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小学生普及教育

还记得2006年中国与韩国的那场“端午之争”吗?韩国要将“端午祭”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国可谓举国震惊,甚至喊出了“保卫端午”的口号。这场纷争令许多有识之士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状况忧心忡忡。

孩子是传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后备军,然而,许多小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却知之甚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在小学生却颇有影响。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普及、教育刻不容缓。从2008年开始,我在我班小学生中开展了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并对这一活动作了思考。

一、“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带领学生初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我班学生大部分是2000年及以后出生的。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中国面向世界、包容各种外来文化的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都使得21世纪的小学生带有与以往孩子截然不同的鲜明特点。他们活泼、开朗,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他们的眼界开阔,祖国、世界都在他们的胸中。但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负面问题的影响,浮躁,缺乏耐心,知之甚少却又常常盲目自大。总之,他们还远未成年,刚离开家长的护翼,他们渴望独立,可走路依然踉跄、蹒跚。

1.开展一次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调查:中华传统节日,你知道多少?

2008年2月,我在班里开展了首次关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知多少的调查。全班57名学生全部参与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能说出中华传统节日至少5个的学生只占全班人数的21%,能详细说出至少2个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的学生也仅占全班人数的19%。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看来,给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2.组织学生观看中国申奥宣传片和多部介绍传统节日文化的纪录片,使学生初步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巨大魅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先后多次组织学生观看展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纪录片,火红的中国结、喜庆的人群、宏大的节日庆祝场景、独特的民族风情,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令他们神往的全新世界。

二、“越深入,越精彩”――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1.迎接先后到来的节日,触摸我们身边的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生活处处有学问,它们是取之不尽的宝藏。一年中,先后到来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熏陶的天然资源。

在节日之前,我都早早地让学生做好迎接节日的准备,向家长询问过节的习俗、礼仪在节日当天,我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么过节的”等话题,督促学生认真过好节日。在节日之后,我组织学生谈谈节日中的收获与遗憾,为下一个到来的节日做好准备。

2.多渠道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网络、影视、书籍等都是学习的途径。

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仅仅限于向身边人讨教还远远不够。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习俗、礼仪等,家长和教师也未必很清楚,因此,我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书籍等不同媒体广泛讨术,深刻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三、“我为节日添光彩”――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1.传统节日里我要过出“中国味儿”。

我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原汁原味地过好中华传统节日,在欢乐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春节,我组织学生写春联、贴春联;清明,我组织学生扫墓、踏青;端午,我和学生一起包粽子、吃绿豆糕;中秋,我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赏月、吃月饼;重阳,我带学生一起登高、孝敬老人……

2.让更多的人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员,他们可以影响并带动身边的人热爱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性;设计;文化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璀璨的历史,形成了诸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个产物,鲜明的印记了农业文化烙印,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社会规律和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它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伦理情感、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影响力从古至今,无处不在。

所谓“节”,是针对一年中气候变化而言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后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据《礼记·曲礼上》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观之,节日是一种固定的风俗,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取缔,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二)关于设计文化

1、文化的定义范围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没有继承,文化就会断裂;没有创新,文化就会枯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同当前国际经济潮流的发展趋势一样,设计也是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活动。

2、当设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现在正流行着一种说法,“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时代是设计文化时代也是文化设计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至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色彩、造型、文字也会各有偏爱。而这些偏爱也会反应到传统产品的设计中。

有史以来,东西方文化就有过积极的交流,这种交流和对话,为地区之间的了解、交流做出了贡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真正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设计艺术正朝着“民族化”大流发展。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文化正大规模的影响着亚洲国家,由圣诞节衍生出的设计就是运用了西方节日文化内涵,这些西方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已不再是单纯地购买产品,而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一种文化熏陶。可见,设计艺术民族化,已成时代的潮流。对今天的学者来说,只有在世界史的宏观视野中,在各大文化的比较中,中国的特色才得以显示出来。

二、现状和问题

(一)关于传统节日放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这些年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针对在法定假日调整方案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由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个结论:1、有利于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2、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放假是顺应时展的一种趋势,是迎合本族人民对于复兴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

(二)设计,不能没有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和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半个世纪来,人类科学技术又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尚在争议的话题,因为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就会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在城市规划方面我国卷起各种“狂潮”,短短不足20年的结果,尽管房子建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

(三)由反思回归论述的主题

因随着黄金周、洋节日的增多,我们的传统节日正逐渐被人们遗忘,由节日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不能不得到正视。黄金周出游是批发式的旅游,对旅游景点压力很大,不少地方政府、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热衷于在风景名胜上建星级宾馆、桑拿等,导致了景点的“城市化”,法定假日调整势在必行,国家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淡薄也说明文化遗产的流失,而从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才是设计创新的出发点。

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如中国人的筷子与西方人的刀叉,设计师应秉着“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ifferent”的设计哲学从传统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设计思想,但同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也不能忽视。设计文化的重点不只是强调文化的差异,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设计师的根本责任与任务及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创造美的、健全的、平衡的与环境协调的适合人类生存,体现人类文明的和谐空间。由传统节日传递出的中国文化其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也正体现了这点。

三、结语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五色短册;日本七夕节;牛郎织女

中图分类号:K8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6-0085-05

源于中国汉代的七夕节,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发表于公元7世纪后期的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中就收录了一百多首关于七夕的诗歌 ① 。中国的七夕节形成于汉代,盛于宋代,至清代几近消亡,其文化没有被继续传承下去,至当代则转变为情人节。 ② 而七夕节传入日本后,成为宫廷的祭祀活动,继而演变为民间节日,又由民间节日发展为政府统一规划的节日仪式和民间自发形成的庆祝活动。虽然七夕节由中国传入日本,但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有脱落、遗失和添补现象,而在吸收过程中也会出现将一种习俗解体为多个以及将类似习惯合并为一个的重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七夕节在日本传播、接纳和演变的过程,试析其变化的背景和原因。

一、七夕文化在日本的演变

1.日本古代时期的七夕文化

七夕节具体何时传入日本,以何种方式传入日本,其内容如何,至今史无可考,但是从飞鸟时代(公元7世纪)的诗歌圣人柿本人麻吕写于公元680年的“听到天河中有划船的声音,今晚牛郎和织女相会” ③ 诗句来看,至少在公元680年前七夕节就已经传入日本并被接受,这一传说描写了牛郎穿过天河和爱妻织女重逢的场景,与中国传统七夕节的传说相似。再从《注解养老令》的记载来看,大约在奈良时代七夕节被定为节日,开始有相关的庆祝活动,如观看相扑、七夕诗歌会、乞巧奠等。 ④ 而在《日本书记》中,也有关于七夕节活动的记载,如公元691年农历七月七日,持统天皇在宫中举行宴会庆祝七夕节,在宴会上宴请了当时的贵族,并赏赐了服装。 ⑤

另外,从日本天武天皇到持统天皇的二十余年间,涌现出大量关于庆祝“七夕”活动的诗歌。根据这些诗歌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天武天皇已经接受了中国七夕节的礼仪和风俗,而持统天皇又将其进一步发扬。 ⑥

根据《大日本史》的记载,每年的七月七日当天,天皇带领大臣在宫中看完相扑后,文人们便开始以七夕为题吟诗赋词,还赠送物品。 ⑦ 《续日本记》中记载:公元734年七月七日圣武天皇观看相扑比赛,并让文人墨客以七夕为题做诗,随后进行了赏赐。 ⑧ 奈良时代的宝物收藏地正仓院里保存着圣武天皇遗物――七根针和三色线。这七根针和三色线的由来在中国梁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已有详细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B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⑨ 观星和乞巧活动在唐玄宗时代尤为兴盛,随后传到日本在贵族和皇宫里流行开来。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以及《公事根源》中记载,公元755年孝谦天皇在宫中初次举行“乞巧祭”活动。当时活动主要在清凉殿(进行仪式活动的场所)举行。日本人在清凉殿的庭院里铺上草席,上面放上四角桌并摆放水果,同时在一张山茶树叶上放上金针银针各七根,并将五色线合成一股穿过金银针,一整夜都在焚香祷告,祈求织女和牛郎能够相见。 ⑩

公元824年七月七日平城天皇驾崩后,自公元826年开始,七夕节当天便不再有观赏相扑的活动,祭祀活动主要为观星和乞巧奠,即在七月七日当晚向织女祈求女红精湛的活动。

从以上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七夕文化在8世纪时的日本已经非常兴盛。日本人不仅了解中国七夕节的风俗和习惯,还将七夕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进行传播。

2.日本江户时代的七夕文化

日本的七夕文化在江户时代有较大的变化,江户时代,由部分贵族和武士家庭参加的七夕节活动逐渐走入民间,寻常百姓也可以参加庆祝。《日次纪事》中记载,七月七日称为七夕,武士、商人以及平民百姓都穿着各种款式的白色和服进行庆祝,吃挂面(挂面代替中国唐代的点心),互赠礼品。七夕节的前一天,市内有出售用来写诗歌的构树叶,以便七夕节当天的“日本诗歌大会”中,市民们可以在构树叶或山茶树叶上写诗歌。 B11 随后,市民们聚集在一起吃挂面,向织女星和牵牛星供奉黄瓜、茄子。 B12

江户时代中期,参加七夕活动的主要对象由成年人变为寺子屋的学生。每逢七夕,寺子屋的老师都要带领学生用五种颜色的彩纸装饰细细的竹子。在《宝永花洛细见图》中记载,七夕节学生拿着装饰有“五色短册”的竹子拜访老师,而老师看到学生带来的竹子,也会为他们准备美味佳肴。七月七日当天,大家将短册、竹子和供品等放入河中,顺水漂走。另外《宝永花洛细见图》中可以看到七夕节寺子屋的学生在构树叶上写字的插图,插图上画有摆在桌子上的贡品,以及用彩纸装饰的竹子。这些彩纸就是被日本人称为“五色短册”的七夕必备用品。而将“五色短册”挂在竹子上的风俗也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其来源于日本神道仪式中的驱邪活动。当然在所有信仰七夕文化的国家中,只有日本才举行这样的活动。

最初日本人在竹子上挂的不是用纸制作的“短册”,而是五色线,后来变为丝绸,贵族们开始在上面写诗做画。 B13 当七夕节活动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后,一般百姓因丝绸的价格昂贵而开始使用五色彩纸,颜色分别为“绿、红、白、黄、黑”。由于日本人认为紫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因此逐渐地在五色中加入紫色代替了黑色,现在日本七夕节用的“五色短册”已没有黑色。原本七夕装饰用的“短册”是和神社的符纸一样的细长形,因此被称为“五色短册”。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开始正式大量使用“五色短册”进行祈福。今天“五色短册”更是七夕节必不可少的用品。现在除了用“五色短册”,日本的年轻人还会用各种材质各种颜色的制品来作装饰。

江户时代后期,七夕节祭祀活动参加的主要对象由寺子屋的学生扩展为一般儿童。每当七夕来临,那些在私塾里学习的孩子都会许愿,希望自己学业有成,并用早晨的露水研墨,在红薯叶上写诗,祈求能写一手好字。《诸国风俗问状答》中记载,七夕节男孩子将五色线扎在脚上,女孩子将五色线装饰在手上。七月七日十二三岁的孩子们用写有诗歌的“短册”装饰小竹子,并供奉茄子、豆角、西瓜等。然后将其放入河里漂流。 B14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七夕文化

明治时代,日本为巩固天皇为首的中央政权,采取神佛分离的政策。政府实施废佛毁释运动,破坏寺院和佛像,烧毁经书经卷,废除了包括七夕节在内的日本五大传统节日。 B15 以东京都为首的大城市的七夕活动均被停止。昔日在东京,老师带领学生写诗歌的场景已经成为过去,只有在边远的农村还有一些地方延续着江户时代的习俗。

昭和初期,日本政府开始试图复兴城市里的七夕活动。最先打破局面的是仙台市。1927年即日本昭和天皇登基第二年,仙台市的街道商店、商会提出重建七夕。到第二年仙台市的商会、商业街一同提出了举行七夕庆典活动的要求,并得到了仙台市政府的支持。盛大的仙台七夕节盛会使整个仙台街道都沉浸在七夕节的热闹氛围当中。这就是现代仙台七夕节的雏形。随着七夕节活动逐年壮大,仙台市在第三年又趁势举行了东北产业博物会。仙台每年七月七日前后就会准备盛大的七夕活动。

受到仙台市成功举办七夕节的影响,神奈川县湘南平冢市也计划举办七夕节活动。1951年,平冢市举办了第一届七夕庆典。现在由平冢市和仙台市主办的七夕节庆典活动并列成为日本七夕节的代表祭祀活动。此外,安城、福生、爱知县一m市、长野县上田市等日本各地也多次举办七夕节庆典活动。传统七夕节活动形成了以商业街为中心的模式,也就是说商家比百姓个人更重视并积极参与七夕节活动。作为商店街的七夕活动,主要是将街道进行华丽的装饰,让游客和顾客产生购物欲。这和百姓个人举行的祭祀活动完全不同。

昭和时期不仅商家举行七夕庆典,日本百姓在家里也有自己庆祝七夕的方式。1941年日本文部省出版的《音乐教材教师用书》(下)中刊登了第一首关于七夕节的歌――《七夕节》 B16 。这首歌描写的是昭和时期日本一般家庭为庆祝七夕,在自家庭院中装饰竹子的情景。日本人在20世纪40年代庆祝七夕节的方式在歌词中得以再现。《七夕节》歌词中也写到绿、红、黄、白、黑五色的“短册”。每年七夕节将要来临时,幼儿园和小学就会学习《七夕节》之歌。这首歌不但有着欢快的节奏和韵律,而且使用儿童容易熟记的歌词来表达日本人迎接七夕节的快乐心情。在日本的初夏时节随处都能听到这首歌。《七夕节》之歌对于七夕节在日本的传播和传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使日本人从小就重视七夕文化,并教会孩子们应该如何去庆祝七夕。

现在日本家庭中举行的七夕活动是由昭和时期的七夕活动流传而来的。在日本家庭中,人们在七夕前一天便买好了竹子用于装饰房屋或庭院,至于那些没有庭院的家庭,会将竹子放在家中或用竹帘代替竹子,并在文具店买好彩纸,以便孩子们写上心愿,然后再将其挂在竹子上。也有母亲为孩子或家人写心愿,例如“祝愿丈夫能够晋升”“祝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等。这样的活动在民间广泛流行。无论是各大百货商店,还是人来人往的车站,就连托儿所、幼儿园都会在竹子上挂满五颜六色的“五色短册”,并在这“五色短册”上面写上自己的愿望。日本人除了写愿望,还会在“五色短册”上写为某事而努力等鼓励、勉励自己的话。现在七夕节装饰“短册”的材料各种各样,有用保护环境的再生纸,色泽鲜艳的日本纸,也有用印有宣传内容的塑料制品。 B17

另外,在日本农村,每当七月七日的前几天,就会有许多卖竹子的商贩背着竹子穿梭于大街小巷。人们在七夕的前夜研好墨,以便第二天早上把露水加在墨里在红薯叶上写字。 B18

二、中日现代七夕节的异同

在中国,七夕活动在农历七月七日举行,但是在日本大多是在公历7月7日举行。公历7月,日本正是梅雨季节,因下雨或阴天,七夕当天看不见一年一度的牛郎与织女相见的情况较多,因此日本在庆祝七夕的活动中更加重视挂“五色短册”而不是敬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同时日本还将中国的对月穿针活动变为在竹子上装饰写有祈愿的“五色短册”的活动,并在中国祭祀用的五种颜色中继承了“红、黄、绿、白”四种颜色,也创造性地将黑色为日本人认为的高贵的紫色,进而也将竹子上装饰的单一的“短册”增加为各种各样的装饰品。

同样也是气候的原因,日本民间七夕节对天气的要求和中国也不一样。《日本年中行事辞典》中记载,在中国,七夕当天人们希望天晴,因为这一天只要下雨,牛郎和织女就不能相见。而在日本农村,人们希望这天可以下雨,即使下三滴雨也好,一定要下雨,而且下得越大越好,最好大得能将装饰着彩纸的竹子冲走。这样写在“短册”上的愿望就能更快地实现。前者是基于中国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的想法,后者是从日本固有信仰而产生的想法。 B19 由此可见,中国人在七夕这天盼望牛郎织女相聚,而日本人则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在中国的七夕文化中,主角一直是成年人,而七夕节传入日本后,庆祝活动最初在天皇和大臣之间盛行,之后扩展到贵族,直至庶民百姓,在江户时代则开始以儿童为主。现在日本保留下来的民间七夕节活动大多是围绕孩子而举行的有规模的仪式活动,一般在幼儿园和托儿所进行。在日本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放有竹子,上面装饰得色彩斑斓。在幼儿教育中加入七夕节仪式活动,让孩子们在彩纸上写下自己的心愿,使孩子对未来拥有憧憬和希望。

另一方面是在日趋商业化的节日活动中,商家表现得最为活跃,如同日本的百货商店引进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一样。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使这些节日在日本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心甘情愿地为此消费。七夕节也是同样。日本最大的七夕仪式在仙台和湘南,仙台的七夕节盛会重振了整个仙台市的经济。随着日本家庭的淡化,七夕活动在日本经历了由国家性活动到个人活动,又由个人活动扩展为社会、国家、家庭活动的变化过程。

三、七夕文化在日本传播的原因

1.相同的农耕文化环境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相近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相同的农作物,相同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相似的季节意识和文化背景。这为中日文化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文化在日本得以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农耕文化环境,有着类似的礼仪仪式。日本的祭神仪式中就有向神灵敬奉手工纺织品的活动。供奉神灵纺织品是希望秋天能够丰收,并为人们除去身体的污秽。当时只有被挑选出来的女性才有资格担任贡品的纺织工作,而这些女性被日本人称为“织女”。这种活动被称为“TANABATA”和七夕(“TANABATA”)的日语发音完全相同。因此,当中国的七夕文化传入日本时日本人并不觉得陌生。相应地,日本人将向神灵供奉纺织物的文化、本土的“织女”和中国七夕文化、织女传说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七夕文化进行传播。另外,受中国七夕传说故事的影响,日本人认为牵牛星(牛郎星)代表农业生产,织女星代表纺织和缝纫。因此在七夕,日本人拜牵牛星和织女星,以此希望五谷丰登,女红精湛。

2.日本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日祭祀活动经过千余年吸收、沉淀,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轨迹,同时也是日本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日本通过吸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来完备宫廷典章礼仪制度,维护高度集中的皇权统治,突出朝廷的尊严。由此可知祭祀活动是日本宫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祭祀活动背后隐藏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日本人在宴会和节会上主要引进中国的节日形式和祭祀内容,同时结合本国的传统习惯加以改造。他们结合日本的文化习俗将引进的唐朝祭祀活动转化为奈良、平安时代的祭祀活动。这些“中国式”的祭祀日,加上日本原有的统称为日本的“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每当这些节日到来时,天皇便在宫中赐群臣们酒宴,以后逐渐变为举行宴会活动。随着历法的传入,日本把祭祀活动的重点放在了活动本身,将节日庆祝仪式作为皇宫的例行活动,在日本民间开展节日活动。这些节日活动和百姓生活相连,保留至今。因此七夕文化被日本上流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并渗透到普通庶民生活当中。其中也从单纯的女性追求女红精湛扩展到家庭、家族的许愿。

四、七夕文化在日本发生演变的原因

1.日本经济发展的需求

日本的七夕节活动在昭和时期复兴,得益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七夕节前,大街小巷的花店里摆放着竹子,文具店里出售各种各样的彩纸,百货商店和超市都设立了七夕专柜,专门提供七夕用品。饭店在七月七日这天会准备七夕料理和七夕套餐等。酒店里也会推出七夕套房,百货商店、酒店、宾馆等商家会挂出霓虹灯进行装饰。日本人在这种气氛下,不由自主地受到七夕文化感染,走进百货商店消费。特别是泡沫经济后,日本政府也一直为恢复经济努力,利用七夕这样的传统节日促进日本人消费也是其恢复经济的策略之一。像仙台这样以七夕节来振兴旅游业,举行产业博览会就是典型的例子。孩子们在七夕这天不仅能够收到礼物,品尝到平时享受不到的美味外,还可以约同伴逛街游玩。因此日本的孩子们都盼望过七夕节,这也无疑对七夕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现代日本的七夕活动不但建立在农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之上,而且随着日本经济的需求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儿童教育的需求

现在日本的七夕活动主要以孩子为主,从幼儿园到学校进行的七夕活动是儿童学习的一个环节。在七夕节前后的理科课上,老师还会教授星座的知识。日本人认为七夕是一个含有大量教育要素的节日,有孩子的家庭,每年都不会缺席七夕庆祝活动,参加者除了孩子和父母外,还有他们的亲朋好友一起来为孩子祝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吃寿司,谈笑风生,场面十分热闹。因此七夕节也是日本人维系家庭成员以及外界情感的重要纽带。日本的母亲都有这样的梦想,等孩子稍大一些能和自己一起做七夕寿司,用“五色短册”装饰竹子准备七夕节仪式。每年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帮忙摆放餐具到做寿司,甚至独立准备七夕的活动,是日本家庭主妇的极大幸福,更是其人生价值的体现。因此七夕节活动也是日本家庭主妇进行社交,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合之一。长大成人的孩子们成家立业后又会开始进行七夕节活动,当然在没有孩子之前,他们会在“五色短册”上写上祝愿小家庭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等祝福,妻子会为丈夫准备牛郎织女图案的寿司,在细面条上加上萝卜刻的星星等。

七夕节在中国变为情人,七夕节中最重要的部分――乞巧活动也消失,代替它的是借用七夕名义而进行的各种促销活动。日本的七夕文化之所以能发扬、发展,政府的支持、干预以及从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中就开始加入七夕文化有密切关系。它使每个日本人从小就知道七夕并了解七夕的活动,将传统七夕文化代代相传。日本教育部鼓励创作与七夕节相关的作品,并将歌曲《七夕节》编入小学教材中,同时政府还要求在七夕节前后循环播放《七夕节》之歌,使整个城市沉浸在七夕的氛围中,这些措施都促进了七夕文化的传播传承。

注释

①高木圣鹤编:《万叶集》,同朋社,1988年。

②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的当代重构及意义》,《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

③内容为作者自译,原文为“天h|音O星与女今夕相霜”,见与谢野宽等编:《日本古典全集・万叶集略解4》第十卷第2029首,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25年,第268页。

④作者归纳、总结、翻译自会田范治:《注解养老令》,有信堂,1964年,第1372页。

⑤作者归纳、总结、翻译自宇治谷孟:《日本书记(全现代语译上)》,讲谈社学术文库,1988年,第6页,《日本书记(全现代语译下)》,讲谈社学术文库,1988年,第330页。

⑥《万叶集》中柿本人麻吕、山上亿良等的多首诗歌。

⑦内容为作者翻译,原文为“7月7日丙寅、相浃铯蛴Qたまふ、是の夕、南苑に徒御したまひ、文人に命じて、七夕のをxせしめ、物をnうこと差あり”,见源光笮薅:《译注大日本史》第1卷,建国纪念事业协会,1941年,第16、183页。

⑧内容为作者翻译,原文为“天平6年(734)7月丙寅(7日)条に「天皇Q相铩J窍ν接南苑。命文人x七夕之。n禄有差”,见经济杂志社编:《国史大系・续日本记》第2卷,经济杂志社,1897年,第195页。

⑨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44页。

⑩内容为作者归纳、总结、翻译,见与谢野宽编:《日本古典全集・怀风藻、凌云集、文化秀丽集、经国集、本朝丽藻》,本文简称《怀风藻》,日本古典全集刊行会,1925年,第19页;关根正直修正:《公事根源》(下)学术图书出版社,1986年,第56页。

B11在构树叶上写诗歌来自日本的民间传说:七夕这天在沾着露水的红薯叶上写字能提高书法水平。这个典故源于《新古今和歌集》中记载的俊成女写在构树叶上奉献给神佛的诗歌:“たなばたのとわたる舟の|の~にいく秋きつ露の玉づき”。词大意是:七月七日的晚上渡天河的船来到了河口。正是这天,在构树叶子上写诗歌来供奉神佛,为恋爱成功祈福。由此日本贵族之间开始在红薯、构树等植物的叶子上写诗歌许愿。见小林大辅:《新古今和歌集》第320首,角川学芸出版,2007年,第59页。

B12作者归纳、总结、翻译自黑川道裕:《日次纪事》增补,《七月・初七日》,京都严书刊行会,1676年。

B13作者根据插图和说明,归纳、总结、翻译自栗野秀穗编:《宝永花洛细见图》,京都严书刊行会,1934年,第9页。

B14作者归纳、总结、翻译自中山太郎校注:《诸国风俗问状答》,东洋堂,1942年,第102、428、429、629页。

B15日本五大节日称为“五节句”或“五节供”。由一月七日的“人日”、三月三日的“上巳”、五月五日的“端午”、七月七日的“七夕”、九月九日的“重阳”这五个节日组成。

B16书名为作者翻译,原书为《うたのほん教用下》,此书为1941年3月日本文部省发行的学校音乐教科书,分1年级用的上册和2年级用的下册。参与编辑的人员有小松耕辅,井上武士等,第81页。

B172012年7月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所做调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认同;文化安全;国内;唐人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