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范文第1篇

以前,人们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表达思念,表示问候时用的是古老的信封和笔,往往需要几天、几十天的时间才能将信送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这样不仅慢,而且容易将信丢失;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打开电脑,打开网络,坐在电脑前轻轻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将一封信用几秒钟的时间发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互联网把我们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都连成了一个地球村,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的距离都拉进了许多。从前网络只是用于电脑,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手机也能实现网上冲浪,手机qq……

在上世纪90年代,几乎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像砖头一样的手机,俗称“大哥大”。

“大哥大”是手机的“鼻祖”,渐渐地,有了bb机、小灵通……随着手机的演变,手机上的功能也随之强大。原先的手机,功能仅限于打电话,可是现在,手机的功能已经日益增多。现在的手机,不仅能打电话,还能接宽带,在手机上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例如:愤怒的小鸟,黄金矿工等,有一些手机上还有gps导航仪,无论你在哪里,只要打开它,你就会找到你想找到的位置。

不仅这些,现在的3g手机还能够实现视频聊天。在这样的手机上,如果要给朋友打电话。启动视频聊天,就可以看到对方,看到对方在做什么……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手机的同时,我们的衣、食、住、行、用,一切的一切都是科技的功劳。因为,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就能使一个国家变的繁荣。因为有了科技,我们的生活条件才会不断改善、创新;因为有了科技,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稳定的社会。

这一切,都源于科技。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范文第2篇

本届科技周主场从5月19日—25日持续7天,吸引了12万人到现场参观,另有26万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北京电视台科技周现场直播。在科技周现场,为了让科技发展对国家、城市、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能有一个全方位的、层次更清晰的展示,科技让国家更富强、科技让城市更美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高端实验室走进科技周等板块让观众对科技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第北京科普电影周暨北京科技旅游季启动仪式、中国移动杯暨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颁奖会、“科学穿衣、扮靓四季”高科技服装T台秀等24场活动,生动地展示了科技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参展项目创历史新高

你见过不用开窗就能通风、除尘、杀菌净化的窗式新风系统吗?你想在家里、办公室就可以拥有绿色菜园或精致花园吗?你想不想给老人配备一个能自动报警的智能小护士?

这些听上去有点像遥不可及的梦想,却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展区”一一变成了现实。该展区分“衣、食、住、行、用”5个主题,集中展示了由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支持的200多项科技发明和创新成果,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给百姓生活带来的诸多惊喜。

健康、舒适、时尚,成为人们选择服饰的新标准。琳琅满目的“衣”主题展区,展示了融入各种高科技元素的健康服饰:既有利用蛋白纤维与银离子纳米技术生产的防辐射新型纤维材料,又有吸湿透气、除臭抑菌、抗辐射功能的汉麻纺织品,还有专家现场讲解如何选择安全的纺织品、怎样检测化妆品、玩具、纺织品的成分等。

如何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在“食”主题展区,有浓缩了现代生物种植技术的阳台菜园、室内花园,有利用绿色栽培技术种植的营养番茄;人们可以听“智能牛宝宝”讲饮食科普知识,也可以现场检测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

“住”主题展区则展示了各种节能环保、智能方便的家居产品:不用开窗就可通风、除尘的智能可持续窗式新风系统,高效、环保的智能型水果保鲜材料,有3D功能的电视显示器,集人脸识别门禁、个性化灯光照明、宠物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家居……

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未来之星”展区分为“未来工程师”和“未来科学家”两个板块,在开展融合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新型公益性科技活动的同时还展示了近80件发明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大赛、教科院创新大赛评选出的优秀成果。

“科普影院”展区,则重点展示由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支持拍摄的科教电影、科普视频等内容,向百姓滚动播放40多部优秀的科普影视作品。

在“科普商店与一星期科普邮局”展区,感兴趣的公众可折价购买优秀的科普图书、科普产品和百姓发明产品;“科普邮局”首次把“太空邮局”带到百姓身边,让大家分享各种太空知识,并提供科技周明信片及基本邮政服务……

2013年北京科技周的成功举办,所有参与活动的单位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35家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带来了450多项科技成果和科普项目,比2012年增加了一倍,创造了历史新高。参展的项目单位纷纷派出业务骨干为前来参加科技周活动的市民介绍和讲解科技知识。

通力合作打造科普盛宴

看着络绎不绝的观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世龙备感欣慰:为筹备这场科技盛宴,相关单位、人员整整忙活了3个多月。他说,2013年春节过后,北京市科委相关人员就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研究确定“倡导科技创新,体验美好生活”的展览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展览的顶层设计,根据科普展览的特点征集、遴选展示项目……

作为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北京市科委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汇集北京众多的高端科技资源,相关政府部门、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踊跃献计献策。

朱世龙介绍,市科委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包括市商务委、市地震局等43家成员单位通力协作,推荐参展项目;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公安局等市相关部门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做好科技周宣传、学生参观、安全保障等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许多中小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希望在科技周上展示自己的科技产品和创新成果……

“北京科技周把政府科技工作、企业科技创新和百姓科技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推进科技工作接地气、惠产业、贴民生,实现政府、企业、百姓多方共赢。”朱世龙说。

四大亮点为展览增色添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细心的“老”观众惊喜地发现:与往年相比,2013年的大型科普展览又增添了许多新亮点。

“2013年是北京市的第十九个科技周,‘突出时代特征、继续坚持创新’是我们筹办科技周的一贯理念。”朱世龙说,“在组织2013年科技周活动过程中,我们围绕‘倡导科技创新,体验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在展览内容、活动形式和宣传推广等多方面都力求出新出彩,以充分体现‘科技让国家更富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城市更美丽’的时代特点。”

据介绍,2013年的北京科技周大型博览,增加了四大新看点——

首次引入“上天入地”的高科技成果。载人航天互动体验舱、近年来陆续列装的高新空中武器装备、南极科考海燕飞行器机器人、“蛟龙号”深海探测器、C9型客机模型、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这些高科技成果让百姓能够充分感受到科技进步对国家强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生动诠释了“科技让国家更富强”。

首次引入高端实验室。北京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高校教学科研所用的高端实验室大多“藏在深闺人未识”。此次,作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人大附中,把他们的高端实验室搬进了科技周,调动高层次科技人员开展科普活动,向公众展示了高校实验室设备和科研过程,充分利用了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多的特点,体现了全国科技活动周提倡的“区域特色”,大大接近了高端实验室与社会大众的距离,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身体验科技研究活动,激发创新创造兴趣。

首次引入国外趣味科普展品。为了让百姓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科普活动,这次北京科技周首次尝试将国外一些优秀的科普资源引入北京科技周主场,如“美国互动科学快餐”项目融入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科普专家的创意,在现场引起了众多小观众的参与热情,为少年儿童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以微型科学实验为主要内容、探索学习科学知识的体验环境。除了美国,英国和意大利也带来了自己的科普项目。科技周上,观众不仅增进了对国外科技资源和研发成果的认识和了解,而且现场体验了异国不同风格的科普活动。

首次展示城市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成果。“天蓝、地绿、水清、城美、路畅、民乐”等六大系列的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的力量,让公众增强“科技让城市更美丽”的信心。

“在推广宣传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多方面创新探索,让此次大型科普博览‘推而广之、深入人心’。”北京市科委科技宣传与软科学处处长张信告诉记者。

张信介绍,在北京科技周开幕之前,北京市科委就通过电台、广播、地铁媒体、楼宇媒体等,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式预热宣传,让更多市民知晓。在科普博览会举办期间,北京市科委与北京电视台首次联合推出了“首届BTV杯百姓最喜爱的发明评选活动”,并在科技周现场举行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颁奖会,鼓励和表彰民间科技发明人,以弘扬首都创新精神。5月19日、20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还对北京科技周主场进行了现场直播。

让社会公众能体验可互动

生动逼真的实物模型、引人入胜的科教电影、活灵活现的机器人表演……让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除了“用眼用脑”,许多观众还“动手动脚”,饶有兴致地体验、互动——

在航天互动体验舱,孩子们穿上“航天服”,兴高采烈地体验当航天员的感觉;

在“快乐工作坊”,许多公众与专业心理咨询师面对面,进行心理测试、请教减压方法……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范文第3篇

——题记

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这次世博会不仅让世界人民打开眼界,更让人们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含义。

走进世博园区,眼前便焕然一新。这里是人类的焦点,是世界的瞩目。到处都向人们展示着城市的繁华和发达。漫步在这充满城市风韵的世博园,既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给你带来的自然芬芳:又有科技成果、新奇发现给你带来的全新科技之光。在观光的同时又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你惊叹于科技大师的全新发明,你赞叹这别具一格的国家展馆……它给你带来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当你看到这些新发明,便会觉得人类正一步步奔向美好生活,这正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呼应!

走进世博园,你还会发现,人们不仅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体现在世博园,更体现在自己生活的家园。树木是不可缺少的,全球人民都知道,这次世博会更倡导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看,一棵棵小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露珠给予它们天然的水分,它们为繁华的城市添上了一抹新绿,它们让每一个人都笑盈盈的生活着,它们是一串快乐的音符,为城市吹去一股清新快乐的风!

漫步在石子小路上,没有任何人乱丢果皮纸片,清洁工也只是悠闲自在地漫步、赏景,偶尔才低下头扫一两下。人们爱地球,也爱城市,没有了城市的繁华美丽,就没有我们美好的生活,地球也会少去它一半的妩媚!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范文第4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逐渐认识到美术课程改革并非完全抛弃知识与技能,也并非过于强调美术学科本位的做法,而是降低了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从生活美术的角度而不是从技术性美术的角度组织教学。

一、生活美术教育,更接近于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感受美术体验美术。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注重呈现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由此我们看到,美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从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出发,教师创设生活情景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和体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所学的知识不但“活”、“牢”,而且能“用”。如:《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一课中。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可以运动或发光、发声的立体造型,生活用品或活动模型。完成后的大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学校,小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教室或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运用于家庭或作为礼品赠送朋友。《人类的朋友》一课中,课前要求学生观察和收集动物资料,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结构特点及动物表现的技法,然后尝试用线造型的表现手段来临摹和写生动物。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讲一些人与动物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故事。

二、生活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兴趣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如果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从课的一开始便充满兴趣,并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与学生有关的学习生活美术创造,以趣乐学,让学生处于一个自己要做,促进自己做好的一种状态。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 如教材第13册中《当一回蔡伦》,从我们身边经常使用的纸入手,将学生带进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代,让他们切身感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造纸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从教学的内容看,造纸技术对渴望猎奇、喜欢尝试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利用这种心理,可以更好地借助美术课程向学生传授跨学科知识,让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和关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导入本课。如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造纸术是谁发明的?等等。另外课前我还要求学生查找、探索与纸有关的人文知识,相互间的交流成为知识共享的首要方法。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纸张制作的一般方法,然后让学生实践进行纸张制作,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生尝试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让学生设想一下,如何运用现代造纸技术制作具有艺术效果的纸张,用30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说明。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四大发明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想像力丰富,文字说明生动、流畅,纸张的制作作业也完成得比较好。

三、生活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

[1] [2] 

的生活过程,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在校内外的生活是学好美术的丰富资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带给学生有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地活动所能开发利用的材料和素材,如图书材料、音响材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进现实生活,了解具体的人,了解生活是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所以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当然也意味着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使得人得以完整地发展。  新课改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及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风景画的教学时,让学生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动物画的教学时,让学生在画中蕴含着对人类的朋友——动物的关爱,它们和人类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拥有共同的家园;在人物画的教学时,使学生在画中能寄托对师长、朋友、同学及亲人的深情,以情带画,让学生学习美术就不再是任务,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在静物画的教学时,使学生通过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如第册《身边的物品》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在色彩画的教学时,如第册《情感的记录》要求学生在提高用单色表现身边物品的同时,用色彩去丰富画面效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静物的内容还是以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易于表现的,并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审美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3-0073-02

我国的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体育教学中也开设了美术课程。党的十报告中鲜明地提出:“全体学生的健康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一句话中读出其中的含义,就是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美育在教育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党的十报告对与美育提出了要求,这也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校体育教学的宗旨也是育人,体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德育、智育、美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目标,既要完成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掌握基本体育技术、提高体育能力的任务,也要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与教育,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得以形成,人格得到升华。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在高校教育中,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也应该运用信息技术,这样有利于更快地形成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大力支持信息技术的运用,致力于把审美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把体育审美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并要做到持之以恒,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育,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体育教学就要做到方法多样化,内容要有趣味性。那么,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信息技术的运用又是怎样的呢?在此,笔者就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分享。

1 形体与语言的结合

语言看起来好像与身体没有很大的关联,但是,语言也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有肢体语言一说。语言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就是运用了语言,体育技术的教学离不开讲解,包括基础知识、人文知识。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以便教学时讲解更加简捷而且有效,还要做到简明扼要、声情并茂,既要生动形象,还要通俗易懂。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让他们注意听、注意思考。当然,如果教师的语文积累不够丰富,或者上文不搭下文,不能生动地表现所要讲的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会提高。

对大学生进行语言讲解时,如果结合信息技术运用,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给学生示范讲解时,教师把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示范并配有语言,就可以只是操作电脑,视频里的讲解清晰而规范,学生一听便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 把信息技术运用与体育教学目标相结合

体育教学目标是每节课都要涉及到的,一节课的目标是核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体育学习,让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形成勇于进取、不怕困难、服从指导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敢于承担责任。这些都美育的范畴,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美的教育不但要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还要运用说教的方式给学生进行直接教育。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运用在这些教育目标的教学之中。比如,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大学生播放奥运会的比赛录像,向他们传授奥运精神。当学生看到我国的奥运健儿获得奥运冠军,为祖国争得荣誉的时候,他们都会为之骄傲,看到了祖国的强大,这也是国人的骄傲。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体育明星的训练场景与他们的生平,让学生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当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体育赛事的精彩镜头,让学生感受到体育之美,得到美的享受,学生也会因这种美而热爱体育,这对于他们的体育学习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3 利用信息技术把创设教学环境与美的感受结合起来

教学环境清新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思想,他们的情绪也会受到一定的感染,这种感觉能让学生乐观向上、积极学习、积极创新。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更是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器材、场地等都有控制权,这些都是教学的环境因素。好的教学组织能让学生学而不累,好的场地安排与器材使用,能让学生耳目一新。体育教师平时都要善于让学生体验到这些教学环境。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是一种软环境的构建,学生能在课堂上与教师成为朋友,能与同伴一起活动,这种和谐的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

多媒体的介入更让学生体验到了运动与美的结合,从而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激情,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综合水平。另外,教学的组织对于是否能顺利地开展教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组织得当,时间就会浪费得少,而学习规律也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学生很自然地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更适合学习,从而更有心情去体验体育之美。

4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与普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小学是打好基础,而在高校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而终身体育意识不是光凭参与几次体育活动就能成功培养的,必须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体育之美,让学生形成审美,从而树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多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的运用、竞赛法的运用等,极力让学生形成一项体育特长,并能经常运用这项体育特长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他就会在生活中注重体育锻炼,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体育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高校学生要全面树立审美观,通过体育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艳霞.应重视学校体育中的审美教育[J].福建体育科技,2004(4).

[2]乔茜致,金照佳.加强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1996(3):16-18.

[3]张燕.试论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S1):29,112.

[4]郝薇薇.论高校体育的竞争与合作[J].辽宁体育科技,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