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技术哲学思考

教育技术哲学思考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

所谓教育,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定义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简言之“教育即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一)、要想了解教育关键在于对“人”要有正确的理解。按吉林大学高清海先生的说法人是具有双重生命的存在:人之第一种生命是他的种生命;人之第二种生命是他的类生命。所谓种生命即人生来就有的自然生命;所谓类生命即须后天努力去自我创生的自为生命[1]。类生命是其根本生命。这与马克思所讲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说法是一致的。然而人非生而如是的,一个初临人世的婴儿是不具有任何类生命属性因而也算不得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这与动物不同,一个动物一生下来既是它本身。而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就非要靠自身努力建构不可。建构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学习。“学习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2]。模仿性、学习性是人的本性,教育则不然。教育是以学习为基础的存在,是学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之先的高等动物既已有简单的学习,教育则自人类始。可以说教育是学习的衍生物、附属物。教育是为学习而生,它是生来为学习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教育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学习。。教与学构成的矛盾是非对称性的,其非对称性表现在(1)在教与学构成的矛盾中居于从属的地位,教育是对学习的能动、是学习的类自觉化;(2)教与学矛盾的临时性、暂时性,对人而言学习是终身的,教育则非。例如当受教育者成为成熟的主体即可不再受教育而进入自学阶段。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即此之意。所以现在提倡“终生学习”是对的,至于“终身教育”对一部分人则是不必要的甚或是多余的。

(二)、人可以说是当今已知世间最复杂的存在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人是什么样的教育就应是什么样的,教育应是与人“同构”的。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就应按人的本性来进行教育。(1)人的心理结构由认知(思维)、情绪(情感)和行为三部分组成,通常又简称“知、情、意”。这三种心理成分又分别对应着人的三种能力:认识能力(智力)、情绪能力(情商)和行为能力。[3][%]根据教育与人的同构性,教育也应是三种能力兼顾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主体存在——完整意义上的人。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多还只停留在认知能力的初级阶段(仅仅是“知识灌输”),即使少数达到“智力教育”阶段的,也未超出认知能力的方面。至于情绪能力、行为能力还远未涉及。试问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吗?教育的片面性必然导致人的片面性,只有全面的教育才能造就全面的完整的人性。要知道“一个人生活和事业的成功,只有大约20%依赖人的智力(认知能力),其余的80%由情绪能力(情商)和行为能力决定。”[4]所以有必要开设情感教育(含成功励志教育)课,这是人的本性所使然。由此必然导致教育由表层教育向深层教育转化,即由过去简单的、单调的“知识传输”向真正的人的教育转化。因为只有深入到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才是教育之本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5]其言至真。

二、关于技术的本质问题

说到技术也要由人说起,因为技术本身即人的造物。人是活动的存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人是在目的驱动下的理性的活动物。即是说人之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指向人的目的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方法、有手段的。方法又有优劣好坏之分。并非所有方法都能使人成功的,如“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之类的方法就属劣的坏的,可称之为垃圾方法。反之,依之而行不但成功,而且还省时省力即有一个“巧”字在里面,这类方法就可归入技术之列了。所谓技术,狭义的定义是:“技术是在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最终起改造世界作用的一切工具和方法。”[7]这里强调的是“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亦即“有效性”的方法方为技术;广义的定义如埃吕尔的是这样叙述的:“在一切人类活动的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的各种方法的整体。”[8]在这里埃吕尔着重强调的依然是“绝对有效性”,可见只有有效的方法才称得上技术。人是活动的存在,人之活动是有方法的,故技术是内蕴于人之活动中的,是人之活动的内在逻辑。所以技术是人之本质的构成要素或曰人之本质的一定层面。人之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娱乐活动等等。故而技术又可分为认识技术、实践技术或征服自然的技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术、驾驭的社会技术、思维的技术、管理的技术等。当然这些于学界尚有争论,本文只就实践技术而论。对实践而言,技术即是实践的内在逻辑。也可说是实践的操作方面的理性。技术的特征即它的有效性。对效率的追求是它的本性。技术总是追求最优化的。技术还要求它的扩张性即它的推广性。技术被创造出来,只有为社会所推广所应用,它的价值才能体现。所谓推广,即是要模仿、要重复。以此可见并非唯独创造有意义。模仿、重复也是为世间所不可少的,也自有其价值在。

三、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问题

从逻辑上讲,揭露事物的本质,就是回答一个事物“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采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给事物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属概念要把这个事物包括无遗,种差要把这一事物的特性表达清楚。那么关于教育技术,我们可以说教育技术首先是一种技术、是有效的方法,这是它的属概念,这还不够,还要加上它的种差——教育活动的特性,即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有效的方法、是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

(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实践活动,确切的说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特殊性表现在:“这类实践是以实践主体支付脑力、输出信息为主要特征的,因此可称之为‘信息型实践''''。”[9]这类实践主要是通过信息、通过思想的力量影响人的。教育活动是信息型实践,也可以说是“主体建构型实践”,它主要是给学生传输信息以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建构学生的心理人格、造就学生的主体性的。教育的这种影响、建构学生的能力或力量,我们不妨称之为“教育力”。相对于“教育力”,我们可以把教育技术称之为“教育势能”,简称“教育势”。教育技术按其本性工具器物与知识,也非现实的力量本身。它是一种潜在的力、待发的能。就如同蓄满水的大坝,只要一决口,水就奔涌而出,发挥出其功效;就如同张满的弓,只要一松手,箭就飞驰而去,彰显出其威力。教育技术只要一投入教育活动其“教育势能”就会转化为强大的“教育力”。教育技术是教育这种思想力发挥作用的程式和保障,它保障思想传输发挥作用的有效性。教育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外推力和内驱力。我们以往进行的教育诸如:知识灌输以及单纯的智力教育基本上是靠外推力发挥作用来推动学生学习的。它没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内部,相对于学生是外在的东西,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所谓内驱力就是依靠情感教育或曰“心灵的对话”所激发的学生自己驱动自己奋发向上的“激情的爆发”。只有达到如此境界的教育,才算得进入了全面的深层的真正的人的教育的大门。情感教育本身就是带有强大的“势能”,它能驱使学生自己奔向成功,起到了教育技术的作用。是否应把其归入教育技术之列呢?还有待研究。或许它就是另类教育技术吧。

(二)教育作为信息型实践主要是一种脑力劳动。脑力劳动又有低端脑力劳动与高端脑力劳动之分。所谓低端脑力劳动就是重复性脑力劳动,主要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模仿、克隆、复制,起传播、推广的作用;所谓高端脑力劳动就是指创造性脑力劳动,如科学研究、技术设计、创作等精神生产型的脑力劳动。教育活动一般说来属于重复性的低端脑力劳动。教育本质上不是精神生产,而是人类精神文化延续,通过模仿、克隆、复制而生成新个体。这也是教育技术的本性所使然,技术本身就要求最大限度的推广、克隆、复制,以发挥出最大效用,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三)相对于人类,教育是手段,是实现培养人的目的的手段。故教育本质上即手段、即技术。马克思曾说过:“人体解剖对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10]以往的教育,教育技术只是处于原初型态、萌芽状态。以至教育技术于上世纪开始发威之际,人们还以为教育技术是于教育之外长出的东西,而不知其即教育自身之组成部分。之后人们才醒悟教育技术原来自古即有,教育技术本来就是教育之本质的内在构成要素。教师即为中介、为手段、为教育技术的化身,也即原初教育技术的唯一代表。后来的影视音像传媒手段、网络技术的运用不过是教育技术进一步发展,教育技术不再以教师为唯一,它已初具系统形态。教育技术系统化是历史的必然。教育技术系统化必将导致教育的技术化,从而达到教育的高级阶段。到那时,教育方显其技术本性。只有实现了技术化,才是回到了教育的本真——完备的成熟的教育形态。

(四)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在1994年推出的教育技术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1997年新推出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把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溶于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领域。”这俩个定义都只“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作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免陷入了“学习中心论”的窠臼。仅仅涉及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只是教育技术的对象一方面,只是教育技术得以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依上文所提到的教育与学习矛盾的非对称性原则:教育是以学习为基础的存在,教育是对学习的能动、是学习的类自觉化。没有教育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仅对未完成的个体而言)。在建设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要进行教育资源建设。

(五)教育技术的发展将深入到对教育和学习资源环境的研究。一个人,按德国文化人类学者兰德曼的说法:“只有从精神文化领域出发,不仅把肉体与精神,而且把整个文化世界都视为人的存在,才能建立完整的人的形象。”[11]人与他的环境是一体的存在,即环境也是他的组成部分,即他的无机躯体。依教育与人同构性原则:人是什么样的教育就应是什么样的。教育技术深入到对教育和学习资源环境,正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入,也是人的本性所使然。教育的明天必将是教育技术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