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精选

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创新;大众化

Abstract:ItissignificanttomakeastudyonsinicizationofMarxismfromtheperspectiveofculture.IfthesinicizationofMarxismintendstomaintainitsvitalityandbecomesthemainstreamcultureofChinesesociety,thekeyistopersistinthreebasicprinciples.Firstly,itmustcombinewith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MaoZedongThoughts,DengXiaopingTheory,Thoughtsof“ThreeRepresents”and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aremanifestationsofthiskindofcombination.Secondly,itmustpersistininnovationofsinicizationofMarxism,mainlyintheoryandform.Thirdly,itmustpersistin“popularity”ofsinicizationofMarxism.Toachieve“popularity”,thefollowingfiveaspectsshouldbecarriedout:topopularizethecontentoftheory,tocombinewithpublicpractice,toapproachthedailydiscourse,toapproachthedailysignificance,andtoaccepttheintegrationofultrageneralknowledge.

Keywords:sinicizationofMarxism;traditionalculture;innovation;popularity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狭隘化的理解,过多注重它的政治意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始终同政治斗争、政治实践联系起来,忽视了其文化过程。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由文化过程开始,然后才是政治过程,因而从文化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坚持什么原则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从文化的视角看,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必须有其文化“知音”,即文化的共通性,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新的文化形态,这种外来文化才会在相对于它的另一异体文化土壤里生根并结果。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模式下的产物,具有西方文化的内在气质和文化品性。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积淀性等特性来看,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具有天然的“谱系”关系和“家族相似性”,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中华民族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种异体文化。这种异质文化传到中国,必然要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锋、碰撞、对话与沟通,否则它难以得到中国人思想上的认同。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思想文化传播到一个新的民族或地区中,要为该民族或地区的人民接受并发展,就必须与其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相结合,这可以称为文化传播的本土化规律。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首先必须解决文化的认同与重构问题,即首先找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同的契合点,然后再以中国人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

无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观、社会理想观、人本观等方面有契合之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就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它只能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可能性。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人接受的形式出现,这一重任就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而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契合点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以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形式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从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可明了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很深的造诣,在他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成功地解决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机体中最为关键的农民土地问题、革命道路问题、工作重心问题以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和军队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质的飞跃,产生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下,思想不可避免打上传统文化的印记。就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来说,均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它的根源。实事求是源于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河间献王传》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用“实事求是”四个字概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并对“实事求是”进行了新的辨析。群众路线是中国传统伦理政治中“贵民”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扬光大。继承了中国历来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水君舟”、“载舟覆舟”等一系列光辉的民本思想,主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独立自主是及中国共产党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升华,表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而自尊自强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要的伦理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此外,思想中的实践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论同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视习行践履和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思想结合起来,矛盾论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学说与和谐统一思想结合起来,创建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而的爱国主义思想、“农业基础”经济思想、军事思想、道德伦理思想等无不折射出受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痕迹。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质的飞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比如,邓小平理论中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传统的务实求真思想之间,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传统社会中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已被落实在“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之中;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传统,已被生动地体现在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各项方针政策中;传统的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已反映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传统,已被吸收在“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中,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使邓小平理论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开放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必须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面对我们的文化传统,从民族文化资源中寻找展示、振奋、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容,诸如民族的情感、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特征、民族有号召力的人物,等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对传统文化中富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等等,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对传统贵和尚中及天人合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途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这主要表现在不顾中国实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生搬硬套地在中国运用。实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既脱离中国实际,又脱离了中国传统。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时期党的“左”倾领导人照搬前苏联的革命经验,抛弃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攻打大城市,结果使党的革命事业受到重创。再如我党从建国初期的、实行农民个人土地所有制,到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农村实行运动,实际上是在生产关系方面促使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从私有到公有的转变,去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然而,“乡村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但没有根本改变大多数农民的传统的价值观念”[4]430,“尽管公社日复一日地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我们也没有理由对农民的所谓‘世界观转变’作过高的估价。公社长期存在着家庭本位的价值观与集体本位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4]432。这实际表明我们不顾传统,强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损失。还有最为典型的“”,将所有传统的东西都作为“四旧”给废除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来对抗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在与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对抗中败下阵来,传统文化在这场运动中也受到严重的打击。

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而且是当代中国走向世界、争取民族富强的坚强保证。

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其中重要的是文化的创新。这是因为,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没有文化的创新,没有思想、理论和精神上的创新,也就没有其他实践领域内的创新。而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缺乏创新的意识,那么这个民族就会缺乏生机活力,僵化而停滞;而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在当今各种文化的激烈竞争中,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也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肩负着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的不断创新过程,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不断整合、扬弃的过程。缺少了这种文化的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就会因为缺少生机而僵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会因此而停滞。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种崭新文化秉承了民族文化创新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首先表现在理论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号召,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文化。文化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升华。时代在变化,实践主题也在变化。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主题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时代性的目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所面临的中心问题。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体制和完善制度,再到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要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创新思想理论,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实践性特质。实践是理论创新不竭的源泉,任何一种理论的真正价值和生命力都深藏于现实社会实践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成为不断与时俱进的典范,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坚持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并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根据或本质根据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因此,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另外一种创新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中国的具体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才能得以中国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离不开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民族化特质。文化首先具有民族性的特征。民族文化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维系该民族的纽带和凝聚力,它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是无法割断的历史链条。人类文明、世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以各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作为载体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也一样不能回避这一问题。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5]马克思主义落脚中国及在中国的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为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体现民族的特性,否则就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还表现在形式的创新。

一定的文化形式是任何一种文化生存、传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创新不仅需要内容创新,而且需要在形式和手段上不断创新。作为一种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新的表现形式。

前文说过,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必定要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得以中国化。因此,它的表现形式既不可能是以马克思主义原有形式出现,又不可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原有形式出现,而必定是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这一新的表现形式必须是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以大多数中国人能接受的文化语言与文化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形成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而支撑“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因为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根基。

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依据中国时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正如上文所述,这些表现形式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又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既切合时展需要,又形成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要有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内容,又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二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有真理性的内容而无恰当的民族形式,理论就会被束之高阁、远离群众,但若只有一定的民族形式而无真理性的内容,这样的理论毫无用处,也就不能称之为真理。因此,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二者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从真理性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确把握了时展的脉搏,深刻揭示蕴含于时展变化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真理性的内容只有具有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易学易懂、易于接受,才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真理性的内容和鲜活的民族形式相统一的典范。其语言风格都极具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都极易使广大人民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和认同感。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秘所在。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既要依据中国实际需要,面临时代的发展需求,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又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长处,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辩证取舍,择善而从,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

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

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向社会生活全面渗透的时代,对我们来说,文化的大众化是不可回避的,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而对于异质文化来说,要想在中国扎根并传承,一是中国化,二是大众化。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扎下根来,并代代传承,一是佛教能中国化,二是与佛教在弘教中总不忘贴近世间、贴近人生、贴近日常生活分不开的。远离人间的佛教,是没有生命力的,也难有大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已实现了中国化,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成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涉及大众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再仅仅是“论坛”上或“讲坛”上的,而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文化”、“大众的文化”。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前的“学院化”或“学理化”读本转换为“生活化”或“大众化”读本,进行再创造。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必要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大众化。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注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及知识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有两层含义:一是通俗化,二是现实化。指出:“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一个最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内容常识化。理论内容的常识化,正如科学的常识化,是以理论或科学去变革和更新常识。具体地说,主要是以理论的或科学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去变革和更新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也就是使理论和科学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和普遍遵循的常识。在现代社会中,非常识的常识化对于人和社会的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对于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具有最基础性的和最普遍性的规范、协调和支撑的重大历史作用。而特别是对在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讲,理论内容的常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在理论的表述方式上必须摒弃过于繁琐的逻辑论证;在思想内容上必须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原则转化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另外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血脉中去,与民族文化中的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资源相结合。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方面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

二是与公众实践相结合。前文说过,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结晶,就在于它不断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承了这种理论品质。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实现大众化就不仅要解决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实际问题,还要与中国公众自身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就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因此,在公众日常实践中,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检验日常工作成效?又如何使公众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体会到作为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也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也就水到渠成。

三是走进日常话语。这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采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话语表现方面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由经典化向通俗化转变。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在话语表达上应该使之具有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代表之作。第二,由抽象的理论向具体化的生活世界转变,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理念实现对大众文化的整合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过程中必须向具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回归,即应该从一般的原理层面的研究转向对当下中国人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思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性文化。第三,由比较单一的文化资源向多元的文化资源转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来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时代的发展使得我国处于多元文化包围之中。单一文化资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很难解决“一元与多元”、“一元”与“多样”的矛盾,这就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差异的文化中,通过多元主体的精神交往、协商和话语实践,扩大自己的文化资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大众化。

四是走进日常意义。所谓日常意义,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大众个人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意义。以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的宣传,往往将其置于很高的位置,抽象地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具有的意义。如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诸如此类的论述,对大多数民众来说,与他们有很大的距离,或者说他们中有的根本难以理解,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不利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使民众知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其具有的日常意义,使民众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个人生活幸福所具有的意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才具有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五是接受超常识的整合。经济全球化使我们正处在多元化社会,相应地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多元、多样和多变的状况。文化的多元必然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带来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整合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经过整合成为自己的内容。这就存在一个超常识的整合问题,就如当年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整合为思想一样。超常识可能在当时不为多数人理解,但今天的超常识也就是明天的常识,重要的是要将超常识引领成常识。而引领常识的方式方法也要为公众所能接受,如通俗易懂的语言、心理习惯,等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一步一步自上而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实现大众化。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依照上述环节稳妥进行。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从当前的“学院化”或“学理化”读本,转换为“生活化”或“大众化”读本,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具有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海荣.从文化认同到实践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过程[J].学术论坛,2002(3):1-2.

[2]王伟,李成增,刘莹,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初条件及历史启示[J].思想研究,2006(1):137.

[3]陆源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J].船山学刊,2002(2):82-83.

[4]张乐天.告别理想: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5].选集: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6]张国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十大辩证要求[J].探索,2008(1):19.

[7]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05.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第2篇

传统医学中包涵了丰富的天文、地纪、气象知识,在强调人与自然统一的同时,又重视情志(心理)、社会活动对机体的正、负双方面的影响。作为中医院校入门课程之一的《医古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在讲解字、词、句的同时也应为学生简单地介绍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日后阅读和学习医学古籍奠定基础。

如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运行规律,形成我们现在所知的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的方法。传统的记时方法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大地,或者说是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其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古人记时方法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人生产、生活的活动规律。年龄称谓则反映出古人对于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认知,及不同年龄阶段人的主要社会活动规律。而这些知识又与医学内容相交叉。

避讳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在医古文中对传统医学也是有相当的影响的,如《本草纲目•薯蓣》中记载:“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避讳制度虽然有它不利的一面,但是在文献研究中,避讳往往也是帮助了解确定文献的时代等的依据之一。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变化也是比较大的,了解历代度量衡的标准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古籍时正确理解古代医家所创方剂的真实用量情况。如秦汉时期,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5g左右,唐宋时期则相当于40克左右,而不是现代的一两等于30g,若不知道其中的差别而误照搬原方,就可能会造成临床上的错误。另外中医文献中会出现大量中医特有的计量单位,如“方寸匕”、“钱匕”、“刀圭”、“盅”、“盏”等,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才能真正领会古人用药的精髓。

《医古文》选文中不乏大量的典故。恰当地引用典故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避免平铺直叙,所以为古人所常用。如《类经•序》所载之“他山之石”、“断流之水”、“壁影荧光”、“竹头木屑”等。在讲解这些内容时,要详细地为学生介绍这些典故的出处、含义、引申义等,以便学生能准确理解。

教学育人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为学生指引门径。有了正确的开端,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常识的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日后阅读古籍时的壁垒,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其知识层面。

2《医古文》中彰显的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同道家、佛家思想,并由此而衍生出相应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观等。传统的道德观在《医古文》选文中无处不在。因为在许多大医的眼中,医德是首位的,有才无德是成不了大医的。无论是朱震亨穷昼夜习《局方》,还是孙思邈要求用心精微的人定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都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种表现。而孙思邈在讲述医者的道德标准时,融合了佛家慈悲、万物平等的观点,但最后还是回归到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

朱丹溪等儒医虽置身于医学,其初衷也是因医学能“推及物之仁”来实现其“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追求。更将“格物致知”、“内省、慎独、践履”等作为道德实践的要义。医生的职业道德不会脱离作为个体本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而单独存在。因此,将传统文化道德中正向的能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促成其优秀品德的形成,是比宣讲更有效的手段。

医患关系自古就很敏感,所以有“六不治”的提出,有华佗的不幸遭遇,更有李中梓的“不失人情论”的感慨。因此在教学中强调“随俗为便”的现实性意义,提示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强化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利用在学期间依然有较高的可塑性的优势,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格。

3结论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第3篇

分块解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此方法又取决于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从教学内容板块来区分教学模式的。

1.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模块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讲授所有知识是没有现实性的。但是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掌握薄弱这一特点,这一模块内容下应包含:(1)中国古代文学知识;(2)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3)外国文学常识;(4)中国语言文字常识。在这一模块下,常见的教学思路有主题式、文体式或文史式。

2.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不同,大学语文不仅仅是立足于指定的文学作品篇章,更多的是引领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品背后传达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更能体现出教书育人之理。教师在梳理这一模块时,可以遴选经典文学作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人文精神,从作品的语言层面到精神内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讲解剖析,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受其文学魅力,进而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提升其人格,促进其进步,加强其综合素质。

3.中国语言和文学实践运用模块

大学语文课的目的之一和模块之一当是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能够使其文章更有内涵,口头和书面表达更加得体贴切。口语表达能力是我国高考制度里欠缺的一部分,但本门课程需要有意识地锻炼、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将对学生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整个人生都起到重要作用。就这一模块来说,可采用谈话式、讨论式等方式来进行。书面表达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书面表达即写作,是表达人生感悟,对工作、学习、生活进行总结计划等常见的表达手段。同时,它也是进行学术研究、专业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采用项目趋动的措施促进学生学习提升书面写作能力。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下的教学方法解析

1.以点带面研究型

大学语文确要重视育人,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学习全部的传统经典篇章是不可能的,只能以点带面选取一部分篇章来学习。就未学习过的篇章内容,不必苛求一字一词之含义,应重点体会作者想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就已学习过的篇章内容,则可以深挖。学习是有层次的,如果小学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中学要求掌握必要的词、句含义及用法,则大学语文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做到善于质疑和追问,针对固有的观点重新认识与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追求精神独立、自己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做法,将会使学生受益无穷。如中学语文学过《庄子•秋水》,该文选读重点是本篇中的字词把握。但大学语文选用这篇文章,就要深入体会其说理和思辩方法以及庄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再如,大学语文选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应由学生分组讨论出场人物的语言、性格,通过查阅资料、共同分析,管窥当时时代的主流观点。

2.现场教学活动型

高职高专院校多数都在地方,各校均可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现场教学活动课。如充分利用本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深受学生欢迎。当然,现场教学活动前需要投入精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现场的讲解组织工作,方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个性化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所有的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致是不可取的。高校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有特色的,因此,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适当服务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又有不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应适当区分,以体现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配套支撑

1.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重新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的不同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不同,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的不同。作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语文课,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服务顶层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所以,把握本校的人才培养目的,解析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将其对应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设计中。

2.师资队伍培养

大学语文部分教师要尽快转变观念,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居高临下、真理在握的权威解读。新世纪的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既是学识渊博又优雅时尚的,既幽默风趣又认真严谨,既能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索、学习,又能开拓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讨论教学、体验式教学方式。教育以学生为主,教学需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与学生同步对话,教师要陪伴、帮助学生共同成长。

3.教材编写或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的编写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较多使用校本教材,也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使用《中国文化概论》马工程推荐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课后学习、翻阅的阅读材料。所以,有一本合适的马工程《中国文化概论》,或编写一本适合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语文教材,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在马工程教材为主要教材,再编写一本校本的中华传统文化读本,这些都可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料。

4.考评测试方法调整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称谓语;文言文;文化常识

“称谓,指人类因血缘、婚姻或工作等关系建立起的名称、称呼,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和特殊称谓等。”[1]亲属称谓是在血亲或姻亲的关系上以自己为中心来确立与家庭成员关系的名称,社交称谓包含官职称谓、敬称、谦称等。称谓语作为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分支,在文言文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文言文中的称谓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积累文化常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关于中学文言文中称谓语的教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文化常识的教学研究中将称谓语作为一小类研究,如王梦豪[2]《高中文言文文化常识教学策略研究》将高中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分为五类,姓氏称谓属于其中一类,总体研究此五类文化常识的教学策略,提出了“随文渗入”的教学方法;高娟[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研究》将称谓分为人的称谓和地名称谓,但对于称谓的教学策略却没有提及。另一类是单篇文言文中称谓语的价值研究,如曹爽[4]将《鸿门宴》中的称谓语按感情色彩分类,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周爱荣[5]通过《鸿门宴》中使用的称谓语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鲁佳菁[6]对《孔雀东南飞》中的称谓语进行归类分析,以此探究刘兰芝、焦仲卿、焦母三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现象;陈智峰[7]以人物称呼作为解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切入口,分析文中“孙仲谋”“寄奴”“元嘉”“佛狸”这四个称呼中所包含的不同情感,这也启示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可忽略人物称谓的重要作用;卓静[8]则选取经典作品研究其中的称谓语,她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说明称谓要符合场合与身份的需要,以《诗经·卫风·氓》为例表明称谓语的改变同时揭示了人物情感的变化。但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怎样对文言文中的称谓语进行具体教学,只是通过某些篇章说明称谓语在阅读课文中的作用,而学生怎样才能通过称谓语深入理解课文,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先对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称谓语进行分类,再分析这些称谓语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最后探究具体的称谓语教学策略。

一、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称谓语分类

称谓语的分类有很多,按照功能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其中社会称谓最复杂。古人特别重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内外有分,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自称、谦称、敬称、尊称、贱称等,除此还有特定的官职称谓。由于古代称谓离我们所处的时代久远,学生会产生距离感,再加上现代称谓的简化,学生很难理解复杂的古代称谓,所以第一步是将教材中文言文涉及的称谓语进行分类,按照类别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建立在血亲或姻亲的基础上,无论古今,人们都不陌生,教材中的古代亲属称谓,放到现代学生也大多能够理解,只是像《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地域色彩浓烈的文言文中,会有一些方言亲属称谓,教师如不讲解,学生会不知所以。根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部编版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古代亲属称谓整理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称谓,这些称谓与现代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夫妻之间的称谓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尊卑次序,丈夫的地位比妻子高,妻子对丈夫的称谓都是尊称,而妻子自称时都会带上如“贱”等具有贬义的词。《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反映民风民俗的作品中,对亲属的称谓多在前面加上“阿”表示关系亲密与和谐,如“阿母”“阿爷”“阿姊”等,这些称谓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2.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要比亲属称谓复杂得多,因为涉及的交往范围较广,阶层跨度也比较大,所以社会称谓的类别就较多,对别人的称谓有尊称、敬称,对自己的称谓就有谦称或贱称;同时还有社会上对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特殊称谓,可谓纷繁复杂。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到凌乱,往往抓不住重点。考察近五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的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发现官职称谓和谥号考得比较多,将其整理如表2:观察表2可以看出,文化常识题有关称谓语考查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称谓的准确含义,并作出判断,如2015年全国卷Ⅱ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谥号”的解释是否正确;学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文化常识积累以及文章的具体语境,才能作出判断,如果平时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那往往就会和这3分失之交臂。高考中的文化常识题都是和教材相关联的,所以只要将教材中的称谓语知识融会贯通,那么高考中关于称谓语类的题目自然就能迎刃而解了。因此将部编版中学文言文中的社会称谓整理分类如表3:根据表3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涉及的称谓语很多,其中尊称、官职称谓和特殊称谓这三类最多,让学生理解这些称谓语,明白这些复杂的称谓背后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称谓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学习称谓语的意义

201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将传统文化教育摆到了重要位置。所以2014年文化常识题回归高考语文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也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识”。作为文化常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好古代称谓语不仅能提高文化常识题的分数,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文,同时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称谓语。

1.丰富自身文化知识储备

称谓语属于古代文化常识中的一大类,它不仅涉及古代的礼仪文化,官职称谓中也蕴含着古代官职制度。具有地域色彩的亲属称谓能丰富学生的见解,学习特殊称谓可以让学生挖掘称谓背后的特殊含义,了解社会上一些特殊称谓的由来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作为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承载着中华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的这一套文化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于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所以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蜻蜓点水般跳过,殊不知文化知识的拓展对学生阅读文言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要求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文本的理解,还应拓展他们的文化储备,提升文化素养。学习文言文中的称谓语,也是丰富学生自身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助于理解文言文

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10]中提到称谓语是理解文意的一个重要手段,称谓的变化预示着人物感情色彩或故事情节的变化。文言文中的称谓语变化也是我们梳理文章叙事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能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变化,利用称谓语巧妙地抓住这些变化,也能增添学习文言文的乐趣。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际关系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面对客人“对子骂父”,元芳有条不紊恭敬有礼地指出客人的无礼行为,在客人骂自己父亲“非人哉”时,元芳还能礼貌地称对方为“君子”,“君子”本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元芳却用来称呼骂父的客人,由此可见他大度有礼的良好品格。再如《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称谓也能看出二人的性格。另外,称谓语也揭示了人物心理变化,如《诗经·卫风·氓》中,女子在婚前、婚后对男子的不同称呼,反映了她对男子的感情变化。男子来说媒时她像对待平常百姓一样称男子为“氓”,和男子恋爱时以“复关”借代男子,表现了女子的娇羞,婚后男子变心,女子对他的称呼就变为“尔”和“士”,如同称呼陌生人一般。再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表明安陵君不愿易安陵之地时,秦王大怒,此时他问唐雎“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只是对男子的一种普通称谓;在唐雎准备拔剑刺杀秦王时,秦王立刻求饶:“先生坐!何至于此!”“先生”一词表现了秦王对唐雎的态度由之前的蔑视转为尊敬与畏惧。所以,学好称谓语,有助于学生换一个角度理解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在生活中准确使用称谓语

学以致用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学习称谓语不是让学生停留在积累文化常识、应付考试的表层,而是让学生真正懂得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地使用称谓语。虽然现在的称谓已经逐渐简化,但正式交往场合如果把称谓弄错,则可能会贻笑大方。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选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后练习第五题就要求学生在列表的各项敬词和谦词中指出这些称谓都分别用于指称谁。《孙权劝学》课后练习也让学生搜集更多的称谓词。学习这些称谓语,学生可以对照生活中的称谓,分析其是否使用得恰当。称谓语的知识可以运用在学生平时的书信写作中,特别是尊称、敬称、谦称,在今天的应用仍非常广泛,了解并能准确运用这些称谓知识,也能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文言文中称谓语教学策略

历来文言文的教学重心都是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称谓语在一些教师看来没有教的必要,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就行,称谓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由此被忽略。因此,探索一条称谓语教学策略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称谓语演变的规律,可以对一些称谓语进行探本溯源,进而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由于古今称谓存在一定差异,今天的称谓已经被简化了很多,所以在学习称谓语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古今类比,通过对比差异深化对称谓语的认识。另外,积极组织专门的称谓语课堂学习活动,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称谓语的兴趣。

1.探本溯源,挖掘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称谓语及称谓语的使用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心理因素。同时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语都具有浓厚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与民族心理、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11]称谓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和伦理道德观念。宗法制度不仅是一种亲属间的等级制度,也是一种政治等级制度,这也导致了汉语传统称谓出现了大量官职、衔级的称谓。伦理道德观念体现在“忠君孝亲”上,《荀子·富国》提到称呼人应遵守“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原则。汉代班固所撰的《白虎通义·礼义》告诉人们要做到:“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所以明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所以明有年也。”探本溯源,即是探求事物的根本、源头,将这一方法运用在称谓语教学中,是让学生从汉字的根源了解称谓的内涵。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对学生说明称谓语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于有些称谓语,可以采用探本溯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使用范围和使用场合。如文言文中常遇到的称谓语“陛下”,“陛”本义是台阶,学生只知道“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台阶来尊称帝王,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解“陛下”一词的来源,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对称谓语进行探本溯源,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除了对某个称谓进行探本溯源,同类称谓语也可采用探本溯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称谓反映的文化。如学习古代帝王的自称时,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帝王的自称都有哪些,这些自称在哪个朝代使用得最多,从这些帝王的自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变化。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再补充相应内容。古代帝王常用的自称有“孤”“不谷”“寡人”“朕”,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是比较谦虚的,那时的诸侯王常常自称“孤”“不谷”。“孤”:本义是独,用于人事,本指无父之孤儿。“不谷”:《诗传》中说谷“善也”,不谷即为“不善”。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重耳:“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此不谷即楚王自称。由此可见,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统治者逐渐舍去谦卑了,“朕”也就应运而生走上了“唯我独尊”之路。通过对古代皇帝自称的变化进行探源和梳理,可以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帝王文化。探本溯源的方法不仅可以挖掘称谓语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受到文字学知识的熏陶。

2.古今类比,对比差异深化称谓认识

探本溯源法是为了探究称谓语的文化源流,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和演变;古今类比法则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比较古今称谓语的异同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进一步深化对文言文中称谓语的认识,同时能在生活中准确礼貌地运用称谓语,让学生真正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黄发”“垂髫”“总角”“弱冠”等特殊称谓,是根据各个年龄段的人不同的头部特征进行称呼的,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是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黄发指老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所以垂髫指儿童;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要行冠礼,戴帽子,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弱冠”。这些都是用身体部位的变化来指代特殊年龄群体的称谓,这种借代式的称谓还有“布衣”“黔首”“及笄”等等。教师在教授完这些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的社会称谓中,有没有和上述称谓由来相同的称谓,如现代的“白领”“蓝朋友”“黑领”等也是借代式称谓。这种同类称谓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发现称谓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增强学习迁移的能力。古代的官职称谓是学生最畏惧的一个板块,因为时代相距甚远,再加上古今的政治制度完全不同,学生难以理解,但官职称谓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文言文中的占比也最大,表3的统计就有46个,在人物传记中官职称谓就更多了。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官职称谓,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教学问题。古今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官职称谓,用今天易于理解的官职称谓帮助学生理解感到陌生的古代官职称谓,能减小学习的压力。如古代的官职称谓“博士”和今天“博士”的意义完全不同;再如古代的“太守”“令尹”“里胥”等官职称谓,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县长”“乡长”,对于这些现代的官职称谓学生并不陌生。将古今职务相同的官职称谓进行比较,学生也就感到豁然开朗了,对古代官职称谓的认识就不会停留在死记硬背上。

3.组织课堂活动,提高称谓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教学方式,称谓语教学策略除了上述的探本溯源法和古今类比法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专题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称谓语的乐趣,学会在生活中礼貌地运用称谓语。部编版教材文言文中称谓语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后练习中;而人教版教材则是放在“梳理探究”中,人教版必修五“梳理探究”的主题是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是其中的一个板块,同时也是称谓中的一个分支。古人不直呼对方的姓名,称字,这和我们现代大不相同,因为如今我们只有姓名,除姓名外不再另取字和号。教师可以以古人姓名字号为一个学习专题,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根据古人取字取号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喜好,给自己取字取号,然后在班级进行展示,说出自己的理由,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这种为自己取字取号的课堂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古人字号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能融会贯通,切实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称谓语的乐趣。另外,还可组织情境表演等文艺活动。如《鸿门宴》中含有大量的称谓语,同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人物之间的称谓体会人物的性格,表演结束后再谈谈称谓的作用。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改编故事,如《诗经·卫风·氓》具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诗中女子对男子的称谓在婚前婚后都有不同,学生可以再加入现代的称谓,设计一出古今融合的话剧。

四、结语

传统文化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学前教育专业

一、弘扬传统戏曲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缩影,是一个地区的标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都有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我国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总体。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是政治、经济、思想和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音乐又叫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中国的传统音乐,不得不提到中国的传统戏曲,传统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戏曲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形成基本的雏形,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是我国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当今世界提倡文化多元化,艺术欣赏品味表现出多元化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流入国内,在国内形成了众星璀璨的艺术氛围,使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这无疑丰富了人们的艺术生活。但是近年来,我们突然发现百姓喜闻乐见、流传了千百年的戏曲艺术,已经走向衰败——演出没有观众,年轻人不感兴趣、不认同,导致戏曲在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中的地位逐渐降低,后继无人,甚至可能走向灭亡。针对这一现状,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各地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弘扬戏曲文化,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提高戏曲素养,极力推动戏曲艺术发展。近年来,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推广政策。一是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由各个级别的专业剧团深入到学校实地演出,组织学生欣赏观看。二是各地区各级别的高校偶尔都会邀请戏曲名家或者专业演员进入校园举办关于戏曲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戏曲文化。三是有条件的高校会把戏曲表演课程加入学校的选修课程中,甚至多所音乐专业院校已经开始开设并招收戏曲专业的学生,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让学生走进传统戏曲这门艺术,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戏曲,提高对中国传统戏曲乃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

二、学前教育专业渗入传统戏曲教学的合理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定位是幼儿园教师,其服务对象为3-6岁儿童。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针对我国传统文化严重流失,面临戏曲艺术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一现象,学前教育专业更应该担负起启蒙教育的责任,从孩子抓起,培养幼儿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与认知,给戏曲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围绕基础教学,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能够胜任简单的基础教学。因此,培养内容的多元化、基础化是其准确的定位。然而纵观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艺术课程,大多演变成了美声、民族这种专业的声乐课,这与我们的课程定位严重不符,课程过于单一、过于专业化是目前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将学前教育专业内容较为单一的声乐课改为音乐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由单一的声乐课转变为多元化的与音乐相关的课程,实施以拓宽学生音乐艺术视野、提升音乐艺术修养、了解音乐艺术基础常识为目标的综合课程的教学。而将传统戏曲融入学前教育的音乐艺术课堂,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多方面培养和提高学前师范生的艺术素养,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也是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艺术课的准确定位,更是对国家支持戏曲艺术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服务对象为幼儿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鲜艳的色彩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吸引力。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用传统戏曲夸张的动作和带有鲜艳色彩的服饰和妆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其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和审美,达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充分采用游戏方式将戏曲艺术融入幼儿课堂,如戴脸谱面具、穿戏服等,用身体动作表现戏曲的韵味和情绪,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在同伴的相互激励竞争中快乐模仿,大胆表演,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渗入传统戏曲教学是恰到好处的,只有审时度势,根据社会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跟上时代步伐为社会服务,才能适应职业需要,满足未来的职业需求。

三、传统戏曲的教育功能

传统戏曲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综合教育功能。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堪称我国的艺术瑰宝。传统的戏曲,除京剧外,还包括300多种地方戏曲,每一种戏曲还包括多种唱腔、流派和经典曲目。以融入传统戏曲教学为例,在教学时,可以从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中选择简单、经典、幼儿能够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利用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欣赏、模仿、表演,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既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唱、念、做、打”简称“四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唱”指唱功;“念”指音乐性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的是武打。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定位和服务对象,可选择多个经典作品,欣赏多个剧种及流派的唱段,使学生能够分辨经典剧种、了解不同的人物及其风格。学唱简单的戏曲片段,掌握不同的角色、流派的演唱风格;学习简单的念白,了解戏曲节奏化语言,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简单的戏曲动作和表情,如亮相、亮靴底、走台步等,动作铿锵有力,既传承了传统戏曲,又提高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表演能力,充分感受戏曲艺术;“打”即武打,考虑到安全问题,这一部分建议以视频观看为主。让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戏曲念白、动作以及学唱经典的戏曲片段,感受不同的戏曲作品,体会不同剧种之间形式和风格的区别,使学生亲身体验戏曲艺术,加深对传统戏曲的了解,培养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京剧是我国的一大剧种,被誉为我国国粹。京剧脸谱,是传统戏曲中的一种特殊化妆方法,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已流传至国外,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每一个脸谱都有它所代表的美、善、真、忠和奸,不同的脸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和性格,色彩丰富,惟妙惟肖。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传统戏曲的常识性知识,如脸谱、服装、角色等;对几种典型剧种及其流派进行介绍并欣赏,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能够分辨几种戏曲的唱腔和表现形式,认识多种不同的脸谱,并能够简单区分其所代表的人物及其特点。戏曲常识是对戏曲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戏曲常识,了解基本的戏曲知识,如:中国戏曲中人物的角色行当有其明显的分类,根据人物性别、年龄以及人物分析分为“生、旦、净、末、丑”这几个行当,要求学生了解每一行当名称的类型,并能够区分戏曲角色属于哪一行当,特别是“老生”“花旦”“丑角”这几个基本行当的认识和区分,并且能够根据学习的传统戏曲的知识进行创编活动,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演唱内容,根据旋律创编歌词动作等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传统戏曲进课堂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传统戏曲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著名戏曲剧目《穆桂英挂帅》,通过讲述巾帼英雄穆桂英的事迹,赞颂了爱国主义精神;经典剧目《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赵家孤儿赵武为家报仇的故事,以此教育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义永远不会缺席的道德观等等。

四、传统戏曲进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