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政公用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质检工作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nd other engineering have obvious difference. First i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relation to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users, the use of the frequency is the other engineering doesn't have, the quality of safety relia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famili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r social influence is bigger,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is extremely high, all aspects of the project will be exposed to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peopl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not only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often tend to rise to the height of the social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municipal utiliti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put forward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on the work of quality supervision reform ideas.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市政公用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产品,它是一种投资巨大、生产过程复杂、涉及面广的特殊产品。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市政公用工程属于政府投资的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广大城市人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为城市进行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的城市共用设施,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是衡量一个政府公信度的重要指标。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1.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所谓质量,ISO90002000标准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也就是满足顾客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序。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即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建筑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

1.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阶段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把该项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要做到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在完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通电、试水、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等。

2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现状

政府投资工程在投资主体、工程性质等方面与非政府投资工程存在明显差异,在质量监督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政治性强、独立性差、工作深度不够、行政处罚难、现行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督力度与效果。面对当前量大面广的市政公用工程,个别市政公用工程, 质量监督机构管不了,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不住,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不好。

现有的建设市场局面复杂,在建设行业内,施工单位低价投标、个别项目非科学压缩合理工期监理费率低于正常监理成本,设计、勘查、监理、施工等企业、人员的挂靠现象比比皆是,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投诉率居高不下,建设市场的秩序和建设市场的诚信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究其原因在于:

(1) 2000 年 1 月 30 日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但是部分建设业主不了解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和内容, 仍有部分建设业主主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当成了工程质量等级的核定方,客观上干扰了工程质量监督的正常工程。

(2) 当前部分设计、勘察、监理、施工、检测企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所有制多元化、流动性和变动性增强, 质量责任主体的易变性与工程质量责任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企业和个人为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缺乏诚信经营机制,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现有的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工程技术经验不够丰富,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面监控。

(4) 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参差不齐,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政府监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5)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除了完日常的质量监督工作外还需完成各级上级单位布置的工作任务,时间、精力和工作效率上无法得到保证。

3 市政公用工程监督工作

随着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改革工作的推进与发展,工程质量监督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应如何更好地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政府投资工程质量,自然成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思考和应对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从根本上寻找对策,实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改革, 使之更好的为工程项目建设服务,真正做到“公正执法、科学执法、严格执法”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了解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沿革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矛盾。

(2) 提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3) 熟悉政府投资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启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将如何应对。

(4) 探讨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体制缺失,提出完善和改革工作方式的思路。

(5) 分析当前建设市场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来提高参建企业的诚信经营理念。

(6) 对比中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差异,比照学习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7) 推进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催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水平的提高。

(8)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建立预先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从实物监督和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向规范企业诚信经营方向延伸。

(9) 如何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模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10) 如何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如何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结语:我国的建设市场要成熟规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质检工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还仍将存在,在这段时间里,质检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关注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关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解决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困境,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质量监督体制改革。如何改革和创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使之符合新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更好地为体现政府监督、服务的职能,为建设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这是质检工作管理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和改革探索.[N].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

[2]黄知元. 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

[3]陈朝晖,李涛.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建筑科技信息,2009.

市政公用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公用;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市政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严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和其他工程相比,其质量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和终检局限性大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防患于未然,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1.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涵和依据

所谓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指为满足市政公用工程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施工活动,主要表现在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改进等方面。在整个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应当按照施工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此时就需要一个施工质量控制依据,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以及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并在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范围内,制定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依据。

1.2 质量控制所遵循的原则

(1)事前控制的原则

一个工程的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特别是市政公用工程,应当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施工材料的筛选以及施工技术的监督等多个方面做好控制工作,为保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竣工后的管理

进行竣工验收及移交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进行,由业主单位组织施工单位、总监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使质量监督站、接收单位进行验收及移交。另外在工程总结报告中,要对工程进行最后总结,从而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质量第一的原则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产品的特殊性,其工程产品的使用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与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求市政公用工程必须是高质量水平。具体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保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规范的市场管理

当前,很多市政公用工程的承建单位大都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是主管部门委托的其他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建设程序推行,建设手续不齐全,如缺乏施工合同以及监理合同等,另外还有的单位存在不执行招投标制和项目法人制,没有施工许可证等问题。甚至有的单位为了节约资金,缩减工期,给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诸多的安全隐患。

2.2 对工程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

一些政府部门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缺乏对工程质量足够的重视,往往为了彰显政绩,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程质量的低下。此外,对质量标准不熟悉导致没有按照强制标准进行验收,甚至一些主管部门认为,市政公用工程只是一些基础性工程,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多大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工程质量,可以看出,思想上的轻视是工程质量控制面临的一个重要阻碍。

2.3 施工质量没有进行规范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没有进行规范,是很多建筑单位存在的问题,多数建筑施工项目是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建设,这些单位由于受到自身权利的限制,对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投招标制以及合同管理制的管理都很疏忽,经常出现合同未签订就开始施工或者为了缩短工期,造成建筑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

3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3.1 加强事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应做好施工设计工作,对施工进度、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要细致、全面地做好各项调查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将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交予市政部门,听取施工意见。要与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市政部门进行设计图纸交底,仔细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要到工程施工现场,对工程细节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施工中需要的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要做好进场检测工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同时还要对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貌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施工的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单位进行解决,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3.2 增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应当从资质合格的供应商采购,并在此基础上确保材料具有相应的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此外,在相关材料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运输储存过程中材料质量发生变质。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和工程设备准许入场,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拒绝接收,防止因使用劣质材料而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3.3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做好施工质量观念的宣传工作,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因部分参加施工的公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施工质量的宣传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且对宣传工作要分层次的进行,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角色,使用不同的宣传方法。对质量控制的主要实施者,例如业主、承建商等,要使用具体以及循序渐进的宣传方法,这样才能使施工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参加施工的人员作为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指挥、以及实施,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调动其积极性,是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增多,重视施工质量问题、加强质量控制理念显的越来越重要。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正视当前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娟,胡文强.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科技,2012(02).

市政公用工程范文第3篇

【关健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园林、路灯、防洪、排水、绿化等公共事业工程,是保障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和全过程的管理,建筑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目标,通过对施工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包括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等等,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科学的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能够实现企业既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市政公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一些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也在不断被推出。对市政公用施工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降低成本、提高建设效率都有着推动作用,因此提高我国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综述

2.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技术交底,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时时往往需要工程业主、工程承包人、工程设计代表共同参与。完成对关键控制点的交底工作同时还要进行现场的标记以及记录工作。复核,聘请专业的监理人员配合相关的具体测量工作人员完成对水准点、控制点等的复核工作同时进行固定。复核过程中需要对工程的横断面、导线点等进行再次测量、设置等操作。对于那些丢失的标桩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确定并上报,及时进行再次放样以及固定。材料审核,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应当严格按照采购标准执行,相关证件必须齐全。对于自采材料的采样操作应当安排专业的监理人员在一旁,只有在得到监理师的批准之后才能够将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投入工程施工中。工程开工,只有在完成了相关的准备工作之后,对施工文件、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有了详尽的掌握之后,才能够撰写工程开工报告,在得到监理师的批准后才能够传达工程开工信息。临时设施,对于工程驻地以及施工过程的用电状况应当从实际出发来完成对供电系统的建设。同时,还应当注意准备备用的发电系统来应对突发的断电状况,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一些小型的、比较便捷的发电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在一些复杂的施工环境下具有良好地应用意义。对于驻地的建设则可以依据施工图纸上的桩号来完成。

2.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

对于市政公用施工管理主要分为施工中以及施工后两个方面。其中前者又分为质量、进度、合同管理三个方面。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要保证施工材料要复核质量标准、吻合施工图纸要求等。在施工的进度上,应当注意跟踪及控制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是否依照计划及时到位进场。在对合同的管理上,应当同时关注乙方和甲方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对于工程施工完成后则要对工程的验收、交付、报告等内容进行管理。对工程进行验收时,相关的文件是否填写完整、手续是否齐全、移交工作的顺利与否等都应当予以完善的管理。最后则是对总结报告的撰写和提交。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市政公用工程通常所包含的内容有对于施工任务的分配以及落实、合同的有序签订、施工之前对于相关业务以及施工环境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等。市政公用施工管理的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难度系数较高,易受天气、气候影响。并且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周围的社会环境因素。对于工程的监理、供应商、业主等都极易发生变动,此外工程自身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3.2工程的高度复杂性

市政公用工程通常情况下需要较高的造价,并且涉及到多人的参与。此外,市政公用工程关系到多人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受环境较大,并且施工工期相对较长。 3.3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 市政公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人员、设备及材料往往是由项目方自己组织和准备,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花费的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状况,就促使施工管理模式开始有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管理模式。

3.4管理不善

市政施工操作人员存在粗心大意、不按施工标准操作的现象,致使一些施工事故不断发生。对于一些安全防范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地点未安排专业的人员等等。对于材料的采购、保管时常发生浪费、变质的现象等。

4、改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建议

4.1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一步应当配备一个完善的施工人员组织,项目主管人员应当具备优秀的指挥、协调能力,能够灵活应付何种突发事件,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其他人员也应当挑选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其次是对设备的准备,对施工过程中将要用到的各种发电设备等施工设备应当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配置。此外,对于施工材料、场地等也应当进行检查和布置。

4.2安全施工,严格管理

积极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控制,使各种可能的不安全因素被彻底消除或者削弱。应当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同步进行管理,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技能的教育及培养。定期进行大、小安全检查,尽量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4.3加强质量及成本的管理

建议一个较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方针政策,加强对人、财、物的监控和管理,控制好施工技术及工序,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做好工程的成本计划并进行准确的数据核算及分析处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4.4完善文明施工管理

受市政施工开放性的影响,围墙式的管理并不适宜市政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城区、郊区、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地段等不同区块的文明施工难度都有所不同,文明施工的好坏也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现有的规范基本上是“一视同仁”,这不仅不利于管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文明施工企业的逆反心态。因此,我认为现有的管理办法的修订是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5、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同时又处于人口数量密集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影响严重,目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单位的管理人员加大重视,确保施工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市政公用施工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降低成本、提高建设效率都有着推动作用,因此提高我国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市政公用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前言

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镇化的进程,随着21世纪以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也已势不可挡,而这一具体表现就是民生公用工程投资与建设的快速增加。但是,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是也不能盲目,为此,出于科学发展与管理的考虑,一些城市开始注重建设的细节与质量,其间不乏城市地下管廊工程的建设,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在类似的狭小的、有限的施工场所一如既往地进行良好的安全管理呢?如何才能在注重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亦能提高现场安全管理,保证公用工程建设安全进行?所以,本文将结合我国公用工程建设现状,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难点

1.1施工环境复杂多样,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

为了适应现代化以及科学化的城市管理,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触角,已不仅仅局限于近郊地面,而是已经延伸到城市高空、地下空间甚至是河流滩涂。因此,显而易见,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既要考虑施工建设的整体性,又要能针对不同的环境适当增加一些临时的拓展改造的作业内容。特别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中心,应该如何在车水马龙中进行建设的同时又尽可能少的减少负面影响,毫无疑问,这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考验。

1.2高处施工操作危险性大,现场安全管理不易操控

在现今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特别是在城市立交建设、桥梁项目工程,怎样在保证市民正常安全出行的情况下完成施工作业,是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对于高空作业,其相对地面工程而言,要额外考虑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的安全问题,诸如高空能否实现顺利吊装、脚手架固定是否安全等。除此之外,一些计划、准备与管理工作特别是现场安全预案与防护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凡此种种,无一不增加了高空施工安全管理操作的危险性与难度。

1.3地质条件迥异,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不一

在市政公用施工工程中又一常见问题就是地质地貌状况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地貌地质条件更是千差万别,针对不同的地理条件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与操作规范更是科学施工管理的要求。同时,这也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因地、因事进行技术攻关,确立相应的施工规范。除此之外,市政工程施工环境的不可改变性与易受影响性,也是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2市政公用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现场安全管理受传统管理束缚,监督机制不完善

从管理历史上来看,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不管是在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和经验方面,还是管理进程上都领先于市政公用安全的监督与管理。这并非是不重视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而是我国历史的国情以及管理安排所致。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安全监督管理上,市政公用工程相关公司以及整个行业,无论是在现场安全管理上还是监督力度上,近年来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与提高。然而,一些在公用工程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仍是不容忽视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现场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劳务人员的能力与相应知识储备不足。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需要相关人员掌握相关安全防范知识以及及时更新和提高相应能力,从而使组织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安全管控与防范氛围,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隐患问题。②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法律规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诸如《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做出了相应的要求,以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对一些应急的用电操作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这些不论是宏观上的,还是细节上的操作并非是无法可依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没有在思想上重视,更不用说熟练掌握了,自然而然就会致使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力不从心。

2.2现场安全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乏力,经费不足

这些问题体现在:①相应的安全教育体制与机制的缺乏或不完善。对于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使得企业的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只停留在文字阶段。没有健全的三级教育制度,教育、监督与考核之间相互脱节,管理绩效与奖惩没有得到应有的结合,均是现有施工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②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没有得到相关施工企业应有的重视。其相关安全机构的设置要么不到位,要么只是浮于表面,只有虚职并无实权。因此也就不能发挥其在监督检查中应有的作用。③为了增加利润收入,减少经费支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市政公司出于挖掘潜在绩效的考虑,将企业相应安全管理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进行合并缩减相应因增设机构而增加的开支,同时也使得专门管理部门应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2.3现场安全管理意识因人而异,综合素质不高

市政工程建设的从业门槛较低,劳务人员来源迥异,且大多为农村务农人员,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其对相应的施工作业知识并不了解,加之包工头为了节省相应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必要的知识培训,自然而然地,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差强人意的。除此之外,一些市政公司也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使得对劳务人员必要的知识教育与培训成为了不可能事件。劳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更不知施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与其息息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更加不可避免了,随之劳务成本与恶劣的社会影响随之增加。

2.4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资质不够,操作不规范、混乱

法律上有明确要求是重要的或特殊岗位公众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关合格的证件在能上岗,这是保障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保证。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上岗,有的是依赖人情关系、有的是无证或一证多用等情况都是确实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的培训,而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仅依据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来参与安全管理应对安全隐患。其结果可想而知,其后果也是难以估量的。众所周知,对于一些特殊专门的机械机器的操作需要规范的符合特定要求的操作。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诸如对龙门架、推土机等机械的违规操作不胜枚举。更有甚者,在一些工地上一些超过服役期限或者到达报废年限的设备经仍在进行施工操作,其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的可以预见的,令人担忧的。

3应对措施

3.1将安全教育活动融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

安全教育事关重要,应该对其进行时时的关注与强化教育。特别是在相关的市政施工公司进行贯彻,对于组织上下以及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建立健全教育安全管理三级制度,统一标准,提高认识,营造氛围,落实监督。除此之外,加强对劳务人员特别是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是确保施工质量与工程安全的重中之重。对劳务人员队伍进行规范的管理以及队伍教育,对不同工种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班、分级教育管理,严格持证上岗的工作要求,持续不间断的及时地进行相关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与提高。

3.2建立健全相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管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实现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的保障,是进行施工生产的必要准备。工程公司应该请专门的从业人员在国家相关管理规范和行业要求的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安排。此外,建立统一标准。将各个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管理内容纸质化、明确化,将具体责任细化到相关职位以及负责人,将安全管理绩效与奖惩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切实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且保障工程质量以及生产安全。

3.3认真做好施工各环节工作人员的交接

优秀的工程建设依赖于良好的安全技术交接。在施工过程中不论大还是小的项目具体的公共内容都是繁多且复杂的,牵涉的技术安全管理内容更是多种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各个环节的交接工作,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制定一定的工作指导说明书,并督促工作人员切实进行相关环节的落实。此外,将交接工作制度化以及建立施工上下环节的监督机制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让施工人员进行相互监督即为内部监督,加之质监部门对其进行外部的监督,从而使得交接工作以及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推进。

3.4设立专门的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

现场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同时也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重要保障。通过现场安全管控,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从而带动相关项目工程的市场占有量,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由此看来,市政公司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将其交由有能力可以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负责,使其切实发挥作用对安全生产负责。挑选优秀的、有能力的、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工作人员担任相应机构的管理人员,使得工程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现状得到实时的管控,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4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人员人生安全的重要的管理环节。不论是出于社会、企业还是个人的考虑,都应该抓好市政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将具体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洪海.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06:284.

市政公用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测量;挖方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道路交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而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结构的基础,路基的性能、质量会道路的整体功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市政公用道路施工时,需要严格依据道路施工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精心策划,才能保证修建的路基坚实、牢固,满足市政道路的相关要求。

1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及特点

1.1质量要求

(1)结构方面:在市政公用道路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路基的整体性、稳定性,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需要结合城市的地理条件、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预防路基在车辆碾压或者相关自然因素影响下发生结构变形、失稳等不良现象。

(2)强度方面:市政公用道路的路基需要满足城市交通的强度要求。因为城市车流量较大,对于道路路基的荷载、强度均有较苛刻的要求,若路基强度不足,极易导致路基塌陷,进一步促使道路失去稳定性,严重影响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1]。

(3)水温稳定性方面:路基在地下水、地上水的影响下,强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在季节性冰冻地带,因为水温情况的改变,路基可能出现周期性冻融现象,形成翻浆、冻胀,导致路基强度快速下降。为了确保在最不利水温条件下,路基强度不会明显降低,必须要求路基自身有一定的水温恒定性。

1.2特点

(1)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属于露天作业,极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且在施工范围内结构物多、专业类型多,各条不同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加之不同专业之间配合多、干扰多,以至于施工变化概率大。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主要包括路床、土石方、挡土墙、边坡、沿线涵洞、排水管线等相关项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主要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在人工配合土方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人负责指挥,运用分段平行作业或流水作业形式[2]。

2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2.1路基施工测量

在市政道路工程开工以前与施工过程中,依照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恢复道路中线,勾勒出构造物的具置。进行施工测量的主要作用:把图纸上面设计出的建筑物形状、平面位置与高程对应施工现场地面进行标注,以起到指导施工的效果,确保工程严格根据设计的图纸进行建设。路基施工流程即:测量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要求每位施工工作者充分理解图纸意义,并认真检查图纸和设计之间存在的偏差。为了达到路基施工期间的相关要求,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加设置加桩地面标高,临时水准点标高,在测量没道施工工序的防线时,确保纵横断面有一定定位精度,并保证后期施工路基、构造物定位与几何尺寸符合实际质量的要求,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施工损失,此外,还必须检查路面下覆盖的各条管网路线。

2.2路基填方

在路基填方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实施试验填方,特别是进行大规模的路基填方工作时,需先选取某一路段进行填方试验,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检测出路面铺设松弛度,进而确定好压实路面要进行的路压次数,再合理安排作业人数,使其和设备有机组合,并记录施工工人工作完成量的最大数值与平均数值[3]。

对于不同填土高度选用不同的填土方法,但均需在施工前清理、挖除原来地面。比如:填土高度<80cm,需将路面表层的土翻松30cm左右,压实平整翻松的土以后再进行填筑;填土高度>80cm,需要先平整路堤路基面再实施碾压,然后在路面上方实施土方填筑作业。填方作业通常分成填作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等各个不同的部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部分之间的流水组织进行施工,先用平地机根据检测所得的松铺系数摊平土方,将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范围内,路床顶层最末层的压实厚度≥8cm。在摊平过程中保证每层土方保持一定路拱,确保路基内排水畅通无阻,每层填土宽度>路基宽度,且每侧宽出≥50cm,保证边缘土体的压实程度符合相关要求,再开始碾压,在碾压过程中第一遍不振动,随后从弱到强慢慢振动。在碾压过程只用每侧轮机应该重叠(0.4~0.5)m左右,保证均匀碾压,坚决不允许出现漏压、压死情形,当碾压结束后按照规定的检测频率检测碾压效果。

此外,路基填方需要分层填筑,在确保基础部分稳固坚实的条件下才能操作其它程序。先要确保路基下层压实后,再进行上层填筑,若路基填方分段实施,则需依照不同浇筑方法采用不同的填筑控制措施,若纵向临界地段的交接位置未在统一时间浇筑,则需做好放坡处理,在相同规格放坡操作结束后分层设置台阶。若两个地段在相同时刻填筑,则要求衔接工作精确细致,确保分层交叠式相互衔接的两个地段,重叠搭界的有效长度≥2m。在填土过程中,还需准备测量水含量,检测填筑的不同土质密度并做好相应的标记,控制施工路堤尺寸与坡度,保证在每层压实工作结束后无缺坡情况,路堤处于稳定状态。

2.3路基挖方

一般情况下,路基挖方的设计高度<实际路面高度,在开挖路基时同时兼顾路面质量。其中排水工作时开挖路基的重要环节,也是开挖路基有效性的基础保障。在开挖路基前,先要设计好排水沟,保证水排出过程的流畅性,依照当地实际地质条件做好防渗漏工作。开挖路基土方需要分层实施,在作业开始阶段,确保边坡稳定,且不会损坏周围建筑物结构。开挖土方主要借助挖掘机进行作业,当选取符合标准的挖方材料后,在确保路基排水通畅的条件下,借助挖掘机、自卸车的高度配合完成开挖工作。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人工开挖,从整体而言,不管在何种条件下,实施开挖时要控制好高度、坡度,杜绝多挖、少挖的不良现象,确保边坡稳固,且遵照从上之下,有顺序开挖的规则。

针对路基穿过水网地段的情况通常采用遇沟设涵的方法,重新系统化布置路线两边灌溉沟渠,而不用穿越管线的排灌涵洞做法。针对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盲沟及暗沟的方法,如果水流量非常大则用带渗水管的渗沟进行排水。最近几年相关人士研制出了带有滤布、钢圈,利于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这种类型的水管十分便于地下排水施工。

3结束语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技术并不复杂,但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车流量大、场地狭小。同时,路基作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路基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路面的耐久性与舒适度,且路基还会对路面施工成本、施工期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提升每位施工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控制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进一步确保市政道路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3(04):96-98.

[2]陈庆阳.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及其控制要点[J].中国市政工程,2009,6(03):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