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教育期刊

基础教育期刊范文精选

基础教育期刊

基础教育期刊范文第1篇

1.1文献类型分析统计表明,所有文献中期刊文章数量最多,达8111篇,占文献总数的98.39%;学位论文其次,有79篇,全部为硕士论文,占文献总数的0.96%;会议论文有43篇,占0.52%;报纸文章11篇,占0.13%。从文献总数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引起了大量的关注,但是由于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稀少,可以看出研究交流程度不高,且没有形成社会关注,主要参与者是高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

1.2发文时间分析统计表明,对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随时间递增的趋势。从1984—1994年,每年文章数不超过10篇,这个阶段正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萌芽阶段;从1995—2004年,文章数量逐年稳步上升,超过了100篇,这个阶段正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国成长普及的阶段;从2005至今,文章数量飞速增长,在2011年突破1000篇,对教学研究的巨大关注,从侧面显示计算机教学开始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走进改革阶段。因统计时间未满一年,2014年文章数量较少。

1.3期刊分析统计表明,8111篇期刊文章发表在1426种期刊上,平均每刊发文5.69篇;但发文分布不均衡:有1299种期刊,每刊发文数为1~10篇;而发文量最集中的26种期刊,每刊发文51篇以上。所有期刊中,发文量最大的10种期刊分别是:计算机教育(452)、电脑知识与技术(319)、福建电脑(252)、科技信息(247)、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79)、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46)、考试周刊(115)、黑龙江科技信息(100)、信息与电脑(理论版)(87)、中国科技信息(87)。在本领域发文排名前10核心期刊依次是教育与职业(57篇)、中国大学教学(44)、中国成人教育(42)、职业时空(20)、中国教育信息化(20)、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6)、黑龙江高教研究(13)、成人教育(11)、现代教育技术(11)、职教论坛(11)、职业技术论坛(11)。

1.4作者分析由于重名问题普遍存在,作者发文情况难以精确统计。笔者从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姓名出发,以署名为同一单位视为单一作者来过滤重名情况,得出本领域发文量最高的10位作者分别是:赵洁(东北农业大学)发文16篇,冯博琴(西安交通大学)10篇,刘强(湖南工业大学)10篇,苏中滨(东北农业大学)10篇,叶惠文(华南师范大学)9篇,杜炫杰(华南师范大学)9篇,刘建平(辽宁中医学院)8篇,李华(佳木斯大学)8篇,廖瑞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8篇,朱勇(沈阳农业大学)7篇,周虹(佳木斯大学)7篇。可以看出,高产作者中存在3个研究团队(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佳木斯大学),合作论文较多。从发文质量看,西安交通大学的冯博琴教授在核心期刊发文9篇,为本领域翘楚。

1.5关键词分析统计显示,所有文献共有6612个关键词,剔除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等词汇,排名前30的关键词显示了研究者主要关注的内容,分别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非计算机专业、改革、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任务驱动、高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分层教学、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实践、实践教学、学生、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级教学、创新能力、计算思维、网络教学、问题、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等。1.6作者机构分析由于机构署名方式不规范,笔者从发文量最高的机构名称出发,统计发文量最高的10个机构分别是:佳木斯大学(20)、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16)、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14)、辽宁工业大学计算中心(13)、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1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12)、浙江树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1)、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中心(11)、东北农业大学(11)。上述机构包括了高产作者中的3个研究团队和冯博琴教授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

2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内容评析

从研究内容看,文献涉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方面面。笔者从关键词统计结果出发,分别对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计算思维)、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高职高专教学、教学管理(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发展)6个研究热点进行述评。

2.1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主要是来源于4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基础课课时缩减的趋势、学生信息化水平提高的现状、信息技术迅速更新的速度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更高要求。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改革内容看,任何改变现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措施都是改革;从主体看,可以是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类院校或整个高校系统。2003年,时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的谭浩强教授,针对全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改革要面对的7个问题,指出改革的方向,其中第7点明确提出:“全国范围如此之广,东西部地区差别又大,学校类型和层次各不相同专业类别林林总总,根本不可能全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用同一模式、同一内容、同一教材进行教学。应当提倡广大教师从实际出发,发挥创造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参照全国和各地区的指导意见创造出符合本校本专业的方案”在这个背景下,大量以本校实践为基础的“改革方案”式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如高美真(2007)强调了“摸底调查、分层次教学和开放性实验教学”等做法。就具体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参考指导性文件,更多地是借鉴本地区、本类型其他高校的教学实践,来推进本校的教学改革;但改革之路困难重重:教学管理部门会增加工作量,教师会面临新任务,学生还可能提出异议,因此“改革”需要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2.2教学内容(计算思维、实验教学)从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以来,计算思维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来自重点大学的专家教授们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来阐释其内涵和实施方法。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等(2012)在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定义及内容层次的基础上,指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无意识、潜移默化教学的现状,最后在调研基础上,区分理工类、综合类和人文艺术类,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课程+‘X’门应用课程)的联动改革方案。相对于引起广泛探讨的“计算思维”,“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已经长期存在,但业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具体内容设置还存在差异。冯博琴教授(2006)指出:“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纲’和‘灵魂’,只有它才能使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教人以渔’。”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上,“例如C语言课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理论授课时数与实验上机时数比例为1:3,讲课10学时,上机30学时”。综上可见,“思维”和“实验”对应着“动脑”和“动手”,看似处于教学中泾渭分明的两极,但对于计算机基础这样的应用型课程,“实验求证式”的思维训练比“理论讲解式”的思维训练更合适。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而言,“计算思维”的训练难度非常大,而学会利用各种软件工具完成本领域的信息处理及相关业务的价值更为显著,因此实验教学更应受到关注。

2.3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法”是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理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很少讨论是否要采用“任务驱动”,而是集中于如何实施。武汉工业学院的刘光蓉等(2004)结合实例从任务设计、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协作学习4个方面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和探究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类似,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实施,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比“任务”更强调示范性和现实性。山东工商学院的王丽娜(2007)认为“启发式/案例教学法不是特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启发式/案例的运用技巧,也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原理简单,实施也没有阻力,但是“任务”和“案例”都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如何持续更新案例和任务才更具挑战,而教学方法的探究,永远没有完成时。

2.4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的方式,分层教学产生于对学生差异的重视,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而网络教学逐渐从教学辅助手段向主流教学模式演变。本模块探讨的三种模式并不在一个分类层面上,因此存在各种组合的情况。“层次”在研究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层次,如第1层次是公共必修课,第2层次是专业必修课,第3层次是公共(专业)选修课;另一种是指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高低的层次;实际研究中后者居多。四川文理学院向伟(2009)的分层方案更为全面,分别按学历、专业、学生基础分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笔试和上机比例)上体现出差异化教学。必须看到,分层教学是在学生水平差异情况下确保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班间分层”比“班内分层”更彻底、效果更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前者通常需要通过考试来打破原有行政班重新组织教学、实施教学,会带来大工作量,阻力较大,而后者主要依靠任课教师的教学安排,更容易得到实施。自主学习的专门性研究始于2005年,两篇文章都是立足“广播电视大学”这类教育形式,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随后,中国计量学院的刘砚秋等(2012)全面介绍了该校的实施方案,将“自主学习”走入现实,“课内学时由原先的34学时缩减为22学时,全部安排在机房进行”,最终“该方法激发了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完全的网络教学,其教学、答疑辅导和考试的大部分教学过程在网上进行,也是远程教育采取的模式;二是作为教学内容组成部分的网络辅助教学,一部分课时老师学生面对面讲授,可利用网络资源,另一部分课时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学;三是作为课外辅导的网络辅助教学。目前,研究较为集中在第二种具体模式上。综上,“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是否会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可以看作一个趋势,但实施起来需要诸多软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的前提下进行这样的变革。

2.5高职高专教学从事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们从本职工作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探讨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冉崇善(2004)提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在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模式。其中“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即教学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为重要目标,这些做法在本科院校也同样适用。因此,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都可以借鉴本科院校,同时需要在教学中强化“考证”,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6教学管理(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发展)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早在1996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刚开始按每年两次的规律运行时,时任国家教委文科计算机指导小组成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的卢湘鸿教授就发文,认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不存在互相取代或合轨问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应该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在某些层面上互相接轨”但是,随着“考试指挥棒”作用的逐渐显现,计算机等级考试对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引发广泛思考。文献数量显示,对等级考试的关注度,各类高校呈现明显的差异:重点高校<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因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的关联程度,也依次递增。各地区的情况也有差异,就上海而言,从2013年开始取消上海市高等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收费,有利于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向“教考分离、课程考试”的方向转变。研究成果中,专注于“教师”的文章数量很少,但是大多数文章的内容都涉及教师在改进教学内容、应用教学模式、采用教学方法中的作用,也从管理角度分析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冯博琴教授(2006)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经验,即“采取自我孵化、引进、留住骨干三条措施壮大队伍”。诚然,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最适合参加“教学改革”类项目,但是这样的项目数量较少,所以教师往往会与计算机专业课教师一起竞争计算机专业类的课题,难度很大;而课题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晋升,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将等级考试和教师发展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省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优秀率这些量化数据可以成为高校间可比的课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在校际竞争的压力和学生追求证书的动力作用下,计算机基础教学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教师生存环境较好;对于不重视等级考试的高校,如果开设计算机专业,则教师可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为辅来规划发展路径;既无专业又忽视考级,处于这种状况下的基础教育和教师发展容易陷入停滞状态。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从2007年开始,已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施以考代教的政策:“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校针对本科学生的过关课程(零学分,不单独开课),每个学生必须通过考试,考试成绩与毕业文凭挂钩。”而据笔者2013年7月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学的实地调查,该校也没开设任何针对全校学生的计算机类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探索还要继续。

3结语

基础教育期刊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省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迎接国家督导检查电视电话动员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巩固提高我省“两基”水平为目标,以接受国家督导检查的契机,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宣传好通过“国检”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实施“两基”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力宣传各地在做好“两基”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活动、职责分工

(1)新闻宣传活动

1、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我省“两基”先进经验、典型事迹以及迎“国检”的重要措施。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主题,采取分重点、有层次、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营造浓郁的氛围,2007年4月底前,掀起“迎国检”工作的舆论高潮。(由教育工委宣传部、专职工作班子、教育电视台、期刊社负责)

2、积极争取省主要新闻媒体的支持与配合。2007年3月至4月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组成若干个采访小分队,深入市、县、乡和农村中小学校,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活动。重点报道好各地在抓好“两基”工作中涌现出的新经验、新典型、新事迹。(由教育工委宣传部、专职工作班子、教育电视台、期刊社负责)

(2)社会宣传活动

1、编辑一本书。收集、整理20年来《中国教育报》报道我省“两基”工作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系统总结我省“两基”工作取得的成果。(4月中旬出版,由期刊社负责,江西高校出版社予以支持)

2、拍摄一部专题片。精心策划、制作一部全面反映我省“两基”工作成果的电视专题片,全面总结,科学评价,增强“两基”通过国家督导检查的信心。(2月底前完成脚本写作,4月中旬由期刊社、教育电视台负责完成制作)

3、举办一次图片展。省、市、县共同合作,以图片和数字的形式真实再现我省“两基”工作在强势推进中所走过的辉煌历程。(2月底前由基教处、督导室和各市、县提供图片,4月之前由厅办公室、期刊社负责完成制作)

4、制作一本画册。制作《江西“两基”工作巡礼》画册,图文并貌地反映我省20年来“两基”工作成果,以聚焦全社会目光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4月中旬完成,由专职工作班子负责制作。基教处、督导室和各市、县(区)提供图片文字)

5、办好工作简报。不定期编发《江西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简报》,报道各地迎“国检”工作动态,为各地市提供一个迎“国检”交流平台。(由专职工作班子负责编辑、各市、县(区)指定专人上报相关信息)。

三、经费保障

省厅“迎国检”宣传活动经费,由厅计财处负责核拨;各市、县(区)也要相应安排“迎国检”宣传专项经费。

四、几点要求

1、思想认识要到位,精心策划部署好各项宣传活动。迎“国检”是我省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委厅相关处室、单位要统一思想,立即行动起来,把迎“国检”宣传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到事事有专人做、事事有专人管。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各市、县(区)要在积极参与省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的宣传活动,为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营造浓郁氛围。

2、组织协调要到位,上下联动开展好各项宣传活动。

为确保各项宣传活动的有序开展,各市、县(区)要积极争取有关新闻媒体的支持,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要制订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要有工作日程表,做到每月有部署,有总结,把各项活动落实到位。同时,要及时上报各类文件、材料和总结,及时上报工作信息,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基础教育期刊范文第3篇

1.计算思维的概念计算思维是一种新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杂志上给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的定义。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从周教授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并涵盖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类应具有的一种能力。如同所有人都具备“读、写、算”(简称3R)能力一样,计算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2.计算思维的本质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和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2011年通过给计算思维的各要素作描述,下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即计算思维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特点:

(1)制定问题,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来帮助解决该问题;

(2)要符合逻辑地组织和分析数据;

(3)通过抽象,例如模型、仿真等,再现数据;

(4)通过算法思想(一系列有序的步骤),支持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5)识别、分析和实施可能的解决方案,找到最有效的方案,并且有效结合这些步骤和资源;

(6)将该问题的求解过程进行推广并移植到更广泛的问题中。计算思维反映了计算机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核心的方法,是对计算机学科三个不同领域(理论、设计、实现)的概括和提炼。计算思维注重在问题求解过程中对问题的抽象及表示、注重算法设计的抽象化及算法实现的自动化、注重问题求解后实现方法的再利用,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3.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思维是人类具有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早期没有计算机时计算思维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缺乏对计算思维概念的正确认识而没有被人们明确意识到。计算机的产生及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使计算思维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并将计算思维的培养纳入到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已经能够明确体现出计算机技术及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对于引领计算机学科及相关技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研究却较少涉及,以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被局限在解决已有类似解决方案的问题上,当遇到崭新的问题时,只能用已有的技术或方法去套用,即使问题得以解决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这对于学科的延展性以及各行业的发展前景都是不容乐观的。这就是源于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忽略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不仅能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解决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全局出发,以计算机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激发学生在各学科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进而能为将来就业后的行业发展和突破创新做到很好地铺垫。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计算机基础教育狭义地定位为一门工具学科,就是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将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过于宽泛且理论层次不高,并且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内容重复,这样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让学生感觉好像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益递增,社会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教学目标和内涵要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和需求,将计算思维融入教学的各环节中,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的重定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科在某些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科,而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学科,是一个能带动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学科。作为信息时代主要载体的计算机已不再做为一个简单的工具存在,其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更为深刻的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提高被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大学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对的教学群体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这些学生毕业后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去工作,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大学中对这些学生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到社会各行业的发展进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协同能力和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突出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这种能力对学生将来从事任何行业都将是终身受益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科学谋划,稳步发展,不断创新。教指委《关于申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通知》中明确给出了大学计算机“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的总体教学目标,不仅要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更要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以及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意识、兴趣和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

四、以计算思维为导向,拓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1.转变教学理念计算机基础教育传统的教学理念以知识加技能为主,过多地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以及计算机操作技能上,这样在学生以后回忆时也仅能记起一些零散的概念、对于一些工具软件的使用等,从知识的延续性上对学生没有较大的影响。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要确立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贯穿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引导和训练,逐步养成利用计算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活学活用,解决现实生活或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师资队伍的建设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领航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以及传授方式等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要将教师现有的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思维融为一体,对每个老师来说都是对知识体系的一种重组,因而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多种形式的计算思维的学习、研讨以及交流活动都是很有必要的。

2.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新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与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1+X”的课程设置方案,将大学本科阶段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学生专业或行业需求相结合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科专业分布重新构建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1)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依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从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做了较大地改进,引入了对计算思维概念、本质以及特征的教学专题,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确定了计算机与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网页制作、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共十个教学单元。将计算思维概念的体现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的引导蕴含在不同的教学单元中,例如通过大量引入日常生活中涉及计算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计算的概念以及计算无处不在;通过典型实例介绍抽象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了解基本计算环境等。

(2)计算机专业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对理、工、文科开设《程序设计技术》课程,对艺术类开设《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程序设计技术》课程根据学科分类不同分为C语言和,同一种编程语言又根据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教学教育之后,已经初步建立了计算思维的意识,借助专业教学使学生将这一思维模式很好地延续下去。特别是在《程序设计技术》课程中所侧重的就是学生对于抽象算法的设计以及利用编程语言将算法具体化、自动化的实施过程,这无疑是计算思维得以体现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实例。

(3)计算机能力教学。计算机能力教学是前两种教学的升华,包括计算思维能力和学科创新能力。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涵盖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专业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科方向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学术讲座以及学科竞赛的形式得以体现。目前我校对机电、测控专业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食工、化工开设高级编程、对经济管理类开设数据库设计与开发、对艺术类开设网页设计和动漫制作等。这将使学生在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所培养的计算思维方式以及计算思维能力得以延续发展,进而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

3.更新教学方法由于对学生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学方法也要同步地进行更新,由传统课堂讲授模式改为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专题研讨、问题引导、反思与自我建构等多种模式的结合运用。在每一种教学方法中,都要体现出教师引导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把所有内容灌输给学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让部分内容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体会出来,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成就感,所取得的效果比教师直接讲给学生要好很多。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计算思维的模式下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4.丰富课程资源以往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资源往往是自己的讲课课件、习题答案等,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迅速兴起为教师创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创建本课程的课程网站,将本课程的教学文档(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以及答案等)放在网站上,还可以在网站上设置讨论区为师生课下交流提供空间,分阶段测试区为学生自我测试提供平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意识和能力,为此还可以在网站上开辟计算思维专栏,将计算思维的概念和理论详细地进行介绍,并结合计算思维在该课程不同章节的具体使用,使学生对计算思维从理论到结合实践的具体应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逐步锻炼并养成利用计算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使用习惯。

基础教育期刊范文第4篇

通过对中国知网2000年以来篇名分别包含高师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师范音乐、音乐教师教育的全部期刊文献进行检索,为确保所研究文献的学术性,进而又遴选出发表在重要音乐期刊①、主要音乐教育期刊②、音乐学院学报③和南大核心期刊等各类期刊的文献,再剔除检索中出现的重复文献,得到的有效文献共计186篇。通过对这186篇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范畴展开讨论。

(一)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师范性研究

正确认识和理解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办学的首要前提,能为高师音乐教育提供必需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从统计数据来看,关于这一范畴的研究占5.91%④。1952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教学计划(草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第一个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其中明确规定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员。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步完善。新世纪之初,关继文指出高等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普通学校音乐教师,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培养目标模糊的倾向,影响着高等音乐教师教育职能的发挥。⑤这里的历史原因为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修课程”演变成“主修制度”,较多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只注重主修课程的单项音乐技能培养,造成了倾向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削弱了高师音乐教育应有的师范性内涵。正因研究者意识到了这一历史误解,新世纪的研究者开始强调高师音乐教育主要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服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师范性。郑颜文、徐菁菁等以正确价值取向重塑高师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对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相关阐释。⑥新世纪关于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强调必须改变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模糊不清的状态,明晰高师音乐教育主要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服务,坚持和加强师范性内涵,这将直接影响到基础音乐教育的优劣成败。

(二)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与改革研究

新世纪的到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者们面对高师音乐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此论题的研究占比为19.89%。姚思源指出新世纪初是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处于激烈的动荡、变化的时期,需要从教育理念、办学形式、课程建设、科研及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⑦郑莉认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教育面临来自知识结构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挑战,必须拓展学术视野、增厚文化底蕴,掌握现当代教育新理念、新技能,才能适应教师教育发展需求。⑧王耀华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针对性的改革思路。⑨吴修林则论述了在扩大招生规模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调整招考政策、合理调配师资等办法来改善办学质量。⑩还有研究者从教育模式、教育评价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崔永日、王立东认为高师音乐教育缺乏良好氛围、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教育评价存在局限性輥輯訛;徐敦广从教育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对音乐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倡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輥輰訛随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音乐课程标准》)以及修订稿的颁布和实施,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也要进行相应改革。韩勋国、廖家骅等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视角提出高师音乐教育要进行多方面改革,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新发展。輥輱訛这一方面的研究关系到如何打通基础音乐教育和高师音乐教育,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更多有创见性的成果。

(三)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与核心构成。课程与教学问题通常交织在一起,对于这一论题的研究文献占比高达51.61%。从宏观上对课程与教学问题进行的研究中,尹爱青提出以深入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为基础教育服务为核心的思路对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进行调整。輥輲訛于学友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学科交叉与学科渗透、课程合并与增减、改革考试形式、加强教育实习与艺术实践这四点关于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手段与方法。輥輳訛朱咏北则从文化维度和实践维度论述了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輥輴訛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改革依据对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相应规划。教育部于2004年12月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对深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鉴于其广泛的影响,一些研究者针对这份《课程方案》进行了重点解析,如王耀华、万丽君指出《课程方案》是一个富有新意的指导性文件,对其具有的师范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进行了相关分析輥輵訛;郭声健指出《课程方案》将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认为《课程方案》中教育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偏少,并以整个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为研究背景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改进思路。輥輶訛微观层面,有许多研究成果属于专门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中某项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所涉课程甚广,如基本乐理、钢琴、声乐、视唱练耳、和声、作曲、民族音乐、世界音乐、器乐合奏、形体与舞蹈、音乐史等,其中又以钢琴、声乐、民族音乐这三门课程的研究居多。关于钢琴课程的研究多关注到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如张旭良强调加大钢琴伴奏能力的培养力度是适应音乐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必然之举。輥輷訛关于声乐课程的研究主要强调高师音乐教育的声乐课不能雷同于专业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课,如韩再恩指出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存在着培养表演专业演唱人材的倾向,应该充实声乐基础理论、嗓音生理卫生、童声训练研究、歌唱教学法等内容輦輮訛;还有研究者以教学模式为关注点,论述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声乐课程教学模式。关于民族音乐课程的研究多提到由于长期受“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不利于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需要特别重视民族音乐的学习,如马达就提出了开设多门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设想輦輯訛。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到,要在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舞蹈、合唱、合奏等课程的教学中多涉及民族音乐元素。课程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从研究者们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关注度也可以看出此论题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期待不断涌现出透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现象提炼其本质,更加符合高师音乐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

(四)高师音乐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

随着国际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部分学者对中外高师音乐教育进行了专门性的比较研究,有11.83%的文献聚焦于这一论题。中美音乐教育专业比较的关注度最高,研究成果也较为突出。丁东红以美国多所大学音乐教育专业为比较研究的对象,论述了这些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特点,包括完善培养目标、立足基础教育、重视实践能力、大力促进就业、重视课程更新、优化课程形态等輦輰訛;郭声健则详细论述了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侧重点的课程设置特点,以反思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輦輱訛还有一些与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音乐教育专业相比较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林海概括了乌克兰高等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即以艺术修养为基础的课程方案、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教学为中心的集约型管理体制。輦輲訛代百生论述了德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启示輦輳訛;孙雷雷从国际地位、国家政策、学制安排、学分体制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意大利的音乐学院,并由此引出对我国音乐师范教育在新形势下发展的进一步讨论。輦輴訛这些研究旨在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促进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之外,还有一些关于高师音乐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占10.75%,如蔡梦、余丹红等学者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再如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生培养的研究,高师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研究、高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免费师范教育与音乐教师教育的研究等。关于这些主题的研究,其文献数量都在五篇以内,比较分散,还需要研究者加以更多的关注。

二、关于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审思

限于篇幅,难以对新世纪以来关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所有研究展开论述,只能选取一些研究作为代表窥探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大致情况。这些研究针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不同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随着时展、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想要让高师音乐教育研究更进一步扩展与深入,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关键方面的问题。

(一)基于多维跨学科视角,扩展音乐教育研究论域

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整体状况来看,虽然研究者们关注到了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诸多方面,但离完善的研究体系还相距甚远。为使高师音乐教育的研究内容日渐全面和深入,重点在于如何跳出固有的研究思维,这就需要基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美学等不同学科寻求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的更大视野,从多学科视域积极汲取养分对高师音乐教育进行多维度的深入研究。如有学者基于多维度跨学科提出的前沿性研究方向:音乐“课目教育学知识”的研究,“以学定教”的研究,“博雅教育”的研究等。輦輵訛时至今日,这些研究方向的成果依然十分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高师音乐教育中有许多重要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或扩展。如现有的研究绝大多数针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就非常少,而针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暂时还没有,更缺乏对本、硕、博三个不同学历层次相互衔接培养的系统性研究。再如高师音乐教育中卓越音乐教师培养研究、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艺术研究、高师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师素养研究、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隐性课程研究等,这些论域的研究也颇为鲜见。此外,如何结合师范认证和“双一流”学科建设切实提高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挖掘与探讨的问题,也是整个研究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紧密对接基础音乐教育,构建研究共同体

通过已有研究文献可以印证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往往滞后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总是受到基础音乐教育变革的冲击后才被动地进行改革,明显地缺乏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前瞻性。实际上,这个制约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长期与基础音乐教育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曾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研究项目与中小学音乐教师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研究项目常常是各研究各的,互不搭界;而美国的音乐教育改革被认为是要全社会要参与的大事,高等院校的音乐研究项目成员不仅来自高校、还来自基础教育学校、艺术社团、教育行政机构、社区和企业。輦輶訛进一步来看,关于研究主体的身份,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研究者大多数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或者相关领导。无疑,这些研究者为高师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是造成其与基础音乐教育对接不够紧密的重要原因。高师音乐教育主要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师资,因此应积极对待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诉求,在人才培养上达成共识。高师音乐教育研究应主动联合中小学音乐教师、教研员、教育行政机构等进行合作研究,让更多不同身份的研究者参与到高师音乐教育的研究中,多方面、多渠道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家层面对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教育一体化的研究已经启动,我们有理由期待相关研究成果对解决高师音乐教育发展根本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

(三)加强实证研究,提升科学性和专业性

基础教育期刊范文第5篇

*村第一小学是传统名校。*校长上任后,如何突破学校发展的高原效应,引领学校再发展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人的发展学说理论,大胆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做最好的我”的办学理念,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走出学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之路。*校长确立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学校发展共同愿景,制定了学校2010发展纲要和行动纲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5I自我内涵界定,建立了以3D法则为核心的动力体系,形成了“我对自己负责,我和同伴进步,我为学校增光”的行动跟进,构建了以促进人的自主发展为特色的组织文化。打破以往管理模式,变革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三个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研修中心、校本课程研究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和个性化的服务,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及学校整体提升有机融合,使师生成为自我规划、主动发展和体验成功的主人。

二、构建“自主教学”理念,开展“自主教学”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实施7年来,*校长带领教师团队进行了20余项国际、国内的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创新性地提出并开展“自主教学”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澄清了“以学定教,学以促教,教学相长”的“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三讲”、“三不讲”的课堂基本教学原则和“四个一”的基本要求,即关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关注每一名学生习惯的培养,关注每一名学生学业质量的提高。

目前,“自主教学”研究渐成体系,以“自主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课堂变得越来越清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主教学”基本策略和“增值评价”、“学业质量跟踪册”、“学困生导师制”等方法保障。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村第一小学“自主教学”系列学科理念,并由此延伸为自主品悟语文课堂教学、自主体验数学课堂教学、自主交流英语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科学课堂教学等。

三、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搭建教师自主发展平台,成就教师幸福体验。

*校长构建了具有*村第一小学特点的“教、学、研、协”同期互动式的校本教研模式,实现了教学、学习、研究、协作的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同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搭建不同发展层面教师的成长支架,即入门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巅峰期教师的发展规划,从而帮助每位教师找到起点和相应的支持帮助。

在构建优秀教师团队过程中,*校长一直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和人格修养的塑造,通过项目管理、菜单式服务、互动式培训带领教师们开展多层面的教学研究,“说出我的教学故事”、“教师论坛”、“名师讲堂”、“阅读工程”、“外派留学”、“伙伴互助行动计划”、“1+x教师培训计划”以及“NBC协同网络建设”等使教师们的眼界更加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问题记录单”、“课堂观察表”、“学业质量跟踪册”等帮助教师们更全面、快捷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业成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提高。多年的努力造就了*村第一小学优秀教师团队,市区学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比例占到全体教师的51.6%。

四、丰富校本课程,构建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色课程开发、艺术社团培养、社区资源利用是*校长为学生构建教育生态环境的举措之一。形成了“三个结合”、“四大门类”、“五个板块”、“六个完善”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近100个兴趣小组和20多个艺术社团,每年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和英语节,成就了一大批学有所长的孩子,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元平台。坚持用国际视野培养全面人才,在国际部的办学中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教育图景,在国际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和航天城的特有资源,成立“学校科技教育基地”、“双百家长顾问团”、“*村一小少年科学院”和全国唯一的“宇航中队”,举办“百场科普讲座”、“社区论坛”、“家长讲师团”等,在家长和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五、树立大教育观,探索均衡发展途径,促进教育公平。

*校长始终坚持开放的眼光,包容的情怀,关注农村的教师与学生。主持开展“携手互助”工程,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校际关系。通过开展全职支教、联片教研、互派教师、访学留学、网络助教、走进资源校等形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薄弱学校,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与多所国内、市区内的农村小学建立手拉手关系并亲自送课、评课、讲座,对校长、教育教学干部和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

六、做研究型校长,创建品牌学校,实现个体和集体共同成长。

*校长依托*村第一小学平台,潜心研究,大量实践,个人和学校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城乡中小学手拉手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杰出校长,全国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工作者,全国学校文化管理示范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成果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