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辅导

小学语文辅导范文精选

小学语文辅导

小学语文辅导范文第1篇

(一)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职责

辅导员的首要职责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辅导员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的实施主体。辅导员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法、守法和用法,进而更好的实现德育目标。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间接受益者

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内容多,范围广,变数多。辅导员每天面对的是思想各有不同、行为各有差异的众多学生,大到人生规划、小到生活琐事,这些在学生的大学阶段,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法制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减轻了辅导员工作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果。这也说明了法制教育与辅导员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助于减轻辅导员工作的压力。

(三)辅导员有介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便利条件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最多的老师,也是学生与其他学校管理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最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最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成长需求。由于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多以年轻人为主,辅导员往往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这也使辅导员更加便于与学生进行沟通,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辅导员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起到其他教育主体无法起到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介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举措

(一)高校辅导员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是有效介入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前提辅导员自身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介入法制教育的效果。在现实中,多数辅导员并非法学专业出身,因此,辅导员在介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加强自身法律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从容不迫。首先要树立学习法律的意识,认识到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法律实践,如将所学用于解决学生中发生的纠纷和矛盾,用于处理突发事件等,在学中用,用中学,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要知章守纪,坚决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自觉依照规章制度履行工作职责,在工作中注重过程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将法制教育融入到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辅导员应将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具体的学生管理活动实现法制教育功能,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学生干部的选拔。学生干部的选拔过程是渗透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良好契机。辅导员按照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确定学生干部的选拔规则,让学生们全程参与、监督实施,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体验和践行程序价值和法治正义的机会,增强法制观念。二是奖贷助优对象的评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各种优秀学生荣誉的评选都是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在这些评选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辅导员往往都是直接组织者和执行者。辅导员通过班会等方式将评选条件和评选办法传达到学生中间,并严格依照学校和院系的评选规定,成立评选小组,经过严格的选择程序评选出最符合条件的人选,这一过程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依规办事的规则意识。三是考风考纪教育。辅导员可以将法制教育与考风考纪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坚决维护考试纪律,使学生树立对考试纪律的尊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素质。

(三)将法制教育贯穿于班级建设,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

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将法制教育融入班级建设,使其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班集体的熏陶中,不断增强民主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班级建设:一是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来,使学生亲自体验一项制度的酝酿、讨论、起草、表决、、实施、反馈和修订的全过程,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使学生行使自己的参与权、提议权、变决权等权利,同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定的义务。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法律规范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自觉守法意识。二是在班级活动的筹划和组织过程中,充分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成决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归属感。三是主动联系学校法律援助中心或者法学专业教师参与到班级安全法制教育班会中来,通过专门的针对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四是成立班级法律兴趣小组,举办各类法律学习和普法活动,以点带面,促进整个班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四)将课堂学习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辅导员应当督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经常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将学生关心的法律问题及时搜集起来,主动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帮助任课教师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辅导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呼应,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如参加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组建模拟法庭、参观监狱、开展法制专题社会调查,还可以创作演出法制教育情景剧、举办法制征文比赛和法律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了法律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小学语文辅导范文第2篇

(一)运用好鼓励性语言大学生普遍刚刚成年,他们的心理正处于成熟与未成熟之间,往往比常人更加敏感,自尊心也更强,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之时一定要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与支持,以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与未来的人生规划。高校辅导员在鼓励学生之时,必须要正确运用好各种鼓励性语言,合理的鼓励性语言不但能够起到安抚学生心理的作用,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积极性。另外,高校辅导员在管理和教育学生之时,常常会碰到许多“问题”学生,他们经常逃课迟到或夜不归宿,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对未来的人生也没有很好的规划;辅导员在与这类学生进行沟通之时,不能只一味地批评他们,因为一味的批评只会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而是应该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从而渐渐改变他们的消沉学习态度。

(二)运用好暗示性语言暗示性语言也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之时,高校辅导员应当运用好一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以此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让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反思,渐渐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意识。比如说,辅导员在查课时如果看到某些平时比较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逃课上网的学生时,便可以这样对他们用暗示性的语言说:“看你最近精神气色不错,肯定是晚上不怎么上网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对自己很关心、对自己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因此便会渐渐自觉地减少上网行为,形成自我约束。

(三)运用好指令性语言高校辅导员若想加强对大学生的校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各项安全教育,就必须要学会正确运用好各项指令性语言。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固然要多予以鼓励和表扬,但其过程中也必然离不开批评和处分;辅导员对学生的批评和处分需要运用到一些指令性语言,而这些指令性语言的运用需要充分发挥出其权威性。批评和处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们与鼓励和表扬并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高校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批评话语,例如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严厉批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当注意适度批评和点到为止、而对于性格暴躁的学生应当注意刚柔并济。(四)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也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所需要注意的一大要素。大学生尚处在精力旺盛和易冲动的年纪,他们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够使用过激的语言来伤害他们,不能把他们列入“不可救药”的行列,而应当多多采用积极的语言去与他们沟通,要充分利用感情因素来打动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改正。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要灵活运用好各种技巧

(一)运用好语气语调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运用好语气语调,也即是合理使用好各种强调词、注意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以及抑扬顿挫等。例如,辅导员在给学生说话时如果放低语气、语调柔和,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这是在真心关心自己;而如果辅导员的语气高亢、语调尖锐,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辅导员是在朝自己发泄不满情绪。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必须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使用。

(二)运用好眼神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传达感情,因此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运用好眼神目光。有经验的辅导员往往能够通过短促的目光接触来体察到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为学生所接受,亦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来正确判断出其心理状态。

(三)运用好面部表情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应当善于使用面部表情,并且还要善于体察学生的面部表情,通过学生的表情来判断出学生的所思所想。例如,有时候辅导员与学生互相之间的微微一笑,就能够使双方心领神会,可以说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小学语文辅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面临问题;优化策略

新时期,社会思潮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资讯弥漫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给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尚处于“三观”塑形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可能会存在偏差,这时便需要高校辅导员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概述

高校辅导员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桥梁,既要将高校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贯彻学校精神,组织相关活动,又要通过学生管理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实际等方面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因此,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发展,为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获取网络信息资讯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为虚假信息、不良文化的提供了传播途径,对社会辨别力和思想境界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稍有不慎,便会歪曲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向学生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给予关心、帮助和指导,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做好职业规划。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业化水平高的社会人才的重担。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职业理想,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实践目标,帮助学生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由于大学生缺少基本的职业规划知识与技能,辅导员要做好解释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努力的方向。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要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管理水平,更好为学生提供科学、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收获成功且有意义的人生。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面临问题分析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面临问题主要从大学生缺乏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责存在认知偏差和高校辅导员缺乏科学多元的管理理念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缺乏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是制约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瓶颈之一。大学生群体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生活环境、接受教育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同时,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模棱两可的境界,道德素养较低,不易控制自身的情绪,对遇到的大事小情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因而容易产生偏差行为,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尤其,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加上文化、信息的繁杂性,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甚至失去自我,发出假恶丑的言论,造成社会恐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家意识愈发凸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应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当代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较低,对社会发展进程漠不关心,难以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国家与自身,难以激发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

(二)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职责存在认知偏差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繁杂,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方面到学生的心理状况、组织开展情况等方面都能看到辅导员老师的身影。学生管理工作的繁杂性和零碎性使得部分辅导员对自身职责存在认知性偏差,不能分清学生管理工作的主次矛盾,降低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辅导员教师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往往凭借已有的管理经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变化,致使工作流于形式,弱化了工作的针对性。同时,部分辅导员过多关注院系评比、实践活动等相关事务性质的管理工作,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状况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工作置于次要位置,使得主次颠倒,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制约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部分辅导员往往以管理者身份自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展管理工作,忽视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弱化了管理工作的信服力和感染力,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缺乏科学多元的管理理念

目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放任型管理方式,另一种是专制型管理方式,这两种管理方式都是非科学的,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学生们由要求严格的高中升入大学时,如果辅导员教师一味采取放任型管理方式,加上对家长管教的脱离,会使学生产生脱离“牢笼”的错觉,进而对自身降低标准和要求,完全放飞自我,甚至做出错误的言行举止,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而如果辅导员一味采取专制型管理方式,会疏远师生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对辅导员老师敬而远之,不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制约着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同时,专制型管理方式制约着学生的思想发展,极易诱发抵触情绪,难以彰显辅导员的感染性和公信力,致使管理工作缺乏民主性和可行性,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长远、有序推进。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探讨

提升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主要从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重视网络信息技术作用展开探讨。

(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切实提升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帮学生寻找到人生的真谛与意义,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升专业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致力于成长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同时,大学时期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浓厚,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否则会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诱发学生的抵触情绪。高校辅导员要从学生立场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减少强硬的命令式口吻,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平和的对待每一位同学,及时处理学生群体暴露出的问题,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提供科学有效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与满足感,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确立真善美的价值观。

(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彰显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辅导员与学生并不是敌对的关系,辅导员应该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展开交流,而不能自诩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否则只会疏远师生间的沟通交流,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不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指导与帮助。辅导员要主动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多渠道了解与聆听学生的思想观点,与学生平等对话,以真挚的情感去感染与引领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尤其,对于思想较低的、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辅导员更要耐心的与学生展开交流,弄清学生的困惑与缺点,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与提升自我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学生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目标与理想,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

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开展者,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好学生的行为模范,提高自身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受到辅导员良好人格魅力的熏陶,推动学生言行举止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变。辅导员要牢记自身的使命与担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牢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初心,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同时,辅导员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要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严格要求自身,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向辅导员老师看齐、学习,发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影响力。同时,高校要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组织讲座、培训活动,帮助辅导员老师明晰最新的教育理念,改进学生管理方法,提升辅导员的政治觉悟,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重视网络信息技术作用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要搭乘网络信息技术的快车道,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要改变以往单纯理论灌输与强硬教育的方式,采取温和的教育方式,为学生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提高辅导员的说服力,带动学生知、情、意、行的改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推荐健康的网站,使学生在浏览网站信息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辅导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声音、视频和图片等元素,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呈现形式,增进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理解。而且,辅导员要通过QQ、微信和微博等载体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一方面及时传递相关的学生管理信息,另一方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及时修复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四、结语

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仇文利,陆亚玲,沈新华,杨呈胜.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学生管理——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J].学理论,2015(35).

[2]吴永红,赵婷.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0).

小学语文辅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教育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发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当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致使他们中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普遍加剧,突现心理危机。面对这些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的人是辅导员。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准确实施心理辅导

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能够满足这五种基本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五种基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1.1心理独立感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确有部分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对外界了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会鉴别能力,不能判断,不能分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一旦进入新环境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矛盾时常困扰他们,心理上会感到恐惧,产生不安全感,此时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感,然后引导他们逐步从依赖状态向独立状态过渡,从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让他们顺利地度过第一关。

1.2交友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被人接纳、被人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但是,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接受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宠爱,很少关心别人,来到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群体,处理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吃力,迫切希望结交到可以对话交流的伙伴或真心的朋友,但又苦于交往技巧和方法的欠缺,会出现交往障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因此,辅导员应当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对话伙伴,教会他们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3学习方法指导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转变期,从中学到大学,由于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改变,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原来的学习主要以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主,而在大学里则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各种知识之间相互交错,知识面不限于教材范围,需要涉猎一定数量的课外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方法与以前的应试教育相比,方法灵活、多样、自主、广泛,这就需要在学习方法上有根本的转变才能完成学业。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对大学生在学习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因此,辅导员要同他们一起讨论大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

1.4恋爱的需要

这是大学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必然,我国新婚姻法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正当性。通过对我院200名高职大学生性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对异性有交往需求的占总人数94.6%;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有93%的同学持赞同观点。因此,辅导员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慎重对待自己的性行为,而不是断然禁止。

1.5人生定向的需求

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己需要哪些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这一切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任何职场体验的大学生而言,如同谜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人生定向彷徨、无奈。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到他们中去,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引导他们顺利实现生涯角色的转换,制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使人生定向更加准确。

2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异常心理,及时干预心理危机

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成长如何将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关系他们将来是否幸福。因此,辅导员要学会做心理医生,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现象,用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及时给予干预,方能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

同时,作为辅导员应该懂得:不同的学生因其年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面临危机时的表现各不相同,但也会有一些规律性表现和特征。如,近期在学校言行和情绪表现有些异常;近期家庭或学校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部分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因缺少亲情而心理异常;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无力解决;在心理测试中处于异常者。对于有上述表现的学生辅导员应把他们作为关注的重点,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变化和危机;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情况;及时疏导或转介,把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减少和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辅导员与学生日常交往多,对大学生的禀赋、兴趣、情感、个性等了解的比较深刻。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除了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外,还应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上叫做首因效应。具体到辅导员工作中应注意几点:1)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大学生踏人大学校门,渴望能与师长倾心畅叙,得到心理关怀,因此,在新生进校的那一刻起,辅导员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2)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当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辅导员应该尽自己所能,全力帮助;3)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4)以身作则。心态平和,言传身教,这些都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础。

3.2学生心理,因人而易,对症下药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如,有的学生坚强自信,宽容、豁达;有的自卑;有的学生意志薄弱……。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该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将学生进行性格、行为分类,区别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按道理讲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他们在家里是宠儿、社会的娇子。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也会有烦恼和压力。例如,现在读大学费用比较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经济压力比较大;现行大学生的就业体制,自主择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作为高校辅导员,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中,有时我们会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因此,辅导员要研究分析学生心理,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能简单地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开学生心中的疙瘩,也只有这样,辅导员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开展集体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

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同样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针对部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不够,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或同舟共济活动;针对学生承受挫折能力较弱,可以在班上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等,给他们提供接触的机会,促进沟通交流平台,营造和谐人际关系。通过开展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与失败,增强团队意识,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健全人格。

3.4他们寻找成功,树立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辅导员在组建班、团委的时候,应面向学生全体,给他们素质展示的平台。可以采用班委干部轮流当,干部角色轮换做,学生会因角色的改变和心理上的满足,增强自信心,激发潜能。同时,辅导员们也要注意,除了给他们机会和信心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和锻炼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因为,在失败面前,许多大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消极、沮丧。我院学生××,因为参加干部竞选连续两次落选,心情很沮丧,在她心理无助的时候,笔者给她安慰和鼓励,使她从失败中走了出来,重新投入到新一轮的学生干部竞选中,最后获得成功。辅导员应告诉学生,有成功就会有失败,要认识挫折存在的必然性,面对挫折应采取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这样才能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

3.5应用激励机制,提高教育效果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趋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激励是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动力的最好方式,每个大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一个学生在遭受失败,心理无助时,最需要的是激励和帮助。如果一个遭受失败的学生得到的是老师严厉的批评、讽刺和嘲笑,那么他就会丧失信心;如果辅导员采用的是激励的语言和耐心的帮助,那么他就会继续努力,追求成功。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笑容、一个肯定的手势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激励或是成功的体验。哪怕是学生偶尔的一次最佳表现,辅导员也应该及时表扬和肯定。采用激励机制应该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理解,少误解;多宽容,少计较;多赏识等打这样做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高校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示范者

由于辅导员工作烦琐,压力大,心理易疲惫,再加之受家庭、子女、情感等问题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情绪困扰,有时会把气撒在学生身上,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适时释放心理压力,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示范者。每天给自己一份好心情,健康快乐地工作;给学生营造一个心理健康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健康生活,快乐成长,完成大学学业。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黄天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01).

小学语文辅导范文第5篇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最初是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来的一概念,是指针对某一方面的难点和重点用较短的时间去进行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理解和运用。当前,国内引用了这一学习模式,把微课定义为微型的网络视频学习课程,由网络视频为载体进行某一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并且通过知识点和难点的单独结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方式播放出来的新型学习课程。微课是当今教育界发展的一种取代旧传统模式的新产物,不仅能够用于学习知识的随时传播,还可以让学习者提高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相互交流,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通过进行微课备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改善自己,对于学生而言又是开阔学生视野思维的一项新方式。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课程精炼,教课时间短,微课一般都是在几分钟之间,学生一般在传统课程学习的时候往往都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注意力开始逐渐下降,学习效果也开始下降。而微课就不同了,他能够通过简短精炼的视频最大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一般来说,微课在简短时间内播放的都是课程当中的精华,重点和难点。所以视频设计上有一定的兴趣性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第二,微课占用的教学资源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容量内存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占据容量内存一般就是十几兆,学生老师都可以在线或者是下载观看学习课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从这一点来说非常适合于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其次,微课都是在现在学生们感兴趣的移动设备上进行,能够通过移动设备自主学习,而且时间灵活,有针对性和个人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学习的时间,对微课进行合理安排,能够自主掌握学习的节奏,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对课堂学习也有一定的辅导作用。最后就是微课最重要的特点,与传统相反的特点,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还可以与教师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微课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改变传统教育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建设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体制改革的最大表现。

三.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开始与网络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开始优化教育的内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网络技术联系不够密切,应用不够广泛。因此就存在了小学语文教学里微课使用的不足之处显现出来。1.目前就小学教育阶段来看,微课在小学语文中使用次数不多,效率不高。即使有的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会使用微课,但是大多都是年轻的教师,相对于许多年龄较大,思想比较传统的教师而言,更多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原因有很多,相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年轻教师更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师则对于现代科技不熟悉,运用不熟练,因此导致了对于微课的操作方法不熟悉,再加上微课需要搜集很多资料和案例,对于年老教师来说,网络资料收集难度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放弃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了微课的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常都会使用微课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这就导致了在课堂上教师地位过于偏重辅导,不能够引导学生,影响了语文知识教学成果。我们通常把微课使用在一些导入章节,或者是结尾等但是载实践课堂上,许多教师就直接使用在课堂教学上,直接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力。2.相比较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就小很多,有充足的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小学生的教育辅导。但是小学阶段正是一个活泼好动,爱玩的阶段,因此对于他们的管理还是有很多的难点。教师不仅要教育小学生德育知识素质,还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身心健康的培养,因此小学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要对他们进行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现阶段的小学教师,许多都是身兼多职,不仅是小学语文老师,还有可能要负责其他课程的教授,因此就导致了没有过多地时间去兼顾学生其他方面,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说是一种阻力。同时,倘若还要让微课使用在小学教师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视频、PPT等的制作,这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导致教师无法对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降低了微课教育的效果,也降低了工作效率。3.现阶段我们的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还不够完善。首先就是,有很多小学教师对于微课不能够进行理解,在一些微课制作,PPT制作的时候不完善导致不能将微课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导致给小学的语文教学带来坏处。其次,教师在使用微课进行课堂知识讲解的时候,不能够进行重点难点的突出讲解,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没有秩序教师的知识点梳理不清楚,导致学生也是很难理解,这就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学习效率。4.就当前来看,我国的微课还是缺乏系统化的管理机制。我们没有一套完善的微课管理方法去管理约束。学生在通过微课学习之后,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就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掌握和理解,一定还要进行复习巩固。因此,微课使用的反应评价是不太好的,这就严重影响了微课的使用发展,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出微课的应用效果。其次,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的时候,微课也有弊端,不能够保证双方时刻都在线,这就导致了学生有些疑问会积累。

四.加强微课与学生的课堂应用

1.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一个好奇心和探索欲爆发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没有一套完善的思维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把一些难以理解,抽象化的语文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开课前进行准备环节,通过微课播放一段视频或者是音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们增强课文的真实感。比如在进行《雅鲁赞布江大峡谷》的学习时,如果单凭教师的口述雅鲁赞布江峡谷的美丽,学生一定会感受无聊,无法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前进行微课导入,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雅鲁赞布江大峡谷壮观场景,让学生能够看到,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的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课堂当中。2.学会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思维。针对一些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让部分教学知识渗透到微课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表达自己通过微课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将一些景观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加强对小学生创造力、探索力的培养。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将现代化教育和传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表达自己,此外教师还要对一些主动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3.微课教学虽然能够提高教学积极性,但是教师不能够一味的使用微课,要充分掌握微课的本质,这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微课身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也要注意对微课的合理运用,不能够过度依赖,只要充分发挥好微课的优点,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晓维.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王悦.“微”阅读“微”教学———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