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政工程技术

市政工程技术范文精选

市政工程技术

市政工程技术范文第1篇

施工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工程质量,通过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技术,实现人们行为上的规范,以及技术上的进步。在市政工程项目中技术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工程师的指导下,企业内部应该构建更为多元化,立体式的技术责任制,从而实现企业的统一管理与领导。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以及管理部门必须加以重视,以科技求发展,以技术促进步。

1市政工程施工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1.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原则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施工技术的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是工程施工的前提基础,从工程设计的要求出发,科学选择技术类型,技术工艺以及操作方法等等,坚持科学性原则是实现工程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

1.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原则,指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人力、时间以及空间等消耗方面都降到最低,经济性原则的落实,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管理部门应该从节约,高效的角度,进行技术管理,尤其是强化消耗大的环节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成本,确保施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一起,都是我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在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坚持环保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实现水能、电能、土地资源的节约,还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所带来的污染,提高了机械化,现代化施工的进程,也是保障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2当下我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政工程数量不断增多,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手段不够健全。

从我国现阶段市政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现状来看,其中一部分的管理部门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导致这个问题的具体原因主要是管理手段的不健全,实际上在工程项目真正开始施工之前就应该进行管理,否则,很多前提管理都无法得到落实,但是很多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就是针对施工阶段的管理,管理人员并没有立足于施工流程、施工材料以及操作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把关,从而导致了各种材料的极大浪费,施工成本不断增加。最后,就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一部分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管理工作根本无法落实到位,工程质量无法得到实际保障。

2)施工技术较为落后。

我国在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力度加大,城乡差距缩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市政工程不可避免的会增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市政工程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它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及美化城市的手段,市政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高新科技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工程项目施工中,技术科学水平并不高,一部分的工程依旧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与现有的市场需求相符合,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施工要求,从而极大的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3)没有健全的制度。

近些年来,我国市政工程管理手段有所提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企业管理手段以及水平并不高,并且出现了管理混乱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所导致的,管理人员行为得不到约束,缺乏纪律性,规范性,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的失职。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建设工程在施工中并没有严格的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十分严重。

3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的要点

上文针对目前市政工程项目中的技术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能够发现我国目前的技术管理任务十分紧迫,下面针对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

3.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提供技术管理的力度,确保管理职能的发挥,首先要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开始,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工程项目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明确各级各环节负责人的职能,将责任自上而下贯彻落实下去,同时要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各级技术负责人员,比如:总技术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以及专职工程师等各个级别的责任都要落实到人头。

2)建立健全各阶段技术管理制度。

a.建立图纸审核技术制度。市政工程是一项极其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才可以有条不紊。图纸审核是工程的指导性工作,必须严谨一丝不苟。在图纸审核过程中要有步骤的开展,图纸的审核和更改要经过技术负责人签字和相关各方领导意见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开展。对图纸的审核主要包括图纸的合法性、整体性、设计材料选用和相关建议等。

b.竣工和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在工程技术管理的最后阶段,验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个环节共有四个部分,分别为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实施全方面实验检查;组织预验收工作,并进行竣工报告的填写;提交报告并总结;将相关档案进行整理归档。c.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常来说,包括施工图纸,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材料和施工标准四大方面,技术人员之间必须要充分明确这四大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在技术管理中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工程开展的科学依据,因此针对图纸部分需要进行全面的审核,一旦发现图纸出现问题,应该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进行修改。

2)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最大限度的保障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人员的合理分配。

3)执行力度是对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贯彻程度,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检查工作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够确保工程养护效果,相关的负责人必须要严格依据图纸,将各部分材料使用度,成品的合格度等进行一一检查,从而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也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成本节约。

5)在养护工程施工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针对各部分的管理检查进行准确的记录,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而记录工作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从实际出发,必须要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现场技术管理的工作记录主要针对施工的开始、结束日期,以及施工中的各项突发实践,质量安全以及设备事故等情况记录,是技术管理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施工项目的重要档案。

3.3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实验检查在市政工程完工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不出现误差。对工作现场的技术管理进行重要的监督之外,也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对工程进度各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整理成完整的资料。交工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交工技术文件并归档;作业层和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交工技术资料和竣工图送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并与业主办理手续。

4结语

市政工程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路基工程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城市的建设离不开道路交通,就目前而言,道路施工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道路施工的质量。其中,路基建设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基础,路基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工程量大,还直接决定着路面的使用情况。所以,要运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使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得到提高。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就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结构稳定性、水温稳定性、强度。就结构稳定性而言,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必须要保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防止路基结构荷载或者其他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等问题;就水温稳定性而言,应保证在最恶劣的水温状况下,路基强度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在地下水和地面水的作用下,路基的强度会降低,特别是在冬天,水温发生变化,路基会出现周期性冻融,使路基的强度降低。因此,要使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使路基的强度不会降低;就路基的强度而言,只有保证了路基的强度,才能使路基即使在很大的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超出范围的变形。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

首先,城市道路路基工程主要有路基、沿线的涵洞、与施工有关的土方、排水管、路肩、挡土墙等,其次,由于对路基施工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很大影响,而施工场地比较特殊,会有很多条件对施工造成干扰,妨碍施工的进行;最后,施工主要的作业方式是一般的作业方式为流水或者分段平行作业,主要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必须有专业人员对作业进行指挥。

3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一个国家交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所以,政府对市政道路也越来越重视,而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道路的施工质量。但随着现在的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路基经常受地震,降雨等因素的破坏,再加上人为的碾压,使路基的使用寿命不断缩短,所以,保证路基的坚固性、耐久性、稳定性是保证市政道路质量的前提。3.1施工测量施工测量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之前或者施工过程中在现场进行道路的恢复,并对构造物的主要位置进行确定。进行施工测量主要是为了将图纸中确定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在实际施工中得到确定,并根据图纸进行相应的建设操作。路基施工过程主要有导线、水准点复测、中线。在进行施工测量时,工作人员要对图纸非常了解,并查看设计和图纸是否一致;在对每道工序的施工进行测量防线时,要保证能够精准的定位,使路基满足质量要求。3.2填方路基第一,在进行正式填方路基之前,要要选用一块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该路段内对土的松铺系数、压实遍数、设备的组合、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等进行测量,确保能根据路段的情况达到要求。在实验路段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分析,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路堤填土的高度高于80cm时,要对原来的地面表面进行清理和挖掉多于的土后,将路基的基地整理好后再进行碾压,此时压实度要大于等于85%,最后进行填筑;如果路段路基的填筑高度在80cm左右时,对原来的地面表面的进行清理和挖掉多于的土后,要将地面的表层进行翻松30cm,然后进行压实,此时的压实度要大于等于93%,最后进行填筑。第二,在对路基进行平摊时,填筑每一层土层时要留出一定的路拱,保证路基内的水可以及时得到疏通,在填土时要保证相应的标高下路基宽度低于每层填土,两边要留出一定的宽度,宽度至少为50cm,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相应的要求。第三,对路面进行平整之后,根据试验段得出的压实度用20吨的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多次碾压,在进行碾压操作时,首先得第一次碾压不需要振动,开始时采取慢速,以后逐渐加快,振动强度也逐渐加大,如果碾压的是直线段,先从两边开始碾压,再靠中,碾压时车轮痕迹一般重叠0.4~0.5m,确保路面的每个位置都得到了充分的碾压。3.3路基填充在对路基进行填充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每层填充的厚度。将土石方运输到相应的作业单位后,要对松土的厚度进行测量,填层时每层都要留出一定的宽度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根据现场的条件确定压实的分层厚度、碾压遍数、湿度、设备等。3.4路基压实路基压实要先从两边开始,逐渐向中间靠近;由慢而快,由轻到重。在对弯道进行压实时,先低后高,车轮痕迹要重叠12~20cm。在压实时,确保压实的均匀度很重要,避免由于压实不均匀而出现沉陷。其中,有些注意事项,如在对每层进行压实时,每层的厚度不能超过20cm;采用的材料在每一层都要相同等。如果出现路基弹簧土,要把出现问题的地方挖出晒干在重新填回。

4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4.1坡面防护对坡面进行防护有利于整个路基的稳定性,而对坡面进行防护的主要措施是防止由于地表水的冲刷,造成路基因侵蚀而水土流失。对坡面进行防护的主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对混凝土进行加固和植被护坡两种。但一般植被护坡这种方法使用的比较多,因为混凝土加固的成本相比植被护坡而言较高,且没有植被护坡更有利于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就植被护坡而言,一般是在边坡上设置菱形、拱形等防护框架,防护框架内可以进行植被,防护框架外可以设置导对雨水进行汇集和疏通的导水沟等。边坡中还有一些容易风化,破裂的岩石路堑,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的大范围覆盖塑料网格或者铁丝网的方法,设置锚杆对这些网格进行固定,然后对混凝土进行喷浆处理,这样可以很好的对边坡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路基底下的岩石容易被腐蚀,可以对两侧的沟渠进行混凝土的施工,以免其出现腐蚀。4.2支挡防护一般而言,多采用挡土墙的方式对支挡进行防护。一般用的挡土墙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板柱式,如果路基的基础较好,周围石料也很丰富,可以采用高度比较矮的石砌重力式挡土墙。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设置挡土墙时,要在挡土墙上留下间隔一定的排水口使雨水对挡土墙的压力得到减少。4.3冲刷防护就冲刷防护而言,传统都是采用砌石、使用挡土墙等直接的方式。但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会将高强土工格栅制作成石笼,再用一些护面板减少雨水对边坡的冲刷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4.4其他技术要求首先,在对路基的施工工程中,要对填土的质量进行控制,不能使用一些带有腐土或者植被等杂质的土壤,这些带有杂质的土壤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导致路基出现沉陷等情况,危害路基的安全。所以,在对道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采用符合要求的自然土;其次,要对压实的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可以通过在实验路段的操作获得道路的详细技术参数,再计算需要施加的压力和次数,确保对道路压实的质量5结束城市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市政道路的施工产生影响,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一方面要保证施工的质量,一方面也不能影响城市的环境。所以,在进行施工时,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遵循相应的施工要求,总结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使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得到总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天荣.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2(02):222.

[2]何德华.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6(06):161,163.

[3]孙传张.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4(03):164-165.

市政工程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桥梁施工;扩大基础;技术要点

桥梁建设可以有效缩短两地之间的交通距离,采用两点之间直接联系的方式发展交通运输,桥梁施工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交通建设。任何建筑施工的基础都比较重要,尤其是桥梁工程中基础问题关乎桥梁的载荷以及桥梁的使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大部分桥梁工程都会采用扩大基础技术进行桥梁的地基建设,确保桥梁的安全使用。一般扩大基础都采用明挖方式进行施工,所以扩大基础也被称为明挖扩大基础或者浅基础。扩大基础是桥梁基础重要的施工过程,一般地基土质不一样,施工准备也不一样:地基土质较软,主要的扩大基础就要放在护壁施工中,要确保基坑的基坑壁稳固,保证施工安全;而地基土质较硬时,就可以直接明挖,扩大基础。桥梁工程中扩大基础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而且庞大的工程,为了保证扩大基础施工正确,保证桥梁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出的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1市政桥梁工程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1.1浆砌块石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浆砌块石是桥梁扩大基础施工的一种方式,浆砌块石施工的主要技术控制点有四个:砌块前的必要条件准备(确保砌块的湿润、干净);确定施工环境的无水状态;禁止带水作业和不合理方式进行排水;最后还要保证基础边缘部分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较好,确保施工后不会因为地下水或者其他水源渗漏影响施工质量。浆砌块石施工一般采用分层砌筑的方式进行,进行第一层砌筑时,如果基底层是岩石或者混凝土,必须对基地表面进行清洗、润湿工作,然后才能进行浆砌石块施工。对每一层进行砌筑时,都要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保证外圈砌筑的石块层与内层砌筑的石块层相互交错、成为一体。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每次砌筑时,都要安稳牢固地放置石块,保证石块之间的缝隙最小,同时进行砂浆灌注时,必须保证砂浆饱满,能够将石块之间的缝隙填充完整,确保黏结牢固。通常浆砌施工分为浆砌片石和浆砌块石施工,如果采用片石进行浆砌施工,一般以2到3层砌砖组成砌体的工作层最为合适,并且片石施工要注意每层的水平缝隙应该大致相同,还要注意每层的垂直缝隙相互交错,不能将缝隙对齐在统一垂直线上。最好选择形状方正、大小统一的片石进行外圈层的砌筑。还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使用片石砌筑转角石,但是要注意与内圈砌层咬合衔接,要特别注意砌缝宽度不要大于4厘米。通常进行浆砌块石施工时,常把较大的石块或者片石放在下面,由大到小一次砌筑,确保砌体的基层稳定牢固。浆砌块石施工时要注意每层石块的高度大致相同,保证石块之间的缝隙不打超过3厘米,上下层的竖缝错开的距离要大于8厘米。

1.2片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片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比较简单:(1)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石块选材。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合适的石块,具体的选材要求是:必须保证石块表面无裂纹、无夹层,高度最好小于15厘米,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抗冻性;(2)必须选择抗压强度较大的石块。一般的石块抗压强度不能小于25mpa。要根据桥梁设计的载荷量选择符合强度标准的石块;(3)混凝土中石块的比例必须严格要求。混凝土结构砌体除了石块之外还有其他的材料进行固定基础,要根据所需要的施工类型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石块数量。一般来说,石块数量不能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但是采用片石混凝土进行砌体施工时,石块数量可以增加至50%到60%之间;(4)保证石块的干净以及距离。片石混凝土中石块必须保证表面干净,不能夹杂一些其他的杂物,影响片石混凝土砌体的质量。还要注意在混凝土中加入石块时,十块的距离不能小于1厘米,确保石块均匀分布,保证片石混凝结构承载力的均匀分布。另外还要注意石块要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填入一半以上。

1.3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也是目前桥梁工程扩大基础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比较复杂。(1)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通常钢筋混凝土基础要在基底施工以及对基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之后尽快放置和捆扎。在安放钢筋基础时,要注意在底部放置混凝土垫块,才能确保钢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并且要同时安放墩柱或者台身钢筋的预埋部位,保证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时的定位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对放置的钢筋数量、直径、距离以及位置等进行验收,避免因为施工失误未被发现影响施工结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时间人员浪费。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操作要求,一些高差不大的基础施工可以直接倾倒混凝土;但是对一些高差较大的基坑浇筑混凝土,必须设置串筒或者滑槽,确保混凝土准确浇筑,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2)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持续进行。混凝土有一个凝固过程,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逐层进行,并且要连续施工,确保在前一层混凝土开始凝结之前,上层混凝土已经捣实完毕。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贯性,确保混凝土浇筑牢固衔接。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最好铺设草袋或者砂子,还要适量洒水养护。一般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需要养护7天7夜以上;而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以及含有塑化剂的混凝土则需要双倍以上的养护时间;(3)要注意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条件。扩大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基底有一些水源不能使用常用方法排出,为了保证基底的干燥,就要使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固。水下灌注混凝土包括水下封底和水下直接灌注基础。水下封底还是要进行排水后才能砌筑基础,封底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基坑底部的密封性,防止渗水。并且水下封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导管,确保导管有效作用。而水下直接灌注基础要根据基坑底部的水量进行考虑混凝土的质量、水头大小、浇筑面积以及基地障碍物情况,在综合分析之后,才能使用。通常情况下,流动半径在3米到4米范围内可以保证封底混凝土的表面不会出现较大高差,并且可以实现有效防水作用。对一些大面积的封底,要分层进行灌注。

2检验扩大基础施工质量

2.1地基检验要求

地基深坑内的承载力必须满足预先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根据施工前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检验。要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相关的人员、单位进行实地查验,确保地基土质的承载要求符合设计标准。还要对混凝土灌注进行必要的查验:一般来说,水下混凝土只存在表面与水接触的情况,所以,必须保证其他部分的灌注状态与空气中灌注状态一致。

2.2基坑回填要求

基坑回填必须保证除了筑路以及管线上方回填土方之外,填方轻型基石压实度不能小于百分之八十五。填充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能使用会影响填筑质量的杂物。同时基坑填筑必须分层进行、分层夯实。直接浇筑的混凝土填充基础要符合验收质量。基坑回填是保证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一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3结语

桥梁工程中扩大基础是保证桥梁建设的最重要的施工工程,影响桥梁的承载力和使用安全,必须对扩大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要求和验收,确保基础施工质量达标,保证桥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才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桥梁设计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浅析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

[2]张彬,张会权.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

[3]徐丽娟,杨子英.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中的扩大基础施工技术控制措施[J].低碳地产,2016(16).

市政工程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市政桥梁工程属于比较大型的建筑工程,其下部结构位置特殊且承担重要的受力任务,因此要积极做好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施工工作,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少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因而加强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需求。

1做好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定位放线工作

在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定位放线工作可以说是建设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定位放线施工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后续施工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提高复核测量的精准性。相关桥梁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对桥梁轴线的控制点以及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采取适宜的措施来进行操作,以保证测量的实际精准程度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复核测量后交由专业的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确认,从而对桥梁工程桥墩的纵轴以及横轴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对横纵向中心线进行妥善的处理。相关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的实际特点,对曲线上的各桥墩的纵向及横向中心线的位置进行明确,确保中心线的位置与法线位置相吻合。与此同时在中心线附近进行桩的埋设,将桩的数量以及桩的间距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对桥梁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1.3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定位放线工作,通过比较明显的标志对各桩进行标注编号,并定期进行复核,从而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做好桥台基坑开挖以及回填控制环节

2.1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应当对桥台基坑进行妥善的处理,将基坑的大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桥台基坑的实际开挖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针对基坑土质比较特殊的,应当结合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特点,对基坑排水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集水坑、排水坑等的设计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桥台基坑的边线位置以及标高进行精准的测定,在获得监理工程师的复核确认后方可进行桥台基坑的开挖,以保证开挖质量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

2.2对基坑壁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相关施工人员在桥台基坑开挖以及回填操作中,应当掌握施工操作的要点,结合基坑深度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特点对基坑壁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将基坑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按照桥梁工程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地下水位以及土质构造等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对基坑壁的坡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3做好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中的模板配置工作

就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固定式模板、拼装式模板以及组合式定型钢模板等是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模板。结合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在对模板进行设计和使用时应当充分衡量现浇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并考虑倾倒混凝土时可能产生的水平荷载,在此种情况下,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做好下部结构施工中的模板配置工作,确保模板的实际强度及稳定性等使用性能满足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在有效承担桥梁施工荷载的基础上,确保模板板面平整且接缝紧密。在对模板进行设计时,应当对模板总装图以及细部构造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注重细节处理,并对模板的荷载作用以及实际稳定性进行测算,对模板安装、使用以及拆卸的技术措施进行规划,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模板施工的效果。对模板进行拆除时,应当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进行拆除,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对模板的刚度进行准确的验算,将变形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和表面隐藏的模板挠度都能够满足下部结构施工的标准要求,从而对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4对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进行质量控制

4.1墩台施上前应在基础顶面放出墩、台中线和墩、台内、外轮廓线的准确位置,现浇混凝土墩、台钢筋的绑扎应和混凝土的灌筑配合进行。在配置垂直方向的钢筋时应有不同的长度,以便同一断面上的钢筋接头能符合《公路桥涵施上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水平钢筋的接头也应内外、上下互相错开。钢筋保护层的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2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应从准备工作、拌合材料、操作技术和灌后养护这四方面加以控制。滑模浇筑应选用低流动度的或半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料,分层分段对称浇筑,并应同时浇完一层。各段的浇筑应到距模板上缘100-150mm处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要防止下一斤顶和油管在混凝土和钢筋上漏油。浇筑混凝土要连续操作,如因故中途停止,应按施工缝处理。脱模后若表面不平整或有其他缺陷要予以修补。在明挖基础上灌筑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

4.3注意掌握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的配制、输送及灌筑速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浇筑。

4.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模板、支架情况,如有变形或沉陷应立即校对并加固,高大的桥台,若台身后仰,本身自重力偏心较大,为平衡台身偏心,应随同填筑台身四周路堤土方同步砌筑或浇筑台身,防比桥台后倾或向前滑移。未经填土的台身施工高度一般不宜超过4m,以免偏心引起基底小均匀沉陷。

5强化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保证管理工作

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自觉执行安全技术规则。做到进场教育、标志明显、防范周密、定期检查;特种工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光脚从事操作;施工机械要保持清洁,要有保护接地、接零装置的计漏电保护。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上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在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准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量测伸长值应站侧面。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结束语

从整体情况来看,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的有效控制,对于提高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效率,促进桥梁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实际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娄全军,姜军.浅谈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

市政工程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病害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大多位于城市区域,对居民的影响和城市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由各种病害引起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问题不断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所以必须要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病害问题。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病害

1.1铺装层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铺装层即我们常说的路面,路面问题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病害,这主要是由于路面长期受到车辆的碾压,加之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铺装层极易出现裂缝问题。除此之外,受施工材料的影响,也会出现铺装层裂缝的问题。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铺装层主要选择半刚性的施工材料,这类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压实度的优点,但是主要缺点是材料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变化的影响。

1.2地基不均匀沉降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城市的发展速度过快,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涉及到的范围不断扩大,加之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施工企业常常会面临多种类型的地基。其中,软土地基由于土质较软,含水量增加,当受到多次反复碾压之后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1.3道路端头受损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出现端头受损的问题对于工程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并且由于其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所以一旦出现之后很难进行修复病害危害较。出现端头受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没有针对伸缩量进行准确的估计,最终导致工程整体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病害施工处理技术建议

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筑工程质量需要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能够满足车辆行驶的需求。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常见病害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2.1铺装层裂缝问题的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铺装层的裂缝问题处理需要结合道路周围的实际环境综合考虑,针对裂缝较小的路面可以选择表面修补的技术进行处理,针对裂缝面积和深度较大的路面在修补时要选择填充修补技术,在填充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水泥砂浆以及环氧砂浆。另外,还可以选择注浆修补技术,对路面的裂缝进行填充处理。最后由于裂缝问题时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日常活动中,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对裂缝处理技术的创新,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2.2道路不均匀沉降的施工处理技术

针对此类问题,首先要对桥梁本身进行加固处理,在桥梁外侧覆盖加固材料,在改变桥梁工程截面积以及结构体系的同时大大提高桥体本身的应力效果。如果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问题较为严重,那么应当采用灌注压实的施工处理技术,通过向桥梁路基内灌注水泥砂浆来实现地基混凝土材料以及地下软土稳定性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置换施工处理技术,向地基中置换软土,这样在压实处理之后能够很好处理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沉降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处理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关注工程路基施工,对施工现场的地基环境认真勘察后再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

2.3端头受损问题的施工处理技术

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端头受损的问题,应当选择锚喷施工技术,借助锚喷设备向端头破损处喷射硅胶材料。硅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柔韧性的优势,通过模板将材料和桥体之间粘结在一起,能够修补加固桥体本身,从而实现桥头破损问题的有效处理。锚喷施工技术在施工中主要用于桥头破损问题的修补加固,并且该技术凝结的时效性较短但是稳定性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2.4钢筋锈蚀问题的施工处理技术

钢筋锈蚀问题出现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导致钢筋被长时间暴露在外,受环境影响出现锈蚀的现象。针对钢筋锈蚀问题的处理技术首先在工程施工中增加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厚度,增加工程保护层的厚度,从而提高对钢筋保护的效果,避免出现裂缝。该技术也是防止钢筋锈蚀的主要技术;其次,可以在建筑物混凝土的外侧增加一层保护层,在混凝土表层进行覆盖处理,起到加固和保护的作用,还能够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除上述两种施工技术之外,针对钢筋锈蚀的问题应当将重点放在预防措施上,在正式施工之前就对混凝土进行合理配比,在其中加入适量煤灰粉以及矿渣,提高混凝土的防渗透性。

3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关系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道路交通工程的运行压力逐年提升,针对近年来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中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使用需要。

参考文献

[1]陆荣飞.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31.

[2]李瑞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