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职业素质 培养 调研 路径

一、理论依据

1.职业素质教育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围绕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对学生素质的涵义、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的建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些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职业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要充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三是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制定和内容建构应该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四是职业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为根本目的。职业素质如图1所示。

2.现代教育有关理论

世界范围内的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是课程改革创新得以成功的基本保障。其中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以及人本教育理论和终身教育理念都对世界范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对教育进行重新设计、重新组织的思想,高度概括了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教育的内涵。

二、研究意义

1.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共生共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根本办法,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就业与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举措;是提高综合国力,全面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现代企业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

当今,现代企业相互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对“人才”需求的竞争,尤其是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员工,而技术技能反而要放在次重要的位置。

3.体制原因导致职业类学校及技工学校学生成为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各项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调研

1.调研目的

以全面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实现学生兼备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2.调研指标

(1)调研方法。由于本课题具有研究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故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并注重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其中包括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和专题研讨等)、比较法、实验法等,尤其注意运用了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

(2)调研对象和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实习生)用人单位、学校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

用人单位调研:旨在了解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学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建议、意见。

学校调研:旨在了解学生核心素质状况及对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现状的看法及改革需求。

毕业生调研:旨在了解学校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与企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更好路径。

3.调研结果

(1)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用人单位把员工的团队协作、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创新能力等放在了前面,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放在了相当突出的位置,认为学生核心职业素质重要性要高于学生的专项职业技能。

(2)职业类学校对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对现有的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教育也基本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学校在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虽然重视,但各系表现不平衡,实效性不突出。

学校对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培养的情况,如图4所示。

认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情况一般,还有很大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培养结构不合理。

学校核心职业素质培养师资力量,如图5所示。

教师认为,学校核心职业素质教育师资力量情况一般、有欠缺,课外德育活动一般、有欠缺、没有实效。

在校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现状,如图6所示。

教师对在校学生素质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学风、守纪、基本素质状况、师生关系等方面表示一般及以下的占一半以上,认为问题学生渐多。

(3)毕业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能否达到工作单位的要求。毕业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如图7所示。

图7

毕业学生对学校加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有正确的认识,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自己的素质勉强符合企业需要,还要进一步提高。

(4)学生对进行核心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看法。学生对进行核心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看法,如图8所示。

图8

学生认为加强核心职业素质教育,学校要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系统的课堂教育,同时,核心职业素质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来提高。

四、培养路径

1.加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制度建设

通过学习交流,不断转变职业教育理念,着力形成“课堂(实训车间)教育制度”“核心素质教育制度”“学生核心素质评价制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宿舍文化建设制度”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

2.开发核心职业素质课程体系

创新教材编写理念,编写以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材,具体如图9。

3.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建立“传统文化专职讲师、通用职业素质培训师”为主的团体辅导讲师、培训师团队,及以“心理咨询师、人才发展顾问师”为主的个体辅导专家团队;聘请由冠名办班为主的企业专家组建兼职教师团队,为实施核心职业素质教育提供必要保证。

4.构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平台

以特色校园文化为载体,发挥环境的陶冶功能;以制度建设为平台,形成校园文明之风;以宿舍文化建设为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通用职业素质训练为平台,重塑学生健全人格;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职业素质培养提供平台。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 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 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 Dean. 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对策;

作者:胡晓荣

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是教师教育中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教师教书育人,一方面,需内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进行指导;另一方面,需有外在的良好个人形象和个人的社会交流能力。“育人者,必先受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培养一时成为焦点。在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育人的能力素质、个人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等素质中,有必要突出培养与课程育人密切联系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教学在素质教育整体实施工程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基础性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是有效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条件。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工作的开展,能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俗话说:师高弟子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指导作用强,具有较深的语文教育作用的认识,对语文教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等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能让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好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二、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界说

“核心素养”指人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人的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反思性。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小学语文教学组织与评价中体现出来的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学会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学会新课标、新技术、新评价的三新教学设计,学会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学会课程改革的成果表达和学会文学活动的审美”六个方面学会中形成与完善的个人教育教学修养,其中的文学修养,也就是对文学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素养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几点对策

(一)积极开展学习与研究

学习是人生基本的需要。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天性中有一种发展的欲望或需要,其生理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食物;其心理的发展离不开学习。人的学习是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了解和掌握社会经验,形成自己独立的行为活动方式的过程。有人称21世纪是学习化的世纪,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所以,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应当把研究性学习或组织性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途径来认识,确定好学习目标并提出创新与继承的方法加以实践。

(二)参与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课程、课堂、课题)活动是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新的研、修、培一体化活动。在网络“三课”研究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能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课题研究的“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创新方法实践新课程的新教学标准、新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组织指导。当前网络化的环境为教师参与新“三课”研究活动创造了新的平台和提供了新的活动内容与交流的形式,使教师“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的群体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成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活动不断形成与改善了“学习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发展意识”五种自我发展的意识。

(三)开展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是有自我的创新教学。所谓创新教学,是教师有创见的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思考教学。研究表明:有创见的教学应是“生动的教学、期待的教学、问题的教学、反思的教学、思维策略”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创新教学,一是要把握创新教学设计策略,如目标导向策略、创新思维策略、学生想象激励策略、教学管理开放性策略、学习资源优化策略等;二是要重视创新教学设计策略展现的方式,如教师的“三课”教研活动方式,教师的课题研究方式,教师的学术交流方式等;三是要有对创新教学设计与创造思维习惯的密切联系的认识,如“不先入为主的区分学生的学习,对教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多余学习刺激的自我意识,对学生问题思考中可能出现的思维固着采取变式”等。

(四)认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任务需要完成。语文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能发现文章中的美,就不能从更高的广度,深度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而只停留在关注课本中的文章上。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修养,将其作为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核心素养进行提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的核心素养内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一是教师需要学习了解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如诗歌的思维方式、散文的形散而神在的知识等;二是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如不同的文体表现技巧、不同的文学作品欣赏的入口等;三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如主题文学创作的能力等;四是要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和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五)强化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建构

数学素养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00年所颁布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文中着重地强调了数学素养对民族、社会、国家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并且认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笔者在阐述数学核心素养及其重要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详细地提出了具体的建构核心素养的实施办法,以供各位读者师生探讨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讲,素养是指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笔者对数学素养的理解是指学生掌握、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与内化数学知识与思想的能力.从核心构成要素来看,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各有侧重又形成体系的方面.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1“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人们重视数学学科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数学素养,培养我国人民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思想处理工作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和基础,其不仅包含了基于数学基本知识而形成的各种数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更体现着数学在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及对其价值的认识.

2“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其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成为我国优秀公民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着我们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基本的知识和思想,更能够积累起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以后的实际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我们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更是我们教学实践的指南针.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已经作为一项急迫的任务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更加追求学习思维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建构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内在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助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减少数学的抽象性,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

交流是促进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交流,学生在交换想法与积极思考中,很容易产生很强的创造力,这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数学交流,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3开展研究性学习

实践出真知,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我们常常会多有感触,往往对自己参与研究制作的东西印象更加深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课题,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动手实践,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提高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

2000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国家文件的方式第一次提出了“数学素养”这一新概念,文件中指出:“使W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改革中的概念之一,更是应该付诸实践的教学目标与行动指南.各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不遗余力地对其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寻找更加适合培养自己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与路径.

参考文献:

[1]华志远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20165(35)

体育核心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师范生 英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42-0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有关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它借鉴了欧美日韩等国较为成熟的经验,以中国教育文化为背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最终确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要点,如图1所示。

之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因此,许多研究者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都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左璜(2016)以核心素养为本探索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窦桂梅、胡兰(2015)构建了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使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辛涛、姜宇、刘霞(2013)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通过学科教育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也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学科,其中程晓堂、赵思琪(2016)研究了中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但其他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中学地理学科、中小学语文学科、中小学数学学科。此外,对核心素养的本位研究、课程与核心素养的研究也较多。褚宏启、张华、崔允t等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本质、内涵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钟启泉、石鸥、张铭凯、靳玉乐对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然而,英语作为世界性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其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的工具,英语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构建了相互理解的平台。它本身就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国际理解能力”。作为即将走上讲台的英语师范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基础教育的引领者,是人类将来灵魂的工程师,把核心素养融入他们的培育中不但贯彻落实了立德树人,而且对下一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

课程是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近几年,核心素养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大学课程可以置身事外,它们有责任共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因此为中小学输入合格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也把核心素养提到英语师范生的培育中,对英语师范生的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然而,课程改革,不仅要改革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应涉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这也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最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DNA”。

英语教学法是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系对英语师范生进行职前培养的主要科目,是培养英语师范生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将核心素养融入该科目教学,是由理念到实际、抽象到具体的实施。在推进英语师范生课程改革同时培养英语师范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种能力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最终会推进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融入英语教学法科目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集理论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科目。理论部分的内容是有关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交际教学原则与任务型语言教学、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教案设计与外语课堂管理、语言要素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语言技能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言教学中的德育、教学评价、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培养、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评价与使用等有关内容。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学生观看中小学英语教学视频、模拟讲课和说课;教师和学生对模拟上课学生的点评及模拟上课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训练朗读、粉笔字、简笔画等基本技能。笔者尝试从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阐述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英语教学法科目,从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宏观维度

1.文化基础与英语教学法。文化基础方面包括两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要求英语师范生在掌握理解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知识之后还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一方面,要有谦虚的态度尊重教师及前人留下的宝贵知识财富,怀着感恩的心进行欣赏和评价;另一方面,要勇于探索和创新,通过反思、讨论、探究、实践进行理性思维和提出批判质疑。只有这样,英语师范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批判性思维也得到发展,这才是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

2.自主发展与英语教学法。自主发展方面包括两大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英语教学法是一门集传统与现代的科目。传统的朗读、粉笔字、简笔画等基础技能需要师范生课后自主学习和练习。拥有乐学善学的态度,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后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英语教学法又是一门现代的课程,PPT制作、多媒体运用、微格教学的录播,对微课、翻转课堂、慕课、SPOC翻转课堂的掌握,这一切都与现代信息化相联系,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在英语教学法科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而且要懂得育人”,虽然英语教学法科目主要培养师范生英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技能知识,但是怎么样成为一名好教师,也是科目培养目标之一。因此,作为未来教师,知识上能做到“授业、解惑”,人生上也能向学生“传道”。而要“传道”首先自己要有这些“道”,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是每一位未来教师都应该学习的个人品格,有了这些品格,才能培养学生阳光向上的品质。

3.社会参与与英语教学法。社会参与方面包括两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对于即将走上基础教育讲台的英语师范生,英语教学法的第一堂课就提出怎么样成为一位好的语言教师,其中道德素质、专业技能、个人修养是重要的三个素质。其中道德素质和核心素养责任担当的社会责任相辅相成:文明礼貌、助人槔帧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为一名英语师范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同时,要了解本国的文化,要明白作为语言教师用语言的渠道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才是其责任所在。英语教学法科目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师范生观看中小学英语教学视频、模拟讲课和说课;教师和学生对模拟上课学生的点评及模拟上课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积极实践才能掌握教学技能,这种实践包括到中小学见习及课后不断自我反复的操作。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观摩见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知识才能得到升华及创新。

(二)微观维度

下面以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八单元词汇教学为例,从微观维度上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第八单元词汇教学这一章节学生共要掌握十个要点:(1)词汇的不确定性因素;(2)学习词汇应该包含的内容;(3)理解其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4)理解词汇间的语义关系;(5)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6)讲授词汇的方法;(7)教师讲完词汇后应该做什么;(8)何时学习词汇更有趣,更有效;(9)巩固词汇的方法;(10)发展词汇学习策略。

首先,教师和班级为英语教学法科目建立一个微信群或QQ群。在上词汇教学这一章节前一个星期教师把词汇教学要掌握的十个要点公布在微信群或QQ群,然后要求学生4人一组阅读词汇教学章节的内容,对公布出来的要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不明白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或在微信群或QQ群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信息意识、社会责任等素养。对词汇教学知识点的感性认知就是尊重、欣赏、领会前人知识和成果的积累的一种表现;教师没有直接在课堂讲解词汇教学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课前小组合作预习形式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精神;通过建立微信群或QQ群学习讨论一门科目,对于不懂的知识鼓励通过网络查阅,都是有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对不懂的知识查阅及提出讨论,是对科学精神的肯定。

其次,课中学生4人为一小组,一位学生负责1到5要点的讲解,一位学生负责6到10要点的讲解。一位学生负责选取初中词汇内容进行20分钟的模拟上课,最后一位学生负责选取高中词汇内容进行20分钟的模拟上课。但是,这4位学生是一个团体,虽然每个人的分工不同,但是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全部的分工,包括网上查找资料和PPT的制作。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会要求他们查阅关于词汇教学最近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解附近中小学词汇教学的状况、方法,让他们采访和虚心请教中小学英语教师,并用手机录成短片在讲解时播放出来。这一阶段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走出学校,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自己劳动制作出的PPT、短片都培养了学生技术运用的素养。

最后,教师会根据学生讲解的要点进行补充,对模拟上课提出看法和建议。其他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教师一起讨论。如果还有问题,课后学生会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向这组学生进行咨询,这组学生收集这些问题之后,通过和教师讨论或者网上查阅等方式,在下一次课上回答这些问题。这个阶段再次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精神的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品格和能力。笔者在实践中融入核心素养对师范生进行培养,希望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这种品格和能力,走上讲台的时候把这种品格和能力传承下去。但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科目,通过它们具体实践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并非易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有所侧重,因此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有待探索。

(下转第164页)

(上接第143页)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左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6(2)

[3]窦桂梅,胡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建构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4]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5)

[6]汤国荣.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7]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以吉林省C市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8]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9]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10]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1]蔡清田.大学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角色与功能[J].大学(研究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