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礼仪文化;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 0113-05

收稿日期:2013-02-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礼仪文化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12YJAZH041);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礼仪的社会学分析”(12JD34)。

作者简介:蒋璟萍(1964-),女,湖南道县人,湖南女子学院教授、博士、礼仪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企业管理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带头人,主要从事礼仪文化理论研究。

所谓“学科”就是知识的学术分类。通过学科分类可以确定各门学科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并为总结和概括人类知识积累提供不同范式和框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应该是具备特殊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及研究方法。笔者长期研究中国礼仪文化,认为礼仪文化已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具备了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本文试图对礼仪文化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创建礼仪文化学提供依据和思路。

一、礼仪文化学的学科性质

笔者给礼仪文化学下个简单明确的定义,它是研究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礼仪属于文化的范畴,礼仪文化学属于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人们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礼仪,以文化学的范式总结礼仪知识积累、概括礼仪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学术类别。

所谓文化学,就是以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专门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学科。“文化学”或“文化科学”的概念源于德国,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首次提出“文化科学”的术语,主张建立专门的学科;1845年C·E·克莱姆出版《普通文化学》一书,首次使用“文化学”的概念。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学”的概念从德语世界引入到英语世界,并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P355)被誉为文化学的奠基之作,它标志着文化学学科的形成。泰勒眼中的“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它是从狭义的范畴来定义的,主要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而不包括物质文化;其二,它是从民族的范畴来定义的,主要指具有民族风格的精神生活,即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概念非常明晰,比起那些包罗万象的概念,更有利于揭示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同时,文化本身又可以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文化学的各个分支,如风俗文化学、宗教文化学、艺术文化学等,构成文化学的庞大内容体系。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礼仪,可以构建礼仪文化学的知识体系。礼仪文化学即从文化视角研究礼仪的学问,它属于文化学的分支。礼仪文化同泰勒的文化概念有着惊人的契合,因为礼仪是一种精神文化,而且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西方国家,礼仪主要是生活习俗和生活规则;在中国社会,礼仪是拥有深刻内涵的民族文化。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精辟地指出:中国政体的特殊性在于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正是由于严格遵循这些礼教,中国的统治者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都用在学习这些礼教上,并用终身来实践这些礼教。文人用之于育人,官吏用之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当人们找到使他们严格遵守的办法时,中国便得到很好的治理”[2](P355)。应该说,孟德斯鸠对中国礼仪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具体来说,中国礼仪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中国礼仪的内涵特别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著名礼学家钱玄先生说,礼的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礼学实际上就是“上古文化史之学”[3]。的确,中国的“礼”可以说是儒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它是综合性的概念,礼仪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它与风俗、法律、道德、政治融合,成为传统社会制度的重要维系,遵守礼仪就能把社会生活纳入有序轨道。其二,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现象,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虽然对礼的概念与功能的论述往往因为具体的语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礼仪在协调社会关系、保持稳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礼仪礼节被整合为具体的礼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杨志刚先生认为:“正是由于在礼俗的复合系统和矛盾运动中,中国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抒情方式、行为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创造力,使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有别于异邦的特点。”[4](P566)其三,礼仪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人们终身都在学习和实践这些礼教。孟德斯鸠指出:“礼教没有什么涉及心灵深处的东西,只是一些普通的实用规则而已,所以比精神上的东西更容易使人信服,更容易感动人。”[1](P356)在儒家看来,礼仪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比刑罚具有更加有效的作用,所以将礼作为修身之本和教化的重点,特别强调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并将其贯穿于人们的全部学习和实践之中。总之,礼仪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学,使礼仪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把礼仪推向全体民众。从周公制礼开始,到《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书的出现,再到民俗礼仪和西方礼仪的传播,确实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创建一门礼仪文化学,不仅有助于中国礼仪文化的知识积累,而且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二、礼仪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礼仪文化学有自已特殊的研究对象,即礼仪文化现象。构建礼仪文化学的基础,就是通过对礼仪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探讨礼仪的本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

从礼仪的本质看,它实质上是一种通过社群关系来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的文化体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将“礼”解释为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笔者曾经提出过“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5](P94)。杨志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同于西方古代社会依恃宗教,也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依恃法律,而是利用礼俗进行调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社会可称之为礼俗社会”[4](P566)。在礼俗社会中,形成了一整套通过社群关系规范和调控人们行为的文化体系。所谓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有机体”[6]。它的功能犹如生命有机体,其中的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成员资格,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社群中寻求各自的归属。社群是由于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的实体,社群的主要标志不是契约和利益,而是人们的出生、地位、习惯和认同。礼仪就是通过村落、城镇和国家这样的社群,形成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的社会关系,各成员拥有共同的习惯和价值观念,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而构建维护某种社会秩序的文化体系。这种体系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包括心态、观念、习惯和制度等广泛的内容,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从礼仪文化的结构看,它是由礼仪观念、礼仪行为、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组成的文化体系。礼仪观念是对礼仪活动必然性的认识,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礼仪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群体性认识。礼仪观念的形成有不同的来源:一是源于共同的出身和地位。出生于不同的地域和阶层的人们,或者拥有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人们,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念。二是源于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社会群体将会通过集体生产的共同目标而逐渐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求属于同一群体的人们服从这种“共同意志”,并通过“模仿”而实现文化传递。三是源于对群体和人类的尊重。不同的社群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而表达对自身的认同和尊重,并通过某种行为规范来表达对人类的尊重,形成“以礼相待”的和谐关系。礼仪行为是与礼仪观念相适应的行为或者仪式,即符合礼仪观念的行为举止,它是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观念的外化形态,这种行为具有群体性的共同特征。礼仪习惯是礼仪行为的固化,它使某种社群的人们产生一种完成礼仪行为的倾向和趋势,使礼仪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定势,并形成社群成员共有的生活和交往习惯。礼仪制度是在共同的礼仪观念、行为和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它是某种社群的文化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维系和传递文化的制度因素。由礼仪观念、行为、习惯和制度组成的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统,保障了礼仪文化的维系和传承。

从礼仪文化的功能看,它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体系。“礼仪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通过调节功能控制人的行为,即行为调控;二是通过认识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即人格完善”[5](P159)。首先,礼仪是作为基础性的行为规范,目标就是通过构建“行有礼之举”、“做有礼之事”的控制系统,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符合社会所需用的秩序。礼仪具有导向的功能,它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引导人们选择价值方向和目标,去做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和事情;礼仪具有调节的功能,它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评价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指导或修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将其控制在符合礼仪要求的范围内。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其社会控制功能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规范人们行为,促使人们以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协调社会关系,促使社会群体建立和谐关系;三是维护社会秩序,促使符合礼仪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其次,礼仪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文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礼仪的意义、内容和作用,从而将礼仪的要求内化、沉淀、转变为人们的人格素质。为了使社会成员的素质符合社会所需的秩序,任何社会都将推崇相应的理想人格,礼仪素质就属于理想人格的素质。礼仪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完善,主要通过教育和激励来实现。它既可以通过认知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礼仪的价值及其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培养礼仪人格和礼仪素质;又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意志,引导他们追求良好的礼仪形象,塑造一种将内在的思想素质和外在的仪表素质有机结合的完善的人格形象。

从礼仪文化的规律来看,主要包括礼仪形成、发展和作用的规律。礼仪始于原始人类时代,它是风俗、人情、祭祀等的综合产物。首先,礼仪源于风俗。刘师培先生说“上古之时,礼源于俗”[7]。原始公社最早的社会习俗,就是为维护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规矩,其中某些内容演变成礼仪。其次,礼仪源于人情。司马迁认为:“缘人情而治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人的喜怒哀乐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容易失控的一面,礼仪源于节人之欲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儒家制礼就是要促使人的性情得以其正。再次,礼仪源于祭祀。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洪水猛兽以及自然界的生生死死迷惑不解,心存畏惧,认定冥冥之中有鬼神操纵,于是用食物虔诚地贡俸鬼神,由此形成了庄严而隆重的祭祀仪式。郭沫若先生认为,从礼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以奉事于神,“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8]。礼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重要影响,这是一条基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从事礼仪活动的物质条件得以改善;随着政治的发展,礼仪被统治者利用而成为维护政治秩序的手段。礼仪文化的发展也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体现着文化的源流和进步。同时,礼仪文化还有其发生作用的基本规律,其作用的机理,一是礼仪从观念、行为到习惯的内化机理;二是从规范、风俗到秩序的外化机理。礼仪通过群体内部的文化认同形成凝聚力,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体现群体的外部形象。礼仪具有文化控制手段的软约束特征,具有非正式制度的非直接强制性特征,礼仪控制主要通过社会评价和内心反省的途径来实现。

三、礼仪文化学的内容体系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而且内容非常繁杂。因此,构建礼仪文化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在总结和概括礼仪文化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沿着一定的逻辑思路形成礼仪文化学的基本框架。

第一条思路是根据研究对象分析礼仪文化的基本问题,形成由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和功能构成的内容体系。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涵义,揭示其本质特征;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要素,揭示其基本构成;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作用,揭示其主要功能。这些内容是礼仪文化的基础性内容,构成礼仪文化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条思路是根据发生原理分析礼仪文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由礼仪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作用构成的内容体系。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揭示制约这种过程的诸多因素及其重要程度;通过分析礼仪文化发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揭示这种过程的实现机理。这些内容是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属于礼仪文化学的基础理论的范畴。

第三条思路是根据不同视角分析礼仪文化的具体领域,形成由礼仪文化的伦理、政治和审美领域构成的内容体系。通过分析礼仪文化在不同社会领域的意蕴及其功能,揭示其综合性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传统礼仪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可以从伦理、政治和审美的视角入手。

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礼仪文化是道德文化。它首先是对交往对象表达善意和友好,这是一种伦理学蕴意。礼仪同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首先,“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礼仪是道德的基础,对人友善是道德行为的源泉。其次,“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荀子·修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学习礼仪是培养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遵守礼仪是道德人格的一种境界。儒家礼仪通过把“礼教”潜移默化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并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种道德秩序。

传统礼仪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礼教”属于统治术的范畴。它把人们分成不同的社会层级,把官员也区分成不同的等级,要求严格遵循这种层级和等级,从而形成严谨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中国礼仪文化也起源于政治,并形成为传统社会的统治策略。《左传》、《礼记》中讲到,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认为礼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儒家政治的特点是“以教化政”,其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礼和礼仪的教化,达到政治稳定和社会有序的目标。

现代礼仪文化融入了审美的内涵。礼仪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审美的功能,使礼仪变成一种审美文化。美国学者凡勃伦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而愈益受到重视的礼仪,“在容态举止上要求革新、要求精益求精的直接目的,是在于要使关于求美或关于表情方面的新方式达到更进一步的有效程度”[9]。人们所创造的符合礼仪的精细的制度、整齐的动作、多彩的服饰和有序的形象,能够带来审美的感受。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文化的审美价值得到提升。

从礼仪文化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看,传统社会以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而现代社会则以道德文化和审美文化为主。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研究礼仪文化,可以展示礼仪文化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从而使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得到拓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内容体系。

四、礼仪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经史结合的方法特征。一种是经学研究方法,即从经学意义上研究礼仪。人们把礼仪当作“金科玉律”,对其进行注解和分析,产生了“三礼”、“五经”以及徐乾学《读礼通考》、凌廷堪《礼经释例》、胡培翚《礼仪正义》、黄以周《礼书通故》、孙诒让《周礼正义》等礼经学名著。另一种是史学研究方法,即从史学意义上研究礼仪。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倡把礼仪当作史学研究,人们转向从文化史、制度史、社会史和风俗史的角度探讨礼仪及其发展历史,从更深的层次剖析中国的礼制和礼俗,揭示其中的特征和规律,取得了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学的方法有利于总结传统礼仪的成果,形成思想框架;史学方法有利于梳理传统礼仪的发展,揭示学术规律。这种经史结合的研究,为构建礼仪文化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从学科的角度研究礼仪文化,目标是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按照某种特定的范式进行研究和概括,形成融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于一体的知识体系。它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和利用传统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首先,可以采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文献法和比较法,更加广泛地收集礼仪文化的相关素材,并且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使礼仪文化学建立在对礼仪文化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运用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学科原理,从不同的视角对礼仪文化的意蕴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专门研究,使礼仪文化学成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再次,可以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深入分析礼仪文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明确各种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礼仪文化各种功能的实现机理,揭示礼仪文化系统内部通过信息传递和反馈调节人们的礼仪行为,从而达到以协调社会关系为目标的社会控制过程。总之,应该综合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方法,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分析,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礼仪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由典型特征、思想原理、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等内容构成的比较规范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自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

[4]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7] 刘思培.《古政原始论》之十《礼俗原始论》[A].刘师培.刘师培全集.第二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54.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军事礼仪文化 误区 剖析

军事礼仪文化的演变流程显示出其崎岖不平的发展道路。军事礼仪传统文化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其不合于历史发展的弊端。现阶段军事礼仪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军事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难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军事礼仪文化的批评和攻击,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传统军事礼仪文化对于现代军事礼仪文化的影响?当前在军事礼仪文化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那些问题?只有经过认真反思,并对军事礼仪文化建设现状做一理性分析,我们才能够对其创新发展做出前瞻。

一、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误区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军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各种文化思潮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发展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军事礼仪文化的形式而忽略其内涵

我军礼仪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盲目地追求礼仪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内涵。军事礼仪文化是将军队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官兵,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军队整体规划发展和处理军队内、外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和凝结着军队整体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只有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军事礼仪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军事礼仪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军事礼仪内在价值和理念,这样的军事礼仪文化是没有意义的,它将难以维持,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军队发展难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军事礼仪是一种形式,但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在军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军人个体文化修养的关键环节。《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者,节之准也”、“强国之本”,他认为礼仪是人们言行的准则,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此言虽有过分夸大礼仪作用之嫌,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军事礼仪文化在导向教育官兵、改善军队对外形象、提升军队战力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就会被人家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一支军队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军人个体的现代化,军人个体的现代化需要军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文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发展的依据、支点和纽带,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最基础的素质。军人文化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将军事礼仪行为规则转化为军人个体思想意识的“内化”过程以及将个体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外化”过程。这两个过程需要军事礼仪执行实施者长期的学习实践。实现了两个转变,也就实现了军人礼仪意识的形成,同时实现了军人个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2.军事礼仪文化实践误区

许多官兵认为,军事礼仪文化就是简单的礼节礼貌,而与军队管理无甚关系。这种理解非常片面。因为军队作为一个实体性组织,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军事礼仪文化对于增强军队内部的凝聚力、提升军人个体文化修养固然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军队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一切军事活动策略中,并协同发挥作用。军队核心价值观即“军魂”贯穿于军队军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并与军队环境相适应,因此军事礼仪文化不能脱离军队管理实践。

现阶段我军基层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据调查,军事礼仪执行不尽人意。北空某部普遍反映当前官兵对基层军事礼仪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执行力度不够。另外,不少官兵只限于下级对上级的单向执行。军队领导层对于军事礼仪的不重视直接导致礼仪文化在部队基层的传播和建设。在众多被调查者中,近30%的官兵认为部队领导层对于军事礼仪的执行实施力度不够,其中甚至有忽视军事礼仪的现象,以致自身形象受损,军事礼仪无法贯彻执行。

3.关于军事礼仪文化的两种极端观点

当前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中面临着两种极端观点。一是认为军事法律法规建设可以取代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二是认为提倡“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必然导致军事礼仪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功能的丧失。这两种观点都虽然在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很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上述两种观点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首先,传统文化中礼仪形式主义的倾向就十分强烈,以至于直至封建社会末期都没有真正克服掉。再者近现代对于封建礼教的猛烈批判和攻击从未停止。陈独秀之《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吴虞之《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孔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之《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以及胡适、周作人等文化名人发表不少的文章进行礼仪批判。直至今日,不少人对于礼仪文化持排斥态度。长期的历史批判使得现代人对于礼仪产生一种偏激的看法。礼仪便是封建的,是形式主义。这种错误的看法直接导致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停滞不前。

其次,对于从严治军,依法治军的治军理念的曲解。过分强调“严”,则会导致其他治军方式的失落。强调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可以提高官兵法制观念,有效地提升部队战斗力,但一味地强调法律法规,就会使军事礼仪文化建设面临“罢黜”的境地。据调查,有些部队基层主官过于依赖军队法律法规,出现了死管理、硬管理的现象。导致部队基层毫无生气,文化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所谓治国之道,宽严相济;治军之道,一张一弛。军队管理应该刚柔相济,硬管理和软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再次,对于“以人为本”的曲解。以人为本是指在部队建设中要求领导者在军事实践中要站在“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的高度,紧贴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和当前部队建设实际,着眼提高官兵的素质,积极发挥官兵在部队全面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官兵干事业的环境氛围,维护好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尤其要发挥领导自身的模范作用。认为提倡“以人为本”必然导致军事礼仪文化的丧失的观点是对“以人为本”治军理念的错误理解。将“以人为本”理解为以自我为中心,这必然得出军事礼仪道德规范和约束功能丧失的结论。

4.忽视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创新和特色化

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文化创新方兴未艾,但也存在问题,就军事礼仪文化建设来说,对传统军事礼仪文化资源重视不够;过于注重从军事角度研究问题,而从党和国家的宏观层次研究国防和军队文化建设问题不够;特别是在传统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在长期“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创新精神不足,唯上、唯权意识,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空话、套话盛行,思想创造匮乏、枯燥的现象常见。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军队建设日益丰富的实践,把军事礼仪文化建设看成是少数特定群体或智囊团的事情,会制约军队文化建设的创新。

另外,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过程中思维僵化,军礼教育方式单一,采取说教口吻、生硬呆板,降低了部队官兵进行礼仪文化建设的热情,削弱了军事礼仪文化的吸引力,妨碍了军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

二、军事礼仪文化现状剖析

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进程中,人们在军礼理论和实践方面主要存在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有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一切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在滋生。这种观念从个人愿望出发,势必会反对公共秩序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反对在现代社会中进行礼仪道德建设。

出现这种现象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一方面,自“五四”运动以来对礼教的批判从未停止。长期的毫无节制的文化批判使得“个人主义”思潮泛滥,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很不一致。极端利己主义宣扬唯我独尊、唯我至上,置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于不顾。极端地追求自由、民主、权利。这种思想将直接导致社会的稳定。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进程中,这种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严重的影响着军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如若不在理论上分清是非,礼仪文化建设无从谈起。

其二,在进一步健全军队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关于是否有必要建设现代军事礼仪道德存在困惑。长期以来,我国法制建设一直十分薄弱,这与儒家“礼治”思想不无关系。长期以来,法制都以礼为准则。重道德修养轻法律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造成的种种遗害至今尚未肃清。长期的“建法制、去人治”使得人们难免产生一种强化法律法规建设,轻视礼仪文化教育的思想。表现在军事礼仪文化建设上,部队法制建设获得较大发展,确立了依法治军的方针,在坚持本国国情、军情的同时,还注重与已经在国际军事领域加入的条约、协定相衔接,使军事法的内容与国际法准则和惯例相一致,并且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军事法制组织体制。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军事礼仪文化建设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三、小结

军事礼仪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一个分支,军事礼仪文化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自从萌芽之日起,军事礼仪文化就与其他诸多文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且对于加强军队管理,提升部队战斗力,彰显军队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衡量军队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军事礼仪的精神即在于官兵务必遵守这种法则切实地去做。。军事礼仪在现代军队管理中的文化功用日益突出。然而军事礼仪文化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其创新发展。而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现代化的“阵痛”正冲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军事礼仪文化也发生着激烈变迁,东西方军事礼仪文化的冲撞交融,使得传统的军事礼仪文化必须有所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现实。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对于我军礼仪文化建设的影响。把握方向,坚定立场,保持军事礼仪文化建设方向与我军性质与宗旨相适应,进而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2]尹雯.礼仪文化概说.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袁庭栋.解秘中国古代军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9.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内涵;

1.概念界定

1.1 礼仪

“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

1.2 文化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2.现状研究:

本人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按1986年N2011年,以“体育舞蹈”为关键词查至iJ904篇关于体育舞蹈的论文,这904篇文章涉及到体育舞蹈的起源、发展、技术、功能、特点、作用与价值、规则与裁判法、教学与训练、调查现状、运动医学、运动力学、美学、心理、学科研究、体育舞蹈与全民健身、体育舞蹈与高校课程、体育舞蹈与素质教等研究。在这些文献中,关于体育舞蹈礼仪研究的文献资料只有三篇,马玲《体育舞蹈礼仪文化透析》、段桂梅,王冬梅《礼仪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渗透》、刘芳,韦军湘,赵忠玲《试论形体舞蹈礼仪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

2.1 涉及体育舞蹈部分礼仪研究的文献:

马玲《体育舞蹈礼仪文化透析》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比较 (2)体育舞蹈礼仪的表现形式与手段(3)体育舞蹈礼仪的重要性(4)体育舞蹈礼仪的教育功能, 刘芳、韦军湘等人在《试论形体舞蹈礼仪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着重从锻炼价值、美育价值和终身体育的价值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形体舞蹈礼仪对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体育相关项目礼仪研究成果:

侯军2000等也从艺术体操教学中的形体训练形体舞蹈礼仪形体训练的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中形体礼仪和修养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邓惠在《竞技礼仪观刍议》中提出体育商业化对竞技礼仪建设的负面影响,并从体育商业化对竞技礼仪建设的负面影响、体育人文精神的冲击、对运动员道德思想的冲击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指出了要想建立正确的竞技礼仪观,必须在弘扬人文精神、回归竞技本质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竞技礼仪制度,从而突出了礼仪在竞技中的重要性;贺泽江在《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中提出,体育专业开设现代礼仪学选修课有助于维护体育专业大学生良好的形象,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有助于发挥体育强大的公关效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黄荔娟在《从竞争视角探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形体与礼仪结合教学的优势》一文指出了高校礼仪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礼仪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指出形体训练与礼仪有机结合具有很大的教育优势,并总结出形体与礼仪结合教学的方法:掌握礼仪知识、严格形体训练,不同礼仪运用不同的教学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形体礼仪的运用。

3.对所看文献对其进行分类:

3.1体育舞蹈礼仪的社会价值:

王利红《体育舞蹈的社会价值》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集体育、音乐、舞蹈、艺术于一体。对体育舞蹈的内涵、体育舞蹈的功能、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几个方面论述。体育舞蹈具有塑造人的形体,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精神,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自身素质等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3.2从当代体育舞蹈教育角度:

通过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礼仪教育,使学生感受形体礼仪的重要并加深对礼仪的理解,讲解课程意义,教师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实训等方法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 王怀虎《体育舞蹈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的教育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系统阐述了体育舞蹈的内涵及其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认为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符合当今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优美的动作舞姿以及综合素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3从体育舞蹈礼仪的美育角度:

在形体舞蹈、礼仪课中,教师匀称的身体、颜色协调的服装、端庄的仪表、自然大方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愉快的情绪、形象生动的讲解艺术等,都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对动作的掌握以及对审美情感的培养。而学生在动作练奏、肢体运动的刚柔交替、平衡优美的姿态造型等,这些都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美的氛围内,通过自身的参与而得到美的熏陶,刘芳韦军湘赵忠玲《试论形体舞蹈礼仪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

3.4从体育舞蹈的健身健心角度:

赵美荣、余彬《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研究》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研究,显示了体育舞蹈具有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形态、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引导人们参与体育舞蹈,发挥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董焱、谢欣、李琳《中国体育健身舞蹈的价值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体育健身舞蹈因其丰富的健身娱乐功能被广大民众所喜爱,中国体育健身舞蹈由于其广阔的地域性、悠久的历史传承性、丰富的民族性等因素造成了其自身价值也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但究其根本来说该健身手段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健身性、科学性、大众性等方面,也体现在健身舞蹈的社交性、娱乐性、审美性等方面。

4 总结

在期刊论文中由于篇幅有限,对体育舞蹈礼仪相关文章较少,由于近几年体育舞蹈进入各高校的课堂因此对高校体育舞蹈礼仪直接或间接探讨论文增多,研究其社会价值其次,虽从社会价值、教学训练、审美角度探讨了,但是内容还是比较浅显,重复较多,我们应该加大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推广力度,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跃华.从全民健身角度探讨体育舞蹈的价值[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2] 魏玉琴、 王怀虎.体育舞蹈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的教育价值[J].运动2009,(02).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在教育反思潮流中,礼仪教育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重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讨论热点。在教学实践层面,礼仪作为一门课程陆续出现在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当下教育在经过近百年的西化之后,重新开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丰富教育资源,并以此来促成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进而改善礼仪普遍性缺失的状况。中华民族向来崇尚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也曾因彬彬有礼而闻名于世。然而近代以来以反传统为表征的革命,虽然旨在否定排斥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是却因为其激进性特征,一定程度上也使传统文化的精华随之被丢弃。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应该以民族传统为基础,唯有如此才能既推动物质文明的长足进步,又能使民族精神得以长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诸如金钱崇拜、环境污染、诚信危机等等,都与传统文化的缺失直接相关。在物质繁荣、经济富足的当下,我们获得了对于现代化反思的余裕,检视传统的缺失,以及传统与现代关系,也自然成为探讨民族过去、现代与未来的最直接话题。解决现代化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必须要从传统中去寻找有效方法,这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注重民族传统并发挥其价值影响,是破解现代化诸多问题的不二法门。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代化能否持续走向深入的核心问题。

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与方式,同时教育的丰富、价值取向的多元,也是教育课题中应有之义。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指向现代化的革新发展必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而教育实践本身,也应该有效地履行文化传承的使命,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更应如此。儒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个具有道德范畴意义的修身要求,是为“仁义礼智信”。如果说任何文化都以人为核心,那么“仁义礼智信”也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要义,剔除这些修身规范之上被附加的糟粕及压抑人的纲常,那么这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普遍适用性。“仁义礼智信”虽然都有深刻的精神指向,强调内在的修为,但是在行为特征上,显然“礼”要比“仁”、“义”、“智”、“信”更具有外在的可规范性,我们能够从人物的言行上直接判断是否与“礼”相符。传统教育更注重“礼”的教化,所谓“未学艺,先学礼”,正是对于礼的重要性的强调。一定形式的礼,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社会而言,礼是这个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对个人而言,礼则是其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

礼仪教育,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礼仪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最早的核心课程,孔子讲“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礼”与其他课程相比,虽然不具备技术意义,但却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不学礼无以立”,也是强调礼在人综合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出于对他人的尊敬,是从利他、利人的角度出发,虽然个人在有利于他人的情况下可能会换来他人的尊重以及良好的名声,但是利他与人的自私天性存在着必然的冲突。因此,对于“礼”,必须要靠后天教育的方式来加以规范,礼仪教育也就是使人习惯于有礼于他人,有礼于群体,进而形成一个礼仪普遍流行的文明社会。古时对人的价值判断,最基本的是要知礼懂礼行礼,对人的礼仪教化几乎贯穿于人的一生。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能够接受教育的只是少数群体,但是这并不影响礼仪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承,因为具有精英意识与身份的读书人能够受到社会普遍性的尊重,他们的言行规范在被效仿的过程中得以广泛传播。同时,古代社会对人与事件的是非曲直标准往往不是法律,而是道德,最重要的是是否合乎礼仪。在教育倡导下,礼仪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这也就意味着礼仪不仅具有教化功能,更具备了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在民族近代变革过程中的西化倾向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近代社会在追逐现代化之际,恰逢民族存亡危机之时,这使得这场社会变革因革命而带上了激进色彩,以至于全盘西化这样的观念大有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变革也沾染上了绝对化色彩,不仅科举制度被取消,私塾被现代学堂所代替,而且更为本质的是课程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古代修身的德育课程地位逐渐被取代,甚至最终被“赶出”了学校教育体系。现代教育确实为民族发展培育出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这是古代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却由于过于强调专业技术的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才的德育素质,尤其是礼仪方面的行为养成教育。这其实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理解上的偏差,一味追求经济富足来摆脱落后地位,忽视了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更没有认识到后者的现代化是畸形的,最终会阻碍民族文明的进步。我们看到,在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变,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活力。当然经济发展不能掩盖社会其他方面的短板,相反经济的繁荣会反衬出与之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体现了物质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重要性。但是在当下物质文明长足进步之时,我们发现“礼节”意识因礼节缺失而屡被提及,失礼的言行作为社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礼仪缺失的大学生群体,成为我们观察透视这一问题的标本范例,或者说唯有由此入手才能找到解决民族礼仪缺失的根本之路。

无论是在高校教师眼中,还是媒体舆论的视野里,当下大学生群体的礼仪现状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体现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校里他们对师长缺乏足够的尊重,对知识缺乏谦敬意识。他们在课堂上聊天、玩手机、睡觉、吃东西;课后任意议论老师的着装、相貌等,以调侃教师某方面的特征为乐事;与教师相约,不守时;打电话时不报姓名,言语粗壮冒失。他们与同学交往肆无忌惮,语言粗鲁,对同学缺少必要的礼让,个人中心的意识过度强烈。在校外的生活中,他们对于长辈缺乏敬重,为我独尊,对父母缺乏谦敬之心。在公共场合,他们缺少公共道德,比如乘车不排队,在公共场合就餐高声喧哗,无论何时何地随意接听电话,枉顾他人的存在。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更能体现礼仪缺失的严重程度,很多人基本不了解与人交流最起码的礼仪礼貌,比如对餐桌规矩的不懂或无视等等。总之,作为社会的高知群体,大学生身上确实体现出方方面面被人诟病的礼仪缺失问题,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普遍性事实。

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关,也与整个民族发展相关。首先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礼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传续下来。很多大学生甚至认为传统“礼”文化是迂腐、保守的文化。极左政治下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是毁灭性的破坏,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也被彻底否定,传统的人伦及礼俗和礼文化也被整个抹煞。因此,表面看到的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实则是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断层导致的。其次是经济快速发展在给人带来了富足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价值观。在商品化思维支配下,人更重视实用、快捷的利益回报,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训,愈发显得不合时宜。整个社会的礼仪素质水平都相对较低,令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得到足够的正向引导、示范与影响。第三,多年以来,应试教育始终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终极标准是课业成绩,而教育体制未将礼仪素质考核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这种考核体系导致整个社会都在倾力追求可见的分数,而忽略作为人的成长重要因素的“达礼”,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发育和完善往往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而对他人对社会没有足够的尊重。因此在立身处世的过程中,会逾越礼节,冒犯他人而不自知。另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也恶化了礼仪的“生存空间”,无时无处不存在的激烈竞争使中国人整体生存危机感十分严重,因此面对生活难免缺少应有的从容淡定,也就缺少应有的礼让之举,久而久之这种状态形成风气,造成国民整体礼仪缺失的现状。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对应有的礼仪不屑一顾。

虽然大学生群体礼仪问题与民族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但是学校在教育上的缺位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礼仪教育的责任。简单来讲,如果说大学生是高校的“产品”,那么他们连面试应聘的礼仪都不懂,又何谈走出校门之后能够迅速融入社会呢?如果说基础教育侧重知识习得、习惯养成,那么高等学校则更应该注重对人格合理与完善的建构。高校是人才培养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环,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这个阶段丧失了对学生德育养成的引导,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在进入社会后实现这种素养的弥补。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现代化知识与视野提出要求来说,文化意义上民族强盛则更需要精英阶层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所以对于高校来说,教育不仅意味着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头脑,增长他们对世界的领悟能力,以及实用的一技之长,更为要紧是培养他们的德行。针对礼仪缺失的现状,高校在教育教学上必须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变革与回应。

改善高等院校的人文环境是促进大学生礼仪养成的不二选择。高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其环境本身就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尤其是精神环境文化,会令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产生从众、认同的心理,久之会形成习惯,内化为礼仪品格。在具有文明风尚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加强自律、遵守礼仪。尤其是处在校园里的年轻人,是可塑性极强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许多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与情绪表达都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普遍“失礼”的教育场所,是无法给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说服力的。目前,某些高校里的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辅人员等服务意识淡薄,不但做不到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甚至动辄对学生大声呵斥,语言粗俗,行为粗暴,这种环境,对大学生的文明养成十分不利。学校作为教育的特定环境,应为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礼仪规范,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不断加强自身礼仪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去影响学生,从而成为学生能效仿的榜样。无论任何课程,首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开设礼仪教育的系列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手段。高等院校将礼仪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将礼仪课程纳入培养方案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目前高校的礼仪课程还处于零打碎、敲不成体系的状态。有的学校为了求职应聘之需,虽开设了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类似课程,但只是从操作层面简单讲授如何遵守具体场合的礼仪要求。对于礼仪的理论、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则涉及甚少,且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化,只停留在悦人利己的层面上。从整体上看,高校对礼仪课程重视不够,缺乏统一的规范与管理。为此,高校在礼仪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在理论方面,在传授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充分借鉴古代传统礼仪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相关经典著作,吸取传统文化礼仪教育中的精华内容。从实践性的角度看,将礼仪课程引入实践环节,导入一些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迎来送往、与人沟通的模拟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得体的与人进行交往的必要礼仪。此外,高校要构建礼仪教育平台,学校的一些专业实习教育单位,也可成为礼仪养成训练基地。同时,高校还要完善和改革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日常礼仪实践部分内容纳入到最终的课程考评之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将礼仪养成内化成一种习惯。

论语有言:“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孔子认为学好礼与乐,必须放在做官之前,而不是把两者顺序颠倒,他强调了礼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中国古代读书人,基本都是按照这一模式来培养的,正是因为懂礼,他们才能够成为大众之师,教育大众、引导大众,这也使他们获得精英地位与精英意识,进而激发了其民族国家的理想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这种自我担当的精英意识与理想情怀的鲜明体现,责任意识与文化上的自觉,其实都源于读书人自我确证、教育大众的能力。当下高校的教育,从礼仪入手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懂礼明礼,更是要激发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重构当代读书人的理想情怀,使他们担当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本文为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多维视角的高校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2DB056]

参考文献:

[1]李灵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7,(10).

[2]班忠玉.中国传统礼仪与大学生礼仪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张良才.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00,(4).

[4]邓剑华,陈万阳.德育视阈下的礼仪教育[J].教育探索,2009,(3).

[5]陆纯梅.浅谈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14).

[6]郑雅萍.礼仪教育:一种亟待开发的校本课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中国礼仪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是做人根本,它反映了礼的高境界追求。教育大学生懂礼、知仪、行礼,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对礼仪的运用,做到学用并重,以提升自我礼仪知识、人格、修养来构筑校园特色的礼仪文化。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明程度越高,礼仪的运用和要求就越高,礼仪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道德。可见,礼与道德关系之密切,礼对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何等重要。如何使大学生懂礼知礼,提高其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大学生重视道德是做人之本,知道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倡导学好、用好文明健康的礼仪风范,才能将之固化成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做人之根本

“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认识的所得。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老师一直在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道德问题,同时在评价着他人的道德水准。道德简单讲,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人类的专利行为,是一定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学做人和学做事。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比较重视学做事,而对学做人则有所忽视,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知识、技能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道德、人格的培养,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一些成年人认为做好了事就是做好了人,实际上这两者的紧密相关性并不总是正相关,我们身边很多事实证明做好了事并不等于做好了人。

做人最重要的应该是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中国历史上很多论述说明了道德对做人的重要意义,如“德行者本也”,①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者,才之帅也”,②即道德统帅人的才智。1961年元帅在送儿女学习时写了一首诗:“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元帅教育儿女立德为先,把锻炼品德纯看成培养儿女之根本,让儿女“永作座右铭”。

同样国外的思想家、教育家也很重视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一个人不应该被荣誉、金钱和地位诱惑——去忽视正义和其他德行。”③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说“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学的真理。”④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所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⑤可见,道德是一个人精神的支柱,做人的根本,事业成功的基础。

二、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

礼,在汉语中本意为敬神,后引申敬人,表示敬意的通称。仪,《说文解字》道:“仪,度也”,本意为法度,准则、典范的意思,后引申为礼节、仪式和仪表。礼仪概括说,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至今,历来尚礼。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三礼》等专门记载礼仪的著作,历史典籍中也不乏关于礼仪方面的记载,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先对礼仪的高度重视。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并积极投身于礼仪教育,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孟子言:“恭敬之心,礼也”;荀子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礼仪对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活跃,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该加强礼仪教育,注重将礼仪规范固化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固化的礼仪形式在社会得以推广,才能形成主流的、社会共识的道德规范,因此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对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它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体现着社会的道德标准。例如我们去看望一位老人,应该穿着得体,带点礼物,用尊敬的语言问候老人,我们把穿着得体、尊敬老人、问候语言固化成为良好习惯,得到社会认可推广,就会变成一种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不可能很快认识到对方的道德品质如何,因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际交往最先感受到的是对方的礼貌与礼节,当我们运用的是规范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礼仪行为时,人与人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交往的良好基础,才能够共同和睦相处。可见礼仪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体现了礼的精华、礼的内涵。在人际交往中,讲道德者都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而良好的礼仪风范的推广有助于形成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作为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发扬光大我国好的礼仪,并赋之以新的内涵。“礼之用,和为贵”,礼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界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礼仪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提高了大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沟通的能力,推广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维护了社会的祥和稳定,因此在高等院校鼓励大学生以身作则学好、用好礼仪,推动大学生成为健康礼仪风范的表率是很有必要的。

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能够做什么;道德规范依靠社会舆论褒贬人们的良心,教育感化等培养人的道德责任感,规定人们的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礼仪在此基础上告诉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行为,体现人际交往中良好的道德水准。应该说礼仪重在实践,重视礼仪,运用好礼仪是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如何引导大学生懂“礼”知“仪”,运用自如,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三、引导大学生知礼、行礼,形成良好礼仪风范和道德行为的思考

讲究礼仪,尊重他人,是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是一个大学生精神状态、文化教养和道德水平的反映,古人云:“国有礼则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有礼则心泰。”可见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何等重要。

让大学生知礼、重礼、行礼,形成良好礼仪风范和道德行为,首先要使其知道现代礼仪继承了我国许多传统礼仪的精华,如《礼记》中载道:“言语之没,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并规定人与人交往时应该“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意即不要在行动上出格,不要在态度上失态,不要在语言上失礼。《荀子.劝学》篇中讲:“礼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须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⑥就是说只有举止、言论、态度均谦恭有礼时,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教诲。这些礼仪精华需要大学生去传承、去弘扬光大,可以说礼仪是一封通行四海的推荐书,学好礼仪,运用恰当,做到先自重后人重,让大学生的素质体现于对礼仪的认知和应用上,并赋予礼仪新时代健康向上的内涵,笔者建议:

1.大学生学习礼仪应该“学”“用”并重。“学”“用”并重是指学习礼仪不能停留在礼仪教程条文上,应该使理论联系实际,使礼仪知识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首先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设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公关礼仪、人际沟通与交往艺术等选修课程,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配备专业教师;其次有条件的院校开设一定的礼仪训练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礼仪习惯,以行动推动形成校园的特色文化。试想在大学校园积极倡导大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去协调人际关系,那么遵守礼仪基本原则的学生客观上就起着榜样作用,使更多人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礼仪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匡正缺点,端正品行。因为礼仪构成了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是了解一个学校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在高校教育学生学习礼仪,遵守礼仪规范,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体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和谐统一,推动道德建设,形成一股有约束力的道德力量,引导学生按照社会期望将自我言行纳入符合时代之礼的轨道,自觉选择符合时代风尚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真正体现校园文化的健康主题和特色。最后引导学生讲礼仪要注重“内”“外”一致、“形”“神”兼具。大学开设礼仪课程,让学生知礼行礼,在运用礼仪中应该引导学生力争做到表里如一、形神兼具。因为礼仪不应该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的、装饰性的东西,它应该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言行中,构成其生命的一部分。《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若仅品格质朴,而不注重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若只注重礼节仪表,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外在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我们引导大学生做有教养之人,其礼仪行为就应该是自在的、常态的表现,它在人际交往中以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形态表现出来,而不是刻意的、人为的、生硬的表演出来,更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即一个人如果品行、人格不端,衣着、举止再得体也于事无补。在高校教育学生讲礼仪做到“内”“外”一致、“形”“神”兼具的修炼,是要引领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提升,推广普及良好礼仪风范,使其最终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多方位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完善其人格,提升其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现代礼仪的核心内容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注重的是在人际交往中采用一种通用语言,它是衡量他人、判断自我是否自律敬人的尺度。良好的、社会公众认可的礼仪,将其运用自如是一个人知识、修养、人格的自然外露展现,因此讲礼仪、用礼仪不可能仅礼仪而学礼仪,它是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人格魅力、提高自我修养的综合反映。在高校引导大学生重视礼仪,形成良好礼仪风范,有助于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

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知识、道德情操、精神面貌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礼仪即修养,好的修养是依靠知识的积累、人格的升华、精神境界的提升、道德的提炼、举止的优雅等日积月累而成的。人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通过一个人对礼仪的运用程度可以察知其修养的高低、文明程度和道德的水准状况。

良好的礼仪规范构成了高校大学生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提倡在校园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大学生投入一定时间丰富课余生活,完善自我知识结构、提高自我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健全的人格充实自我,提升其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礼仪风范和道德行为,培养大学生有责任感、有高尚情操、有远大抱负、有感恩之心、守信用、讲信誉,报效祖国、追求卓越。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6年社科普及课题成果,资助项目号:2006095]

注释:

①葛洪:《抱朴子·文行》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③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89页

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第90页

⑤《贝多芬传》第158页

⑥其他引用主要来源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库第一辑:《论语》、《孟子》、《荀子》等篇章

参考文献:

1.金正昆主编.商务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金正昆主编.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