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范文第1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作文能力,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思考与分析往往缺乏广度与深度,还需要借助老师的激趣、点拨与引导。在教学中要激其好奇心,更要促其创新性。学写公益广告,就是希望让学生走向社会(课前搜集广告资料),体验生活(感受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方法),交流感受,创新与设计(尝试设计有创意、有教育意义的广告)。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创编公益广告感受公益广告的艺术之美和人文意义。

2.认知目标:了解公益广告语这种应用文体及其特点,了解公益广告策划的创意性、教育性。能学以致用,进行简单的创作。

3.能力目标: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公益广告的表现形式,能学以致用,进行简单的创作。

2.教学难点:能将自己现实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公益广告的教育形式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公益广告的视频及平面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感兴趣公益广告材料,充当“小记者”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拍照曝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话题

1.比较两幅不同的广告宣传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看电视的时候难免接触到形形的广告,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幅广告宣传画,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幅广告宣传画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一个是商业广告,主要是宣传商品和企业。一个是公益广告,宣传一些社会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思考如何更健康地生活。

【设计意图:创意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和亲近感,开头通过师生交流,比较两幅广告宣传画的不同之处,能让学生有话可说,从而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2.比较下列两种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文字材料:

树木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植物,它在地球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生物的角度讲,它为我们提供生存必不可少的氧气,所以我们得保护它。对于那些滥伐者,我们应该谴责,他们应该受到惩罚。

广告宣传画: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公益广告是最具冲击力和创意的语言形式;而且与商业广告相比,它更能体现真、善、美的精神。

师(总结):公益广告是一盏灯,它能照亮茫茫黑夜;公益广告是一缕阳光,能温暖人们的心田。今天我们就以“公益广告”作为这次作文活动的主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对比分析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二、小小观察家――激活思维

1.了解公益广告宣传画的构成

(1)老师幻灯出示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公益广告宣传画。

扶贫助学,还孩子一张真正的课程表

师(动情讲述):广告的画面很简单,在已经斑驳的墙面上,露出了歪歪斜斜的一角破旧不堪的黑板,上面用粉笔画着一张课程表。但这又是怎样的一张课程表呢,在本应标注着数学、语文、自然、音乐等科目的地方,却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挑水、喂猪、割稻等各种各样的农活。广告画的空白处写着:“扶贫助学,还孩子一张真正的课程表!”

看到这幅广告画,我的心灵不禁感到一阵颤动。显然,这并不是一张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课程表,但却真实地反映出了同在花季的城市与贫困地区孩子生活的天壤之别。当城市里的孩子在书声琅琅的校园中享受着快乐的学习生活时,贫困地区的同龄人们却迫于生活的艰辛,早早辍学在家,在无休止的劳作中度过本应属于校园的每个日日夜夜。公益广告中的“课程表”和其实际内容的强烈对比,深刻地凸显出“扶贫助学”这一所要表达的主题,而“还孩子一张真正的课程表”的呼吁更是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的“抛砖引玉”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找到分析公益广告作品的角度,同时也为学生示范了表达的方式方法,即“发现+感受”。】

(2)师: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公益广告画,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幻灯片显示)。说说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评说。)

【设计意图:练说环节过后及时引领孩子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提炼和深化。】

(3)欣赏了这么多优秀的公益广告作品,同学们明白了公益广告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学生发言(师板书:主题、图片和文字)。

【设计意图:“窥一斑而见全豹”,一个实例的呈现和解剖,通过学生自主发现、质疑及小组间的交流合作,经老师点拨、指导,从而得出“由此及彼”的结论,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探究公益广告词的语言特点

广告上的文字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告词,广告词其实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能用简短的几句话甚至几个字来表述深远的含义。

(1)出示“请勿酒后驾驶”的公益广告宣传画。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公益广告有什么创意点?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修改广告语,强调广告语的实用性的同时还对学生提出了“生活化、文学化”的要求。】

(2)这幅公益广告画面清晰、明了,创意独特。但是宣传语采用直白式,可能缺少文学内涵和人文关怀,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还可以设计出哪些宣传语,推荐一人汇报,比比哪个组设计得多。

(3)全班交流反馈,总结广告语的修辞特点。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如对偶、对比、仿拟、比喻、设问、排比等,可以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

举例说明(幻灯出示):

①对偶:“若要亲人勿牵挂,酒后不要把车驾。”

②对比:“一杯酒,千行泪。”

③仿拟:“但愿人长久,平安永相随。”

④比喻;“酒,是你幸福生活的杀手。”

⑤设问;“你想让家人幸福吗?你愿为社会和谐做贡献吗?请勿酒后驾驶!”

⑥排比:“我承诺!若饮酒,不驾车!”

【设计意图:前面对公益广告的欣赏和解构为孩子们的自我创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环节设计先以图片直观展示震撼学生心灵,再用充满感情的话语进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冲动。以15分钟时间限制来提高效率,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全面参与,获得成功体验。不仅让学生在练习中学得技能,并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但真正创编一个有情节的公益广告故事,对很多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所以为了降低难度,拓宽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解决编什么、怎么编的问题,老师特意安排了“公益广告宣传画设计大赛”,从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评一评四个环节达到思考――付诸实践――总结反思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公益广告宣传画创作大赛

1.情境激励,明确创编主题。幻灯片展示学生在课前所拍摄的一些社会不文明现象,畅谈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明确创编主题。

2.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板书提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关爱他人、敬老爱幼、环境保护、禁止酒后驾车、勿随地乱扔垃圾等角度去考虑。

3.根据主题的需要小组分工合作设计画面、文字。

力求文字简练、言简意赅;图像要清晰、明了、醒目;创意要独特。

4.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的图文式公益广告。

主要介绍自己是怎么想到要设计这个广告的,这个广告什么意思,有什么设计目的等等。

5.学生从画面、广告语、创意角度予以评价,决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词作奖、最佳画面奖。

【设计意图:创作大赛这种形式能够满足学生乐于创作、乐于表现的心理。互相诉说,让学生在分享中充实自己的素材,在交流中整理自己的思路,为下一步的写作打下基础。】

四、学写公益广告脚本

有了创意的平面宣传广告画,让学生改编成剧本,并进行公益广告表演。

1.请学生观赏英国呼吁禁止酒后驾车的公益广告视频,结合杭州早前出现的几起酒后驾车事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下水文示范。(附后)学生自主探究广告脚本创作要素。

幻灯片出示:

(1)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2)丰富多彩的画面。

(3)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

(4)突出主题的广告语。

【设计意图:创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和拓展,在学生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之后,鼓励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从而能以创作公益广告脚本的形式有创意地表达出来。为作文学习赋予了一层社会责任意义。】

五、角色体验,学生独立创作

各小组把自己绘制的公益广告宣传画改编成脚本,并进行公益广告表演。

【设计理念】

创意作文的内涵遵照《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借助一系列打破思维框式的写作活动,将每个儿童所固有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培养和开拓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发学生跳出传统写作的模式,自由、活泼地写作,并逐渐能自如地运用文字表情达意。

1.创意萌动的基础来源于生活

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公益广告以其独特的创意、发人深省的广告语言,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令人们感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和震动。我设计的《学做公益广告策划人》就是希望学生在搜集生活中的公益广告材料的同时,增长有关公益广告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自己设计的简单的公益广告进行宣传,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和教育更多人遵守道德规范,做文明公民的目的。设计的选材符合“习作为生活服务”“我手写我心”“文贵于真”的习作教学宗旨。

2.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联想,开拓创意展现空间

儿童时期是最富于想象力的时期,香港教育专家研究得出:“引导幻想”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因此创意写作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本课中选取了大量公益广告宣传画,在帮助孩子们理解主题的同时,也逐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学生可以从已有的作品中的各种创意画面和文字中得到启发,逐步开发出自己创作的潜力,组织作文材料时有效地将生活与想象、联想结合起来,从而诞生出有品质、有内涵的公益广告作品。

3.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形式激发儿童更多创意

有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写作素材。公益广告创作的素材有的是学生本身已经占有的,有些是经由师生共同努力发掘、派生的,在这种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感染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产生奇特意念。让学生在分享中充实自己的素材,在交流中整理自己的思路,为下一步的写作打下基础。

4.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儿童完成富于创意的文章

创作大赛这种形式能够满足学生乐于创作、乐于表现的心理。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评一评四个环节达到思考――付诸实践――总结反思的目的。这种竞赛活动的特点是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使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达成想象的互动,在浮想联翩中激发创造性的火花。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自然地锻炼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且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有利于他们写出富有表现力的文章。

【教师下水文】

公益广告:请勿酒后驾车

背景音乐:舒缓而宁静,给人以祥和温馨的感觉。

场景一:乡间屋后的草坪上

伴随着柔美的音乐,一个天真烂漫的小男孩和自己的家人正在自家屋后的草坪上享受着欢乐的时光,他向妹妹发起了足球比赛的邀请,显然小女孩对此并不感兴趣,她推着她的玩具车自顾自地玩起来,只剩下玩具小熊坐在寂寞的一角。男孩灵机一动,让玩具小熊充当起了临时守门员,只见他抬起一脚,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应声入网,男孩兴奋得手舞足蹈。父亲看到这可爱的一幕,禁不住跑过来把孩子抱起来旋转,绿茵茵的草地上洒满了这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场景二:不远处的一个室外足球场

一个年轻人应邀参加伙伴们的一次业余足球对抗赛,他们的球队齐心协力最终获得了胜利,兴奋异常的他们决定喝酒庆祝。在觥筹交错间他们还热烈地交谈着刚刚结束的那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年轻人的眉眼间是抑制不住的骄傲和得意。

场景三:乡间的路上

或许是因为带着几分酒意,或许是因为胜利让他太过于兴奋,他一路哼着小曲驾驶着车辆,不料前方正行驶过来一辆大卡车,等他注意到时,已经躲闪不及,伴随着刺耳的撞车声,他所驾驶的车辆冲出了路边的护栏,在空中翻了几翻,落到了那间乡间房屋的草坪上,伴随着孩子惨烈的叫声,车子无情地撞向了正在踢球的小男孩。

(背景音乐由舒缓变得尖利而高亢,仿佛在控诉。)

场景四:乡间屋后的草坪上

男孩的父亲听到车祸声从屋里飞奔出来,抱起被车子撞死的孩子的尸体悲伤地痛哭流涕。(背景音乐由高亢转为低沉,似乎在为孩子不幸的遭遇而哭泣)而从失事的车子里爬出的年轻人满脸鲜血,目睹了这悲惨的一幕,眼神里写满了懊悔。

这一瞬间,整个画面由先前的明媚转为暗淡。

结尾字幕和画外音:为了您的家庭幸福,请不要酒后驾驶。

课间操

人生的秘诀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这是人生一半的秘诀。”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范文第2篇

本次会议受到教育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广大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以其学术研讨的权威性吸引了全国除、海南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近4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

本次研讨会是以今年3月音乐教师教育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为起点的,共收到各地音乐教师踊跃参评的教育论文1078篇。经过评选,获奖文章有95篇。其中,一等奖14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48篇。在研讨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并邀请部分获奖者进行论文宣读与交流。

18日的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斌主持。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杨瑞敏,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广州大学校长庾建设和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润培先后致词。杨瑞敏理事长在致词中谈到,“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对音乐教师教育的实际工作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为推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专业化教师做出贡献。”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本次研讨会的资助者,表示该企业一直着力支持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协办本次会议是“取于社会、用于社会、永远服务于社会”的企业宗旨的体现。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长、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先生做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新形式》的学术报告。他明确提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得益于教育的开放、体制与教学的改革,并从这两个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近年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顾明远教授在题为《师范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报告中强调我国音乐师范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优秀的师范教育是强国兴邦的保证。两位专家的权威身份和高屋建瓴的视角,使得研讨会开幕之初就具有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起点。

大会还邀请到俄罗斯、德国、日本等专家前来共同就音乐教师教育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日本专家柘植元一和德国专家曼弗雷德・斯乌瑞茨分别就《日本音乐教师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和《德国大学学校音乐教师教育》的主题,向参会者介绍了日本和德国音乐教师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俄罗斯专家阿普杜林・爱德华・鲍里索维奇在《俄罗斯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的主题演讲中,不但介绍了俄罗斯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学体系,展示了俄罗斯小学的音乐观摩课,还带领大家演唱了俄罗斯的歌曲,让参会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卡巴列夫斯基教学体系的内涵与优秀成果。在精彩的讲座之后,三位专家与会议代表分组进行了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大家分别就日本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德国音乐人才培养体制和俄罗斯音乐教师教育体系的变革等许多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专家与代表们的发言都非常有学术价值,大家各抒己见,严谨的学术思维一次次碰撞出火花。通过讨论,代表们在比较中外音乐教师培养方面的异同中,开阔了思路,对大会的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多感性的认识。

大会还邀请了长期活跃在高师音乐教育一线的专家做主题演讲。首都师范大学郑莉教授在《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呼唤教师教育精品课程》的主题演讲中,通过介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部级及北京市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明确提出,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面向基础教育,坚持面向未来教育,坚持面向实践教育;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副教授的主题演讲《面向教育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科》,是围绕着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框架、学科建设等具体问题展开的。她认为学校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成长的一切条件,并根据具体实际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江西师范大学徐希茅教授在主题演讲《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中提出,应构建灵活而又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应用型音乐教育培养方案,探索有自身特色的音乐教育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专家的演讲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国内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状况,为代表们提供了大量实践性的信息。

针对我国音乐教育科研落后于教学改革实践并相对薄弱的现状,大会邀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美育与艺术教育课题负责人吴健博士作题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回顾与展望――兼谈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科研动态与课题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从宏观的角度为音乐教师怎样拓宽教育理念和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将会对今后音乐教育科研带来有效的推动。

研讨会上,还为8位一等奖获奖者安排了论文宣读,使本次研讨会开得更富有针对性。论文《怎样的“高材生”好用――来自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察与思考》《从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看音乐教师教育》等,与大家分享了来自基础音乐教育一线老师们工作多年的观察所得,总结出了真正符合要求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为此次会议写出了精彩的一笔。

会议围绕主题安排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方式。分组主题论坛为参会的专家与代表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代表们在各分组负责人的主持下,就高等音乐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探究、高等音乐教师教育民族音乐传承等研究方向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在9月21日的闭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安国教授代表大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此次会议是在我国教育事业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教育大环境中,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改革,已取得6年实践经验,正进入反思、调整、总结、完善的深入发展阶段,在教育部已推出《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两份重要文件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这样的教育大背景,既给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又给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问题。”就会议研讨内容,王安国教授总结道:“大会研讨的内容,紧扣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主题,围绕我们对未来音乐教师培养、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一系列相关议题,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整个研讨具有较高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研究起点。”接下来,王安国教授对到会专家的学术报告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尤其对杨瑞敏理事长及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多年来为音乐教育事业倾注的心血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会场上,响亮的掌声代表了大家深深的敬意。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范文第3篇

学乐器,从“钢琴”开始

小孩子4、5岁开始学乐器,钢琴最好。曾经有学者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钢琴有几大优势:

其一,钢琴有88个键,还有固定音。从方位讲,它非常明确,不像弦乐,弦乐是没有固定方位的,太小的孩子会搞不清;另外,弦乐的音准也没有绝对的,每个人拉弓力道都不一样,所以拉出的音强弱也不固定,这也是小孩子容易迷惑的地方。其二,人与钢琴的关系,是最自然的。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管弦乐,你会发现,小提琴的姿势比较别扭;而管乐,对小孩子是一大挑战,当他们的呼吸道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时候,学习管乐还是有困难。所以在小孩子刚开始学乐器的时候,还是钢琴最好。

但是,你可能会问,钢琴的键那么沉重,怎么适合小孩子呢?是,如果每按一个键像踩在泥里一样沉重而艰难的话,那孩子必定不会喜欢;而电子琴的键很薄。所以,我们现在有另一种方式,用“电钢琴”。电钢琴是模仿钢琴、按照钢琴的发声角度去做,但是它轻一些。就像小孩锻炼身体我们先给他一些小单杠或者哑铃的一样,当小孩手指抓哑铃已经得到一定训练的时候,再给他大一些的哑铃;当用电钢琴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再换钢琴给他弹。

晨琛老师提供的报告:来自哈佛医学院研究表明,从孩子5、6岁开始,持续29个月的乐器练习,会促使大脑皮层中某个特定子区域面积的明显变大,在这些区域会有一些纤维,这些纤维连接了大脑两个半球与运动神经有关的区域。这就好比人脑是一台电脑,你连接得越好,电脑运行就会越快。

教孩子,用孩子的语言

和人沟通时候要分清我们的对象,教孩子,也要用孩子的语言。如果跟三四岁的孩子讲“黑键”或者“手型”,他听不懂。如果你把黑键用狗耳朵的形状来比喻,然后说“把你的狗耳朵拿出来”,这才是“他的语言”;再比如,我们讲要轻些弹,但如果跟小孩子说“要弹轻”,那就是对牛弹琴。但在课本里如果有只正在睡觉的小兔子,你告诉孩子“这只可爱的小兔子不要把它吵醒了”,小孩子与小动物是有连接的,他自然就会放轻些。

教育也要“因对象而施教”。我呼吁的是,钢琴老师先把音乐教给孩子,再让他弹。我现在看到很多钢琴教育机构,一上来就让孩子去弹琴,而这个时候孩子还不懂音乐,这样只会平添他的痛苦;我更推荐另一种教育方式,上课时间,无琴练琴和有琴练琴,各占一半。无琴练琴,就是音乐记忆、对音乐的理解、教孩子识谱等,对小朋友我们可以先去涂音符的颜色,家长可能会抗议了:“我们这是来上钢琴课,又不是来学画画!”但是,小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整个人就投入进去,如果不去画这个音符就不是他的。小孩子靠感知去记忆,从小就是这样。开始给他音符,很抽象无法理解。等他到了7岁,才可以开始理解抽象概念。比如,7岁之前他画房子是画不正的。

边唱边弹,音符就像字,

旋律是我们的句子

我们完全可以把音乐做得好得多得多得多,但我们却没有。这是因为我们只是在做“手指操”,而不是用脑来指挥我们的手。

教育在改革,学外语不再是闷在屋子里背一千两千个单词,和逻辑有关的,数学、物理课,都在改。但没人改革钢琴课,是因为大家认为钢琴不需要认知的过程。但是,孩子从听到一个音但不知道是什么,然后到有个回返(我弹了一个re,我心里想这个re,我看到这个re再弹,然后耳朵被动接收)。你可以想一件事,为什么“聋”和“哑”总是在一起?所以我们不唱它是学不会的,一定要听,听了再唱,边唱边弹,这才学得会钢琴这种“语言”。对声音的认知,这个认知的过程就和学习语言是相通的。

“音符就像字一样,旋律就是我们的句子。”在弹钢琴时,我们要知道每个音符,这就像在说一句话时要知道每个词的发音。如果不认知这个音,仅仅是熟练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弹错一个音以后后面会没法弹,因为那是机械性动作记忆。但是弹琴是艺术的表达,如果只靠自动化记忆,就完全违背了作为人去演奏艺术去掌控艺术表达艺术,那你只是在进行一场机械运动。

如果弹琴只是一场手指操,那么你一辈子听不出错音。弹琴时,一首乐曲下来,我可以分析出来整个过程与结构是怎样的,起承转合,更重要的是全脑的协调。有研究发现,音乐家在弹钢琴时他的语言区在动。可见,“音乐是全人类的语言”,这句话是多么有道理。

晨琛老师提供的报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乐器训练会改变快速频谱处理过程的功能性解剖学结构,促使功能性网络协作效率的提升,其中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区。这对于改善语言及阅读技巧,特别是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龚晨琛

谱睿钢琴音乐中心创办人,钢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脑神经研究员。在美国实践音乐教育二十余年,历时15年编写全套40册儿童钢琴教材,其弟子常年在美国顶尖钢琴比赛获奖选手中占得一半以上席位。

晨琛老师提示:

1、学钢琴,并不是一定要变成音乐家。就像学游泳学打球,我们去学绝对不是为了变成专业运动员。学习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生存,技能、知识,这方面大家都能学得差不多;第二层面是情操和道德规范,细说就是为人和心态,这可以决定他人生如何;第三层面,美感和艺术,美让人更有魅力,对艺术的体悟让人生更精彩,是给人生的加分项。

2、给孩子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但不建议孩子听HARD ROCK;或是太悲伤的音乐,比如《天鹅之死》,他听了会觉得恐怖;和声太强的,小孩也会接受不了。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范文第4篇

100名来自陕西关中3个村庄的农民,于6月中旬进京参加“原声黄河――百名农民演绎中国古代音乐史诗”的晚会,展演承传千年的“长安古乐”。

“长安古乐”是大唐盛世时期的宫廷音乐,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史诗”。专家指出,大唐宫廷音乐流入民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来,“长安古乐”存活于陕西周至县和西安附近的几个村庄,经历血火灾变,数次险被湮没,但经百姓心传口授,至今绵延不绝。

树上旅馆受欢迎

最近,德国的一家树上旅馆开业。这家旅馆的客房都建在一棵大槐树的树枝上。5间客房在开业的当天晚上已被全部预定,收费为每晚100至150英镑。客房有一个小型的看台,装有电灯,洗手间则是共用的。入住这家旅馆的客人将在悬挂距地面9米高的木制客房里过夜。设计者伯尔格曼说:“生活在树屋里是每个小孩的梦想,许多成年人也从未丧失这一愿望。”

“求职旅游”现身蓉城

成都的旅行社近日首次推出以就业培训、就业考察、开阔眼界为主题的跨省“大学生暑期就业游”活动。通过这一求职旅游,参与的大学生们可以全面感受心仪单位或行业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等。此外,还根据大学生的特色和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组织了专家座谈、参观世界500强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离婚咨询公司”登陆深圳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是国人的传统观念。但是,随着深圳离婚率激增,不少香港人“瞄”中离婚市场,纷纷在深圳开办离婚咨询公司。

这些咨询公司不但调解夫妻矛盾,还进行婚姻评估、婚外恋咨询。一家离婚咨询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主营业务是劝离不劝合,提倡让已无感情的夫妇和平分手。据介绍,这种业务在深圳很有市场。

下水道“垂钓”

6月的一天,一老翁将鱼竿伸进深圳滨河路一公交车站前的孔状雨水井盖,悠闲地“垂钓”起来。不一会,老人便有了收获,但“钓”上来的不是鱼儿,而是白花花的硬币。

经询问,老人自称姓张,今年60岁。“钓”硬币源于他发现乘客手拿硬币搭车时相互拥挤,很容易将硬币挤落掉进下水道。于是他每天带上干粮和水,在市内各公交车站“钓”硬币。据称,他平均每天可以吸到二三十元的硬币,最多的一天有60多元。

招商广告登上小学课本

前不久,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小学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走近菇乡》,除入编“菇乡药镇冷水,投资创业乐土”等广告语外,还有乡镇干部写的赞美家乡的歌词、工业园区介绍等。据了解,《走近菇乡》借助了冷水镇是中国香菇之乡这一地方资源来编写。金华市教研室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乡镇一些介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招商广告,是可以入选教材的。

大学生保姆比白领挣钱多

7月初,7名来自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保姆抵达北京,开始了他们在京的职业生涯。作为高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将利用暑假两个月的假期从事家政工作,月工资均在1500元以上。而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家政服务是一项崇高、时尚的职业,家政从业人员的报酬比大公司白领的收入还高。据了解,北京第一次引进大学生保姆还是在1998年,但当时的大学生保姆留京的已经寥寥无几。

街头出现“职业换零钱人”

最近,深圳不少便利店和报刊亭的老板很少去银行兑换零钱了。因为深圳出现了专门替商铺兑换零钱、收取一定费用的职业换钞人。“职业换钞人”这一奇特的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呢?深圳一银行工作人员说,如果换钞人是以等价的原则给市民兑换零钞,那就无可非议;如他兑换的比率不是等价的,其行为就违法。

老翁自断低保借钱创业

重庆有一个“怪”老头李朝先。为了劝导“躺”在低保上过日子的年轻人自食其力,他主动申请断了自己的低保金,用借来的2000元创业,开起了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如今,月收入已有七八百元。李大爷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忙和累,但是十分充实,比以前天天在家发呆等着领低保的感觉要好得多。同时,在经济上也初见成效。

李家的山羊会说话

鹦鹉学舌不足为奇,但如果山羊开口说话,那就让人跌破眼镜了。吉林市丰满区就有这么一只会说话的山羊。

音乐小屋观课报告范文第5篇

《江姐》激发艺术梦

出生于温州一个普通家庭的李海燕并非专业歌剧演员,而是一位怀揣艺术梦想并执着追求的女企业家。李海燕从小便显露出歌唱天赋,少年时期在温州少艺校接受了系统的声乐训练,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温州越剧团,主演过许多经典剧目。虽然后来李海燕做了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但她依然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上世纪90年代,李海燕开始涉足商海,从事房地产开发。

商业领域的成功并未使李海燕放弃对歌唱艺术的追求,却为她实现艺术梦想创造了条件。时隔20年后再次回归舞台,缘起于李海燕两年前在国家大剧院第一次欣赏歌剧《江姐》,在被艺术深深震撼的同时,李海燕内心的梦想越发清晰:我也要唱歌剧!

两点一线的坚持

2008年,李海燕走进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石林教授。这位音乐学院里的特殊学生,利用双休日,风雨无阻地往返于上海和温州,从普通话的发音学起,声音、语言、表演……她边学边记录,课后反复琢磨。而周一到周五,她又要忙碌于公司的大小决策。每逢国家大剧院有精彩的歌剧演出,她还不辞辛苦地赶去观看。

牵手专业院团

在石林教授的牵线搭桥下,李海燕结缘上海歌剧院,开始正式排练《江姐》,籍着众多国家一级演员的细心指点,李海燕在歌剧表演上迅速成长。今年3月18日和5月22日,李海燕在上海歌剧院多功能厅主演《江姐》沙龙版,终于唱起了《红梅赞》。两次练兵让李海燕有了底气,她决定为家乡父老献演《江姐》。由非职业演员主演一部歌剧,专业歌剧班底为其烘托,这一创举开创了中国歌剧演出史上的先河。

落泪只因感动

6月19日正式演出当晚,温州大雨滂沱,但依旧无法阻挡大家观看《江姐》的脚步。一千两百多个座位一票难求,温州大剧院歌剧厅也因此创造了自开业以来的最高上座率。全剧共分7场,全新的舞美灯光,李海燕与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默契配合,通过地点的转换一步步将故事引出。一位中年女观众告诉记者:《江姐》的故事是他们这代人烂熟于心的经典,小说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遍,但歌剧还是第一次欣赏。唱段、情节、台词……将记忆拉回几十年前,不禁落泪。有许多观众表示,落泪只因感动,为江姐的勇敢,为李海燕的执着。

从海燕到“江姐”

――源于执着与诚恳

6月20日,来自北京、上海、温州的文艺界专家以及李海燕在各阶段的老师齐聚一堂,为李海燕此次演出《江姐》进行研讨。

张国勇(上海歌剧院院长):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海燕现象”对歌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次演出不应被看作是李海燕的个人行为,因为这对整个温州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李海燕此举,我们看到的不应仅是圆梦,而是她的执着与不急不躁。在这个热炒现卖、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还有人能为一部戏准备两年,实在是很少很少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求学、求艺。文化事业的繁荣、民族歌剧的振兴需要更多的李海燕出现,因为这项事业不能只依靠文化工作者,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石林(上海音乐学院声乐导师):我应该算作李海燕“非常时期”的声乐老师,两年来,我们一共上了100多节课。李海燕总是拖着行李箱进课堂,上完课又匆匆赶往机场。两年来,她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作业。李海燕投身民族歌剧《江姐》的演艺实践,是一个非凡创举。发声、正音、润腔、音乐处理、戏剧表演等一道道“坎”面前,不动摇、不退缩,知难而进、迎难而变,硬是“跨”入了专业的行列。

王效恭(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李海燕的身上就有这股子精神!一位非职业歌剧演员,克服重重困难,与专业演员同场演绎,光勇气和胆量就值得钦佩。李海燕与现场乐队以及合唱的配合默契,已经完全融入角色、融入剧情。

余震(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李海燕此次的行为可谓创举,但创举不能一创就过去了,李海燕和所有文化工作者都应该通过此事有所反思。京剧票友是支撑中国京剧的重要力量,其中不乏专业水准的票友。我们应该学习京剧,打造专业歌剧票友。

林友声(上海歌剧院常任指挥): 一位企业家主演一部中国经典民族歌剧并由全体职业歌剧班底为其烘托,这在我的歌剧指挥生涯中尚属首次。这在中国的歌剧演出史上也无先例。这不仅是中国歌剧事业的一件喜事,更是作为我们职业歌剧人得以鞭策自身的绝好机会。

陈巧姑(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从小时候起我们就一起每天清晨上山练呼吸,那时我就发现李海燕骨子里的坚韧不拔。对于此次李海燕的创举,从萌芽到实施,我一直陪在她身边,纵观整个过程,只有“敬佩”!

岳彩富(上海歌剧院导演):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是勇敢的、美丽的,李海燕似乎也秉承了“海燕”的品格,坚忍不拔、刻苦努力。作为导演,我被李海燕在排练场上的点滴所感动。从李海燕到“江姐”,虽然只是人生角色的暂时转换,但转换得成功并且精彩。

李海燕:唱歌剧比赚钱有意义

演出结束后,李海燕收到几百条祝贺短信,观众给她打90分,但她却只给自己打了70分。“观众对我是包容,我自己觉得并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李海燕如是说。

《音乐周报》:为什么要选择出演一部全本歌剧而不是一场音乐会?

李海燕: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希望站在歌剧的舞台上表演。另外,歌剧在表演过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唱做演说,把这些都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一个让人上瘾的过程。

《音乐周报》:为什么会选择《江姐》?

李海燕:我认为《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中最经典的作品,有一种精神蕴含其中,给我们以启发和教育,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当下。江姐最后选择死亡,这种死比生要伟大。有的观众从连排到彩排到正式演出一连看了3场,但场场落泪,可见江姐的故事和精神有多感人。

《音乐周报》:演歌剧与经商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