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教育论

艺术教育论范文精选

艺术教育论

艺术教育论范文第1篇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家文化的创立者和践行者。墨子不遗余力地宣传墨家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使得墨家与儒家在战国时期并显于世,“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成为独尊,而墨家逐渐式微,甚至一度成为“绝学”。墨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不同,它是中国劳动大众的智慧结晶,它虽不为古代统治阶层所赏识,但其兼爱利民的思想和行侠仗义的典故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劳动大众的国民性养成。梁启超在其《墨子学案》中指出:“今日之匹夫匹妇,曷尝诵墨子书,曷尝知有墨子其人者,然而不知不识之中,其精神乃与墨子深相悬契……乃墨翟、禽滑厘、孟胜、田襄子诸圣哲,溅百余年之心力以莳其种于我先民之心识中,积久而成为国民性之一要素焉。我族能继继绳绳于天长地久,未始不赖是也。”“我国人两千年来言军旅之事,其对于开边黩武,皆轻贱而厌恶之;对于守土捍难,则最所尊崇。若关羽、张巡、岳飞之流,千百年后妇人孺子犹仰之如天神者,皆损躯于所职以卫国土御外难者也。此种观念,皆出于墨子之非攻而尊守。故吾国之豪杰童话,与他国多异其撰。故吾国史迹中,对外虽无雄略,且往往受他族蹂躏;然始终能全其祖宗疆守勿失坠,虽百经挫挠而必光复旧物者;则亦墨子之怯于攻而勇于守,其教入人深也。而斯义者,则正今后全世界国际关系改造之枢机,而我族所当发挥其特性以易天下者也。”

二、墨家的艺术教育思想

墨子是与孔子齐名的著名教育家,墨家弟子众多,《吕氏春秋•有度》云:“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云:“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墨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墨家教育理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墨子在艺术教育的功能、意义、作用、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也有独到见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墨家艺术教育思想,成为墨家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艺术特别是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一)关于艺术教育的功能

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指艺术教育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墨子认为,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教人“为义”(《墨子•尚贤上》,以下只注明篇名),即通过艺术修养和教育,培养和塑造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有用人才。“义”,就是“爱人利人”(《法仪》),就是“爱利天下”(《尚同下》),“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下》),“相爱相利”(《法仪》),“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为义”,就是做“爱人利人”的事,不做“恶人贼人”(《法仪》)的事。其中,墨子所谓的“利”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互利互惠的实利,它以互助互爱的“兼爱”为基础,即“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兼爱下》)。另一种是指天下之利,即“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仁,爱也。义,利也。爱利,此也。所爱、所利,彼也。爱利不相为内外,所爱利亦不相为外内”(《经说下》),“利,所得而喜也”(《经上》),“害,所得而恶也”(《经上》),“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非乐上》)。总之,在墨子看来,利以爱为基础,爱以利为条件,爱在利之中,利也在爱之中,义与利是统一的,爱与利也是统一的。墨子在劝人学习时指出,教育和学习都是“为义”,“今子为义,我亦为义”(《公孟》)。教师和学生是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双方都是从事“为义”的共同体,而且,“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亦进哉”(《鲁问》)。艺术教育的教师既是“为义”之人,也是教人“为义”的人,是对社会有大贡献的人。

(二)关于艺术教育的目的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墨子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影响人和发展人,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贤良之士”(《尚贤》),为服务和改造社会“献贤而进士”(《亲士》)。“贤良之士”又叫“兼士”(《兼爱下》),就是“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天志中》)的人,这种人被墨子称为“国宝”(《亲士》)。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健全身心、陶冶情操,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服务,为构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三)关于艺术教育的基本观念

1.墨家倡导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竞为义”(《尚贤上》)。明确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墨家艺术教育的首要内容。墨子认为,人们通过艺术修养可以成为“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修身》)的人,但他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比谁的艺术技能高,而是“竞为义”,是比谁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大,谁能为集体争光、为社会造福,这与现代艺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墨家积极倡导“以爱人利人为荣、以恶人贼人为耻”的荣辱观,努力培养团结互助、“相爱相利”的团队精神,坚决反对自私自利、“相恶相贼”(《法仪》)的卑劣行径,这与现代艺术教育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的观念也是相一致的。

2.墨家倡导“主动施教”的艺术教学观。墨子在其一生上说下教的教育活动中,一贯坚持“有道相教”,强调“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公孟》)。墨子还以撞钟为例,强调主动施教对影响他人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反对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公孟》)的被动施教行为。墨子认为,被动施教与“隐匿良道不相教”(《尚同上》)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施教者的失职和耻辱,也是造成教育缺失、引发社会混乱的原因之一。艺术教育作为教育之一种,同样以升华人性、健全人格为目标,如果坚持被动施教或者“隐匿良道不相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尚同上》)。

3.墨家倡导能够改善民生、提高生活水平的艺术活动,提倡勤俭节约的艺术消费观。《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斫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墨子的观点很明确,凡是有利于人的艺术和技能,就是巧妙的、有益的;凡是不利于人的艺术和技能,就是笨拙的、无用的。墨子认为,在战争连绵、生灵涂炭的大环境下,摆弄飞鸟玩具既解决不了“民之巨患”,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上》),而且“亏夺民衣食之财”(《非乐上》),是雪上加霜,而非雪中送炭,所以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节用上》)。墨家这种“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艺术消费观,与现代艺术界所提倡的普及低碳型艺术项目、节约办大型艺术活动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4.墨家倡导“贵义”(《贵义》)的竞技观。“贵义”就是以义为贵,墨子认为,“万事莫贵于义”(《贵义》),而且,“义,利也”(《经上》),义就是利,是天下之大利。军事艺术竞技是古代艺术竞技的一种形态,在《墨子•鲁问》中有这样一个典故:公输子为楚国制造了大量先进军事器械和装备,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公输般以自己精工善作,对墨子说:“我的战船有钩镶,不知道你的义有没有钩镶呢?”墨子说:“我行义用的钩镶,要比你在战船上用的钩镶好得多。我的钩镶是用爱和恭敬制成的,不用仁爱作钩镶,人们不会和你亲近,不用恭敬作钩镶,人们就会傲慢无礼。互相亲爱、互相恭敬,才可以达到相互受益。现在,你用钩镶去钩住别人,别人也能用钩镶来对付你;互相钩,互相镶,就是互相残害。所以,我行义的钩镶,比你在战的钩镶要好得多。”公输子在墨子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艺,却被墨子用“我义之钩强,贤于子舟战之钩强”的“贵义”观所驳倒。公输子在与墨子面对面模拟攻城守城的竞技(参见《墨子•公输》中“墨子止楚攻宋”的典故)中失败之后,就不再制作军备竞赛的器械,而是专门从事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技术发明和艺术创作,造福社会。

(四)关于艺术教育的方法

1.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加以培养和塑造。在《墨子•耕柱》中记载的一段对话,说明了这个道理:“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墨子注意从施教对象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艺术教育要与学生的个人实际水平相适应。

2.提倡专心致志、量力而行,反对三心二意、自不量力。在《墨子•公孟》中记载的一段对话,说明了这个道理:“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墨子弟子在求学时,又向墨子请求学射,墨子说:“不可以,凡是有学识者都必须量力而行。战士在战场上都做不到既要打仗,又要救护伤员,而你们又不同于战士,怎么能同时做到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学习射箭呢?”墨子认为,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专心致志、量力而行,做力所能及之事,一心不能二用,不要自不量力、盲目行事。

3.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墨子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修身》),既强调艺术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又重视艺术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墨子要求弟子们严格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即“合其志功而观”(《修身》),把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统一起来。墨子强调“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非乐上》)的做人原则,注重培养和锻炼弟子们的意志,要求弟子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故墨子门下多侠士和勇士,“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成就了一大批甘于“为义”而牺牲的社会精英。

4.把科学思想和科技内容融入到艺术教育中。墨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富有科学精神、最注重科学方法的一家,墨家主要科技著作《墨经》是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集合,所涉及的学科门类有辩学、哲学、光学、力学、数理学、几何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墨家把科技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技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了艺术教育中,目的是使“兼士”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全身心、陶冶情操,同时真正掌握“各从事其所能”(《节用中》)的实际本领。这种方法既是对中国传统主流艺术教育的补充,也与现代艺术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大趋势遥相呼应。

5.要求学生勤于思考,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在《墨子•公孟》中记载的一段对话,说明了这个道理:“子墨子问于儒者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子墨子曰:‘子未我应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墨子问儒家学者为什么要作乐?答复是作乐是为了作乐,这好像问为什么要盖房子?答复是盖房子是为了盖房子一样。这种答法是不能使受教育者得到“知其所以然”的知识的。由此可见,墨家这种勤于思考的严谨学习法,是高于一般儒家学者的。

三、总结

艺术教育论范文第2篇

现在我们对于舞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然而舞蹈又有怎么样的特征呢?据了解它有律动性,动态性、强烈的抒情性、虚拟象征性、造型性。律动性主要源于人类生命灵性并与之同在的那种震颤。它有弱、有强、有柔、有刚、有弛、有张、有涩、有畅。它就是律动。动态性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性之一是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是指舞蹈以人体的躯干的和四肢做主要工具、动态性、强烈的抒情性、虚拟象征性、造型性。强烈的抒情性表现在,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最激动时的心态,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

二、合理开发情商智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种艺术的发生与发展,人们思想的日益开放和对艺术观念的不断转变等,使得艺术教育蓬勃的发展着,当然我们今天所要谈及的舞蹈艺术教育也是这样的发展着的。在了解了舞蹈的含义以及舞蹈的主要特征之后,我们分析一下,舞蹈艺术教育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们先看一下舞蹈艺术教育在儿童时期有着怎样的教育意义。第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此外,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第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三、全民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教育论范文第3篇

孵化的时候,作为观察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外力干预,强行使其破壳,这样反而会造成幼体早亡!揠苗助长,好心办坏事这样的事情在教育界并不鲜见,有些教育者由于急于看到结果,常常采用一些“授人以鱼”的教育方式,把本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问题,变成模块化的直接给予,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学习者思维习惯的僵化,等待情绪、怠懈能力的增长,提出具有启示性的问题,但并不急于公布答案,让学生产生“疑情”,进而提出异想天开且不成熟的答案,再进行深入思考完善。论语里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谈的也是这个道理,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教师应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对于小空间的合理分割的问题,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对于该空间的成功分割案例,学生往往只会赞叹,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设计,不断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分割,让他们告诉其他同学和老师如此分割空间的理由,最好让学生之间互相指出对方不合理的地方,最后等到合适的时机时,再宣布该空间的成功分割案例。那么这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会远远高于直接告诉学生所谓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用于艺术教育的各类课程。目前美国艺术教育所采用的模式也是如此,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不断地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没有合理的答案就直接改方案。对于更改后方案,继续问为什么这么做,如此反复多次。很多时候对于该问题而言甚至没有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所谓的正确“答案”就是在老师同学生的交流中产生的,并且问题的解答者往往就是学生自己,老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老师这种“引导者”的角色在国内的许多学生的眼中只是“监督者”。对于这类“监督者”而言,国内的学生大都在情绪上是对其抵触的。因此对于只适应填“鸭式教学”的国内学生而言,是无法适应国外艺术教育模式的。既然现阶段我国的艺术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艺术教育水平,我们必须向国际接轨,让学生摆脱“填鸭式教学”的依赖。实际上,这种艺术教育形式的国际接轨,并不是国外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而是长久以来其本身就是我国古老的艺术教育模式。手工艺的传承就是我国古老的艺术教育模式的缩写,在很多情况下师傅不会直接告诉徒弟怎么去做,只是让徒弟自己去看,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会。这样徒弟所学才能算成被其自己真正地、完全地掌握,而且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因此艺术教育中“疑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要让学生回归传统以来我国古老的艺术教育模式,首先老师必须认识到“疑情的价值”,在课堂上放弃填鸭式教育模式,其次引导学生认识到“疑情的”教育不仅是符合国际惯例,也是符合艺术教育特点的方式,最终让学生彻底摆脱长久以来对填鸭式教育模式的依赖。

2巧妙的譬喻“启发”

除了提出问题,还有进行恰当的譬喻的方式,当然这需要教育者自己吃透知识点,再灵活间接形象地表达出来,这里面隐藏着许多智慧的成分。教学中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进行隐喻性的启发。藉譬喻来解释义理,使人经由譬喻而了解、而悟入。《大智度论》还提到,“譬如登楼,得梯则易上。”譬喻本身就像要上楼的梯子,借着这个梯子,使众生得入佛法的堂奥。在《大藏经》的每部经书里都描述了大量的故事和例子,在佛陀说法时,若遇弟子不懂的,佛陀就会用譬喻的方式,来带领弟子、教导弟子,使其了解佛陀的智慧及悲心。艺术的核心是情感。艺术教育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情感。然而情感是非逻辑性的,因此用语言很难准确地去表达什么是情感。所以根本无法用语言有逻辑、有条理地说明什么是艺术。那么对于艺术教育而言,用寓言故事、诗歌、比喻来举例说明是就一个很好的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理解情感,掌握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教育实际上也只能采用这种隐喻性的启发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艺术的本质。

3合适的契机

孵化过程如果蛋壳出现裂缝而长时间不得出,观察者应该进一步耐心地等待时机,必要的话,在需要的时候借助外力,捅破蛋壳使其顺利出生。这里引申为:耐心观察,等待合适的时机,“顿悟”契入。其实,前面提到的我国古老的艺术教育模式中,虽然重视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会;但是如果学生通过努力,仍不能领悟的情况下,需要老师在合适的时机引领学生去“顿悟”。虽然效果上不如学生自己去“顿悟”,但是一方面而言学生的资质不一样,而另一方面“高端艺术”本身是很难掌握的学科,为了便于学生最终掌握,也需要老师在关键点给予提示。因为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很有可能有的学生无论怎样努力地学习也无法自悟;而有的艺术研究方向由于难于理解,学生也根本无法自悟。这为作为艺术教育者自身的艺术修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便在不自觉中,很容易陷入填鸭式教学的怪圈之中。

4强化的训练

孵化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里,作为学习者应该接受大量的实践训练来使自己具备足够的力量迎接“新生”!这个训练应该是由内而外地,自发地进行不断的实践,由技入道。养成一种思维习惯也需要练习,不断反复刺激,直到应用自如,出入无为之境。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我们也要看到,长期过度的高压学习,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努力的动力。因此国外艺术教育会用舒适的教学环境、高额的奖学金以及毕业后优厚的工作回报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我国的部级奖学金还是一刀切的政策,目前至少应该根据艺术生所缴纳的学习费用相应提高艺术学生的奖学金的额度。另外各大艺术学院、学校的教学设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5结论

艺术教育论范文第4篇

教实结合不当导致初中艺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偏差,教实结合的“教”主要指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实”主要指实践教学,分析问题时应当根据每一个点进行理论综述,首先是教师问题,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大体一致,中考的分数线有着明确的标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属于艺术系统的教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被排除在主流教学之外,教师也很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艺术教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根据第三次课改当中,针对各个科目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目标有原来的“提升学生艺术认知”过度到“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艺术当中”这一理念的转变将单纯的初中艺术学习课程改变成为认知体验课程,主旨从原来的了解艺术过度到了与艺术融合,这一教学目标的转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天赋,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观念,让艺术变成学生修身养性的基础,从而正面激发学生的人文感官及道德感官。但是课改虽然提出了有效的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却没有按照这一目标执行,传统的针对初中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依然存在,学生知识能够从初中艺术教学课堂上了解到有关艺术的知识,却无法完成融入其中的环节,这从侧面证实了教实结合的教学方式还未成功。最后教学形式过于落后,我国针对绘画、音乐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定,教师按照课程的流程进行教案编写,阐述知识点,阐述知识理论,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的阐述知识理论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手段,只会让有趣的内容淹没在无聊的重复当中,尤其作为艺术来说,一味的过分追求教学理念的传播让艺术丧失了机动灵活的特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艺术课程教学失败。而取其相反的过于激动灵活的教学虽然能够释放艺术的天性,但是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艺术带来的魅力,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是不可取的。环境限制主要是指初中艺术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现代初中教学中并不将艺术最为主要科目,因此配备的教师素质相对于其他专业科目的教师素质有所偏低,从业门槛以及从业理念也相对较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艺术学校中专毕业的学生都能够当初中艺术教师,造成了较为狭隘的教学环境。我国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教学师资力量不够,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都缺乏有效的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设备,因此这样的和环境限制了初中教学的发展。同样作为教学机制也是限制初中艺术教学发展的重点,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教育知识属于分科,这一理念的形成正是教育机制不讲艺术考核纳入到主题考核内容当中的原因,长此以往下去艺术教育将再此恶性循环中不断的丧失,最终沦为教学的附庸产品。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如何增强艺术教育理念,如何加强教育形式的转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初中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当前我国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简单说明。

(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宣传初中艺术教育思想

要想更好地实现初中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上着手。教育关键是指导老师实际操作的价值标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艺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共识。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校长开始,并逐层深入到老师和学生心中,层层递进,分步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初中艺术教育机制

作为学校,需要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教育机制,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切实重视教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要纠正艺术教育机构中智育教育的倾向,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和智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纠正艺术教育单纯的艺术倾向,要将艺术教育和知识领悟相结合。

(三)为初中艺术教育提供恰当的教学资料

艺术教育需要有恰当的教学资料,为此需要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创新,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辅助教材的编写,并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艺术教学从学校单一个体向着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元化的复合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建立起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科学地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最新的教育管理和学习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三、结语

艺术教育论范文第5篇

在影视作为一种艺术被广泛承认后,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让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课程普遍走进了学校的讲堂,作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或专业素质的课程,改变了只有专业院校才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局面。198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文件指出:“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而发展到今日,基本所有综合类大学都开设影视艺术教育课程,其他专业学校也绝大多数开设了影视艺术课程,有些学校甚至设立硕士、博士点,成立了许多电影电视的专业研究机构。而伴随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历史悠久的中文经典,如诗歌、小说、散文却在青少年的面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中文经典阅读的好处自不必说,但是这和影视艺术教育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我国高校目前的影视教育普遍专注在影视语言、技术实践等几个方面,对中文经典阅读这个表面看起来影响不大的事情未有认真关注,但是看似无关的二者其实在很多方面有很多的一致性,因着这一系列的一致性,二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故而中文经典阅读对于影视艺术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中文经典与影视艺术的一致性

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而影视艺术又是离文学较近的一种艺术。二者在宏观与微观方面都有诸多一致之处,这些都是二者可以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地方。

2.1中文经典的过去性与影视艺术的再现性无论所言的“中文经典”指的是任何题材或形式的作品,其都肯定是叙事以及因事而抒情,而这都是对已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描述和感叹。小说可以虚构出一个个精彩震撼的故事,散文可以记录小事并赋予意义等等;而影视艺术中的诸多体裁同样如此,故事电影中可以再现真实或杜撰桥段,纪录片可以真实再现事情发生的全过程等等。

2.2中文经典的综合性与影视艺术的广泛性中文经典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在时间上,它的创作背景可以涵盖古往今来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在空间上,其也横跨人类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内容上,其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文学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同样,作为影视艺术来说,其也具有相当的广泛性,目前相当大的创作量也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2.3中文经典的情感性与影视艺术的魅力性无论作者在作品中将情感隐晦地表达还是直白地吐露,我们都难以否认中文经典是有情感的,而影视艺术说到底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而在中文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情感的抒发和获知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地位并不次于中文经典的认知功能,二者相比甚至情感的抒发和获知更为重要。而近年来的一些优秀影视艺术作品也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就能大大增加作品在情感方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影视艺术教育中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是有着上述的几种一致性,中文经典阅读才会对影视艺术教育具有直接的作用效果,以下进行简要分析与说明。

3中文经典阅读对影视艺术教育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从小是由电视、电影甚至网络视频伴随成长的,它们迷恋于直白的观看而厌烦于枯燥的想象和思考,而进行中文经典阅读便是如此———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印刷的纸质文本对他们来说毫无美感,阅读的过程并不能像影像可以带给他们那种顺畅、轻松、色彩和感官刺激,因此他们并不倾向于读书。而一些中文经典之作都主要是由文字组成的印刷文本,是奉献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时代的流逝,灿若星辰的文学作品被逐渐地筛选更替,留下的则是经典中的经典,依旧保持着当日的光彩,但是目前中文经典的关注度已经大不如前。文字印刷的中文经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影视艺术教育中如果丢失这一块,便会整体降低影视艺术的水准。中文经典阅读对于影视艺术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一部分中文经典是影视艺术的脚本,进行中文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拿几位经典名家来说,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他们的一系列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伤逝》、《药》、《孔乙己》、《林家铺子》、《子夜》、《家》、《春》、《秋》、《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雷雨》、《日出》等,目前均已被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它们与原作精髓一般并未有大的改变,但是叙事容量已经明显不同,如果阅读原著,想必在影视作品的情节遴选、人物设置、叙事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一定是高过只观片,不阅读其文学文本的。再如,2014年张艺谋的新片《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如果未读原著而走进电影院,你看到的就是张艺谋平心静气的一种苦难叙事———陆焉识受“”的迫害多年离家,“”结束后回到家乡,自己的爱妻冯婉瑜(电影中作“瑜”,小说中作“喻”)却意外地丧失记忆,只盼其归却不认识自己。影片中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全都是为了这个过程而服务,导致被人批驳情节过于简单。但是作为电影艺术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第一,电影的叙事容量有限,两个小时想要表达清楚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故而张艺谋聪明地选择了原著小说中的高潮情节作为影片叙事的重点,使得电影看起来更加清楚明了,感情也更为充沛。第二,电影作为一种投入、生产、发行均为快节奏、商业化的产品,其流水线的工作让一般的商业片无法追求难以达到的艺术水准。笔者也认为,这是《归来》在一些人看来过于简单粗鄙的原因所在。第三,作为再创作者的张艺谋以及其庞大的电影制作团队,很难达到小说的原创者严歌苓对于此故事的理解和掌控。详究此本小说,其故事不只局限于“”后的“归来”,而是详尽地描写了主人公陆焉识盛年时期在美国、上海的浪子生活以及后半生被流放到西北大荒凉的整个人生,从其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残酷的动荡年代下,一个知识分子命运的多舛,这可以带给我们对历史时代的思考、对人生机遇以及精神世界的思考、对文学作品笔触多变的思考,这都是电影作品难以带给我们的。可以说,对于这个小说和电影来说,小说是电影极好的补充和延伸。近年来,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大的原因当然是岁月遴选下来的文学精品足够经典,但反观之,也有影视创意匮乏之嫌。但如果我们能够在影视艺术教育之时,充分把握中文经典阅读的比重,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和创意,对于影视艺术教育大有裨益。

其次,中文经典阅读可以提高读者品位,增加他们的艺术感受力,从而对影视也会有更高的审美品位。这就好比许多高校在中文系或一些影视专业开设了“影视文学”这门课程,一些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具有相对深刻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这门课程不同于影视专业课程,不以研究影视相关知识、理论作为主要内容;也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虽然也立足文学,但是并非以传统的方式,即文本文字对事物加以呈现,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形象、直观的方式———影像。由于影视具有独特的不同于传统文本的性质和特点,使得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文学必有其独特之处。而文学经典这种平面的表达方式,更方便直观地让受众有充分时间去思考,从而提高对故事的整体感悟能力。

再次,中文经典阅读可以与影视艺术教育在多方面互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上文提到的高校开设“影视文学”课程,无论是教学生如何去鉴赏或是评价,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影视的大旨、思想或艺术等方面的传授。但是这就只看到了文学和影视的一致性,却忽略了它们的差异性。这两种作品形式,它们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文也论证过它们的一致性,但是它们却有本质方面的不同。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曾经指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文学和电影的相似之处很多,还可以概括为:如它们都是时间艺术,都是在时间的流动中表现人物、展开情节、叙述故事的;叙事手段经常采用戏剧化冲突的方式等等……但是二者的本质区别亦非常明显。这种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叙事语言上,中文经典的语言是文字,是静态的,一字一句饱含作者体悟;影视的语言是影像和声音的结合,是视听语言,这是影视的一个基本特性。两种叙事语言的截然不同就决定了它们在鉴赏时的本质是不同的,故而要区别对待。通过中文经典阅读,学生可以体会到通过影视艺术获取不到的感受,在进行影视艺术教育的时候,注重中文经典阅读,便可以在很多方面进行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情趣。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