理模式在这种变化中会转变成复杂的知识管理的方式。数字化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管理模式。在当下,知识和管理创新不但是健康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图书馆中,引用知识创新和管理创新将资源信息进行处理并且加以合理的应用,使之与图书管理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图书管理能力的创新,实现图书馆创新管理的发展。

3.2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创新管理制度的基石

在新时代中,图书馆创新管理制度应该是一个有方向、有目的制度,顾此失彼的制度就不是创新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特别要重视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新技术的开发是图书馆发展的前进动力,这动力需要申请一定比例的经费,才能使资源共享的数据库和网络建设的发展得以完善,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才会与现代化图书馆与时俱进。那么“教育+培训”的网络体系就是未来的图书馆创新管理的雏型,图书管理员必须顺应管理制度的创新学习、学习、再学习。

4结束语

脍炙人口的格言“知识就是力量”,它的初衷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将创新知识管理应用于图书管理中,两者的发展都将会前景无限。图书管理员首先要熟悉馆藏图书的卷宗状况、存放位置,要把图书馆藏的组织知识转变为个人知识。图书管理员还须进一步地了解图书内容和价值,了解馆藏图书资源,再进行创新知识开发,让图书管理员成为创新知识型服务者。所以,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人性化管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升图书管理与图书服务。促进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将知识管理引入图书管理是图书管理的一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创新[J].情报资料工作,2002(3):5.

[2]李华伟,等.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3]杨熔.让知识管理走进图书馆——兼谈深圳南山图书馆的管理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3):25-28.

[4]吴建中.浅谈21世纪图书馆发展趋势[J].图书馆杂志,1997(1):35-37,26.

图书管理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功能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管理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新的管理形式,其与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相符,能够在实际管理中发挥作用,对于档案、资料以及文献等实行知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档案资料的使用率,同时也能够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度,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十分重要。而知识管理的完善,能够为以信息为主的知识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符合时展潮流,是图书档案管理实现创新发展的途径之一。

一、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

1.知识管理概述

(1)内涵。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具有一定价值性的资源,其也成为一种管理方式。知识社会发展中,知识本身具有价值性,对企业发展产生一定作用,现阶段,很多知识都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大,企业为了能够占据一定的竞争地位,就需要拥有更多知识资源,并对其及时更新,对此,企业需要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围绕知识,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完善的知识竞争体系,获取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总之,知识管理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新形势下,企业需要有效利用知识管理,提高竞争。(2)特征。知识具有流动性以及共享性,重视这两个特性,充分利用集体智慧,进而提高组织创新和应变能力,促使组织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并鼓励组织员工,使组织员工能够提高自觉性与能动性,组织要重视组织及人才,在内部营造学习氛围。(3)核心。知识管理的重点就是收集分析各种信息以及知识,并将其共享出来,实现知识创新,同时能够提高知识的附加值,进而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知识管理核心就是建设能够运用并创造知识的组织,作为组织重要资源,知识能够为组织提高竞争力,组织通过对知识资源进行严格管理,并通过知识共享使知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丰富组织知识资源,进而建立知识共享新机制。组织利用知识管理创新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2.知识管理功能

现阶段,我国图书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了知识管理方法,以实现创新管理,进而对我国图书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知识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有利于显现个人知识图书档案管理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其已经不存在固定性,档案管理人员较高的流动性使得组织无法实现平衡发展,因此,需要注意组织内部资源保存和信息分享工作,这是图书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知识管理的典型特点就是能够显现知识,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制度需要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协作,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将发展目标集中到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时,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经验,并与其他管理人员展开交流沟通,及时找到问题解决方法,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组织,提高竞争力。(2)有利于挖掘潜在资源在实际操作时,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不是知识本身,其还涉及了知识管理中建立的管理体制,其在实际进行时,最终目的是能够使用知识,提高知识利用率。也就是说,知识管理中,管理工作者需要提高知识利用率,对此,需要在实际管理时挖掘档案中的潜在资源,将知识扩展开来,实现创新应用,挖掘新知识,而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凭借知识管理知识来管理档案资源,扩大档案容量,进而在现有档案中将潜在知识挖掘出来,提高相关知识利用率。

二、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实现了电子化发展,原有的纸质档案存储转变为信息存储,其不仅能够使档案信息实现真正共享,同时也能够确保信息真实,便于档案阅读和提取。电子化管理档案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将管理科学性发挥出来,被人们所采用,真正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但是,当前档案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电子信息技术不够了解,一般档案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这类人本身缺乏专业训练和专业知识,对电子系统相对陌生,在档案存储和管理上相对困难。同时,实际管理中,档案工作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及时更新,设备老旧,导致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较低。

三、图书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具体应用

1.档案信息管理应用

档案信息管理应用主要体现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应用。(1)显性知识应用。档案中涉及的思想、史实就是显性知识,这些知识能够被用户直接接受,将其作用发挥出现需要进行组织管理。首先,档案管理者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将档案信息分类,并根据类别为用户提供,让用户全面了解相关的知识信息。档案信息涉及面广,包含的知识比较多,用户在了解这些显性信息后会自行加工创新,将图书档案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其次,拓展图书档案传播渠道,知识管理中,不仅需要收藏保管相关信息,还需要重视档案价值,并利用其价值,实现知识创新,这就需要加强图书档案的传播共享,利用互联网、沙龙等渠道加大传播流动。(2)隐性知识应用。隐性知识是在个人经验和个人思想、信念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知识,图书档案中所包含的隐性知识无法单纯用语言传播,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组织管理,将其转换成显性知识,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2.档案实体管理应用

知识管理能够促使人们对图书档案价值重新认识,作为知识载体,图书档案属于战略资源,其不仅记录了历史信息,和各种资源凭证,同时也需要开发利用。图书档案管理需要注意将实体管理转移到信息和知识管理上,改变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采用先进的新技术进行管理,进而在其中应用知识管理,有效开发利用图书档案信息,完善档案实体管理。(1)流程知识管理。首先,拓展档案信息收集范围,丰富的馆藏对于图书档案管理十分重要,当前馆藏中,主要为文书档案,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也需要予以重视,此外,还需要主义收集口述、实物等档案及其资料。其次,对档案进行合法鉴定,加强档案的鉴定工作,对各种档案进行分类鉴定,普通档案可以采用宏观鉴定法,特殊档案采用直接鉴定法,便于图书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应用。再次,围绕知识单元整理档案,知识管理中,图书档案管理重点在于知识和信息,对其分类整理,在知识单元基础上筛选档案,用计算机存储分类,通过数据库和系统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使用服务。最后,合理配置资源,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知识管理,要平衡好价值档案和档案效益关系,通过现有经验和分配理论对图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档案管理效益。此外,围绕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将用户作为核心进行档案实体管理,提供知识服务,将图书档案中的知识深入挖掘出来,并提供检索渠道,便于用户获取知识,同时为用户提供知识创新服务。(2)知识管理技术应用。知识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保障,知识管理技术也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其能够使纸质档案实现数字化、电子化管理,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对档案进行管理,运用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管理档案知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3.档案机构管理应用

(1)知识服务与组织文化结合。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约束组织成员,其会在成员活动中外化出来,在组织文化中融入知识服务,能够使档案部门形成新的知识服务理念,提高员工服务素质,强化员工专业素养,并推动知识共享。(2)开展知识共享合作活动。图书档案管理部门通过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能够提高彼此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中将彼此的知识管理经营分享出来,提高知识管理服务质量,同时,能够满足内部人员的档案信息需求,确保组织运行正常。(3)实现技术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在档案机构管理中的作用也十分突出,其能够实现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联盟,实现机构的信息化管理。例如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现象。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存储利用大量数据,为知识共享目标奠定了技术支持,同时也提高了档案机构的创新水平。

四、图书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应用优化措施

1.加大力度投入人才和技术

信息时代下,要想提高图书档案管理水平,就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丰富管理人员知识,更好的应用知识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相关部门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活动,并建立文化氛围,为人员提供情景演练机会,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后续工作中将知识管理模式主动加入到管理工作中,通过信息技术使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实现有机结合。同时,管理人员利用培训学习能够提高专业水平,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管理内容,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观念,建立社会服务理念,多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己。此外,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图书档案管理设备的更新维修、管理保养,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电子设备,加大技术投入,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进而使图书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

2.建立知识学习空间

知识社区运行时,其可以被看作是人才库,该社区内人才流动快,库内人才基本是在动态饱和状态中,同时,网络社区建设导致管理人员能够使各种人才聚集,为该社区的运行收集更多具有专长的人才。通过建立网络人才社区,为各种专业人才的隐性和显性知识传播奠定了基础。而在网络社区平台中,专业人才也可以按照本身观点探讨相关知识信息,使各种知识能够在社区中实现传输共享,进而构成知识传输链。总之,随着各种知识社区的建立,各个社区通过相互交流沟通扩大了知识的传播范围,使知识社区范围哭到,为管理人员实现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知识传输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3.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在图书档案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管理人员可以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管理图书档案,在管理时,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图书馆业务信息和系统作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将图书档案使用者情况直接显示出来,进而建立智能化图书馆,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动态情况以及方向有所掌握。总之,相较于传统图书档案管理方式而言,知识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在最大程度上能够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管理服务的开展,为管理者了解并掌握使用者信息需求提供帮助,进而使档案管理能够市场新动向充分挖掘出来,提高图书档案管理服务质量。

4.建立知识信息库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新时代下,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者在进行管理作业时,需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满足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显性知识可以为图书档案管理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类知识宝库管理理论和实践等。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在实际作业中将图书馆现有条件作为基础,在管理时加强知识学习,提高相关能力。此外,管理者还不需要利用图书馆技术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知识的传输共享,进而提高本身的知识素养以及他人的知识水平。图书档案管理者在高科技帮助下学习知识,共享知识,这是知识管理范围,管理者在共享知识时,需要利用图书馆内部的资源才能够实现。因此,这一管理模式在推行时需要保证档案资源实现高效管理,为管理者和他人知识水平提升起到带动作用。当前,图书馆在实行知识管理方法过程中,需要建立知识库,在知识管理基础上推动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作为国家生产发展的基础资源,其能够为国家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这种资源既具有显性性质,也具有隐性性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为当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档案管理功能,增强了档案管理能力,在实践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知识管理中,人们需要将重点放在知识传播和交流方面,加大知识共享力度,推动知识的转化,使其能够转变为知识管理,这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本文就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加大力度投入人才和技术、建立知识学习空间、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建立知识信息库等措施,为管理能力提高、加大知识管理推广,提高知识管理竞争力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丽娟.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分析[J].城建档案,2019

[2]闫蕊芳.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

[3]张圣和.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措施[J].中国新通信,2020

[4]钱明辉,徐志轩.关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品牌化的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9

图书管理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和创新将成为贯穿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主线。图书馆知识管理旨在最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因此,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开展创新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知识经济已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流,知识管理已成为各个行业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同样,作为与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现代图书馆事业,历经图书管理时代、经营管理时代、信息技术管理时代,进入了知识管理时代。探索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势在必行,它对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知识管理

1.1知识管理的涵义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一概念最初在企业出现,它是组织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挖掘、整理、整合、存储,并实施科学的管理、维护和创新。知识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知识资源的管理,其落脚点都是管理知识、利用知识,以实现知识的增值,并最终提高组织的适应力、竞争力。与以往的信息管理相比较,知识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是信息管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1.2知识管理的主要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知识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②知识管理更加强调知识资产的重要性,因此无形资产管理就成为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③知识管理突出以隐性知识管理为重点,并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④知识管理注重知识创新与共享,这是知识管理的标志性特点。⑤知识管理采取开放的、“扁平式”的管理模式,这是不同于以往其他管理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2图书馆知识管理

2.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各种文献信息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信息管理是以物为中心,只注重对知识资源中显性知识的管理,不适应读者对知识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更注重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和挖掘,更强调对知识的“创造性利用”,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因此,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是自身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即对显性知识进行信息组织、加工。二是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建立一种创新交流学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和激励机制。三是以知识管理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充分发挥知识服务的价值。四是不断激励馆员进行知识创新,开展创新服务。

3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实施

3.1知识的组织与共享

3.1.1显性知识的管理。显性知识是指存储于各种载体中的知识,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图书、报刊、数据库等。这类知识通常是规模化、系统化的,易于存储、交流和分享。为此,针对知识服务的主题内容,首先要大量收集可“存取”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包括本馆馆藏、网络资源、他馆馆藏资源等,然后加以筛选、评价及序化,最后形成便于用户使用的知识产品,以快捷有效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与手段为图书馆的资源整序与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做好信息的采集、标引与建立便于检索的知识信息库工作,是开展高效知识信息服务的基础。目前,信息的存在形态呈多载体与多元化的状况,纸载体与光磁载体并存,现实馆藏信息与虚拟资源互补。图书馆应当以其特定用户群的知识需求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对纷繁复杂的各种载体文献进行收集、筛选,排除无关文献,剔除冗余信息,建立与用户群知识需求相适应的资源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知识进行整序,建立起基于分类与主题等多角度检索的知识系统,全方位地提示信息内涵,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方便。

3.1.2隐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如信念、观点、价值观等知识,它存在于人的头脑和行为当中,其特点是不易流动、传递、交流、共享。而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和一大特点,就是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使之转化为组织持续竞争优势,以实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图书馆要创造一种环境,形成一种氛围,推进一种机制,构建一个平台,以利于图书馆各类人员把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贡献出来,与他人分享。我馆在隐性知识的管理和知识共享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全馆电脑互联成馆内局域网,各项规章制度、决定等均通过网上电子公告对全体馆员,馆长、部门设公共文件夹,员工可查阅或上传文件;馆员外出参观学习后,必须在全馆大会上讲述所见所得,一个人的考察体验就能带动全馆人的思考;馆内特别设立了“建议奖”,鼓励个人在工作中多动脑、多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成为集体的智慧。

3.2管理创新

3.2.1以人为本。在以往图书馆管理中,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权威和服从为基本原则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方法,馆员参与意识不强。而知识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只有人才能拥有知识、使用知识。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以人为管理的中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2.2建立创新机制。图书馆要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建立一整套诸如人才第一机制、多元服务机制、知识开发研究机制、知识共享交流和应用机制等。只有当新观念和新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时,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创新才成为可能。

3.2.3实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人是创造、传播和运用知识的主体,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整个知识管理中,人是具有精神文化属性的主体,离开了对人的管理将一事无成。因此图书馆应特别重视馆员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与创新的能力,以满足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需要。图书馆还应重视馆员在不同阶段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建立正常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并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潜能制定相应的职业教育计划,从而使每一位馆员都有获得不断更新知识的平等机会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增加馆员对图书馆的心理归属感。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应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因为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激发人的进取心、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如我馆所实行的“三年一定,一年一聘”制度,采取馆员自由竞争上岗的方式,就是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并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

3.2.4调整人员结构,实行优化配置。事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知人善任是用人之道。图书馆的服务是分层次的,如信息服务与借阅服务是有别的,不同岗位其劳动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在各类人员中,能力、学识、思维也因人而异。因此,人才与岗位的配置要讲究科学性,岗位的要求应与人才的特点、专长等因索结合起来考虑。只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5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科学的评估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也才更有效。可是,传统的评估体系多以资历为标准,严重压抑了图书馆员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所以合理评估体系首先应重绩效轻资历,促使他们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其次,还应注重团队绩效整体评估,将个人绩效纳入所属团队的整体绩效之中,使个人与团队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这样也可促使隐性知识所有者更乐于显现其知识,并帮助团队其他成员学习和运用。如深圳南山图书馆设立了优秀奖、委屈奖、创新奖、建议奖、学术奖、培训奖等了多种奖项,以此激励员工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互动与转换,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3.3创新服务以提高读者满意度

图书管理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服务;图书馆;模式

1现代图书馆实行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1.1知识服务是知识社会对图书情报机构提出的新要求

寻找21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突破口,应该着眼于社会需要和自身功能上风。图书馆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组织知识并提供服务。作为“知识集散地”、“信息关键”、“情报中心”的图书情报部分,应顺应时展和社会要求,审时度势,明智地选择并适时地调整服务重心,使图书情报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深深根扎于现实社会,布满活力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知识服务新使命。

1.2网络信息环境对图书馆职能的挑战

各类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大量,导致了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市场的重组,使图书馆丧失掉一部分用户和市场。图书馆文献服务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单纯的信息资源服务已难以维持其知识内涵,难以进步对用户的贡献程度。传统图书馆职能的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

1.3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使得信息用户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文献借阅为主转向多种形式的信息需求并存。科技职员为了研究某一课题,往往需要了解多个学科领域的方法、成果和发展远景。他们要求尽快查询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希看图书馆能够尽可能正确、全面、及时、连续地为他们传递需要的信息。这必将导致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手段难以适应专业化需求。现代信息环境同时带来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作甚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关键性服务,就成了图书馆面临着的一大题目。我们必须针对用户提出的特定课题和项目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套餐”咨询服务。

1.4图书馆工作新的生长点——建立“知识服务”核心能力

在现代图书馆的多种功能中,服务功能尤为突出,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各类图书馆都必须根据各自的性质和任务,围绕“服务”这个中心开展有关工作。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知识服务要符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

2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2.1知识共享

要进步图书情报部分的服务创新能力,就要通过知识治理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聪明。实现的方法是:

(1)从用户的目标出发,对外部和外部知识进行收集与捕捉治理;

(2)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纷杂的信息流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并将这些联系按照知识体系录进到数据库中,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人们能方便地检索有关数据与知识;

(3)通过知识库、计算机群组等,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促使员工的题目更方便地被其他员工所知晓,使员工具有的知识更方便地被利用,促进员工间及时广泛地交流和共享知识,从而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信息的及时正确匹配和传送;

(4)利用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分析和运用功能,建立和发展各种治理机制来激发知识服务职员参与知识共享和进行知识创新。

2.2前台分类化参考咨询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主要体现在咨询服务上。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是在图书馆的明显位置设立服务咨询台,广泛地了解用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题目,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互性高的利用环境。

作为专业化知识服务的方式之一,前台分类化参考咨询服务是在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基础上建立的新型服务模式,它一方面保存了原有的咨询台交互性高的突出优点,另一方面使咨询体系分类化。实现的方式是:根据图书馆用户的实际需求按专业(或专题)成立多个专业(或专题)咨询部,将前台接收到的题目按难易程度、资源利用量和利用方式、或专业类型等标准分门别类,交给后台咨询部开始处理。各后台咨询部也可划分成若干具体咨询组,从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置,从传统的采购、编目、流通等业务部分抽调一些具有专业知识或受过专业培训的职员组成各专业高素质的职员队伍,来负责各咨询组的工作,以保证各组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源的把握,使他们能够及时把握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利用馆内外的文献资源和技术系统。这起到一种细分的作用,为咨询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条件。如图1:

图1前台分类化参考咨询服务流程

在这服务模式中,前台知识服务职员成为机构内部的“用户”,而所有的治理机构都成为支持性机构,所做的工作是保证前台服务职员能及时充分地获得资源支持、服务支持和治理支持。

2.3个性定制化知识服务

个性定制化服务是以用户为主轴展开的,夸大针对具体用户的需要和过程提供连续服务,并保证对用户决策过程的跟踪和全面知识服务,其服务效果的验证也以是否解决用户题目为标准。目前,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够做到,根据用户知识和使用情况分析检索要求,优化检索过程,选择检索结果,并将个人化界面和用户利用的服务集成起来,形成“用户个人图书馆”,也有为某专家某课题建立的Web网站,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服务。

2.4网络化知识服务

图书馆可以依托因特网,大力发掘网上信息资源,建立高效有序的资源共享网络,通过专业门户提供网络专业化知识服务满足专业用户需求,在网络化知识服务方面,开发特色网络数据库,建立相应的专业网站,将专业信息资源导航、专业化网络检索工具、专业研究和专题文献、专业咨询频道等集成在网站上,这让图书馆成为专业网络化知识服务中心,并利用专业化的网上服务界面和网上资源,向用户提供服务。网络化知识服务通过知识平台的中介,知识服务者与知识需求者可以有异时异地的方便性,不但本钱低廉,而且按专业集成各种形式的网络数字资源,为用户提供了无穷的参与机会和一个无时空限制、条件限制的空间与环境,极大地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

3实行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建议

图书馆采用知识服务模式是为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使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生长点。在实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留意以下内容:

3.1拓展服务范围,满足社会需求

(1)明确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社会化义务

推行图书馆知识服务必须打破行业系统各自为政的体制格式,必须改变图书馆资料传统的书斋性质,使之变成向社会传递科学信息、智力交流和进行参考咨询服务的开放系统,把图书馆变玉成社会的信息中心、知识中心、教育和科学中心。

(2)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加快知识开发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图书馆必须由传统的信息传递、资源服务走向知识服务。必须针对他们提出的特定课题和项目进行咨询服务,为其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套餐”服务,使信息服务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形成信息服务的系列产品、优质产品和高端产品。

3.2进步馆员知识服务积极性

为进步文献资源开发产品的质量,有必要制定具体的激励机制,以追求良好的知识效益为动力,鼓励全员积极投进到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知识服务中往,尽量发掘出知识的潜伏价值。对于那些在服务和开发中做出成绩的工作职员,要给予及时的、必要的奖励,并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那些自身知识素质不高,工作水平较低的工作职员,可以通过培训,以强带弱等方式,促进其加强学习,进步其工作水平。从而在图书馆中创造浓厚的学习、开发氛围,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3.3定位创新知识产品

进进市场,信息产品只有不断被开发,才能将用户牢牢地“吸住”,并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开发新产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

(1)纵向开发。利用本馆上风,结适用户需求,向纵深开发特色新产品。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还可以将同类型的信息产品按层次组成系统产品。

(2)横向开发。一是与社会合作,开发针对性强的特色产品;二是充分利用本系统各馆上风,联合开发系统特色产品,资源共享;三是综合利用各馆地域上风,联合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资源共享。

3.4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和广度

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宣传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宣传。例如:图书馆宣传日、读书节、新闻报道、展览、接待参观、提供咨询服务、有奖征答、赞助公益活动、向社会发放图书馆通讯录,利用图书馆主页和社会网站的互相链接等。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图书馆应与新闻媒介搞好关系,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引导读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终极塑造出图书馆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许凤英.论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李慧敏.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情报杂志,2005,(5).

黎艳.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的探析.图书情报工作,2006,(2).

图书管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服务;图书馆;模式

1现代图书馆实行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1.1知识服务是知识社会对图书情报机构提出的新要求

寻找21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突破口,应该着眼于社会需要和自身功能优势。图书馆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组织知识并提供服务。作为“知识集散地”、“信息枢纽”、“情报中心”的图书情报部门,应顺应时展和社会要求,审时度势,明智地选择并适时地调整服务重心,使图书情报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深深根扎于现实社会,充满活力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知识服务新使命。

1.2网络信息环境对图书馆职能的挑战

各类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大量,导致了学术信息交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市场的重组,使图书馆丧失掉一部分用户和市场。图书馆文献服务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单纯的信息资源服务已难以维持其知识内涵,难以提高对用户的贡献程度。传统图书馆职能的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

1.3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使得信息用户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文献借阅为主转向多种形式的信息需求并存。科技人员为了研究某一课题,往往需要了解多个学科领域的方法、成果和发展前景。他们要求尽快查询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希望图书馆能够尽可能准确、全面、及时、连续地为他们传递需要的信息。这必将导致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手段难以适应专业化需求。现代信息环境同时带来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关键性服务,就成了图书馆面临着的一大问题。我们必须针对用户提出的特定课题和项目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套餐”咨询服务。

1.4图书馆工作新的生长点——建立“知识服务”核心能力

在现代图书馆的多种功能中,服务功能尤为突出,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各类图书馆都必须根据各自的性质和任务,围绕“服务”这个中心开展有关工作。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知识服务要符合“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

2现代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2.1知识共享

要提高图书情报部门的服务创新能力,就要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实现的方法是:

(1)从用户的目标出发,对外部和外部知识进行收集与捕获管理;

(2)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纷杂的信息流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并将这些联系按照知识体系录入到数据库中,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人们能方便地检索有关数据与知识;

(3)通过知识库、计算机群组等,将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促使员工的问题更方便地被其他员工所知晓,使员工具有的知识更方便地被利用,促进员工间及时广泛地交流和共享知识,从而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信息的及时准确匹配和传送;

(4)利用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知识分析和运用功能,建立和发展各种管理机制来激发知识服务人员参与知识共享和进行知识创新。

2.2前台分类化参考咨询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主要体现在咨询服务上。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是在图书馆的显著位置设立服务咨询台,广泛地了解用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互性高的利用环境。

作为专业化知识服务的方式之一,前台分类化参考咨询服务是在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基础上建立的新型服务模式,它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咨询台交互性高的突出优点,另一方面使咨询体系分类化。实现的方式是:根据图书馆用户的实际需求按专业(或专题)成立多个专业(或专题)咨询部,将前台接收到的问题按难易程度、资源利用量和利用方式、或专业类型等标准分门别类,交给后台咨询部开始处理。各后台咨询部也可划分成若干具体咨询组,从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置,从传统的采购、编目、流通等业务部门抽调一些具有专业知识或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组成各专业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来负责各咨询组的工作,以保证各组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源的把握,使他们能够及时把握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利用馆内外的文献资源和技术系统。这起到一种细分的作用,为咨询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条件。如图1:

图1前台分类化参考咨询服务流程

在这服务模式中,前台知识服务人员成为机构内部的“用户”,而所有的管理机构都成为支持性机构,所做的工作是保证前台服务人员能及时充分地获得资源支持、服务支持和管理支持。

2.3个性定制化知识服务

个性定制化服务是以用户为主轴展开的,强调针对具体用户的需要和过程提供连续服务,并保证对用户决策过程的跟踪和全面知识服务,其服务效果的验证也以是否解决用户问题为标准。目前,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够做到,根据用户知识和使用情况分析检索要求,优化检索过程,选择检索结果,并将个人化界面和用户利用的服务集成起来,形成“用户个人图书馆”,也有为某专家某课题建立的Web网站,为用户提供学科信息服务。

2.4网络化知识服务

图书馆可以依托因特网,大力发掘网上信息资源,建立高效有序的资源共享网络,通过专业门户提供网络专业化知识服务满足专业用户需求,在网络化知识服务方面,开发特色网络数据库,建立相应的专业网站,将专业信息资源导航、专业化网络检索工具、专业研究和专题文献、专业咨询频道等集成在网站上,这让图书馆成为专业网络化知识服务中心,并利用专业化的网上服务界面和网上资源,向用户提供服务。网络化知识服务通过知识平台的中介,知识服务者与知识需求者可以有异时异地的方便性,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按专业集成各种形式的网络数字资源,为用户提供了无限的参与机会和一个无时空限制、条件限制的空间与环境,极大地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

3实行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建议

图书馆采用知识服务模式是为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使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生长点。在实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内容:

3.1拓展服务范围,满足社会需求

(1)明确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社会化义务

推行图书馆知识服务必须打破行业系统各自为政的体制格局,必须改变图书馆资料传统的书斋性质,使之变成向社会传递科学信息、智力交流和进行参考咨询服务的开放系统,把图书馆变成全社会的信息中心、知识中心、教育和科学中心。

(2)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加快知识开发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图书馆必须由传统的信息传递、资源服务走向知识服务。必须针对他们提出的特定课题和项目进行咨询服务,为其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套餐”服务,使信息服务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形成信息服务的系列产品、优质产品和高端产品。

3.2提高馆员知识服务积极性

为提高文献资源开发产品的质量,有必要制定具体的激励机制,以追求良好的知识效益为动力,鼓励全员积极投入到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知识服务中去,尽量发掘出知识的潜在价值。对于那些在服务和开发中做出成绩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及时的、必要的奖励,并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那些自身知识素质不高,工作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培训,以强带弱等方式,促进其加强学习,提高其工作水平。从而在图书馆中创造浓厚的学习、开发氛围,使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3.3定位创新知识产品

进入市场,信息产品只有不断被开发,才能将用户牢牢地“吸住”,并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开发新产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进行:

(1)纵向开发。利用本馆优势,结合用户需求,向纵深开发特色新产品。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还可以将同类型的信息产品按层次组成系统产品。

(2)横向开发。一是与社会合作,开发针对性强的特色产品;二是充分利用本系统各馆优势,联合开发系统特色产品,资源共享;三是综合利用各馆地域优势,联合开发具有地区特色的新产品,资源共享。

3.4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和广度

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宣传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宣传。例如:图书馆宣传日、读书节、新闻报道、展览、接待参观、提供咨询服务、有奖征答、赞助公益活动、向社会发放图书馆通讯录,利用图书馆主页和社会网站的互相链接等。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图书馆应与新闻媒介搞好关系,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引导读者,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最终塑造出图书馆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许凤英.论现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李慧敏.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知识服务[J].情报杂志,2005,(5).

[3]黎艳.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的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