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资产管理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精选

图书资产管理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策略;一体化;全周期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已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战略资源。图书馆无形资产是相对有形资产而言的以非实物与非货币形式存在的具有增值效益和特殊价值的资产和资源[1],它不仅能为图书馆的主体职能提供关键的支撑作用,还能保障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图书馆有形资产利用率的提高。长期以来,各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尤其在有形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管理方法和体系。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资产管理岗位来具体负责有形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但对无形资产却缺少规范的管理和应有的重视。因此,探索和研究加强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利用、创新和转化,不仅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还对提升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概念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四十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2]。无形资产本质是知识转化而来的一种权利,它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实物形态,一般能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并能带来超额利润。无形资产主要具有非独立性、可转化性、可增值性、可交易性和潜在性特征[3]。综合来看,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主要以知识和智力形态存在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特殊资产,是能为高校提供某种权益或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并结合高校图书馆性质和理论界对无形资产的相关研究,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可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知识产权类、特种权利类、服务类、人力组织关系类和综合类。

二、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图书馆无形资产的虚拟性特征导致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范围把握不准确,缺乏权益保护措施和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因而不能对图书馆无形资产做出正确评估。同时,部分高校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也往往只重视馆员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并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人力资源与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深层关系,也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其他类型的潜在无形资产的价值及其与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更谈不上如何去管好和用好图书馆无形资产。

(二)管理体系不完善,归口管理不明确

无形资产重在规划,制度建设是保障;无形资产成在管理,操作规范是基础。虽然国家和高校大都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政策法规或管理制度,但是针对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具体制度和实施细则却少见,不能有效支撑和指导图书馆无形资产的实际管理和开发应用工作。此外,部分高校并未设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无形资产管理归口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管理内容不清晰,使图书馆的大量无形资产游离在账外,其潜在价值无从挖潜,内在作用得不到体现,造成资产隐性流失。

(三)激励机制缺位,创新动力不足

从无形资产的形成机制来看,无形资产可以分为自创型和外引型两大类[4]。自创型无形资产是图书馆无形资产产生的不竭内部动力,相对外部引入的无形资产更有助于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并未建立无形资产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未形成无形资产产生与创造者贡献度的关联考评机制,不利于激发图书馆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科技创新潜能,影响了图书馆无形资产效益的发挥,无法有效地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四)保护措施缺乏,利用率不高

经调查,大部分高校并未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保护机制,因为其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类别不熟悉,特征把握不清,作用分析不明,无法有针对性地建立有效的无形资产保护措施,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隐性流失。在部分高校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图书馆馆员对无形资产的认知程度较低,未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无形资产开发利用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使无形资产的价值成果得不到宣传推广,导致图书馆无形资产利用率不高。

(五)技术人才不足,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对无形资产的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不具备专业的无形资产管理技能,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等并不清楚,也认识不到图书馆无形资产在提高图书馆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方面的作用,更谈不上如何谋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评价好此类资产。此外,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但是仅局限于对有形固定资产进行记账管理,并没有将无形资产的管理纳入其中。高校在进行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时仍以传统的手工记录为主,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还会出现登记不及时、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且资产存量情况和种类无法进行即时、准确的查询,导致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效能低下。

三、新形势下强化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意识

领导重视是图书馆无形资产谋划好、管理好、使用好的基础和前提。做好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首先,领导需要改变“重有形,轻无形”的观念,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订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方案,统筹、协调推进图书馆无形资产信息化和绩效化工作建设,促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图书馆馆员应加强责任意识,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和学术讲座,提高自身对图书馆无形资产内涵的理解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空白和漏洞,并通过优化管理机制和创新工作方法来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和效能。最后,图书馆应不断强化无形资产政策的解读和宣传,促进全校范围内图书馆无形资产保护意识的提高,推动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氛围和文化的形成。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形成是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也是无形资产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教育部关于规范和加强直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17〕9号)、《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5-7],无形资产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并建立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主管部门、归口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共同组成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来加强和规范无形资产的使用、评估和管理,以维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图书馆资产管理事业健康发展。高校通过研究图书馆无形资产的内涵和特征,并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目标,制订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及管理机制,才能保障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科学、规范管理及保值与增值。高校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需要建立的基本制度如下。第一,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日常管理制度。高校应明确图书馆无形资产分管负责人,设立具体管理人,落实管理责任人,明确图书馆无形资产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人及其权限,从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取得和计价、使用和处置、清查与报告、账务管理、监督与考核等方面进行规定和约束,防止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流失,提高其使用效益。第二,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评估制度。高校应通过对图书馆无形资产进行分级分类和有效评估,提高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价值认同,增强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自身无形资产的理解,促进图书馆无形资产的增值,充分发挥其价值。第三,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建账制度。高校应通过对无形资产存量进行细致、深入的分类梳理和登记,帮助图书馆馆员掌握图书馆不同类别无形资产的特点、性质及潜在价值等,有助于提高图书馆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的利用价值。第四,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创新管理制度。高校应采取政策激励、岗位激励、参与激励和目标激励等措施,引导和鼓励图书馆加强校际协同和校企合作,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推动成果转化,并结合图书馆自身的文化理念、特色服务、核心业务和技术专长等优势,开发和培育具有高校自身特点、创新性的特色无形资产,以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第五,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权益保护制度。高校应明确图书馆无形资产权益保护归口部门和具体责任人,通过加强无形资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管理者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管理、使用和开发等方面的认知。第六,建立图书馆无形资产绩效考核制度。高校应将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图书馆馆员的个人发展进行关联,通过效益考核来激励其创造更多优质的无形资产,增强其保护无形资产的主动性和开发利用无形资产的能动性,提升无形资产的科技成果转化实效。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使用效益

首先,高校应加强图书馆无形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建立图书馆资产一体化管理体系,打通图书馆无形资产与土地房屋及建筑物信息、设备家具信息、文物陈列品信息、动植物信息及图书档案信息的互通共享和资源共用,促进其价值的转化。其次,高校图书馆应与人事系统对接,实现图书馆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的精准匹配,提高图书馆无形资产效益评价结果对图书馆馆员职务、职称晋升的支撑作用。再次,高校图书馆应与财务系统对接,实现图书馆无形资产的“业财融合”,提升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管理效能。最后,高校应将图书馆资产管理系统纳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集约管理,提升图书馆资产数据统计上报效能,提高图书馆资产信息综合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资产使用是效益发挥的途径,资产维护是资产保值的基础,开发创新是资产增值的举措,资产转让是成果转化的路径。高校应建立以使用效益为核心的图书馆无形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将图书馆无形资产的资产取得、鉴定分类、评估计价、建账登记、资产使用、资产维护、开发创新、产权转让、效益考评、资产处置进行全流程线上管控,确保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实现对各流程环节的可追溯、可查找、可核实。同时,用于经营或对外服务的图书馆无形资产需要签订合同,明确其使用方向和使用目的,确保获得使用效益,而长期闲置的图书馆无形资产应及时合理调配,充分提高利用率,盘活存量,发挥其最大效益。高校应规范图书馆无形资产的处置行为,杜绝处置过程中的流失和违规现象,需要产权变更的图书馆无形资产应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办理登记或变更手续。高校图书馆应引导图书馆馆员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创造更具价值的图书馆无形资产,并对图书馆无形资产进行转让、转化,以提高图书馆无形资产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加强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清查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以便及时掌握其使用和运营情况。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图书馆无形资产种类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需要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较高专业素养的管理人才去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够在正确把握图书馆无形资产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开展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高校图书馆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对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解读及相关培训,进一步提升图书馆馆员的资产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让其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无形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同时,高校图书馆要针对无形资产中的自创资产激励措施、成果评估机制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图书馆馆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创无形资产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语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第2篇

要害词数字图书馆产业化信息产品

1数字图书馆浪潮

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治理,实施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经济地传播、接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治理,加强研究机构、商业机构、政府和教育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内容。可以说,图书馆数字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个无限的、开放的、有组织的信息资源库大系统,本地和远程用户可以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对系统内的信息资源进行一致性访问,获得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从而使人们对图书馆的利用不再有时空的限制,用户不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只要通过其联网的电脑,便可纵览天下群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它的出现将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开始着手图书馆数字化研究并制定和实施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有关计划,如在80年代末,美国图书馆研究协会就组织研究“北美数字图书馆系统”;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三个机构联合公布“数字图书馆倡议”,次年三方投资2400万美元在斯坦福大学等6所大学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分项研究;日本在90年代初,开始分步实施“国家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与开发”计划;新加坡1991年提出了旨在数字化的“图书馆2000年规划”;欧盟则正在进行一个包含70人分项研究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规划项目。在这一背景下,1995年我国也把建设“中国实验型数字化图书馆”确定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牵头,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辽宁图书馆联合研究开发;另外,中科院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也都在逐步建立数字图书馆体系,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已初见成效。

2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势在必行

我国中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从上一世纪末开始起步,到2001年,已经形成了包括内容提供商(出版社)、技术提供商(IT企业)、高校(第一级用户)在内的庞大产业链。作为国内最早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研发者,北京超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12月就将其远程图书浏览器安装到“瑞得在线”网站上,创建了国内首家以图像存储为主的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2000年6月,超星被列为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2000年底,又一家民营企业———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始了数字图书馆的业务运营;2002年,本来一直在电子图书领域下功夫的方正,也忽然出现在数字图书馆市场上。众多企业的进入,马上盘活了这个市场。

虽然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因为商业化运作较早,发展迅速,但是,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良性发展,还是摆在众企业及教育机构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制作成本比较高昂

虽然大量图书被加工成了数字图书,但是高昂的制作成本,使得图书电子化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2000年网络高潮的时候,许多刚刚成立、还没有一本电子图书的网站忽然发现了一个实际问题:要电子化一本图书,光是把铅字转化为文本,就需要近1000元。如此一来,需要投入近1亿元才能建成一个有10万套图书的小型图书馆!这1亿元又如何回收?

2.2数字图书馆产业结构比较简单

企业制作数字图书资源库,然后出售给各地的图书馆,各地图书馆再把这些图书提供给读者。在这个环节中,位于上游的出版社只是简单地成为了纸质文本的提供者,他们的资源根本没有利用起来。

2.3数字图书馆标准不统一

国内目前已经建起了上百家数字图书馆,但是,这些馆各自独立,数字化标准格式不统一,相互之间不兼容,读者检索起来很困难,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4市场营销效果差强人意

数字图书馆概念如今已深入人心,林林种种的数字图书馆也相继问世,许多数字图书馆已开始市场化经营,其中有经营成功者,但多数经营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其中有数字图书馆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其市场营销手段问题。

因此,就我国现状来看,数字图书馆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3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于产业化的定义为:生产连续性、生产物标准化、生产过程各阶段集约化、工程高度组织化、尽可能使用机械代替人工、生产与组织一体化的研究和实施。可以看出,要想实现数字图书馆产业化,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加速我国数字图书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教育机构,都应该看到数字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商机和社会意义,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3.1加强统筹规划治理

众所周知,数字图书馆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它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和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工程,它的成败对整个IT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制订一个符合时展要求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和目标。这是确保将来工程顺利完成并能有效运行的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3.2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目前,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引入了商业化的运行机制,在进行公益性服务的同时,正在积极寻求其中的利润点。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就是知识和信息,而知识和信息既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内容,还可以是服务,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商品的形态出现。无论是面对企业用户还是个人用户,数字图书馆都能找到自己的产业价值和利润来源,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实体。采用产业化运行机制的数字图书馆将极大地缓解传统图书馆长期面临的众多压力,如馆藏文献不断增长的压力,馆舍紧张与资金短缺的压力,为到馆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压力等。这样不但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巨大浪费,真正实现“资源面前人人平等”,还将为图书馆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会员费收入、网络广告收入、网上出版物销售收入等。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众多的数字图书馆企业树立了榜样。

3.3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中国已入世的今天,大力保护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任务已成了数字图书馆界刻不容缓的责任。目前,在这方面急需做的工作,一是大力进行适应产权法的宣传与教育,结合国家普法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法律意识;二是努力地、大幅度地提高政府、企业和个人把握、运用知识产权法的能力和水平。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来说,对著作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已与他们从事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很高的法律素质,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落实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全过程中。同时,图书馆从业人员还负有向所有被服务者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责任。这样,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尊重知识产权。

3.4联合攻克技术难关

数字图书馆既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创新工程,其技术性、超前性很强。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用户界面是数字化图书馆与用户沟通的桥梁,标准而友好的用户界面将使用户不需非凡练习就能把握各种信息源的检索操作,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但目前的界面状况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又如数字化图书馆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却带来了语言的障碍,这就需要开发能够进行自动翻译的系统。诸如此类的技术难题都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并注重对可行的新技术及时推广。

3.5讲究产品开发策略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网络产品,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如何营销,需要讲究一定的数字图书馆产品开发策略。只有适销对路的数字化信息产品,才能吸引广大的用户,为市场提供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信息产品,并获得利润。产品开发不是单纯地追求学术水平,开发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权威,而在于市场择优劣汰的机制。首先,数字图书馆开发要规模化。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假如不达到一定规模,不可能吸引用户;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实现规模化,就可产生规模效益。其次,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重开发周期。信息本身具有时效性特点,过时的信息没有价值。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经营者必须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做到及时更新,以满足人们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的需求。第三,数字图书馆开发要注重创新。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技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如查询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第四,数字图书馆开发需要高投入。一方面,数字图书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许多技术尚不成熟,新技术的开发需要高投入。同时,数字图书馆还不为人们所熟知,经营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数字图书馆的高投入需要经营者广开融资渠道,多方融资。

3.6制定行业统一标准

数字图书馆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具有很强指导性的行业统一标准。在解决标准化问题上,应贯穿实践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概括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渐进性原则。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工程应包括系统硬件平台标准、系统软件平台标准、开发工具平台标准、应用软件平台标准、生产工具平台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标准、资源建设标准、与图书馆自动化治理系统兼容标准、文档标准等一系列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让人兴奋的是,在2002年5月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会议上,“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国家数据中心的倡议,将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形成了《数字资源建设北京宣言》,为中国数字化图书馆国家标准的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参考文献

1赵永兰.走向数字化图书馆[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基于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油田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针对油田图书馆科研读者的需求,设计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模式。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知识成为企业资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石油企业在战略中重视并研究自己的知识管理已成为必然。目前国际上许多油气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寻求实施知识管理的办法,试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以提高勘探开发决策水平,减小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开展基于现有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搭建一个网络环境下开放的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知识资源的管理系统,促进相同区域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知识交叉共享,引进外部的知识,对提高整个油田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分布状态

油田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即纸本文献资料和数字信息资源。

1.1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料

截至2007年底,油田图书馆馆藏图书158,890册;各类期刊现、过刊53,000多册,以石油地质类图书和期刊为主馆藏。日常业务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运行。

ILASII系统不包含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业务,而且设计了征订订购系统、联机编目系统、专项服务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预约/预借/闭架借书系统、联合目录管理系统、期刊目次管理系统、网上流通系统、我的图书馆等等,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家族。

1.2图书馆数字资源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数字化文献在网络上传播、安全共享,对油田图书馆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主要数字资源包括自建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

1.2.1自建电子期刊

三新科技信息网于2001年9月25日正式开通。从2002年3月开始每周都有新信息上网。现已累计报道文献量达到900篇、330万字。其主要栏目有:①腾飞进军号:刊登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指示;②科技新视野:主要登载当今世界“三新”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原始研究论文:③神州嘹望塔:主要登载国内油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动向;④江汉科技城:报道江汉油田在勘探、开发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⑤网上读书城:登载《江汉石油科技》和《国外油气地质信息》的摘要供读者查阅;⑥创新金点子:选择性地刊登一些有关“三新”技术方面的读者来信或论文。

1.2.2自建数据库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是由研究院开发建没的二次文献型数据库,是江汉油田图书馆文献、技术档案等信息部门以及各二级厂处、科研单位了解我局科技成果、开展科研工作、成果查新、信息检索的必用工具。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了1973年至2005年江汉油田的科技成果,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等专业。约220万字。

该数据库的检索路径有分类检索:主要按石油地质、石油物探、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计算机应用、油盐化工等类别;关键词检索、课题完成人姓名检索以及综合性检索等检索方式。

该数据库目前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可供8000多个用户直接查询。

1.2.3引进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了《中国石油文摘数据库》、《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2个数据库。

①中国知网

江汉油田图书馆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本行业的理工A、理工B两专辑。开通了镜像站,月访问量约15000次,下载5000篇,该网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资料比较齐全,给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在已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文献资料获取方式。

②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的第一个镜像资源,该馆根据油田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引进了理学和工业技术分类中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地球科学。它的引进,填补了油田在学位论文信息方面的空白,给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经过几年的运行,科研工作者对它的普遍反映是文章专业性、可参考能力强,由于它是作为一个镜像资源,所以它的访问速度也相当地快。访问量累计已达236030次,累计下载53600篇。

③《中外石油文献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和《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综合性、二次文献型数据库。

两库分别收录了中文期刊256种,外文期刊近200种(包括,英、俄、日、法、德等语种)。此外,还收录了会议论文、科研成果报告、学位论文、考察报告、技术讲座总结、专利、技术标准和科技图书等多种类型的中、外文文献。两库收录石油文献的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油气加工、油气储运、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以及石油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石油工业12个专业大类。

④《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Tulsa(美国塔尔萨)大学编辑出版,是一个查找石油勘探开发有关文献和专利最权威的英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钻井、油气开采、油藏工程和开采方法、管道及储运、生态学和污染、替代燃料和能源、辅助工艺和其他矿产品等。

⑤《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

该数据库始建于1986年,是国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术、新成果查新数据库。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省、市、部委鉴定后上报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及星火科技成果。其收录成果范围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涉及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农林、能源、轻纺、建筑、交通、矿冶等十几个专业领域。《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数据的准确性、详实性已使其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技术成果数据库。

1.2.4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

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资源可免费获取,根据油田科研生产需要,主要以专利文献数据库为主:

①《中国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记录了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的全部中国专利文献的全文,面向公众提供免费专利检索服务和全文提供服务。提供检索的内容包括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相关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摘要与全文。

②《美国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供,可以检索并浏览美国专利全文。收录了1790年至今的美国专利,1790至1975年的专利只能通过专利号和现行美国专利分类号进行检索,1976年至今的专利可以通过多个检索人口进行检索。

③《欧洲专利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由欧洲专利组织(EPO)及其成员国的专利局提供的,可以免费检索。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文摘、著录信息和说明书全文的国家有:欧洲专利组织(EPO)、法国、德国、瑞士、英国、美国、专利合作条约组织(EPO。可以查到文摘和著录信息的国家有:中国、日本。仅可以查到专利文献著录信息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俄罗斯、香港、印度、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古巴、丹麦、埃及、埃拉、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欧亚专利局(EurasianPatentOffice)等。检索结果记录中可以得到的项目内容:发明名称、专利号、公开日期、发明人、申请人、申请号、优先权号、国际专利分类号、欧洲专利分类号、等同专利号、权力要求项、专利说明书全文、专利附图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比较丰富。但各模块分别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向油田读者提供初级服务,尚未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知识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2江汉油田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笔者对油田图书馆部分科研读者所作的调查表明:科研读者目前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途径以局域网下载资料为主。到馆借阅逐渐递减;现有的电子资源能满足大部分的科研工作基本需要,但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数宅资源还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读者希望建立门户网站,提供简便检索方法,让读者自由使用电子资源。由此本文提出了江汉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

2.1门户网站系统

江汉油田图书馆门户网站是在网上访问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入口点。主要任务为:

信息。包括新闻公告、专题资源、新书推荐、专题服务、读者指南、下载浏览器、FAQ等。这些栏目具有动态更新的特点,属于图书馆日常业务工作范畴,需要进行授权管理,规范数据加工过程与数据格式,及时、及时更新。这些栏目的实现是通过图书馆网站的功能来完成的。

系统嵌入。如电子资源、馆藏检索、咨询台、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站内导航等,各栏目分别由一个个功能独立的应用系统支持,构成了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可以引进第三方成熟产品,也可以自主开发。在建设过程中,网站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实现对这些栏目的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以便支持这些功能。

2.2电子图书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目前尚没有图书数据库。为了满足油田广大员工对电子图书的需求,目前急需建设一个能够与已建资源相互补充的电子图书库。由于之前的期刊、论文等资源相对比较专业,所以此项目需建设一个集石化、采矿、工业技术图书及综合社科类图书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图书数据库。

江汉油田电子图书数据库的读者定位为江汉油田的内部员工,所有江汉油田的员工将可以通过江汉油田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江汉油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超级秘书网

为了能够使得电子图书数据库与传统纸书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带动的作用,江汉油田的电子图书数据库需要与现有的纸书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通过纸质书系统与电子书系统的互联和互检,读者将能够从纸书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进行自由的切换访问并获取相应的借阅、查询等服务。

电子图书库应该具备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用户管理等主体功能,为了能够及时监控电子图书的借阅、流通和使用情况,电子图书库的管理平台需要提供相关统计功能,并能定期生产统计报告,以方便图书馆迅速了解图书借阅情况,并调整相应服务策略或进行相关决策。

用户管理方面需要实现两者管理方式,lP范围用户管理和非IP范围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方面可以设置相关的检索方式,读者可以通过系统检索电子图书,实现简单检索、模糊检索、全文检索、分类导航等多种检索方式,无论是从书号、书名、作者还是图书类别或图书内容等都可以实现查询。为了能够保证广大江汉油田员工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更多好书和新书,电子图书库的图书资源需能够定期更新,更新后的资源能迅速上架。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第4篇

二、政治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教师法》,认真履行小学高级教师职责,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各项条例。

三、业务水平: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本人积极参加区财政局和区教委对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员的各项培训;认真学习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知识;认真学习《*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系统其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文件精神。2010年*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的小学规范化工程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要求管理员既要熟悉各学科教学仪器、办公设备、图书等资产的配置标准,又要熟悉固定资产的日常实物管理业务。固定资产管理员岗位职责要求管理员通过管理软件对学校固定资产实施管理,要求管理员通过软件为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为学校领导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数据支持。本年度本人一如既往刻苦钻研《*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系统》、《*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等三套资产管理软件业务,为科学、规范管理校产奠定基础。

四、工作业绩:做好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负责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员要在学校固定资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与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及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维修和使用维护。在教委装备站领导、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同事们的团结协作帮助下,本人本年度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本年度20*年9月,根据区教委20*年48号文件和20*年6月区教委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员培训精神,我校实现了对学校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落实。明确了在学校固定资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员和实验室设备管理员、图书室管理员、后勤资产管理员等归口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分工。落实了区教委装备站《关于规范教育系统固定资产手工帐目管理工作意见》和《关于规范教育系统固定资产出入库手续管理工作意见》。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资产、图书资产、办公资产三大类十二小类手工明细帐,完善了以各种方式增加、减少的固定资产的出入库手续。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框架初步确立并投入运转,为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和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办学条件达标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2、本年度与教学资产、图书资产、办公资产等归口管理员合作,接受了*市教委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的市级调拨资产和办学条件达标建设调拨资产,完成了对所接受资产的清点、验收、核对、入库,为登记上账打下了良好基础。

3、本年度20*年11月完成了对办学条件软件数据核实。核实录入了学校占地、单体建筑、各类用房、图书馆、体育运动设施、教职工信息、班级建设等相关信息。核实录入了新增、减少资产。基于数据录入准确、各类用房分配合理,在学校办学条件软件初步测评中得分居六所直属校第一名。为学校办学条件正式评估达标奠定了基础。

4、本年度20*年10月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帐套,完成了对使用部门、使用人员、存放地点的基础数据维护,完成了现有资产分类录入,为对校产实施卡片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5、财产物资是货币资金的转化形式。传统管理存在“重财轻物”和“派用轻管”的惯性,以致存在库房物资积压、浪费现象。本年度本人在库房物资管理上完善了物资入库登记、和物资领用登记,及时补充库房日常办公用品库存,临时需用物资随时报需、随时请示、随时采购,使降低库存与保障供应相结合。

6、本年度20*年6月与教学资产管理部门和现代教育技术使用部门合作,完成了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类资产的清查核实,落实了区教委装备站关于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类资产管理的指示精神。

图书资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产;资产管理;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资产管理的任务和要求

学校资产即学校的物资财产,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搞好生活服务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学校资产管理是指对学校资产计划、采购、使用、保管、检查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其物尽其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率,为学校工作提供充足的良好的物质条件。

(一)、学校资产管理的任务

学校资产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根据经济、实用的原则,对学校内部各部门的需求进行核算,然后确定保证完成计划中的教学、教育、生活等各项任务所需的基本数量,从而进行有计划的添置工作。

第二、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学校财产物资的利用率,降低物资消耗,加强物资的流通。

第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各种漏洞,减少不应有的浪费,加强对学校财产物资的清理、重估,保证学校财产物资合理稳步地增长。

第四、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通过对校产的管理和使用,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爱护公物的教育,懂得一些管理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使用公物的习惯。

(二)、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

学校资产管理是总务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应按以下要求办事。

1、讲实实效,厉行节约

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要着眼于用,着眼于服务,使物尽其用。充分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为学校生产经营服务。必须明确,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要克服重钱轻物、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倾向。

2、健全制度,摸清家底

在财产物资管理中,要做到家底清楚,必须健全核算制度和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账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账目是财产物资数量和价值的集中反映,学校的财产物资种类繁多,规格复杂,性能各异,存放分散。只有健全账目,才能做到家底清楚。

3、加强维修,注意保养

在财产物资管理中,在做好对财产物资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工作。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延长校舍、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利用率,而且还可以节约学校的经费支出。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科学的财产物资管理体系和责任制度,建立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搞好财产物资管理的组织保证。

分管总务工作的校长,应对全部财产物资负责,并实行统一领导。总务部门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对全校财产物资负责管理。对行政领导关系不属总务的部门,如仪器保管室,图书室,音、体、美教研组,医务室等部门,应由总务部门统一组织,明确责任,归口管理。

二、中小学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小学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1、一些学校领导对于学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片面地以为学校既然是以“教学为中心”的,上级也是以学生考分高低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的,只要重视教学,抓好教学管理就可以了。至于搞资产管理是出不了什么业绩的,纵然有什么成绩也是捞不到什么名分的。

3、不抓,不管、或很少关注学校的资产管理问题,更不用说在此方面能提得出什么要求和拿得出什么办法来。

(二)、家底不清、做法不一

1、一些现任的学校管理者,对于学校资产数目究竟有多少其实是不清楚的,因为他(她)并不能准确掌握学校的家底,比如说对于学校资产过去有多少、现在有多少、中途用了多少、库存有多少、节余与结存又有多少,缺货多少。以及各种物品的规格、型号怎样,等等数目,常常是“一问三不知”。

2、一些中、小学吃惯了国家财政拨款,在资产管理上多半是采取重钱轻物、重用轻管的做法。

(三)、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人

1、不少学校大多缺乏明确的资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即便是有相关资产管理制度的学校,但制度常因人为因素被架空,无法确保制度的很好落实和操作。

2、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等”、“靠”、“要”思想的影响下,学校资产变得人人可以拿、个个可以用,公共财产“私有化”现象严重。

3、学校资产管理人员多半充当“仓库保管员”的角色,不仅业务不熟悉,而且敬业精神欠佳,优质服务意识差。常常是一批材料物资购置进来,往仓库里堆放了事,形成“闲时不收拾,用时找不到”之管理格局。

如此,对于学校资产,不登记、不分类、不盘点、不保养、不维修已是常事,致使学校资产管理处于无序、混乱状态,难以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和完好。

(四)、管理松散混乱,资产流失严重

1、有的学校对所接受的捐赠、无偿调入的资产采取不入帐方式;

2、有的学校对家电类的资产,如电视机、录像机、冰柜等可以不经有关领导审批就随意报废、损毁或变价私自处理;

3、有的学校很长时间里不进行帐务调整,导致帐务不符,或有帐无物,或帐与帐不符、帐与物不符等;

4、有的学校干脆将一些图书、家电之类的资产让教师“借回家”,至此不再过问;

5、有的学校安全保卫不力,使学校资产常遭到盗窃和人为地破坏等。

三、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学校资产管理组织结构

要考虑在学校内部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资产管理组织结构。由于学校资产的使用涉及到学校的所有部门,并且它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因此,这个组织结构应当是学校各职能部门在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协商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并且要由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挂帅。

(二)、具体研究资产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和方法,并提高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能力

1、建立并严格实施学校资产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学校财产的保障。学校财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学校财产领用、借用、赔偿制度、设备、物品购置制度、各类器材使用维修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实验室操作制度、校车使用制度、学校财产管理员岗位责任制,爱护公共财产的奖励制度等。学校领导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尊重各级财产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2、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财产物资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切合学校实际的组织管理系统,是搞好财产物资管理的组织保证。对学校各类财产物资,采取专管、兼管、群管三能管理形式,落实管理责任。专管,就是设置专业管理员,如财产管理员、仪器管理员、图书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生产管理员等,分别统一管理某类财产。兼管,一般是指对用途专一,横向关系不广,便于管用结合的财产物资进行兼职管理。如文体设备由音体美教研室兼管,医疗器械由医务室兼管,实验仪器设备由实验员兼管,图书由图书管理员兼管,交通运输工具由司机兼管等等。群管,是指群众管理,发动师生员工当家理财。如教室设备可按谁用谁管,公用分管的原则,逐一落实到人,努力做到学校不存在无人管的物品,不允许只用不管,厉行管用结合。

3、抓管理质量,把好“五关”第一、把好计划关

管好财产物资要严格审查设备购买计划,每年的购买计划首先由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部门领导审查后,上报校领导,逐级审查,层层把关。审查计划时,应坚持优先教育教学,优先急需的原则。第二、把好采购关。在采购中要严格遵守计划采购,要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坚持货比三家。高档贵重物资,要向有关专家咨询,考察供货厂商,指定方案,集体决策;大额和批量较大的物资一律采用投标招标的方式进行。第三、把好验收关。购入的设备入库时要经过检查,由采购员保管员和使用单位三方面当场开箱验收,样品不符当即退货,合格后才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第四、把好责任关。为了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全校各部门层层分解,层层负责,责任岗,责任到人。如有丢失、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罚。第五、把好设备保养维修关。设备保养维修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使用期限,保养维修工作,贵在坚持及时。

4、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在管理中要参透思想教育,利用管理工作进行育人。

第一、爱护公物教育要常抓不懈。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应纳入教育计划。在思想工作、班主任工作中,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应占有一定的地位,常抓不懈,这是进行爱护公物教育的主要途径。

第二、提倡文明用物,培养良好习惯。中小学生和成人不一样,他们不懂行如何操作和使用设备、设施和用具。财产物资管理人员、老师应当不断教会他们这方面的知识,教育全心全意养成文明使用各类物品的良好习惯。

第三、建立奖励与赔偿制度。学校应当定期(如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检查评比,对于评选优秀班级和三好学生的内容,都可以专项进行评比。对于先进班级和个人,在进行荣誉奖励的同时,应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树立榜样,形成爱护公物的好风尚。对于损坏财产的人,应当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和接受教育态度的好坏,加以适当的经济方面的赔偿。

(三)、加强审计监督

为有效杜绝学校资产桩人为私分、吃光和用光,也为了让广大教师能参与并监督学校资产的使用情况,学校必须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并努力保证做到使该审计制度的有所作为,最终,以堵塞学校资产流失的漏洞,有效防止国有资源的流失。

总之,校产管理工作,校领导重视是首要条件,建立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是主要手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提高自身素质是完成任务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

[2]刘志强?学校资产管理实务手册?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3

[3]杨周复?学校财务会计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