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基本没有来源,村组财务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和技能普遍偏低,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2005年8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2005)4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改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实行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分离,即在村组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村组的账目、资产、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按照“村组财务乡镇代管”的办法进行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统管”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规范了工作程序、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审计监督措施,组织人员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和审计工作,为“统管”移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自开展“统管”工作以来,县农村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设在县农经站)派出业务指导组,对各乡镇的统管工资进行了督促和指导。根据省、州、县有关“村账乡管”的要求,全县9个乡镇都按要求成立了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领导组和办公室,配齐相应的办公场所和业务人员,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2006年5月,全县9个乡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安装了村级财务电算化软件。目前全县112个村委会和绝大部分小组的财务都已全面实行电算化管理,村委会将不再设置会计,只设一名报账员。                   

二、主要效果

 1、提高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推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后,全县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农村会计队伍的素质。规范了会计的行为。直接由农经人员担任会计,实现了公职化管理,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而且不因村委会换届和村干部变动而变动。克服了过去农村会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二是乡镇集体资产办公室对村级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摆脱了会计对村干部的依附,使账目更清晰、更客观。三是由过去的事后监督改为现在的适时控制。过去业务管理部门只能通过事后审计的方式进行财务监督,现在通过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可以直接对农村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适时控制。从而保证了农村财务管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下。维护和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和加大基层民主,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尤为重要和关键。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抓住了群众最关注的集体财务收支这个矛盾。从机制上创造了敢于监督、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财务收支的公开、公正、真实。保证了农民群众真正拥有集体财务收支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满足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和愿望,维护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无疑对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3、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是多年来影响村级班子建设、党群关系和社会稳定的"百病之源"。实行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真正的贯彻落实,从源头上把住了资金的使用关。规范了村组财务,监督了干部行为,为农村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4、我县在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工作前,共有村组财会人员203人,每月人均享受补助87.20元,全年补助总额为212456元。通过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工作后,可直接减轻农民负担212456元,减少村组财务人员203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村级报账员会计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村级报账员以高中和初中文化为主、业务知识主要来源于平时的工作积累和乡镇资产管理办公室在实际操作中的辅导,业务水平整体偏底。另外,由于报账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村委会换届选举后村级财务也跟着变动,造成村级报账员不稳定。

2、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实施财务统管后,我站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我站每年的工作经费很少,有些工作难以开展。2005年8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鹤政办发〔2005〕41号文件决定,成立了“**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作为我县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的常设机构,增加工作经费和配备相应的设备是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的根本保障。

3、会计核算资料、相关办公室、会计档案的管理费用,统管”工作中会计核算单位多,开始建账工作需要会计核算资料较多。各乡镇在成立相应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开展工作时也会发生相应的费用。农联字〔2005〕3号印发执行的《暂行规定》中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定:村组财务档案年终整理后统一由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公室保管。会计财务档案作为重要的原始凭证,必须妥善保管,但必须具备相应的保管环境和设备,大部分乡镇都存在无办公室和办公用具的困难和问题,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4、民主理财小组费用,农联字〔2005〕3号印发执行的《暂行规定》中的民主理财制度规定:村组要建立民主理财小组,人数为5-7人,参与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检查和审核财务收支账目;否决不合理开支,监督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民主理财作为“统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是,没有固定补贴人员的工资如何解决?如果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没有固定补贴或误工补贴,那么,村组明主理财小组可能就形同虚设。

5、统一帐证票据的费用,鹤农联字〔2005〕3号印发执行的《暂行规定》中的票据管理制度规定:各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和被统管单位之间内部往来一律使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印有统一编号的三联收付凭证(单据)。收付凭证(单据)的领购参照税务机关的税票管理制度执行。“统管”工作所需的各种帐证、票据的格式如何统一,费用如何解决。

6、财政专户管理后的利息问题,鹤农联字〔2005〕3号印发执行的《暂行规定》中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定:各村、组的收入由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统一送缴财政专户管理,支出根据乡镇汇总的村、组的支出项目和金额,由财政所审核后从财政专户拨付乡镇农经部门,严禁坐收坐支。而财政专户无法分清各村、组资金的利息。据悉,以往的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也无利息。违背了“统管”工作中不准平调资金和收益权不变的原则。各村组的资金数量差别很大,这样就加剧了矛盾的形成。

7、“统管”工作财会人员的培训,现有的各乡镇农经管理人员虽然有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水平,但从事专业会计核算工作和履行会计岗位职责的机会较少,时间不长,急需进行系统的相关业务培训,以防事与愿违的混乱。

8、电算化管理的软硬件配置资金问题,实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有利于提高统管工作效率;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增加财务管理透明度,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力地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有利于加快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共享程度。这是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村级财务、用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分析的有力举措,是乡镇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农村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村财务管理的方向和趋势。由县统一配备了电脑和财务软件,但至今还有4个乡镇没有打印机,且复印纸、炭粉等耗材价格较高,使用量大,而财政核发的办公费根本无法满足办公支出,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四、我县开展农村集体财务及乡镇统管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1、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工作,实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农村税费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成败。

2、实行民主理财,是搞好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工作的保证。在实行“村账乡管”工作的过程中,各村又相应建立健全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3-5名,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实行民主监督。村里发生的一些重大的财务收支,事先要征求民主理财小组的意见。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财务收支单据要逐笔审核并盖章,从而较好地发挥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3、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审计监督到位,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乡镇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村级财务日常审计工作,对各村的财务收支单据实行账前审计并加盖入账章,有效地避免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收支单据入账。县农村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经站)派出业务指导工作组,对各乡镇的统管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乡镇农村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对各村报帐的单据一一核实,对违反规定报销的手机费、话费、招待费在下账之前即予剔除,确保民主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认真开展村组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我县今年5月份换届选举前,全面完成村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4、实行财务公开,增加“统管”工作的透明度,是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的主要内容,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财务公开搞得好坏,直接影响基层的干群关系。我们把财务公开作为检验“统管”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支出,各项资产、债权债务和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项目、收取的费用、资金的使用去向、提取农业税附加的标准、收取使用情况都要向群众张榜公布。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村务公开反馈情况的收集整理工作,乡级经营管理部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归档保存,把“统管”工作置于广大群众监督之下。

5、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乡镇统管,建立健全“村账乡管”各项规章制度,是搞好“村账乡管”工作的根本措施。为了规范我县的“村账乡管”工作,县乡两级农村财务及资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通过努力,制定和完善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审计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账乡管操作规程》等十四项制度,使“村账乡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年,全县农经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市农经工作的部署,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强化“三农”主题,增措施,强管理,固基础,进一步强化职能,完善机制,全面加强农业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努力促进我县农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第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时代主题,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中心任务,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建设川东特色农业大县”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大力推动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经工作任务

(一)、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大力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地流转

1、进一步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重点宣传*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要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大土地承包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加强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的法律和政策教育,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增强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和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搞好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颁发的扫尾工作。各乡镇应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农村土地台帐的建立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颁发工作。各地要将完善后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台帐,以社为单位装订成册,由各乡镇农经站统一管理,并将完善后的农村土地台账于*年6月前交县农经站一份进行备案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县乡农经站要长期保存,规范管理。加强农村耕地动态管理,对于原已纳入耕地管理的地块实施退耕还林,经林业部门验收并颁发林权证的,各乡镇农经站应依法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行变更登记或注销。

2、坚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大力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各乡镇要在去年农村土地流转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台帐,及时掌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指导和监管工作。指导流转双方当事人按照全省统一制定的耕地流转格式文本,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签订书面合同。重点是抓好流转大户的合同指导和监管,流转大户合同签订率100%。并搞好备案、登记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及时公布流转供求信息,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县农经站要着重抓好对流转土地在1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的有关流转程序和手续进行检查,使其全部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

3、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条例》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关于农村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调查处理。各乡镇农经站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要加强对土地承包、征占纠纷的调解力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当地。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要集中培训仲裁人员,健全工作制度,规范仲裁程序,完善文书档案,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仲裁工作。

(二)、强化农村财务与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按照《四川省财政厅、农业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川财会[2004]53号)文件的要求,全面推行“村账乡管、资金村用”、“社账村管、资金社用”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各乡镇要按照新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认真抓好村社2007年账务结算工作,及时结转科目,建立新账,规范会计档案。村级要健全“三账、二簿、一册”,即总帐,明细帐、出纳帐,固定资产物资登记簿、劳动用工登记簿和农户下欠税费分户花名册。社级要建立“二账”,即总账和出纳账。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村社集体资金实行村社集体所有,乡镇农经站代管,分户专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坚持村级财务年审年检制度。

指导村社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办法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在管财、用财方面的监督作用,强化对村社财务收支的监督和对财务公开内容的审核,做到公开全面、及时、准确。村务公开面要达到100%。

抓好村级财务账簿年审年检工作,各乡镇农经站在3月1月至3月31日将所辖村(社区)2007年度的总账、明细账、出纳账、农户下欠税费分户结算花名册统一报送县农经审计站进行年审年检。

2、坚持村社财务人员上岗资格管理,开展村社财会人员业务培训。按照《四川省村社集体财务管理办法》,对村社财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2007年全县农村村级领导班子换届后未取得上岗资格证的村会计人员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对考试合格者颁发省农业厅统一印制和编序的《村社财会人员上岗证》,培训率要达100%。2007年度村社财会人员上岗资格证年检年审工作于*年3月底前统一报送县农经站进行年审年检。

3、强化村级债务管理。在2006年、2007年农村集体经济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债务管理坚决制止新增债务的通知》(农经发〔2005〕21号)文件要求,开展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债权债务清理核实工作,锁定村级债务,杜绝村社新增债务。

4、按照《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施办法》的规定,依法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规范乡镇审计文书,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收支审计、村社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大宗土地流转合同跟踪审计等审计制度。乡镇农经审计小组要对已完成换届选举的村开展村社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面要达到100%;对大宗土地流转合同及其它承包租赁合同实行随时跟踪审计;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重要事项向县农经审计站报告。县农经审计站要在对全县各村(社区)2007年的会计账簿进行年审年检的基础上,确定县站重点审计的村社,并做好对各乡镇审计工作的指导。

(三)、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要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坚持预防与查处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范围和重点,强化监管措施,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1、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和健全涉农税收、价格及收费公示制,适时更新公示内容,创新公示形式,除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统一公示外,涉农收费单位要在收费现场进行公示。继续深入贯彻执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坚持对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进行通报,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处置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有效机制。

2、健全农民负担日常监督管理机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项目审核与监测等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与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财务和农村审计等管理紧密结合,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强化农民负担管理,畅通涉及农民负担的渠道,建立健全受理、督办、处理和反馈制度,做到受理及时、督办得力、处理到位。强化农民负担检查,实行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检查与回访、明察与暗访、检查与处理相结合,不断提高检查效果。强化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重点查处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截留平调挪用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偿款以及其他涉及农民负担的案(事)件。

3、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制。要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继续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专项治理部门责任制,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考核办法,将考核作为选拔任命乡镇领导和部门领导的重要依据。

4、加强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监管”:一是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二是加强“一事一议”、“村民自治”筹资筹劳监管,筹资筹劳的适用范围和议事的民主程序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对筹集资金和劳务的管理使用情况实施监督、审计。通过审核、检查、审计等多种监管方式,及时纠正超出规定范围向农民筹资筹劳、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平调使用筹集的资金和劳务及强行以资代劳等行为。三是开展对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的监管,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四是做好对农民补贴补偿和对村级财政性补助资金的监管,并将农民反应强烈的征地补偿等涉及农民权益的问题纳入监管范围。

(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

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贯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切实把法律送到基层、送到农户。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统一宣传、统一生产、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今年10月底前各乡镇建立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1个,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财务制度建设。尽可能多地培育出一批重点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地方经济。县农经站重点抓好3?D5个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其中市级示范、县级示范的专业合作社各一个。

(五)、做好农经统计及农产品成本核算

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做好农经统计及农产品成本核算。重点是抓好每村三社七户记帐户业务指导,切实做好记帐户各项经济活动的跟踪调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各乡镇农经站要按时按质上报小春播面、小春产量预测、小春产量、大春播面、大春产量预测、大春产量等各种定期报表和农业年报,真实、客观地反映农村经济概貌。

(六)、有序开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的扫尾工作

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各乡镇农经站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做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积极依法清收借款、及时变现收回的资产,切实做好“村收村兑”未兑付个人股金清兑工作。在未全面兑付“村收村兑”未兑付个人股金前,要积极做好股民的宣传、解释工作。

三、考核办法

(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统一标准和口径进行评分。具体由县农经站组织实施,分阶段对各项任务随机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评分的依据。

(二)、考核实行百分制,本通知下达各乡镇的考核指标及分值,完成任务为满分,没有完成任务按比例扣分。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作出了重大的变革,因此也对农村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探求解决的途径,对于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形势,做好农村审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本人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审计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农村税费改革是通过调整规范农村分配制度,以实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是: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林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其调整的内容全部属于农村审计中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的范围。因此,必将对农村审计工作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缩小了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范围。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统筹费虽然由乡政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使用,但属于集体资产,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收代交,全部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统筹费的收取,因此,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范围也随之缩小。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将村提留款的筹集方式改变为农税附加和“一事一议”两种方式筹集后,农税附加的征收管理纳入财政税收征管范围。这一管理体制确立后,农村审计不再对农税附加的征收实施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资产审计范围进一步缩小。

第二,对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对农税附加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的资金和劳务应实行专项审计。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采取农税附加及“一事一议”办法筹集的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劳务,应实行专款专用、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的办法管理,这就要求在农村集体资产审计中,不能将这项资金与其他集体资产混同起来,而应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要求,进行专项审计。二是提高了合法性审计的要求。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农税附加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费三项支出,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上限控制。这就使农村税费改革前对村提留的合规性审计上升为合法性审计,从而扩大了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合法性审计的范围。

第三,减小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收费项目的监督范围,加大了税收项目的监督范围。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因此,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收费性项目的审计监督范围将大幅度减小。但与此同时,开征农业税、农林特产税、牧业税附加,将大幅度增减税收项目的审计范围和难度。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影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审计工作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

1对农村审计必要性的认识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农业工作者甚至农村经营管理干部认为,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经济来源的乡镇统筹费取消了,村提留款中的大部分作为农税附加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直接监督管理,农村审计的主要内容已不存在,因此对农村审计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十分偏颇和错误的,理由是:首先,如前所述,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乡镇统筹费的取消和村提留筹集方式的改变,农村审计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资产并没有消亡,只要其组织存在,其资产存在,其经营管理资产的活动必然存在,则农村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就不会消失。其次,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统筹费虽然在性质上是集体资金,但实际上使用权为乡镇人民政府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有代收代交义务,而没有实际使用权。因此,取消乡镇统筹费,并不会减少农村集体资产的实际存量。第三,村提留并不等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收入,实际只占集体资产的极小部分。据统计,2001年全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为18亿元,其中村提留收入只有2.2亿元,只占到其总收入的12.1%。第四,村提留的筹集方式改为农税附加办法后,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未改变,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仍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第五,农村审计的目的和作用不仅是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它同时还肩负着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因此,农村税费改革后,加强农村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2确认筹资筹劳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审计依据,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集资金或劳务,由村民委员会提出并作出预算,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审核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将筹资、筹劳的标准和数额填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分发到户,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农民负担监督卡填写的数量标准提取或安排出工,严禁擅自立项或提高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除按规定减免外,农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符合本办法的筹资筹劳。农民没有正当理由不承担筹资筹劳的,村民委员会可依照村民会议通过的村规民约进行处理。根据这一规定,筹资筹劳的项目、标准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就确立了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从审计工作的角度看,这一规定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这一政策规定未对作出决定的法定议程和法定文书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就使其在执行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变动性,这对作出确认其决定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也就难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二是村规民约属于道德范畴,如果发生部分农民拒绝缴纳筹资款或拒绝出工的问题,将很难依此做出合理的审计建议,这也将会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大量的不良债权,也会因为这部分农民垫资而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3农税附加管理的审计将成为农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附加由乡财政征收,征收后交给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由其存入农税附加专户,按村设账。实行这一管理制度的优点是,强化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但与此同时,由于乡财政所、农村经营管理站均属乡镇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下属部门,农税附加由这些部门征收、管理,实际上直接纳入了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范畴。从体制上看,这为乡镇政府平调、挪用这项资金提供了可能性。由于目前我省大部分乡镇财政较为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附加管理的审计将会成为农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4缺乏对违反政策规定、增加农民负担行为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农村税费改革及有关农民负担政策,对违反政策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均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这为审计确认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作出审计决定及提出审计建议提供了依据。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制定出对上述行为所应承担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法律法规。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无法对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后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额度及赔偿期限作出判断和结论,这将严重影响农民负担专项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5农村审计中存在的原有问题。我省农村审计工作是依照《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的,但由于《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只对农村审计的主体、范围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因此,农村审计长期存在着责任不明,职权不清,程序、行为不规范,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法律责任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对农村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着较大制约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还会不断产生,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有关政策建议

第一,由省税费改革主管部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筹劳专项规范化议程和文书,以规范化方式为确立筹资筹劳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依据。

第二,尽快建立农税附加及村内筹资筹劳专项审计制度,对农税附加及村内筹资筹劳实施专项审计,以确保这两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经管水平;稳定。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单位各部门务必要从构筑"和谐安仁"的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其积极意义。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立足当地实际,在加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把村级财务委托乡镇(街道)统一核算和监督,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村级债务增加、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乡镇(街道)财经统计站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经管水平,促进村级财务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进一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总体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必须围绕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实施"转变、拓展、提升"①三大战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新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力争在农经工作"三大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三项指导"(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承担的任务

(一)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新机制,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及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创新规范财务管理程序。我街办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并完善了一整套以财务公开为基础、财务审计为主体、民主理财为依托、"双代管、双监督"为保证的制度和措施,在从严控制备用金限额、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开支审批手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审计监督。二是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为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确保集体财产安全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们探索创新了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了农村会计聘任制,进行了电算化试点尝试,使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可行。三是狠抓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把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四是实行重点清理。我们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实行了严格的"三清三查三改"。"三清"是:清理收支往来帐据,清理集体资金、存款、有价证券,清理集体财物;"三查"是:查非生产性开支,查村干部报酬和补贴,查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招投标;"三改"是:改变农村财务工作无人管理、无章可循、无人监督的状况。在清理工作中,我们把专业清理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落到了实处。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上访村,必须深入清理,深挖根源。清理之后,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监管,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扎实搞好土地承包专项治理。要积极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实施办法》,并印成明白纸,以片为单位,逐村进行张贴、广播、宣传,进一步维护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以规范引导为重点,保护农户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禁止反租倒包。要以换补发经营权证为契机,切实搞好土地承包专项治理工作。

1、建立土地台帐,实行微机化管理。2007年我街办全面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规范和完善了家庭承包土地台帐、机动地承包土地台帐和其他承包土地台帐。土地台帐附有各户家庭成员情况、地名、土地四至、长宽、实际及折实亩数。通过建立台账,确保责任田的实际面积、地块、承包合同、经营权证书四者相符。土地台帐输入完毕后由市经管局统一打印,以乡镇(街办)为单位分发到各村,由各村文书负责核对后由村文书、支部书记、微机录入员共同签字后分发到各家各户。全面实现土地台帐微机化管理,开展土地仲裁工作,使农民因土地承包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上访明显减少,也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换发补发做好了充分准备。

2、搞好土地规范流转。土地延包之后,随着农村新的土地承包政策的建立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已成为当前土地承包管理的重要内容。各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必须经过村委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流转时间不超过10年,必须报经管站备案,以确保各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3、健全规范化档案,加强调查研究。土地延包后,乡镇(街办)、村两级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都建立了规范的土地延包档案。但当前土地流转、机动地承包建档工作还比较薄弱。财经统计部门要深入各村,帮助指导村流转土地户双方签订规范合同,处理好双方及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掌握当前土地承包及流转的动态,履行职责,为党工委、街道办提出建议和措施。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妥善调解处理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

(三)健全落实规章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1985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从1.86:1扩大到了3.28:1。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成为检验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要重点整治好诸如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修建道路、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要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强化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即: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向群众公示的内容要全面、准确、合法,公示形式要贴近群众,切实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严格核定学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村级报刊杂志的征定费每年不得超过当年村级管理费的10%;农民负担案件"追究制",要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预防和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长效机制。要严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关,保证粮食直补、柴油化肥补贴及市街办两级转移支付资金款能够及时足额拨付。要突出抓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办法,明确"一事一议"工作流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的。

三、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我街办针对新形势下农村经营管理的特点,转变思维方式、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结合目前街办村两级财经队伍现状,把对街道村两级财经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农经管理工作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农经管理工作的全过程。2007年在市经管局的精心安排下,我街办78个村及财经统计站6名干部全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村级"一事一议"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仲裁、农村会计学基础及会计电算化操作规程等。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也都学会了熟练操作微机。财经统计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运用电算化软件处理财务,村会计能够通过远程教育设施开展农业病虫害咨询、大棚菜价格查询等,为广大村民、蒜薹贮存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提供了方便,为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培训,提高了街办村两级经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农经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干部队伍,适应了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为提高农经执法水平,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山东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四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农经岗位责任制度。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二是建立日常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制度。根据涉及农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到事发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快速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早向党工委、街道办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是实施"阳光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和村级事务契约化,提高政务透明度。我街办实行"阳光村务星期一"集中办公制度,每逢星期一,各村村两委成员、两个议事会成员都按时在村委办公室集中办公议事,把各村应该公开的事项如村务收支、土地承包、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等纳入议事日程,扩大了村级民主,深化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干部的办事效率,能够及时化解有关农经不安定因素的各类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制订并规范实施了村级所有重要事务必须实行民主决策的契约化制度:即所有招标项目和村级承包合同、土地调整和经营活动必须签订正式合同,并在合同签订后三日内报街道财经统计站备案存档。通过村级事务契约化,我街办把大量可能诱发干群矛盾和纠纷的村级事务,用契约化形式约定下来,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三)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引进发展龙头企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依托区位交通、农业基础等优势,吸引了瑞士先正达、荷兰安莎、以色列泽文、北京欧阁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农业公司纷纷落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一条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抓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载体,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要重点抓好我省确定的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四)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针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经管理要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涉及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层次、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党工委、街道办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三大战略"是2005年12月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代表农业部党组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详见2006年第3期《求是》杂志《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即:

(1)"转变"战略,重点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农村会计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以党的十七届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落脚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结合点,突出抓好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财务审计,农经统计等工作,不断加强农经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和监督管理职能,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县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确保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长期稳定。

1、继续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各乡镇经管站要在做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查漏补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土地承包发证扫尾工作,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将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实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要做到“三个一”:即“一组一卷”,“一村一柜”,“一乡一室”。

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各乡镇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暂行办法》(发[]12号)和《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政办发[]17号)文件精神,研究制订切合实际的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和各项制度,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办法,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建立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把我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推向市场,推向全国,加快我县农村土地流转步伐。

3、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已于年月日起正式实施,各乡镇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乡两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并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确保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1、进一步深化对减负工作的认识。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减负工作的认识,改变农民负担监管的方式方法,将农民负担监管的重点由过去单纯向农民收费的监管转移到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监督上来;由过去治重治乱转移到防反弹和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上来。强化对涉农收费的监管和专项治理,加大对涉农案(事)件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和遏止向农民乱收费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2、认真抓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按照办()65号文件要求,认真抓好对农民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油菜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移民后扶补贴、能繁母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征地补偿和村级财政转移支付等各项补助补贴资金发放的监督检查力度和专项审计力度,严禁截留、克扣、挪用、拖欠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乡(镇)经管站要突出抓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即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并接受县负监办、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的监督检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3、加大对涉农收费和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专项治理和管理力度。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户籍办证、计划生育、结婚登记等涉农收费部门的监管和专项治理,坚决遏制“三乱”行为;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按规定程序对一事一议项目申报进行审核把关和检查验收,坚决杜绝不民主议事,议事不办事或超范围超标准筹资筹劳等行为。加强对“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不被截留、平调或挪用,确保“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专款专用。

4、加大对农民来信来访案件的查处力度。要按照接待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对农民群众来信来访要认真接待,及时处理,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对加重农民负担的人和事要进行严肃查处,严防涉农涉负恶性事件和的发生。

5、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继续实行农民负担公示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农民负担监测制、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涉农文件会签制、村级报刊限额制、接待制、涉农涉负案件责任追究制和重大涉农涉负案件“一票否决”等制度。并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纳入乡镇和涉农部门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1、规范村帐乡代管工作。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在全面实行村帐乡代管的基础上,全县建立健全统一的村帐乡代管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必须明确记帐员,复核员各自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按时结帐,记帐,报表。同时,全县要统一会计帐簿,记帐凭证,现金收付凭证及收款收据的使用和管理,年内要开展一次全县性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用收款收据大检查,以促进村帐乡代管进一步规范化。要加强业务培训,上半年县局要举办一期全县各乡镇(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记帐员财务电算化培训班,全县村帐乡管都要实行电脑记帐和核算,并建立全县村级财务电算化网络管理,切实提高全县村帐乡管管理水平。

2、认真抓好村级财务清理审计工作。坚持村级财务常年审计制度不动摇,各乡镇经管站要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农业部令第6号)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对年的村级财务进行全面清理审计,结合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集体的债权债务以及群众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在清理审计的基础上,及时抓好经济兑现,处理好各种遗留问题,并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搞好村级财务公开,做到全县村级财务清理审计和财务公开面达到100%。

3、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各乡镇经管站要按照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4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一是要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收入管理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二是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资产清查制度,资产台帐制度,资产评估制度,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资产经营制度等。三是要健全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资源登记簿制度,公开协商和招标制度,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等。

(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规范化管理。

1、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深农民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合作的意识和理念,积极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宽松环境。

2、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多形式,多主体地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湖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的同时,各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人才、设施和名优产业的优势,努力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乡镇(办事处)经管站要担负起牵头组织,正确引导,指导服务的职责。全县年要确保发展3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力争申报国家和省级立项2个以上,县重点扶持4个。

3、加强对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和管理。今年,县局要举办一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代表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帮助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运作行为,全面提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县局要继续搞好省级示范社建设,每个乡镇也要树立一个典型示范社,不断加大扶植力度,以点带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一村一品”建设,努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规范化、规模化道路迈进,使其真正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桥梁和纽带,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五)加强农经队伍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管理任务。

1、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经干部队伍素质。今年县局要分期分批举办乡镇(办事处)经管站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使全体农经干部职工更加熟悉党的方针政策,熟练掌握农村会计核算,财务审计、电算化、信息化和专业合作组织管理等业务技能,同时,要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性、党风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农经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水平。

2、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农经管理模式。农经工作肩负着党的农村政策贯彻落实的重任,农经工作人员要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特别要对新形势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村级不良债务有效化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材料,从而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