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1篇

1 “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1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1.2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1.3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1.4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2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端,违心去搞小学化。幼儿园本应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正常之道。可有相当部分的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他们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一味迎合家长,只要家长掏腰包,你就是我的上帝。许多被学生家长叫好的幼儿园的办园“秘诀”就是多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以博得家长的满意。

再次,有些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的师资要求上,教育部门一直比较宽泛。有些幼儿园聘用的教师是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在小学办的幼儿园里,幼儿园的师资通常是执教小学课程有困难的教师。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倾向于管理、教学小学化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研究部门监管、培训不够,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3 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3.1 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3.2 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3.3 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3.4 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3.4.1 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3.4.2 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发展

在世界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孩子的发展和前途越来越关注,很多人都提出所谓的"教育从娃娃抓起"、"苦谁也不能苦孩子"……这样的口号似乎也不能代替我们对于孩子的爱,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很明显,这样的双语幼儿园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物。于是幼儿园的学费就开始变得比许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的学费都贵,让许多家庭望尘莫及,而这样高额的学费并没有使得大家对于双语幼儿园产生抵制心理,反而使得他们觉得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不仅仅是吃饱喝足,而是让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变成了一个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这么早就让幼儿来接受应试教育的内容,真的对幼儿是件好事吗?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使幼儿园盲目竞争,望子成才是很多家长的普遍心理,而现在的幼儿园大多抓住了家长的心理,为了能够使更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自己这里来,就展示自己能够在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如何良好的教育,也就是这样,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和唯利是图的幼儿园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了幼儿教育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问题。我们应当对家长的这种期望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追随家长的虚荣心理和附和家长对孩子过早的期望,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盲目竞争的现象减少,也能够对幼儿园之间的盲目竞争进行预防。

每个教育阶段都是依据人的年龄、生理、心理以及接受能力来划分的,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他自身的特点。超越了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是有害的。幼儿园教育更多的是发掘孩子的天性和无邪的心理,培养孩子从小对生活的兴趣和乐观态度。幼儿园教育如果摒弃了这个宗旨就是变了味的教育,有害的教育。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就让孩子学习小学的知识,这可能在一时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但更多的是让孩子对以后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很多孩子由于在幼儿园接触到了小学的课程,等到了小学时就每课程没有丝毫的兴趣了。幼儿园教授小学的课程肯定也没有达到小学教育的要求,这样本来一次就可以很好掌握的小学课程却重复了一次,而且两次授课的效果都大打折扣。

爱的核心就是尊重孩子。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教育肯定得不到好的发展。小学课程的介入更多的是使得幼儿教育杂乱无章,不伦不类,加重了幼儿教师的负担,更为不利的是摧残了孩子的天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小学教育也造成不少的负面影响。由于幼儿教师缺乏小学专业知识的素养,在教授小学课程时难免有失偏颇。幼儿接受到了错误的信息后就很难改过来,同时到了小学阶段更容易凭借在幼儿园学到的错误信息先入为主,严重影响了对小学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幼儿教育只能是误人子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注重人的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中最基础的一环,幼儿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以后的成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是为而了应付升学考试而做出的揠苗助长式的错误选择。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有创新能力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多的成为了我们严重的“乖孩子”“书呆子”,没有了朝气,心灵脆弱,内心自卑。这样的孩子以后很难在激烈的社会发展中有所建树。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3篇

关键字:幼儿;小学化;出现原因;危害

【中图分类号】G610

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中的不良宣传内容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方向逐渐出现了偏差,部分幼儿园由于受到利益驱使,开始违规办学,教学内容出现了很多小学课程,大大降低了户外活动以及游戏活动的课时,使得幼儿园变得小学化。这种做法会导致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不良侵害,不但是一种拔苗助长不良的教育理念,还是急功近利的不良教育手段。因此为了纠正以及预防幼儿园的这种现象,一定要对症下药,找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与方法,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出现的原因

(一)父母的攀比心理

很多家长越来越看重幼儿教育,感到幼儿教育的分量越来越重,而且在家庭支出中这项教育费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家长把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当做攀比的象征,我们常会听到哪个家长说“我家孩子在那个那个贵族幼儿园,一个月要多少多少钱”等等,还有的家长把自己孩子的“聪明”当做自己炫耀的本钱,比如说碰到同事、其他家长时,就会说“来给阿姨唱歌儿歌”、“来个叔叔念首诗”等等,孩子纯粹成了炫耀的资本,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正满足了家长的这种炫耀心里。而且如今儿童的入园年龄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一些儿童甚至只有两三岁就被送到了幼儿园,这样过早的入学,对孩子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二)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错误观念

一个儿童发展是要循序渐进、继续不断的,其中发展阶段可以分成婴儿、儿童、少年、青春这四个阶段,而且这四个阶段的年龄划分没有精确、硬性的划定,要一一经历,不可能跳跃性进步,并且只有上一个阶段完成之后,下一个阶段才会进行。因此教育者需要注意到幼儿自身的需要以及其本性,使其得到均衡的全面发展,任何的拔苗助长只会带给幼儿更多的抑制,是不可取的。

但是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超别人一步。然而这种做法的背后有着非常多的盲目性。很多的家长都会给孩子至少报上两个补习班,只是让孩子学,而孩子喜不喜欢这个,想要什么一概不知,而且就算是家长知道这些,很多人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多的家长只是自己认为在幼儿园孩子学到的东西越多,那么以后的升学就会更有利,孩子的智力开发程度就会越高。但是殊不知这样做反而对孩子的学习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理机能发育

幼儿的神经系统以及身体机能都还在发育时期,十分的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学习、读书和背诵,会导致大脑容易疲,严重者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受伤。而儿童时期是大脑发展速度加快时期,需要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外界刺激,幼儿如果只是进行单一读写算,就会导致其缺少动手操作、游戏机会以及各种感官刺激,大脑神经元被刺激的机会就会人为减少,长时间就会导致幼儿大脑发育受阻;与此同时,幼儿坐姿不正确或者是坐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幼儿的正常身体发育受到影响。比如说幼儿园中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但是在上课时这些是不能玩的,那么孩子们就开始“自娱自乐”,一片树叶、一块糖、自己的衣服都可以玩很长时间,时间长后课堂就开始慢慢的乱起来,这时老师就会说“小眼睛,向前看”、“小嘴巴,闭起来”、“一二三,快做好”等等,孩子们就遵循老师的命令,成了“小木头人”,这样虽然会使教室变得安静,但是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幼儿心理发育受阻

幼儿时期的学习特点应该是游戏性与综合性的,而“小学化”所使用各种强化训练方式严重不符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且长时间的学习会导致孩子讨厌学习。儿童的抑制机能较弱,如果抑制要求过高,就会影响儿童自身个性形成,甚至是损伤儿童心理健康。

三、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

无论是纠正哪一个社会的不良风气,最有利、最直接的方法为制定相关的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纠正、匡正歪风。我国于1999年所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明确注明各种幼儿教育的内容,但其中没有任何一条是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而其中的第五条注明幼儿园教育需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规律。因此使用这样的规定能够减少铤而走险之徒,减少小学化的幼儿园。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加强规定的实施。

(二)改变家长的观念

家长自身要有正确的早教观念。第一,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要过早的期望孩子能做什么,更不能违背幼儿发育规律,过多的干预孩子的教育。第二,认识到让孩子过早的上学,过早的离开自己的怀抱,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的。第三,家长再也不能将孩子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不能把孩子的幼儿园当做自己资本的体现。

总结:幼教工作者,尤其是幼儿园的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幼儿园的作用,意识到进行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幼儿一个科学、优美、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其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快快乐乐的度过童年。因此,我们一定要使用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理念,用自己的行动制止幼儿教育向着小学化方向发展,把幼儿园塑造成一个儿童喜欢并能学到知识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07).

[2]刘兰英,杨振强.幼儿教育小学化:让谁欢喜让谁忧?[J].青年教师.2010(08).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4篇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老师和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不能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没有重视教育方法上的统筹兼顾,更没有以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思想和育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形成。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家长工作,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是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举措。

一、以《指南》为抓手,使家长认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可将《指南》印发给每位家长,并举行《指南》学习交流会,帮助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要使家长明白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要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会给孩子一生的发展带来危害,使许多孩子讨厌上课、上课不专心、对学习不感兴趣;要告诉家长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即让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接受不同的教育内容,既不能超越,也不能滞后。

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可以在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使家委会成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定期召开家委会协调会,了解现阶段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期望,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向家长宣传幼教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宣传栏、文艺节目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办园方向和办园目的,转变家长观念,逐步形成共同关注、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开放日活动,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如何通过正确的幼儿教育来达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引导家长从以“会算多少道题,能认识多少个字”来评价孩子的陈旧观念逐渐转向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通过这些举措,使家长对幼儿教育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明白幼儿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孩子的成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速度和方式,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努力摒弃与其他幼儿攀比的心理,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发展,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和兴趣,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望和要求。

三、讲清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当前有些家长一直比较担心的是别的孩子在入小学前都学会了不少汉字,会简单的加减运算,“如果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那能跟得上吗?”这种担心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和家长一起思考:什么是幼儿教育?什么是小学教育?如何为幼儿的小学生活做准备?如何为后续学习做准备?要知道,幼儿园阶段主要是让孩子学习感性知识、发展形象思维的。小学才是开始学习理性知识、发展抽象思维的阶段。而要形成理性思维必须要有感性思维做基础,感性思维越丰富,理性思维越好。可现实是,很多幼儿园连孩子的形象思维都没有锻炼好,就对他们进行理性知识的灌输。这样做,虽然能取得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打乱了孩子的学习规律,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小学家长育儿心得范文第5篇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幼儿园(含学前班,下同)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目生活。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二、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幼儿园要严格控制班额,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

三、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

四、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各地要充实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建立并完善学前教育教研制度,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形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定期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建立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动态监管,定期对“小学化”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存在“小学化”现象的幼儿园,举办招生选拔考试的小学一律不得参与评优、评先。设立家长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

五、加大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幼儿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部要求各地接到通知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督查和整改,并于2012年3月底前将本省整改情况书面报送基础教育二司。

(教育部网站2011年12月28日)

放慢教育的脚步

通常,我们要耐心地等待一个人的成长: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在这个过程中,被教育者需要教育者针对具体的人而给予帮助――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所以,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现在,人们需要给自己的教育生活找寻一个生命的原点,一个思想的源头,一个美好的上游,让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那些可能熟悉得厌倦了的教育场景和各种意料之外的教育事件。人们更需要把自己从时下“效率至上”的机械运转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困顿中解放出来,进入“慢”的教育情境中。恢复教育本来的“慢”性。

“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陶行知语)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学生在和同伴、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因此,需要放慢教育的脚步。

教育是一个“慢活儿”“细活儿”,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知道即使是知识的获得,通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孩子的成长呢?其实,教育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成长过程。

部分幼儿园在活动室安装摄像头引争议

日前,南京部分幼儿园统一在活动室等处安装24小时视频监控,让家长实时在线观看。此举一出,争议不断。家长认为随时可看实时视频,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放心又安心;教育界人士却认为,幼儿园安装了“第三只眼”,会让教育显得不真实,甚至变成一场“表演秀”。

家长:孩子举动尽在“眼前”

在上海,浦东、闵行等区县少数民办幼儿园也在园里各处安装了探头。并与家长手机联网,家长可随时通过手机看视频,也可在放学接孩子时,去幼儿园多媒体室调出一天的活动视频。

“安装了探头,等于了了我的一桩心事。”家长王莉说,幼儿园毕竟是孩子踏出家门、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父母也会时常惦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得开不开心、有没有尿裤子、午餐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等问题。有了探头,一举一动尽在“眼前”,很安心。

还有一些家长坦言:日前网上曝出外地一些幼儿园老师殴打、虐待孩子的视频,孩子两三岁进了幼儿园,如果遇上不负责任的老师,自己没办法表达,大人也不了解情况。所以,即使安装探头后每月要多交50元左右的管理费,多数家长还是表示欢迎。

老师:监控让人不舒服

为确保幼儿园安全,上海所有经过审批的幼儿园都会在园内及周边安装摄像头,但活动室内安装摄像头并不在办园条件标准内,属于幼儿园与家长的自发行为。活动室内安装“第三只眼”,不少老师直呼“让人不舒服”。

思南路幼儿园一名老师直言,在活动室安装探头,给老师的感觉是一

直生活在监视下,有些不被尊重的感觉,“老师也会认为是幼儿园管理者不信任自己,缺乏归属感,无形之中有很大的压力”。闵行依霖幼儿园园长徐刚说:如果处处有探头,会让教育处于一种“非自然状态”。有的老师会在家长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她的心思可能慢慢地不放在教学和照顾孩子身上,而是琢磨如何取悦家长,比如在探头监视下,多抱抱孩子,多和小朋友亲密互动等。“这样的教育变成了表演秀,有点变味了”。

还有的老师说,有了探头,可能会让教育变得无所适从,该批评时也不敢,生怕家长看到有所误解。而如今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宝贝孩子,家长往往过于敏感,某些难以顾及的细小不足之处也会被家长通过视频无限放大,为幼儿园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教育应该回归自然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胡意慧老师说,教育应该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有了“第三只眼”,无形中容易传递一种不信任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其实,教育应该回归自然状态。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没必要“实时直播”。

专家指出,在幼儿园各处安装探头,一方面是部分幼儿园迎合家长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管理者懒惰思想作祟。徐刚说,园长每天都应该在幼儿园各处巡视,到班级与孩子一起活动、交谈,了解老师的困惑等。而有了探头,一些园长以为坐在办公室里就可掌握一切动态,会滋生懒惰思想,久而久之脱离了一线,不可取。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即使是再高端的幼儿园,也不会到处安装探头。家长如需要了解孩子的表现,可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或者与老师面谈、电话等方式,详细咨询。如今,上海不少幼儿园建立了“网上班级”,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虹口区刘诗昆幼儿园每个班级有专门的网页。特别是对于新人园的孩子,老师定期上传照片、视频,与家长在网上互动;徐汇区枫叶交响幼儿园通过微博孩子的活动照片等,家长也可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

(《解放日报》2011年10月17日彭薇/文)

郑州向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

记者日前从郑州市政府获悉,该市将为适龄幼儿发放学前教育补贴:从2011年秋季入园开始,年满3周岁的适龄幼儿就读幼儿园,每人每年补300元。

郑州规定,对具有郑州户籍或外来务工人员中父母持有居住证、就业证明,并且在教育、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各级各类普惠幼儿园就读、年满3周岁的适龄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其中,直补幼儿园100元,补贴幼儿200元,每名幼儿享受补贴累计不超过3年。政府补助的重点依然是各级各类普惠幼儿园。每月托费加餐费高于1080元的孩子将得不到200元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