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政实训总结

市政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市政实训总结

市政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经过3天的培训学习,全市领导干部培训班今天就要结业了。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培训班举办得非常成功。市四套班子成员,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市直部门一把手共110多人参加了学习培训。市委对举办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对培训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和准备。培训班期间,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三个专题进行学习研讨,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体现了张德江同志最近对肇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符合我市发展实际和发展要求。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全体同志学风端正,严守纪律,认真听课,深入思考,交流体会,研究工作,做到领导辅导与专家授课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组讨论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研究工作相结合。这些都说明了同志们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扎实的整体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学习培训,达到了明确方向、把握大局,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的目的要求。综合几天来同志们学习讨论交流的情况,这次培训班,在几个主要方面收到了实效:

一是在全面理解、努力践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对于执政党来说,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就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通过学习培训,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必须结合我市实际,在狠抓经济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肇庆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五个主要方面狠下功夫,确保我市经济社会沿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正确轨道不断开拓发展新局面。

二是在全面理解、努力践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组织保障。通过学习培训,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我们的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划时代的社会转型,给我们的改革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地位,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处理社会矛盾的领导艺术、解决发展中突出问题的高强本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维稳第一责任、民生第一重要的工作要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在全面理解、努力践行促进肇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的目标要求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我市未来五年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我们分析了现状,查找了差距,总结了经验,研究了举措,看到了希望,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倍加珍惜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全市上下心齐实干的大好局面。通过学习培训,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加快肇庆发展的决心信心不动摇,坚持以工业为主战场不动摇。更加坚定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主导、重大项目带动、三产旺市、区域协调、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五大战略”,大力发展工业、城市、县域、港口物流四大经济,切实推进“五大民生”工程,努力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为今后在各自岗位上定好位、带好队、谋好政、做好工作奠定了更加充分的思想基础。

四是在全面理解、努力践行建设学习型党委、学习型机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展干部培训是一种形式,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素质问题,必须自觉加强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认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展步伐;只有造就良好的自觉的学习氛围,努力建立学习型党委、学习型机关,才能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融会贯通;只有学以致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以及当前的各项工作实际,才能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成为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五是在全面理解、努力践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培训,我们进一步充分认识到,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局面,关键在领导班子,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一把手。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必须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执政为民、真抓实干、团结共事、干净干事,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同志们,这次全市领导干部培训班就要结业了,但这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我们更加自觉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增强执政为民真本领的新的起点。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集中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求,认真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奋发有为,加油鼓劲,乘势而上,扎实工作,使学习成果成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在领导岗位上做出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努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里,我再向同志们提四点希望:

第一,要在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见成效。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导干部要在领导岗位上做出一番业绩,必须加强学习,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和基础,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首要条件。希望同志们进一步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自觉抓好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排除干扰,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领导干部。同时,要担负起带头学习的责任,在本地区本部门营造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在开拓进取、争创佳绩上下功夫见成效。一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创新是破旧立新的过程,必然会碰到困难和阻力。要不断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创新。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胸襟、更加执着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敢想敢干,敢于打破常规。要结合实际,大胆总结新经验,寻求新办法,开辟新道路,开创新局面。二要把握规律,善于创新。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研究新形势、新特点、新规律,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取得工作新业绩。三要讲究方法,尊重民意。创新不是蛮干。只有讲究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理解的创新,才能达到举重若轻、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发展黄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更要善于运用政策激励、示范引导等办法来落实新的发展举措;善于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运用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等方式,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市场的手段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

第三,要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见成效。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要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谋划全局,考虑长远,部署和推动工作的落实。要在行动上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张德江同志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要坚持着眼于发展,服务于发展,尽职尽责,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五个力戒”,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表里一致,不做表面文章;步调一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中央的大政方针、省委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扎扎实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在工作作风上雷厉风行、一抓到底,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力求各项工作部署取得最大成效,力求所取得的成效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第四,要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上下功夫见成效。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努力做到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坚持正确地行权用权,务必珍惜自己的职位和政治生命,真正筑牢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把好廉洁自律这道防线,争做廉洁自律的模范。

市政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编制上海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全面回顾总结“*”上海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上海教育发展新格局,编制《上海教育事业“*”规划和2020年发展纲要(讨论稿)》。下半年在完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向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市政府其他部门和各区县征求意见,年底完成定稿工作。

二、统筹规划,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

1、积极推进“幼儿园建设工程”。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本市幼儿园达标率,下半年加大“园园通”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信息化程度。

继续推进婴幼儿早期教育。认真做好国家哲学社会“*”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总结及应用推广工作,推进本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指导工作。制订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装备标准。

2、全面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年内全面完成本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认真做好193所重点建设初中的经验总结工作,汇编成果展示集;召开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总结表彰会,对出色完成“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区县、学校和优秀校长进行表彰奖励;完成对区县“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督导验收和回访工作,促进初中教育持续发展。

3、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按照教育部部署,认真开展素质教育调研工作,及时完成调研报告并报送教育部。总结素质教育实验校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的成功经验,加强素质教育实验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建立学校开展素质教育项目实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小学和初中的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4、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制定上海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意见,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管理。完成对上海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的评估工作。制定并颁发《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试行)》,组织编写各科指导纲要,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课改试点的研究。

5、加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积极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实验,促进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形成依法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制订《上海市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区县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区县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工作。

6、认真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完成本市内地新疆高中班扩招工作。总结内地西藏班举办20周年的经验,举办成果展示活动,编制成果画册与论文集。评选和表彰本市普教系统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开展对新疆200名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对云南的支教工作。

7、全面推进中小学二期课改。完成*年秋季中小学试验教材、推广用的试验教材和二期课改成套教材的审查工作,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二、六年级教学装备标准的编制工作,做好小学二年级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施行新课程新教材的工作。

8、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完成对本市144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梳理和重新登记工作,完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制订《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设置审批的若干意见》,规范对民办学校的设置审批。制定《上海市深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若干意见》及有关配套政策和实施原则,深化本市公立转制学校改革。

9、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管理通”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上海教育资源库二期建设项目。举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和现场交流会。

三、加快改革步伐,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10、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方案的实施。继续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校园建设。推进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上海水产大学临港新校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做好上海理工、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高校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松江大学园区资源共享区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实施。

11、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实施。建设上海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部级和市级示范中心。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文要求等有关标准。对单考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调查。

做好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召开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奖颁奖大会。全面总结上海“*”期间教育科研工作的成绩,促进教育科研成果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

12、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召开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动员大会。启动非教委部门预算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推进计划。

13、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帮困工作。开展*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和政策调研。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以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创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高校帮困助学工作。

14、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召开上海高校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工作会议。

四、以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为契机,努力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上新台阶

15、筹备、召开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海在“*”期间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筹备并召开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期间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16、加快实施上海市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根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基础实验室达标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计划(*——*)》的要求,完成首批34个开放实训中心建设项目的中期检查,加快项目建设,争取下半年有5个左右的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制定开放实训中心使用规则。

17、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继续实施今年被列入市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郊区劳动力三年行动计划”。在上半年完成3万人培训任务的基础上,下半年按计划完成2万人的培训任务。完成对所有培训项目的检查和验收。年底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18、筹备、召开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根据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省市教育委员会(厅)关于加强长三角地区职成教育合作协议的要求,下半年在上海举行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

19、建立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平台,建立和健全社区教育工作评价机制。上半年已建成以远程教育集团为市级远教中心、19个区县级学习点的市民终身教育学习平台,下半年完成区县级学习点延伸到100个街道、镇级学习点的平台建设工作,年底前力争通过市民学习平台,传输远程继续教育课程,为市民提供终身教育学习信息。根据教育部《社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评估办法》,组织专家对街道、乡镇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进行评估试点,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20、启动“上海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行动计划”。筹建德育名师工作室和学生学农基地。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举办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21、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好、教育部规定的4门必修课课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启动6门配套选修课的建设。落实《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年发展规划(*-*)》规定的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推进“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的建设工作。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辅导员培训中心,实行辅导员准入制。评选上海市优秀辅导员。继续举办辅导员论坛。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建设五个高校心理健康示范中心和五个达标中心。加强心理专职教师的培训和心理健康课程研究。

22、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开展中小学首届安全文明校园评选活动。全面启动中小学伤害事故信息管理系统。推进高校科技创安工作。根据《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3号),结合本市高校实际,制订《关于加强本市高校科技创安工作的意见》和《上海高等院校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试行)。

23、抓好工读教育。举办本市第三届工读教育论坛。做好工读教育向高中阶段、向社区、向问题学生家庭的延伸工作。

六、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4、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组织开展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项目组工作方案、国内培训计划、40个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审核工作,确定和落实培养机构的运用教师教育网,实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开展上海特级教师评选工作。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中心城区与郊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的实施工作,组织选派优秀教师和校长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和管理并加大选派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到市区轮岗实习和挂职锻炼的力度。

加快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研究试行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到本市博士后流动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培训、提高的办法,提高本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

七、加强教育立法和监察,坚持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教

25、做好教育立法调研工作。配合市政府法制办、市人大有关部门做好《上海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的修改、审议工作;做好《上海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规定(暂名)》(草案)的调研、起草、论证和审议工作。继续做好《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的立法调研、起草与修改工作。

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年内召开上海市教育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工作会议。

26、规范教育收费和加强招生监察。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开展帮困助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校教育收费工作管理,组织开展教育收费情况的检查、督查和调查。加强对区县和高校招生录取监察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27、做好教育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实施*年“十大行动计划”等各项专项经费的使用计划,组织实施*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逐步推行教育投入与使用绩效评价试点。

八、开展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和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28、筹备组织和参加大型活动。组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展“上汽教育杯”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举办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举办第一届松江大学园区运动会。

市政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政〔20*〕52号)文件精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率,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任务。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有转移意愿、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培训潜力的农民,均可参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期间,全市力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7万人左右。其中:农业部门实施“阳光工程”培训13万人左右;扶贫部门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培训10万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培训27万人左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培训按有关规定办理,培训人数7万人左右。通过培训,农民转移就业率力争达到85%以上。

二、培训方向和重点。一是职业技能培训。以电焊工、车工、钳工、挡车工、缝纫工等为主的制造业技能;以砌筑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木工、建筑油漆工等为主的建筑业技能;以保安、家政服务、旅游、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技能;以餐饮、汽车(农机)修理、汽车驾驶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技能;以计算机、电工电子等为主的新技术产业技能和农业产业化为主的实用技术。按照高起点、差别化、规模化的要求,市级培训方向是纺织服装、机械加工、汽车(农机)修理、计算机、电工电子等。二是引导性培训。主要是维权、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三是用人单位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由用工单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技能和职业技能再提高等方面的培训。

三、积极探索多元化培训方式。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市级和县区级培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自办与委托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政府统筹与社会力量培训相结合等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培训。

四、创新转移培训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分段作业、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一是统一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形成市级指导、县区为主、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意见,分解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培训任务,加强政策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二是分工协作。在培训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招生、转移输出的基础上,生源的组织由县区政府和农业、教育、扶贫、妇联、统计部门负责;学员的培训由学校和实训基地负责;技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培训学校、实训基地认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共同审核后,由政府挂牌、公布;培训资金的预算、拨付、监管由财政部门负责;培训学校、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争取由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积极探索组建六安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协会,承办具体事务。三是分段作业。培训理论课在学校,实践课在工厂。符合条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技工学校、民办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均可参与培训。市政府将商定一批省属、市、县区重点骨干企业和有关驻军单位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义务实训基地。四是各负其责。按照“项目名称不变、实施单位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工作责任不变”的原则,经费争取、任务落实、工作总结仍由各部门归口负责。

五、用足用好国家、省转移培训补助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农业部门阳光工程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250元;扶贫部门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500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次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初次技能鉴定补贴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培训补贴标准按有关规定办理。同时,要探索用活各类涉农培训资金使用的方法,在上级培训资金总数和培训学员总数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可按培训工种不同,补助资金不同,适当向高技能工种倾斜,延长学习时间,提升学习质量,切实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率,努力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低技能工种低补助,高技能工种高补助”的工种补助标准,由各县区物价部门会同农委、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核定,并在媒体上公布后执行。

六、千方百计筹措配套资金。为了用好国家、省专项培训资金,市、县区政府可从农业发展资金、扶贫培训经费、劳动力培训经费、库区后期扶持培训费用等经费中切块安排,专项用于培训项目配套。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要积极争取国家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各类扶持项目资金。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培训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列支,职工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5%比例提取,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

市政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1、扎实推进"筹转正"工作

"筹转正"工作是今年学院的一项中心工作。为此,我们认真对照"筹转正"工作要求,立足当前,着眼于学院今后若干年的发展,把学院"筹转正"工作与新校园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和就业评估等的一些工作结合起来,继续以"筹转正"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各有关方面工作的开展。截止3月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筹转正"及相关工作进行了细化,拟出了"筹转正"工作大纲,并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人,较好地完成或理清了"筹转正"需要的《关于正式成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可行性报告》、《台州科技职业学院2005-2009年发展规划》、《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章程》、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室(基地)建设和校产清理等20多项(类)工作及材料准备。在"筹转正"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细化"筹转正"各项工作,4月份,我们又专门建立了"正式成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工作?quot;,严格对照《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要求,把各项指标进一步分解细化,查漏补缺,充实材料。在各部门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筹转正"材料的准备工作,理清了"筹转正"材料分盒目录,并完成了《正式成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申报材料(征求意见稿)》,于6月送请有关领导、专家进行审查、指导。暑假期间,根据有关专家的反馈意见,继续对《正式成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完善。"筹转正"各项工作按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较好地推动了各相关工作的开展。

2、专业设置取得突破,招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2005年,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多方努力,我院专业设置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上半年,获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新设了应用电子技术、企业会计与税务、学前教育、商务英语等四个专业,使我院高职专业数达到15个,优化了我院的专业配置,并且有利于招生工作,对于部分解决一些老师无课教的问题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招生指标方面,我们积极汇报、争取,在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争取下,通过多方努力,经省教育厅批准,2005年我院高职大专生招生计划数650名,其中普通高中生316名,三校生334名;五年一贯制大专生招生计划数350名,"3+2"100名,总计1100名。为此,学院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动员全体教职工关心并参与到招生工作中,广泛寄发招生宣传资料,参加台州、宁波两地高校联合招生宣传活动,并通过学院网站和《浙江日报》、台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进行招生宣传;手机短信和院招生网的"考生咨询"栏目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截止8月16日,院招生办回复手机短信350条,回答"考生咨询"619条,院招生网的点击率高达18000余次。通过努力,我院今年的招生工作全面告捷,共录取了普高生317名,三校生345名,五年制350名,"3+2"100名,共计1112名,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大专生录取数创历史新高。

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我们在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一、二志愿填报我院的填报率大幅提高,我院在全省考生中的认同率正在增加;录取分数线大幅提高,我院文、理科录取的最高分均高于录取线80分以上,录取的平均分也都远远高于录取线,三校生的最高录取分超过录取线的150分以上,录取的新生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对于学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培养合格优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今年的招生工作在职能部门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在温州的首次招生中取得圆满成功。成教招生工作进展顺利。

学院的专业设置不断得到优化,在招生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特别是今年新增的学前教育专业和会计专业深受考生的欢迎。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我院热门专业火爆,计算机类、旅游类等专业明显降温。今年我院新开的学前教育专业受到全省考生的欢迎,文、理科第一志愿一次取足;会计专业,第一、二志愿录取,文科完成80%,理科完成100%。招生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对于我们明后年的专业怎样设置和招生工作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加强了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工作和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成立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尽心尽责,保证就业工作条件,并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加强指导、加强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今年4月省教育厅就业工作评估专家组对我院就业工作的评估中,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赢得了省教育厅就业工作评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上半年,我院05届大专毕业生共有265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截止8月底,就业率已达到86%。

3、修订完善规章制度

自去年以来,我院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到今年上半年,制度修订基本完成,并印发了《综合管理制度汇编》和《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也将于近期成册印发。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规范了学院的各项工作,提升了工作效能,并按制度要求进行了督查和检查工作,促进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4、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上半年又制定出台了《2005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优惠政策》、《全职外聘教师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院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紧紧围绕"筹转正"工作要求,不断促进教师的职称、学历学位和双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共有63名教师报名参加晋升或转评各级职称,其中晋升高级职称的有16人;有8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25名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学院还引进了3名教师,其中2名为高级职称教师。培养与引进并举,使学院高级职称教师从2003年6月份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31人,比例从15%增加到现在的23%(超过20%的要求);具有硕士学历或学位的教师人数从2003年6月份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30人,比例从4%增加到25%,(超过15%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比例从2003年6月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48人,比例从6%增加到现在的52%(超过50%的要求)。目前,我院教师的职称,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双师型"教师明显增多,师资队伍的发展后劲潜力较大。

5、加强了教学科研工作

加强了教学的检查督导和教学交流工作,上半年组织开展了院级公开课活动,共组织了四名教师开设公开课,发挥院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日常抽查。召开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的教学反馈,常规教学有序进行,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印发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筹)2005年教师高职理论学习计划》,组织教职工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并在学院网站开辟了专门的理论学习专栏,促使教职工熟悉和了解高职高专教学的基本理念。原创:组织学生参加了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86.44%,其中优秀率为15.42%。组织了243名学生参加省级普通话测试,合格率达到82%,优秀率达到25%。上半年,我院还新设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组织了350名学生参加了英语三级考试,50名学生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

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是高职教学管理的基本文件,在总结前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上半年教务处组织系、部及任课教师对应用生物技术、园林与绿化工程、环境保护与监测、会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旅游管理与服务等6个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和制订,并分专业汇编了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酒店管理、导游等专业的教学、实践大纲,认真制订和编写了05级高职和五年制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市场开发与营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商务英语及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促进了我院教学活动的规范化。

在教科研工作方面,组织教职工申报省、市级课题和校级课题,鼓励教职工开展教科研工作,争取了台州市教育规划课题3项、提出申报4项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批准立项23个校级课题。由我院主持的《单季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引进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获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加强了科研管理制度的修订,健全了科研论文、成果的奖励办法,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强化课题经费管理。完成了对2004年校级课题按延期、终止、结题三类进行清理。

注重实习(训)基地的建设,投资近120万元,建立了电子商务和计算机网络两个实验室,一个数字语音实验室,五个多媒体教室。增强了农科实践基地建设,对玻璃温室等进行了全面维修;生物、环保等专业的实验仪器设备陆续到位,并积极进行筹建语言实验室。加强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半年新增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训基地3个,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基地3个,机械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2个,现代农业系增加了玉环漩门湾果蔬专业合作社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训)基地建设稳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不断拓展,有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同时,调整和新建了8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请相关行业的行政领导、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对我院的专业建设进行指导。

加强了校企联合办学力度。上半年,我院海通大专班在海通集团股份公司顺利开学;与浙江森禾种业公司合作,增设了森禾班,下半年将在现代农业系毕业班学生中挑选部分学生组成森禾班,将根据浙江森禾种业公司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毕业后学生直接到该公司工作。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合办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6、加强了图书信息中心建设

图书信息中心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完成了8万册图书的换架和3.5万册图书的搬迁工作,并对约10万册图书、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登记工作,有效整合了图书馆的现有资源。成立了院图书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对图书采购等工作的领导。校园网建设得到了加强,信息资源得到充实,在学院的师生交流、理论学习、招生宣传和就业政策、信息等等的宣传中发挥了作用,校园网的建设水平和信息的维护更新水平得到了提高。

7、加强了后勤保障和产业管理工作

学院行政后勤和教辅人员牢固树立服务学院"筹转正"工作、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完成了2004年度的决算工作和财务分析,本着节约的原则,从各方面考虑节约资金,同时对年度的预算资金进行了时间上的调剂;完成了财政供养人员基本资料的编报工作,为2006年的预算工作奠定了基础。组织开展了学院固定资产的全面清理、整理工作,建立了分类账和分户账,并装订成册;系统全面地汇总并形成了南北校区的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一览表、现有校园校舍一览表、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一览表及实验(训)基地一览表,进一步理清了学院的现有资产和实验(训)条件。医务室增加了双休日和晚上门诊,为师生提供便利服务;加强了对南北校区食堂的管理工作,对食堂人员安排进行了调整。教师公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并对教师公寓东侧河道进行了清理和疏通。各项采购工作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遵守采购制度,增加办事透明度。我们还多方汇报、联系,继续积极争取妥善处理原台州农校南大门开发和原黄岩师范征地过程中所遗留的问题。南大门联合开发涉及到的利益分配法律诉讼中的综合楼行政诉讼一项已经胜诉,尽最大努力维护了学院利益;整个南大门联合开发利益分配法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尚在审理之中。我们还多方汇报、联系,积极争取妥善处理南大门开发和农民工的遗留问题,在由市、区、办事处等各有关方面组成的协调组的高度重视和多次协调下,形成了解决原黄岩师范土地征用遗留问题经济补偿结算方案,并已部分兑现。

产业管理和创收工作积极开展,在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耐心细致、任劳任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了学院房产租赁合同的签订、执行及期满移交接工作;完成了学院产业的收费和部分房租的调整及出租房的维修工作。产业工作规范操作,坚持公平竞争,增加工作透明度,学院产业工作成效明显。

7月份,当"海棠"和"麦莎"两个台风袭击我市时,学生线、后勤、保卫线分管领导和学生、后勤、保卫、教务、产业、办公室等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一起,一直坚持在防台、抗台的第一线。许多党员干部一直坚持在防台、抗台的第一线,起到了表率作用,许多教职工自觉地投入到防台、抗台工作中,组建了防台应急小分队,加强检查防范,积极组织抢险,努力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灾后及时开展对损失的补救工作和灾后的卫生防疫等工作。

8、积极筹备新校园建设

新校园筹建工作得到了省、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建设工程自2003年11月和2004年5月两次被列为浙江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后,已完成了新校园建设的项目建议书、选址意见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水土保持方案、规划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以及银行贷款协议、原校园土地用途调整等的编制、审定和批复等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黄岩区委、区政府、黄岩四套班子以及市教育局的全力支持下,7月5日,黄岩四套班子会议一致同意将我院新校址变更到黄岩东城街道王西区块,占地面积878.82亩,净用地面积超出原西城选址,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新校园选址问题,落实了用地指标,进一步促进了新学院的筹建工作。选址确定后,为了落实党委的目标要求,尽快搬迁,指挥部同志夜以继日、超常规工作,成立了院征地拆迁工作组,为争取早日建成新校园而努力工作。

9、狠抓思想政治工作

上半年,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全院师生观看思想政治教育影片--《张思德》和江西法制教育艺术团举行的大型法制教育文艺演出。重点做好了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制定出台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筹)校园文明礼仪宣传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公室,对130多名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个人档案,并对135名同学补助了9.1万元资助款;组织推荐了市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做好了市级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和特困优秀生资助基金的推荐工作;组织推荐了省级优秀毕业生,并有8名学生获得了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制定落实了《2005年教职工政治学习计划表》,切实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学习活动,学习分党委中心组、党员、教职工和学生四个层面进行,使思想政治宣传学习活动深入全体师生员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院务公开,进一步推行了院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重视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处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老干部工作和关工委工作。班主任不辞辛苦,积极工作,保卫线同志忠于职守,尽心尽力,确保了校园的安全和综合治理,并经台州市综治办、台州市公安局、台州市教育局的联合考核验收,2005年2月,我院被命名为台州市"市级安全文明校园"。

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主力军作用,开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丰富校园生活,陶冶思想情操。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做到学生的"三下乡"活动与学院的农业科技特派员相结合、与现代文明村建设相结合、做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学院科研基地的建设相结合。活动中,我们确定了宁溪镇的前洋村为我院学生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也成为我院农业科研基地之一--绿色蔬菜的研究基地。学生在黄岩城乡各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10、加强了党建工作

加强了教职工和学生的党建工作,做好师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制定了《2005年党建工作要点》,明确了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上半年共发展党员40名,党员转正2名。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了廉政教育讲座和测试,以各种形式进行了廉政文化的宣传工作;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反腐创廉公益广告、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的宣传,组织教职工观看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警示教育片--《碰不得的高压线》,在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反腐创廉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央、省、市召开第二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后,院党委就对我院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了研究,及时发动。在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领导下,在市直机关工委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在院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部署下,各党支部切实根据第一阶段教育活动方案的安排,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始终的原则,自觉放弃假期休息,迅速进入到先进性教育的活动中,并结合我院实际,尤其是针对当前学院"筹转正"这一主要任务,组织了各项富有特色、具备创新意识、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的学习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到了认真部署、及时动员;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舆论宣传及时到位。学院广大党员同志,放假不?quot;学",在各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集中学习3次,学习覆盖达到100%。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学习了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习了同志专题报告精神和同志《论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题摘编)》;学习了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依次开展了"''''三个代表''''在台州的实践"和"先锋形象"大讨论活动。切实做好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舆论宣传工作,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实施方案及会议精神;建立先进性教育信息员制度;共刊出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九期,专题报道3篇,理论创作3篇,自创歌曲2首,被市级简报录用6篇,台州日报录用3篇,宣传工作量大、宣传效果显著。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还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活动方式、内容等,如人文系支部带领全院党员同志开展学唱革命歌曲活动,并发挥特长自主创作《党旗啊党旗》、《人民的希望记心上》两首歌曲;离退休二支部在富山革命老区集中学习,王秋生老同志还专门撰写了《?quot;革命为民"到"执政为民"》、《加强党性修养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等系列理论文章,在党员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促进了党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台州市委党校许峰教授作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会。到目前,已经按计划完成了第一阶段前半期的学习任务,正在转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半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教职工关心学院的发展事业,并积极投入到学院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费严重短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建设依然滞后,高职教育的理论和业务学习还不够,校园网建设的内容还要大大充实;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有这些,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

今年下半年,学院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以《浙江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依据,紧紧围绕学院"筹转正"这个中心,继续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积极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筹转正"的各项筹备工作,力争早日实现"筹转正"

"筹转正"工作密切关系着学院的生存与发展。下半年,学院将继续做好"筹转正"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材料,完成"筹转正"的各项筹备工作,建立"筹转正"迎评工作机构,以迎接省专家组对我院的"筹转正"评估。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继续加强与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方面的汇报、联系,争取支持;邀请专家、行家指导、协助做好工作;积极采取并落实各种有效措施,上下一心,克服困难,加快工作步伐,争取早日实现"筹转正"。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原则,对照"筹转正"的各项要求,狠抓措施落实。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抓好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抓好兼职教师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有一技之长的兼职教师的聘任和登记工作;加强人才引进宣传力度,认真研究和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紧缺、对口、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引进工作,以适应高职教育需要。

3、抓好实验实训基地和图书馆建设

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落实好学生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工作;继续加大投入,做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的采购工作,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工作需要和"筹转正"工作需要。

4、抓好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评估工作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高职课程改革,继续开展高职理论学习,明确高职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高职教学模式;一定要把专业评估的准备体现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十分重视平时的资料积累,切实抓好迎接专业评估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接受专业评估;督促检查校级课题等的研究进展,鼓励教职工努力争取省、市级课题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为依据,继续加强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工作,特别是制订好新开设专业的教学计划。加大教学督导的力度,认真实施学院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组织开展院级公开课活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落实好学生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工作。

继续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工作,与宁波海通集团股份公司、浙江森禾种业公司的合作办学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要不断总结经验,以指导我院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要积极探索与其它企业合作的可能性,以扩大产学合作的空间。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信息中心,加强校园网站建设,使之更好地成为信息的中心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5、抓好招生和推荐就业工作

学院已开设了15个专业,专业设置得到了优化,要全面分析,扬长避短,在上半年招生宣传的基础上,做好新生的录取报名工作,并认真总结招生工作经验。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率。

6、抓好后勤保障和产业管理工作

搞好食堂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做好大宗物品招标采购工作;做好校园环境、校舍的维护和整修工作,进一步改善南、北校区的校容校貌;做好教师公寓的基建工作;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原两校的历史遗留问题;认真做好后勤保障的常规性工作。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做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采购工作,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工作需要?quot;筹转正"的工作需要。抓好出租房的出租、协议签订和收费工作;做好水电管理和收费工作;强化角色意识,积极探索产业管理和发展新路子。要继续做好大宗物品、基建项目等的招投标工作的全程监督工作,推行院务公开制度。

7、抓好学生管理和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

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和优化高职学生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结合我院实际,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报效祖国的能力。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办好我院第二届"创业节",围绕"为就业做准备,为创业做铺垫",大力开展校园和社区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履行职责,原创: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进行高职学生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下大力气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推动校园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增强安全意识,各负其责,尽心尽力,确保安全。

8、抓好新校园建设工作

争取完成征地、拆迁、地质勘察、施工图设计。

市政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着力提升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退役士兵充分就业、自主创业,推动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自愿自主选择,免费参加培训。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包括义务兵、复员转业士官,下同)退出现役1年内可自愿报名、自主选择专业(工种)及教育培训方式,免费参加1次由政府组织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退役士兵退出现役1年以上的申请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2.技能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以提高退役士兵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重点抓好就业市场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培养,同时鼓励支持退役士兵参加普通高等学历教育。

3.实行属地管理,就地就近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行属地管理,由其接收安置的县、市、区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和承训学校(机构)具体实施。学历教育由市级负责组织实施。

二、培训对象与形式

一)教育培训对象

年及以后退出现役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已安置工作岗位,以及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劳教和刑事犯罪的退出现役的不享受教育培训政策。

二)教育培训形式

1.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士兵参加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经考核合格,发给培训证书;经鉴定合格,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给初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2.中等职业技能教育。退役士兵参加所在县、市、区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2年。学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毕业证书;经鉴定合格,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学历教育。退役士兵参加全日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统一纳入全省统招体系,按有关规定执行投档加分政策。原从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征入伍的退役士兵,按规定办理复学手续,享受相应待遇。

三、报名与入学办法

一)自愿报名入学。退役士兵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置地县、市、区民政部门提出报名申请,填写《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申请表》因特殊情况不能报名的报名时间可延至1个月,确有特殊原因,可自退役之日起1年内报名参训。

二)预测参训人数。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当地兵役机关根据退役士兵报到时的培训报名申请,通过调查摸底,预测当年退役士兵参训人数等情况,编制培训计划。

三)培训信息。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交通运输、农业等部门,以及承训学校(机构)于每年月底、底前,将培训信息、报名方法、参训程序及有关事项,办公场所、政府网站等公开。

四)发放入学通知。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参训资格的审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培训学校(机构)应于开学日前发放入学通知书,退役士兵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入学手续。

五)统计汇总数据。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将学员名单送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农业等部门,同时将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学校(机构)等相关培训资料以纸质和电子版方式报市民政部门备案核查。

四、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

一)审定教学机构。各地要本着对退役士兵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确定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选择师资力量强、实训设施好、教育质量优、就业率高的职业学校、技能院校和培训机构承担退役士兵培训任务。

二)规范教学规程。确保落实教育时间、教学内容,理论课以实用、适度为原则,技能课以操作、实训为主体,强化实践环节,退役士兵培训期间的实习、实训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培训时间的一半。

三)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分制、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推行“订单式”培训。认真组织考试考核和相关职业技能鉴定,确保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严格教学管理。退役士兵学员原则上混合编班,与其他学员同学习、同实训、同生活。各承训学校(机构)要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校纪校规,增强退役士兵学员的自律意识和纪律观念,使之努力成为思想、技能“双过硬”新型实用人才。

五、扶持退役士兵就业

一)面向社会需求,积极推荐就业。各地要根据自主择业、学校(机构)推荐、市场调节、政府促进的原则,加强退役士兵学员就业服务工作。各承训学校(机构)要按照“谁办学、谁负责推荐就业”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指导、帮助并优先推荐退役士兵学员就业。

二)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培训就业。承训学校(机构)可根据需要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为学员提供实习场所,优先接收安置符合条件的学员,促进学员稳定就业。

三)搭建就业平台,创造就业机会。要依托各类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形式,搭建退役士兵与用工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建立并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及时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为退役士兵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落实优惠政策,鼓励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培训后选择自谋职业的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19号)规定的社会保障、收费、税费、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他自主创业。

六、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和管理

一)教育培训补助标准。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按照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学杂费、住宿费、技能鉴定费标准予以全额补助,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补助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参加全日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可比照执行。

二)教育培训经费安排。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费实行分级负担,专款专用。中央给予专项补助的基础上,省财政从省级安排的就业补助资金中按每人每年1000元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县市区承担。市直退役士兵不足部分由市财政按实际参训人数给予补助。各级政府应安排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专项工作经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中央、省财政的安排,逐步增加对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三)教育培训经费管理。由财政、民政部门根据实际培训人数、教育培训收费标准和教育培训成效核定补助资金。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或扩大开支范围。各级民政、财政部门及承训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培训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资金追踪问效制度,对承训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考评。

七、教育培训工作检查考核

为确保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根据总体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加强检查考核,建立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一)对县、市、区政府的考核。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市将对县、市、区政府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组织领导、机构人员、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情况进行考核,要求做到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部门职责明确,相互协调配合,工作组织得力;严格执行培训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完善有关措施,规范操作程序;财政安排培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规定渠道和标准拨付。

二)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民政部门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对其培训工作的统筹衔接、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情况进行考核,要求做到广泛进行宣传发动,有序组织实施培训,制订计划科学合理,考核检查及时到位,使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100%知晓教育培训,有意愿的退役士兵100%参加教育培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等部门为承训学校(机构)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其招生计划制订、承训学校确定、指导教学管理、帮助推荐就业等情况进行考核,要求做到及时下达招生计划,择优选择承训学校,指导承训学校科学设置专业、统筹调配师资力量、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操实训。

财政部门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主管部门,要对其资金安排、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考核,要求做到培训资金安排及时足额到位,资金补助达到规定标准,经费拨付符合程序,经费管理严格规范。

三)对承训学校(机构)考核。承训学校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主体,要把退役士兵学员的培训合格率和实际就业率作为考核评估承训学校绩效的重要内容,要求做到明确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本校培训工作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按规定使用培训经费;保证培训质量,学员技能培训结束时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双证”获取率达90%以上;坚持以实现稳定就业为培训目标,学员取得“双证”后3个月内实现就业的达90%以上,就业后用人单位满意率达80%以上,学员就业满意率达80%以上。

四)对退役士兵学员的考核。加强对退役士兵学员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培训成绩等方面的考核,要求做到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努力学习;增强自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技能训练,按时完成学习培训任务,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地方政府或承训学校的指导帮助下,顺利实现就业。

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实行分级负责。对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考核由市政府组织,对县、市、区有关部门的考核由市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对承训学校(机构)考核由同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退役士兵学员的考核由承训学校(机构)组织。

八、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件利国利军利民的好事和实事,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明确分工,健全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民政部门负责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人数预测、经费测算、动员报名、资格审查、档案接转等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等部门分别负责推荐并指导所属教育培训机构做好招生录取、教学管理、技能鉴定及就业服务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教育培训经费的安排与监管,确保所需资金落实到位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军分区系统负责利用新兵征集和预备役登记等时机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协助做好退役士兵学员在学习培训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