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应用;策略

一、地图的重要作用

1.内容丰富,便于学生记忆和分辨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复杂繁琐的地理专业名词,如气象图标、山川地名、河流大洋等,对于这些大量需要记忆的专业知识点,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记忆力能力较差的学生,想要在短时间内记忆和分辨类似的地理知识更是“难于上青天”,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不是单纯字词的展现,各种地理知识都有自己专属的立体空间画面形式的地图。地图的出现可以将平面化的地理知识空间化,更丰富形象地展现各种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地图教学方式来认知地理知识,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在学生脑海中构建永久性的记忆模块,帮助他们记忆和分辨地理知识。

2.空间立体,便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随着多元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深入,当代初中地理课程中很多教学要点都可以使用各种手段来进行平面或者立体的地图展示,如多媒体、沙盘立体模型等。以多媒体展示地图为例,这种富有空间变化的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能力,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影像进入大脑皮层,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层面的了解。各种空间感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知识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借助于空间思维的优势,学生可以通过对地图视觉上的观察分析将地理知识与现象结合在一起,发现其中隐藏的各种地理规律。深入学习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的情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会更愿意积极面对各种地理知识难点。

二、 地图应用的具体策略

1.以图激趣,强化学生地理学习自主性

兴趣是一种富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可以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而演变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正处于一个急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往往更感兴趣。针对现阶段大部分学生觉得地理教学枯燥的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地图的优势,以图激趣,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主性。

结合这一学习特性,教师可以在课时教学中采用地图的形象性特点抓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学习中,可以展示一些水资源分布的地图、水资源需求地图以及与水有关的中国地区彩图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将中国南方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北方干旱广袤的沙漠景象等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图结合起来。通过图片导入以及鲜明对比,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分布特点、需求特点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直观简约的展示形式更便于学生总结出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如总量不少但是人均低、南北方分布不均衡等。

2.索象于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地图,作为书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的存在不仅可以简化书本的文字描述,还能起到“索象于图、以图析文”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图作为形象直观的教学工具,更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理知识,扩大学生视野,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的学习中,关于世界人口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稠密区与世界人口稀疏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三幅对比性地图。让学生明白世界人口的分布呈现一个不均衡的状态,如面积广袤的美洲人口数量不是最多,但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小面积区域中人口密度反而过大。再通过观察“世界人口稠密^与世界人口稀疏区”地图,总结出世界上主要人口的分布地带,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这些地带的地形、气候、温度、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总结归纳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原因”的概括性地图。从这些总结性的地区分布上,学生可以很明显看出地区所属的国家范围,如中国、印度等,在这个基础上研读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困扰就显得轻松许多,更容易明确人口过多导致的贫穷、住房紧张、资源破坏等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以图析文的优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人口问题的治理,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给出诸如“人口多的国家如印度可以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少的国家如欧美等可以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等解决办法。

3.引入板图,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板图属于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一种简化形式,相对于丰富翔尽的地图而言,板图更直观、形象、重点化地展示地理要点,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借助板图的优势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湘教版“中国的地形”教学中,教材中涉及到中国山脉走向的知识,通过常规地图也可以观察到山脉的走向特点,但是总体感觉较为混乱,不利于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山脉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中国的轮廓图,利用中国山脉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依次进行勾画,如从东西走向,在黑板上描画出: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用其它颜色的彩色粉笔进行文字标注。再依次按照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画出所属山脉形状和名称。这种每勾画一组搭配一组山脉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中国每一条山脉的走向、特点,加深山脉差异性的记忆。同时,在结合对应山脉图片欣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图作为当代新课标改革后的重要教学辅助工具,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要好好利用地图,最大化地发挥地图的教学优势,看似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学习也可以变得津津有味。因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发现地图教学的好处,懂得活用地图的技巧,将地理知识与地图完美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看图、用图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各种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向阳.地图教学三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2] 厉斯亮.最近发展区与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综合版),2010(08).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知识禀赋 国际贸易结构 影响机制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若存在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之间就将展开贸易。但应该看到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因素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因此知识禀赋也已经深刻地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即使是H-O理论也已重视知识的作用。知识禀赋正在不断的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如今贸易商品结构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上升为总体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制成品贸易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是上升的。从二战后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快于初级产品,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改战前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制成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直至到1953年开始超过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表1比较了2008年农业产品、矿藏及能源产品和制成品出口额及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上表可知世界贸易中制成品的出口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产品出口,而且已经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是在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世界主要货物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世界主要货物出口占全部货物出口的比重大于1%的货物中除了部分能源性产品外,包含了许多高科技产品,比如航空器及有关设备、电脑设备等,还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比如电讯设备及零件、药品、电动机械及器具等。

三是商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在迅速发展。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则高达13400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7.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而且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并且进入21世纪以后,服务贸易的出口还有不断增加之势。由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可知在2008年的世界贸易出口额中,世界贸易商业服务为37800万亿美元,进口额为34900万亿美元,而同年世界货物出口额为153300万亿美元,可见虽然现今货物贸易仍然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流,但服务贸易已经在迅猛的发展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

四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各国经济的未来支柱和活力源泉,因此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长相当迅速。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表2列举了2005及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可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相当迅猛。

五是绿色产品的出现优化了国际贸易结构。这表现在现今出口的产品中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危害极少或无害,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的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对出口产品环保性做出要求。

知识经济,对我国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看清方向,找到突破口,加快产业升级,改变我国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产品的高级化,才能够在国际外贸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1]陈丹宇.知识要素与H-O贸易理论的拓展明.国际贸易问题.2003(7).

张永林.知识创新与规模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保罗克鲁格曼,毛瑞斯奥博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陈飞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经济研究.1991(10).

唐平娟.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长沙:中南大学.2006.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三世界历史教学 认知水平 主线 翔实资料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学生很快就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初三学习当中,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问了我同一个问题:“老师,要怎样才能学好世界历史?”面对学生的困惑,我更加需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上好世界近代史课。最终,我总结了近两年初三教学的得与失,现谈谈体会。

一、专有名词的解释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掌握它对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要让学生抓住这条线,首先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资本主义。早在中国近代史当中,学生就已经接触到“资本主义”,但更多的解释是:“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者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占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1]这样的解释精准、专业,但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学生不仅没有理解,反而接触了更多的像“生产资料”、“经济社会学”等陌生而专业的名词。最终,不仅学生如堕五里雾里,教师自己也觉得课很难上。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解释“资本主义”这个名词的时候,我先创设了一个情景:“我有钱、有机器(资本家),为了赚钱,现在雇你们(出卖劳动力的人)为我劳动。哈哈,你们给我创造了大量的商品,但是我又把它们卖给了你,最终我就会越来越有钱,我的生产规模就会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我又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①你我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②生产出来的商品我是如何处理的?③如果我要进一步壮大实力,需要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回答完毕之后,我们总结出:“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雇佣劳动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备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制度、市场和原料”等。这样以后只要学生看到雇佣劳动或者市场、劳动力等词语时肯定就会想到资本主义。

这样的讲解或许不是很专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生活化,不仅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乐于学。

二、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

(一)设问渗透世界近代史的主线,即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在学生基本掌握资本主义的特点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在上课时设置一些问题了:文艺复兴可以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什么?新航路的开辟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那些需求?通过有意渗透,学生便会慢慢将近代史中的事件和资本主义进行联系思考,这时我们只需要在每次单元复习的时候用较专业的术语帮他们归纳总结即可。

(二)引导学生建立历史发展的纵向线索,即以国家为单位,构建国别史框架(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

国别史的学习主要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所以相对简单易懂。因此先学国家历史,既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此国历史的整体理解,又有利于减轻基础较弱学生的压力,提高他们的信心。

下面以英国的发展为例。

第一步,学生整理近代史中跟英国有关的事件。这一步我们要求学生把中国历史中他知道的相关事件写出来。(学生很快总结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东印度公司、三角贸易、鸦片战争。)

第二步,设问:英国资本主义要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者有利环境?(政府支持、先进技术、市场、原料、资金。)

第三步,将第一和第二步进行对应连线。(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支持;工业革命——先进技术;东印度公司、三角贸易、鸦片战争——市场、原料、资金。)

第四步,利用大括号形式整理归纳,严格规范学生的用语和书写(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当学生逐步掌握了各国基本史实后,我们就可以把英国、美国等词语换成“世界”让学生去套用总结了。

三、借助翔实的历史文字、数据资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资料的应用,不仅在于它是否翔实,更在于它是否适用这节课,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如讲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时,最初我采用直接讲述法:一战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老旧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然后解释。结果,学生却更困惑。后来,调整后我只给了两则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说。材料如下:

材料一:[2]

材料二:1914年,英国殖民地3350万平方千米;俄国约为1740万平方千米;法国为1060万平方千米;而19世纪80年代以前德国没有殖民地,到1914年前后,他的殖民地仅为英国的八分之一。[3]

设问:①由材料一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发展最快的是那两个?②如果德国要加快发展步伐,还需要具备或者创造哪些条件?③20世纪初,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德国要怎么办?

准备工作就绪,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国家,他本人就是这个国家首脑,然后结合国际形势为本国寻找出路。随着学生逐渐感兴趣,他们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最终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德国想要发展更快的话,肯定要对外扩张掠夺,肯定会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冲突。这时我再进行总结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四、及时练习,训练读题技巧。

练习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讲不练是不能巩固知识的,但是练习题也不能随便处理,见题就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慎重选题,材料要新颖,因为是初三,从中考的要求入手更好(最好能是中考原题)。适当的练习不仅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而且能让学生自己再一次学着理解资料,获取知识,真正达到提升能力、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第4篇

从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在整个历史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世界现代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包含着“现代化”、“世界”和预测“未来”,也就是懂得和明了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艰难曲折的历程,整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过程。因此,准确理解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对提高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意义深邃。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一、为什么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了新时代。随着第二次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展开,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世界进入各国竞相实现现代化的历程。

首先,20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重大突破,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他“一生中最激动、最紧张的时期之一”,“也是收获最大的时期之一”。1916年,他完成了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按照广义相对论,空间、时间不仅与变速运动有关,而且与物质的质量、分布状态有关。它指出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它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否定了牛顿的时空观。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确立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它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正是在科学理论上的这些革命性的突破,转化为20世纪的一系列重大技术成就,如原子能技术、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的迅速发展。因此,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第二,20世纪初社会物质生产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在三个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发展:新能源──电和石油的发现与利用;新机器──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创制;为远距离提供迅速传递信息工具电报电话的发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又一划时代的深远影响。

生产力空前迅速提高的反作用又使生产关系的诸多环节与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重大的变革。电力技术是“最能代表最新的技术成就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2]恩格斯一开始就敏锐地看到电的发现和应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他指出:“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不仅“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清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3]

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能源革命的巨大成功。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等的相结合,促使一系列新的技术发明,其中特别是使制造飞机和汽车成为可能,使冶金、采矿、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迅速发展,使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制造等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建立,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在世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工厂、办公、家庭设施以及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的电气化,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时期,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了垄断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专业化以及国际分工都有很大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资本输出、殖民地分割完毕,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工业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农牧、林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而进一步加深加宽,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

由于资本输出以及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终于在20世纪初形成。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它把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各个角落的生产、交换与消费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使其更加国际化,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成为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的组成部分,世界经济进入最终形成的新时期。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时期,也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完成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及其上层建筑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很高程度,垄断组织主宰着主要经济生活。这时不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由垄断组织代替自由竞争,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运用垄断组织管理经济,以达到在经济上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控制了政权。总之,20世纪初,世界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由于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时期,因而作世界现代史开端的重要理由之一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世界现代史教学要准确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循着客观经济规律前进的。反过来,人们要推动经济发展,也务必遵循与运用经济规律。只有切实理解这些原理,才能准确地科学地阐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四,20世纪初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在布鲁塞尔,后在伦敦举行。会上形成了拥护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标志着列宁主义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列宁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为20世纪欧洲物质生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落后的东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不仅要领导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而且必须领导像俄国那样的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革命;还必须争取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在一国或少数的几国首先获得胜利。列宁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战略口号发展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俄国无产阶级领导了俄国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这些革命理论和革命斗争经验对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具有划时代的普遍意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总结l905年革命的基础上,领导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上文列宁的这些精邃论述,正是列宁后来十月革命胜利后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做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4]的思想渊源之一。

历史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是异常错综复杂的。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准绳,确定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不宜以某一个事件为准,而应该以“当时存在的物质的、可以实际感觉到的条件,即各该时代社会借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作为“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5]据于此,20世纪初发生的上述“那些条件”,是历史变动──时代转折的“最终原因”。因而,20世纪初(1900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和上限。

转贴于 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

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另一见解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因而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和上限。新中国成立直至8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和大学、中学的“世界历史”教材,受苏联史学影响很深,因此均持“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直至1999年,我国相当多的大学历史教材仍持此种分期观点;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持此分期观点。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也是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历史里程碑。既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历史,《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那么《世界现代史》便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整个世界看,它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它是从近代时期迈进现代时期的门槛,因而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列宁指出:“我们建立了苏维埃类型的国家,从而在世界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时代更替了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6]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共同的光明大道。”[7]这是因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基本矛盾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外,又增添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这些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构成了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内容。世界现代史就是研究这些矛盾的动态关系,即它的发展变化,相互关系,以及在这些矛盾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国家政治,科学文化,思想意识的演变发展的学科。因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起点,是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伟大转折点,因而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或上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世界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又促进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革命条件趋于成熟。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面临如此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急需解决怎样科学地分析世界基本矛盾和时展特征;怎样认识帝国主义本质以及怎样发动和领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帝国主义作了科学分析,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特征。列宁还科学地揭示出,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既然是不平衡的,帝国主义统治就会有薄弱环节和最薄弱环节,而沙俄便是帝国主义统治的最薄弱环节。列宁指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极端尖锐化,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能够首先突破帝国主义统治的最薄弱环节,在一国或少数几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制订了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亲自领导了1917年俄国伟大的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辉煌胜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淮,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的新经济政策,证明了列宁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证明了列宁准确地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证明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诚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证实。”[8]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实践证明列宁主义科学性的标志,从而它能够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国,为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其中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所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各国无产阶级与革命人民相结合,在意识形态上战胜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从这一意义上说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因此,俄国十月革命被唯物史观历史学家确定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或上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提出新经济政策后不久过早地逝世了。实践证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思维原则,对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具有无比深远的意义。然而,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未能切实遵循和坚持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思想原则。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中包括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思想原则的重大而光辉的发展。这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其意义将是极为深远的。

综上所述,以上学术界对世界现代史开端或上限的两种见解,笔者认为,都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论析历史分期。以十月革命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学术见解,侧重强调了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的新纪元──转折点的意义。因此,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把20世纪初的“那些条件”作为十月革命准备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的组合加以科学阐述;同时,在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与建设”的历史进程时,务必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才能不断提高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科学性。

注: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78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5-446。

[4].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

[6].《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96。

[7].《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交转型 中国外交 80年代 国内因素

[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11-02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此次外交战略的调整与以往国家外交战略的调整相比,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此次调整具有全面性、根本性的特点,可以用“外交转型”一词来形容此次调整;二是此次调整国内因素发挥的作用特别大,并且实现了国家对外战略和对内政策的统一。

一、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外交转型

根据学者对于外交调整的相关定义,外交转型是指国家对外关系模式发生的变化,具体体现为国家在外交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关系上同时发生的全面性、根本性的调整。依据上述界定,8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调整可以被判定为是一次外交转型。这是由80年代初中国外交调整的内容和特点所决定的。

从整体上看,经过此次调整,中国对外关系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从自力更生型转向不结盟多元化型。从建国初至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关系可以基本被判定为从自力更生型:建国30年左右以来,中国与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对外交往的程度并不高,仍然处于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沉浸在“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封闭经济中,拒“资本主义文明”于国门之外。80年代后至今,中国对外关系则进入了不结盟多元化型的阶段:中国不仅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还在政治上明确的表示了不结盟的政治立场,经济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这是中国处理世界事务的整个方向的调整,是全面性、根本性的。

具体来看,此次中国外交的调整是在外交理论、外交政策、外交关系的全方位变化:

1.外交理论。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理论从偏重理想主义的政治思想转向偏向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制定的出发点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以推进世界革命为任务,反对现存国际体系;80年代初则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的构建。

2.外交政策。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政策较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有以下调整:在外交的目标和任务上,从不相信世界能保持持久和平,着眼延迟战争爆发,转向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在外交的途径上,从结盟外交转向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由对外封闭半封闭转向全面对外开放。

3.外交关系。8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关系较建国以来至70年代末有以下变化:民间关系迅猛发展,具体体现在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经济交往加强,文化交流日盛;多边关系得到加强,中国所加入的国际组织,参与的国际事务较之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提升;冲突,特别是武力冲突减少,交流合作成为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二、影响80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的国内因素

列宁在1916年指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于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转型。此次中国的外交转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国内形势发生巨大转变的基础上的。根据上述对于80年代初中国外交转型的内容和特点的总结,结合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内形势的变化,可以找出对其造成影响的国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代替更迭

越是威权主义的国家,其对外政策的制定所涉及的政府部门就越少,甚至有时集中在总统或者其他什么名称的领导人个人的手中。80年代初期,中国国内虽然逐渐克服了对于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但是民主、法治进程仍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国家仍处于威权体制的领导之下。在这种政治状况下,个人或由小部分人组成的领导集体的政治思想,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战略的制定上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1978年后,中国的政治从时代进入了邓小平时代,这对于中国外交,特别是在外交理论上的影响巨大,因为的外交思想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在统一的基础上又有着巨大的差别:即在共同的现实主义基础上,在实践中偏向于理想主义,导致中国外交时不时的表现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而邓小平则是彻彻底底的现实主义者。如在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上:在有些时期,有些事情上特别看重意识形态,看重外交原则和道德原则。而邓小平则强调中国的国家利益,不搞国家间的意识形态争论,把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社会制度的敌对、对立、分歧与现实的国家间关系分开来,一切外交的活动都围绕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个总目标服务。

(二)政党国家关系的转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唯一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进行了调整:从外生型政党-国家关系过渡到内生型政党-国家关系,使得执政党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战略上都对个人利益或政党利益同国家利益进行了必要的区分。

由于现代政党产生的方式与现代国家建立的方式对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一角度可以把政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模式归纳为三类:第一,内生型政党――国家关系模式,在这类模式中,政党产生于议会内部的利益分化和政治斗争,是在现代国家基本形成之后产生的,并在议会这一现代体制的核心框架之内以选举为中心开展活动;第二,外生型政党――国家关系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国家由政党建立,政党是旧的国家政权的破坏者和建设者,因此,以党代政是其典型特征;第三,共生型政党――国家关系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国家的产生并非政党单独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的结果,而是与各方力量经过谈判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的结果。然而,在世界各国的政党政治中,除了上述三类政党国家关系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个人独裁型政党――国家关系,在这类关系模式中,虽然政党和国家都存在,但都不能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能,只有最高领袖的个人独裁,党国大事全部由最高领袖最终决断,这多出现在实行一党制的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为了实现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和完成各项艰巨的革命与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继续沿用战争年代的一元化领导原则,建立国家机构,形成了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外生型政党――国家关系。而在期间,由于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和对的个人崇拜的疯狂升级,党政关系演化为个人独裁型政党――国家关系。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强调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而且逐步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使党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开始逐步向内生型政党―国家关系转变。

这种转变导致中国共产党在强调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统一的前提下,对政党利益和国家利益进行了必要的区分。在国家对外战略上,将党际关系与国家间关系分开处理,具体体现在不再不顾国内的经济状态向国外由民族主义政党和共产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提供援助以及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问题的立场上。

(三)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应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由于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需要,而国家工作的重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经济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核心,同时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新政策,这就要求中国的外交应为中国的对外开放营造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一个开放的世界。这使得中国外交的目标和任务从推进世界革命,反对现存国际体系转变为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发展多边关系,同时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

(四)国内政治文化的转变

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从理想主义转变为实用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不再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恢复了中共对于国内矛盾的看法,即对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进行区分;同时国内开始对于的左倾错误思想进行反思,对于及此前政治斗争中的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这种政治文化的转变也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转型。

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心集中于意识形态斗争上,这对于外交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六十年代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两党关系出现分歧,由两党关系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分歧以及国家的外交用语上频频出现的“斗争”“革命”等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字样。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意识形态斗争在远离了国内政治生活的同时,也不再对于国家的外交事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出发点,也变得极少受到意识形态的相同或者相异的影响,而是以自身的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为出发,同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

(五)对于国家实力定位的调整

建国初期,新中国对于自己的国家实力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即是一个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独立的民族国家。但是当国家的各项建设取得一定成就时,特别是经历了苏美关系的调整后,国家内部对于国家实力的认知则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革命者”,应当取代苏联在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的地位,引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潮流,支持尚未获得或正在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带领其打破已存在的国际体系。然而,随着老一代领导人的故去,以及从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实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评估国际形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现代化”目标取代过去的“革命”取向,明确将中国的国家身份定位为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而非一个国家实力较为雄厚的“革命者”,中国应当融入而不应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作为一个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本国政府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应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避免因与实力超出本国过多的大国,特别是与本国意识形态冲突较为严重的大国结盟而可能产生的对于本国政治稳定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当然,对于一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一向都是国内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也只是对于其中的国内因素进行了浅析,更深层的原因还有待于学者的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John T.Rourke & Mark A.Boy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the World stage,p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