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期刊

高等教育期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高等教育期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等教育期刊

高等教育期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1引言

1998年,创新创业教育被联合国公认为第三本“教育通行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步骤,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010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正式拉开了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序幕;后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接续被提出;国务院亦在2015年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后续鼓励并支持高校青年学生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与方针纷纷出台。高校青年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后备力量,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备受国家重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既有利于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也有助于审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2010—2021年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分析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状况,并通过关键词和突变关键词等来追踪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推动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发展、构建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和建议。

2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数据库2010—2021年收录的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的CSSCI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其高级检索页面中进行精确匹配,共检索到436条结果;对获取的期刊文献进行筛选以保证所获数据的准确性和高相关性,剔除征稿公告、书评、政策文件等非学术类文献,最终选出有效文献342篇。运用可视化软件对筛选出的342篇文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探寻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状况,发掘该主题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进而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与展望。

3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把握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与创业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等主题高度重复和涉及的研究范围过于广泛的关键词进行清洗与合并,重新生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1)。图谱中共计有16个聚类词,体现了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研究热点。核心主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除此之外,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大学生、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等关键词的节点也较为突出。据此分析,历年来学界众学者的首要研究主题就是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核心主题下,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策略研究模块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模块。

3.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研究涉及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包括对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文化等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和创新创业内生动力的探索。对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及教育理论进行研究,既可以正确指导高校实践,还能为高等教育改革奠定理论依据并提供科学指导。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火热开展,学者们提出要以创新助力创业,以创业推动创新[2]。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类型可分为示范院校、普通院校、高职院校与地方高校等。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作为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可以立足于自身发展规划、优势学科及专业以及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理论探索并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和制度环境。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来实现“人才红利”,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国家创新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3]。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应该根据青年大学生的个体特质,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4],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3.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二者协同育人,能够显著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高校通过改进学科专业的设置以及专业知识的传递过程,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故有学者提出高校要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优势交叉学科为基础,进行应用型专业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5];此外,亦有学者提出高校要树立“大创业教育观”。建立科学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高校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层次进行目标定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涵盖入门普及教育、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创业教育、行动实践教育四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者们普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在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包括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等。新时代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全媒体教育教学以及开展信息服务,延伸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信息点。此外,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来开设体验式教学实践平台,倡导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构建高校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6]。

4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趋势分析

突变性关键词图谱(见图2)中展现的关键词及其突现的强度,主要体现的是某领域在某一段时间内具备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及趋势。2010—2014年的突现词为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早期受关注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后随着鼓励并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出台,青年学生群体积极响应号召,掀起创新创业的社会热潮。在此形势下,学术界开始关注并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包括研究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但这个时期更加偏向理论层面教育教学的研究。2015—2018年的突现词有高等教育、创客教育、众创空间、路径等,表明这个阶段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化,当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更侧重于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育研究。2019—2021年的突现词是生态系统、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产教融合等,结合中心性和突现强度可以预测生态系统、产教融合等教学模式不仅是现下的研究热点,亦会成为未来持续研究的热点,但关于其生态系统的研究多是同国外典型高校的比较研究,本土化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实践研究较薄弱。此外,人才供给侧、全链条融通、三链协同、价值共创、中国特色等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5结语

本文运用可视化软件对筛选出的342篇CSSCI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仍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基于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该领域文献的发文量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但缺乏领军学者及研究团队;生态系统、产教融合等是近年来该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人才供给侧、三链协同、价值共创等将会是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可以寻求多学科的理论支持,进行多元化角度的探索,拓展研究视域。各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规划、优势学科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教师队伍、评估体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良,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建设,并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建设等重点工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激发学者们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力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各研究学者与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学者们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支持体系、反馈和评价等的专题学术研究,基于教育实践与教育问题导向来推动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证研究发展,丰富研究成果,为构建科学高效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之帅,王章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20(2):38-39,54.

[2]严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经验[J].教育研究,2017,38(9):70-75.

[3]陈延良.系统论下基于创客空间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55-57.

[4]李晓菁.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医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5):99-100,107.

[5]刘振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L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12-14.

高等教育期刊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审美教育: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的美育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本篇论文将就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研究特殊审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促进特殊审美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研究

机构和地域调查自1987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有近20所高校开设残疾人本科和大专专业,主要针对“三类基本残疾”,即视障、听障、肢障学生(近年来,还包括越来越多的轻微智障者),每年招生名额达到千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目前大多是依附在普通高校下设的特殊教育学院,或是合作开设特殊中等职业学院和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目前只有一所,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改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集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于一身。

作为影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无疑是直接影响高等特殊院校专业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1986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来,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培养的相关专业。而且,从办学层次来看,特殊教育拥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的教育。但整体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空间。截至目前,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数量有30余个,研究地域呈现出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不过,从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是特殊教育研究较集中的地区。而且,除了国家项目外,这些省份和城市都为特殊教育研究设立了基金,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

调查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执行的,主要根据残疾人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适应性,以不同障碍类别的特点来设置不同专业。比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医学、计算机、会计类的专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专业限制已经放宽),视障学生的专业主要有针灸推拿、英语、音乐表演、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学等。相对而言,招收听障学生的学院在专业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上是最广的,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两大类,可细分出美术学、服装工艺、摄影、动漫、园林、编辑等30多个专业方向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所有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拥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由于视障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外界信息,因此听知觉和视知觉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以音乐为主的听觉艺术审美教育和图像为主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正好契合这种特征。

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参照和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领域展开,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视障和听障学生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的审美教育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这类高等特殊教育的重心之一。美育不能停滞在以往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传统美学教学上,应该与知识技能课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让美育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具有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情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仅能总结出理论研究的情况和特点,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该领域学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所涉及前十位的学科包括了高等教育,其载文数量所占比重约为3.3%,排在第四位。检索从1989年到2016年间的所有来源期刊的论文时,剔出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后,以“高等特殊教育”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可以精确检索到352条,其中,期刊论文29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四篇。

从来源数据库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期刊论文,约为总量的84.1%。公开发表高等特殊教育主题论文的相关期刊有146种,«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唯一核心期刊,收录了35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11.8%。对的作者身份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占总量的88%,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他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残联、特殊教育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文献类型中,理论研究的数量最多,实践类型的研究比重略次,调查研究排列第三。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有关高等特殊审美教育的研究都相当单薄。笔者在搜索结果中精确检索“审美教育”,结果只找到两篇论文,而且皆为十年前发表的研究。

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基础教育体系日渐成熟,而且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分布广泛,渐成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变化趋势来看,期刊和硕士论文等高端成果逐年递增,而且还设立了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甚至某些研究近年来成为是中国教育的热点。但是,目前,针对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教学实践活动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现状的调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个尚困难、单薄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

高等教育期刊范文第3篇

我国直到1998年才有研究者提出应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随后有学者开始关注营销战略、服务营销理念、经济环境、高等教育产品与高等教育营销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等教育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在各种学术期刊上为数不多有关高等教育营销的论文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消费品营销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将近40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的产业格局趋向成熟、办学体系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在面临着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因此,将市场营销理论引入高职教育,对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建设和管理引入市场营销理论的意义

首先,高职教育营销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应对市场竞争。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正确地把握市场竞争和发展态势并及时做出正确且快速的反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次,高职教育营销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买方市场。在高职院校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和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格局也在逐步形成。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住顾客需求并满其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在竞争中取胜。最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表明其必须开展营销策略。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管理和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现代营销的意识。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营销策略的研究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采取营销策略的意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ZT学院”)创建于1951年,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为独立设置的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划转为河南省省管高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河南,依靠铁路,服务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高速铁路运输牵引动力、运输车辆、运输牵引力动力供电、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和铁道通信信号类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行业性”特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商,以制造类、医护类、物流类、电子信息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地方性”特色,用专业特色彰显学院特色。在这样一所“铁路行业”特色十分突出的高职院校中,市场营销专业显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特色也不够明显。在学院发展目标中,对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通过营销手段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形成专业特色,并且保证学生就业。

高等教育期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分析;借鉴

高职教育本着它自身的区域性与职业性等特点,目的就在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内职教界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情况

最初的大学主要是为了传承文化,为了探索新知识而设立的,与区域经济的联系较少。直到19世纪中期,经济的发展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服务地方经济,转变大学职能。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职业教育,最早的要属美国的赠地学院,它提出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与地方政府加强联系,形成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理论,对后来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直到上世纪中叶,出现了新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模式,其中产学研结合模式影响比较广泛,另外还要校企合作模式一直流传至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等,他们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对世界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目前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它强调了企业和学院处于教育的同等地位。其他在世界范围有较大影响的还有CBE模式、TAFE模式、BTEC模式等。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法》在德国已经诞生,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德国的职业教育品牌,在法律上予以确认。政府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政府成为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加强了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企业针对就业市场上的人才能力的不足,与职业学校一起制定职业教育培养计划,建立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此教育模式是学员通过申请的方式获取双元制教育机会。学员与企业之间确定培训关系后签订培训合同,决定学员能否获取此教育机会的是企业;同时,学员拥有学校和企业2个学习及实习地点。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配合行业和职业发展,来推动社会经济进步。企业使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统编的实训教材,同时学院使用出版社组织专家特编的非统编教材,灵活操作,保质保量,提倡能力本位的教与学,实施严格周末的计划安排。双元制教育注重过程考核,由行业协会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实现教考分离,采取宽入严出的方针,同时保证考核的公平性。还有一种CBE职业教育模式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主要存在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它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职业分析形成DACUM图标、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这种职业教育模式遵循的原则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和技能,只要有合适的老师指导;学生之间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同是因为没有适合他学习的环境,而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只要给他们提供让他们满意的学习条件,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就会非常接近;作为教师不是只关注于自己的教的过程,而是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整个环节,关键点就在于学生是否受到了比较高质量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方法是否能让学生愉快接受。CBE职业教育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构建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学习的课程也是在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教学的基础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或培养学生的专业学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也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即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评价的能力的培养;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支撑,办学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TAFE模式是经过了澳大利亚人近百年的教育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学制灵活,生源广泛,对不同的学制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包括对就业前和就业后两方面的教育,有全日制教育也有业余培训。学制上灵活掌握,时间不等,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和获取文凭高低来确定,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在课程专业和教学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行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作为依据,以技能培训为主,课程依据培训委员会制定、国家培训局批准后的培训包。课程涵盖范围广,种类全,覆盖了多个行业。对从业教师的要求是:专职教师必须具有3-5年实践工作经验、具备行业相关资质证书、熟练职业技能,兼职教师必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政府主要负责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少部分是学校的自筹资金和学生缴纳的学费。英国BTEC课程唯一获得世界130多个国家认可的课程,它是有自己国际标准的。它强调的是让学生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学习多门外语,了解世界最新的技术,它主要培养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外向型人才。BTEC教学模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发展适用性人才。根据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学校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结构和培养何种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实施模块化,知识体系为纵向式,有核心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无需针对性很强教材,鼓励学生查资料,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上运用安全分析、讨论、演讲、案例、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上破除传统的分数定成绩的方式,采用“优、良、通过、不通过”四等,以课业为形式、重点考核学习成果的方式来确定成绩。教学质量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相结合。

二、国内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情况

我国的高等教育没有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存在一定的空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较弱。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一部分本科高校才开始了服务区域经济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教育在我国出现的较晚,在它出现之初,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发展环境较差,夹缝中求生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当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单一,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较小。到1998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关于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使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到2004年,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据了高等学校的一半。发展速度快了,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大多数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缺乏明确的办学特色,很多学校在忙着升本,这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强调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服务区域经济是职业学校存在的意义。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很少见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课题。我国最早的研究是钱民辉的《职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此外还有袁吉林、戴勇等,他们通过实证研究,提出高职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从邢东信,张代芬、王明伦发表的论文来看,他们多数都是在总结经验,更多的是在探讨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笔者选取了1984—2015年国内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所有涉及商务英语专业的论文,专门研究对高职商务英语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相关的期刊较少,而研究高职商务英语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确切相关的硕博士论文更是寥寥无几。如周慧在广西大学硕士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玉林市的个案研究》(2011)中以玉林市为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按相关大纲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能否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玉林市商务英语人才所在行业领域对其知识结构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为商务英语人才构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顾秀梅在《服务区域经济导向下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竞争力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2012)中对苏州四所高职进行调查,提出培养模式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现“三性”,课程构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岗位真实工作任务,柔性化管理,提高专业滚动发展的能力。曹深艳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11)中就如何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明确培养目标、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五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一线商务人才。鞠明明,李华,黄晓雪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例》(2012)中对“一主线,两融合,三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体对策。总之,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处于摸索阶段。综观近年来国内外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智强.澳大利亚TAFE模式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6):90-91.

[2]顾秀梅.服务区域经济导向下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竞争力的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J].轻工科技,2012:165-166.

[3]曹深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2):104-105.

高等教育期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动力分析

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学说,促使事物的产生变化可以有多种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那么,站在国家的角度,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及其体制改革的动力可以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而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结合又可称之为第三种力:合力。

1外部动力

1.1世界各国实力竞争的转嫁压力

经济全球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敲开了世界各国之大门,各个国家都毫不例外地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经济竞争的压力。为了生存并立足于世界强国之列,各国纷纷展开了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两个核心内容,但一国的经济实力又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个核心内容,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于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主要在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又主要在于建立科学的并适合该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先进的高等教育体制;国防实力的竞争更在于先进武器的竞争,先进武器的生产在于世界一流的高素质的人才,这种人才最终又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而一国建立的合理先进的高等教育体制可以变成世界级人才的“催化剂”。可见,现代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不断竞争主要在于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竞争,最终也落实到了或者可以说转嫁到发展各自高等教育的肩膀上,高等教育的发展却又推动了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这必然引起各国领导、专家和学者对外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密切关注,竞相学习,竞相取长补短,不断推动本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向前迈进。

1.2外国成功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吸引力

近代德国建立起来的具有洪堡精神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制度和以此建立起的高等教育体制,曾风靡一时,一度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学习楷模,各国纷纷派学者到德国学习经验,将德国模式直接搬用、模仿或结合本国特点建立起适合自己国家的大学模式和高等教育体制。美国建立起了具有研究生院特色的现代大学模式,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体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先锋。

我国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因社会形态等各方面与苏联接近,故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也学习苏联的模式,与其较相似。而当时苏联模式曾经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带来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的世界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劳动力,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成功地研制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奠定了前苏联在当时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强国地位,曾令人无限向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前苏联没有及时成功地改革其经济政治等制度以适应国家的发展,最终导致国家解体,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解体,建立其上的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要改制。现在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计划经济产物——高等教育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时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必须要改革,不能步前苏联之后尘。改革没有既有的经验,只能摸索前进,但是有前苏联的榜样,也有现时世界上某些经济和教育强国的成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例子,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等。它们对各国有关的专家学者和人士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应运而生。我国也已经开始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的探索,专家和学者们纷纷撰写了以“外国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为主题的论文,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很多被收入了中国期刊网,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及其体制改革献谋划策,对此改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我国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客观压力

(1)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教科研,教科研在于21世纪的高级人才,高级人才在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有赖于一个不断创新的合适的高等教育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生产力在不断得到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也迅猛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做出合适的调整或改革,这就迫切需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及其体制进行相宜的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级人才,加快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促使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经济、政治的发展客观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又有积极的反作用,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并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时期,社会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改革和深化,政治制度也必定随之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深化,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又推动教育体制的深刻改革,其中包含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深化。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未来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惟有不断改革,通过管理创新、办学创新、投资创新、招生与就业创新、内部管理创新,方能应对将要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而面对世界恐怖主义、世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挑战,我国出于政治需要,也需要不断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以便更有利于发展高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培养政治所需要的人才,加强综合国力,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3)文化发展需要。在知识激增的今天,高等教育面临的已不是两种文化,注重学术性的或应用性的,而是多种文化。“打开这个局面的出路只有一条路: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扩张性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精英性或大众性;二是文化需要的发展趋势总是不断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方向发展。”那么沿着文化发展需要:精英——大众——普及这条路线,大众文化要求高等教育不仅扩大其规模,而且具有更灵活多样性。普及文化要求高等教育继续扩大其数量,而且改变其结构、形式、内容、时间等方面,以满足公民终身教育、休闲教育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促生了一些新形式的教育机构如:“开放大学”和“虚拟大学”等,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后的拨乱反正,到2003年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正走上大众化——普及化的路上,这一切变化都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向前改革,以适应现时文化发展的需要(4)入学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生产经济的蓬勃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不断要求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大量的基础科学、高技术和前沿科学人才,更大量的需要应用科学和实用技术人才,尤其是初中级技术人才;第二,科技的发展要求原有的劳动力需要不断地回归继续教育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第三,适龄人口的增长,也扩大了高等教育的需求。这一切都导致了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需求膨胀,也就是说,劳动力市场需求和高等教育消费者市场直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从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适应现时的需求。

(5)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也都与教育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先进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思想、形式、制度、内容和方法手段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求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做出相应的改革变化。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认识,会导致高等教育不同的发展方式,采用不同的相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美国布鲁贝克提出有两种高等教育哲学思想,一种主要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前者注重精英型的高等教育,后者更追求大众型的高等教育,这就要求决策者要选择不同的合适高等教育体制了。再如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不断给高等教育带来新思想、新内容、新的教学手段,引起教学和管理产生新的方法和模式,从而要求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做出相宜的革新和变化。

2内部动力:高等学校内在逻辑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由其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而不断向前发展。高等教育的外因就是制约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内因是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正是内因的这种内在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使它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才有可能抵制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其相对独立性,按照自身的运动轨迹向前演变、发展着,并推动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做出相应的发展变化。

这些内在的逻辑表现在:第一,高等教育的意识形态交互作用而推动其发展。如中世纪宗教神学教育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经院哲学特性的大学教育的交替发展;高等教育意识形态还可在某些因素还不那么发达状态下的国家之上建立起发达的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意识形态也可在某些因素比较发达状态下的国家上建立起相对不发达的高等教育。第二,对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如在近代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虽然在英国最早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但是英国继承了欧洲传统封建文化,而其高等教育又一直保持相对的独立稳定性,从而阻碍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19世纪初,德国继承的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并不如英国那样根深蒂固,所以虽然它还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却能够创办新型的充满研究精神的哈雷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为当时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文化传统。第三,高等教育思想的保守性强化了其独立发展方向。如当外界环境力量要强使高等教育体系发生改变时,这种保守性为了确保其系统的稳定,而抵制任何可能会引起变幻莫测的外来影响或变革,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另一种情况是,学者坚守其对高等教育所信奉的信念(或信条),这些共同的信念把大学的学者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沿着信念指定的方向发展。

3合力

恩格斯曾指出,历史是合力的结果。那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是上述的各种力的合力结果吗?伯顿·克拉克指出:“大学的含义和目的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保持自身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谁都在谈大学,但是大学作为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我们只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具体环境里才能弄懂大学的这些任务究竟是什么?”高等教育也就是这样一个多种合力作用的发展过程,难于界定到底哪一种力发挥的作用最大,它实际上是综合作用的产物。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受到了以上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过程。各种因素的组合方式和强弱程度,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速度、发展方式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英)阿什比著.腾大春,腾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