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本实验研究探讨了融合教师反馈、同级反馈、会谈式反馈为一体的整合反馈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整合反馈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能提供多角度的即时反馈,能提升反馈利用率,因此,比单一教师反馈更能促进学生作文语言形式和语篇层面能力的提升,在语篇层面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本研究能为从单一反馈模式向多角度、多层次反馈模式转变的教学改革提供实验支持和建议。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师反馈;整合反馈;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53—03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语写作教学的整合反馈模式研究”(编号:11WX316)。

收稿日期:2014—06—23

作者简介:袁华(1982— ),女,安徽宿松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话语分析,二语习得。

一、研究背景

“反馈是读者向作者的输入,它的功能是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 [1]反馈按内容可分为微观的语言形式和宏观的语篇层面两类;按方式可分为教师反馈(主要包括会谈式反馈和批语式反馈)和同级反馈两种。本文构建的写作反馈整合模式将教师批语式反馈、会谈式反馈以及同级反馈,依据其不同作用融入到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其能配合师生的认知规律,动态地顺应写作教学过程,满足学生写作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要求。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开始对写作反馈进行研究,主要涉及教师反馈、同级反馈以及两者的对比研究。关于教师反馈的研究结果有肯定教师反馈总体是有效的,也有认为批语式反馈费时低效的。[2]关于同级反馈的研究认为,同级反馈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但也指出了受学生水平限制等问题。对比研究发现,学生更重视教师反馈。[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也有学者开始进行写作反馈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传统教师批改式反馈的研究,[4]EFL背景下运用同级反馈的实践研究,[5]以及教师反馈、同级反馈的对比研究,[6]研究结论也基本印证了国外的研究结果。

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表明,单一普适的写作反馈方式存在弊端,有学者提出了“可采取一种兼收并聚的反馈方式”。[7]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将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结合的相关研究,[8]但是,这些研究或仅将两种反馈简单结合,或需依托于教学团队的支持。本研究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整合同级反馈、会谈式反馈、教师反馈三种方式,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来探讨此模式的有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如何?

2.相比单一的教师反馈模式,整合反馈模式的有效性如何?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江西某大学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技术1班和2班,共151人。其中技术1班(77人)为实验班,技术2班(74人)为对照班。两个班的实验前测作文成绩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明学生初始水平基本一致。

(三)研究过程

本实验持续16周,两个班均由笔者授课,教学过程一致,两个班均完成了6篇作文;不同的是,实验班采用整合反馈模式,对照班沿用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

在实验班,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整合反馈模式的培训之后,将其分成11个学习小组,7人一组,确保小组成员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每次写作过程如下:1.学生在课后完成初稿;2.进行同级和会谈式反馈,下一周课堂上,小组成员间互相评阅初稿,在30分钟内根据互评表做出反馈,接着展开20分钟的小组讨论以交流问题,期间教师依次加入到各小组中提供帮助,然后返还初稿;3.课后,学生根据反馈修改初稿后上交第二稿;4.教师反馈,教师评阅第二稿后,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再次修改,完成第三稿;5.教师反馈,教师选择几篇有代表性问题的文稿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对照班在写作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师评改模式:教师评阅学生初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修改后上交第二稿;教师对二稿做出反馈,学生再次修改后完成第三稿;最后,教师在课堂上点评几篇学生作文。在两个班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修改作文的次数相同;不同的是,在对照班自始至终都只有教师反馈,而在实验班则融入了同级和会谈式反馈。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1.实验前测与后测。在学期开始及结束后,笔者以国家四级作文考试形式分别对两个班进行了前测与后测,题目分别为2011年6月和12月的四级作文题。评分标准以四级作文考试15分制的总体评分法为基础,其中又分出语言形式(7.5分)和语篇层面(7.5分)两个分项。每份试卷由两位教师评分,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75,一致性较高,取其平均值为最后成绩。使用spss17.0对前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均值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说明两个班学生的初始水平相当。

2.问卷调查。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他们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问卷共发放77份,回收77份,回收率为100%。

三、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的反应

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0个客观选择题和3个开放式问题。客观题涉及学生对整合模式中三种反馈方式的反应;开放式问题涉及对整合模式的评价和建议方面。

对于同级反馈,73%的学生反映反馈内容主要是语言形式的反馈(如词汇、语法);38%的学生认为同级反馈有很大帮助,41%的学生认为同级反馈有一些帮助;40%的学生会根据反馈修改作文;80%的学生认为评阅他人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对于会谈式反馈,62%的学生认为会谈式反馈有帮助;就其作用,54%的学生选择了“集思广益、开拓思维”,30%的学生选择了“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对于教师反馈,76%的学生反映反馈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篇章层面的(如内容、结构);81%的学生能认真阅读教师反馈并修改作文;90%的学生认为教师反馈很有帮助。

在3个开放式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对整合反馈模式进行评价”:76%的学生给出了积极评价,内容包括“能(较)全面指出作文中的问题”(52%),“能(较)明显提高写作水平”(70%),“能使自己更加注重对作文的修改”(80%);21%的学生评价中涉及到消极词语,如“增加工作量”(32%),“作用不大”(10%),“同级反馈有错误,不赞同其反馈内容”(69%)。第二个问题是询问学生“下学期要不要继续采用这种整合反馈模式的做法”: 91%的学生赞同下学期继续采用此教学方法。第三个问题是“对此模式的建议”: 78%的学生提出“反馈中应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的要求。

由此可见,实验班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反馈和讨论,及时修改作文。

(二)整合反馈模式的有效性

前、后测的评分标准依据反馈内容的分类被划分成语言形式(7.5分)和语篇层面(7.5分)两个分项。语言形式包括拼写、标点符号、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问题;语篇层面指文章构思、内容和组织结构类问题。使用SPSS17.0对两班前、后测各分项成绩和总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推断性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各分项及总分的前测成绩平均值差异不大,均值差分别为0.0022、0.0407和0.0298,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分别为0.984、0.708和0.842,均大于0.05,显示两个班的作文基础水平无明显差异,表明实验前两个班的写作水平相当。分别对比两个班前、后测各项成绩均值发现,实验班两个分项和总分的前、后测均值差分别为0.9416、1.0552和1.9838,对照班各项前、后测均值差分别为0.2635、0.4628和0.7264,表明两个班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语言、语篇以及总体上都有所提高,其中语篇层面进步更快。对比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发现,各项均值差分别为0.6759、0.5517和1.2276,并且独立样本T检验Sig.值均等于0.000,小于0.05,呈现显著差异,表明实验班后测的各项成绩显著好于对照班,这说明实验班学生各项成绩的提高幅度都远大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步。由此证明,在同等教学环境下,整合反馈模式比传统的教师评定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讨论

在整合反馈模式下,实验班学生各项写作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整合反馈模式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增加反馈量

整合反馈模式中的同级反馈使学生能够从读者的角度去发现他人作文中的错误和长处,进而反思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会谈式反馈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拓展写作思路和视野。两者整合起来能促使学生参与互动,从而消除其在以往单一教师反馈方式中形成的依赖心理,促使其从不愿动脑去发现问题转变为积极地反馈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写作兴趣。

这三种反馈模式能涵盖作文中语言与语篇层面的大部分问题,而单一的教师反馈方式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仅指出语言层面的错误就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因此,相比于单一教师反馈的有限内容,整合模式大大增加了反馈量,使每篇作文都能得到多角度的即时反馈。这种及时、全面的反馈能使学生更快地提升写作水平。

2.整合反馈模式能提升反馈利用率

在实验中,教师均要求两个班学生对文稿进行两次修改,结果迥异:在对照班,能根据反馈进行第二次修改的学生不到1/3,能按反馈进行第三次修改的学生更少,大部分学生只看不改;在实验班,大部分学生能按照反馈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且改动较大。通过访谈得知:对照班学生反映“老师批改时间过长,返还作文时自己已没有兴趣去修改”,不少学生还反映“不知道怎么修改老师指出的问题”;而实验班学生反映“及时反馈能使自己趁热打铁地去修改作文”,而且都认为通过生生、师生之间交流解决办法,“使得修改作文容易了些”。因此,在对照班中,教师反馈不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修改,当然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在实验班中应用的整合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反馈,使其写作水平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C.L.Keh.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J].ELT Journal,1990(44).

[2]J.Truscott.The Case Against Grammar Correction in L2 Writing Classes[J].Language Learning,1996(46).

[3]D.R.Ferris.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Commentary on Student Revision[J].TESOL Quarterly,1997(31).

[4]叶绿青.作文评改及评改模式对学生作文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

[5]邓鹂鸣,岑粤.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功效研究[J].外语教学,2010(1).

[6]纪小凌.同侪互评与教师评阅在英语专业写作课中的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执笔人:张爱敏

回首语文教研组工作,感触颇深,收获颇丰。

我校语文教研组在贯彻执行县级教研活动的同时,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其教研工作特色及工作业绩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学无止境",通过学习才有提高。学习形式多样化,有讨论学习材料,观看专家讲座,观看教学录像,开展"读书论坛"活动,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活动等。学习,让我们教研组每一位成员幸福地走在成长的路上。

2、研修活动扎实,富有成效。我校语文组研修活动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凭借承办"语文论坛"这一契机,积极推动我校校本研修活动,激发教研组成员参与研修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二步:重视校内教研课的进行,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同年级教师共备一节课,同课异构,同上展示课,人人听我,我听人人,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做到课前有说课,精心施教,课后评课、及时上传教案、反思。活动实效好,锻炼了青年老师的成长,促进了老教师的提高,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步:通过校外研修推动校内研修,实现"内外兼修":参加校外研修的老师介绍所得所思,大家进行讨论交流,借鉴学习,这样也很好的提高了研修的质量。

3、精心筹办"星河"广播站,初见成效。我校"星河广播站"的成立是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另一大特色。从筹备成立,组织活动,开始广播等一系列工作凝聚了王雪萍老师的心血和辛劳。

4、隆重举行"樊相镇中心学校首届汉字听写大赛",通过书写选拔、模拟赛场等激烈的角逐,王雨琪、王晨焕、王亚如三位同学摘取桂冠,并在我县第二届汉字听写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5、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因我而精彩"活动,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各个真情演绎,以自己的生花妙笔,创新设计,在展示中脱颖而出,张爱敏、崔瑞玲、刘卫东、孙欢欢、于巧言等老师被评为"风采教师".

6."星河文学社"各项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成果迭出。圆满完成本年度"星河"四期的出版发行,成为"意林漂流"活动中的一员,并举行了"意林杯·迎国庆"征文比赛,还辅导学生作文10多篇在"矿山杯"作文竞赛中获奖,其中,高天宇、李双获一等奖。这都源于文学社老师们的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7.临近期末,初三语文组的教师外出参加"中考备考会",学习归来,在语文组又召开了新一轮的学习研修,即把握中考动态,依托中考考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立足课堂,实施点、线、面的全程训练,在培养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8.营造书香校园,全力以赴把读书活动由学校引向家庭,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和家长读好书,以书为友,在书香中提升自己。这将是我们每一位语文人的美丽梦。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训练序列;实验研究;语言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30-02

目前,许多同行大都已意识到写作训练需要系统化,要有序列,再不能仅凭教师的灵感,临时想起什么题目就训练什么题目,毫无章法。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20期张春英老师发表的《构建作文训练序列》一文就指出,“据调查数据显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有计划性的为26.3%,有自己的教学系统的为8.4%。也就是说有72.7%的教师写作教学随意性强,91.6%的教师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现代阅读》2011年16期张春明的《注重作文训练的序列化,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首都师范大学陈进的《高中作文训练序列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等文章,也都提到的作文序列训练的重要性。但是,训练序列按照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甚至按照幼儿教师培养目标设计的,国内尚无发现,本研究拟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些深入的探讨,并设计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案,在实验班中进行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问卷的拟定

问卷拟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修改再修改的过程。最初的问卷是针对全省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有关网络作文和故事创编方面的问卷调查,放在了网上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发现不理想。因此,我们决定把课题做小。仅仅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训练序列进行拟定,然后用实验验证。

二、实验的设置

1.实验方案的设置。实验方案即创新写作训练序列的设置方案,经历了两轮的修改,最初的初稿是将应用写作放在文学写作的前面,而第二轮则选择了二者调换,目的是让写作的训练过程更流畅和体现阶梯性,让难度小的放在前面,难度大的放在后面。

2.实验研究的过程。实验方案确定以后,我们进行了两轮的实验研究。第一轮实验不够成功。在两个班中做实验,一个是实验班,一个是对照班。结果出来以后,无法控制两个班的学分、学风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结果不确定。训练序列的设置同时遭遇问题:最初把应用写作放在了文学写作的后面,修改后二者顺序颠倒,用第二稿方案进行第二轮实验。下面是第二轮实验的结果,也是依据第二稿的训练序列进行实验的结果。

为了操作方便,我们设置了便捷的快速评价体系,让看作文成为学生自己也可以操作的透明工程,不再仅仅是教师的繁重工作,而是全体同学必备的写作技能之一。

写作ABC简易评价体系

形式 内容 创新

A优秀:完全符合 非常充实 很强

B良好:符合 充实 强

C合格 基本符合 比较充实 比较强

D不合格 不符合 空洞无新意

三、实验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

1.你写作时有过“语言痛苦”吗?(遭遇心里有话说不出)

A经常遇到 B偶尔遇到 C没有过

2.你觉得自己写作时的主要问题存在于:

A缺乏内容 B语言表达乏力 C二者都有

3.你觉得自己能完成每小时900字的任务吗?

A能(900字以上)B差一点(600字―900字)C差很多(600字以下)

4.你觉得自己的文章有文采吗?

A有 B没有 C说不清

5.一般情况下,写完文章你是否修改?

A修改 B不修改 C有时修改

6.你觉得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语言表达哪方面更重要?

A流畅性 B清晰而准确 C形象性

前测结果

后测结果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

1.实验班的学生实验前有语言痛苦的比率比较高,尤其经常有的比率占到了33.9%,而实验后则降到了25.5%。我们不能说我们的训练序列设计是完美的,但至少通过序列训练,她们的语言痛苦减轻了。

2.从问卷的第二个问题前后测的结果看,学生反而对语言的组织能力更没有自信了。前测时只有25%的学生在这方面感到有问题,而后测时就上升为40.4%。学生们实验后写作内容和语言表达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以上两方面都欠缺的比例由45.9%下降到31.9%,实验对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从前两个问题的结果我们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语言痛苦减轻了,可是遇到的语言问题反而增多了。面对这方面的问题,大家研究后认为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要求增高的表现。学生越来认识到,沟通的工具就是语言,怎样让语言表达更顺畅、有效、形象、更有感染力,是关键所在。学生随着训练的升级内心的需要也逐渐增多。诸如:开始学生写诗歌的时候,觉得押韵念着顺口就好,后经过训练以后,同学们普遍觉得诗歌的韵味、意境、节奏感同样好才是好诗。

1.从学生每小时完成的写作字数上看,能完成每小时900字的比例由23.9%提升至48.9%,上升了25%,增效明显。经过实验,学生们对于写作数量的要求,越来越有底气。

2.从文章的表达效果来看,通过切实有效的训练,实验后的学生对自己写作的效果认同率由实验前的11.9%增长到23.4%,增幅虽不够明显,但还是显现出一定的训练效果。况且其中自我评价有无文采还是有一定主观性差异的。总体上,同学们对文采的重视程度较高。

3.通过训练,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修改的习惯,不修改的同学减少了,由25%减至17%,而修改的同学增多了,由17%增至27%。可见,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正在养成中。

4.学生实验前觉得语言的形象性更重要,而实验以后则认为清晰而准确更重要。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许跟学生个人的成长有关,也许跟学生对语言的认识有关,无论哪一种情况,语言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晰起来。

四、实验结论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习作教学模式;“积-审-练-改”;初探

一、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指导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写作能力,在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为了探究更合理高效的习作教学模式,解决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我校教研室围绕尧都区教育局教研室李社顺主任的“习作教学模式”课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习作教学模式”的研讨。经过实践、分析,现初步总结出“积、审、练、改”的习作教学模式。

二、 理论依据

本着课标中 “习作应贴近学生实际,写作知识的教学应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习作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讨。

三、问题调研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对策和依据、通过实验研究形成的结论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难题,便是习作教学。实施课改以来,学生的单元习作要求更是内容广泛,涉及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等各个板块,类型多样,含概了书信、读后感、演讲稿、调查报告等方面。再看学生习作现状,有的言之无物空洞贫乏,有的不知所云条理不清,更有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出现以上诸多现象的原因,除了积累缺乏之外,审题不清、练习不精、修改不勤更是尤为重要的原因。结合以上习作教学现象,在教研室习作教改的指导下,特进行了习作教改的实践训练,在多次实践中总结出了习作教学的“积、审、练、改”的教学模式。

四、 本模式基本特征及结构

1.基本环节及特征:

基本环节:引导积累―读思审题―指导练写―交流修改―总结反馈

引导积累:依据主题,引导积累。整理搜集,课前准备。

读思审题:课中引导,读思结合。认真审题,扩展思路。

指导练写:审清主题,结合所学。联系资料,真情练写。

交流修改:读中自改,同桌互改。讲解片段,借鉴改法。

总结反馈:教师批阅,练改分层。评优讲缺,反馈提高。

2.基本特点:

围绕主题,指导积累。

读思结合,认真审题。

自改在先,讲解方法。

练改分开,层次批阅。

再次评奖,总结提高。

五、 本模式实施操作注意事项

1.积累资料须围绕习作主题搜集整理。

2.课中做到教师精讲妙引举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做到勤思善总多练。

3.教师批改时,修改与写作兼评,激起学生多思多改的兴趣,并进一步培养修改的习惯。

六、实现的条件与应用范围

1.指导积累应与每单元的语文学习及习作要求相结合,习作课堂上只是运用积累的资料,不在课堂环节上体现。

2.本模式只适应于习作教学的命题习作,不适应于学生自主拟题习作练习。

七、反思

初中语文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一、开发实践

(一)参照课标 选定课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提供了任意选修课程即系列Ⅱ课程参考,包括三大类(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14门选修课程,如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包括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1]4《课标》为选修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参照《课标》提供的选修课程,反思平常教学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平时的积累、学校的实际以及学校的总体规划,我们决定开设语言知识与技能类中的“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选修课程。

(二)依据学情 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引领方向,因此,在选定课程后要先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需建立在学生需求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语法和修辞学习的需求情况,笔者设计好调查表,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各随机选取两个班共160名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除学生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如下三个问题:

①你认为有必要开设语法与修辞的选修课吗?为什么?

②你认为在选修课上需要学习的语法内容是什么?为什么?

③对于语法与修辞选修课你有什么建议或要求?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表的数据,发现学生认为语法选修课非常有必要开设,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中语法很难,加上初中语法没有掌握好,仅靠必修课堂上的语法学习,他们难以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或是难以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关于修辞,他们希望做些了解。对于语法内容,普遍要求复习初中阶段没有掌握好的句子结构、时态、语态及高中阶段需重点学习和掌握的语法项目,帮助他们较为系统地学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依据以上分析,确立了如下总体课程目标:

通过语法和修辞的学习,理解语法和修辞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法与修辞之间的联系,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加深对语法和修辞的理解及记忆并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能更好地欣赏英语,更自觉地、熟练地、准确地和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了使课程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可将总体课程目标分解成如下具体目标。

1.通过感知语法、发现语法、归纳语法、应用语法学习每一个语法项目,学习其形式、意义和功能,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各项语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了解英语语法的思维本质特征并形成较为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能在交际中灵活地进行运用,如在写作中能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子结构、适当的词汇进行写作。

2.通过感知语篇中的语法形式揭示修辞项目,完成从语法过渡到修辞的学习,学习各个修辞格的特征、构成及表达效果,然后让学生对所学修辞格进行模仿、操练并与其他修辞格进行区别,从而能更好地欣赏英语语言之美并在交际中尝试使用修辞,如理解阅读中使用修辞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等。

总之,通过语法学习,使学生能在头脑中种下一棵充满生机的“语法知识树”,而修辞的学习则使这棵树鲜活灵动起来。

(三)根据语言学习特点 确定课程内容

语法是研究语言的组织规律,修辞是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修辞知识是语法知识的延伸,将语法与修辞结合在一起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欣赏英语,更自觉地、熟练地、准确地和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针对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言学习的特点,我们参照杨晓钰主编的《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2]、张满胜著的《英语语法新思维》[3]、Sandra N. Elbaum & Hilary Grant著的《英语语境语法》[4]及网络资源,并结合人教版必修教材,确定课程的每一单元的大框架为一项语法内容和一项修辞内容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感知语篇中的语法形式揭示修辞项目,完成从语法过渡到修辞的学习。

根据语法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语法部分设感知、发现、实践、运用四个板块,修辞部分设欣赏、学习、实践三个板块。课程内容为初中阶段所学的句子结构、时态、语态及高中阶段要重点掌握的直接/间接引语、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不定式、-ing分词、-ed分词、虚拟语气、强调句共12项语法内容,修辞的功能及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明喻、拟人、夸张、隐喻、移觉、矛盾修辞法、平行结构、双关、对照、婉辞法、修辞问句。具体内容如下:

Unit 1 English Sentences and Figures of Speech(英语句子、修辞)

Unit 2 Tenses and Simile(时态、明喻)

Unit 3 Passive voice and Personification(被动语态、拟人)

Unit 4 Direct/Indirect Speech and Exaggeration(直接/间接引语、夸张)

Unit 5 Noun Clauses and Metaphors(名词性从句、隐喻)

Unit 6 Adjective Clauses and Transferred Epithet(定语从句、移觉)

Unit 7 Adverb Clauses and Oxymoron(状语从句、矛盾修辞法)

Unit 8 Infinitives and Parallelism(不定式、平行结构)

Unit 9 -ing Participles and Puns(-ing分词、双关)

Unit 10 -ed Participles and Antithesis(-ed分词、对照)

Unit 11 Were-Subjunctive and Euphemism(虚拟语气、婉辞法)

Unit 12 Emphatic Sentences and Rhetorical Questions(强调句、修辞问句)

(四)结合学情和语言特点 确定教材编写原则

确定了课程的内容和框架后,进入教材编写环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语法与修辞的学习特点,确定如下编写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教材的编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体现在内容的编排上是先复习最基本的句子类型、时态、语态,再到高中阶段要学习的语法项目。修辞部分则从复习中文的修辞手法入手,过渡到英语修辞手法的学习。采用尝试―发现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发现新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规律,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降低学习难度。

2.语用原则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那么,语法和修辞的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和修辞的表意功能。因此,教材要重视具体语境的提供,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法和修辞的形式、意义及功能,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3.拓展性原则

教材编写除紧密结合必修教材的内容外,在广度和深度上要做一定的拓展,每一单元后要附有可供学生继续学习的网站信息,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及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小结并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以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进一步形成,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思想性原则

教材内容要贴近生活、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重视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中文修辞部分)的基础上去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

(五)开发与开设同步进行 编写并改进教材

课程的开发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同时也只有通过课程的开设才能验证所开发课程的可行性。所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就是“课程的编订、实验、检验――改进――再编订、实施、检验……”[5]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课程的开设者。因此,我们利用这种优势,采用了开发和开设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发课程。在完成上面四个步骤后,教师分工合作边编写教材,边开设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评价和分析教材:教材的使用是否实现了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满意程度?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明显的优缺点?应该在哪些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整?[1]63

在“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开发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边开发课程,边开设课程,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的方法。比如通过开设课程及对选课学生的访谈,发现教材第1单元中Applying Grammar部分的第2小题Combine the two sentences in each pair into one sentence, making one subordinate to the other,这样的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改为Combine the two sentences in each pair into one sentenc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entence。这样不仅能检查学生对复杂句的掌握情况,还检查了学生对简单句、复合句的掌握以及对简单句、复合句、复杂句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二、实践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边实践边总结,发现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应关注四个“基于”,即基于学生、基于教师、基于课标、基于学校。

(一)基于学生

选修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1]3。因此,选修课程的开发必须基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基于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的开发,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每一单元还附有拓展学习的网站信息,供他们有选择地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学习活动的安排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空间,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尝试―发现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发现新的知识,亲历发现过程,同时学习使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在尝试、发现、归纳、运用的过程中收获语法、收获修辞、收获快乐。

(二)基于教师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课程的开发权交给教师,教师有权利选择开发课程的同时,也意味着任务更加繁重了。因此,选择开发的课程要基于教师的兴趣、教师的积累、教师的能力,这样能大大降低课程开发的难度,提高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笔者选择开发“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是因为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深感兴趣,笔者自2004年起一直在坚持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构建了“尝试―发现式语法教学模式”,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素材(比如适合进行语法教学的语篇材料)和经验,这为课程的开发大大降低了难度。而将语法与修辞结合的尝试则大大激发了笔者的开发热情。

(三)基于《课标》

《课标》要求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以满足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的需要。《课标》中课程的设计思路、理念、目标及示例为教师开发选修课程指明了方向。如“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就属于《课标》提供的系列Ⅱ课程参考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教师在选择开发课程时参照《课标》的指导,不至于使所开发的课程偏离《课标》的要求。

(四)基于学校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开发权交给教师、设置权交给学校。因此,教师开发选修课程时除考虑基于学生、基于教师、基于《课标》外,还需考虑基于学校,考虑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实际和学生基础。“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正是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总体规划的需要而开发的。

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6]因此,在选修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四个方面的因素,重视《课标》的指导作用,特别关注学生的需求,考虑教师的条件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教材、学生、教师和环境等因素,对课程进行修正和完善。这样,才能使所开发的选修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杨晓钰. 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满胜. 英语语法新思维[M]. 上海:群言出版社,2012.

[4] ELBAUM S N. 英语语境语法[M].第4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