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发展与艺术教育当代性关联

艺术发展与艺术教育当代性关联

随着当代艺术的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由开始形式上的模仿,我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发展过程,到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样式,即从传统的审美模式走向多元性的发展模式。由于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当代艺术已经打破单一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成为今天文化艺术发展中的一种时尚。其实当代艺术主要是观念和意识形态上的艺术创作,这种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项艺术展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认清当代艺术发展与高校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

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当代艺术具有显著的跨界与多媒介特征,因此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当代社会对当代艺术人才的需求标准。目前,当代艺术的发展与高校艺术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仍采取保守的教育方式和固定的教育内容,其原因有二:一是办学理念僵化,教学内容的不拓展;二是学校管理闭塞,接受外来信息较少,基本为课堂教学,很少走出校园放眼社会。在这样一个闭塞的教育环境中,只有少数学生和一些教师通过网络、书籍、展览了解当代艺术的新观念、新发展。而当代艺术发展需要具有独特艺术能力的顶尖艺术人才推动,这些人才的培养多数来自高校的艺术教育。因此,艺术教育的改革就需要强调当代性,设置当代艺术相关内容的课程来补充艺术教育发展的当代性特征,进而完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和当代艺术教育的学术体系,使艺术教育体现时代效应。

二、当代艺术植入艺术教育的意义

将当代艺术植入艺术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时展对艺术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培养的艺术人才要想适应当今社会对艺术人才的要求,就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适应当代艺术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标准。二是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当代艺术以其观念与形象的创新性和大众审美性,在塑造我国文化艺术形象、弘扬中华文明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艺术已成为国家发展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当代艺术更应该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参与其中,完善已有的艺术教育体系,适应当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三是完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需要。目前,中国的艺术教育中以传统与古典艺术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相对比较完整,而多元、多变的当代艺术在教学运用方面相对滞后。尤其当代艺术已成为表现当下中国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教育体系中亟待拓展当代艺术的内容,通过艺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对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性蜕变进行理论上的梳理,特别是在教育学层面上的当代性研究。

三、艺术教育的当代性手段

(一)走出课堂、开阔眼界

当代艺术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强调个性的观点与认识,对其他艺术观点不予排斥且可共存。在表现形式上,当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和媒介的综合运用,如光、电、数字影像信息等。从当代艺术的表达上可以看出,艺术形式之间在不断地融合与创新中进行交流,给予了艺术更为广阔的发挥和表现空间,艺术学科之间不再进行界限分明的分化,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成为当下的艺术教育的趋势。基于这一发展趋势,教师应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艺术市场,去领略各式各样的当代艺术;多参加艺术沙龙、艺术论坛以及各种主题性当代艺术展,让学生在近距离地接触中加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从而扩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领略到以前在学校课堂教育中不曾看到的广阔艺术天地。

(二)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

任何的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不是制作而是构思,考量的是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突破思维的惯性,才能创作出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艺术教育也要创造性地塑造艺术人才,塑造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而不是把学生看作原材料,把学校看成生产线,制造出标准化的“机械产品”。在艺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应学习西方艺术教育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按照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自愿选择,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超脱惯性思维,通过多方面的联想与想象寻找到多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将对余下的较为独特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收敛思维的训练则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利用这些训练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打破习惯思维的桎梏,冲破局限,开拓无限的思维空间。

(三)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实践

在艺术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通过理论研究,促进艺术创作的提升。一些艺术高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缺乏艺术理论内涵,当然也就较少关注当代艺术评论。其实,对于当代艺术的学习与理解,不仅可以通过观看当代艺术作品获得,也可以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作品获得,即当代艺术批评。当代艺术批评往往分析的是现阶段比较主流或受业界推崇的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以及创作手法,或者是受到贬斥的“反面教材”,这些批评性的文章真实反映了当代艺术的前沿问题,给予学生以最新的创作指导信息。因此,在艺术教育中除了实践教学外,学生还要加强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讨论活动,让学生对最新的艺术评论信息对应作品进行讨论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加深对当代艺术创作思想与形式上的理解和运用。在思想观念上对当代艺术有了透彻的理解,必然会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领悟能力,教师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引导方式。

(四)艺术教育理念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当前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时代,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使教育格局由传统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式的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获得知识,同时,也能从社会活动中获取最新的艺术信息。在教育过程上,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展。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仅指向艺术专业的学生,更指向艺术专业的教师和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要培养出优秀顶尖的艺术创作人才,艺术教育者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库和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艺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于广大的艺术爱好者,要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发展,通过终身教育增强大众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四、结语

为了加强我国当代艺术创作在国际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力,开创有别于西方当代美术的发展谱系,就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创作方式和艺术教育体系。途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艺术教育理念,通过有效地在艺术教育中植入当代艺术的理念和内容,引领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且,艺术教育的当代性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于艺术信息接收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造就一批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突出的艺术创造能力以及宏观思维与国际视野的高端艺术人才,为我国当代艺术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作者:黄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