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范文第1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及要求,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科学探究。倡导实验探究,一方面帮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为未来的化学工作者确立动手意识,培养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掌握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

化学探究实验在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又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该学科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而化学探究实验的开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因为实验本身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只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验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同时,化学探究实验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新问题时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设疑作用,使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实验,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可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开阔,更敏捷,解决学习问题的手段方法也变得更多样、更灵活。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实验方案、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教学实践表明,如果能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地在实验前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设计方案,并与教材上的方案对比,进行评价,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较完整地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

例如: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产生变化吗?

【提出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变化?

【作出假设】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变化”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①增加;②减少;③不变。

【实验探究】

1.让学生在开放体系中完成三个实验并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实验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2]将铁钉放进硫酸铜溶液中;

[实验3]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

根据现象及记录的实验数据,学生可能产生如下的想法:

(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所造成的。

(2)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与,也没有气体生成。

(3)研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生成的二氧化碳一起称量。

(4)如果将石灰石、稀盐酸或将金属镁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质量可能就不变了。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肯定不会发生变化。

……

2.在封闭体系中分组进行上述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如[实验1]取一个锥形瓶,里面装少量石灰石,将盛有少量稀盐酸的小试管竖直放进锥形瓶里面,瓶口用胶塞塞住(图略),称出总质量。然后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流出与石灰石反应,称出反应后装置的总质量。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在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共识: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另外,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相同的实验,相同的实验药品,采用不同的实验步骤,会使实验成功或失败,或形成危险。

在做实验时,尽管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但有时也会出现“必然”的意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不仅反映了教师的应变能力,还能反映教师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处理的好,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及实验效果,反而是印证正确结论的好教材。例如有一次在做白磷与红磷着火点高低的实验中,我先用镊子夹取一块白磷,并放在有水存在的表面皿上切割(因白磷易自燃),并告诉学生切割后小刀、镊子及表面皿均要用滤纸擦干净,而滤纸不能乱扔,否则会引起火灾。我把它放在桌边,准备稍后处理。谁知,正在讲课中,滤纸忽然着火燃了起来,学生顿时惊叫起来,唏嘘声一片。经过分析讨论,学生明白了其中原因,一颗好奇心才安稳下来。这时由无意注意引起的记忆更深刻、更牢固。适时对学生思维点拨,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时,可以设计出以下三个不同的装置进行对比实验(如下图)。

方法一:(如图1)在一大试管内注入15mL的浓硫酸,放入装有2~3mL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静置约10min后,可以观察到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有针状的硝酸钾晶体析出。

方法二:(如图2)切一块富含水份的瓜果(萝卜、雪梨、苹果)块,在天平上称量其质量,用塑料绳固定,放入盛有30~40mL浓硫酸的试剂瓶中,使瓜果悬于距浓硫酸液面1~1.5cm上方,塞紧试剂瓶口静置约20min后,取出瓜果观察到有些萎缩,放在天平上称量,其质量明显减少。

方法三:(如图3)往试剂瓶中注入30~40mL的浓硫酸,用塑料绳像系称盘一样系一小塑料瓶盖,在瓶盖上放一块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悬放在距浓硫酸液面1~1.5cm上方,塞紧试剂瓶口静置约5min后。可见蓝色硫酸铜表面有白色斑点出现,随着时间的延续,白点会越来越大,再放置2~3天,蓝色硫酸铜晶体会全部变成白色粉末。

又如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按课标要求让学生将装有5%的过氧化氢的溶液试管加热,当学生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只发现火星闪亮而不复燃。教师立即问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你能说出可能的原因吗?我归纳学生回答主要有下列几种可能:①生成的氧气不够多;②生成氧气含量较低;③加热时有水蒸气产生使火星难以燃烧;④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够高等。有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将5%的过氧化氢的溶液改成15%,并在试管口加装一个干燥管后,加热试管1~2min后再在上方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后,木条就能复燃。(如图)

实验装置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要求:实验目的明确,有确定的能力培养目标,科学合理,操作规范。实验要有可参考的实验方案,设计的实验步骤要科学合理。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有关数据,得出正确结论。要注意实验安全,防止污染环境。

总之,探究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或数据,并在获得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探究性实验强调获得实验结果和亲身经历实验过程的统一,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探究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体和中心,是实现自主、体验、参与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最佳载体。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范文第2篇

一、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这是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很多实验本来就很有趣,很多实验无论是现象上还是操作过程中都有很多趣味化的元素.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并且要善于透过对于实验的有效组织与设计吸引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有效参与.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才能对于很多问题有仔细的思考与探究.因此,在实验教学的优化设计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为知识教学提供良好铺垫.例如,在“鉴别二氧化碳”实验中,实验前,教师可以拿出一瓶透明的液体对学生说,我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往里面吹口气,里面的液体会立即变成牛奶.这时候,学生会被教师将要表演的魔术所吸引,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操作中.接下来教师往石灰水里吹气,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使液体的颜色变成“牛奶”.学生都非常惊讶与好奇,对于这个实验现象都很感兴趣,并且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透过趣味化实验的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学参与热情,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实验模仿能力

很多实验在原理、操作方法与分析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尤其是随着学生接触的实验的不断增多,自身积累的化学知识不断丰富后,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共同点也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模仿能力.对于那些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实验课程,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以及学过的实验课程对于新的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网络的构建,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点的实质.例如,在做“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利用浓氨水、烧碱、生石灰、必要的仪器,如何制取少量氨气.学生讨论之后,提出两种方案:将浓氨水放在烧瓶中加热;将生石灰放在烧瓶中,再用分液漏斗滴加浓氨水.然后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利用一只圆底烧瓶、带玻璃管的橡皮塞、橡胶管、一粒NaOH固体、少量浓氨水、大烧杯、水,如何做喷泉实验?学生学习过制取氨气和喷泉实验,具有一定的模仿基础,通过对这些实验的模仿设计,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获知实验的实质.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范文第3篇

关键字:初中化学 教学 实验探究

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时代,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路径,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道路上,作为传播知识的老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初中化学作为青少年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扇门,它奠定了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也是是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面对过往呆板的化学教学,学生已经逐渐开始排斥,所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化学教学是新时期下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重视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也就不会具有探究的欲望,所以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才会有探究的欲望与动力。情景创设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种教育方式,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情景创设来灵活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研究表明,当学生处于有意创设或富有立体感的情景中时,学生会情绪高涨,富有想象空间和超常的思维能力,进而表现出以往所没有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和真实情景,用化学本身的科学魅力去吸引学生。

(一)用实验设立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被广为应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展示所讲内容的内在魅力从而设立相应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设立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积极性。

(二) 用实验创设真实情景

一个真实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吸纳知识。例如在学习“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这一课时,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教材里面是有给出的,但是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是难以信服的,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反应,操作如下: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到发红,移开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慢慢地把坩埚钳插入到瓶的底部并观察木炭在氧气燃烧的现象。待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现象。根据化学反应的现象学生可以整理得出这是生成了CO2的缘故。这时再向学生分析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和方程式便能使学生更容易入手了。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二.强化学生实验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整教学重点,发挥化学实验的中心地位。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理性选择进行实验的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借此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人教版的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每一章书结束后都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动手实验,由此可见,学生动手实验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有些学校因为条件有限的原因,化学设施等并不齐全,对于普及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很困难。面对这样的不足,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实验来解决设备不足的困境。例如,在“溶液的酸碱度”一课学习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然后每个学生一张pH纸,每个同学对不同的液体进行测试,测试后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pH值进行汇总,并完成实验报告。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节约时间和pH试纸,也能够增广学生的知识面,对各种溶液的pH值也能够得到初步了解。老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带动学生提出溶液为什么会显酸性,为什么会显碱性或者中性等问题。问题提出后,带领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找出问题答案。那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进能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还能有助于他们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加强,从而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拓展课外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课外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积极性,大胆创新意识。例如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分别将无锈铁钉放在:①自来水中,露出一半;②浸没在自来水中;③食盐水中,露出一半;④浸没在色拉油中;⑤煤气灶上方;⑥用棉花包住与干燥剂一起密封,放置两天。然后观察观察铁生锈的情况,进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当有食盐存在的条件下,生锈速度加快。这些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主完成,得出结论后再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由于是同学通过自己亲身一步步的搜集材料和仪器来完成实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了解而到铁生锈的条件知识,还能进一步学会如何设计实验,于此同时同学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四.结语

改变传统的单一机械教学模式,把实验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学进行探究,不断开拓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殷古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1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探究探索;创新能力

一 实验探究教学的优点

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论-应用。它具有下述三大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一节课中,我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提出富有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将课堂搬到实验室,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实验多为验证式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然后学生观察现象,并归纳物质的性质,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而实验探究教学则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演示实验验证法,而我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法来处理。上课前教师首先准备好所需实验仪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式和主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新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新思维。"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对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我听了,忘记了;我看了,记住了;我做了,理解了"这句话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身体验体验对于理解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教学就能给学生营造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快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的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鉴别H2SO4和NaOH时,就可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检验。学生们居然找到十多种方法,即(1)石蕊 (2)酚酞 (3)Na2CO3溶液 (4)BaCl2溶液 (5)CuSO4溶液 (6)FeCl3溶液(8)Zn (9)PH试纸 (10)CuO(11)Cu(OH)2等等。可见,学生们蕴藏着巨大的智力潜能,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挖掘。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其首要前提要求学生能清晰地观察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展开积极的思考。提高实验的可视性,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去积极探究未知的世界。

CO2气体与NaOH溶液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呢?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1)利用指示剂变色呈现现象

(2)利用反应前后,密闭容器中CO2气体量改变,引起气压变化呈现现象。

猜想是否可行呢?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得知: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从而否定猜想(1)

讨论后,设计出以下实验方案:

经过分组实验,方案一实验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

方案二实验现象:气球胀大

方案三实验现象:红墨水向右移动

方案四实验现象:烧杯中水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且变成红色

由以上现象确定猜想(2)可行。

反思实验探究过程,有同学提出质疑:以上现象是否因为CO2气体溶于水而产生?

经过讨论,同学一致认为应在每一实验方案中增加CO2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从而使实验探究方案更严密。

从以上实验探究结果,同学们将此探究方案类推至SO2与NaOH溶液、KOH溶液等反应。

有些实验可将部分实验的器材的外观加以改变,使其符合学生的审美观,如将铁片、镁带、铜片剪成元素符号形状放入培养皿中与酸反应,通过投影仪将其放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会感知,会观察,会表达。

5.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的参与性。

让学生参与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实验教学 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 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科学探究的光芒。实验不仅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类似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中“探索发现”知识与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做深入研究和思考,创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融于实验教学之中。

一、初中化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作用

1.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富于想象、创新品质。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证、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学生造就了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时空,为帮助学生新异思想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学生表现出来的严谨、专注、自信和果断是以往教学中难以见到的。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当课本上的现成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一部分学生自觉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前获取知识的能力。虽然能力变化的机制是较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探究性实验研究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深入学习化学乃至其他学科,都具有积极的迁移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性化学实验以问题和矛盾入手,力图使学生产生强烈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坚持自主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二、探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

1.教师应该具备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理念

搞好实验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化学实验功底,还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前沿科技发展中有关化学学的新知识。开拓思维,走出封闭的课堂,走进生动的生活。使化学实验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不墨守成规地照搬照套,而是大胆实践,大胆创新,用实验教学的新理念指导化学实验教学。初中化学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几乎都为我们设计好了,只需要照着课本上的实验设计依葫芦画瓢,一板一眼地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够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没有任何创造性,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验证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多大帮助。对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化学教师完全可以自己或者引导学生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素材,根据化学原理建构模型,重新创设实验。这既能使化学实验显得生动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紧扣从生活走进化学的理念,不能不说是化学实验教学的进步。因此,教师只有使自身具备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理念,才能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适应新时期初中学生的思维跳跃,也才能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

2.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探索习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未知事物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知道个为什么,这种特殊的心理往往能驱使他们将心中的疑问与好奇通过探索实践来求证。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甚至平常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向他们灌输一些自然中有趣的化学现象和日常生活中与化学紧密联系科学知识,并引导他们思考甚至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来求证,使学生将好奇心转化成探索欲望,再在不断地探索求证过程中养成探求未知化学知识的探索习惯。例如在上绪言课时我一般丢开课本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拿出一块用60%酒精溶液浸过的手帕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疑惑中接着拿出一杯澄清石灰水,让学生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先是欢欣、惊讶,进而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真的牛奶吗?”实验演示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这时可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另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接着用课前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挂在黑板上的一张白纸喷液,瞬间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化学”跃然纸上。使学生感到化学学科的奥妙无比,趣味无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分析实验时的意外事故或现象加深学生印象

演示实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看,期待实验现象的发生,但有一部分学生却期盼着这个实验出现问题。例如探究CO熄灭台阶蜡烛的实验时,故意将CO从蜡烛的上方直接倒下去,结果上面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与书本介绍的现象刚好相反。这时可问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个地方做错了?”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书本上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找出刚才做的实验哪儿做错了。这时有同学说:“倒CO的方向不对。”然后将这个实验正确地操作了一遍,正常的现象出现了。于是学生对这个实验的印象也就加深了。在学生分组实验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做得完美无缺,每组实验的现象都一致。我们应当表扬实验操作正确、实验现象正常的学生,同时我们要鼓励实验时出现意外的学生,让他们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检查并改进实验使其最终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抓住这个错误作为典型,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让他们知道每做一个实验,都应当认真观察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

4.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要充分重视教材中的课外小实验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创设探究实验外,我们还必须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实现课外延伸。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例如化学小制作自制净水器、用铅笔芯实验石墨的导电性和制作叶脉书签;家庭小实验对鸡蛋壳成分的检测、自制汽水和保鲜膜保鲜能力测试等;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查,如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成分的分析及它们对自然界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对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回收情况和回收价值的调查,并对今后回收金属废弃物提出自己的建议,对建筑、合成材料性能的应用了解,等等。通过这些实验和调查活动,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强调化学探究实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王建权.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教学探究.科学咨询,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