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讲座;公共文化服务;河南省

随着人们对科学知识需求的日益增长,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逐渐成为其信息服务的新亮点。2006年4月,文化部颁布了《关于深入开展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的通知》[1],并决定将图书馆的公益讲座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指标之一。一时间,国内各级公共图书馆都积极举办了公益讲座,并掀起了举办讲座的热潮。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数量第一大省,近年来其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开展得如何?有什么特点?是否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基于这些问题,课题组选择河南省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开展公益讲座的内容、特点等进行调研,以便更为清晰地展示和总结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活动开展的现状。

1调查方法及内容

课题组采用网络调查与实地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的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或讲堂、讲坛)的情况进行调研,逐一登录这11家省、市公共图书馆的官网主页,浏览并记录开展公益讲座的相关信息。调研内容包括六个方面:讲座的名称、首次开讲时间、讲座周期、讲座负责部门、讲座活动地点和讲座主题内容。

2调查结果

课题组本次调查的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中,除河南省图书馆的“豫图讲坛”外,还有10家地市级图书馆持续开展了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特色的公益讲座,它们分别是:郑州图书馆的“天中讲坛”、信阳市图书馆的“申城讲坛”、鹤壁市图书馆的“鹤图讲坛”、开封市图书馆的“开图讲坛”、濮阳图书馆的“龙乡讲堂”、济源市图书馆的“济图讲堂”、安阳市图书馆的“安阳文化大讲堂”、焦作市图书馆的“焦图讲坛”、周口市图书馆的“沙颍读书讲坛”、南阳市图书馆的“宛图讲堂”,

2.1公益讲座名称的称谓

公益讲座的名称是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给读者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能使人们只要提到讲座的名称,就能很快对该讲座的质量、服务等有一个总的认识。对讲座名称的命名,河南省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名称主要冠以“讲堂”和“讲坛”两种形式。“讲堂”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翟酺传》,古代指佛教讲经说法的殿堂,现代多指教室;“讲坛”原来指集会时作为讲演的平台,现代逐渐泛指演讲讨论的场所。无论是“讲堂”还是“讲坛”,都是对知识文化交流空间地域的一种称谓。表1显示,以“讲堂”形式命名的有4家公共图书馆,占36.36%;以“讲坛”形式命名的有7家公共图书馆,占63.64%。

2.2公益讲座开讲时间及周期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的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开讲的时间有早有晚(统计时间以讲座更名后算起),公益讲座开展最早的是安阳市图书馆的“安阳文化大讲堂”(2009年4月),最晚的是郑州图书馆的“天中讲坛”(2015年3月),其余9家图书馆的开办时间则集中在2011年至2013年间。由此可以看出,相比国家图书馆或上海图书馆,河南省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的时间较晚。河南省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周期分为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其中有4家图书馆不定期进行公益讲座。进行定期讲座的图书馆的讲座周期又分为每月和每周,每周举办一期的有河南省图书馆的“豫图讲坛”、濮阳图书馆的“龙乡讲堂”等;每月举办一期或两期的有鹤壁市图书馆的“鹤图讲坛”、开封市图书馆的“开图讲坛”、南阳市图书馆的“宛图讲堂”等。

2.3公益讲座的负责机构及讲座地点

本次调查的河南省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主要负责机构均是本馆的二级部门,因各馆的部门设置不同,因而负责讲座的部门名称也不统一,有读者工作部、研究辅导部、读者服务部、社会事业发展部、业务服务部等。尽管部门名称不一致,但这些部门都是负责读者服务工作的。各馆对讲座地点的选择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因素进行:①一切为了读者,节约读者时间。②讲座是一种传播知识、文化、艺术的形式。③主讲人和听众的人数。因此,讲座地点多设在图书馆能够容纳一定数量人群的学术报告厅(有的图书馆称多功能厅、研议厅、阅览厅等)。

2.4公益讲座的内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的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专题讲座,如:河南省图书馆“豫图讲坛”的“为周易脱魅”讲座、安阳市图书馆“安阳文化大讲堂”的“人类本能行为探秘”讲座、鹤壁市图书馆“鹤图讲坛”的“淇水亲子故事乐园”讲座等。讲座内容是吸引听众的关键,要具有针对性和大众化,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大众的目的[2]。河南省的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广大市民的知识文化需求及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如传统文化、民风民情、健康养生、艺术鉴赏、金融理财、法律知识、国防知识、家庭教育、社会热点等内容。此外,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对讲座内容的策划不但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大众化问题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古代文化与现代热点相结合等特点,而且讲座的内容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科普知识,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紧跟时代步伐。

3河南省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的现状总结

3.1公益讲座各有特色

河南省的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名称都各有特点,它直接反映了该馆对讲座的定位、内涵和目标。如:南阳市图书馆的“宛图讲堂”、郑州图书馆的“天中讲坛”、信阳市图书馆的“申城讲坛”等,这些讲座名称蕴涵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3.2公益讲座开讲时间较晚

整体来看,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讲座多是集中在2010年前后开展的,讲座多以周、月为周期。公益讲座在时间安排上应有一定的连续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讲座次数可以适当增加,避免听众因等待过久而流失[3]。过短或过长的讲座周期对听众的需求都有一定的影响,课题组对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的成功讲座案例分析后认为,讲座周期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较为适宜。

3.3公益讲座都由专门的部门负责

课题组本次调查的河南省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部门具体负责讲座的策划、实施和运行,对讲座空间的营造都体现了“读者第一”“一切为了读者”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实地考察中课题组发现,这11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讲座除了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还与地方机构合作,将讲座搬到了当地的学校、企业、协会等场所,展现出协作共赢的趋势。如:2015年12月29日,“济图讲堂”走进国电豫源集团,为企业职工送上了一场精彩的“商务交际礼仪”讲座。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的通知[EB/OL].[2012-08-02].

[2]杨雪.对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服务的再认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4):92-94.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范文第2篇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国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民意。在正式的表达和代议机制不发达的情况下,自由、开放、虚拟的网络便承载着更多的民意表达、情绪宣泄功能,在此情况下,更为快便、畅通的网络民意应运而生且呈井喷状态。网络民意,指的是公民通过网络途径参与政府治理与政治生活,形成公共舆论和公共压力。因此,重视网络民意,是各级政府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W市网民活跃程度最高的虎山论坛为例,旨在分析面对不同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身份等因素集中在一起的网络民意,基层政府应对策略的成功与失败,以期能促进基层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网站论坛的兴起

2006 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门户正式开通,政府网建设“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以政务公开、民意直达、官民互动为宗旨的地方门户网站和论坛纷纷创建。W市是浙江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级市,2007年10月26日,中国W市新闻网成功开通(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批准,由市委宣传部主管、市政府新闻办和当地一报一台主办)。同日,开设虎山论坛版块,论坛创建之初,因虎山为W市著名地标之一,也是人气最旺的场所之一,人民耳熟能详,故取虎山之名,曰:“虎山论坛”。

二、民意表达与W市政府网站论坛的契合、互动与磨擦

1.契合

第一,民意的勃发。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群体、各社会阶层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常因突发事件暴露出来。以W市为例,2010年虎山论坛发贴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初步统计,虎山论坛发贴的主要内容涉及医疗纠纷、城市洪涝、地价创新高、空气污染、城管执法等社会热点问题。

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个人电脑改变了传统公共活动中近身集结的模式,成为公共生活的接口,人们可以在办公室、客厅等公共场所和个人处所随时与整个世界对话,以互动方式直接进行公共参与,网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拉平了公民身份现实空间不平等的诸多障碍。

第三、地方政府网站论坛的权威性与集中性。民众在维护权益时,个体的力量很渺小,网络使网民在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就可以参与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的行动,维权者提高了维权力量和成功几率,参与者获得了“高尚感”的精神满足。地方政府网站论坛集合了官方背景和网坛的便利性、集中性,因此更容易获得当地民众的选择和青睐。以“虎山论坛”为例:2007年10月26日,虎山论坛开坛;2009年4月1日,注册会员突破1万;2011年1月4日,论坛注册会员突破10万;2011年3月15日,论坛发帖量突破100万,点击率高达1.58亿。

2.良性互动:政府主动介入

公共政策的输入实质上就是民意的表达,公共政策应当是民意的体现。民意的表达需要合理的、顺畅的渠道,公共政策才能够合理地、民主地吸纳民意和社会利益要求,使之转化为有效的政策产品。

2.1倾听、采纳

2010年8月3日12点20分,一位网友在虎山论坛上发帖。这个题为《彻底根治我市水患的3+10措施》的帖子发表后,半天时间点击量就达1000多次,跟帖近50人次。8月4日,网友的声音通过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编报的《互联网舆情专报》,送到了市领导的手中。当天,市长作出批示。8月5日,市防汛工作会议会议邀请网友发言。面对排水不畅这个城市建设难题,政府没有慌乱,也没有简单地表态,而是真诚和民众进行沟通,认真倾听民众的诉求,以虚心、坦诚、负责的态度解决事情。此后虎山论坛出现了数量不少的针对W市发展的理性、详细分析的贴子。

2.2及时处理事件,维护政府形象与公信力

2011W市出现豪华葬礼事件,事件的影响从本地论坛迅速扩展到各大知名门户网站,W市政府没有掩饰问题,避重就轻,袒护相关人员,而是采用低调而快速的处理方法,对豪华葬礼事件的责任方作了严肃处理,有效地减弱了负面影响。

2.3及时总结,完善部门的处理机制

“7・26”特大暴雨事件后,市委宣传部表态:我们吃了信息不及时的亏。市三防办的信息主要发到市三防成员部门,绝大部分部门收不到信息。今后我们可以将防汛方面的紧急信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及时。相对而言,网络更加及时,要更重视网络的平台。以后台风来了,我们上虎山论坛告知市民。

3.局限与矛盾。

一是政府主动性不强。网络民意为普通公民利益表达创设了切实可行的渠道,但政府部门对是否回应没有强制性规定。政府机关对于网络民意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或者根本不处理,容易招致网民的怨言。如虎山论坛出现一题为《听说XX酒店》的帖子,发帖网友听说该酒店用地沟油被罚款,求问此事是否属实。帖子发出不久,迅速引起网友的围观跟帖。跟帖网友除了表示愤慨以外,更多的是希望能知道真相。5天后,一则来自酒店的声明出现在论坛上,声明称:卫监部门曾多次来酒店各门店取样抽查,均无发现,更无被罚款和关门停业之说。与此同时,记者采访政府部门澄清事件真相:该酒店目前没有受到相关部门处罚。此事件最终得到平息,但可以看到,在此事件中,主要是当事方的声明和记者的采访,政府部门没有主动介入,假如没有记者采访,事件的真相将很难明了。因此如何实现“网上”和“网下”的有效对接,如何使问题的处理形成制度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多元民意如何取舍。居高不下的房价、容易激化的医患纠纷、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一直是虎山论坛较热门,也是反响较多的贴子,发贴者往往极其愤慨、情绪激动。在这种情况下,一边是普通的百姓,另一边是房地产商;一边是患者,另一边是医院;一边是当地民众,另一边是上级政府。谁是主流民意?对于决策者来说,就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复杂的运算题,过程至关重要。决策要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但又不是实现多数人的暴政;既要保护每个群体的基本权利,又要体现科学和效率。面对此类贴子,涉及到不同阶层的利益博奕,加上矛盾不易解决,政府往往采取沉默,任凭民意“沸腾”。

三是民意的非理性化。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空间浓缩、时间维度向空间维度隐匿、人物身份不确定等特点,导致在意见领袖的影响和从众心理的暗示下,置身其中的个人在认知关系中被片面的集体主体性左右,丧失了个体的自主能力。“知情者”在网上发贴,评论者之间互换意见,随后以几何速度在网上传播,一个未经证实的事件能引发大规模的网络“义举”,但最终却侵害了他人的隐私、尊严。

三、地方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思路选择

民主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动作方式和制度安排。政府的民主性并不是要实现人民完全控制政府及其官员,而是要实现民众参政议政的常规化,网络民意是民众表达渠道的必然选择,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但是,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言论自由都不是一项绝对的权利。当网络表达出现了一定的迷失现象时,根源却并不在于网络。

1.从宏观上说,要逐步建立与完善促进民意充分表达的制度体系,并以制度的方式肯定下来

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是人民利益诉求获得尊重的基本保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构建公民社会不仅需要网络民意,更需要其它公共表达渠道的完善。网络民意是民意表达的一种主要途径,作为党委政府来说,无论虚拟世界的力量多么强大,都要通过现实的平台发挥作用,那种过分依赖网络舆论监督构建公民社会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要积极探索现有民意表达渠道更好反映民意诉求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以制度的方式肯定下来,引导民众向制度化、成熟化的民意表达渠道表达。现有民意表达渠道是我国社会民意重要的表达渠道,也是最基本的制度设计。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有13亿多人民,那么究竟谁能代表民意,谁来传递民意?法理上来说,最有资格最能代表的当然是人民代表。宪法规定,人大代表代表民众参政议政,表达人民的诉求,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吸纳民意的程度,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对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时间、方式、保障等作出制度化规定,努力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

2.从微观上说,高度重视网络民意,从制度上提升政府回应性

回应性包括二个层面,一是回应及时,二是回应到位。如果说对民意的汲取是政府对公众需求敏感度考验的第一道题的话,那么对民意的及时回应,就成为现实生活中刻不容缓的“第二套规定动作”。

2.1官民互动制度化

政府部门和其他各社会团体、组织要调整管理理念,改变旧的试图压制、约束网络言论的社会管控方式和思维模式,积极地回应网民的正当要求,从网络民意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如探索网络民意征集、官民对话、领导干部接访、领导信箱等形式,以公共参与的集体行动促成私人理性的公共运用,从而形成普遍共识的民意,输入正式的制度系统,进而使符合正义要求的社会秩序得以被建构。

2.2针对个案建立完善应急机制

要密切关注重要问题信息,积极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及时分析整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发帖、跟帖等形式,坚持“有理、有据、有利、有节”原则积极释疑解惑。一是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要拓宽新闻发言人的职责范围,在现有职责的基础上,要主动将回应网络民意纳入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利用网络平台,面对网络民意,新闻发言人应当依照统一口径在第一时间网络信息,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回应民意,或根据工作职能主动设置议题,适时适度把权威信息逐步提供给媒体和记者。二是融合民意渠道。做好网络民意和传统民意通道的联动和对接。各级官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博收集社情民意,按制度渠道上传。部门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开展网上。传统传媒公开报道网络上的探讨的热门话题。三是制定网络民意办理及问责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在网络诉求处理环节中发挥好中枢作用,加强网络民意的动态收集,对网络民意及时分类、甄别、处理和反馈,努力实现投诉有结果、处理有时限、谏言有回音。对因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解决网络民意不及时、不认真,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予以严肃问责。

2.3提升公民参与网络素质

在中国当下的现实语境下,公民意识、公民权利和公民社会等尚处于刚刚起步的不完备阶段,因此,培养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建构积极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高建生.体制转型中的民意表达及其约束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9(11).

[2]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角色变迁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11(1).

[3]陈相雨.公民社会构建中网络舆论监督效用的理性研判[j].新疆社会科学.2011(1).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范文第3篇

网络社区的特点

我认为,网络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博客、论坛一般对所有网民开放,允许网民就某一事件或现象发表个人观点和主张,使更多的网民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中,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只是让受众被动接受的信息传播方式,形成互动模式,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作为博客和论坛的经营者也会为增加点击率,故意就某一敏感问题而炒作,造成较大的社会效应。

二是网民言论的偏激性。博客与论坛的意见表达者由于处在匿名状态,容易表达情绪化、非理性甚至偏颇的意见,肆意攻击甚至发表不良有害信息,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对公众造成误导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舆论气候”,搅乱社会秩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私人信息的公共性。博客和论坛上的话题大量涉及私人领域,如个人体验、明星八卦、名人隐私等,严重侵犯个人隐私权,如“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个人资料的公开导致当事人正常的生活工作严重受到干扰。

四是网络意见的片面性。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网络意见尚无法均衡地反映社会各个阶层的诉求。复旦大学曾在北京、上海和兰州三地就媒介“知识沟”进行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占人口约2%的网民的社会结构特征是:年龄为18―35岁、高中以上学历、社会声望较好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男性占多数的群体。由于当前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差距较大,网络远没有像传统媒体一样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区域。而大部分的“网络舆论”风向来自少数活跃人的观点,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广大网民甚至民众的意见。

在信息全球传播时代,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毫无阻拦地越过国境,对信息输入国的国家造成威胁,政府单纯依靠屏蔽的方法已经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变堵为疏,合理利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正途。因此,净化网络空间,引导网络公共舆论,必然成为政府依法管理网上舆论的当务之急。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把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列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新时期加深对网络社区特点的认识,依法管理网络论坛、博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认识与应对

就山东省来说,目前全省各类备案网站超过10万家,论坛、博客更是不计其数,网民1200多万人,居全国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省,对论坛、博客的管理任务繁重,互联网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对论坛、博客等网络社区管理,我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政府主导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离不开有效引导和管理,政府作为主导角色,在代表充分社会正义的立场上,有效地保证了网络发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目前,以论坛、博客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成为了解社会情况,体察民众意见的重要途径;由于公众能够在论坛、博客等上面很方便地发表意见和看法,在网络的催化和放大作用下,很容易使一些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性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从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保持社会稳定需要看,政府必须对此高度重视。 一方面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互联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弥补网络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空白,强有力的约束不良有害信息传播,从制度层面净化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得互联网管理工作在制度和物质两方面的保障基础上,更加顺利高效地展开。

二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管理互联网,不仅是印度、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管理互联网,就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对互联网实行着十分严格的管理。尽管各国网络管理重点不同,内容各有侧重,但是管理措施、管理手段基本相似,就是坚持依法管理。总体来说,我国互联网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既遵循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因此要坚定不移定贯彻下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改进。要严格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网络社区的管理,对违法违规信息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山东省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了积极努力。实践证明,依法办网、依法管网,是加强互联网宣传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是要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是一个新鲜事物,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创新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扩大影响力。要掌握最新网上舆论动态,及时主动地进行引导,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及时表明政府的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影响力。引导网民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遵循网上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引导艺术。要通过精心策划,有意识地设置论坛话题,或者通过嘉宾访谈,引导网民理性讨论,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声音。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论坛;网络政治;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239-02

1 中国网络论坛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论坛又称为BBS,英文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则是“电子公告版”。目前的BBS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而是集信息、信息反馈、交流互动、文件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BBS论坛的特点有:

①话题广泛。由论坛成员的复杂性决定了论坛的话题多样性和广泛性。什么话题都有可能被讨论到而没有特别的约束。

②言论自由度高。因论坛的匿名性特点使得任何人只要上了网都可以在论坛发表言论,展开讨论,同时也可以对别人的观点发表看法而不必经过审查,网友的心里负担较轻。言论发表的自由度也高。

③强大的交互性。网络论坛的交互功能可以实现广大网友之间的迅速交流,对重大问题甚至还可以形成舆论。在论坛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上网友可以随时自由表达观点。如果对某一问题意见比较集中,可能会很快被升级放大,从而影响舆论,成为被关注的热点。

2 网上论坛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的三个层面

(1)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催生作用。

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催生作用,就是网络论坛所形成的舆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和结果,是指政府通过积极的网络行为,利用网络论坛的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搜集有利于政策产生的信息,从而制定合理论学的公共政策。四川郫县古城镇政府的行为就是一个积极的例子。他们充分利用“古城遗址”发展旅游业后,使古城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为了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广泛开展座谈会后,镇党委又在《致富中国》网上举办了专题论坛并公布了古城镇今后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规划、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运用论坛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在网站论坛开通后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的网民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2)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监督。

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监督,是指通过网民在论坛上自由发言对政府的行为和政策的制定进行监督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这种监督行为往往是在政府的政策出台之后,网民针对自身的利益对其进行的自发监督,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进行抵制。在2007年发生的“厦门PX项目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7年“两会”期间,一份由六位中科院院士和百位政协委员联署的政协一号提案,成为国内瞩目的焦点。这份提案建议暂缓投资108亿元、将为厦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厦门PX项目重新选址勘查论证。当厦门市政府以公开报道的形式,对若干民间疑问进行了解释。针对性地驳斥了将PX与吉化双苯厂爆炸相联系的观点,指出PX完全不同于吉化爆炸中的苯胺和硝基苯的剧毒性质。虽然政府已作公开说明,但依然有民众和政协委员抱有不易驱散的疑虑,除了对“万一发生事故”的不确定性外,还有对海沧区近年来环境恶化的既有事实的担忧。网络成为民众表达呼声的场所。在厦门著名的网络社区小鱼社区、厦门大学的公共BBS上,关乎PX项目的帖子,总会吸引数以万计的点击率,“保卫厦门”、“还我蓝天”的字眼屡现网文标题。厦门市民在网络论坛上不断发帖顶贴,吸引更多的厦门人去关注这个项目。在越来越多的厦门人积极宣传下,他们对项目改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他们在论坛上、QQ群上以及手机上积极商讨如何理性地行动。随后,厦门市政府综合各方意见,决定将该PX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并且厦门政府已同投资方翔鹭集团初步达成迁建意向。原本已经敲定好的项目在厦门人的集体反对之下不得不重新进行商议,通过政府与市民的多次对话最终项目进行了改址。厦门市民的胜利不仅是民意的胜利,亦是政府的胜利,因为民众通过艰难抗争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维护,而政府对于民意的尊重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现代化社会公共治理水平的提升。更是网络论坛作为第四媒体的胜利。厦门市民在与政府对话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网络论坛的力量,利用网络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并组织更多的人一起来关注厦门的未来,通过不停地顶贴来确保此事为更多的厦门市民所知,而在网络论坛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由漠然而转向了积极与政府对话,最终使政府向市民妥协,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的双赢。

(3)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影响。

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影响是指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到网民的关注,网民通过在论坛的言论来影响政策的执行,从而达到监督政府的目的。在2007年的网络事件中,“华南虎事件”无疑是网络论坛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的最有力事件。虽然现在关于虎照的真假仍然没有定论,但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一张被鉴定为真实的虎照在网民的质疑下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林业厅与网民各执一词,均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并形成了两派在论坛上持续争论。质疑的网民不断的拿出新的证据来证明虎照的虚假性,并要求林业厅重新鉴定,但林业厅却坚持认为虎照为真,在这场真假的博弈中,网民不断地关注着林业厅对虎照鉴定的进展,并通过制造声势来向其施加压力,在政府高层要求重新鉴定虎照后密切注视林业厅的动向,讨论政策执行的进展与结果,网上论坛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监督的场所,它使网民之间的信息共享更为快捷和简单。

3 网上论坛的管理与舆论引导

(1)网上论坛与网络舆论。

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网上论坛对中国公共政策影响主要在三个层次,但这三个层次并不能代表论坛对中国公共政策影响的普遍现实,事实上这些事件都表现为偶然的群发性突然事件。而论坛之所以能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主要在于网络论坛使言论聚集成为了网络舆论。正因为这样,网络论坛的影响日渐扩大。熊澄宇教授指出,“网络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公共空间以展开对公共领域问题的讨论。在网络空间,一方面网民可以各自发表意见,另一方面通过超链接,将各种观点的新闻网站呈现在大众面前。”而在这其中,网络评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网站论坛的评论员所作的评论,或是网友在论坛发帖,无论是上千言的文章,还是三言两语的碎语,网络评论使话语权第一次自由归属于普通民众个人。网络言论的蓬勃发展,使得媒介不再是信息的垄断者,普通受众也不再是单纯的受众,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扩大,可以对真实做出自己

的独立判断。更重要的是,网络论坛使普通人获得了发表并且广泛传播言论的途径。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都充斥于网络中,人们的视野也得到扩展,网络言论的目的也由“信息共享”开始转为追求“思想共享”。

(2)网络舆论的两种倾向。

中国网络舆论在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中国互联网上的“愤青”现象正是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将互联网作为情绪发泄和言论发表的平台,而且已开始在中国特色的政治氛围里,小心翼翼地探试水温,逐步尝试将言论转化为行动,这些已在保钓人士自行租船前往水域宣示的行动中得到体现。在中国民众参政意识不断提升的今天,网络民族主义势必会对政府在某些外交问题上的决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点从中国民众用激烈的言论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高层在与日本的外交政策上考虑国内舆论的行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在国内,官员腐败、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不公等大量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使网民不满和失望的情绪蔓延。他们将不满通过互联网来宣泄。尤其是在遇到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互联网便成为他们集中表达情绪的场所。传统媒体在“舆论导向”的压力下,对事件主要是正面的报道,或者是平衡的报道,而在网络上则完全不同,网民的言论更多的是对问题的揭露和现实的批判。

(3)网络舆论引导的困难及对策。

在网络言论逐渐开放的同时,网络言论的自由化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网络色情问题、谣言流言问题、隐私与炒作问题、国家机密泄露问题、文化入侵与民族观念淡薄问题等相继出现。如何在保护言论自由的情况下对网络舆论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引导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舆论引导的困难主要是噪音问题、开放问题、经验问题。网络是柄双刃剑,在一片嘈杂声中,有理性的呐喊,也有鱼龙混杂之族。由网络匿名性带来的放纵心理,致使网民理性的思考淹没在大量口水和嬉笑怒骂中,影响了理性的传播。加上网络无国界。我国的互联网管理又处在起步、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无可奈何,给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困难。笔者认为这种管理和引导还是要从网络论坛传播的各个环节入手。网络论坛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集合体。

(4)言论自由背景下的论坛与开放的政治参与。

传统文化公益论坛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多发,其发展态势是: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热点议题;网络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草根”已成为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事件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域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有: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的激增;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关键词:网络公共事件;政府应对;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8/09-0185-05

网络公共事件,在广义上是指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在狭义上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响应,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影响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网络公共事件主要发源于一些在线人数密集的论坛、社区和博客等,其传播方式主要是先在论坛博客发帖,再通过其他论坛博客转载,或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以引起其他网民的关注和大规模的响应。[1]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网络公共事件发生的领域多、频率高、规模大、来势猛,影响力强,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态势,这对政府及时有效应对提出了更高要求,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网络公共事件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特点及态势

近年来我国网络公共事件呈多发趋势,其基本特点是:参与人数、规模和形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事件多属地方性、区域性和行业性的抗议言行,且呈零散、偶发状态;事件背后一般都有具体、特殊的经济民生利益诉求,虽以非规范的体制外行为表达出来,但并未谋求体制内权力的再分配;事件反映的是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而不是与执政党之间的权力争夺;事件中非组织化情绪、谣言和其他偶然因素起很大作用,并反映出一定的社会张力;事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2]据调查,2009年全年所有舆情指数在90分以上的网络热点事件有20个,其中有64.2%倾向于对负面性信息的高度关注,仅有9.8%关注正面信息,26.0%关注中立信息。在这些网络热点事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争议”、“官员”、“最牛”、“死亡”、“言论”等一些争议性话题和负面性新闻信息,关涉主体主要是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公职人员,其中近60%涉及公检法系统、职能部委、市和县级政府官员;涉及的领域有1/3集中在社会与司法、执法领域,因公检法系统和城管部门的不当行为而引发的网络事件占19.9%,因政府官员违法乱纪引发的热点事件占16.6%,因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引起网络民意反弹或支持的热点事件占12.9%,因国际事件引发网络热点事件的比例为14.5%。同时,这些网络热点事件的首发论坛,有37.5%来自市级及其以下论坛,20.6%来自天涯、猫扑等主流论坛,15.7%来自地方新闻媒体论坛;其传播路径大致是:市级以下论坛――网络搬运工――天涯等主流论坛――网络搬运工――各类论坛。在持续时限上,平均每个网络热点事件的议题活跃时间为16.7天,持续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议题占总体的85%。[3]15-25

当前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态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重大社会公共问题日渐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议题。我国加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累积的一些历史矛盾和问题,使得公众对于公权力如何参与社会利益调整极为敏感和备受关注。如“最牛钉子户”、“温州赴美考察团”、山西黑砖窑、厦门PX、“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等。这些话题引发的网络公共事件大多是负面的,且呈一边倒批判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整个社会情绪的悄然变化和网民参与意识的萌发。

网络内外、线上线下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多数网络事件都聚集着各种有直接利益冲突和非直接利益冲突的主体,加上网络传播的快速、放大、高效等特点,使得网上、网下联动发生的现象有增无减。

“草根”已成为中国社会议程的重要推动者和设置者。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的议程设置是指,公众通过媒体知晓事件或问题,依媒介提示的角度思考,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的看法,或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与公众对该事物的重视程度成正比。[4]当无数的观点、意见和言论进行自由平等的交锋和辩论时,部分文字表达能力强、问题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网民,成为左右其他网民看法甚至控制整个网络舆论发展方向的“意见领袖”,他们主要包括被评选出来的人物、论坛的版主、网络名人、网络知识分子等,其意见和看法不仅对网络民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会主导社会议程设置,甚至成为公共议程的设置者,从而推动网络舆论达成共识。网络的兴起,不仅为每个公民表达民意提供了“麦克风”,而且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从而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生态、政治力量的对比和社会政治的游戏规则。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是,社会议程的设置者和推动者开始向“草根”民众倾斜。当前,我国网络意见领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精英阶层,其中开始出现不少成长于基层、代表社会底层大众的“草根”。

发生地正由中心城市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县域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国发生在县级以下的网络事件占当年总量的17.5%,其中在热度为90分以上的网络事件中,发生在县级以下和全国性范围内的网络事件各占35%;在引发网络热点事件的原帖中,近一半来自市级以下的基层网站和贴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底层为弱势群体的聚集地、各种社会矛盾的始发地和多发地,如果矛盾化解不及时,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懑情绪极易被点燃,从而影响基层社会的稳定。[3]263

二、网络公共事件形成机理分析

Web2.0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网民数量激增。相对于传统的网络发展模式,Web2.0改变了以往信息过分集中甚至垄断的局面,具有需求个性化、内容互动化、可读可写和“全民参与”等特点,能够通过博客、QQ群、论坛、手机、微博等不同层面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使呈现的内容更具个性、分散性和交互性。Web2.0不仅赋予网民自由、平等参与信息流通的权力,而且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为公众表达心声、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这一革新技术的问世,直接引起中国网民数量的剧增。据统计,至2011年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亿。这就意味着众多网民有机会通过网络以较高的效率进行单独或多人交流,并对某些公共事件即兴发表不同看法,甚至意味着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组织群体性活动,志同道合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集聚,而不必担心花费或活动的规模,从而对现实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客观上既为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实可能,又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应对带来巨大挑战。

新旧社会结构间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经济、阶层、组织、城乡、利益分配、人口和家庭等社会结构的日趋多样化,导致底层群众思想意识混乱、价值观偏离,心理归属感缺失,产生权益被剥夺感、悲观失败感和对社会的普遍不信任感以及仇官仇富等情绪。因城乡差距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国企改革、城市拆迁征地、群众就医入学就业等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公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政府需要着手解决的难点问题。长期累积的社会问题和怨恨情绪,加大了人们的生存压力,因而寻求网络这种言论自由度较大、人身威胁风险较小的诉求渠道,以致形成网民一呼百万应的泄愤情绪和维权方式。由于权势阶层与底层民众的矛盾不断激化,一旦现实或网络中有关乎民生、民情、民权的偶发事件,极有可能酿成网络公共事件。

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与网络民主意识的增强。由于现实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民意上达作用较为有限,各地接待群众的效率偏低,对越级上访严防死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虽然比较权威、理性,但是表达内容需要层层把关,严格审核,一般百姓难以接触,其舆论监督功能不足,导致体现政府公信力的常规性民意表达渠道和上情下达的时效性受阻。随着网络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和网民政治意识、参与意识的逐步萌发与增强,公民的权利生长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已不再被动地等待被赋予权利,而是逐渐主动争取本属于自身的一些权利。公众诉求的被忽视和表达渠道的不畅通,使得民意诉求被“挤压”到道德约束、行政约束和社会秩序约束相对薄弱的网络平台中,各种网络事件频繁发生也就不足为奇。

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和官民关系的紧张。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断裂已成为社会基本特征,社会信任体系趋于解体,不信任感已深入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并困扰着社会每个成员。而政府违法乱纪行为的不断出现,又使得人们对政府的消极刻板印象与日俱增。他们用怀疑一切、有罪推定等心态打量一切,只要网上或现实中发生任何一点事件,就会以放大镜的心态,关注事态的每一步进展,期望事态向着他们所期望或担忧的方向发展。[3]260如果事与愿违,事态就会在众声喧哗中逐渐脱离官方控制而集中爆发。

地方党委政府的不适应和处置手段的薄弱。由于传统政治生态的影响,当前我国各地应对网络舆论公共事件的措施大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个性化,尚未上升为普遍意义上的执政理念,更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应对化解机制。相当一部分政府及其官员对网络社会事件不适应,他们畏惧、厌恶甚至拒绝网络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不善于通过网络与民众沟通对话;在网络管理方面,他们认为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量进不去,束手无策,导致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或竭力堵塞,或惊慌失措,或无动于衷,或反应迟滞;在处置方面,他们的态度是“媒体不曝光不查”、“群众不堵路不查”、“上级不批示不查”。

三、预防和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群体件事件警示我们:底层社会潜隐的结构性压力和对立、排斥力量正在增大,且容易被激活、表面化;留给社会治理可供选择的时间、空间已变得逼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大众媒体之一,其传播方式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改变着舆论传播格局。笔者认为,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策略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相结合的原则,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和构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

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传播规律。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客观上为网络公共事件加速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工具的不断出现和相互影响,由网络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论危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正在日益加剧。从传播快捷性上看,网络舆论生成后,一般3小时内会有所反应,6小时内得到传播,12小时内形成第一轮冲击波,24小时内达到首次高潮。从传播时段上看,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从人际传播上看,危机发生初期的信息传播频率最高,网民讨论、转贴、留言的强度和频率与舆论传播的速度广度和网民情绪成正相关关系。从网民的角度看,其知情诉求,与危机的危急程度、政府沟通媒体和公众的能力成正相关关系,其中,弱势群体更关心政府表态和政府网站的权威信息,知识阶层则更关注事件的内幕和真相。由于75%的重大事件在报道的2-4天内被网络关注的程度最高,因此,在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中,当地政府3天召开5场新闻会,仅6月5日,当地政府网就了13条消息,涉及事件发生、伤亡情况、救援情况,到政府官员赶赴现场等方面。认识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研判和有效引导。

健全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机制。网络事件的基本发展轨迹是: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发生――信息不透明――网上猜测、质疑之声愈益强烈――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不断报道――网民情绪激愤――事件矛盾激化――政府领导表态――报纸、电视、网络等新老媒体立体式互动传播――问题解决。可见,我国处理网络事件的基本政治逻辑是“用更高的权力制约较低权力”,并非以权利制约权力,从而导致百姓将网络维权视为唯一能够倚重的有效渠道。这种方式固然是最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但却映射出网民在表达诉求、维护权益方面的“网络依赖症”,进而折射出利益表达机制的短缺和不足。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好的制度并不表现为其中是否有矛盾或冲突,而是表现为能够容纳矛盾与冲突,并具有化解矛盾与冲突的能力。[5]有学者认为,如果公众在狭窄的利益诉求制度下缺乏其他表达渠道,全都依赖网络进行表达,社会秩序就会趋向紊乱,民主诉求就会成为一种不可控的网络暴力。所以,应畅通网内网外的民意诉求渠道,在坚持平等参与和共同协商的原则下,尊重网络民意所体现的公民责任、公共意识、平等观念和法制精神,完善人民大会代表制、制度和司法制度等权益表达机制,促进网络民意与体制内外的各种民意有机结合,提高民意诉求在民主、科学、理性和法制等方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

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由于网络的无界性会导致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被进一步放大,导致任何一个地域性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全国的网络舆论危机。何网络事件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潜伏期。在潜伏期内,有长期积累的大量舆论产生和社会矛盾的积累过程。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重点在于预防,建立及时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地域性论坛的相关舆情热点,是防范案件演变为事件甚至是影响波及全国的源头之策。其一,建立网络舆论汇集和分析机制。善于捕捉普遍性、苗头性舆情,对于已经出现的小道消息和谣言,务必做到早发现、早调查、早澄清,以防谣言发酵或者互相转化,进而增加消解难度。其二,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制定预警方案,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防止引起各种政治风险和社会危机。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深度加工和技术检测,分析舆论特点和趋势。其三,对于现实中潜在的舆论暗流要提前预警,积极争取时间、争取主动。

确立政府作为“网络舆论领袖”的角色地位。首发权决定主导权。一旦失去引导舆论的主导地位和良好时机,网民情绪就会淤积,容易点燃事件的引爆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强调: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政府成为“网络舆论领袖”,是引导网络舆论的基石,也是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防止网络公共事件发生的目的之一。这就需要:确立政府在网络舆论管理中的导向意识和地位,确保其在筛选网络舆论要素中的权威性,使政治领袖和政府机构对网络舆论的解读,成为所有舆论主体观点和意志的基础,并形成舆论方向一致的格局;对于网络舆论热点,必须抢占第一时间、统一口径,利用主流和权威媒体,主动、迅速、全面、准确地信息,抢占引导网络舆论的主导权;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对依法应予公开的信息,应采取符合该信息特点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公开,构建多层次的信息平台,扩大社会知情范围;设立并完善网络发言人制度,努力实现“舆论反转”,变“严把关”为“巧指路”,变让人们“看什么”为教人们“怎样看”,变以“堵”为主为以“导”为主,通过“说服”来把握和引导舆论走向;对于国内外发生网民关注的民生社情问题时,要及时请有关政府官员和相关专家及当事人做嘉宾访谈,用主流、权威及真实可信的声音占领论坛,并在与网民讨论中整合、梳理杂乱无章的信息,在互动中引导舆论;关注事前、事中、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不断事件处置进展方面的信息,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进一步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促进政府议程、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影响。[6]

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化和长效化。网络问政,是指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通过手机、电脑、视频、微博等网络载体相互沟通联络,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向政府及其官员对当下政府所处理的各类问题矛盾所依据的政策法规制度、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合理合法的赞赏、质询、批评和监督,甚至提出改善的建议与相应的解决方案,目的是把网络和社会政治文化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搭建官民互动、上下沟通的桥梁。要实现网络问政制度化长效化,首先,政府官员必须调整执政心态,适应网络社会扁平化、多向性和开放性的“共景式”治理模式,理性看待网络的建设性和破坏性,对其功能扬长避短;理性对待网民的言行,宽容其非理性言行,引导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监管;既要上网访民意,又要下网解民忧,更要积极吸纳网络民意,及时完善现实政策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及其官员问政纳谏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其次,主动融入网民,以平等的身份、坦诚的心态和平民化的语言,与网民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表达意愿;对涉及民生民声的热点问题,要从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创新,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对思想文化方面的引导,要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态度,辩证分析、区别对待、妥善把握,努力使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体现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透明政府的良好形象;再次,进一步深化政治、行政和社会等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社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增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提高政府公信力,真正实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建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话语沟通机制。目前,我国的社会话语机制大致呈金字塔特征。由于不同群体、不同阶层间的对话沟通机制尚未形成,不同利益团体间的误解、彼此间的刻板印象越来越深。政治精英占据绝对制高点,经济精英利用财富支撑其话语霸权,知识精英的话语空间日趋扩张,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日益边缘化。由于整合各种话语力量、平衡不同利益需求的公共政策低效或失灵,导致各种社会冲突有增无减,同质同类性网络热点事件的不断演绎,只能令网民公众对社会更加失望和暴戾,甚至产生“审丑疲劳”,从而将对部分制度的不满和失望转化为对某些阶层全体成员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不满和“仇恨”。因此,给网民以更大的话语表达空间,给网络内容一定的宽容尺度,不仅是一种文明进步与公民权利的逻辑所在,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种政治安全需要。

此外,政府还应为净化网络环境在完善网络管理政策法规、培育理性网民等方面不断探索出新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苏楠.网络的应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4).

[2]单光鼐.2009年的基本判断.[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4).

[3]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4]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