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地理学论文

中国地理学论文

中国地理学论文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台湾地区国文《课程纲要》的指导思想,台湾地区国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第3条规定:“编选教材范文时,要将所选用的教材,按文体比例、写作风格、文字深浅、内容性质,以单元或主题方式作系统编排。并于第二阶段(第六学年)渐次融入文言文。第三阶段应逐年调整文言文与语体文之比例。”国文教材编辑大意第五条写到:“本书所选之范文,以旨趣明确,文辞优美,足以启导人生意义,切合时代潮流者为主。”《国文》教材着眼于兼具语文训练、精神陶冶及文艺欣赏三种价值的文章,其前提是切合国民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能力,也就是所选文章,必须与现代青少年生活有关,并使他们了解和接受。因此,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能力,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知识与能力的标准,这些都属于范文编选的心理学依据。

表一:国文教材课文篇目一览(见文末)

表二:现代文与文言文在各册中的分布

从上述两个图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国文教材中,现代文约占三成,文言文约占七成。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大体上也逐步增大,这也体现了台湾地区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在选材上多注重文章的生活色彩,注重启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思考。这样的课文编选,一方面与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也有其心理学依据。

一、选文贴近学生不同的需要层次

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它是一种以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为主的心理学新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及尊重需要;成长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过程,即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存在,高层次的需要并不一定在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才出现。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国文教材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选文主题的丰富多彩,涉及到了学生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国文教材选文最鲜明的特色是注重传统美德对学生的熏陶,注重中华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等优秀品质放在重中之重。如《左忠毅公轶事》突出了左公忠坚贞不屈的爱国志气,感人至深;《张劭与范式》展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礼仪规范;《爱莲说》《五柳先生传》揭示了甘于淡泊,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文言文选文主题的多样性,可以满足学生对认知、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文学地理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分支,1865年法国批评家丹纳的《艺术哲学》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出发来建构艺术哲学,他认为因为气候和自然形势的选择,会影响到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等精神的气候。1927年出版的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就辟有“美学地理学和作为艺术的地理学”专章,厘定美学地理和艺术地理性质的学科性质,他认为美学地理学“从某种意义说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把美学的观点运用到地理学的事实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积蓄了丰富文学地理传统,形貌各异的文化地域景观蕴含着无穷的文学资源,《诗经》和“楚辞”分属北南文化地域的既成事实,就标领了我国文学的地理学的考察脉络。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至明代王士性的《广志释》,隐含着一条潜在的文学地理链条,遑论卷帙浩繁的方志之中诸多隐而未彰的文学篇什。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率先拈出“文学地理学”一词,拓新了文学和地理的研究领域:“然则以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民族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学资料为基础,‘中国历史文学地理’学科的创建,是有可能的。”“中国历史文学地理以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所以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则以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为理论构架,显示了文学地理的深度融合和集大成姿态。

文学地理学根基于文学,形成文学与地理学的交融,它展示地域观照视野下的文学演变趋势和文学人文的脉络。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云:“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清晰地确认了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本位,凸显了基于文学本位的文化地域考察视野。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是地理文化的形象显示。罗根泽的文学地理观恪守文学本位,特别是强调以文学家为考察中心,这种研究视野的确立客观体认和展示了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基础。就诗歌而论,罗根泽在梳理汉赋作家的评论之时,就清晰地意识到地域民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宋玉的《九辨》云:‘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当然是引用的《诗经•魏风》所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但较北方学者,如孔、墨、孟、荀的服膺《诗经》,相差甚远。”在他看来,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家很少甚至不征引《诗经》的文学现实,正标举了中国文学起源中的《诗经》和“楚辞”两类地域文化脉络。罗根泽在《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中论述“诗格”之时,援引《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所云“司马迁为北宗,贾生为南宗”之说,确立了散文的南北分野。文学地理所蓄积的文化张力,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会引发文学革新思潮。罗根泽追究古文运动的成因,有意从地理视角切入和突破,其云:“而唐代的有名的古文家,除陈子昂外,又大半是北人;就中的元结独孤及,不惟是北人,且是胡裔;所以古文实兴于北朝,实是以北朝的文学观打倒南朝的文学观的一种文学革命运动。”以文学地理来为古文运动号脉,已触及古文运动勃兴的地域背景,这种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往往离不开原生环境的影响,区域文化所积蓄的能量形成革新思潮对守成观念的大面积释放。他进而断论:“古文运动所以肇端于北朝者,最大的原因由于南朝的地方经济不同;而北朝多胡汉杂种,胡人固厌薄文丽,当亦是原因之一。唐代的古文家不惟多是北人,若独孤及与元结,更直是胡裔,此种消息,不难窥知了。”地域经济的繁荣,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同时又隐含着因循守旧的经验思维。沾溉北方文学的场域特质,豪放求新之气驱使文人以复古求革新。缘于地域文化而引发的文学革新,形成根基于地理文化之上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心理的嬗变,姑且不论这种分析是否命中古文运动爆发的关键,但这种另辟蹊径的文学创新思维倒是值得称颂的。

地理环境对于中国文学、中国文论的影响是持续而深刻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使得文学发展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罗根泽的文学地理观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色彩,推举自然地理作用下的文化习俗的能动作用。其在考察中国文学批评的“时代意识”之时就论:“横的各国文学批评异同,大半基于空间关系;纵的一国文学批评流别,大半基于时间关系。所以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我们归之地理的自然条件。”以空间与时间的演奏来把捉古代文论的特点,甚至直言自然地理之于中国文学批评特质的关键作用,强化了文学研究的人文地理特色。文如其人,作为创作主体的文学家总是一定文化区域的社会人,相应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性情总会或隐或显在其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学风格。罗根泽属意时空维度来考察文论特点及其嬗变的思维方式,展示了朴素的文学地理意识。在此统摄视野下,罗根泽援引魏征《隋书•文学传》和李延寿《北史•文苑传》的相关知识,推举地理因素为形成中国文论特点的根本原因之一:“此中原因甚多,最重要的当然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罗根泽肯定了地理因素打造了中国文论的多样类型的可能,但又绝非简单的地理决定论者,显示其求真的学术识见。这样,经由文学家这一中介,文学或文论因地理之异而形成不同的文学类型和区域特色。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讨中,罗根泽将二者细论为以海洋文化为表征的欧洲文明和以平原文化为特质的中华文明,侧重文化地域生态来考察二者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发源于寒冷的黄河上游,经济的供给较俭啬,平原的性质较凝重,由是胎育的文化,尚用重于尚知,求好重于求真。”属意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域生态,强化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尚用色彩,“中国的文学批评偏于文学理论,与西洋之偏于文学裁判及批评理论者不同。”就中西不同文化生态环境而论,建构了地域文化基础上的思维演变,培植了不同文化区域背景的文化生活格局,罗根泽明显认识到中西文论的相对独立性,而这种相对自足的文论体系恰恰又是建立在人文地理基础之上的,从而呈现与西方大异其趣的艺术追求和批评趋尚。这种旁借异域,注重从地理因素来横向比较的文学眼光,展示罗根泽开放的学术路径,罗根泽独到的文论思维洞悉了文学地理学的壸奥。

转贴于中国

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发扬往往根基于民族文化生活土壤,受文学地理的制约,中国文论往往形成多样多色的潜质。文学的空间分布呈现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排斥区域文学的互相渗透和彼此影响。按照梅新林的文学地理学建构,文学地理是作家籍贯、作家活动、作品描写和作品传播四个层序的动态综合。山川和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南北文学不同的审美风格,罗根泽认为“中国南北的地理风土不同,因之人民的习俗和学艺也不同。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而民族因素和学术因素,也有关系。晋室南渡,‘过江名士多于鲫’,可见故家大族率迁于南朝;而留在北朝的当然大半是乡闾平民。”就文人的迁徙来分析南北朝文学的不平衡,罗根泽的考察范围涵盖了作家活动和作品传播等领域,显示动态考察的特色。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区域圈,往往有中心地带、边缘地带的分野,传统的华夷之辨表现在文化上便是文野之争,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学中心的迁移。罗根泽客观体认了文人迁徙之于文学风格和文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文学核心时有迁移,恰好形成中国文学吸纳异质的开放气概。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所论“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也客观体认区域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风土习性的差异,融化在民族文化血液里凝固成一种民族文学生态,波及文学形貌的存在和发展。罗根泽说:“南朝的文人大体都是自中原移来的贵族华人;北朝的文人,虽则未必渗入了胡人之血,但胡人的质俚朴素,总会使他们的观感改变,而汉制于胡,又会使他们发生报仇的意志。这也会使南北两朝,对文学的要求不同。”作家活动区域的更替,往往会刷新文学要求,罗根泽敏感于地理环境之于作家风格的影响,文风的雅俗之辨更多时间是后天学习和效仿的结果。汉人重经验思维,所以易因循守旧;胡人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胡人的刚健质朴熏染了北朝文人的清新自然之风,汉人的经验思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胡人的文化意识,如此循环往复的影响,才能永葆中国文学的生机和活力,作家活动区域的更替打破了文学区域阻隔的现实,北方文学的壮美和南方文学的秀丽构筑了多色复杂的中国文学,一部中国文学史正是包括南北方文学在内的各区域文学相对自足又相互影响的文学交流的结晶。罗根泽认为地理上南北差异,造成爱美与尚用的审美趋向,而拓宇于楚辞的汉赋批评允符了这种需要,“汉代所演唱的本来就是一幕‘南北合’的滑稽剧”,汉赋批评意在调解南北的不合,立足于南方,则偏于爱美,根基于北方,则趋向尚用。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编写好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对提高高校文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至社会上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编写和出版了许多《文学理论》教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学术水平和社会需要来说,大都不尽完善,差强人意。最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课题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文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的文学活动实践,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源,吸取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该书首先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过去世界上一切文学理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后文学理论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的关系的论述,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做了全面、正确而深刻的论述。比如对人们理解分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做了这样客观而公正的论断:“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他特别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由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愿望,是由阶级和群众的政治以及革命事业来集中体现的。因此,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这就扫清了罩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的政治性与真实性,完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使“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理论命题,恢复了它的本来涵义。又如该书把新时期以来重要历史文献中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在几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首次综合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并对它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做了权威性的解释。认为“它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些思想总结了我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发展的经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文艺发展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新时期以来不同发展阶段文艺理论与实践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的理论纲领和实践指南。

二、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该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首先阐明文学理论的学科对象、性质和方法。指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是分析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个要素、环节及其联系。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文学理论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分析总结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并因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不同,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接着分别阐述文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即文学性质论、文学价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和文学发展论,这“七论”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即文学是什么、文学对人的意义和作用、文学的创作过程、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和在当代的发展变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间题的回答,说明了文学活动诸要素、诸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一与过去一般文学理论著作的“五论”体系比较起来,该书增添了文学价值论和文学接受论两论,对其他五论也做了更为新颖深刻的论述。在文学价值论中,除了从作家和读者两方面论述了文学价值的生成和实现,从真善美汽方面论述了文学价值的内涵和评定之外,还着重论述了文学价值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特别指出了在当代中国,文学的主导价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批评了把文学当作追逐利润的“摇钱树”、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或泄私愤谋私利的工具和手段等不良倾向。强调文学艺术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反映时代精神,引领历史进步。从而使文学价值理论既有时代使命感,又有现实针对性。在文学接受论中,对读者的地位和作用、文学接受与二度创造以及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等问题的论述,都是富有创见和新意的。在文学发展论中,从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全球化语境与文学发展等方面,对文学活动的当展问题,做了富有时代特征的论述,这也是过去的文学理沦著作所不曾论述过的。

三、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该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吸纳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文学现象,揭示文学创作、接受和批评等活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并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文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内容精炼、体例得当,减少了生僻的中西文论术语,简化了理论问题的历史演进,非常适合高校师生教学使用。该书论述每一个文学理论问题,总是先阐明概念和范畴,再揭示特征和规律,并选择古今中外典型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活动、文学现象做例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简明扼要,深人浅出。不仅概念明晰、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严密,而且讲究语法、修辞和表达方式,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比如在论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精神性特征时,该书写了这样一段散文诗般的文字:“借助语言,文学可以将人们所能体会和认识到的各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深谋远虑,勾心斗角,心忧天下,宁静致远等各种心理状态,都可以在作家笔下纤毫毕现。借助语言,作家可以出人每一个人的内心,忠贞诗人去国离家时的悲哀,正直史臣遭腐下狱后的屈辱,慷慨富翁千金散尽,被人离弃时的愤怒,野心女子拭君后的疯狂,小公务员冒犯高官后的惊恐,辛苦的银行职员物化为甲虫后的凄凉……文学的语言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灵魂的每一个存在状态。”逻辑概念与艺术形象的结合,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抽象深奥的理论问题论述得如此具体生动,并且这样富有激情和文采,一点也不呆板和枯燥。又如在论述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时,用了“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这样突出、醒目的小标题,这就清楚、明自地帮助人们全面、辩证地理解这个容易含混的问题,避免片而性和绝对化。作为多年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我们深感这是迄今最好的一部教材。 为了把这部教材修改得更加完善和精美,我们不揣冒昧提出儿点商榷意见和修改建议,谨供参考:

一、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部分,讲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讲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似也应该论述斯大林的贡献。斯大林员然犯有错误,但他毕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他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中,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文艺问题,精辟地论述了文艺与经济、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在指出语言不是上层建筑的同时,又对包括文学在内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性质、特点及其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刻论述;在《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等演说和著作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学说,在对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民族文化的不同性质进行严格区分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内容是无产阶级的,形式是民族的”这一社会主义文化原则。在致高尔基等作家的书信和演说中,对正确地开展文艺领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他关于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论断,精辟地指出了文学对于塑造人的灵魂的巨大功能和作家对于改造人类社会的崇高使命。他还总结了高尔基等前苏联作家文艺创作的经验,制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促进了前苏联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并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革命文艺产生过巨大影响。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部分,论述毛泽东建国以后的文艺思想时,除了论述“百花齐放,百家争呜”、“推陈出新”的方针外,我们认为还应论述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出的“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论断,以及“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这些论断实际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两结合”的创方法绝不如有的人所说,是“一九五八年提出的”,是“大跃进的产物”,“没有任何科学的根据”,“应当予以根本放弃”。而是毛泽东从1939年到1958年长期探索、精心研究、深思熟虑,并民集中了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和一些专家学者智慧的产物,它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坚实的理论前提和充分的文艺依据,并已为我国一些文艺家正反两方面的创作实践经验教训所证实。我们绝不可以轻视或放弃这种创作方法。此外,该书把“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区别开来,并把毛泽东建国后的文艺论述,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之中,这似不合事实与逻辑,怎样确切表述还值得研讨。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版本;教材评价;编写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中国地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艺理论期刊 文化使命 发展现状

长久以来,文艺理论期刊在繁荣文艺、推动文化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下纷繁复杂的传播手段中,文艺理论期刊仍肩负着记录与传播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使命,其作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日益凸显。但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发展的要求,使当下文艺理论期刊陷入发展的“瓶颈”。而今,我们应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改变文艺理论期刊低迷发展的现状,使其更好地履行文艺理论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使命,在新的文化格局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探索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纵观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争取民族文化自主独立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者扩大文化研究视野,结合西方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开始理性书写我国文艺理论话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研究》(1957年创刊时名,后于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文艺理论期刊介绍并引入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苏联文艺理论,成为当时我国文艺理论的主要参照话语。改革开放后,又经《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争鸣》等文艺理论期刊译介与刊载,大量欧美文艺理论思潮,“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解释学”、“叙事学”等一系列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当时的文艺理论期刊,反观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在问题视阈、研究方法、概念范畴方面审视西方文艺思潮,启发自身建设。文艺理论期刊适时刊载了1992年、1995年两次国际性文论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在中国学术界掀起“建树我国当代文论”的热潮。《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文艺理论期刊相继组织专栏或刊发文章参与并引领此次讨论。十余年来,文艺理论专家的观点与建设性意见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大热点理论话题。进入新世纪10年来,《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研究》、《小说评论》等文艺理论期刊又引入了“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现象学文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文化生态学”等西方文艺理论思潮进入中国学者视野。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内生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力量源泉。每一次国外文艺思潮中文艺理论期刊的大量译介与传播,都有效地指导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吸纳新元素,既保持自身文化独立,又坚持文化多样化,此外更给予中国当代文艺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在研究的广度、角度与分析思路上以引导。

文艺理论期刊中对外国文化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学术内容成果为我国先进文化发展与培植民族文化创造力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促进了一种更具民族个性、科学品格和解释效能的中国先进文化体系的建设。

文艺理论期刊是民族文化拯救和传承的重要平台

从全球范围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越来越被各国重视。传统文化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部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流露着静谧唯美的东方气质。在世纪之交,当代中国进入多元语境

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遵循商业准则、以金钱为逻辑的西方快餐文化陆续登陆中国,迅速席卷内地,使传统民俗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徘徊时期,大批有考古、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村寨招致拆迁,五千年的民俗文艺遗产有些正在不断消失,有些甚至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

这一次的文化思潮中,以《大长今》为首的韩剧等文艺“韩流”在中国的势头最为刚劲,迅猛风行,小到美容、医药、服饰、餐饮,大到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以及文化价值观,不仅形成了“哈韩一族”,甚至几乎全民参与。文艺理论期刊中记载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深刻分析了哈韩现象的渊源,为韩国文化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信息。韩国传统文化在韩国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全力打造下,韩剧、跆拳道、韩国民俗等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载体,已形成了韩国文化品牌效应,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传播。“哈韩”现象实际上是韩国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可见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还有如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成为美国的最大出口文化产品,现在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种用文化的方式在其他国家软着陆的现象不胜枚举。文艺理论期刊的研究始终关注现实,拥抱生活,在理论建树上很重视这样的现象,适时刊载了大量学者和有识之士的批判性反思引起了政府以及相关各方的关注,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韩剧”和“好莱坞”等当代文化思潮,在指引本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冯骥才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刊于《对外大传播》)、尤小刚的《“韩流”热中的冷思考》、张晓宇的《韩剧热播的批判性思考》(刊于《新闻知识》)等多篇文章极具代表性,为保护华夏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奔走呼告。

文艺理论期刊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到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度,呼吁民族遗产的保护与拯救。建设先进文化,强我中华要依靠的正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而建立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情感以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文艺理论期刊为大批文化研究者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构建了充分自由交流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引领与疏导大众,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本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创造出中华民族丰富优秀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艺理论期刊是先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湿地

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文艺理论期刊发展至今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品格。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文艺理论期刊以多元开放、兼收并蓄的胸怀,拓宽视野,及时汲取国内外文艺理论研究新成果,把握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新动向,并将目光到各种新生文艺现象,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与研讨。在具体的运作上,文艺理论期刊建立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稿件评审、推介及发行机制。将优质的文艺理论稿件及时地刊发出来,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源,使中国文艺理论信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迅速面向社会扩散,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一块重要的湿地。伴随着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兴盛与扩张,大众阅读逐渐倾向于直觉可感的理解方式和即时性的价值原则,使受众在顷刻间阅读满足得以实现,结果使阅读群体匮乏理性思辨,抽象思维能力日益衰退,久而久之,将形成一种丧失批判功能与否定功能的单面文化,令人堪忧。因此,借助文艺理论期刊培植大众思辨与创新能力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文化对外可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可以加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各地域、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创新先进文化的源头,更是永葆民族精神的根系。各地文艺理论期刊因其特有的地方文化与学术资源,每个区域的文化需求都不尽相同。各级文艺理论期刊在探索中塑造着各自独特的学术个性,丰富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特色。文化发展中,伴随着影视、网络等大众文艺样式的兴盛和地方经济、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一些地方民俗文艺类型萎缩,甚至消失。究其根本,是由于对这些地方的文艺样式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重视,乃至一些地方民俗文化得不到有效挖掘和保护。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地方文艺期刊对地方文化建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我国东北,辽宁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北方世代相承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东北大秧歌、奉天大鼓、二人转、小品和辽派评书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虽享誉全国,但是,当下辽宁区域的民俗文艺却陷入发展窘境,就民俗文化发展来说,一方面这些文化样式本身有诸多问题,如创作人才匮乏、演员队伍亟待提高等;另一方面对这些文化样式的发展和保护,其效果不尽如人意。辽宁地方文化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不容忽视,辽宁当地《社会科学辑刊》、《理论界》等二十多家文艺理论期刊对本地文化样式的研究给予关注,大力呼吁保护、振兴辽宁地域文化,在探索拯救与繁荣辽宁地域文化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限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期刊社本身的因素,相对于辽宁地方文化发展和保护的要求来说,所做的工作很有限,从中感到文艺理论研究期刊的现状不容乐观。

各地方文艺理论期刊最终融汇成探索与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洪流,把文艺理论与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湿地,指导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艺理论期刊的发展现状

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迫使文艺理论期刊生存境遇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当前,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阅读更注重消费与娱乐,文艺批评逐渐趋于淡化,文艺理论期刊社地位边缘化。在数量以及发展趋势上都不容乐观。当前市场化的大潮中,似乎所有期刊都要市场化运作。文艺理论期刊社也在积极尝试,但效果不佳。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迫于经营的压力出现了经营版面、收费刊发文章的现象。为改变发展困境,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还尝试扩充广告版面,却直接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的高品位、高水准的学术形象;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为扩大发行量,把部分发行任务分派给编辑,编辑疲于奔波市场,分散精力,影响了编辑工作,更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质量;有的干脆直接转向为其他行业期刊。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的质量,进而掣肘推动文艺理论建设的动力。文艺理论期刊社人才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各级文艺理论期刊社编辑薪酬待遇普遍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迫于生存压力,一些能力较高的编辑放弃期刊社工作转行另谋生路,导致文艺理论期刊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流失。这一切使文艺理论期刊整体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精品的打造,已成为当下文艺理论期刊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这样的境遇中,中国文艺理论期刊弥散着日益浓重的焦虑和危机感。

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文艺理论期刊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并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文艺理论期刊始终站在文化建设的前沿,为推动中国文化建设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改变文艺理论期刊的低迷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文学评论》,1984(6)。

2.孙大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十年述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4)。

3.黄德昌:《文论期刊发展的难度探析――以〈南方文坛〉为例》,《出版广角》,2009(9)。

4.邓玉萍:《辽宁地域文化的拯救与繁荣》,《理论界》,2009(1)。

5.李继晓、蔡成瑛:《对各种核心期刊评价方法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2)。

6.闫凯蕾:《打造韩剧――一个品牌的文化操作分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