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市场概念

旅游市场概念

旅游市场概念

旅游市场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验式体育旅游 概念营销 情感营销

体验式体育旅游是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物,它是以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体育设施为基础,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使旅游者从参与观看这些活动中获得更多舒畅而独特的体验。要想其市场不断的拓宽,取得更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营销策略是关键。

一、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与传统旅游营销的区别

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与传统旅游营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营销过程不同

体验式旅游给旅游行业的营销过程带来新变革。传统的大众旅游主要是一种“4P”(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营销模式。体验式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多的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它的基础是旅游者与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商、活动主题的互动。旅游开发商必须尽力创造与利用知识,创造新的旅游主题,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了解旅游者的兴趣、偏好与价值观。旅游开发商必须通过与顾客之间的相互学习、深层交往,为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经历。

2.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不同

传统的大众旅游通常是旅游者在限定时间内参观固定的地带。体验式旅游对时间与地点的要求有更多的灵活性。一方面,旅游者在参与体验式旅游时有更多的自和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体验式旅游结束后,旅游者还可以继续延续这种体验感受,或者在其他地点上演相同的或相似的体验活动。在体验式旅游中,旅游开发商从旅游者的亲身感受出发,追求建立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为旅游者提供差异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服务。

二、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及情感营销

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与传统旅游营销之间的区别,决定了其营销策略必然存在其本身特色,在众多的营销方式中,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体验式体育旅游情感营销不失为两种较好的策略。

1.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

“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一种以有形或无形的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为基础,依据旅游企业自身产品及市场定位,赋于产品丰富的想像,内涵并借助现代先进传媒技术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售出产品实现利润的营销策略。如众所周知的江西省红色旅游。新产品出不断现,就会出现不同的概念,市场越激烈,概念会越多。体验式体育旅游的出现,也必须存在其概念营销的可能,当然这个概念不是最浅显的概念,它是有一定支撑,有一定发展空间的,而非那种恶性的竞争概念。

在广西旅游市场中采用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对广西旅游市场的开发、结构调整、产品更新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1)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采用“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 体验式体育旅游紧扣旅游消费者旅游需求的特点,其新颖别致的体验式新概念能使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摆脱目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差异小使游客难选择的弱点,使之迅速脱颖而出被旅游者关注、接受。国内旅游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产品种类都大大增加。新产品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带来同质化的现象给旅游者选择产品上造成困惑。这时我们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采用概念营销其核心就是新概念的创造,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表达一种新颖独特的差异化概念以区别同类型产品,营造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2)增加产品内涵,潜移默化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黄沛认为最成功的概念营销是“品牌设计”因为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如以上说的“红色旅游”响彻全国,不仅带动了全国的旅游新模式,也带来了一个时代人们新的旅行生活方式。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只要合理准确地表达了产品的核心概念与游客的物质、精神需求相统一旅游活动能悄悄地和产品一起进入消费者心田,产生依赖性从而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研发具有“品牌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基础是产品差异化。其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表现在其产品功效的差异化与定位的差异化。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功能差异于在于“体育”――休闲,健身、娱乐,“体验”舒适而独特的情感享受和难忘的经历相结合,在休闲健身、娱乐中给游客舒畅而独特的情感享受和难忘的经历。定位差异化反映于消费者心中对产品的印象才能激起游客的消费激情得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时代潮流、甚至创造一种消费观念而定。为就要旅游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开发大量的调研工作。

第二,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核心在于创造概念。概念要立求“新”“实”“美”。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的“新”即新理念。消费者需求随市场变动不断发生变化体验式体育旅游的新概念始终以旅游者需求为出发点,尽量做到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走在旅游者消费的最前沿,甚至超前才能引领消费潮流,再有,“新概念”还以现实发展为基础一味求新而超出市场发展规律和自身能力,束之高阁和名不符实都会让游客厌恶。其次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概念的“实”,即实在。以消费者时间经济能力为基础,以社会、自然承受力、企业自身实力为基础,以旅游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人依据,根据客观规律开发旅游产品。产品越是差异化就越要强调它实际基础。最后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概念的“美”即语言之美、内容之美、创新之美,扣开消费者听觉、视觉的大门,迅速传播,理念之美,新概念新追求。新生活独特之美,美而独特让人着迷,爱不释手。

2.体验式体育旅游情感营销

“体验式体育旅游情感营销”是指在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品牌的核心层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并在产品的行销过程中,通过释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辅以产品的功能性及概念需求,打动消费者,保持产品在稳定上升的过程中有爆发性的增长。

在今天的旅游市场上,单纯比网络优势,市场占有率、广告投放率及旅游人次等恐怕难再有大作为。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作压力大,精神得不到释放的抑郁更是如此,因为传统的旅游企业,注重自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立求花钱少收入大而缺少了对游客情感的追求。在游客需求不断多元化,讲求个人体验的今天,旅游企业要做到“引”得来游客,“留”得住游客,让游客玩得开心愿意花钱,就得通过独得的产品设计,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技巧。“情感营销”正是一种基于产品设计差异化,以消费者内在情感为中心,通过表达企业人文关怀和满足顾客情感体验来实现营销目标的营销策略。不少专家人士如肖志营等认为未来的核心竞争情感将成为竞争焦点。品牌优势将更多取自于品牌的核心文化,情感内涵。

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营销中引入“情感营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体验旅游就是使游客有一次舒畅而独特地,难以忘怀的旅行经历。即引发游者情感的共鸣,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事件之间互动的结果。体验式体育旅游的营销即“情感营销”另外,在《体验经济》一书中体验经济论的开创者派恩和吉尔姆也认为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需求已由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下的特点、特色、利益过度到了“感受”而感受就需要企业的产品与及其营销核心中注入“情”的概念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现代科技手法使“情”的投射穿过消费者的情感障碍在策划、广告、促销、设计包装上使消费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冲击达到激发消费者购买产品欲望的目的。

(2)消费者对产品最大的认同莫过于情感认同。情感营销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有利于培养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忠诚度树立良好的口碑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客源,情感营销涉及产品设计开发到售出、售后的全过程,讲求心灵沟通及时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于取得消费者信赖增加市场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有重大贡献,此外情感营销对于品牌企业另一突出意义在于。一旦在品牌确立处于独家寡头企业。再无企业与它竞争的时候还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将产品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升级,至于无法替代的地步!有竞争就会有企业独占行业的局面,一旦企业确立市场等一,自己就是难以超越的障碍。像“哈慈”“三株”从辉煌的市场主导到退市,给我们上了一堂实践课。情感营销能为企业竞争营造第二个领域,实现自我的超越和不断发展。

广西体验式体育旅游情感营销应重点放在以下三个环节之上:

第一,新颖独特的差异化产品设计。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市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政治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当地的历史学家和年轻人建议,虽然这代表一段黑暗的历史,但也不应拆除,而要保存起来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大约在一年半前,开始推出了这种另类旅游项目。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目前参观者人数已经超过8000人。在上述旅游项目中,除在导游带领下进行参观外,游人还可以穿上囚服拍照,在黑暗的牢房中体验政治犯的生活。据说,这项旅游的费用大约为7拉特(约为1400日元)。为防止儿童身心受到打击,禁止12岁以下儿童参加这种体验活动。

产品是企业利润核心,在一条旅游线路立项、策划之前对市场的调研,游客的旅游心理情感把握十分重要。我们知道一个游客在选择一条旅游线路时情感因素占80%左右智力因素只占20%左右。产品设计如能围绕消费者的消费情感因素和产品自身独有的功能效用,寻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将人性化思维和理念以创新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是相当成功的。

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应以“体验”为轴心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握游客消费心理和情感,在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基础上针对各类游客群体推出“情感”旅游线路,最大可能地满足游客情感体验的需要。

旅游市场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纪人;旅游经纪人;佣金

中图分类号:F590.6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日益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2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6万亿人民币,入境旅游1.34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世界旅游组织早在1997年就作出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但我国的旅游服务的“软件”却不尽人意。在旅游业中,吃、住、行、游、购、娱这六大要素涉及不同的行业,其信息构成具有多元性,很容易造成旅游者和旅游产品提供者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并且,旅游者通常离开常住地,也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等,旅游消费涉及要素较多且具有滞后性(先付钱,后消费)的特点,往往需要较专业的知识,否则会大大增加旅游消费的风险。因此,对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来说,旅游经纪人的产生是有理由的,且是必要的。本文以“旅游经纪人”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经纪人”概念的界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给旅游决策部门和相关理论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一、“经纪人”的概念界定和分析

经纪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萌芽到发展,从中断到出现,“经纪人”经历千年更迭,饱经百年沧桑,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社会进程中的不可或缺,在经济大潮的举足轻重。尽管名称不断变换,地位也起伏不定,但经纪人对经济的发展,尤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早在古代就有“经纪人”,从西周的“质人”到西汉的“驵侩”,从唐朝的“牙人”到清朝的买办,都印证了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繁荣景象。但新中国成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经纪人被当成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政府采取限制和打击政策,连同整个社会对该行业的鄙视和唾弃,使经纪人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纪人重现生机,开始活跃在保险、金融、期货、房地产、文化、娱乐、甚至旅游等各类市场。人们对经纪人的认识也由表象到本质,形成主客观较为符合的科学概念。200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4号令的《经纪人管理办法》中指出:“本办法所称经纪人,是指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经纪活动中,以收起佣金为目的,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等经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在国外,近代经纪人起源于欧洲,在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中,经纪人已逐步涉及所有经济领域。西方国家中最早把经纪制度正式写入法规的是德国。美国布莱克法律大词典将“经纪人”定义为:经授权委托人进行交易,或独立行使为委托人提供与第三人订约的机会,或是充当订约媒介促成委托人与第三者订约和守约的中间人。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对经纪人的解释是“在商业交易中充当居间商的人”

对不同国家的“经纪人”概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它们在内涵上基本相同,只是外延上有所区别。我国经纪人虽出现较早,但市场经济形成时间较短,因此,经纪人概念较宽泛,而国外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经纪活动较规范,经纪人概念较具体。

二、旅游经纪人的概念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然迅速,但旅游企业多为中小型的经营形态,在旅游业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性的超大旅游企业势必将与国内的业者竞争我国旅游市场,因此,我国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及规模将必须重整与调适,旅游经纪人将为旅游业寻找一崭新行之有效的调整方向 。笔者为此对旅游经纪人的概念进行探讨,“旅游经纪人”是“经纪人”的下位概念,从经纪人到旅游经纪人,外延越来越小,内涵越来越明确和具体。

(一)国外对“旅游经纪人”的界定

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对“旅游经纪人”的概念界定也有差异。国外没有单独旅游经纪人的概念,完成旅游经纪人业务的是旅游中介机构。旅游中介机构主要有旅游经销商和旅行组织商和连锁旅游零售商。欧洲的旅游经销商是以交通、住宿及景区服务为代表的某些形式的各项服务进行组合并销售。如汤姆森集团(Thomson)、空旅集团(Airtours)、首选集团(First Choice)等。这些大型旅游经销商通过一次性批发整个销售年度的飞机舱位和饭店客房存货来实现资金运作上的规模经济。而旅游者则通过两种方式受益:一方面,包价旅游的低廉花费与个人自助旅游所需花费相比更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旅游超市中,消费者只需通过电话或互联网即可轻松预定所需的旅游产品。旅行组织商是指任何能够将住宿、交通或者其他重要服务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旅游要素进行组合并销售给过夜或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的游客的企业或个人。1993年英国实施了《包价旅行规范指令》,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旅游者的经济利益,同时这项指令也使旅行组织商从法律上对于包价旅游的各子产品和服务环节负有了合同义务。连锁旅游零售商即是所谓的旅游商,因为它们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零售机构,而在这些零售机构之上通常都有一个较大的母公司在负责全面的经营和管理。通过比较,上述中介机构业务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四点:以获得佣金为目的;委托合同保证实施;引导旅游行业的消费趋向;为委托人提供与第三者订约的机会。

(二)我国目前对“旅游经纪人”的认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由于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时间较短,旅游经纪人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因此,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社会上对旅游经纪人的认识还较模糊,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旅游经纪人”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分析。

1. 旅游经纪公司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误认为旅游经纪人指的是个人。从法律意义来讲,旅游经纪人这个“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如国外的旅游经销商“汤姆森集团”。因此,旅游经纪公司实际是“旅游经纪人”组织形式的一种。

2. 旅游经纪人与旅行社

传统的旅行社经营包括从代售火车票到出售包价度假旅游产品等多项业务。从其行业及游客出游所取的作用来看,具有很强的中介性质。从这个职能来看,旅行社的职能和旅游经纪人有很大的重合之处,但旅行社和旅游经纪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中介是旅游经纪人的职能,但旅游经纪人不仅仅等同于中介。就二者比较而言,旅游经纪人和旅行社的区别体现在:

(1)旅游经纪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旅游市场意识,将引导旅游行业的发展,而由于大型的旅游集团通过纵向并购增强了自身的控制力,传统旅行社的生存也因此面临严峻的考验。

(2)旅游经纪人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高度一致,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降低旅游者的消费风险,既是旅游者的专家,又是旅游者的管家。而旅行社在经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旅游者处于被动的消费地位,在经营中过分注重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批零差价,造成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不信任感。

(3)在信誉方面,二者虽有共同的地方,但旅游经纪人受自身较高的信誉风险较大,而旅行社受旅游产品及其提供者的经营风险较大。

因此,不能简单的把旅游经纪人等同于旅行社,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旅游经纪人对旅游者来说,是旅游者利益的坚强后盾,为买方市场形成集体优势;对旅游目的地相关旅游服务产品提供者来说,充当其市场触角,为卖方市场形成优势。这样,旅游经纪人就能使三方实现真正的共赢。

3. 旅游人

2004年国家工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在经纪人定义中明确指出,与居间、行纪同属经纪活动方式。说明经纪的外延中含有,而旅游活动实际上是旅游经纪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旅游人一般不拥有旅游产品的所有权,无经营风险,其的对象既可以是旅游者,也可以是旅游企业。旅游者人主要为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提供服务,同时负责安排他们参加旅游活动,旅游者人与旅游企业之间没有较固定、连续的业务关系,只是松散的为旅游企业推介产品,招揽介绍旅游者。旅游企业的旅游人则相反,他们一般与旅游企业订立正式的委托合同,为其旅游产品的销售业务,旅游企业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活动的服务。有的旅游人具有旅游者人和旅游企业人双重身份。

(三)旅游经纪人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在旅游经纪人概念上尚无一个科学、统一和权威的定义,而概念不准确性又影响到旅游经纪人这一事物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经纪人的定义和当前我国旅游经纪人的发展现状,试着给“旅游经纪人”定义为: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取得经纪人资格证书,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收取佣金为目的,为促成旅游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和等旅游经纪业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获得旅游经纪人资格证书者可合法从事以下工作:旅行社业务;旅游咨询;旅游广告;旅游保险;旅游交通;旅游培训;旅游酒店管理咨询;旅游票务;景区景点招商引资中介及其他旅游相关中介服务。

(四)小结

首先,旅游经纪人应以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要为旅游者提供审美价值、愉悦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知识价值、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等。人的旅游需求是一种高级的需求,它是基础物质需求满足后才产生出来的。旅游经纪人就是要为游客着想,去捕捉和满足游客的需求,即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买什么、住哪里等。事实上,真正抓住了这些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消费的卖点,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第二是桥梁作用。 旅游经纪人要把握资源、资本、制度、智慧的结合,发挥智慧在资源、资本之间的桥梁作用,最有效地使旅游资源资本化,同时依靠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进旅游业的发展。第三是多种视角,即用学科专家、政府官员、投资者、媒体和旅游者五种视角的结合来提供优质服务。用多学科专家的视角可以保证科学的建议,避免委托人走弯路;政府官员的视角可以体现出很强的趋势把握;投资者的视角可以更好地把握效益;媒体的视角能对市场敏锐反应,把握住卖点。

参考文献:

[1] 辛欣. 经纪人――悄然复生的新阶层[J]. 现代商业, 1991(6).

[2] 史蒂芬•佩吉, 保罗•布伦特等著, 刘莉等译. 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旅游市场概念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在全国蓬勃开展,这对提升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闲散人员就业、创建城乡和谐的新局面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问题,这里我们选择几个极为重要的提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望引起重视。

一 规范指导理念

指导理念是指开发乡村旅游时应该树立的目标和和观念,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乡村旅游”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和阐释。二是推广这一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所在,即开发理念。

目前流行的概念有农家乐、休闲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农业部门用休闲农业,旅游部门用农业旅游;农村工作办公室则使用农家乐。内容相似,交互替代,并且各自推出了示范户、点、村。虽然使人们感受到了通力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式,却也暴露了步调不一,各自为政的行政弊端。概念不规范,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有人认为搞好农家乐就是搞好了新农村建设;也有的认为做好休闲农业,便做好了乡村旅游。概念不规范,也使人们认不清方向,抓不住重点,尤其是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面对多种概念,更是无所适从。事实上,国家对这个概念已经有过统一,这就是“乡村旅游” 。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议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一词;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定为“乡村旅游年”,应该是基于对中央精神的理解。所谓乡村旅游,是指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这是一个相对于城市旅游的空间概念,除已建成的景区、高尔夫球场、大型度假设施外的一切在乡村旅游活动都包含在乡村旅游概念之中。这个定义阐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这是一种以乡村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农民;同时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第二层,以旅游为纽带,转移消费热点,既满足了市民求新、求异、求知的心里需求,又自然的促进了城乡交流,达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目的。农家乐是指在农户家庭中进行的吃、住、娱的活动,概念内涵狭窄,只是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何况外来人员在农家吃住娱的过程中,更多享用的是公有资源,而不是一家一户的私有资源。休闲农业是从产业的角度的单一定义,就内容而言,也只是乡村旅游中观光的一个方面。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旅游发达的国家,尽管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之说,但正式文件多数仍使用乡村旅游概念。因此,我们应该同国际接轨,把农村、农业、农户旅游的概念统一到乡村旅游之中,以规范视听。

基于对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开发理念上应该以提高农业经济总量,解决农村就业,造就城乡和谐为目标。而不是以开发乡村旅游为幌子,把占有土地资源的矛头由城市转向农村,或租赁一片土地建造企业的疗养院;或修建自己的后花园。吴仪副总理在给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大力开展以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助农活动,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和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应该规范到这条主线上来。

二 设置开发门槛

从经济学角度看,乡村旅游说到底是因游客空间位移形成的经济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律。乡村旅游开发,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度开发。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必然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我们根据对浙江、四川、陕西、山东、江西、广东五省的大规模市场调查和1500余个乡村旅游点的实地考察,依靠GIS、旅游流等技术分析,借鉴国外经验,得出三个结论。

1.地理位置选择三种类型

一是年游客量在10万人以上的大型景区周边,尤其是山水型景区周围的村落倍受中老年游客和自助游客欢迎,也是对景区接待设施的一种有效补充。二是环城市游憩带(城乡结合部),车程在50分钟左右,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作依托的村落。如山林、庙宇、河溪、农业科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以双休日家庭、亲友市场为主体。三是景观或建筑或民俗奇特的边远山村。如气候、水质特别的长寿村,建筑布局奇异的八卦村,风俗少见的民族村等,是自驾车、驴友市场重点关注的地方。能满足多层次城市居民的心里需求,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都属于这三种类型。

2.每一个村庄称为一个乡村旅游点

同类型的村庄,优先考虑具备开展旅游活动条件、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底蕴的村寨。小的自然村可以两个或三个组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建筑风格只要能够协调统一即可,不必过于强求所谓“原始”,乡村的内涵可以多种多样。每个乡村旅游点从事餐饮、住宿、土特产品的农户,不能超过总户数的40%,否则,将会形成产业链条中断。余下的60%农户可以从事养殖、种植、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尤其是本地生态型餐饮原料的供应,一般一个农户需要8~10个供应户,产业链还可以合同形式由本村延伸到无条件从事乡村旅游的村寨。

旅游市场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昆明;会展旅游;绿色;国际化;品牌

会展旅游是当前旅游行业的热门,因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引起众多行业的关注。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深厚的挖掘潜力成为当前经济开发和旅游发展研究的重点。本文将结合昆明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概况,提出发展绿色会展旅游的设想,将绿色发展观念贯穿入会展旅游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一、绿色会展旅游的研究综述和定义

(一)绿色会展的研究综述

绿色会展是伴随着绿色会议的发展逐渐被推向热点,早在2001年华盛顿的“国家循环联盟”采纳“绿色会议” 政策,并将其运用在年会、会展及该组织的其他活动中,呼吁大家为保护自然资源身体力行。张摹认为“绿色会展强调会展从筹办、组织、运作到具体的设计布展的每一环节都呈现出低碳环保特色的活动。”

通过综述可将绿色会展定义为综合会展活动内部、外部的所有条件,采取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调配各方面的资源,实现整个活动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会展发展模式。

(二)会展旅游的发展概况和定义

在国外会展旅游作为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美国底特律市早在1896年就成立了一个名为Convention Bureau (CB,即会议局)的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招徕和吸引会议主办者,使其将会议地点设在底特律。”“1920年美国成立了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Bureaus(IACB,即国际会议局协会)。后来,为了吸引数量日益增加的消遣旅游者,国际会议局协会将其名字中加入了visitor,变成IACVB(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s,即国际会议与观光局协会),并沿用至今.”到目前为止,会展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依然是该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会展旅游在亚洲各国业发展迅速,如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成为其发展的引领者。他们凭着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的高度支持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占据着亚洲会展旅游市场的有利地位。

国内许多学者都对会展旅游概念从内涵或外延等不同的方面做了界定,各自都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许峰认为“会展与旅游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二者并不能简单的等同。由于会展者不是天生的旅游者,但在会展活动开展中两者的身份有所交融,因此会展旅游的研究应建立在会展与旅游两个系统的架构上,并且会展旅游关心的是如何为与会展相关的人员提供服务,从会展本身拓展到住宿、餐饮、娱乐方面,继而争取在游览、购物、旅行等方面创造需求。”

魏小安在研究中表示“会展经济和会展旅游是一个总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二者不能划等号。会展旅游又可分为会议旅游和展览拉动的旅游。发展会展旅游要以会议旅游为基础,城市旅游为条件,展览旅游为突破,把会展客人转化为旅游者等。”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身的研究对会展旅游作了定义,各有合理之处,但是也都不完全。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研究,绿色会展旅游是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打造参会群体与旅游综合消费为一体的会展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区域发展、产业优化相协调的新经济发展途径。

二、昆明市绿色会展旅游的发展途径

(一)绿色会展旅游开发的原则

参加会展者是旅游的潜在消费群体,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群体。“他们的商业意识强、强调舒适性、文化素质高、消费力度大、且时间观念强。他们参加旅游活动,通常有很强的独立性,不愿受人支配,旅游也只是发生在参展之后,只是就近或顺道旅行,追求的是放松、自由自在。”因此,要结合昆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打造高效、优质、便捷的绿色旅游品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二)昆明市绿色会展旅游品牌的开发

昆明市发展绿色会展旅游产品应以树立品牌会展为基础,结合昆明市特色民族文化优势、休闲娱乐优势、绿色经济优势、东南亚国际商贸优势四大类绿色会展旅游品牌。

1、特色民族文化会展旅游品牌。云南省有25个常驻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云南在全国具有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优势。游览秀丽山川,体验异域文化对于大部分旅游者来说是绝佳的选择。

2、休闲娱乐会绿色展旅游品牌。昆明市发展休闲娱乐绿色会展旅游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将城市周边的休闲产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开发一系列优质高效的绿色会展旅游产品。昆明要发展绿色会展旅游必须将会展公司、旅行社和休闲产业相结合,着力打造高品质休闲、娱乐场所,重点将昆明市民与会展旅游休闲相结合,促成二者的良性互动,市民在休闲场所内开展商贸、娱乐等活动,使参会者能够很好地体验昆明娱乐休闲文化。

三、结语

我国会展旅游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完善的运营模式,对于发展绿色会展旅游研究更是缺乏。本文通过对昆明市绿色会展旅游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以下认识:

1、通过研究综述对绿色会展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概括,提出本人对绿色会展旅游的概念,并对其相关的论点进行梳理总结。

2、对昆明市发展绿色会展旅游的条件进行分析,对相关的气候、区位、会展业、旅游业、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探讨了昆明市发展绿色会展旅游的可行性、优势条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3、结合昆明会展旅游发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从两大方面对昆明市发展绿色会展旅游提出了六点措施。

文章因时间、条件好和个人能力有限,对此课题做只能做到当前的研究水平,期待更专业的学者针对昆明绿色会展旅游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卫东.打造适应“低碳”需要的绿色会展[J].武汉:视点,2009.

旅游市场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业;业态创新;途径;价值

目前,中国旅游业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如何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把我国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是现阶段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任务。

一、我国旅游产业变革与业态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必将面临深刻变革。在产业功能上,旅游业的生产将日益凸显,服务进一步深化;在产业特征上,旅游产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产业内部分化和产业外部融合趋势加强;在产业结构上,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合理;在动力机制上,由内生性发展转向内生性和外生性并举,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双力并展;在发展模式上,由政府主导型向多元合作型迈进,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在我国旅游市场体系日趋成熟、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旅游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运营机制更为完善的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加强,新兴旅游类型或旅游新业态也开始大量涌现,它们在原来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经过产业问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进而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二、业态与旅游业态创新

1.业态。业态的概念最早应用于零售业。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将业态一词的英语翻译为“Type of Operation”,将业态视作经营方式的另一种说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起来,业态一词开始用来分析中国商业。按照2004年实施的零售业态分类新标准(GWI/18106-2004)的定义,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2.旅游业态。旅游业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同样没有比较权威和统一的界定,但在旅游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旅游新业态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简单地说,旅游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出某种的形态,也就是旅游业态。根据零售业态的概念以及旅游业的特殊性,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旅游业态是指旅游行(企)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的结合。

3.旅游业态创新。从旅游业态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旅游业态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创新的理念和思想。旅游业态创新是指通过围绕着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上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最近,国家旅游局提出全面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所以,旅游业态创新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新业态的多样化是经济活跃、社会繁荣、科技进步和时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众多特色各异的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是当今旅游业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同时也必将在广度与深度上进一步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旅游业态创新的一般规律

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如会展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会展旅游业、工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工农观光业、信息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电子商务业,文化休闲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成的文化休闲旅游业,等等。这些新兴业态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投资商的热宠。

总结旅游新业态产生和发展一般规律是:旅游新业态特征,先是表现在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然后扩展到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如和航空业、酒店业的融合),继而开始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如与会展、金融、信息网络、文化创意经济的融合)等行业的紧密关联;同时,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国家大力推行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等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所以,在具体范围上,旅游新业态产生的领域是不断扩展与拓宽的,经历了行业内到行业问再到产业问融合的过程;在具体层面和创新重心上,旅游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也是不断转移的:第一层面,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是产品,是对旅游产品品种、类型、价值的创新;第二层面,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是业务,是对企业不同业务进行有机关联和有序整合;第三层面,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各个行业的紧密关联,业态创新围绕的重心是资本和技术,是对资本运转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最后,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等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在这一层面,业态创新的重点是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可见,旅游业态创新的过程是:从产品层面的创新转移到业务层面创新,再到围绕资本和技术层面的创新,最后发展和落脚到战略层面的统筹兼顾,即价值实现方式的创新。

总体来看,旅游业态的发展是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不断交错的发展过程。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同时递进、并行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不断延伸、逐步扩展。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并不完全取代原有业态,而是对原有业态的补充、更新、拓展和整个旅游产业的提升。这无疑对于当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促进产业转型有着重大意义。

四、业态创新的主要路径

旅游业态虽然是旅游产业的表现形式,反映在旅游业各个行业层面,但旅游企业才是业态创新的真正主体,所以应从旅游企业本身来研究业态创新机制问题。笔者认为,它应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制度创新六个方面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领域。

1.市场创新。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市场包括需求、供给两大部分和要素及产品两个市场。当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强劲、出境旅游方兴未艾、入境旅游持续升温,反映出我国目前旅游需求的旺盛势头。在这一阶段,人们对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旅游需求将会快速增加,这使得现代旅游业对高智力人才、高信息科技、高知识资本等要素市场的需求也将明显增长。毫无疑问,巨大的旅游需求潜力必将为市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产品市场创新方面,新型和专项旅游产品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品市场的创新活动,如商务会展旅游、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红色旅游、演艺影视旅游、购物旅游、科技旅游、都 市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等。确切地说,旅游产品创新不但是旅游市场创新的主要方面,也是进行旅游业态创新的核心环节。一个新型的旅游产品的出现往往会引发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某种意义上高端旅游供给甚至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市场需求。总之,市场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创新是核心内容。

2.技术创新。现代经济理论已经证明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的企业,其成长速度将大大超过一般的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既包括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也包括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其中,信息技术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巨大。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盛,对传统旅游业带来深刻的影响。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在资源整合、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电子交易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引发了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了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并从产业供给链和过程形态上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本身不但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素、新资源,而且催生了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和旅游产品新的生产方式,即旅游新业态的出现。诸如新型旅游中间商的产生、大型旅游集成商的形成、数字虚拟旅游的出现、分时度假业的发展、在线预定业务的剧增、移动电子商务的盛行,等等。所以,技术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关键环节。

3.经营方式创新。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大型跨国旅游集团的迅速发展,特许经营、合同管理、战略联盟等经营方式使企业获得了大规模的网络化扩张: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旅游企业的虚拟化经营成为可能。所谓虚拟经营,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多个具有独立市场利益的企业集团通过资本纽带媒介生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或者临时性的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分工的逐步细化,致使经营方式的专业化越来越普遍,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服务外包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在旅游行业即是旅游专业服务公司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生产职能外包催生了大量的生产服务需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者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4.组织管理创新。组织机构是企业赖以运转的基础,而管理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组织创新包括组织机构形式的创新、组织过程的创新和组织体系的创新。纵观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历程,从直线制、直线一职能制、事业部制再到矩阵制结构,这种组织机构形式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而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同时也是组织过程创新和组织体系创新的核心,这些企业内在的变化必然会在企业的外在形态上反映出来,对旅游企业来说往往昭示着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如经济型酒店这一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就和经营的连锁化和网络化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密不可分。在管理层面,管理的创新往往意味着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即“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这包括了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和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新变化。当今企业要获得新生和发展必须依赖于组织管理等方面创新,而创新的真正关键不在于能够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是否能够运用自身组织管理的能力协调、整合、利用外部资源。此外,从宏观上来讲,我国旅游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现代公共管理与服务转变,也为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组织管理的创新是业态创新的重要支撑。

5.流通渠道创新。流通业态的概念是从零售业态发端的,是流通领域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流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而现代流通理论即是基于广义流通的概念,指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流转活动,除了商业之外还包括厂家自营的流通、服务等内部业务。这和旅游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根据业态的基本理论,业态的产生主要在流通领域,但是由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即生产和消费的具有同时性和即时性,其流通环节被大大缩减。因此,旅游业态产生的领域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供给领域即生产和供应这一环节中来,而仅非流通领域,这就为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包括诸如在线旅游服务商、中央预订系统提供商、旅游分销系统提供商、旅游商务情报提供商等多重渠道。所以,供应流通渠道的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纽带。

6.制度创新。制度是企业顺利运转的产权规范,“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以及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行为关系的重要规范与准则”。制度创新虽然不能够直接产生业态创新,但却是推动和保障业态创新的重要条件,是业态创新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制度创新,包括产权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体制创新三方面的内容。旅游企业特别是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产权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推动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产权权责明确化以及积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依赖于宽松、完善、规范的经济制度,旅游业态的创新更是需要一个有利于自由发挥潜力展现自身活力的制度规范。制度创新是旅游业态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五、旅游业态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旅游业事实上是一个由若干不同性质的行业松散组合起来的集合体。所以基于旅游产业本身的特殊性,有学者认为,“业态不仅包括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基本描述,而且包括对产业组织形式和经济效益的基本认识,旅游业态的内涵不仅指旅游行(企)业经营方式本身,而且包括了旅游产业的构成、生存状态及其发展历程。”这一观点较好地阐述了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和旅游产业问的关系。从概念分析来看,旅游产业、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是纵向上的一系列概念,而旅游业态是这三个概念横向上的内容。因此从这一层面来看,旅游业态创新的价值和重要性又远远高于企业本身,它对整个旅游行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