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域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作为地方高校,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域,长期积累的地域文化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深深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并进而约束着他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他们的地域文化印记更为明显。地方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且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教师培养;课程关系;课程资源;转化

将多门课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建设,在文艺学领域里,始于1980年代初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领衔的文艺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该系列课程由“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三门课程构成,它们“分别承担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传授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批评实践能力的任务”。该系列课程已于2003年立项为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在系列课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随着课程理论本身的发展,教育理论界将这种关联紧密、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多门课程协同建设的实践称之为课程群建设。本文论及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主要是指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由文艺学学科开出的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为两翼,以“文学批评”为落脚点的课程性质相同、功能相异、服务同一教学对象、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多门课程的整体建设。近年来,以课程群的思路来建设文艺学学科开设的多门课程的做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与赞同,不同高校的文艺学课程群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省、校三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立项资助。通过几年来的立项资助,文艺学课程群建设成绩斐然,引起了教育界的瞩目,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是当前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而又必须重点关注和处理好的。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1998年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

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

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

(上接第54页)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3)将本学科发展的大量最新前沿研究成果集中向文艺学课程群的课程资源转化,开发出新的课程,从而使本课程群中相互关联的课程更为丰富和多样。这种以新课程的形式来实现科研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一方面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来开发。如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可以开发出“视觉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媒介变革与文艺发展”等课程,也可以以综合的形式来开发,诸如增加“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这类新课程等。只有这样,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才能够扎根于当下的学术语境和生活情境,才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学术滋养而永葆生机,才不会沦为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的高头讲章。

总之,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制度变革、学术研究的现状紧密相连。除了上述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需要亟待厘清和解决外,还有一些问题也较为重要,诸如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专享与共享问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实效问题也值得展开认真的研究与仔细的讨论,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专门讨论。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文艺学系列课程简介[EB/OL]. jingpinke. com/course/details/introduction?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9227-06b6&courseID=B030032&column=brief.

[2]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基于“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提出要注重“课群建设”,“课群建设”即为今天“课程群建设”的早期称谓.

[3] 刘晨晨,王伟. 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J]. 现代教育科学,2011(4):75.

[4] 韦雪艳等.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高措施实证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2011(7):75.

[5] 陈庆文等. 教育学课程群建设初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6):104.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群 旅游文化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26

Exploration on Tourism and Cultural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HE Lifang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 group is the most important signa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ourse teaching level, also have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olve of the common teaching problem.We need grasp 4 aspects to the improvements: Integrate course content and realiz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stress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and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stress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building up platform for practical teaching; Emphasis on the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build specialized teaching group.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course group; tourism culture; practical teaching

1 旅游文化课程群内涵

课程群建设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纳入“课程群”,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旅游文化课程群建设是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基础工作。

1.1 课程群的内涵

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关联度较大的诸多课程内容一般存在较多的重叠或重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任何一门单独的课程教改,是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几门课程又达不到专业教学“宏观”层面的全课程、全方位教学目的。①课程群是从“中观”层面提出的教学改革,一般是指由3门以上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它不只是将几门课程简单地凑合在一起的“掺合体”,而是将内容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的几门课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③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

1.2 旅游文化课程群

旅游人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具备较好的旅游文化理论与知识,层次越高要求就越系统、越全面。为适应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旅游文化课程要打破以传授知识或理论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理顺学科的理论体系,贯通技能之间的关联,形成深度不同的课程层次,以适应层次不同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群教学的层次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根据旅游文化内容庞大和复杂的特点,各层次教学所涉及到课程名称相当多,旅游文化课程群最少应选择五门课程纳入其中,包括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掌握最基本文化知识的导游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论述,更重要的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的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研究旅游文化基本理论,适宜更高层次教育的旅游文化学。

2 当前旅游文化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旅游文化类课程根据专业和层次不同,其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事实知识为主体,为学生获取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以原理性知识为主体,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识体系,以适应旅游发展对知识的更新;三是以研究探索为主体,培养学生旅游文化研究能力。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当前的这类课程存在理论薄弱、内容重叠或重复多、表达枯燥等问题。

2.1 结构体系不完善

旅游文化类课程的内容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基本停留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旅游介体的内容都少有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更是缺少。这与现代旅游业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发展是很不相适宜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应随着旅游业发展态势变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诸如消费文化、经营文化、审美文化、服务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课程内容的结构体系。

2.2 理论贯通性不强

在对现有有关旅游文化类课程内容研读中,可以看出都还是从其从属的学科角度,对旅游文化事项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作为独立的各门课程论述是精辟深入的,但多凭借研究的直觉,缺少从旅游文化学科体系的系统分析。主要表现为:一是现有的旅游文化类课程都强调资源方面的文化,多是资料分析和直觉的成分,没有深入的田野调查,理论薄弱,造成了课程内容的许多重复,表达枯燥等问题,课程间理论贯通性不强。二是理论与实践断层,要么只有理论的阐述,没有实际案例,或者引用其他案例;要么只是各种文化现象的综合,缺少理论的系统化,课程内缺少理论贯通性。

2.3 课程内容雷同重复

目前,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较多,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很多重叠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对旅游景区景点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对其本质和规律探究不够深入;二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导致诸多课程很多的内容与导游基础知识重复。

2.4 教学内容封闭僵硬

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现有课程内容封闭,启发性和探讨性不足,缺少文化现象的深刻描述、案例。现有考核以考试为主,条条框框的“标准”答案,也导致内容封闭呆板。课程间缺乏横向交叉与沟通,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现象,课程的低效率重复,导致学生兴趣丧失。

3 旅游文化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的方式

3.1 整合课程内容,实现知识贯通

旅游文化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课程内容就要透过现象提炼本质和精华,既要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要梳理各类文化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导游基础知识涉及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旅游其他学科和地方旅游文化内容。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分别从传统文化和地理资源视角,对中国旅游文化进行的系统梳理。旅游文化学应该是对旅游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要以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为基础。各类旅游文化通过梳理后以专题形式进入课程群平台,作为各门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补充。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明确界定各课程之间的边界,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剔除各课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

课程群的建设要对群内课程进行分解,区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实现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群内五门课程各有分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旅游从业人员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还服务于导游考证,无疑是核心课程;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等为拓展类课程,都是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的拓展,有理论论述,更是旅游文化知识的系统全面介绍;旅游文化学课程研究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是高层次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低层次教育的拓展课程。

3.2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旅游文化课程群应确立以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表现作为成绩的一部分,改变传统的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定优劣的教学评价体系。结合课程群平台建立的各项文化专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拓展学习,考核引进平时考核、口试、实际操作、课程论文等方式,提升自学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人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职业胜任能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旅游文化课程群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引进教学中,在对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3 重视实践教学,搭建课程群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程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群网站要以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建立健全的与课程群教学有关的素材,包括课件、教学大纲、教案、参考书、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同时,利用课程群网站制作专题资料、汇编案例,进行教学交流互动,使课堂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

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网络平台,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观看相关内容,既生动又直观,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多种合作,选择有建设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建立观摩基地,供学生实地观摩学习与分析研究,深化学生对旅游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3.4 加强跨文化研究,组建特色教学团队

跨文化交际活动是现代旅游文化关注和研究的核心。一方面,旅游地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生态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感;另一方面,旅游者自身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流入旅游地,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文化的示范和散播,让旅游地的人们观感、选择与吸引。旅游活动之中客观存在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有比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更好适应旅游发展日益国际化的需要,以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旅游文化的包罗万象,涉及学科多,课程群应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学科背景多元、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团队之中的成员都要选择一至多个旅游文化专题作为研究方向,并在团队内大力开展跨文化交流研究,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注释

① 朱建安等.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课程文化;课程哲学

“课程”一词作为课程论学科的核心术语,其概念不仅是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更是课程实践的指向航标。但是,研究者们对课程一词的界定却远没有达成共识,反而在见仁见智的阐释中使其处于歧义丛生的境地。笔者从审视传统课程概念出发,分析传统课程概念的哲学基础,确定造成课程概念杂乱界定的深层原因,进而借助课程发展史和课程文化等领域相关研究的成果,从文化的视角重新阐释课程的概念。

一、传统课程概念的审视

我国课程学者施良方教授曾对课程概念进行过细致的分析和梳理,把近百种的课程概念归结为六种类型,即: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后来,又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将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课程概念囊括其中。

纵观这些结论,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课程概念都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每种概念大都是在认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每种概念都隐含着某些认识论的思想。众所周知,哲学范畴的认识论是基于认知活动的发生学所形成的相关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知识的评判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也称知识论。因此,虽然有些课程概念将课程界定为静态的学科或经验,如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学习经验等,有些课程概念认为课程是动态的活动或生产,如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等;但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概念,都没有逃脱知识论的泥沼。以静态的学科或经验为核心的课程概念认为课程是“存储”知识的容器,而以动态的活动或生产为核心的课程概念把课程当作“运输”知识的工具,它们都强调对知识的选择、掌握、传承和评定,强调知识在课程中的基础性地位。

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概念对课程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展开确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不足也在实践的考验中日渐凸显。首先,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概念过度关注知识,把课程作为知识的“容器”或“工具”,这就使人们更多关注课程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其应有的内在品质,最终使课程沦为缺乏生命力的客体实在物。其次,认识论本身对诸如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以及知识的评判标准等问题就存在着诸多分歧,这些分歧自然会反映到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课程概念之中,自然而然会使课程概念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特征。当然,也会更进一步地影响到课程研究的深入开展乃至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再次,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课程概念强调知识的工具价值,认为人“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掌握知识,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本然理解”,这就使人本身也成为了知识的工具,成为一个为了知识的存在,个体的主体性和自在性被抹杀,其精神生命的提升也化为幻影。

二、文化视角的课程概念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课程概念陷入歧义丛生的境地与其赖以存在相互冲突的认识论基础不无关系。更确切地讲,认识论本身的局限给课程概念的界定带来了许多困惑;认识论本身喋喋不休的争论导致课程概念的界定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潭。这启示着我们可以尝试暂时悬置认识论基础,转而从一种新的视角——文化的视角——去试验性地阐释课程概念。

透过课程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课程自诞生之日起,就已被打上文化的烙印,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事物产生后,它就部分地替代了文化的功用,尤其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发挥了文化“化人”的作用,为文化由“粗放型化人”转向“集约型化人”创造了条件;其次,文化是课程永不枯竭的源泉,人们使课程成为社会文化合理的缩影,使课程成为按照某种标准选择部分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文化而组成的整体。以理性的眼光反观当前势头正紧的课程文化研究,亦可看到课程与文化的天然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使课程成为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课程形成着文化,使文化在课程中得以创生。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完全可以以文化为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阐释课程的概念。

首先,从静态上看,课程是具有教育性的先进文化的方案。

方案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而确立的规划。把课程理解为方案,既意味着课程已经包含了预设的目标和预设的“跑道”,又意味着课程可以在课程实践中不断的生成;把课程界定为方案,既表明课程不仅要关注起点,还要关注终点;把课程诠释为方案,既促使人们注重了课程宏观的框架,又促使人们注重了其微观的细节。

用方案来规约课程的形式,使课程具备了意念中的雏形,成为预设之中的框架。但是,课程要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实体,仅具备外在的“雏形”和预设的框架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外在的“雏形”形成之时,实现其内在品质的提升,达到“内外兼修”,它必须在预设的框架建立之时,完成框架的充实与完善,实现“表里交融”,这样的实体才是名副其实的课程。

那么,依靠什么提升课程的内在品质,凭借什么填充课程的框架,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从前文所述课程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也只有文化才能提升课程雏形的内在品质,也只有文化才可以担当课程方案的合理的“填充物”,也只有文化才能使课程在逐步完善中成长为具有生命力的实体。但是,社会现存的文化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门类繁多,如果将所有这些文化都纳入课程方案,那课程将会成为庞然大物,也必然会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如果把那些具有负面作用的文化不加剔除的也纳入课程方案,那课程的内在品质将不再高尚而是低俗,这必然会影响课程的本原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如何从社会现存文化中选择合理而恰切的文化组成课程内容,是我们不得不认真回答的问题。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研究者们根据文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程度,把文化划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先进文化是文化中具有开放性、革命性的特征,指向人类解放,对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予以深切关怀的那部分文化。先进文化有三个紧密相联的特征:一是先进文化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二是先进文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先进文化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也是先进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而落后文化则是指文化中具有封闭性、孤立性的特征,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那部分文化。文化学对文化划分方法大大地缩小了我们选择的范围。但是,面对社会现存的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人们究竟作何选择呢?众所周知,课程的职责在于育人,课程所育之人是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这就要求作为课程内容的文化理所当然地能承担起这个重任,虽然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的来源,以它们之中任何一种文化作为内容的课程也能育人,但是二者所育之人的质量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一点自不必多言。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他能否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决定了他以何种方式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因此,欲提高人的质量,改善人面向未来、引领未来的方式,就必须选择先进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亦言之,课程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其内容,才能提升其内在品质,才能使其成长为具备生命力的实体,才能确保课程实现其本原功能。

把先进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不是所有的先进文化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呢?依人类目前的学习能力来看,我们似乎仍无法掌握所有的先进文化。因此,在先进文化成为课程内容之路上还有一道检验标准,也就是先进文化的准入标准——教育性,它包括三项指标,即: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进而言之,只有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符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先进文化才能成为课程内容。

其次,从动态上看,课程是课程研制主体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过程。

动态意义上的课程是一种动作,是一种活动。其中的课程研制主体泛指与课程发生关系的所有的人和组织,参与或影响课程研制活动的人和组织。依据课程研制主体与课程关系的亲密程度和对课程研制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把课程研制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所谓直接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指与课程关系较为亲密、直接参与课程研制整个过程的所有的人和组织,包括课程理论研究者、教科书编写者和审定者、政府官员、教师和学生等以及由他们组成的某些组织。以此类推,间接主体就是指与课程关系不太亲密、以某种方式间接影响课程研制整个过程的所有的人和组织,包括社会团体、雇主、学生家长等以及由他们组成的某些组织。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影响,课程研制主体在其中承担着同样的任务,即传承、创造先进文化。

所谓传承先进文化是指课程研制主体依据判断先进文化的三个标准在现实社会文化中选择、组织先进文化的活动,也是课程研制主体选择课程内容、依某种技术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内容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先进文化跨入课程内容之中,可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先进文化通过课程实施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

所谓创造先进文化是指课程研制主体在传承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以已存的先进文化为基础,依据判断先进文化的三个标准,结合特定的环境、对象等要素生产先进文化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确保先进文化在传承中得以创生,可以确保先进文化做到与时俱进。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形态与分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要素来源”。而“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支持条件的总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地方特有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教育资源的总称。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划分,郝德永从知识、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区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三类。高新芝按空间分布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类。范兆雄根据课程资源各要素的特点划分课程物质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和人造物质资源)、课程人才资源和课程知识资源。徐学俊则从课程资源的形态,分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科研机构等)、文献资源(如音像制品)、社区文化机构资源(如书城的书刊等)、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校外教育基地)、大众视听传媒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认识视角,这“一系列支持条件”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笔者试从课程资源的呈现形态,把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分以下几种类型:

地域特色的人才资源。这主要指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教育影响的地方人才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群众组织,这类资源以个体人或具有共同目标的群体组织为载体。区域特色人才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最有活力、潜力最大,对其开发的范围和水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地方特色人才资源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1、“公仆”,即地方党政机关的人员,他们具有为学校教育办好事、办实事的巨大潜能。2、“企业界人士”。他们能在经济上支援教育,而且有条件派出企业家或工人代表组成讲师团,兼任校外政治辅导员。3、“离退休干部”。这部分教育力量可以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感染力强。4、“学生家长”。地方不同单位的学生家长,多有各种特长优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充分利用的人才资源。

地域特色的物力资源。主要指区域内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的设施、设备与环境的总和,它以具体事物的形态存在,通过组织开发能弥补学校在教学设施和设备上的不足。地方物力资源包括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设施、设备。前者包括山川河流、牧场、农场、植物园、森林、公园、风土等;后者如医院、福利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和天文台等以及传统艺术、企业、建设现场等。

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依据地方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维度,地方文化的内容可分为四个层次:地方物质文化、地方组织文化、地方精神文化和地方活动文化。地方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地方的人工环境、生产与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地方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秀丽宜人的公园、带有艺术色彩的物品等。地方组织文化如地方的组织管理体制及风格、地方性法律规章、居民公约以及一些区域性的风俗、习惯、规矩等。也是成员间进行社会联系及地方成员与外部成员发生联系的制度保证。地方精神文化是地方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基准,它是地方成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核心是地方成员的价值观。地方各种活动文化如宣传活动、义务劳动、慰问活动、庆祝活动等,是学生获取社会生活知识、加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目标和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施时如果没有必要的资源,学校、教师和学生就会处于教学困境状态,课程实施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该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也影响课程实施的范围、水平和效果,并最终影响教学的实效。因此,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重要的德育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包含两个目标,首先实现地方德育资源的课程化,就是要把原来具有德育价值的但未被意识到、或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其次要挖掘、延伸地方原有德育资源的可利用功能,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保证。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环节是课堂讲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有实践教学与之配合。然而,制约该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恰恰就是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目前,全国2000多万在校大学生,都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需要有适量的实践资源支撑,这迫切要求地方高校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种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

开发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减少国家德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过程。短时期内不可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限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多、投入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匮乏。另一方面。地方区域内大量有德育价值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尚未纳入课程资源范畴,特别是许多素材性资源未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践课程,其德育功能和德育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造成大量区域性德育资源的搁置或埋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源意识,提高其对于实践教学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是协调经济发展与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有利于完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将推进高校更多地关注地方发展的具体特点,有效地将地方文化、物质环境等引进德育课程,扩展德育内容,同时还将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书,学生背书”的德育模式,以此带动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主体的行为模式

(一)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具有多重属性,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属于教育部门单独管理,没有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是无法使地方教育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资源的。这要求地方政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加强联系和协调。以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开发奠定组织管理基础。

地方党委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地方德育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德育资源所有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保证其多元开发主体的有机融合,共同挖掘和有效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方高校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案或纲要,明确规定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项目门类、呈现形式、应用办法、管理方式等要求,尤其要指导地方各高校联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在使用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过程中,要周密规划,合理设计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使用过程的旺季和淡季,提高实践教学资源使用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地方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下,逐步实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在产权结构和德育功能上的转化。一是转化使用权。通过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控制、组织和管理,使不属于地方高校的物质环境资源,在保持其所有权、占有权或经济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其使用权部分地转让到地方高校来,使地方高校得以有效利用或与其行业、部门共同利用。并且,这种利用关系必须通过政策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二是转化社会资源的德育功能。根据实际。适当调整部分社会教育资源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使其德育功能基本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

(二)地方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一般是散布在区域内的,采用何种机制能够有效管理并加以共建共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焦点。首先,高校要对分布存储的资源实现目录集中统一管理,这是解决大范围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具体包括三个环节:1、开展社会调查,查访校外课程资源。2、登记课程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库。3、课程资源需求信息广告。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学校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激励,调动班主任、辅导员和愿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一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的力量不足的缺憾。

再次,要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校内协调机制。学校各专业系部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协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定期到这些基地进行专题调研,了解各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处和团委要结合学生党建、团建、大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支持、配合教学实践。

最后,应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的领导。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组成人员应包括学校主管书记或校长、相关部门中层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小组的职责主要是拟订实践教学目标与计划;编制实践教学指导用书;组织师生申报实践教学研究课题;对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建立实践教学资源数据库。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体设计、指导和组织的。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充分开发和建设好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因素。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结构。要充分发挥高校管理与后勤人员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工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队伍之间的互动,加强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