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推动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二、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促进以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得到巩固完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农民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切实缓解。

农村居民主要健康和卫生指标达到:孕产妇死亡率低于22/10万;婴儿死亡率低于1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16‰;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10%以上的村、镇建成省级卫生村、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以上。

在省创建周期(2012-2013年)内,我区创建工作力争在2011年取得实效,提前实现创建目标。

三、创建内容

(一)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

1.将农村卫生工作纳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党委或政府每年专题研究1—2次农村卫生工作,帮助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农村卫生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区政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落实。

(二)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合理设置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建设与配备标准。每个建制镇(办事处)办好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逐步整合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新增卫生资源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3.加强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并落实财政补偿政策。认真落实《省编委关于加强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编发[]26号),严格执行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标准,按每千服务人口1.0~l.4名核定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实行区域内总额控制和“实名制”管理。区政府对镇卫生院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补助,积极探索对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等管理方式。

4.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区人民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所有建制镇卫生院都达到标准化水平,30%达到省级示范卫生院标准,50%的村卫生室达到示范村卫生室标准。

5.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到2011年,每个镇卫生院至少有5名全科医生。认真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入才培训项目,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创建周期内,镇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临床医疗技术人员均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比例逐年提高。

6.制定和落实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吸引政策。在核定的镇卫生院的总编制内,预留10%左右的编制,用于引进医学院校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镇卫生院工作。镇卫生院享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优惠政策。

7.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建立区直二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制度。

8.推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从2012年起,全面实行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行政、人员、业务、财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规范管理,实现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一体,共同发展。

9.转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镇卫生院积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中医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建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开展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政府举办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激励制度。

(三)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

10.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和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区级医院和镇卫生院设有公共卫生科,并按要求配置相应公共卫生人员。

11.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年版)》要求,落实各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12.加强农村卫生监督服务。辖区内食品卫生(饮用水)监督覆盖面以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等卫生法律法规培训率、体检率均达到100%。未发生重大的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放射)卫生、采供血、医院内交叉感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的医疗卫生单位安全责任事故。

1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卫生城镇、村和文明镇、村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卫生环境。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4.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

15.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全面实现门诊统筹补偿模式,住院费用实际补助率不低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参合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

16.建立健全农村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贫困群众救助机制,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农村特困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率达到100%。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同时要对近年来涌现出的国家卫生镇、省级卫生镇、卫生村进行表彰、授牌。会议目的是总结经验、探讨下一阶段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全省爱国卫生运动。在此,谨让我代表省爱卫会向全省爱国卫生工作者、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的辛勤工作和密切协作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我省爱国卫生工作回眸与启示

55年前,由、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的高举爱国旗帜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在中国广大城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全国人民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防疫运动,男女老少齐上阵,成功粉碎了敌人发动的细菌战争,大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我们党倡导的开展全民卫生防病的一场伟大的运动,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卫生工作方式。

5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定和指示,为新时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方向。我省爱国卫生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定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服务的思想,全力配合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整治环境、消灭四害,为控制天花、鼠疫、血吸虫、疟疾、丝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在我省的流行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还紧密结合防病工作需要和创建卫生城镇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灭鼠、灭蟑、灭蝇、灭蚊等除四害活动,有效地控制了四害密度。尤其在遭受热带风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袭击后,坚持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组织专家及消杀队伍对灾区开展消杀,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2003年和2004年,省爱卫会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发动群众,宣传教育,开展了以抗击“非典”和预防控制禽流感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各项防病措施。我们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作为考核卫生城镇的标准之一,有力地推进了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增强了各地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为切实保障全省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五”期间,我省爱国卫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爱卫会依靠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管理、群众监督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总体卫生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省爱卫相继制定了《福建省省级卫生城镇管理办法》、《福建省省级卫生乡镇管理规定》和《福建省除四害达标管理办法》、编写了《福建省创建省级卫生城镇指南》,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卫生城镇创建和管理的工作机制,使我省卫生创建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在城市,围绕创建卫生城市、县城工作,加强卫生监督与管理,综合整治脏、乱、差现象,2004年泉州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使我省国家卫生城市增加到4个,(福州、厦门、三明和泉州市);国家卫生县城1个(永春县)。按新的省级卫生城市、卫生县城标准,省爱卫会还确认并命名了10个省级卫生城市、13个省级卫生县城。

在农村,积极开展以改水改厕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创建卫生镇(村)的活动,创建了国家卫生镇3个(岳峰、亭江、崇武),命名了62个省级卫生乡镇和180个省级卫生村。卫生、水利、农业、妇儿工委办等多部门共同推进,我省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稳步进展,改水的主要形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改良水质为主的水井、手压机井等分散式的供水发展到目前以建自来水厂为主的集中式供水形式;农村改厕从建户外简易的厕所到以建户内无害化卫生厕所为主,农民群众的卫生观念和习惯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据统计,至2006年底,全省农村累计自来水(含简易自来水)受益人口为2026.17万人,普及率为75.57%;累计无害化卫生厕所为414.42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9.76%;分别比“九五”末增加了4.38和8.09个百分点。有5家农村水厂被全国爱卫会评为“全国农村优秀水厂”,12家被省爱卫会评为“福建省农村优秀水厂”,有22个全国农村改水先进县和7全国农村改厕先进县。

55年来,我省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立不同工作重点来推进城乡卫生建设,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成绩,所积累的经验与启示可以归结如下:第一,党和政府的领导是爱国卫生不断发展的保证;第二,以人为本,动员和依靠群众是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的基础;第三,部门参与,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基本方式。爱国卫生运动在最初发起时以“爱国”为出发点,以“讲究卫生”为宗旨,用开展群众性运动的办法,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卫生防病工作的热情,这是我国创造的成功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历史时期不断赋予爱国卫生运动以新的内涵,使爱国卫生从“运动”逐渐转变成了一项特殊的卫生防病工作的形式。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爱国卫生工作中的卫生创建、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工作,都是围绕消除环境不良因素,消除病源孳生地,减少或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提高民众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进行的。实践证明,爱国卫生运动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爱国卫生运动新的使命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爱国卫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任务十分艰巨。一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总量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大,带来了大量新的社会卫生问题,增加了防病工作的难度。二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卫生基础设施难以承负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很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县城所在地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已严重影响我省对外开放的形象和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进程。在农村一些地区,环境卫生较差导致肠道传染病上升;还有的地方由于食品卫生状况不好,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多数农村由于人、畜粪便还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加上受乡镇工业污染影响,造成了新的环境卫生问题。四是不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还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主要大街比较干净卫生,而背街小巷、居民小区、集贸市场附近卫生比较差。五是一些市、县爱卫会组织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需要。对上述问题,我们都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爱国卫生运动源于历史经验,源于社会需求,源于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国卫生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需求;所开展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级政府必须从坚持党的先进性,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实现富国强民的高度,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做好各项爱国卫生工作。

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搞好城市卫生,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卫生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城市的整体对外形象,良好的城市卫生和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尤其对培育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事业,扩大对外经济文化合作和交流,带动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要有更好的经济形势,更好的投资环境,更好的身体素质,更好的生活质量。这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和谐发展,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健康环境和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历史时期也赋予了爱国卫生运动新的使命,这也是来自实践的一道命题。当前,各级政府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就是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广大群众关心的公共卫生问题作为重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充分运用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方式,发动和依靠群众来解决卫生防病问题。鉴于社会公共卫生和除害防病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应当把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这一论述已经清楚地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防病问题,特别是群众的健康意识问题,不能都依靠政府来解决,必须也只能通过群众的自觉参与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主要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主动结合到各地的工作实际中去,创新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践行新时期赋予爱国卫生工作的新使命。

三、扎实有效地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

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爱国卫生工作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海西”这个目标,以卫生创建为载体,以提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农村改水改厕为重点,以除害防病为手段,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要加快卫生镇村创建步伐,以卫生创建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按照《福建省爱国卫生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各地要以创建卫生城、镇、村为载体,积极响应省文明委和省爱卫会针对城乡环境卫生状况联合发出“洁我家园,共创文明”主题活动的号召,紧密结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建设等工作,对当地爱国卫生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与时俱进,认真制订创建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创建卫生城(镇、村)活动。从今年起,我省卫生创建的工作要逐步由城市向县(乡、镇、农村)延伸,各设区市爱卫会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卫生镇(村)创建步伐,每年有计划地培育一批省级卫生镇(村),并积极引导条件较成熟的镇(村)努力创建成国家卫生镇(村)。以卫生创建为载体,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第二,要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以改水改厕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厕是改变农村卫生状况的突破口,省爱卫会《关于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强调指出:“坚持以改水改厕与环境卫生整治为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不断提高农村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和农村饮水卫生合格率。各级政府要从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以农村垃圾治理为主的“家园清洁活动”,逐年落实农村垃圾治理任务。按照“居住环境卫生、饮用清洁卫生水、使用卫生厕所”的目标,真正把为农民提供的健康服务工程办好、办扎实。各设区市都要设立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亿万农民健康促进示范乡镇,在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典型示范作用,总结经验在各县区农村推广,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三,要强化“除四害”工作,以卫生防病为手段,进一步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协调处置。除害防病工作历来是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的爱国卫生工作仍然要强化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坚持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办法,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季节性的“除四害”活动。目前,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有效控制鼠密度;进入夏季,对城乡卫生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整治,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灭蚊蝇活动,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预防控制鼠传疾病和虫媒疾病的发生。爱国卫生工作内容是社会卫生,如何运用是个策略问题,关键是要针对社会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群众性除害防病活动,这要形成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爱国卫生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配合卫生防病工作,根据疾病防控的需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抓住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以及易发性、传染性疾病,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各种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协调解决好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和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疫情控制。

第四,要广泛开展纪念活动,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进一步促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也希望各地按照全国爱卫办下发的《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方案》,大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成果,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结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地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迎奥运、讲卫生,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的良好氛围。我们省已下达了2007年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各地爱卫会要按照工作要点精神,以实际行动来开展纪念活动,进一步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大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的性质和意义,提高全社会对爱国卫生工作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爱国卫生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宣传主渠道作用,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成果,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进一步发动广大群众,对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广泛进行宣传,营造讲究卫生、增进健康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全省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绩

我省爱国卫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卫工作方针,依靠有关委员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改水改厕、除害灭病、创建卫生城市(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卫生环境,保护群众健康,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农村改水改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底,全省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到4390多万,占农村总人数的95.7%。其中自来水受益人数为2375万,占农村总人口的51.7%。长沙、株洲、常德、郴州、怀化、永州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的普及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绥宁县、新晃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长沙市天心区、岳阳市岳阳楼区、常德市武陵区、湘潭市雨湖区等7个县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0%以上,获全国爱卫会授予“农村自来水普及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农村改厕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农村累计建有卫生户厕610.46万座,占农户总数的48.4%。临澧县、湘阴县、长沙市天心区、娄底市娄星区、湘潭市雨湖区等5个县区获全国爱卫会授予“农村卫生厕所普及工作先进县(区)”荣誉称号。我省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得到了全国爱卫会、卫生部和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八五”、“九五”期间,我省共引进世界银行贷款2756.49万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共计投入3.43亿元,在21个县、区共计修建管网供水工程340处,使220万人受益;建设19个环境卫生示范村,修建卫生厕所1.16万个。1998年我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省爱卫会积极争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紧急援助94万美元,全国爱卫会紧急援助896万元人民币,帮助40个受灾严重的县区恢复、改造供水工程和设施2700余处,并资助灾区群众开展饮水和环境消毒,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积极贡献。

2、城市(镇)卫生创建工作有了明显进展。自1992年全国爱卫会组织开展城市卫生国检活动以来,我省先后有岳阳、长沙、株洲、湘潭、浏阳、洪江等10个地级市与县级市,分别获得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进入新的世纪,我省嘉禾县与长沙县县城分别于*年和2002年荣获“国家卫生镇”荣誉称号。特别是常德市坚持十年创建不动摇,终于在今年10月顺利通过全国爱卫会组织的“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由全国爱卫会授予“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实现了我省“国家卫生城市”零的突破。为了积极引导、促进我省城市卫生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年省爱卫会参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在征求有关委员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南省卫生城市标准(试行)》和《湖南省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及管理办法(试行)》,将省级卫生城市的产生由过去的评选制改为申报考核制,同时为巩固创建工作成果,规定对已授予荣誉称号的卫生城市、县城和镇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目前,全省共创建并保留荣誉称号的省级卫生城市10个,省级卫生县城21个,省级卫生镇3个。在广泛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镇活动的同时,创建“文明卫生单位”活动做到了常抓不懈,目前全省共创建并保留的省级文明卫生单位有4089家。在动态监管中,先后有

1个县级市、3个县城被出示黄牌警告,2080个单位被取消省级文明卫生单位资格。城市卫生创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大卫生的质量,强化了城市环保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美化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拥护。

3、除害灭病工作取得新的成果。除“四害”工作作为创建卫生城市(镇)的硬指标和必备条件,逐步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省爱卫会根据全国爱卫会关于《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及其考核鉴定办法,相应制定颁发了我省的有关实施细则。近几年来,全省共创建了21个“灭鼠先进市”,16个“灭蟑先进市”,3个“灭蝇先进市”和2个“灭蚊先进市”。在农村,结合控制鼠传疾病和灾后防疫工作,开展除害灭病。*年,省爱卫会选择6个钩体、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的高发县市,组织开展了集中统一的群众性灭鼠活动,并在经费和物资上给予了重点支持。2002年,省爱卫会以永州、郴州、衡阳、邵阳、张家界5个洪灾重灾市为重点,组织灾区爱卫部门开展灾后灭鼠。省直接投入灭鼠资金10万元,各市筹集近40万元,共配制、投放“灭鼠”毒饵100余吨,省爱卫会还筹集调拔了80多万元的饮水消毒、环境消毒等防病药品投放灾区,帮助灾区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4、健康教育工作有新的发展。一是逐步开展了直接面向农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全国爱卫会的部署,省爱卫会制订了《湖南省“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实施方案》。省爱卫办以郴州市北湖区作为“亿万农民健康教育”的示范点,组织了村民基本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基线调查,举办了村民卫生与健康知识培训班,向农户发放了健康教育知识手册,近3000名村民接受了基本健康知识的培训。二是结合预防保健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为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重点组织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医疗单位和社区卫生组织,通过大众传媒、宣传橱窗和送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预防传染病与食品卫生常识的宣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采取开办孕妇学校和直接上门等办法,向保健对象开展了保健知识的教育。三是结合“三下乡”和各种“卫生日”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近两年来,省爱卫办组织或参与了“三下乡”的健康教育活动、预防艾滋病“红丝带”行动,举办了“湖南省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巡回展览”,并先后组织了儿童计划免疫宣传日、世界无烟日、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预防艾滋病日及国际性卫生日等大型宣传纪念活动10余次,参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单位达200多家,展出宣传版面60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15万多份。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和主动参与社会卫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爱国卫生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1997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全省各级爱卫部门积极开展了《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并围绕《条例》的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工作,邵阳、株洲等地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年,经省爱卫会积极争取,省人大对各地实施《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督查,督查情况向全省发出了通报,有力地推动了《条例》的贯彻实施和全省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

我省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十分突出,与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全省有3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有50%以上的农户没有修建卫生厕所。目前改水改厕受益人群中,有*多万人的饮水条件和多数农户的厕所还达不到卫生饮水标准与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改水改厕滞后的地方主要在贫困地区,面临的困难更多,任务更加艰巨。二是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卫生创建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城市的工业“三废”达不到控制标准,城市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仍是露天堆放、简单填埋,市容管理和卫生保洁不严。到今年11月底止,全国爱卫会共命名了53个“国家卫生城市”

和89个“国家卫生县城”,我省还只有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和2个“国家卫生县城”。三是部分地方对爱卫工作的认识不高,投入不足,城乡爱卫工作停滞不前,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四是爱卫工作网络还不健全。政府机构改革后,大多数市、县爱卫办编制紧缩,有的县(区)爱卫办处于“一个人、一枚章、一块牌”的状况,不能适应爱卫工作的需要。

二、今后的工作意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省爱国卫生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卫工作方针,以普及农村改水改厕和创建卫生城市(镇)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从整体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卫生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到2010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农村总人口的70%,卫生厕所达到农户总数的65%,并创建一批新的卫生示范村。在城市,力争有3-4个地级市成为国家卫生城市,10个县城成为国家卫生县城(镇),并有一批地级市、县城和建制镇进入省级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和卫生镇的先进行列,提升城市卫生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在农村乡村和城市社区普及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提高10个以上百分点,多数地级市和50%以上的县城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城乡爱国卫生工作整体上进入全国中上水平。

1、完善机制,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

农村爱卫工作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2]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促进文明村镇建设。根据今年第四次全国农村改水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的工作目标,切实抓好“十五”期间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规划的落实,确保到*年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60%。一是加强多方面的协调工作,把普及农村改水改厕纳入我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体系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的评估指标,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更多重视。二是按照“民办公助,多方筹资”的方针,逐步增加政府引导资金,同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三是把贫困地区改水改厕纳入政府扶贫工作计划,列入各级各部门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国家扶贫资金中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改水改厕的投入。省级农村改水改厕专项经费继续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改水改厕工作。四是结合农村水利建设、能源建设、移民建镇和小城镇的建设,推进农村的改水改厕。要结合改水改厕的宣传、组织、指导,逐步普及农民的健康教育,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文明卫生村镇的创建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爱卫工作的水平。

2、硬化措施,积极推进创建卫生城市(镇)活动。

进一步加强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的规划引导,调动各市县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十五”期间,争取岳阳、郴州、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并根据各地规划和进展情况,重点指导、帮助1-2个市,力争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选择有条件的5个县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镇)”,力争“十五”期末有2-3个进入“国家卫生县城(镇)”的行列。继续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卫生县城活动,进一步扩大创建工作影响,树立一批新的省级卫生城市和县城,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县城打好基础。结合发展小城镇和全省50个重点镇的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省级卫生镇的创建,力争“十五”期末有10-15个镇达到“省级卫生镇”的要求。同时,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的评估、监督机制,突出城市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和评估后的长效管理,对授予的荣誉称号实行动态监督,力求创建一批,巩固一片。

3、建立制度,进一步加强城乡除害灭病工作。

我国有害虫媒和疫源动物传播的疾病有几十种。目前,钩体、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在我省发病率仍然较高,已宣布消灭多年的鼠疫在周边省份有抬头趋势。由于多种原因,我省许多地区包括大中城市的病媒生物尤其是老鼠、蚊、蝇的密度较高,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害灭病工作必须继续加强。从*年起,由省爱卫会统一部署,各市、县爱卫部门具体牵头组织,每年开展1-2次城乡灭鼠、灭蚊等除“四害”的集中行动,并形成制度,争取3年左右把有害虫媒和鼠密度增高的趋势降下来。同时,继续把除“四害”作为创建卫生城市的“门票”,并纳入创建后的动态监管,促进这项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为减少爱卫工作的检查频次,减轻基层的负担,拟从明年起将除“四害”工作纳入卫生城市的综合评估,不再进行单独的达标命名。继续加强除“四害”的技术指导,预防中毒事故发生,严禁使用急性剧毒药饵。

4、突出基层,努力普及群众性的健康教育行动。

在农村,以实施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为契机,广泛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健康教育活动。*年,省爱卫会继续抓好郴州市北湖区农民健康教育示范点,并再扩大一个点;要求各市、县爱卫部门分别选择一个乡作为为本级的示范点,全省从*年起有计划地在农村逐步推开,*年覆盖所有的乡(镇)。在城市,以社区为重点,把健康教育溶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年,省爱卫会选择一个有条件的城市区作为示范点;要求各地级市的爱卫部门也要选择1-2个社区作为示范点,摸索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同时,发挥各级爱卫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选择适当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加强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疾病控制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好各种“卫生日”的专题宣传活动。继续协调教育部门,巩固和提高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开课率。

5、依法管理,促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的落实。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突出重点,不断扩大农村改厕成果。

2013年我镇的改厕工作重点放在省改厕示范村创建上,按照镇补、村贴,农民自己承担一点的办法,全镇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998户,超额完成了改厕任务。对于新建住房一律实行无害化卫生户厕,不再搞重复投资。

作为省政府重点落实的新五件实事之一,2014年的改厕工作,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坚持科学改厕、因地制宜、方便实用的原则,认真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抓好整村推进。以村为单位,逐户展开,一户不漏,确保完成一个,建成一个改厕普及村。要做到改厕、环境整治、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即在改厕的同时,全面清理露天粪坑和积存垃圾,整治村庄环境卫生;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广大群众正确使用,科学管理,确保改厕效果。二是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血防工作要求把农村改厕与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农村“一池三改”相结合;与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住宅建设相结合,抓好新建房配套改厕,严格新建房屋审批关,确保新建住房一户,改厕达标一户。三是抓好载体,以创促改。要以创建卫生村(居)为抓手,改厕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同时,结合新农村、帮扶村建设,把农村改厕纳入进去,整体推进。四要按照“政府导向、多元投入”的原则,确保财政配套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到位。今年将按照“资金跟着项目和实施进度走”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努力做到财政补助资金同步到位。五是要认真抓好改厕质量。按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要求,继续做好技术培训。各有关部门和村(居)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尽可能组织施工队统一施工。

二、注重长效,大力开展卫生镇村建设。

开展卫生镇村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的有效措施,我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坚持镇村联动,整体发展,全面落实农村新五件实事中的环境整治工程。着重强化农村改厕、饮水卫生、除害防病、健康教育等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一是建立爱国卫生工作激励机制,坚持长效管理,把卫生创建与文明创建、环境优美村(居)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推进,共同提高,不断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

二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垃圾密闭收集、中转清运的工作机制,配套和完善环卫设施。要结合改厕,清除镇区和镇村结合部的露天粪坑与旱厕。要清洁镇区内的河道,研究镇村污水截流管网建设项目,有效治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现象,改善全镇河流的水环境质量,解决群众呼声较高的河水严重污染现象。要进一步提高集镇绿化覆盖率,有效控制扬尘污染,治理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油烟排放和噪声污染。

三是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卫生镇村建设的重点是镇容及环境卫生、“五小店”卫生、环境保护、四害密度、单位居民区卫生、市民对全镇卫生的反映等,重点部位是镇村结合部、农贸市场、建筑工地、河道河坡等。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包块管”的原则,各单位、各村(居)要在全面整治的同时突出重点,积极开展镇村结合部、河道河坡、占道经营、农贸市场、建筑工地、五小店、除四害等专项治理。要重点开展农贸市场周围环境综合整治,彻底解决该地段“脏、乱、差”现象。

四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等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全镇各行各业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同时开展卫生社区创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评比活动,使社区和单位卫生达到国家卫生集镇标准要求,提升全镇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三、标本兼治,开展除四害活动。

充分认识卫生除害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广泛动员群众,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结合创建卫生镇村活动,认真制定除四害工作方案,坚持采取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突击与经常、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方法,从环境整治、清运积存垃圾入手,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栖息繁殖场所,把镇村结合部、河道、农贸市场、屠宰场、农村畜圈、厕所等作为重点场所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完善各项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四害密度。

农村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为深入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依据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导向,围绕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维护、卫生创建等重点任务,汇聚资源,整合政策,强化措施,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实施“厕所革命”,加快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与改造,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改造和维护任务,消除旱厕,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加大卫生创建工作力度,以创建为切入点,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以改观,基础设施得以完善,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促使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目标早日实现。到2020年底,在我

县已实现XX省卫生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成XX省卫生村10个。

三、工作内容

(一)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认真落实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将推进“厕所革命”作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抓手,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一是开展一次“厕所革命”专项检查。组织各镇街开展一次清查,摸清本地农村户厕底数,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目标和本地农房改造计划,协助县农居办下达年度农村户厕改造和维护工作任务。二是有序实施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按照《XX省农村改厕工作管理办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DB32/950-2006)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各镇街经技术培训,并在县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指导下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农村户厕改造和维护计划,确保农村户厕干净、卫生、整洁,消除旱厕。三是加大改造后户厕的管护。对已建成的无害化户厕及时进行管护和对年久失修的无害化卫生户厕进行维修,形成建、管、用并重的农村户厕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倡导力度,教育引导群众科学使用和维护管理厕所,巩固并扩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改造成果。

(二)深入开展卫生创建。

巩固我县XX省卫生镇全覆盖创建成果,依据《XX省卫生镇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各镇街按照XX省卫生镇标准要求,完成当年度通过复审并获得

重新确认命名任务。加大XX省卫生村创建工作力度,2020年全县各镇街创成XX省卫生村10个。县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负责做好向上申报、技术指导等工作,协助各相关村完成创建任务。各镇卫生院在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做好本辖区内创建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等工作。

(三)努力改善健康环境。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镇街要组织开展对农村、城市薄弱部位和重点场所、地段、单位内部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积极营造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结合病媒生物习性,重点加强人员聚集场所、易孳生病媒生物场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动员全民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发动群众开展家庭大扫除,清除室内和庭院积水,彻底铲除病媒孳生环境。普及病媒生物和媒介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蚊灭鼠、预防疾病的能力。

(四)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各镇卫生院要以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为主要宣传对象,关注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为重点,强化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要结合“XX省健康教育宣传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卫生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普及健康知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指导服务,形成健康自我管理、人际互助的社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卫健委结合卫生健康重点工作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县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认真履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职责,各镇街抓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督办落实,相关责任单位各司其责、协调一致,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干的工作局面,科学安排措施,合理把握进度,有序推动、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加强资金支持。

县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保障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维护、卫生创建运行资金。各镇街要多方筹集资金,有条件的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对改造后的农村卫生户厕所进行长效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