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声乐教育研究4篇

声乐教育研究4篇

第一篇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改进方法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音乐理解水平、音乐演唱水平比较高的人才。从高校的声乐教学的特点出发,我们要分清高校声乐教学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的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高校声乐教师关心学生的声乐技能提高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对音乐作品、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认知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的韵味,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演唱技能的提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通过了解其他类似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特征,形成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修养,进而在教学中进行对比或分析,促进学生从内心深处消除重技能训练、轻艺术审美的思想。总之,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在声乐方面不断发展。

2.调整和更新教材内容

因为声乐教学理论研究在我国兴起得比较晚,而声乐教学中也没有固定的教材,很多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师都选用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曲选》作为教材。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声乐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目前已经产生了一些新的音乐曲目,如果被运用到声乐教学中来,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演唱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不仅要选择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助于学生训练的中外声乐作品,还要对近年来出现的新作品加以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更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将范唱和精唱相结合,促进学生接触更多、更广的不同题材、类型、时代、地域的作品,让学生丰富艺术的深度和广度。

3.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声乐教学做出了很大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却体现出了较强的单一性特征。这种单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个别授课方式为主,其他方式几乎没有,这种单一性特征使学生很难在教学中提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有效地提高所有学生的演唱能力、集体协作能力、作品理解能力等,因而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有在个别授课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实施集体授课形式,统一利用教学资源,统一讲解基础性课程,统一解决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实施小组授课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作品理解互动、演唱技巧交流、分组竞争演唱等,促使学生的演唱水平、合唱水平、作品理解和感知水平得到提高。

4.实施主动式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入式、被动式的教学方法,这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在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中,声乐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取引导式、主动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究、辨别和总结,在学生内心深处给予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例如,在学习演唱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收集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创作时代、创作风格、创作内容等,并结合歌谱做好分析工作,让学生演唱出声乐技巧。此外,当学生自行收集到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探讨歌曲的唱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之后做分析和总结,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就得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就得到了提高。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加强艺术实践环节教学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要开展好第二课堂,加强艺术实践环节的作用,凸显声乐教学的实践性。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舞台演唱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声乐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目标来实现声乐教学与社会的接轨。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声乐教学应该结合多元化的社会特点,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演奏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高校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开展周末音乐会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艺术交流和登台演唱的机会;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多种艺术活动,并在音乐学习班中担任一定的教学辅导工作,实现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最后,鼓励高校大学生关心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积极参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或者各种文艺节目的辅导或者编排工作,不断锻炼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演唱技能和表演技能。

6.实施多样化的考试机制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考试作为一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要想发挥其作用,就要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单一的演唱一首或者几首歌曲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因而是无法适应当前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的。高校声乐教学中,要发挥声乐考试的重要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考试评定的范围不仅仅是期末考试成绩本身,还应该包括平时的艺术实践内容和学习情况;第二,考试的内容不应该仅仅是某一个风格或题材作品的演唱,而应该是不同风格或者题材作品的演唱,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一点戏曲演唱的内容;第三,考试的形式不应该仅仅是独唱,而应该是独唱、重唱、自弹自唱等多种新式;第四,考试的手段除了作品演唱之外,还应该加入基础理论知识内容、作品感情理解等内容。通过形式、内容、手段、评定方式等不断地朝着多样化趋势发展,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艺术审美能力才能得到应有的提升。

二、结语

总之,高校声乐教学有着其特殊的规律,高校声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逐渐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提高的艺术修养水平。

作者:申婷单位:广西教育学院艺术系

第二篇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类别不一,但是大多数高校把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化的“精英人才”,即完全把国内几所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照搬过来,突出“精英教育”。这种盲目照搬专业音乐院校培养模式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多样化的高校实际,而且盲目夸大了“精英教育”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也没有考虑社会发展对音乐人才的现实需求。简而言之,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很好地分析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以及社会需求,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培养目标往往会给具体的教学实施带来误导,使其进入脱离现实的发展态势。第二,课程设置问题。课程设置是教师有步骤、有目的地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盲目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盲目随意性。一方面,在参照几个权威音乐院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诸多高校都开设了声乐课程,并不切实际地罗列了一些课程内容。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繁杂无序,导致知识不成体系,而且课程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学生对知识难以融会贯通。虽然课程内容并不少,但是细加斟酌的话,不难发现课程实质上依旧较为单一,多元化不够。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声乐技能、作品分析、和声、钢琴等偏重理论的课程,而缺乏注重实践技能的课程。此外,在有限的声乐实践课程上,又缺乏对应理论知识的讲解,即没有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在教学中。第三,教学模式问题。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模式是完成课程设置内容的重要手段。尽管随着新时期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更新了不少,但是从整体上看,各高校基本上还在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精英化教学模式,采用“一对一”的小班形式传授技巧,而用“大合班”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从形式上看这种“大”“小”结合的教学模式似乎颇为合理,但是对于扩招以来生源日益增加的我国各高校来说,“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很难惠及学生全体,而“大合班”的模式则很难有针对性,教学实效无法保证。因此,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只是流于形式,客观上是降低了教学成本,却并未取得教学效果的实质性改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削弱。其最终结果往往是,经过一个或多个学年的声乐教学,学生仅仅学会了演唱几首歌曲,但这一切只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量与学习能力的提升。第四,评价体系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而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评价体系不太科学。首先,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过于重视对学生声乐技巧的考察,而对技巧之外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则轻视甚至忽视,也就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教师,这种主体单一的评价模式剥夺了学生以及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的机会与权力,不利于对教学的合理引导,而且在单一的教师主体评价下,有时教师很难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其评价往往受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这些都是评价不合理的表现。第五,师资建设问题。师资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高校中,除了专业音乐院校以外,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师资较为薄弱,而在声乐教学方面则更显得捉襟见肘,不仅数量上远远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质量上更是无法短期内达到预期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高学历的理论人才欠缺,不能为声乐教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高技能的行业专业人才欠缺,不能为声乐教学的纵深发展提供实践支持。除了“高精尖”的学科带头人欠缺外,整个行业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是不成体系,无法从上至下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声乐教学在改革的大潮之下,既取得了一些成绩,更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定要从这些问题出发,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寻求对策。第一,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切实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其制定必须因地制宜,即各高校要结合本校校情与社会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音乐专业院校可以强化“精英音乐人才”的培养;而大多数师范院校或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一定侧重“师范性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输送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要侧重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人才支持。当然,这几个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每种院校在突出重点的情况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声乐知识。第二,优化课程设置。从整体上说,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必须要多元化,不能再盲目照搬某一权威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而要把自己学校特点融入到教学当中。除了开设普通的乐理知识、声乐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之外,还可以把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声乐加入课程中。这样课程既包括了通识课,又融入了地方民族特色,同时也把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了。在课程设置中,各个科目不能是拼凑式的,而应当是有机联系的,科目之间应当互相促进,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技能,二者并行发展。第三,更新教学模式。虽然高校扩招以来,生源不断增加,教学师生数量的矛盾日益凸显,但是永远不能忽视现代教育的重要本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把数量大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根据其声乐知识水平、个性、嗓音等特征分成不同的层次,实施分级教学。其次,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争取在最小范围内实施通识课“大班教学”,以提升教学效率。对于“一对一”的专业课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在做好“一对一”的典型示范后,更多关注全体学生。另外,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前提下,增加实施任务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之下更多地自主探索。第四,调整评价体系。在现行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下,教师一定要采取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降低教师个体因素对学生评价的影响,而且要真实反映日常教学。另外,评价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纯粹对学生声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行考查,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此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教师之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从学生的视角评价可以带来新奇的效果,还可以引入社会评价,比如让学生通过一次社会实践,让相关专家、部门对其评价等。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师资来说,当前形势下,首先,要大力引进人才,既要引进高学历的声乐理论人才,也要引进行业内部经验丰富而且水平高的技能人才。其次,高校声乐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可以轮流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所进修,也可以实施惠及范围更广的校本培训,也可以让教师深入行业内部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最后,教师要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在日常教学和参加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指导教学,让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三、结语

高校声乐教学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但是我国音乐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当今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生源差异较大的形势下,声乐教师只有立足现状,带着问题意识和改革意识,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声乐人才。

作者:郑健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第三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传承中职声乐教材的开发

随着中职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这对我们声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声乐意识很重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声乐教学中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勇于实践探索,尝试从多方面进行声乐教学,才能够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声乐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声乐教师要立足长远,围绕声乐文化传承这个根,加强对声乐教材的理解、研究、应用和开发,特别要从深厚的声乐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材知识,并时刻准备着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传承中职声乐教材的开发。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多读音乐书籍、改革声乐教学方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激发音乐课堂活力

声乐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在中职学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以音乐学科的音乐性、审美性、综合性、民族性、多样性、灵活性等属性特征为原则,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并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教师应结合民间艺人演唱进行模仿教学,注重追求风格的原汁原味,与学生一起找出声乐的民间风格与技巧运用上的契合点,搞好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互动。再就是教师还要把民族声乐教学理论补充在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阅读声乐典籍文献资料。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明代魏良辅的《曲律》,吸取和积累古今曲艺表演艺术家的演唱经验,对民族戏曲的演唱传统进行了解等,这样才有可能拓宽民族声乐教育理论的学术视野,才能构建和形成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三、注重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声乐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自己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内容,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音乐学科。声乐教师要坚持声乐教学和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相贯通,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声乐教师加强声乐的技术能力,因材施教,迅速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基本功,达到声乐学习的扎实性、专业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增加声乐的理性认识,做好声乐学习的铺垫作用,提高声乐学习的艺术修养。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是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及声乐教学效果的综合检阅。所以,交流演唱会是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歌唱的心理素养。只有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通过声乐演唱认识声乐的性质特征、活动规律和社会意义。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声乐实践活动,特别是做得成功的活动,对于声乐学习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校园内的艺术实践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艺术演出活动,这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能够积累丰富的舞台演唱经验使其终身受用,对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更加有利,能够使学生的声乐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我们有五千年丰富的文明史,我们的音乐艺术应该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走“寻根”与“开放”相结合之路。中职音乐专业声乐课是一门融中西方声乐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应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博中求精,在整理文化的熏陶中求得技术的发展,应深入学习和有效继承我国民族声乐的精华,理解并掌握我们民族声乐所独有的审美观,同时探究与西方美声唱法的相同之处,寻其规律,究其个性与共性,在共性中发展个性,从而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

作者:林艳杰单位:辽宁省调兵山市职教中心

第四篇 1声乐比赛通过学量的曲目,提高了学生的演唱水平

一般艺术院校所设置的声乐课教学,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强调:即声乐理论、声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声乐演唱技能。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演方法和歌唱方法,可通过对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的设置,帮助学生逐渐实现各个层次的既定目标。而这种方式,实际的演练匮乏。以青歌赛为例,青歌赛在近年来比较火爆,要求演唱者完成一首新、老、外国或者中国的自选歌曲的演唱,并且大赛还对演员表演的曲目做了具体的规定。参加原生态表演的歌手,应对4首自选曲目进行准备。由此可见,参加青歌赛的过程,是对平时积累知识的审核和提升的过程,并非是准备一两首歌曲那样简单,不仅要求选手能够掌握一定的艺术内涵,达到一定的技能,同时这种技能还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范。评委要审查演唱者是否掌握了全面的曲目范围,演唱表演是否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个性,是否能准确地诠释演唱的风格等。声乐比赛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使表演者能够学习众多的曲目。依照赛制的不同需要,师生们对作品进行选择、准备和诠释。教师只有通过演出实践和比赛,对学生学习歌曲技能的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才能对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的发现,并对技能训练的方法和内容及时调整和修正。在创作中进行锻炼和磨砺,进而不断地完善和巩固学生的声乐技术。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2演出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声乐教育的发展

师生们通过演出实践,能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体验,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声乐教育的发展。而作为一门实践表演性艺术,实践是对它的真实效果进行检验的必经途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巩固。通过对表演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学生的艺术水平得到提升。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对舞台实践的不断积累,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学生如果是初次登台,因为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舞台经验匮乏,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者是大脑一片空白,或者是忘记了动作和台词,而同学们经过多次的磨炼和舞台实践,会一点点地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在以后舞台表演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问题,也能够化险为夷、巧妙处理。到了高年级的时候,表演时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这样不仅显著提高了演出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使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学生通过彼此的交流,不断加强舞台实践经验,不仅对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行了检验,同时还进一步扩展了知识面,掌握了课堂上学习不到的东西,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升,增进了彼此间的协作和团结。教育中最容易令人接受的、也是最活泼的形式,就是寓教于乐,而艺术实践作为有效的途径,能将无味枯燥的课堂教学转向实践的大舞台中。通过舞台表演艺术,同学们对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总结。并能对社会生活深入体验和观察。使自身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们凭借演出实践所搭借的平台,能对自身在声乐表演方面的经验逐步进行积累,对自身的潜能不断挖掘和发现。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能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基本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在声乐教学和演出实践的不断摔打和磨合中,教学相长,进而不断提高师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结论

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就是舞台演出实践。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了锻炼和培养。舞台演出实践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并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重要途径和手段。

作者:曹曦单位: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