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艺术教育

初中艺术教育范文精选

初中艺术教育

初中艺术教育范文第1篇

教实结合不当导致初中艺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偏差,教实结合的“教”主要指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实”主要指实践教学,分析问题时应当根据每一个点进行理论综述,首先是教师问题,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大体一致,中考的分数线有着明确的标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论教学,却忽略了属于艺术系统的教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被排除在主流教学之外,教师也很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艺术教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根据第三次课改当中,针对各个科目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对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目标有原来的“提升学生艺术认知”过度到“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艺术当中”这一理念的转变将单纯的初中艺术学习课程改变成为认知体验课程,主旨从原来的了解艺术过度到了与艺术融合,这一教学目标的转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天赋,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观念,让艺术变成学生修身养性的基础,从而正面激发学生的人文感官及道德感官。但是课改虽然提出了有效的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却没有按照这一目标执行,传统的针对初中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依然存在,学生知识能够从初中艺术教学课堂上了解到有关艺术的知识,却无法完成融入其中的环节,这从侧面证实了教实结合的教学方式还未成功。最后教学形式过于落后,我国针对绘画、音乐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定,教师按照课程的流程进行教案编写,阐述知识点,阐述知识理论,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的阐述知识理论并不是真正的教学手段,只会让有趣的内容淹没在无聊的重复当中,尤其作为艺术来说,一味的过分追求教学理念的传播让艺术丧失了机动灵活的特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艺术课程教学失败。而取其相反的过于激动灵活的教学虽然能够释放艺术的天性,但是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学生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并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艺术带来的魅力,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是不可取的。环境限制主要是指初中艺术教学当中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水平的限制,现代初中教学中并不将艺术最为主要科目,因此配备的教师素质相对于其他专业科目的教师素质有所偏低,从业门槛以及从业理念也相对较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艺术学校中专毕业的学生都能够当初中艺术教师,造成了较为狭隘的教学环境。我国对这一方面并不重视,教学师资力量不够,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都缺乏有效的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设备,因此这样的和环境限制了初中教学的发展。同样作为教学机制也是限制初中艺术教学发展的重点,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下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艺术教育,认为艺术教育知识属于分科,这一理念的形成正是教育机制不讲艺术考核纳入到主题考核内容当中的原因,长此以往下去艺术教育将再此恶性循环中不断的丧失,最终沦为教学的附庸产品。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如何增强艺术教育理念,如何加强教育形式的转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初中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当前我国初中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下面本文就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简单说明。

(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宣传初中艺术教育思想

要想更好地实现初中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从观念的转变上着手。教育关键是指导老师实际操作的价值标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进艺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形成一种艺术教育的共识。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校长开始,并逐层深入到老师和学生心中,层层递进,分步实现艺术教育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初中艺术教育机制

作为学校,需要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建立起完善的艺术教育机制,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切实重视教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其次要纠正艺术教育机构中智育教育的倾向,正确处理好艺术教育和智育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纠正艺术教育单纯的艺术倾向,要将艺术教育和知识领悟相结合。

(三)为初中艺术教育提供恰当的教学资料

艺术教育需要有恰当的教学资料,为此需要在教材编写方面进行创新,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进行辅助教材的编写,并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艺术教学从学校单一个体向着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元化的复合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建立起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科学地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最新的教育管理和学习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三、结语

初中艺术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艺术

初中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扮演着处理班级各项事务、调节各种人际关系的角色,在班级中发挥着主导、组织和管理的作用,对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探索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随着课程改革,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并完善着,但是由于改革期较短,效果还不明显。初中班主任必须由内而外地“改造”自身,辅助教学及班级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和教育艺术。

一、班主任应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软件进行分析,初中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水平从高到低共有六个维度:超越、公平、人性、节制、勇气、智慧。初中班主任发展最好的六项积极心理品质为:感恩、公平、诚实、爱和被爱、团队精神、审美;而急需加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热爱学习、洞察力、社交智力、领导能力、热情活力、幽默风趣。如幽默风趣,它是初中班主任的一个工作诀窍,学生都喜欢幽默风趣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善于在令人沮丧的状况中保持幽默,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从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环境能够影响人的性格,并且潜移默化地同化周边人,而在初中生涯里,班主任的心理品质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作为班主任,必须时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所有的挑战。

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因材施教

专业素养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特点,而教学能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班主任既是管理者也是教学施行者,由于这个双重身份的存在,班主任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热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因为专业素养是基础,而教学能力是根本。教学能力由学科专业素养、对学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学科教学能力三部分构成。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需求,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日常事务,这是一个持久的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班主任需要利用“制度激励”“氛围熏陶”“意识觉醒”等辅助性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利用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分层教学,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选拔培养“优质”班干部——爱与严格双重并举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组织,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干部起着很大的作用。可能很多班主任会说:班委的作用很小,可有可无。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学生是一个个发展的个体,他们的作用跟班主任给予的“舞台”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能够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减少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负担,更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得力干将”呢?

(一)重点选拔,培养竞争上岗意识

班委的选拔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拔,但有一点必须做到——竞争上岗。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竞争的第一要务就是成绩,因此让学生自发的形成竞争意识,学生就会默认这是班主任认可的激励机制,更是一种对能力的“认可”。

(二)培养能力,注重引导

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坚持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而学生仅靠一腔热血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这需要班主任的无私奉献。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帮助他们分析各自工作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剖析问题,这是“爱”的体现。

(三)有收有放,张弛有度

在班级管理中,并不是抓得越紧越好,管得过多、过死,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张弛有度,对班干部要适当放权,一旦班委会建设完成后,班主任就应该民主管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发扬班干部的自主能动性,给他们足够的支持与空间,放手让他们管理班级,开展活动。但是在放权的同时也应该有适当的引导,加强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又是“爱”与“严格”的体现。

四、讲究沟通技巧

班主任也担任着教学任务,加上班级的日常事务,事情多了,就不能每件都了解得特别清楚,在处理问题时偶尔会带上一些主观的感情色彩。如果事实与班主任了解得不一致,而班主任又对该件事情下了结论,那么不仅容易使学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将面临信任危机,长此以往,则会失去“民心”。所以,及时、准确地与学生沟通,能够较好地把握事情的主动脉,并较好地把事情解决,这是学生乐于见到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

五、完美的教育艺术源自于点滴付出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情绪波动比较大,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而教育方式、性意识、性信息刺激、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这个群体中,缺乏耐力、自信心、观察力、判断能力,处事情绪化并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对父母的期望值过高等成为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在这个大前提下,教师必须实时关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适时给予学生以“技术支持”,而这个艰巨的任务将落在班主任的肩膀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每个家庭都在为着更好地生活而拼搏。不经意间,家庭为了给予学生足够的物质条件,就忽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应该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教师的良苦用心。而这需要班主任不求回报的付出,因为完美的教育艺术源自点滴付出。

参考文献:

[1]叶福香.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成功:教育,2010(12).

初中艺术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言艺术 初中语文 渠道

一名优秀、尽职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将课堂教好,提高语言艺术将是必经之路。初中生尤其有特点和个性,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具体情况出发,走近他们,了解他们,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不断运用恰当有效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奇妙浩瀚的语文世界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行动上训练和提升语言艺术。掌握语言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实践,在课后不断思考和总结,一步步慢慢摸索出来的。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

语文教师在初中生面前是一个榜样、前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不断促进自己的教育事业在正确轨道上顺利前行。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尊重学生个性体现,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的陪伴者、引导者、缔造者,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语文学习是一个纷繁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首先就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初中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比较突出,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审视学生,不能总搞老一套,走老一步;要善于化解学生厌学的情绪,逐步引导他们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以一名长者的身份去接近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以幽默、精辟的语言对学生循循善诱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协调,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学生在下面认真倾听,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这才得以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初中生容易对某一单一的事物厌烦甚至厌恶,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但凡教师只顾教学内容的灌输,在课堂上喋喋不休,更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要总是依教材上有什么就念什么,要更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改变学生在课堂上一味被动接受的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一开始,正是学生精力最集中、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有效教学的时机,逐步将学生带进课堂活动中。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从身边的生活切入,举例说明自己买橘子、搭火车的经历,以生活中的事例来导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在这时兴趣随之而来,精力就会放在语文学习上。

三、运用书面语言做好板书工作,呈现精华内容

初中艺术教育范文第4篇

1.语言要亲切和蔼和生动通俗

1.1语言要亲切和蔼

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不在于是否成功传授了知识,而在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达到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通过相关的数据,鼓励性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为此要想成功地吸引学生,用情感感动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因为教师的情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可以说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爆发的导体或者火种.教师通过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这样就能够唤起学生心中的热血,学习动力更加强大,数学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另外对于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教师也应该运用和蔼的语气维护他们的自尊,从而使他们重拾对数学的信心.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回答的不正确,教师不要急于开口批评,应该用“这名同学回答的不错,非常对呀!”等等,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认真预习和复习还很有用的,这样就能够保持学习的愉悦心情和自信心了.

1.2语言要生动通俗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才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懂的通俗语言呢?这一方面考察教师对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则考查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特点,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将一些蕴含着深刻数学原理内容的名言或者是充满时代信息的语言添加进数学教学内容中,既丰富了学生的心理,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

2.语言要准确精练并且能够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

2.1语言要准确精练

教师在讲解数学中的定义和定理时要求语言要准确精练,一方面要对数学定义和定理自己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禁止用方言或者土话讲课,提倡用科学的专业术语进行授课.比如在讲解整除与除尽的区别时,语言要做到准确.整数就是若整数a除以大于0的整数b,商为整数,而且余数为零,则说a能够被b整除.为此整除就是除数和被除数以及商都为整数,而余数为零.除尽则对于除数和被除数以及商是整数不进行限制,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余数是零就可以了.实际上整除就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2能够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能够通过人体的手脚和控制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的情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运用好体态语言,课堂教学氛围将会有很大的改变,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很多.教师通过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比较能够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共鸣.体态语言中的一种:目光注视,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眼睛好比人的心灵的窗口,教师通过目光注视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注视的目光中可能暗含着信赖、鼓励和赞扬,当然也有批评和否定,无论是哪一种目光,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眼神感受到,并且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比如课堂学习秩序混乱时,教师无声的一种眼神注视,学生便会心领神会,课堂立马安静下来,这个时候的目光批评比语言责备更加的有效.手势也是增添课堂亮色的一种语言,比如当要某名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会将手掌向上,要求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手掌向下则要求学生坐下.另外,用手轻拍学生的背部,则表示对学生的鼓励,等等.

3.课堂语言要求具备逻辑性和知识性

初中艺术教育范文第5篇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对语言艺术的忽略

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和规范者,教师对于语言艺术的态度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兴趣和发展,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语言艺术不仅影响到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对学生的学生质量有很大影响,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单纯追求教学任务,而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的运用,苦涩刻板的课堂语言使学生不仅听的索然无趣,教师也难以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

(二)对教学语言艺术过于重视

当然,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忽视语言艺术之外,还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对语言艺术过分的精雕细琢,很多教师都明白在课堂上能否打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是能否恰当的运用语言艺术,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对语言过分注意,反而使课堂气氛更加的刻板不自然,而学生也觉得生硬别扭,总之脱离教师自身风格的任何语言艺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都微乎其微,所以这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教师在对语言艺术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风格来进行具体的语言艺术运用。

(三)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而很多教师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时也将多媒体技术当作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反而忽略了语言艺术的运用,图形,声光电等技术形式虽然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大多数的教师都趋向于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向,即用多媒体技术代替语言艺术,这种教学观念和思维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大降低,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长久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有效运用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通过课堂提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实践方式,也是体现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形式,在实际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承科学合理,切合时机的原则,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掌握其难易度,而且还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听懂,尽量覆盖所有的同学,另外,提问内容还要契合课文的主题思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即提问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学到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将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大大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语文教师应该对语言精雕细琢

语言艺术的运用不仅应该在形式上做到丰富多样,而且还应该在内容上充实丰富,完美的语言艺术必定是形式与内容的最优集合。尤其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本来就富有丰富的情感,必须用完美的语言艺术来进行充分表达,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对语言艺术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语言上不仅应该做到精雕细琢,在形式上也要注意丰富,可以采取让学生通过朗诵的方式来细细的品味文章和作品中的复杂情感,提高语言艺术的魅力和效果。

(三)采取多媒体技术与语言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育方式也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在笔者看来解决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多媒体技术与语言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必须运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艺术来对其进行补充纠正,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在为学生展出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课堂内容展现时,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解说,描述,这样既不会使课堂陷入看图学习的尴尬中去,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