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孟丽君(1982-),女,浙江诸暨人,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张宝友(1977-),男,浙江金华人,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计量学院2009年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物流管理”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8-0098-01

目前,“物流”一词已在我国流行起来。在运输与仓储行业内,冠之以“物流公司”或“物流中心”等企业组织不断涌现;在制造与零售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公司设立了物流部门;而政府和学术界也愈来愈认识到物流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将日益显现,它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效率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1993年,“物流管理”专业就取代了“仓储运输管理”专业第一次在我国高校的专业目录中出现。同年,北京工商大学成为全国第一家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大学,从此,我国大学开始进行物流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但对非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就物流管理的教学这一问题,武富庆、唐凯就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问题进行了谈论。[1]钟波兰分析了物流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从精心准备教学案例、有组织地展开案例讨论、适时的点评与总结、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有效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2]陈建军、范小君、张平也就物流管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方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3]卜苏华则认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应当注重“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4]胡健歆、李树田则认为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教学应着重以技能应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改革。[5]王智利从物流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就互动式教学如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展开运用进行了探讨。[6]侯思萌就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7]

中国计量学院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高校,本身并没有物流管理专业,仅开设“物流管理”课程作为中国计量学院经管学院管理类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学校的校选课程之一。作为一门选修课,如何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是教师需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计量学院“物流管理”校重点课程的教师通过社会调研,并结合四、五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该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学生学习“物流管理”课程的目的

对于非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讲,本课程仅能提供他们认识物流管理的一个平台。该课程的教学应当是以知识普及为主要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边的物流现象,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因此,在教学内容体系设置时不能片面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而使得内容过于庞杂且枯燥。应针对所选课程的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内容的取舍、难易程度的确定,并利用身边生动的案例来讲述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并借用这些案例阐述物流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非物流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小组教师在总结多年物流管理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非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课堂传授部分和自学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

三、授课原则

基于非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仅仅是了解一些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握一些授课原则。

1.教材的选取

“物流管理”是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并解决企业物流管理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的课程。其中,定量分析中涉及大量的数学工具,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授课过程也会相对枯燥。因此,教师在选取教材和参考资料时应多选择案例较为丰富、知识阐述更为浅显易懂的教材作为授课的主要参考教材。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视情况向其推荐其他参考书籍供其自学。

2.授课内容

本课程为选课课程,授课时间为32个学时,时间较为有限,不可能在课堂讲解所有物流管理知识。因此,对于课程内容要有所侧重,适当删减。删减的原则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3.教学方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知识引入点,以其感兴趣的相关物流现象及相关问题可用哪些物流知识来讲授相关知识点。此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给学生播放一些物流视频,增加学生对物流过程的直接感观。增加企业实践的案例教学讨论,通过“提前一个星期向学生提供案例资料―课堂知识点讲授―案例分析问题引入―课堂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教师点评”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作业布置

对于非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习“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为激发其兴趣,本课程的作业题目并不由教师指定,而是学生自由发挥,就其所接触到的物流现象用物流知识去解释或给出一些管理建议。开放式的题目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范文第2篇

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最近几年,通过对多个企业方对所聘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的调研问卷以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统计的信息来看,17%左右的毕业生能够基本独立完成岗位工作,其余的83%左右的毕业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仍需经过两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够做到独立工作[1],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已经成为物流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此外,这也反映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作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实施载体———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的需求不对应等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因此,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研究分析目前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不够系统科学自从教育部批准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以来,先后已有较多所高校先后设置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2]。然而,大部分高校仅仅在原来相关的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或调换了物流相关课程,或者把同类兄弟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拷贝过来作为自己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没有在课程设置上作科学、系统的分析与论证,更没有将培养方案中毕业生的培养定位及自己院校的专业特点考虑进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实验室建设缺乏针对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国内有些高校在建设物流实验室的过程中仅仅片面追求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未将院校以及专业特点考虑进去,从而导致实验室建设缺乏针对性,没有结合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设置相关实验课程。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中缺乏岗位能力调研,存在企业岗位设置缺位的问题,实验室建设缺少企业实践运作环节,从而导致实验课程的实战性不强,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实验室的利用率也较低,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也不高。

(三)理论课程的设置与实践课程衔接不好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物流知识,并进一步提高其在物流管理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存在实践环节课时数偏少,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较简单、单薄,并且与物流管理理论相关性较差等现象。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也对建立校内、外综合性物流实习基地不重视,因此造成学生的物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衔接不好。因此,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校应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展开研究,以构建科学、系统、强化实践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需以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并且参考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相关培养方案[3],以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编写教学大纲—创新实践性教学条件为建设主线,关注整体效益,注重系统优化,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不断调整提高。在新时代电商物流背景下,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跨学科专业融合的特点,突出办学特色,并且以对接产业链为前提,积极推进产学研相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注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协调发展。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要求,根据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认识实践、课程实践、综合性课程设计、职业能力形成综合性实践四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4]。第一阶段—认识实践,即通过去企业认识实习,在实验室仿真模拟,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工作内容;第二阶段—课程实践,即通过软件操作、研究报告等方式组织物流相关课程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更深入掌握物流专业课程知识;第三阶段—综合性课程设计,即运用管理学、运筹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四阶段—职业能力形成综合性实践,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利用实验室硬件设备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环境,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完成模拟企业运行,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

(一)与相关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以保证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可主要开展以下几种活动:(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主要包括拓展性阅读、专业性讲座、去企业实地参观等,通过拓展性阅读及专业性讲座,可以使学生了解目前物流行业发展状况、行业趋势等前沿知识。通过去企业实地参观,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业运作的感性认识,为之后学习的课程及以后工作打下基础。认识实习一般可以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2)专业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在大二之后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习,选择知名物流公司作为在校生实习基地,要求学生采用顶岗方式在企业开展一个月左右的专业实习,通过专业实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一是巩固之前所学的物流管理理论及实践知识;二是通过岗位实践,可以深入了解物流行业现状及具体岗位职责;三是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保证学习有针对性。(3)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优势,发挥高校为行业、社会提供人才的功能,使高校能够为企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等提供更大空间,需加强同业界知名物流企业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合作,在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校企双方需建立长期紧密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完成全部课程之后到企业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全部所学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得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能力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毕业实习在大四阶段完成,是培养合格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校方可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与相关物流单位的友好合作,逐步建立足够数量的校外教学实践培训基地,以使学生在毕业前能得到较好的岗位实践训练。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行业需求;岗位技能;行动导向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物流一种新兴行业,而物流管理专业同样也是高职院校为适应行业发展要求而新增的专业,就培养的效果而言,课堂体系理论性太强,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等问题开始显现。而与此同时,就毕业生反馈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及行内岗位层次较低。相关资料显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子在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占比不足三成,且主要从事仓库管理员,物流货代操作员等基础工作。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势不容乐观。而从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状况来看,其短板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针对性,重理论轻实践两大方面。在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多以运输、仓促及配送为专业要素,来搭建物流课程体系。这就导致专业课程中的功能类课程占比较高。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内容和实际岗位需求的脱节。而就未来岗位的需求而言,物流管理岗位对技能的要求要高于理论的要求,在实际的高职教育进程中,院校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来提高专业学子的技能属性,但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实践策略

1.专业课程的校企共同开发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实践中,应深刻对照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发展和需求,充分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多元化的参与方式,实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化和精准化。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体系,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切合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较好的实现专业学子和未能岗位要求的零过渡。如当前由京东物流开发的《仓储与配送实务》,深受高职院校和学子们的欢迎。

2.专业发展的双师队伍优化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支点作用将被放大。这一课程体系从一定层面对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应立足于院校基础,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岗实践并开展课题研究;另一方面要求物流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走进高职院校课堂,以企管校聘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实践展开精准辅导。这两方面的叠加,将在极大程度上实现课堂体系实践背景下的双师型队伍的优化。

3.专业实践的人才基地建设

行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实践基地的建设将成为院校课堂体系建设的重要支点。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物流发展趋势,对位建立相应的模拟实训线。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应前瞻性的加大对物流软硬件建设的力度,确保高校物流专业学子培养在理论和技能上的优越性和超前性。院校也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谋求与当期物流企业的深入合作,以校企融合的方式,促成课程体系改革中专业技能的多元实践。

4.专业考核的行为导向体现

当前,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考核内容相对单薄。对学习能力的考核仍局限于平时成绩、学科成绩、出勤率三大模块,进而导致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子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同时,这一考核方式与“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考核方式的要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在深化课堂体系改革的同时,对应地展开考核体系的改革,从而使“行为导向”的价值最大化。可在考核体系中适当植入技能测试的内容,并不断提升其学科评定的权重,进而实现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深化。综上所述,“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全面实践将有助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姿态、新气象、新形式的呈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探索中,应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素养提升与岗位能力的有效糅合,实现课程体系建设与生产岗位、产业需求、职业能力等多层面的对接。并通过把握“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发展规律,顺应新时期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要求,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科学而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乃君.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高职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5(3):65-67.

[2]徐林.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306-307.

[3]骆金鸿.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18):200-201.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一、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定位

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忽视高等院校与中职院校学生培养定位的差别,一味照搬其他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就是对中职学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清晰定位的结果。

(二)师资业务素质差异较大

不少中职学校的领导均懂得中职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轻学历而重技能,在招聘专业教师时有意向引进熟悉企业物流管理岗位设置、相关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的人才,应聘者基本上是有着实际物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但是却普遍缺乏教学工作经验。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又欠缺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行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欠缺了解或了解片面,在编制专业教学计划时往往根据自己的初步了解或借鉴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造成专业课程设置较片面,与市场实际脱节。

(三)对校企合作中教师进企业实训欠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近企业的实际需要,许多中职院校有意识地进行了校企合作。包括聘请企业工作人员进校授课、派教师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学习相关技能等。其中,教师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了解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后,再返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是一项使专业课程设置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一举措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原因出在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上。许多教师在进企业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由于没授课,对学校没有“显性”的贡献,得到的薪资会很少,而对企业而言,这批员工是来学习而不是来创造效益的,因此即使是在岗工作,这批“员工”也无法从企业拿到报酬。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多数教师不愿进企业工作学习。此外,某些学校即使能够解决进企业实习教师薪酬待遇的问题,也会因为教师学习的成果很难进行量化考核衡量的原因而不愿“浪费精力和钱财”。教师、学校、企业三方面的因素使得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真正市场需求存在距离。

二、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物流行业市场调查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实施整合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和课程整合方法

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整合方法,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能力、知识与技能分析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国家能力标准,分析和归纳各能力单元所对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属性分析。

(2)课程内容整合

根据能力——课程对应图,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得到新的课程清单,以及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技能点、课程考核要点与要求。

(3)专业培养方案制订

依据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写专业教学计划。

(4)课程标准制定

针对专业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的特点,编制课程标准。

2.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要明确改革思路,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

(1)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新生进校,见习物流沙盘模拟(出于实训室建设成本的考虑,可选择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参观见习),可增加对物流流程和相应业务处理的感性认识;接着开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课程,在做业务处理中讲授业务处理需要的知识,这样既掌握岗位技能又掌握岗位知识;最后以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的方式全面掌握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

(2)重构课程体系的特点

重构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工学结合性、灵活性等特点。一是工学结合性。专业课程的“修学地点”表明该门课程是在学校完成学习,还是在企业完成或者在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完成等多种形式,同时“修学地点”也决定了课程考核形式和地点,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已做出明确规定。二是灵活性。课程的设置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过程,因此可以通过学前考核、工作现场考核其能力,对已经达到的可以减免课程。

3.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多样,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类别,可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应的核心课程,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潜质有方向性、有目的性的发展。核心课程的建设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课程内容改革。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跳出传统课程的学科设计理念,依据物流业职业能力标准,围绕岗位技能和知识培养,按照“业务——业务处理——业务理论”三段式结构以业务流程主线以业务处理为中心,把岗位工作任务纳入到教学中,整合课程内容。

(2)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修学地点,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联合物流相关企业,聘请物流企业骨干兼职教师和学校专任教师进行授课。学生考核方式也可以由企业、学校以及学校和企业结合多主体联合进行。

(二)以具体业务处理为核心,建设综合实训课程

1.建设内容

从岗位群的设计来看,要建设“企业物流综合实训”、“仓储与配送综合实训”和“生产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三个模块,分别从综合业务实训模式、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典型方案、综合业务实训教材、综合业务实训模拟软件等方面进行建设。

实训内容的安排突出系统、全面、实用、规范、连续、灵活应变型的训练。通过专业综合业务实训教学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的整合,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相互贯通的有机的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各种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建设方法

基于实训课程对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学校应与意向就业的物流企业联合开发物流业务实训课程。例如,请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实训方案的制定与修改;派专职教师下企业去调研、收集企业实际的业务流程、业务资料、案例和数据;请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教学指导等等,这方面的前提是企业与学校要有良好的薪酬考核评价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校校共建

[DOI]10.13939/ki.zgsc.2015.11.030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为了能够将所教授课程充分应用于企业,与企业实际工作项目相结合,毕业生能胜任、策划、指导并创新企业项目,使校企合作企业以及整个行业能够认可、采纳、重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开发的着力点,本文将以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开发来研究。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开发的现状

1.1 校企合作双方开发课程数量不多

在亚马逊图书城网页进行检索,在关键词“校企合作”下有650条记录,而高职高专教材为316条记录,而在关键词“校企合作 物流”方面只有13条记录。在当当书城网页进行检索,在关键词“校企合作”下有1064条记录,而高职高专教材为154条记录,而在关键词“校企合作 物流”方面只有9条记录。当当书城和亚马逊图书城都是网上最大书城,其图书覆盖率很广,但就是在这样大的销售平台,我们的校企合作课程数量却少之又少。

1.2 校企双方合作开发课程质量不高

现在的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大多是由院校老师编写完成,教材的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都是由在校的教师构成,没有企业的一线员工、主管及经理进行参编;即使有教材列举了由某企业人员共同编写,但其主要编写人依然是学校老师,所以教材的内容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的挂职锻炼情况与企业的兼职情况,以及教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去企业一线进行调研都极少,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没有真正地投入到校企合作的开发过程中去,从而导致了课程开发质量不高。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开发的问题

目前,高职课程开发还没有完全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存在着校企双方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合作效果不甚理想;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对企业工作过程与工作管理的准确认识,对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了解不够;以及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在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方面存在障碍等问题。政府政策不明确,也没有这方面的政策做引导,正是这些问题使得校企双方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还停留在表面,致使学校所教和企业所需脱节,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1 校企合作双方课程开发协作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政府积极部门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与推动,校企双方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校企合作也仅局限在聘请企业专家授课和讲座,双方成立校企合作实习工厂等形式,没有“厂中校、校中厂”这种合作形式,双方互动较少,没有真正地进行资源整合和文化的融合。即使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也明显缺乏力度,使得企业专家的岗位优势、技能优势,特别是他们的工作知识、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对职业教育尤为重要的内容,难以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

2.2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定位不准

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定位于服务合作企业,而非服务本行业。校企合作公司都是出于企业自身的考虑,企业在物力、财力上的投入都趋向于学校培养适合自我企业发展的学生,因此课程的定位都是服务于本企业。课程开发的拓展性决定了课程要有延展性,课程要服务于本专业以及行业的发展,而非某个公司的行为。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定位在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源于合作企业操作的一种模式。

2.3 缺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运行的信息协调机制

由于校企双方缺乏长期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信息协调机制,以及校企双方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使得有些高职院校对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不够重视,缺乏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主动性;而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中直接受益,也缺乏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另外,缺乏有效运行的信息协调还使得校企双方在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彼此的时间、资金及其他资源难以协调,课程开发过程中阻力不断,合作效果不甚理想。

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开发的对策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课程开发时,注重与企业沟通联系,重视行业指导与评价,力争通过省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面是各项问题的具体对策:

3.1 校企合作协议保障课程开发

3.1.1 企业能手与学校老师共同提出课程开发

以校企合作协议为依托,本校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企业教师来我院进行实地讲学,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三方联动,共同针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流程改造、专业知识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讨汇总,再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编制汇总教村大纲。

3.1.2 教材突出培养目标

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又要高于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不是搞科研,但也不是停留在从事生产和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设备维修技术问题的技师型人才,而是能够在理论知识够用的情况下,对生产进行流程再造与人员分工管理。因此,在教材内容上必须紧紧把握以下几点:

(1)遵循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夯实技能操作水平,重点培养基层管理能力。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流程为依托,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完善学习性工作任务,教企业所需,学自己之不足,做技师型训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灵活适用企业项目与任务流程,把教学内容按照项目过程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分成理论知识、技能操作、阶段性考核几部分。其中的理论知识要点和技能操作都是围绕着具体工作岗位流程与管理而编写,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学生就能够顶岗实习。

3.2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确定课程目标

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定位于旨在服务于合作企业以及培养出行业的参考资料,培养的人才能够给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提出指导,给行业的发展提供引导和数据支撑。

3.2.1 校校共建,专业相交流融合

我院与其他院校进行校校共建,专业相交流。几个院校的专业教师集体讨论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的建设与选用,在课程建设上,各院校老师共同参与编写,组织人力来评定和审核课程结构与内容。

3.2.2 “厂中校、校中厂”共同确定课程目标

企业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目标就是我们制订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方向。在校校共建的时候,我们每个院校的企业资源能够共享,以确保课程在各企业间的共享性和互通性,能够给各企业提供生产指导与流程管理,同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适时调整课程目标。

3.3 政府机关出台文件和政策指导校校合作与及校企合作确保信息沟通

成立物流管理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与中层管理干部以及合作院校的骨干教师和专业代表组成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定时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专业发展以及人才质培养量情况,审订企业流程的改造方案,修订相关课程的内容。此机制纳入企业常规管理和院校对学院以及教师的考核,从而约束企业和院校花时间来进行沟通和共建。

4 结 论

如何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加强校校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通过建立“校中厂模式”,并与企业联办二级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同时与兄弟院校进行校校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校企双方、校校双方形成了人才共育、流程共改、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合作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