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理论课

小学体育理论课范文精选

小学体育理论课

小学体育理论课范文第1篇

(一)课程性质

“运动生理学”属于人体生理学的范畴,是体育专业基本学科之一,也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中较为重要的必修课程。该门学科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基础、竞技运动生理学、健身运动生理学等三部分,主要讲授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人体的机能和结构等的变化,以及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以指导体育相关科学的训练方法的研究和训练规划的设定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人体,以体育运动和训练时人体的反应和适应为主要研究内容,它的基本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科学地认知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进一步探讨学习体育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过程的人体生理学原理,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不同年龄段、性别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点,为进一步体育专业实践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此门课程对体育教师更好地组织体育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今大学生以及运动员等的体育健身锻炼和专业运动训练。

(二)教学现状

“运动生理学”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1],但一直来该课程在高校体育院系的开展效果一般,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效果整体较差。“运动生理学”和大部分体育理论专业课相似,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较单一,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考查方式目前多以传统知识答卷为主,还是多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仍需不断改进完善,当前部分高校体院也在不断创新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占比率。课堂上,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本身对理论课兴趣低,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很难坐得住和听进去,师生互动较难产生共鸣,课上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还是以“灌输”为主,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较差。当前随着课堂教学的信息化,体育理论课也开始采用“学习通”等网络信心技术教学平台开展课堂教学。信息平台的使用增强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学开展简单便捷,教学效果整体有所改观,但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特点还是极大地限制了网络平台课程的实施效果,学生的参与率和完成率不高,“学习通”等网络平台的实施方式方法等还有待优化。

二、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实施基本状况

(一)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研究概况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所修课程基本以实践专业课为主,大多是外堂运动课程,虽然体育理论课也是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但与外堂课程相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较差。同时,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本身理论知识水平较弱,理论课学习比较困难,理解能力和动力不足,导致学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也找不到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以至于理论课学习效果较差,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无法掌握理论知识,更无法实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查阅文献也显示,当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兴趣和动力不足。汪浩[2]的研究显示,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地不重视理论课、形式单一、缺乏技能训练等现象;李金焕[3]的相关研究指出,体育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革传统的体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从而改善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亚平[4]等的研究显示,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教师的授课方法、教师的教学风格、考试制度都是影响专业理论学习态度的较重要因素;唐定财[5]等研究表明,大部分体育专业教师对理论课需要的相关技术设备了解和使用不够,通常教师只是熟悉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课件的制作,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不够。

(二)体育专业理论课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当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交互式移动学习的一个平台,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的主导性强,教学以围绕学生为中心进行[6]。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能够进行学习资源的下载,开展线上教师答疑和学习讨论;通过平台,课上教师能有效地引导、指导学生。同时,教师通过平台可随时监控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7]。“学习通”可以有效地促进形成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较好结合的局面,发挥出传统学习方式以及网络在线学习的优势,能很好地拓宽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课题教学实效性[8]。在“学习通”信息技术平台上,教师可以创建、管理班级,制作PPT课件,推送学习资料,选人互动提问,布置作业和进行练习题测验等。教师可以直接用手机点击投影进行授课,学生通过手机等可以很好地在线上进行课程的预习、完成作业和课后复习等。通过线上师生互动,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教学的便捷和创新,也让课程更有吸引力。它是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得在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的状态下增强教学效果,利用“学习通”的优势,开辟体育专业的学生上好理论课的新路径。

(三)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实施的现状

通过抽取合肥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40名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得到学生对“运动生理学”课程“学习通”实施的情况统计,如附表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认为体育专业理论课需要“学习通”等网上学习软件,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87.5%的学生认为“学习通”内容丰富,有助于提高自学意识和增强自学能力;80%的学生觉得“学习通”能很好地帮助复习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考试成绩;但也只有72.5%的同学认为“学习通”教学模式实施后使自己的“运动生理学”成绩有提高,说明“学习通”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大部分学生意识上还是认可这种学习方式,但实际应用中可能也有偏差,或者使用方法存在误区,致使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80%的学生认为“学习通”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92.5%的学生感觉“学习通”增加了师生交流机会;当然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觉得“学习通”还存在不足,希望进一步优化“学习通”教学模式,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教师访谈中也指出:网络平台教学等的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有较大的的帮助,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等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但是对于体育专业理论课而言,平台有些内容过于繁琐,使用过程中不易操作,而且准备材料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同时,“学习通”平台的使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地避免了学生躲避学习和厌学情绪,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模式优化建议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研究及对“学习通”平台教学方法的摸索,针对体育专业理论课“学习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教育

当前高校现有的体育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教学、学习的要求不相协调,学生也不再适应“灌输”性教学和被动式学习,他们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也在发生改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网络平台等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时间、地点的约束问题,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因此,高校要不断增强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通”等平台使用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学习通”平台操作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增强平台在教学中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高校要通过体育理论课程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和优化课堂氛围等手段来提高理论课学习积极性,引导和纠正大学生的懒惰和懈怠心态,激发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端正理论学习的态度,提高自我评价,树立强大的学习自信心,更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不畏艰难、勤奋好学的意识品质,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战胜理论学习上的困难。

(二)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高校要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知识背景的较大差异,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制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化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可更新和编撰简易版的《运动生理学》教材;探索运用“学习通”建设教学视频集、PPT、作业集和试题库、试卷库等课程资源,从而实施网络课程学习、考核和成绩认定等的全面实施。视频集要有针对性,更直观简洁地让学生了解学习章节的主要内容,对生理学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加强PPT和视频的开发和制作,可通过研究室老师的课后研讨、到兄弟院校体育教研机构学习交流等,制作和开发更前沿、更具针对性的课程PPT课件和视频集,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对运动生理学课程产生好奇心,带动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人体生理与运动的关系,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同时,不断更新和创新相关课件、数据以及电子教材等。另外,教师要加强课上和课后的试题和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记住关键知识点,合理地运用知识点解释各类运动生理问题,达到学有所用。

(三)落实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

高校要积极开发互动性更强的理论课堂内容,适合体育专业学生,让学生爱上网络课程。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积极推广反思式-小班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通”平台的利用率,合理增加学生负担,加强课外学习指导,提高学习效果;将专业技能和理论结合等相关的视频引入不同的章节,充实教学手段使竞技体育也融入教学过程,也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加强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学习通”平台理论认识与实践运用能力;鼓励教师收集教学资源,建立一个特殊的管理模式,同时开发和建立与兄弟院校之间的网络共享资源库,分享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体育专业理论课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一批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四)推进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小学体育理论课范文第2篇

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的目的。《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是高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培养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将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但现今很多学生在专项训练课的学习表现要好于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而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认为体育教学不能只在一方面突出,在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基础,比起只在某一项目突出的体育教师,他们更喜欢的是“全能型体育教师”,即指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都优秀的教师,这也意味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也要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而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相关理论课程时,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并不认真,大多时候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的沟通交流少,学生的参与度低,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而现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它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人才的模式,而教师和课堂就是这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就成为教学改革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PBL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它并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而是以问题为导向,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上课方式,在课堂中用某个案例或问题吸引学生注意,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并且明确分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查找和探究,最后经过组内分析整理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小组成果。PBL教学法全称为“problembasedlearning”,翻译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创立,最初运用于医学领域,现已成为国际比较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教师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用新的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PBL教学法在体育教学领域主要是运用在高校课程中,它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法,也在实践中证明PBL教学法是适合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理论课程中应用,有一定的使用和推广价值。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PBL教学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对PBL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PBL在体育领域中的教学过程和实践要点以及应用在《学校体育学》课程之后的评价方式等进行梳理。

研究结果

(1)通过整理与分析在PBL教学法中对高校体育课程的相关文献,将PBL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PBL教学法对体育专项训练课程的应用研究,另一类是体育理论课程的研究,两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是同样的教学步骤,以问题导向开始,到小组分工并整理内容进行汇报结束。(2)PBL教学法培养了学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索答案时会使用除了教科书以外的报纸书籍、网络搜索等多种不同的资源,并且在不同答案中通过自己思考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得出适合的答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合作学习能力。(3)一堂理论课如果只有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课的话,学习起来通常是比较枯燥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太高。通过PBL教学法在《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的应用,可以将一节课中的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并且学生在探索问题的答案过程中会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去思考,课堂的气氛活跃之后学生主动学习到的知识多了,记忆也会更牢固。(4)PBL教学法的特点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将找到的答案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小组同学间的讨论和交流更容易理清思路,交流之后选择恰当的答案。长时间的接触会使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好,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结论

小学体育理论课范文第3篇

制定教学计划上面我说过,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虚无缥缈,没有教材,很多老师不知道体育课应该上什么内容,该怎么上,这样基本上要求体育老师要“自编教材”,这可给体育老师们出了个很大的难题。有些专家老师说体育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广大体育工作者要认真挑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体育教学内容,我觉得这种言论是有些不负责任的。第一,各位体育老师不可能统一编出适合本地区的教材内容,因为老师的水平不同,阅历不同。而且什么叫适合本地区?是指适合本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吗?或是适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其他什么的?第二,即使每位老师都能编出“适合本地区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教材,很可能只是某个学年的,顶多是一个学段的吧,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有谁来保证各位老师编的教材内容都具有的连续性呢,当学生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了,换了体育老师,而这位三年级的体育老师编的三年的教学内容刚好和学生在二年级学习的是一样的,那怎么办呢?这就导致了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有重合,有同行的专家老师说过:学生前滚翻滚了12年,有的到了大学还在滚,但是还是很多同学滚不会。这样的问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觉得最起码地方的体育部门要统一编写适合本地区的体育教材,以保证本地区体育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这样也有利于保证教师的课堂的完整性和提高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尽管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还是不得不准备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前写好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这对以后的体育教学很重要,在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中要充分体现主教材的连续性,不能以游戏课替代体育课,要有运动技术的学习。游戏很重要,尤其是在低龄学段,但是它只是作为辅助教材,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了游戏课,这样的话,学生的运动技能目标很难得以实现,长此以往,体育竞技目标又从何处得以实现呢?竞技目标的流产会使很多基础目标都得不到很好的实现,或者导致锻炼的盲目性,从而导致锻炼的不连续性,最终影响体育课的课堂效果,根本上导致国民身体素质水平的急剧下滑。

2备好理论课

并上好理论课每个学期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理论课,可以安排在下雨天气的室内课堂进行,有些班级下雨天气碰不到体育课,可以把正常的体育课安排到室内进行,这在学期教学计划中都要体现出来。理论课很重要,尽管在整个课时数中占的比例不高,但是体育理论课对于提高教师的体育理论功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学生也需要理论课,他们需要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道自己在实践课上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可以锻炼到身体的什么地方等等。同时,理论课的高质量对实践课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理论课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单纯的理论课;②室内的徒手体操教学;③室内身体素质练习与考评教学;④主教材的教学;⑤室内的游戏课教学;⑥各种室内体育理论考评(如讨论,互评等)。

3体育课的风格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

男老师有男老师的风格,女老师有女老师的风格,或阳刚,或阴柔。每种风格处理得当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必刻意地选用哪一种。比如:如果面对的是小学生,很多男老师就感觉女老师那种“柔”风格比较合适;高年级学生的话,男老师的风格就比较合适。坦白的说,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有时拿捏不好分寸的话,反而让学生感觉有点不知所为,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体育老师的风格集中体现在关心学生之中,这也是教育之本,这不是套话,若不体现在关爱学生之中,我想学生是不爱也不接受你的这种风格的,最终使你的体育课很难进行下去。所以,刚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要不断尝试自己的教学风格,并总结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而慢慢使之固定下来且使之不断完善,最终做到对待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4严格课堂纪律

前面我们说过,男老师有男老师的风格,女老师也有女老师的风格,但是,无论是哪种风格,前提都是要保证课堂的纪律。因为严明的课堂纪律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体育课安全的重要保障。

5潜心读书

小学体育理论课范文第4篇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地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调=A+B+C,X=成功,A=勤奋,C=?,B=体育锻炼。教师可将重点放在B上,?反复讲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以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以强健的体魄来支撑自己事业。还有医学家孙思逊,?他坚持体育锻炼活到101岁,写下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专著。此外,诸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等至理名言,也可在理论课上作富有启迪性的阐发。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相机引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班教学。

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段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蝉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

“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她从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时,可以结合关于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理论课范文第5篇

关健词:高师奋共体育课体育理论现状重要性付策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t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t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3)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t,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体育理论宜传.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站和宜传部,甚至每一间教室、学生寝室都有电视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宜传部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宜传.还可以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举办体育节、体育周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等。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实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