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改理念论文

新课改理念论文

新课改理念论文

新课改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1.1学校计算机硬件落后,设备不够完善在当今社会,对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要求是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能,同时这也是各大院校在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虽然现在的绝大数学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但由于计算机数量少,无法将课堂搬入,学生无法在老师讲授的同时进行计算机操作,这样会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1.2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差如今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差,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这也与上文提到的应试教育对计算机课程的影响以及学校计算机软件落后,设备不够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对策

2.1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考虑的就是当今学生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感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相结合,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示范教学,根据课程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热情。

2.2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进行计算机全面教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要求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办法来使学生了解和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单纯靠教师用语言去传授缺乏了与实践相配合,这样的教学也和如今对计算机的教学目标不统一。在计算机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枯燥教学一定会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重视,提不起兴趣。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然而理论学习又是保持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提。在如今新课改的指导下,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统一,不仅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是计算机教学中不断完善的需求。

2.3优化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置在职业中学中,计算机的教学要以基础为主,同时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特别是相关的一些操作系统软件、语言教程等,这些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授和操作的关机,做到边讲授,边操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优化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置,掌握好上机课时间和理论课时间,从本人的教学经验来看,将上机课与理论课时间的比例掌握在1:1最为合适。这样的时间比例可以让学生在理论课的时候学习,让学生在逻辑上先进行梳理和理解。在操作课上立马实验,教师进行实际指导。这样的课程设置会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实践与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2.4以学生为本,师生配合完成所为教学,顾名思义老师教、学生学,教师在备课时过于重视形式化课程设计,而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根本需求。一堂有意义的教学课,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完成,同时也是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做到切实与学生为本,优化课程设置,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今,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导,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采用多元化手段,使学生全方面素质得到培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及时做好总结,更改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思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理念下的职业中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依然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大胆创新和及时总结。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时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师生配合完成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3总结

新课改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开放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为了生活。

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终身化,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1、 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苏教版第3册“夏日印象”一课,教师可以以“我与暑假生活”为主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回忆假日趣事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神奇之旅”、“我和鱼儿一起游”、“我买的大西瓜”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又如“梦中的另一个我”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10年后的电脑专家”、“名模—我的梦想”“2008的超级拉拉队”等别有情趣的命题跃然眼前;纸版画、剪贴画、泥塑等作品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2、开放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可以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给自己最喜欢看的一部电影画一张宣传画”、“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是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3、开放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

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装去热闹的街心公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美术课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欣赏活动。

4、开放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低年级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学生同样感到新奇而快乐,作业效果也会令人吃惊:太阳火红的骄艳、彩虹的七色眩目……。

5、开放评价标准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 “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二、沟通

1.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和改革的趋势,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欣赏美术名作;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音乐、舞蹈的欣赏可以使画面充满韵律感。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联系:进行故事插画、日记画、诗配画……;与音乐学科联系:制作会跳舞的小纸人、线的交响乐……;与自然学科联系:表现有趣的昆虫、我和动物朋友……,这一堂堂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

2.沟通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像来滋养学生的意识。”

如在第十一册创作画《家园》一课学习时,课前让学生收集、阅读我们的家乡——溧阳的历史变化、风土人情,并运用作文的方法描写自已的家园。课上再结合欣赏有关表现家园的作品、诗歌、音乐,最后让学生带着一份美好的情感来表现自已的家园,他们的收获不仅仅是表现在画了一张好的绘画作品中。

此外还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如在学校定期举行手抄小报、校园美术节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热点话题”:如“我们周围的环保”、“我与e网”、“新世纪畅想”等,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有内容可画,有感而发。

三、合作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帮助。

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同时有些活动题材、内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设计”、“画脸”等创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材料:你准备花泥我准备鲜花,我们一起来完成一束艺术插花;尝试四个人合作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相互给对方装饰一个有趣的脸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在友情浓郁的氛围中,消除表现的顾虑,快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这样一来,作业的时间相对缩短,作业的质量却提高了,何乐而不为?

没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日,燥寒而缺少滋润;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育研究就会像行将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把美术教育的艺术与生命艺术合二为一,将是我们21世纪每个美术教师的毕生追求!

新课改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新课改理念下,初中社会教学应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结合相关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感悟社会,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譬如,面对危机,面对南海危机以及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挑衅,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来应对,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决策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态度,同时也表明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科技和现代化的发明创造,自然就会了解中国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人对社会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横向相比,中国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武器,超级计算机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高铁从无到有到,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发展速度最快的高铁。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中国的社会发展,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合

教无定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运用,防止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学无定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基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比如在通过主持人法、放风筝法、捉迷藏法、参赛法等具体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增强学生探究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四、灵活组织教学形式,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社会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单一、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章节编写和年级进度,也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制以及班级授课制,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现实,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分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基础逐步提升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学习“当代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问题”这一章,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从一些身边的琐事谈起,帮助学生在辩论中更好地加深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和调研的形式够更好地去从社会中认识知识,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让社会成为课堂,让群众成为老师。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让学生的综合理论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让学生成为我们社会主义良好风气的宣传大使。

三、结语

新课改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一、再概念化的起源与阐释

(一)再概念化的起源

“再概念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威廉F.派纳(1975)的《课程理论化:再概念化论者》(curriculum theorizing:The reconceptualists)一书为标志。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范式的鼎盛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课程理解(curriculum understanding)范式开始据有一席之地。威廉F.派纳(1984)指出课程学术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从非理论、非历史、假实践的领域,“再概念化”为社会和经济因素、性别分析、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现象学、自传、后结构主义等凝聚而成的复杂范式。

威廉F.派纳(2002)认为再概念化的理想包括从后存在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等思想中找寻有益的理论架构和方法,对当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敏锐的察觉,拓展对教育经验的了解与获得,同时也要促进对课程本质的掌握。“再概念化”运动兼具人文与批判特质,既重视个体性、情境差异与历史脉络,同时也批判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对个体施加的控制力量,对社会弱势造成压迫。总之,“再概念化”运动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政治学等方面来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强调应该从个人意识的觉醒为出发点,进而引导教育改革,使学校成为人性化的生活世界。

(二)“再概念化”的阐释

再概念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断重新定义”(constant redefinition)(Pinar,1979)。威廉F.派纳(1988)认为课程领域的再概念化成形之后,并未结束。因此,所有异于科学化的课程编制和行为实证的人文探究方式,所有尝试检讨人性物化与异化的结构性因素、人的自主意识如何受到控制、如何唤醒其意识觉醒及寻回人的主体性的做法都可称为“再概念化”。“再概念化”代表对生命意义和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理解,呈现出符号式的省思与批判,是一种对个体和社会表达关怀的内在语言表征。就再概念化“不断重新定义”的本质来看,再概念化并没有停止,对当代而言,任何引领课程领域变化的新观点、新思维,都属于再概念化的形式。

二、再概念化的形式演变

课程领域的再概念化将关注的焦点从课程发展转移到课程理解上,再概念化的核心就是理解。

(一)20世纪70年代的“再概念化”运动

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纷纷提出对当时课程领域的不满,如:Schwab(1970)认为课程领域垂亡、Huebner(1976)认为课程领域已死,威廉F.派纳(1978)则认为课程领域静止不动。他们的观点与当时课程领域发展脉络有关。以威廉F.派纳(1975)对课程学者的分类为基础为例,威廉F.派纳认为,传统的泰勒原理虽具实用性,但过度以目标和结果为核心,注重科学管理流程的编制程序,流于技术理性和生产线形态;概念实证论则注重学科结构,以学科专家代替课程专家,同时,注重将量化变项的推论结果视为课程方案效果,忽略了人格、情意与价值问题。这是方法与目的之间的混淆,如同批判理论所质疑的技术与工具理性之宰制,人性将异化为失去自我的物性。

再概念化的课程学者反对行为主义、科学主义、去人性化的技术、压迫和异化的学校层级制度。因此,“再概念化”学者质疑行为目标、科层化、学科本位导向,以及量化、标准化的学习测量和评价,提倡学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体意识觉醒,并从人文角度的不同理论观点探讨过度的科学与效能对人性的危害。

“再概念化”是课程理解范式的开始,它对传统课程的质疑不仅来自课程领域本身的反省,还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的政治、文化事件有关,如人权运动、反越战、反文化等。这些都对支持行为主义式管理的导向产生挑战,使“人”的价值受到相当重视。另外,Maslow以人为本的心理学、Freud重视人的自由表达机会的心理学、马克思关注人的不平等处境的政治理论,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再概念化”运动彰显重视个人自由与批判环境因素都有很大的影响(Pinar et al.,1995)。

(二)1995的“课程即文本”主张

威廉F.派纳等人(1995)提出“课程即文本”主张,扩大了20世纪70年代再概念化运动的理论范围。借助更多的艺术和人文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学术范畴来理解课程,借用Derida的“文本”一词,将课程用文本概念来取代。当以文本来指课程时,就已涵指了课程的多重意义与各种可能性,在这种假定下,诠释课程的观念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在以意识为基础的语言对话中,超越了历史的限制和情境的抑迫。“课程即文本”概念乃以不同文本作为对话的来源,威廉F.派纳等人提出的文本有历史、政治、种族、性别、现象学、后结构/解构/后现代、自传/传记、美学、神学、制度、国际等文本。

政治文本涉及意识形态控制和符号、经济、阶级结构再制等方面;种族文本则从反种族歧视的教育立场出发,需要在每日的制度生活里对正义、自由和多样性产生承诺;性别文本则关注父权的封闭和总体化,并结合种族、阶级因素一起探讨;现象学文本关注的是个体经验,意欲回归不同情境脉络下的主体意识感知觉醒以及生命的经验意义;后结构/解构/后现代观点的课程理论,质疑传统课程理论或教育主张的非历史、非政治与结构性框架,以重视流动、随机、多元、变化、不确定性和流畅关系的概念来重新论述课程;自传/传记文本将生命经验的揭露和表达成为理所当然,透过建构自我的历程,个人主体性将清晰显现;美学文本重视教育实践的创造性、沟通和合作,美学概念所培植的是自由、想像和创意的氛围;神学文本重视人类心灵和灵魂,从神学基础来看课程,所投射的是对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关注;制度文本关注课程政策、课程设计与评价、学校改革等方面,甚至教师、教科书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制度运作成效的要素;国际文本关注个人的生活情境与全球政治、文化、经济、生态息息相关,教育所考量的问题也应与国际情势接轨,才能符合真实的人类处境。

(三)2004年的“课程即复杂对话”意涵

早在1995年,威廉F.派纳就曾提到将课程视为“复杂对话”,将此作为课程领域的未来图像。2004年,威廉F.派纳深入解释了“课程即复杂对话”的意涵。当课程以“对话”概念来运用时,它代表的是符号概念,而非具体可见的制度、教科书或活动方案,因此,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凡与教育领域有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事件,或涉及学校教育的学术理论都可成为对话思辨及论述的内涵。

威廉F.派纳等人(1995)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再概念化运动,即是将课程领域本身视为对话,致力理解课程的做法。由于Pinar(2004)不满教育场域的学术专制主义,故而提出“课程即复杂对话”,他主张复杂对话需真诚、开放地进行,参与者的观点才能充分表达,意识形态的干预才能尽量悬置,复杂对话才能发挥效果。威廉F.派纳提出复杂对话的动机着眼于对内塑造自主、心灵自由的个体,对外促进民主社会的构建。因此,对话的进行是开放、民主的。威廉F.派纳(2004)指出,“课程对话的参与者,包含了支持和探讨所有未知世界可能性的人,这些对话包含了生命、历史、政治、大众文化,以及官方的、制度化的知识”。以此而论,课程对话的参与者包含生命情境、历史时刻中与个体、学校、社会、国家、世界交织的任何个体,这亦是对话是“复杂”的部分原因。

上述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4年间的再概念化形式演变,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其基于人文立场的课程概念并未改变,只是即时添加一些新的社会理论,以及扩大讨论的范畴与空间,就如威廉F.派纳等人(1995)所言,学校课程目标乃是唤回自己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帮助我们思考,运用我们的智力、敏锐度和勇气,对国家培养作为建立民主社会的公民,对个体则是培养对他人能坚持承诺的个体,此时,课程不再是一样物品、不仅是一种过程;课程是动词,是社会实践,既是个人意义所在,也是一种公共希望。

三、对新课程改革的省思

(一)课程改革应落实复杂对话的决心与机制

课程改革本身即是政治文本的呈现,其中政府权力运作、决策中的权力干预、各种利益团体的介入与利益再分配、改革者的意识形态,对于改革方向与结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改革是一件牵连甚广的复杂工程,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与国家发展均包含在里面,加上课程改革理论逻辑与实践的悖理现象,如解构多元与规范控制共存,教学多元与绩效考评一元并立,都会使改革失序,条理不明,因此,“复杂对话”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决策机制中更应落实,开放对话参与的层次,尊重不同声音,使课程改革不仅是政府事务或决策者的意识投射,而且是一项公共道德事业。

(二)正视教师认同在改革中的重要性

从再概念化的源起来看,学校绩效主义是大受批判的,派纳(2004)认为学校经常沦为政治或经济的附庸,往绩效靠拢,因此,派纳希望教师要回归专业,不要成为照章行事的技术者,教师要成为重建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派纳(2003)认为教师的重大责任是塑造孩子生活于社会,而不是臣服于社会。

至于教师如何突破外在社会的控制,派纳(2003)认为首先要探讨认同问题,要探讨认同,需先探讨自我。认同研究能使我们清楚自己所处的外在政治与内在的身体、心灵、每日言行的关系,随着认同对象来塑造自我。当我们愈清楚此种控制关系时,我们愈能抗拒社会趋势和政治方向,此时,我们将重建自己。按照派纳的意思,要突破学校改革陷于工厂化、公司化的自我迷失现象,需要依赖教师,在分数与结果的窄缝中,从教师认同改变的突破开始,带领学生认识自己、认知自己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激发创意、直觉、尊重与美学感受,以期待建构一个公正民主的社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认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改革的目标是诱人的。教师认同与改革的方向应是一致的,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是教师认同尚未建立,就是改革方向不受认同。因此,在教师是专业者的前提下,正视教师在抗拒或支持改革上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教育政策的制定、实践与效益评估等,所涉及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因素、主客观因素、意义协商、权力协商及利益分配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套用美国学者Apple的思维,谁是课程改革的获益者?如何获益?谁是牺牲者?牺牲的原因为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省思的问题。

新课改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科课程;教学论;建设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科课程是知识与经验、活动的结合体,不仅要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更要将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教材、教师、环境以及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中的四个要素,学生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为新课程理念的发展开辟道路,所以当下的重中之重是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重建。

1.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资源以及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全新理念的四个方面,在新一轮教师培养计划中,要对这几个方面严加掌控,同时这也是培养教师队伍的重点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它对教师的行为准则起着指导性作用。有利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创新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将学生的整体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学生精神建构与知识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整体发展的具体内容,使学生的人格与智力得到协调性发展,改善了传统课程中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状态。新课程理念统一了过程与方法、技能与知识、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目的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建设思考

(1)“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建设现状。①课程内容陈旧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教材与学科内容是传统课程的全部内容,使得人们提及课程不由自主就会想到教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课程,深入研究课程理论,将课程扩展到经验、目标、计划等方面,而不是单纯的教材内容,同时对课程的诠释也开始从多个角度扩展,例如,从“文件课程”“理想课程”“经验课程”“实施课程”“理解课程”等多个层面进行诠释,进而延伸出新概念。但是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有效地反映出来,缺失了其研究的本质作用。“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是当下新课程理念下主要倡导的内容,对学习内容主动建构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生主体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有效应用,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参与其中,采取听、记、背的方式,由此束缚了教学的发展,缺失了教学过程,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体现,使学生丧失了创新精神与探究欲望。②学科界定不明确。从学科教学教材法到学科教学法,再到学科教学论,整个过程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相互融合的发展历程。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并讲授一些技术性的内容,是最初的学科教材教学法的主要方式。但是有专家经实践发现,学科教学理论要与学科的时间相结合,单纯技术性方法已不能满足教育需求。通过不断研究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理论,对学科教学法展开探索,经过不断发展衍生出学科教学论,其出现使学科指导功能和理论功能得到了增强,同时使学科理论变得更加丰富,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传统课程与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有关学习论以及课程论的内容在学科课程教学论中很少涉及,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学科教学论不完整。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于是人们在学科教学论中引入学习理论与课程理论,此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应运而生。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策略。①抛开陈旧的课程观念。“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具有可操作性和严密的理论逻辑性,同时集时代性与前瞻性于一身。将学科的特色完全展示出来,使教学论得到进一步发展。②对学科课程性质进行有效的界定。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历程来看,以传授技术性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已不再是该学科范畴,它属于理论应用性学科。应积累实践经验与建立学科自身理论是该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教育改革的成果,倡导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而使教育改革实践更好地接受相关理论的指导。

新课程理念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它有效地推动着教育教学发展,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