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学习计划

艺术学习计划

艺术学习计划

艺术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天津城建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天津市一所以城建学科为特色的市属普通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坚持“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91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40余人,其中教授130人。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12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2个基础教学部(中心),拥有本科专业54个,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构建了以工、理、管为主要学科,工、理、管、经、艺、文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4个工程硕士领域,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1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近五年获批科研项目12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年均科技经费5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新增天津市级科技平台6个,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26项。在此期间,科技奖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实现了零的突破。牵头32家企业组建了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2名教师做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小企业。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五年来共举办了27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项,完成、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项,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12项,各种文艺比赛获奖37项。 2016年天津市高校“三走”特色项目交流展示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城大众创空间”获得天津市A级优秀众创空间,1名教师入选全国创业导师库。我校女子足球队获得了2016年“超霸杯”第一名并代表天津队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足球”亚军。学校空手道、网球等代表队共获得14项天津市比赛冠军。成功协办全运会足球、排球竞赛工作,先后被评为“十三届全运会天津代表团参赛突出贡献奖”和“优秀赛事承办单位”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目前已与来自14个国家的31所院校及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与6所国外大学开展了10个联合培养项目(包括1项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已招生四届,学生人数236人, 11人根据两校合作协议赴丹麦继续学习。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两个全英文授课专业,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500余名,生源国达22个。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获批天津市“” 外专(短期)项目2项,获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8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80余名师生出国交流。2017年,我校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和克拉科夫工业大学在波兰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联合签署协议,拟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同时,我校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部筹备共建境外大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强化内涵,提升质量”为主线,努力建设成为城建类高水平特色大学。

二、城市艺术学院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艺术学科创建于2000年,2003年成立艺术系,2012年成立城市艺术学院。现设有设计学类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2016年获批“城市艺术与设计”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2个专业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校生总数1100余人。

城市艺术学院的艺术学科依据天津城建大学服务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学科特色,确立了发展“城市艺术”学科定位,在教学与科研、艺术设计和创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专业方向凸显我校的专业特色。2016年由我校牵头集合相关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所等社会资源,共同发起并成立“天津市城市艺术研究会”,构建了城市艺术学科平台,为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天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城市艺术学院现有环境设计系、产品设计系、公共艺术系和基础美术部4个教学系部;1个城市艺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实验室、10个艺术创作工作室、拥有15个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训与实践教学单位。

招生专业简介

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艺术类实行大类(设计学类)招生。一年后按照学习成绩和学生志愿,根据招生计划进行专业选择。具体专业介绍如下:

1.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掌握设计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覆盖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创意产业所需相关内容的综合专业人才,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创意所需的专业的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工程学、城市艺术概论、建筑概论、室内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原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造型设计基础、近现代设计史、设计与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木工实习、模型制作、施工图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方向:1.室内设计 2.景观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辅助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设计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覆盖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创意产业所需内容的综合专业知识,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产品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产品设计及创意所需的专业的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产品设计、会展设计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机工程学、城市艺术概论、近现代设计史、设计与心理学、家具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厨房产品设计、城市交通工具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木工实习、模型制作、金工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侧重:人居产品设计、景观环境产品设计、会展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会展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综合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设计策划、经营管理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艺术概论、城市识别设计、城市导视设计、印刷设计、营销策划、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城市动漫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印刷工艺实习、包装技术实习、城市动漫实习、展示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等。

专业侧重:城市识别与导识系统设计、房地产营销视传设计、城市虚拟现实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策划与营销、动漫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4.艺术与科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设计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策划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公共艺术与创意产业方面的设计与策划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公共艺术及创意产业策划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策划设计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艺术概论、建筑概论、造型设计基础、近现代设计史、公共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意产业策划、设计与心理学、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设计材料与工艺实习、木工实习、交互设计实习、模型制作、专业调查、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侧重:公共艺术、创意产业策划及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公共艺术、创意产业策划及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招生计划

专业类 

专业类招生计划(人) 

 

设计学类包含专业 

分专业计划(人) 

 

设计学类

300

环境设计

150

产品设计

50

视觉传达设计

50

艺术与科技

50

省市 

天津 

河北 

山西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招生参

考计划

50

25

10

10

20

10

30

10

省市 

河南 

山东 

湖北 

四川 

云南 

甘肃 

辽宁 

重庆 

招生参

考计划

20

10

20

10

10

10

10

10

五、志愿填报

艺术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与其他科类考生同期进行,在艺术本科批次填报,具体批次请参照生源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安排。填报我校艺术类的考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生源地为我校投放艺术类招生计划省份;

2、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体检标准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3、我校承认并使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以下简称省统考成绩),考生须省统考成绩合格;

4、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投档分数线及以上;

5、我校公共外语课程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六、录取原则

1、省级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报考资格,同时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投档分数线及以上。

2、根据分省招生计划,按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较高的考生。

3、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 高考文化课成绩+ 省级专业统考成绩

说明:当我校“综合成绩”计算方法与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算方法冲突时,按生源所在省计算方法为准。学校录取时按专业类(设计学类)录取,最终解释由省招生主管部门和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

4、按照规定,学校在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录取审批单后,寄发录取通知书。新生按照我校录取通知书规定内容报到入学。

七、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

1、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天津市有关收费政策,根据天津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艺术类专业学费:12000元/年、生。收费标准详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计划表和我校下发的新生报到须知。如政府对本年度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以政府规定的标准为准。

2、为了使学生安心学业,解除后顾之忧,经过学校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社会上爱心企业、个人的援助,基本上形成了“奖、贷、助、勤、减、免、补”立体的资助体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帮困助学金等。学校资助项目包括:低保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此外还设有800余个勤工助学岗,其中有650余个岗位专门为特困生设立。

八、入学复查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对新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标准、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退回生源地。

九、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编:300384

联系电话:(022)23085247

艺术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现状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性很强,所涵括的范围很广,大致的包括了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的主要目的是美化环境、改善人类生活居住条件。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强调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功能作用的结合,即要求环境艺术品在具备内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对其注入环境艺术设计师的“人性感悟”,使之更加具有“情感”以及审美性。

一、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培养

1.培养量良好的设计心态,诱发创新思维的形成

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目的是要达到“创造”与“创新”相结合,通过别具一格的设计思维来树立起独特的自然观、审美观,提高自身的艺术设计素养。这种创新思维、设计素养的形成可以通过对良好设计心态的培养来达到目的。

第一,培养自信心。一个设计师是否具有自信心、是否具有过人的胆识与气魄,是“创造”与“创新”能够相结合的基础保障。所以,我们在学习阶段就要养成这种对艺术设计的自信心,这对我们以后在设计实践当中能够将创新思维有效的发挥出来至关重要;第二,培养乐观的态度。作为一个艺术设计人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态,要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当中依旧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这样才算是拥有了将创新思维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的精神筹码;第三,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具有探索精神,因为只有勇于探索,勇于把创新思维实践于实际的环境艺术当中,才能让创新思维真正的发挥出效用;第四,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将来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学生来说,坚持培养自己对未知、对知识的好心情与求知欲,是不断发现、创造设计元素、培养创新思维、提升专业素质以及获得事业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第五,培养独立性。这里所说的独立性并不是指的独立操作,不顾团队意识,而是一种不受原始设计模式束缚,不盲从、不一味的追求世俗,独立地去设计新的艺术构想。当然,这种构想不能与传统的设计模式完全相背离。

2.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当中训练创新思维的主动性

现在,我们本科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思路基本上都以“传承”为主,以“复制”和“粘贴”作为基本的学习目标,把传统的设计概念当做了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对“自我理解”加以重视。这种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目的都存在这很大的问题,它不会带给我们创新思维能力,更不能培养起我们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能力。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理,要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树立起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引领时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走向,除了要拥有一定的天赋之外,后天的实践性操作与明确的创新思维训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当中,尤其是设计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重对自己创想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二、推进环境艺术教学改革的建议

1.加强对学生实践的引导

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学校应该建立教师引导的实践工作室,组织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学科的带头人,带领学生完成实际的工作项目和环境设计竞赛的项目。在开始设计之前,学校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引导学生发现自身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设计材料进行观察,通过对设计材料的研究和设计工艺的了解预测设计的效果和最终的成果,从而更好的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进行实践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多动手的习惯,多做草图的模型,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各年级的学生在一起进行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够使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教师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的设计,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

2.对教学实践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环境艺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寻找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之处。一般学校进行教学都是将实践教学放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后很少有其他的机会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践学习之后才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认识到学习设计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往往这时已经没有机会再次进行学习。最终使得学生在走向社会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比较迷茫,原因在于学生对学习本身不够重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学校需要对课程的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的安排实践课程的实践,具体的安排情况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根据课程设置的重点在相应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能加大实践环节,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

3.结合产品研发流程形成设计系统化教学模式。创意思维设计训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量、归纳的过程,所以这种训练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是一个很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具体的设计思维过程包含了设计产品的反馈利用与控制的运筹、视觉、直觉以及外观的想象与模型的综合归纳等等。也就是说,一段时期内必须要结合产品进行应用的设计,以课程为单元形成完善的设计系统,在课程设计改革中这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设计理论的应用性需要加强,作品的实用性、艺术性、创新性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遵循着以往的注重灌输知识,以作业作为模拟设计的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然后以成绩作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在当代的艺术设计教学中这虽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确实非常不可取的。这样的做法会让设计成果的应用被忽略,纸上效果的追求非常执着,课程之间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讨论。教师队伍的沟通与配合是这种教学实践模式中着重强调的、设计的实务。

三、结语

找准定位,转型升级,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共赢,既是社会市场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实践性要求很高,更不能照搬其他专业的教学模式,只能着手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逐步推进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欣.浅谈环境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创新[J].群文天地,2011,(6):104.

[2][N].人民日报,2014.05.08(18).

艺术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1.模块单元制项目化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要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结合市场岗位要求,设立不同课程之间的模块单元制,将每一个独立的教学课程或者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制定成模块单元,结合市场岗位所需求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能力等。高职院校单元制项目化教学实践,可以以进入企业或者市场调研的形式,首先全面了解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真实的企业项目或者虚拟的项目任务,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实训,将课程教学和实训内容划分成不同模块单元的能力培训。每年教师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模块单元制项目化教学实践内容,最后使学生在完成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实训之后顺利就业。

2.双导师制项目化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开展双导师制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选择具有丰富的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作为形式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丰富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选择具有参与企业项目经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强的教师担任工作导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设计作品,主要负责讲授产品制作的材料、手艺、工艺等方面的知识。这种双导师制的项目化教学实践,可以使不同特点的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的质量。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安排形式导师和工作导师。形式导师可以开展理论教学的项目化教学实践活动。如,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项目实践小组,结合教学内容,布置教学课题,调动学生积极地搜集文献资料,深入研究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拓展艺术设计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工作导师要结合形式导师的教学,开展设计构图、创意思维设计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由理论学习向技能锻炼转变,根据艺术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以项目实践小组为单位,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咨询、实习锻炼等方式,完成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培养职业技能。

3.校企合作制项目化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和艺术设计行业一些优秀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地建立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进入这些企业实习,在真实的实习岗位上逐渐提高自己的艺术设计职业技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要基于市场需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深入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学校要和企业制订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实习内容,为学生制订实习项目规划,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实习过程中,完成艺术设计专业的实习内容。学生每周要向教师汇报实习项目进展,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教师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教育,发挥出校企合作的真正作用,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

二、结语

艺术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艺术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9月23日,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新闻会,共同《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文化旅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行了安排。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是文化和旅游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围绕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从6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提出重大举措。这一重大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强调了加强文化产业大发展,犹如催化剂般推动了旅游与文化的联姻。

近年来,随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师范和农业等专门性院校、高职高专等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在旅游与文化联姻时代的到来之际,整合艺术院校的文化资源,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广西艺术学院于2011年秋季招收了首届文化旅游策划与管理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开创了全国艺术类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先河。相比综合性高校、高职高专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类院校所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学科特点。广西艺术学院文化旅游策划与管理专业方向挂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它属于广西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的一个本科教学方向,这与其他综合类高校与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有所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依托艺术院校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突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培养节庆旅游策划与管理、旅游演艺产品策划与管理的专门性人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突出艺术院校的特点设置艺术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艺术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对高等学校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已开设,然而大部分的综合类院校都以培养整个行业各方面的大众人才为培养目标,而与艺术结合,单独开设培养旅游演艺策划与管理以及节庆旅游策划与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院校还很有限。广西艺术学院作为艺术类院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结合艺术学院的特点,本研究初步提出了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四部分构成的课程体系设置,即以文化艺术类基础课程和管理类基础课程作为知识根基,以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体,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将书面化的文化旅游策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为行为化的策划和管理能力。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对艺术院校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类的基本课程以及艺术类的基本课程,而艺术类的基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艺术常识。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在专业必须课程中,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课程群以及文化旅游策划与管理课程群是能够突出广西艺术院校地域特点以及艺术特点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要求每名学生至少选修4门课程。

有关实践教学部分,在规定的教学计划中,能力培养型课程主要包括各种实践实习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等。旅游行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行业,其所需要的管理者必然是理论与实务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这一行业的特殊要求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对行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即培养具有较灵活适用能力、较强实践技能和较高管理理论水平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预备队。因此,在实践实习项目课程的设置上,突出了文化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训练教学环节的设置与比重,在立足广西多样的民俗民族资源基础上,拟通过建立多个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旅游、旅游演艺产品实践教学基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行为能力。拟建立的实践基地包括:(1)南宁市区内(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实践教学基地):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青秀山风景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对博物馆中相关民俗文化内容的深入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感知能力,同时在旅游景区可以深入了解景区经营与管理的相关实践知识。(2)广西区内各县市(节庆文化旅游实践教学基地):与南宁武鸣县(“三月三”歌圩文化旅游节)、百色田阳县(布罗陀文化旅游节)、百色德保县(红枫文化旅游节)等具有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县市建立合作关系,在每年各县市举办相关文化旅游节时,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节庆活动的筹备以及初期策划活动当中,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3)桂林漓江旅游景区(旅游演艺产品策划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桂林漓江景区内的大型实景旅游演艺产品“印象刘三姐”可谓是旅游演艺产品的典范。广西艺术学院可以结合处于广西的地域优势,与景区内“印象刘三姐”大型演艺剧组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旅游演艺产品在管理和策划的实践中应当具备的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除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外,带领学生参与调研项目等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管理学与艺术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中节庆旅游策划与管理以及景区旅游演艺产品策划与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并能够在景区或策划公司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与管理工作。

此外,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开设针对性的写作指导课,从论文的选题到写作再到最后成文,均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使学生基本掌握研究论文的基本写作范式,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实践中选题,使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核心课程的打造

在做好基本课程设置开发的同时,重点将《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文化旅游策划与管理》建设成为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从而更好地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

《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是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包括《广西民俗文化》、《广西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四个板块。其中田野调查板块穿插在《广西民俗文化》课程中进行讲授,其余三门课程各开设一个学期,每学期36课时,2学分。共计108课时,6学分。该课程群立足于广西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培养学生如何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旅游演艺产品,将民族民俗文化与演艺相结合,策划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策划能力具有铺垫作用。此外,该课程群建设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独讲为主的模式,实现“教师”、“学生”、“多媒体”相结合的转变;即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从单纯的内容讲授向问题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者等导航者的角色转变;转变学生角色,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自主学习者转变。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使知识的获得更加生动形象。

《文化旅游策划与管理》是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包括旅游策划与管理基本理论、旅游演艺产品策划与管理、节庆旅游策划、民俗旅游策划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各开设一个学期,每学期72课时,4学分,共计16学分。该课程群立足于广西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资源以及广西艺术学院的艺术资源,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采用“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建设思路,即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视频音频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对于实践教学,开设课程的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采风实践。目前广西艺术学院已带学生深入武鸣“三月三”歌圩民俗文化旅游节、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等地进行田野采风。此外,鼓励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及时反馈自主学习成果。

三、关于艺术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建设,突出艺术院校特点与优势

在艺术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综合类院校相比,艺术院校拥有雄厚的艺术教学资源。广西艺术院校开设有演艺策划、表演艺术等专业,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同时,广西大型景区内山水实景表演基地,以及广西部分具有民族特色节庆活动的县市,也是艺术院校的实践基地。这都为广西艺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与就业资源。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院校所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拥有突出的艺术学科优势,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鲜明的艺术学科独特性,应有更明确的专业定位,把旅游与艺术资源相结合,突出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着重培养旅游演艺策划与管理、节庆旅游策划以及民俗旅游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明确的前提下再进行课程建设的探讨,才能突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独特性,突出艺术院校的优势与特点。

(二)注重实践环节,展现实践教学的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也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教学方面,应结合自身优势,充分规划好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大板块[2]。校内实践方面,结合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音乐厅以及漓江画派艺术中心等艺术资源,在校内建立艺术会展旅游实习基地、艺术演艺旅游实习基地等,充分运用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在校外实践方面,建立旅游演艺、节庆旅游等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将知识活学活用。此外,广西艺术学院每个学期开学的前两周为实践教学周,实践教学周中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实习中,在实习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实践教学周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以及实践总结,进行实践汇报。只有注重实践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与实践结合、善动脑、会动手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课程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在专业建设上不仅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以及合理的课程体系,还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队伍应符合学科的交叉性和复合性的特点,能满足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努力建设学科互补化、结构梯队化、高效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由于艺术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与艺术相结合,要突出艺术特色,因此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师资队伍的结构应该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结合,既要有旅游管理类课程群教师,同时也要有艺术类课程群的教师。更重要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仅仅局限于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更要不断扩充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艺术学领域,从而形成旅游管理与艺术学科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对旅游演艺领域、旅游创意领域以及节庆文化领域有较好的把握。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以及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力。积极聘请校外知名行业专家、教授和颇有心得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企业家来学校讲学、开办讲座和实习实践指导,通过与他们交流学习,多方面开拓了解、掌握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的信息渠道[3]。此外,还要鼓励和支持原有教师进行学历学位层次提高,攻读相关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助力。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直接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学生整体的学习自觉性与综合类大学相比有一些差距。因此,在艺术院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意策划大赛、旅游创意大赛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鼓励学生组建自学小组,做好自主学习。此外还应加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书籍以及电子阅览资源,为学生课后自学提供资源。

四、小结

总之,广西艺术学院作为全国艺术类院校中首个开设文化旅游管理与策划专业方向的院校,需要做的努力和探索还有很多很多。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思考探索,才能找出一条适合艺术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才能不断提高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具有特色的艺术类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 邹家红,王慧琴,李浩文.论湖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160-163.

艺术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如同新加坡艺博会总监劳伦佐说的:“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和90年代很不一样了,它不再只有一两个中心,很多地区也都可以成为中心”。经过三年的打造,“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之一,2013年的艺术登陆新加坡更成为亚洲画廊的绝对主场,共计131间参展画廊中,75%的参展画廊来自于亚太地区而剩余的25%都是精选出的国际顶级画廊。在Art Stage Singapore取得令人欣喜的销售成绩的同时,本刊特为读者带来了一趟新加坡文化艺术的旅程,全面了解南亚明珠—新加坡的文化政策及艺文地标。

新加坡视觉艺术发展历史与现状

自殖民地时代以来,新加坡的视觉艺术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极为迅速,从著名的欧洲画家到默默无闻的当地工艺师,他们的作品都能在19世纪新加坡bustling entreport中心找到。1938年,随着南洋美术学院的建立,艺术教育也被引进新加坡。新加坡艺术界许多有名的人物象Cheong Soo Pieng、Chen Chong Swee、Georgette Chen、Chen Wen His和Liu Kang都曾在学院里授过课。他们将西方的现代观念与东方的传统技术揉和在一起,创立了油画史上独一无二的地方南洋风格。1976年,因国家博物馆内的艺术画廊的创建,当地的艺术家得以在其中举行正规的艺术展览,视觉艺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博物馆分为三个分馆,新加坡艺术博物馆即是其中之一。

今天,除了博物馆和艺术学校,还有许多商业性的画廊和一些非盈利性的艺术空间如雕塑广场、双年展、博览会等。视觉艺术家们也从传统的二维和三维艺术形式中跳出来,发展多学科的、新媒体作品。新加坡的艺术家也在不断加强海外形象,新加坡艺术家Tan Swie Hian、Heman Chong、Francis Ng等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现在,新加坡有200来个视觉艺术公司和学会,其中包括摄影学会、艺术画廊、艺术拍卖行和其它一些与商业相关的视觉艺术公司。众多辅助发展的资源帮助当地各个层面的视觉艺术产业的发展,包括正在涌现出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群体,以及走向成熟的艺术公司。

新加坡政府对视觉艺术的财政资助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the National Arts Council,NAC)成立于1991年,隶属于新加坡新闻通讯艺术部,其宗旨是将新加坡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国际艺术之都,并以培育艺术人才、促进艺术发展,让生活充满艺术为工作使命。在该理事会的努力下,新加坡艺术活动总数在过去10年里增长超过2倍,购票出席率每年增长3%;新建的艺术设施包括滨海艺术中心、新加坡泰勒版画院、艺术之家和国家图书馆局新戏剧中心等。

国家理事会大力拓展大型艺术活动,如新加坡艺术节、新加坡美术展、新加坡作家节和新加坡双年展。为挖掘艺术人才,该理事会还设有奖学金和多种奖项如文化奖和青年艺术家奖。此外,新加坡国家理事会还大力促进国际化和加强国际接轨程度,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交流与合作,并建立了国际网络如国际艺术文化总会和亚洲艺术联盟。

根据国家艺术理事会的介绍,新加坡的视觉艺术与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艺术相提并论,它所涵盖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陶器、陶艺、富有创意的摄影和装置艺术等抽象的或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公开展览,而那些具有实用性质的艺术如图像绘制、服装设计、电影与录像、珠宝设计和手工艺品则被排除在外。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为新加坡视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资金资助,无论是针对视觉艺术家、艺术群体或艺术公司的视觉艺术计划,还是用于视觉艺术人才的培育。

1、专为视觉艺术家或艺术群体/公司

在新加坡,有各种各样的计划为当地和海外的视觉艺术家或艺术群体/公司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财政资助,以帮助他们实施他们的项目或开展研究。

一般的资助计划有:专为表演艺术公司的二年期主要资助计划、年度资助计划、种子资助计划、项目资助计划、正在涌现出来的艺术家基金(Emerging Artists Fund)、文化勋章津、新媒体艺术基金、艺术商业合作基金,以及研发资助计划等等。如1979年3月由已故总统王鼎昌创建的文化勋章,是为了奖励那些在舞蹈、戏剧、音乐、文学、摄影、艺术(1997年以后增加了电影)领域取得卓越的艺术成果的个人。文化勋章由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颁发,受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管理。获奖者可受资助以从事一个艺术项目。文化勋章资助计划一个艺术家一生只能领一次,每一个申请者的资助计划数量不超过5万美元,但是,对于由两个及以上文化勋章获得者共同进行的合作项目,资助计划数额最高可达20万美元。

实施国际发展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海外的新加坡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发展,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国际艺术界,帮助新加坡树立多元艺术的国际城市形象。这些计划有:国际游历资助计划、国际合作资助计划、市场发展资助计划等。

2、专为视觉艺术人才的培训与专业发展

为发展视觉艺术人才及辅助人员,国家艺术理事会为刚入门的艺术工作者和视觉艺术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财政扶持计划用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