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35-07

作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受产业结构调整与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制约和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结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升级又加快中高职一体化的进程,建立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自身改革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是专业结构优化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因此,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有必要回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视阈中进行考量。浙江省是全国首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区”的试点省份,也是率先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改革的省份,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把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状态分析置于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的分析框架中①,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作用机制,探讨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机制

(一)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两个不同概念的事物,分属两个截然相异又彼此紧密联系的领域,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产业结构”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产生至今,人们对产业结构的内涵仍无统一的认识,按照产业结构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对产业结构的概念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业结构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包括构成产业总体的产业类型、组合方式,产业间的本质联系,各产业的基本技术、发展程度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广义的产业结构除了狭义的产业结构内容外,还包括各产业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及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等[1]。本文所探讨的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即从质和量两个维度进行探讨,产业结构从质的角度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起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产业不断替代和更新的过程;从量的角度反映了一定时期产业内的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朝一定目标的发展变化,是指根据一国或地区的战略发展,对现有产业和资源重新调整,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融合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和必然结果,是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的集中体现和主要特征,也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指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职业教育专业内的构成要素,包括专业的口径、质量、内涵等;二是在一定专业内涵基础上专业间的构成状态,包括专业的数量、规模、布局及衔接关系等。在区域层面内,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专业种类和数量增减,比例和布局调整,不断提高内涵和突出特色,提升职业教育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增殖过程,即通过调整专业数量、层次、空间、规模、速度、质量及技术服务,适应产业经济转型的动态优化过程。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基本概念的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紧密联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深层次和决定性的因素,而专业结构调整又反映并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是以就业结构为纽带发生联系,并受时空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数量结构和规模结构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各专业的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与区域产业吸纳人才的数量趋向一致,专业规模调整速度与产业吸纳人才的速度大体一致,在“供给―需求”上保持总量平衡。二是产业的高度化对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要求区域内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人才与产业人才需求层次相一致。三是产业空间布局变动要求专业空间布点适合产业空间布局。四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融合化对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提出新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范标准等方面与各产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相一致,这是判断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适应的一个核心指标,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五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技术服务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直接表现为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承担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各专业“科技孵化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机械的、静止的和线性的,它们作为两个各自开放的现实性系统,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以及线性和非线性的有机联系。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同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也表现出相应的“反作用”影响,这种“反作用”体现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其特点是模糊性和动态性,而不是精确的、静止的和片刻的。

二、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状态分析

有针对性地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区域内产业结构为参照物,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进行实证意义上的状态分析。所谓状态分析,是指对专业内构成要素的形态和内涵以及专业间构成关系的聚合态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便科学分析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轨迹,从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②

1.在设置规模上形成了面向一、二、三产业较为齐全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体系

2011年,浙江省有中等职业学校424所,招生23.88万人,高等职业学校46所,招生数达12.76万人。从专业设置来看,已形成设置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体系,见表1。201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数为3286个,其中中职和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分别为2186个和1100个,专业布点在职业院校分布呈集中化和规模化趋势,平均每所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数为7个,平均每所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数为23.91个。从专业设置对应的行业和产业看,目前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涵盖了经济普查中所列的农林牧渔、采矿、制造、建筑等行业,专业大类涉及率达100%,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类专业布点105个,占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3.20%,面向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类、资源环境和土木水利类专业布点总数758个,占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23.06%,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2423个,占职业教育专业布点总数的73.74%。可见,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突出市场导向,侧重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行业性和应用性。

2.在比例上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和旅游商贸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布局

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基本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哑铃型”结构,即一些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的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在数量和规模上成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主体,而资源环境、农林牧渔、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以及公共服务类、体育健康休闲类、司法服务类专业在专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低。首先,从专业布点数看,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占中高职专业布点总数的64.92%,而资源环境、农林牧渔、能源与新能源类专业仅占中高职专业布点总数的3.97%,公共服务类、体育健康休闲类、司法服务类专业仅占中高职专业布点总数的2.71%;其次,从专业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看,2011年浙江省高职招生专业数252个,招生人数前十位专业全部是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分别是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机电技术一体化和国际贸易实务,占高职招生总数的29.52%;同样,中职招生数前十位的专业也全部是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和旅游商贸类专业,分别是会计、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国际商务、机械加工技术,占中职招生总数的48.80%。

以加工制造类、技术信息类和旅游商贸类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现状基本一致,以2011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劳动力需求为例③,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仍是人力资源市场中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这五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的88.38%,其中制造业需求人数占总人数的50.53%。

3.在能级上形成了“中职重基础、高职重方向,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的专业层次结构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人才结构层次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高移化和中高职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2012年3月,浙江省开始进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加强中高职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衔接,旨在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在能级上形成“中职重基础、高职重方向,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术”的专业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专业层次结构主要反映在专业口径和课程设置的能级差异上。以加工制造类专业为例,2012年,浙江省中职教育加工制造类设置的主要专业有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加工技术、 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等,而高职加工制造类设置的主要专业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工业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钢结构建造技术、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因此,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名称和内容上既有相似性,又在专业口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上有所区别,中职教育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偏重于基础性和职业性,专业设置强调职业基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和单一性技能,而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强调培养学生专业的系统性,旨在培养应用性和管理性的专业技术人才。

4.围绕市场设置专业,初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深度对接产业结构发展,以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市场需求调研与专业预警机制为载体,把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逐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自2011年开始,全省各地加强了对新设专业的审批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专门发文公布当年职业学校新设专业目录,并规定“凡同一设区市内已有3所以上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原则上不再新批准设置”的有关要求,同时严格控制新增设布点数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以中职教育为例,全省当年停止招生并予以撤销的中职教育专业点有299个,新开设专业点103个,两者相抵共减少专业布点196个。

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始终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注重专业结构调整与区域产业转型互动,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围绕支柱产业做强主体专业。以中职为例,2011年,全省中职学校共设置主体专业点700个,校均为2.2个,主体专业点占专业布点总数的比例达到31.5%。在主体专业布点中,先进制造业专业点321个,现代服务业专业点356个,现代农业专业点23个,分别占主体专业布点总数的45.9%、50.8%和3.3%。

二是立足特色产业做精特色专业。如温州市针对鞋服特色产业,开设了鞋革制品造型设计、皮革工艺等特色专业。绍兴市围绕食品饮料(黄酒等)特色产业,开设了酿酒技术专业。东阳市围绕木雕产业,开设了工艺木雕特色专业。

三是瞄准新兴产业开设新兴专业。围绕生物、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核电等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创造条件设置新兴专业,如金华市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湖州市的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专业等。

(二)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着不对等、非均衡关系

职业教育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历史的和相对的过程。职业教育专业供给和产业需求间的不对等和非均衡性,是指职业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时在总量、层次、类别上与产业需求存在差距,出现失业、过度就业或教育不足等现象[2]。

在总量上,职业教育所提供的技能型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造成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迟迟无法有效解决。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低端劳动力刚需与技能型人才短缺长期相伴[3]。2012年,浙江省企业用工监测表明,一方面,普工需求占企业用工总需求的比重维持在70%以上,成为企业用工需求的主流;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始终供不应求,各类职业资格等级的求人倍率(求人倍率=岗位数/求职人数)近年来持续保持在2以上。特别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海洋经济、服务外包、动漫、现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加大了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的现象更加突出。

在层次上,职业教育专业能级结构无法适应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专业结构调整要求,尚未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层次鲜明、互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能级结构。所谓专业能级结构,是指专业结构中各个层次的比例关系。目前,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能级结构单一,仅仅局限于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没有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高技术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1∶6∶14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人才结构高中低级比例。2011年浙江省高职教育专业布点数为1100个,中职教育专业布点数达2186个,中职专业布点数接近高职专业布点数的两倍。以第一产业为例,浙江目前高职农经类专业布点数为32个,中职教育农经类专业布点数为73个,两者比例仅为0.44∶1,高职农经类专业布点明显不足,中高级人才培养结构比例失调,中初级农业人才比例过大,造成中职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偏低,高级农业经营人才培养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对高层次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最后,在总类上,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比例处于不匹配状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匹配度不高。 以中职教育为例,2011年全省三大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5.00%、51.86%和43.14%,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0.02%、74.18%和25.80%,而服务一、二、三产业的中职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占比分别为1.79%、24.44%和73.77%,中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匹配关系。二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内的行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关系,见表2。第二产业的中职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专业在校生占比与从业人数占比的差为-18.38和-30.65,表明这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而第三产业的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和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休闲保健类专业与从业人员占比差为14.61、11.44和7.40,表明这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出现了产能过剩,超过了行业吸纳能力。

2.职业教育专业“同构化”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和院校之间专业建设缺乏特色

由于缺乏有效的专业结构调整统筹协调和运行机制,区域之间、院校之间的专业“同构化”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区域和院校之间专业结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强,专业建设缺乏特色。2011年,全省46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布点数达27个,占高职院校总数的58.7%,招生人数6186人,占当年高职招生总数的5.98%;服装技术与加工、针织技术与加工、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等三个专业布点数仅为4个,当年招生人数为116人,与浙江省作为纺织品和服装生产与销售大省的地位明显不相适应。同样,中职教育专业结构在设区市内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也较为突出,2011年,全省中职学校平均专业设置数达7个,部分区域内中职学校平均专业设置数超过10个。

3.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集群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专业设置与现代产业集群关联度不高,存在着专业设置的“盲点”。对应42个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区,全省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不到60%,瑞安汽摩配产业集群、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义乌饰品产业集群等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和特色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但还没有设立这些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专业,导致这些产业集群创新和升级的动力不足,存在着低端化锁定的倾向。

二是专业规模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支撑产业集群建设的骨干专业不足30%,以杭州装备产业集群为例,装备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总量占杭州工业经济总量的1/4,而其对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光电技术应用等,2011年,杭州市上述专业布点数为26个,在校生为7972人,招生数为2799人,当年新设置专业的学校为2所,当年上过专业停止招生的学校为5所。显然,无论是专业的存量规模还是增量规模,都无法满足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

三是专业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支撑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对技术升级的需要。技术升级和创新驱动已成为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征。尽管近年来浙江省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创新,提升专业创新能力,2008~2013年,全省中职学生获得专利授权324项,转让给企业专利数59项,转让金额541.27万元,学生的小发明作品为全省60家小微企业创造了6094.8万元利润。然而,浙江省职业教育仍局限于技能与技术训练层面,专业创新实践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专业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大多仍停留于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小发明、小创造”,与浙江省产业结构以技术升级为主导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双重视阈下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对策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视阈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既不是孤立的中职或高职内部专业类型的变动,也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增”或“减”的问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本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区域产业实际,积极探索和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机制。

(一)加强宏观调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统筹协调机制

一是科学制订全省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规划,系统设计全省中高职专业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根据浙江省产业规划,按照“适应性、前瞻性、创新性、效益性”的原则,确立“专业数量规模对接产业发展规划、专业空间结构对接产业集群布局、专业层次结构对接岗位技能等级”的思路,制订全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规划,强化主体专业建设,突出重点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群,优化全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努力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耦合发展”的对接机制。二是建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中职与高职、教育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对话协作机制和平台。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培养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和论证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产业引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中高职衔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统筹和协调机制。三是搭建人才供需的“大数据”平台,建立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增强学校对产业需求的前瞻性预测,引导学校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四是定期进行专业设置评估,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灵敏度和科学性。建立职业教育专业预警机制,在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中,实现骨干专业与主体产业、专业核心技能与岗位需要的高度对接,促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动力机制

一是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采集制度,从不同区域、产业、行业、岗位以及不同性质的用户在人才规格、人才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信息进行全面科学的采集,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二是建立科学化的信息处理系统。由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特点,要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信息处理,突出对人才需求的动态预测和分析,对因产业结构调整等而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分别提供近期、中期以及较长时期劳动力需求预测报告,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依据。三是建立信息平台。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应通力协作,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企业与学校供需信息双向平台,完善定期制度,让企业和学校都能及时掌握近期、中期以及较长一段时期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之间“调整―优化―再调整―再优化”的良性循环。

(三)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转型的运行模式

一是瞄准浙江省产业集群探索职业教育专业群发展新模式。要紧跟浙江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重点进行重新定位,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发展,着力发展与区域产业集群适应的专业群。二是建立专业对接行业联动机制。成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联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深入行业主管部门,担任行业协会职务等机制,使专业建设融入行业发展。三是深化专业对接企业、中职对接高职的校企合作和院校合作机制建设。各专业以若干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专业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实施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会签培养制度。以高职为主体,建立中高职衔接、企业资源共享的院校合作机制。

参 考 文 献

[1]张君生.论职教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4):9-12.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一、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对选取的广东省32所中职学校2010年招生计划进行了汇总,结果如表1。

(一)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为主体的专业结构

加工贸易是整个广东省经济的核心,广东省正筹谋以加工贸易来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通过加工贸易建立起活跃的市场体系,引进数万家外资企业,配套建立和发展起一批国有大企业,带动出一大批民营、私营企业,也造就出众多熟练的产业工人。同时也正是由于加工业的核心地位,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纵深发展,信息技术、商贸旅游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学校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三类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2.53%,21.15%,26.67%,总计占到3/4左右,形成了三大主导专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达到116个,招生人数占到调查总数的1/3以上,突出了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二)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专业结构差距较大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仅为4.60%,招生所占比例为6.02%。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中指出,到2010年,广东省城镇化率需达到65%,农业人口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由于第一产业增加值低,利润低,据统计2010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4.5%,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差,因此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表现出较低的市场需求。

(三)农林类、资源环境类专业设置较少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两大专业设置比例仅为4.60%,招生所占比例6.02%,招生人不及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商贸旅游类三类专业招生人数的1/10。农林牧渔类、资源环境类专业作为基础性行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运营发展,广东省作为沿海大省,具有充分的陆海资源优势。可见,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状况与广东省区域经济特征不相符合。

(四)专业设置基本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被调查的广东省32所中等职业学校涵盖了14个一级类专业,435个专业种类。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4.60∶35.17∶60.23。第三产业招生人数为23984人,第二产业招生人数为11754人,第一产业招生人数为2290,呈三二一格局。表1表明,财经商贸类专业设置数和招生人数均居首位,加工制造类专业比例达到22.53%。二者作为广东省重点专业,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加工制造类中所占比例达到35%,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是与之配套的专业维修服务,这必然带来汽修市场不断扩张。总体来看,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广东省三大产业的专业设置适应性分析

(一)第一产业的专业适应性

从被调查的32所中等职业学校来看,可归为第一产业的专业主要有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管理方向)、园林园艺、农村医学三大类。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党的“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任务,对促进新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开设对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产供销体系的建立,以及资源的配置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农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体现。园林园艺专业的设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直接体现,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市场化定位。而农村医学的专业定位在于城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广东省第一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专业适应性。2010年广东省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广东省农业产值呈逐年增高趋势,对GDP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加。第一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全省经济起到基础支撑作用。由数据调查分析我们得知,广东省中职学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比例仅为4.60%和6.02%,并且专业内容设置比较单一,这与该省2010年第一产业从业结构占28.04%的事实有一定出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省作为沿海大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第二产业的专业适应性

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指出,实现工业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石油化工等新兴支柱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传统支柱产业得到改造提高,汽车、医药等一批有潜力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得到较大提高并在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具体设置的专业来看,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以及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设置比例分别为26.14%、12.42%、17.65%和13.72%,这四类专业占到了广东省第二产业的69.93%。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水平。它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并与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各种高科技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以二者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着中国的工业发展方向。结合表3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东省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内容基本符合该省第二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

从专业设置比例来看,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量比为35.17%,招生人数比例占30.91%,均仅为第三产业的1/2,而产值结构与从业结构分别占到了50%和39.13%,在三大产业中均居首位。这种状况显然与其经济发展趋势不相符。据表4所知,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达到了60.23%,招生比例达到63.07%,远远超出从业结构比例32.83%。计算机应用,财经类专业设置比例较高,占到50%以上,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至今,广东省GDP产值稳定增长,但各产业增长速度各不相同。由表5分析得出,第二产业呈急降——上升——平缓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均衡,特别是2001年至2009年增长速度为12.2%,与2000年最后五年相比有上升趋势。目前,一二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仅靠行业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增长余地不大。而第三产业潜在需求大,发展空间广阔,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也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带动了学校专业设置向第三产业的靠拢。

三、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调整对策

从表6可以看出,广东省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5.4∶50.3∶44.3调整为2010年的5.0∶50.0∶45.0,第一产业成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基本持平。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表现在三大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即三大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转变趋势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专业设置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是学校主动灵活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被调查的32所学校的专业设置结构与广东省经济结构基本相适应,但仍需做些适当的调整。

(一)加强农业等基础产业建设,适度增加一二产业专业类别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源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了第二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也正是一、二产业进步为第三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从表1看出,被调查的32所中职学校一、二产业专业设置比例共计39.77%,尤其第一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仅为4.60%,并且专业设置内容单一,传统支柱产业与相关专业对接率不高,重点产业如水产业开设数量少,力度不够。此外,建筑、能源等基础性专业的比例也较低。因此,广大中职院校应适度增加一、二产业专业类别,满足一、二产业发展需要。现今,国家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将这一政策逐步推广到具有基础性质的其它专业。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这类专业的发展。

(二)优化第三产业专业设置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广东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2009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位居三大产业之首,2010年GDP超过50%,意味着广东不仅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而且率先跨入后工业社会的门槛。虽然第三产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以一、二产业为出发点。由表3得知,第三产业专业设置比例达到60.23%,招生比例达到63.07%,专业个数比例偏重,招生数量比例偏高,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最多,占第三产业相关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优势传统专业发展滞步不前,幼师、烹饪、餐饮服务类等供不应求专业在招生规模、开设数量等方面几年来均未发生多大改变,专业覆盖面相对薄弱。为此,应以改革提供动力,以开放激发活力。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扶持为专业创新开拓发展空间。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产业服务业及信息产业,建设提高具有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 设计; 开发; 生物技术; 高职院校

Discussion on programming of the Biological Major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Ye Qilan

(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rade , Guangzhou 510430,China )

Abstract: The programming of the Biological Major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Biolog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Majors.

Keyword: biological majors ; design; development;biological technology;vocational college

一、问题的提出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这话并不过分。生物技术,方兴未艾。正因如此,全国不少地区成立了生物技术类高职院校或开设生物类专业。就我省而言,不仅原有的普通高校如中大、华南农大等开设了生物类专业,还有不少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生物类专业,生物类专业出现了空前的竞争。

大家知道,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而生物技术是指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改造的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又可分为几个大的方向,(1)生物方向,(2)医药方向,(3)农业方向,(4)食品方向,(5)环境能源方向等。与上述方向相关的专业都可视为生物类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是本世纪的热门话题,相当部分的考生愿意报读生物类专业,但由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程度还不太高,所以,这些年,生物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非太乐观。这样一来,作为高职院校,如何设计好生物类专业,实现生物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鉴于此,笔者根据生物类产业发展实际,结合生物类专业设计课题取得的成果,对我省高职院校生物类专业的设计与开发作出探析和论述。

二、指导思想

要设计好生物类专业必须把握全球/全国/全省生物类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并以此作为提出指导思想的依据。因为是高职院校,所以,提出的指导思想应符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阶段及走向,应符合我国我省高职教育的政策导向。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指导思想应该是:

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作为生物类专业设计的宏观指南,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作为依据,以《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为指导,从本院办学条件出发,从社会和市场需要出发,结合我省生物类产业发展格局和趋势,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设置和开发本院的生物类专业,设置的专业之间尽量具有关联性,达到共享师资、实验实训等教学条件的目的。紧紧围绕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采用吻合时代,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力求办出生物类专业的特色,实现生物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专业人才能否受社会和企业欢迎,在一定程度取决于专业设计理念和原则。因此,笔者认为,高职生物类专业的设计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是生物类专业发展方向应与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势一致,与我省生物类行业发展走势相一致;

二是生物类专业发展应与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三是生物类专业办学条件与行业要求相一致;

四是生物类专业人才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应与就业单位用人标准相一致;

五是把握好现有专业和拟新设专业的关系;

六是把握好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

四、专业设计之理论和实践依据

1.生物产业发展概况

近十多年,生物产业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生物技术几乎渗透到人类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生长点来培育,纷纷采取各类措施,加速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2]。

近年来,我国的生物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到2010年,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1.5-2万亿元。

我省的生物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04年,广东省生物技术产品产值已达340亿元,在中成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海洋生物等领域优势明显;形成了广州、深圳、中山等生物技术与产业基地;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环境保护、医药、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3]。

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广州,被正式纳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布局,截至05年底,广州具有各类生物技术企业300多家,其中75%分布在医药行业,25%分布在农业、食品、环保等行业,08年,广州国际生物岛进入封岛建设阶段。按照“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基本建立有利于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综上所述,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设计和开发生物类专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

2.生物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1)人才总需求

广东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食品\生物农业\生物环保与能源等。按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部门统计的结果表明,未来几年广东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约为3500-3800亿元,按每100万元需要1个技术人才计算,人才总需求为35万-38万,如果人才缺口为20%, 则约需7万人才/年。

若省内外人才供给各半,则我省应培养3.5万名生物类专业人才。根据近两年用人情况及发展趋势看,在这3.5万人才中,本科人才和高职人才需求大约各占一半。那么各种高职生物类人才需求约为16000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对生物类人才需求量相当大(下表)。随着我省生物技术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对人才的需求还将逐年增加。

广东省生物类行业2008-2015年对生物类人才

[注] 生物类行业:包括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食品生物、生物化工等

生物类人才:包括生物人才/医药人才/食品人才/环保人才/生物质量与安全人才/农业生物人才等。

(2)人才总供给

以上是我省生物类人才总的需求情况。那么,我省高职院校生物类人才培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据我省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表明,在我省67所高职院校(截止2007年)及多所录取大专考生的本科院校中,招收生物类专业的院校约占总数的30%。在招收生物类专业的院校中,生物类招生人数占总数的10-15%左右,简言之,生物类专业招生数不超过全部招生人数的5%。根据2008年省内高职(大专)招生20万人计算,那么,生物类招生实际人数约为1万人,按理论估计,生物类高职人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需求量16000人(上表),供给量才10000人,缺口很大,但实际情况未必完全如此,总体上,生物类人才供需基本是平衡的。

原因之一,如果本地培养的生物人才供不应求的话,充裕的外省生物类毕业生就会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弥补人才不足的缺口,形成动态平衡。

原因之二,生物类专业当中,有些岗位工作环境不理想,工作地点较为偏远,对本省很多毕业生,特别是城市生源,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

因此,在专业设置前,需要对本校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及所能占到的份额进行调研、分析加以预测,使得本校专业群、专业发展规模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

3.本校所具备的办学条件及其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各个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都希望设置最受社会和市场欢迎的专业,培养出最受欢迎的专业人才。正因为如此,在设置专业时,有些院校往往会忽略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竞争力而匆忙上马,应引起充分注意。否则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影响以后的招生和就业。

五、专业设计的方法及措施

1.生物类专业人才市场调研与预测

首先是对生物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因为这是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不能忽视。

其次是重点调研生物及与生物相关产业对人才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第三就是调查了解分析并预测相关院校人才培养和供给情况,做到知已知彼,胸有成竹。

2.专业(方向)的定位及其方法

每个院校的办学历史和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个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必须通过专业发展定位来凸显本校的优势和特色,必须通过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师资队伍结构体现专业定位。

首先是明确学校的属性进行专业定位。高职高专培养的大学生是技能型的大学生。说通俗一点,就是培养懂理论,有技术,善技能的劳动者。所以,必须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筑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

其次是根据学校优势和特色进行专业发展方向定位。

第三是以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进行定位。必须以就业前景作为专业定位的重要依据。只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才能促进专业的长远发展。而好的就业前景与当地生物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必须密切关注生物经济的发展动态,与时俱进地对专业发展定位进行优化和调整。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就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生物类专业发展定位的。我们根据学院自身具有农业与生物的优势和特点,把农业与生物作为特色发展,并设计出相关的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得到稳步发展[4],在校生人数由2004年100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1000多人,且生源充足,就业率高,达到98%以上。

3.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规划

专业发展定位明确了以后,专业能否办好,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这两个体系的核心是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与生物类专业就业市场相适应,这就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立足点,而职业能力又必须与就业岗位群要求的能力相吻合。因此,在教学计划制(修)订前,要对专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高职生物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据此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设计和制订出符合就业要求的教学计划。

4.实验实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

5.师资队伍的建设(下述)

6.生物类专业中期发展规划的制订

要实现高职生物类专业的长远发展,应该有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二、专业设计和规划的总体目标。三、专业设计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四、未来几年专业群规划的目标。1.教育教学体系的规划与建设。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3.专业规模与新专业申报。4.科研工作。五、困难与问题。六、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结语] 研究生物类专业的设计与开发对于开设生物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是必要的,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只是以本校生物类专业设计研究结果为依据进行有关方面的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祝愿我省的生物类产业更加发达,生物类专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

[2] 张俊祥等,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态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2-34

[3] 葛永林,广东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4,(1):5-7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专业技术人才 完善 优化

从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有利于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且能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而有利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结构,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再生产和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储蓄和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无论是基金的筹集、基金的投资和待遇的支付,都对整个社会的储蓄、投资及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减少了个人与企业的当期收入,从而影响到个人与企业的消费和储蓄倾向;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会增加一定时期内资本规模,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能够使社会成员的可用资金增加,促进消费和储蓄,进一步刺激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智力支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经济总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约增长0.6个百分点,这就必然会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保障制度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又必须以和谐的社会关系为前提,社会保障正是这种具有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作用的经济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调节社会成员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和生活水准,从而缓解因收入差距扩大引起的社会矛盾,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三)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的再生产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专业技术人才是劳动力大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的再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为暂时失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维持其体力和智力发展,为经济发展储备力量。社会保障制度还给专业技术人才在疾病和工伤时提供帮助,为其恢复健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创造条件。些外,社会保障制度还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技能培训等服务,使其劳动技能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化配置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专业技术人才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社会保障待遇也大不相同,严重阻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解除行政上的障碍,使专业技术人才的保障待遇与其岗位分开,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昆明市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紧贴新盘龙建设实际,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使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为推动盘龙区科技创新、加速实现人才强区战略目标,做出重大贡献。同时,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主要成绩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增加。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0年,盘龙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有70730人,人才总量较2009年的66432人增加了4298人,增长率为6.5%。

2.专业技术人才结构趋向合理。在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中,有职称资格的达到6499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66人,副高级职称9491人,正、副高级职称合计10857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总数的16.7%;中级职称28054人,占43.2%;初级职称26086人,占40.1%。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比例约为:1:3:2,趋向于“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的1:6:4,表明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称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专业技术人才中30岁至50岁的有66079人,占职称资格总数的93.4%,较2009年提高了0.7%,表明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为主。30岁及以下24554人,占34.7%;31岁至50岁41525人,占58.7%;51岁至60岁3952人,占5.6%;61岁及以上699人,占1%。

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7528人,较2009年的6906增加了622人,增长率为9%。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博士研究生有860人,占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总数的1.2%;硕士研究生6668人,占9.40%;本科生41106人,占58.1%;其他学历22096人,占31.3%。

(二)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十一五”以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但人才总量仍然不能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虽然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比2009年增加了226人,但相对于实现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需求仍然偏少。2010年盘龙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3238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全区人才资源总量中占16.4%,而2009年云南省和昆明市的这一比例就分别达到了45.6%、35.6%,说明盘龙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还需要进一步增长。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称结构有待优化。盘龙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中、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10857、28054、26086人,分别占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总数的16.7%、43.2%、40.1%,高、中、初级三种职称比例为1:3:2。可以看出,我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中级和初级职称人数偏少,离“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的高、中、初级职称结构1:6:4还有一段差距。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盘龙区传统产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丰富,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二是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行业,直接参与我区经济建设的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明显较低。三是我区专业技术人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较少,尤其是从事高新科技产业开发的人才更是奇缺,人才整体效益不高。

4.专业技术人才投入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区委、区政府对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总体投入规模仍然不能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极需建立健全以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社会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投入机制。

三、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推进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快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手段,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是以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为保证的,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一个较完整的全国性法规或政策,明确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缴费基数、缴费方式、社会保险待遇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只有真正纳入法制化管理,才可能得到全面落实。

(二)统一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阻碍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积极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重组,调整和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要大力开展公益性、保障性的人才服务,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档案管理系统,按照管办分理、政事分开的原则,推进政府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推动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网络化。

(三)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水平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而专业技术人才属于特殊的人力资源,他们通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投入了比一般人力资源更高的成本。专业技术人才在生产或服务一线岗位上从事高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高的工作,既要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又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应该得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

(四)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事务机构

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快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社会保障事务机构,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类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委托机构建立后,由机构与各用人单位签订保障合同,再由机构为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实行包括劳动保障事务在内的全方位的人事业务。

专业技术类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手机产业 东莞 专利 情报分析

分类号:G353.1

引用格式:丘瑜. 专利视角下的东莞手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7, 2(2): 97-109[引用日期]. http:///p/1/109/.

1 引言

移动电话、无线电话统称为手机,是一种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通讯工具。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移动手机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智能手机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是第三代手机(3G)。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第二代手机(2G)是最常见的数字制式手机,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第三代手机(3G)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第四代手机(4G)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整个行业正在向第四代手机(4G)转换。2014年是4G正式商用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手机向4G转型的重要一年。

2 手机产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手机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手机生产制造起步于1999年,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具备一定实力,我国手机生产量已超过全球产量半数以上,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手机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程序反应迅速、性能好,非智能手机则相反,但其稳定性要比智能手机好。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芯片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创新完善,我国手机产业由传统非智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升级,智能手机产销量均跃居全球首位。

据美国知名半导体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统计的2016年第一季度手机厂商出货量全球前12强的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12大出货量的手机品牌厂依序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Vivo、LG、中兴ZTE、联想、TCL、魅族、Micromax。其中,中国厂商就占8名,是有史以来的首次。从2006年至2015年,我国手机的产量翻了3倍多,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如图1所示。

2.2 东莞手机产业发展现状

东莞是我国重要的手机研发制造基地,基本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条。2013年4月,东莞成为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基地,基地范围为东莞市全境,基地产业领域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发展方向为智能手机产业。目前,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产业是东莞渗透率最强、创新最活跃、影响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东莞市2015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报告》[1]的数据显示:据东莞市统计局数据统计,2015年东莞市手机产量为2.36亿台,同比增长24.5%,占全国手机产量(18.19亿台)的13%,其中智能手机1.9亿台,同比增长40.9%。

东莞现有各类通讯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 4 000多家,敷铜板、PCB、片式电容、晶振、磁性组件、马达等关键电子元器件行业,以及手机电池、屏幕等新兴行业,无论技术上还是产能上均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沃”)、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珀”)、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龙”)、金立集团(以下简称“金立”)等龙头品牌整机生产企业,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贝电子”)、东莞航天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称“航天电子”)等一批大型整机代工企业,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视界”)、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科”)、海科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泰”)、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胜”)等一批上游配套企业[2]。目前,东莞全力打造全国智能手机创新研发基地,已经形成以整机生产制造为主,元器件和模组、电池、周边配件三个行业为主要配套的“1+3”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东莞市手机产业制造环节的产值占整个手机产业产值的99.5%,其中整机企业产值占手机制造产业产值的49.1%,周边配件、电子元器件及模组和手机电池分别约占手机制造产业的23.7%、21.9%和4.7%[3]。东莞拥有自有品牌的手机整机生产企业如表1所示。

3 专利视角下的手机产业概况

专利是衡量企业创新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数据。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知识和财富相互转化的重要手段和资源,是衡量国家、地区和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客观反映一个国家和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并能集中体现一个国家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4]。

从总体情况看,除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各大企业在2006-2009年期间,手机专利数量还处于空白状态,从2010年开始,手机专利数量逐年攀升,于2013年达到顶峰,2014年有所下滑,2015年又急剧上升。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作为专利申请数量第一的单位,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依然领先,2013年的专利数量(1 163件)就远超其他单位10年的专利数量。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都有专利的产生,虽然数量比较少。见图4。

4.3.3 发明人构成和趋势

据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共有2 994名发明人,排名前10的发明人见表5。第1名是曾元清,专利数量为622件,占总专利数量的11.2%,比之后的9名发明人的专利数量之和还多。第2名是张强,专利数量为133件,占总专利数量的2.39%。第3名是李建林,专利数量为78件,占总专利数量的1.4%。前10名发明人中,有8名来自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只有第5名的季统凯来自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数量为44件,占总专利数量的0.79%; 第8名的郑战海来自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数量为39件,占总专利数量的0.7%。

如图5所示,在2006-2010年间,各发明人的专利数量基本上为0。曾元清2011年专利数为7件,2012年专利数为198件,2013年专利数为208件,2014年专利数为7件,2015年专利数为202件。张强2012年专利数为5件,2013年专利数为55件,2014年专利数为29件,2015年专利数为44件。第3、6、7名发明人只有2015年才有专利产生,前9年都是空白。其他的发明人也是最近两三年才有少量的专利产生。

4.3.4 IPC分类技术总体状况和趋势

《国际专利分类法》IPC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主要是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文献的分类。IPC分类表内容包括了与发明专利有关的全部知识领域,共分为8个部,部是分类表等级结构的最高级别,部下面细分为大类、小类、大组和小组。

如表6所示,东莞手机产业专利技术基本上分布在H部(电学)和G部(物理),H04(电通信技术)和G06(计算;推算;计数)所占数量最多,其中H04M(电话通信)、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H04W(无线通信网络)、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这4个方向的技术专利数排在前列,占总专利数的87%以上。

东莞手机产业专利IPC小组技术分类前10名见表7,其中手机的结构设计专利总量排在第一,占总专利数的30%以上,其次是触控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芯片技术和手势识别。这几种技术专利数之和占总专利数的55%以上。这也说明了东莞手机产业技术在朝着这几个领域发展,这也是目前智能手机的热门技术发展方向。

如图6所示,东莞手机产业专利技术的发展在前5年经历了一个低潮期,人机交互技术和手势识别技术是从2013年才有所起步,触控技术是从2011年才开始发展起来。从2013年开始,各类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可以看到,芯片技术还一直是东莞手机产业的薄弱环节,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讲,专利数是最少的。

4.3.5 IPC分类申请人构成

在东莞手机产业专利IPC小组技术分类前10名中,前10位申请人见表8,除了两位申请人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和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取代了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正崴集团-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他的都是表5中专利数量前10名的企业。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依然是排在技术的最前面,各类技术的专利数量也远超其他企业。在芯片技术方面,只有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有发明专利,分别为61件和19件,其他企业在这方面的专利数都为0。胜华集团、金龙机电(东莞)有限公司和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主要表现在触控技术方面,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和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的专利技术主要表现在结构设计方面。

4.3.6 IPC分类技术关联度

技术关联度是指a品技术组合的关联度,通过技术交叉分析,可以揭示关键技术之间的联系和技术融合状况。通过对检索到的5 556件专利中排名前50的IPC小组技术分类号进行技术关联度分析,得出东莞手机产业专利技术关联度情况(见图7)。技术关联度排在最前面的是H04M1/725(无绳电话机),其复合技术专利数是324件,关联技术数量是25个;其次是H04M1/02(电话机的结构特点)的复合技术专利数为135件,关联技术数量是24个;第三是G06F3/041(以转换方式为特点的数字转换器)的复合技术专利数为78件,关联技术数量是13个。

由此可见,手机结构设计技术合作联系比较紧密,触控技术次之。其他的技术虽然关联度不大,但每个关键技术都有其关联的技术,各技术之间形成了一种稳固的依存关系,有利于手机产业整体技术的提高和向更高层次发展。

5 东莞手机产业专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企业间差距明显

从以上专利分析可以看出,东莞手机产业专利基本上都被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掌握,占半数以上,其发明人数量也是最多的,科研能力远超其他企业。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排在第二,但是专利数量也只有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1/5。其他企业的专利数更是少之又少。从前期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到,东莞还有不少整机的生产企业,除了欧珀、宇龙、华贝企业有专利外,其他企业的专利数都为零。企业间的差距非常大,大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5.2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东莞手机产业技术大部分集中在手机结构设计方面,如配件、手机外壳、支架等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制造领域。在关键技术如手机专用芯片、高端显示屏、人机交互、应用与服务、智能终端等方面,开发力不足,都还高度依赖进口。只有少部分企业具备从方案设计到功能设计的研发支撑能力,其他很大一部分手机企业仍处于OEM及ODM等代加工阶段。从专利的数量来看(见图4),2009年以前各大东莞手机企业专利数基本为0。利用同样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6年至2009年,并采用一样的检索分类号,得出全国手机专利数为发明专利55 663条,实用新型7 100条,所以东莞手机专利数与全国手机专利数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从2012年至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手机技术还处于成长阶段,今后发展进步的空间还比较宽阔。

5.3 产业链创新滞后

东莞手机企业除华为、欧珀、宇龙、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步高”)等拥有自主品牌外,大多数企业仍以贴牌、低端产品为主。手机创新设计比较单一,只机械地追随市场潮流,不注重消费者的需求,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手机上网”的层面,产品定位尚不精准,对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不够重视,内容服务创新能力不足,限制了产业高端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还有待加强。

6 东莞手机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6.1 加强手机产业专利态势分析,建立专利壁垒

对产业专利态势进行分析,可以获取产业发展的动态信息,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产业预警和规划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分析东莞手机产业的专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其他重点手机企业的专利状况,为东莞手机产业的发展前景指明方向和提供情报参考,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同时,企业还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专利管现制度,科研立项、研发以及产品上线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专利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技术,以及将专利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和国际竞争力。

地方政府要完善专利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专利宣传,提高专利保护意识,加强专利地图的跟踪和研究,开展专利预警,特别是对已经公开的专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行专利池的构建和专利布局,以促进二次开发和创新。同时应该鼓励技术开发和专利申请,重视专利部署,构建专利预警机制,建立一个能够保护本地企业健康发展的专利壁垒。

6.2 建立手机产业专题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共享

目前,大多数企业利用网上免费的专利信息数据库资源进行检索,如国知局的专利检索、佰腾专利检索系统等。但是,这些数据库里的资源对于具体企业来说,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具体企业对具体行业的检索需求,海量的数据检索起来非常麻烦,而且“检全”与“检准”之间的尺度难以把握。因此,东莞有必要建立手机产业专题数据库。

借助手机产业专题数据库进行专利跟踪检索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较为简便地了解某一技术主题目前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如何、竞争对手在与我们相同的技术主题上的发展如何、目前相关技术主题还有哪些方面存在技术发展的缝隙、我们的相关技术主题研发能力与他人相比处于什么水平、我们该向哪些技术领域或技术主题发展才有生存的空间、某个技术主题的生命周期如何这些可大大提高科研投入效益的、非常复杂的专利战略问题,帮助我们充分了解竞争环境,借鉴已有技术、避免专利纠纷等。

6.3 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加强专利的保护

东莞手机企业普遍研发力不足,应充分利用本土优势,根据自身实力调整研发策略和方向,选择适当的研发路线,从多角度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推动在芯片研发设计、整机及模块方案设计、系统开发设计、硬件及软件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等智能手机高端环节的发展。实现从“代加工”到“自主创新”的提升,可以采用官、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构建手机产业研发生产服务体系。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前做好工作规划,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各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对手机产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资助,积极发展手机产业高端环节和前沿性研究,完成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

6.4 扶持重点企业,推进产业的协同

东莞拥有华为、欧珀、宇龙、步步高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在显示屏、手机电池、元器件及周边配套领域,也拥有一批具备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的优质先进企业,如三星视界、迈科、劲胜、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益科技”)、东莞华科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科电子”)、东莞市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铭新”)等。对这些重点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建立东莞手机设计及研发中心,培养和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手机企业,成为带动和引领东莞手机产业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并以构建东莞手机产业技术合作联盟为目标,增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和通用技术平台的指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有效整合和配置科学技术资源,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协调合作机制。

6.5 完善手机产业链,健全生态产业体系

强化自主品牌手机的研发制造,推动加工贸易环节转型升级,优化关键元器件、高端组件等关键环节配套能力,拓展应用和内容服务,完善手机产品结构,科学合理布局促进产业的资源整合和优化升级,并在专利、知识产权、税收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制订全面扶持政策,进一步拉长和拓宽产业链,全方位推动东莞手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构建“硬件+软件+应用+服务”的健全生态产业体系。

松山湖已获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移动智能终端),依托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力争将松山湖打造成以研发设计为核心,以关键配套环节为重点,以智能手机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平台。大力推动智能手机产业集聚新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智能手机专业园,推动产业要素集聚、配套服务完善的智能手机产业生态体系构建,提升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的集聚和承载能力。

7 结语

本文主要调查分析了东莞手机产业专利的发展现状,由于检索策略构建的不同,数据检索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依据最终构造的检索式获得结果,也会有所遗漏或者检准率不够高。还有就是华为企业虽然整个手机生产链已经搬迁至东莞松山湖区,但其申请专利还是在深圳公司,所以检索结果中很少有华为企业的专利,这对东莞手机专利数据的检准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此次的检索分析不能完全精确地代表整个东莞手机产业,但结果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外观设计专利的分类体系不同,所以检索结果并没有把外观设计专利囊括在内,只是从手机的核心技术问题上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进行分析。总体上来看,此次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莞手机产业专利方面的状况和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可以引发思考,为东莞手机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情蟛慰家谰荨

⒖嘉南祝

[1]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东莞市2015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报告[R]. 东莞: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6:1-10.

[2] 肖剑雄. 全球六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是东莞造[N]. 东莞日报, 2016-04-25(B06).

[3]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EB/OL]. [2016-06-30]. http:///dgetbWebLib/WebPage/NewsViewImg.aspx?SNID=20150717142913305.

[4] 文尚德. 基于专利计量分析的微软专利战略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3.

[5] 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在线专利检索分析数据库[EB/OL]. [2016-06-30]. http:///page/indexnew.

Research on Dongguan Mobile Phon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from the Patent Perspective

Qiu Yu

Center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Guancheng Campus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